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转个关于中国玉玺的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转个关于中国玉玺的, 前几天有人在群里询问
潇湘暮客
(肖像)
卫国公枢密直学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99
帖子
10442
编号
1983
注册
2004-9-30
来自
长沙
家族
慕容世家
#1
发表于 2005-1-30 01:0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传国玉玺漫谈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破赵,得和氏璧。旋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而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自是,其随江山易主凡不下十数次,尽尝坎坷流离之痛楚。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至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又二十年,再传冉魏,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祐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大金国掠走,其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朝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即被称作“传国玉玺”。而乾隆时,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由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皇帝亦淡出中国历史,更无所谓“白版”不“白版”矣。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2
发表于 2005-1-30 11: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个说法:南宋亡,谢太后使大臣携传国玉玺带卫王兄弟南逃,后来崖山战败,陆秀夫袖玺负王跳海而死,玉玺从此没于茫茫南海。。。。。。
九鼎、传国玺,华夏两大传国神器,都湮没在历史大潮中,可惜!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3
发表于 2005-1-30 1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恐怕伯颜没那么白痴
QUOTE: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蒙元朝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这个纯属搞笑!元走漠北,实力仍在,不断威慑骚扰中土,“宜将剩勇追穷寇”啊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hange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3
编号
14658
注册
2004-8-4
#4
发表于 2005-1-30 11: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也许永远是个迷。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XM8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5
发表于 2005-1-30 13: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觉得传国玺从李从珂自焚那会起就已经没了,后来的都是赝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吕布貂蝉
(中狼政治局常委)
谯郡公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838
帖子
11567
编号
435
注册
2003-9-5
家族
轩辕狼党
#6
发表于 2005-1-30 17: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传国玉玺的价值才真的可以说是无价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越骑校尉
(广州土著)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9
帖子
850
编号
5760
注册
2004-3-2
#7
发表于 2005-1-30 21:1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偶认为自汉朝以后那个玉玺就丢失了。汉以后的传国玉玺都是冒牌的。至于“九鼎”早就被周赧王溶化卖掉了。同样我也严重怀疑日本的“草雉”剑是假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凤凰〗大帅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14
编号
29291
注册
2005-1-1
#8
发表于 2005-1-31 21: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国玺视为无价之宝,其不在于能卖多少钱,而在于古人视得国玺得天下,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9
发表于 2005-1-31 22: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玺本来是印的统称,从秦代开始专指皇帝的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独断》)以我国古代帝王的宝印中,又独以秦所制的“传国玺”为天下共传的“至宝”。它的缘起涉及到一个悲壮的故事,而几千年来关于它的传说更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 传国玉至”是秦王赢政统一中国称帝之后,命宰相李斯磨“和氏壁”制成的。正如赢政称自己为“始皇帝”一样,他想让这块玉玺也能代代相传,因此称之为“传国望”。
“和氏壁”的来历是这样的。传说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一只风凰栖落在一块青石上。“凤凰不落元主之地”,卞和认定这块石头是个宝贝,便将它献给楚厉王。不幸的是厉王的玉工说它只是一块石头,楚厉王一怒之下以欺君之罪断了卞和的左脚。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去献宝,却以同样的罪名失去了右脚。等到楚文王即位时,卞和抱着玉在荆山下痛哭。文王派人去问他,他说:“我并不为失去双脚而伤心,我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却被说成是石头,明明是忠诚的臣民却被说成是骗子,文王便命人将石头剖开,果然得到了宝玉,由良工雕琢成壁,因此称为“和氏壁”。
和氏壁的第一次失踪是在囚百年后。楚威王将此壁赏赐给了有功的相国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壁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嫂查也毫无下落。五十多年后,和氏壁又出现在赵国太监缨贤的手中,赵惠文王便据为己有。此时,秦国势力已十分强大,当时在位的秦昭襄王得知和氏壁在赵国,便说
要用十五城来交换壁。赵王只好派商相如出伎秦国。荫相么口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狡猾的秦王,“完壁归赵”,直到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和氏壁自然也归秦所有,才制成了传国玉玺。
传国玺在秦时也有一次失而复得的经历。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成为千古疑团。据说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歪抛人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宝因此失落。而八年之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
楚汉相争时,刘邦先人咸阳,秦王子婴“上始皇空”,刘邦称帝后,号日“汉传国宝”,代代相传。西汉未年,玉莽夺权,当时的皇帝仅两岁,传国玺由王莽的姑母汉孝太后代管。玉莽让其弟舜人宫索釜。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空“投之地”,传国翌被摔碎一角,后来用黄金镶补了一块。光武中兴后,传国宝又归了刘秀。
传国歪的再次失而复得是在东汉未年。汉少帝夜出北宫避难,仓促间未带至,返富后发现此釜已不知去向。不久,董卓之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攻人洛阳,在城南甄官井中捞出的官女尸体的颈下,发现一朱红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上有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传国玉玺成为各诸侯争夺的对象,从孙坚到袁术,再到曹操。三国归晋后,传国玺也自然传给了晋。西晋未年,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五釜也不断地在血腥残杀的伴随下易主。最终传玺归东晋,再经刘宋、齐、梁、陈、隋,最后落人唐高祖李渊手中,改称此玺为“宝”,并世代相传。五代时传国至莫明其妙的失踪了。宋大祖赵匡撤仅从后周那儿继承了两方宝印,而没有传国釜。
但传国玺的命运却并没有到此结束。此后的封建朝代不断地出现传国歪,真假莫辨。宋绍圣年问,咸阳获一方“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璃纽盘”的玉印,经当朝十三名学士官员的考证,认为是真秦制传国玺。明孝宗皇帝也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认为是假的而没有用它,清初时,故宫藏有御望三十九方,其中一方被人称为传国玺。而公元1746年,经乾隆皇帝钦定,证实是一块赝品。直到1924年11月,末代皇帝博仪被逐出宫时,警察总监张壁和鹿钟磷等人仍在追索这块金镶王玺。
这块传了几千年的宝玉到底何在?到现在人们还在寻找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魏其侯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31787
注册
2005-2-2
#10
发表于 2005-2-19 22: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的话,留传到了现在,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慕容垂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4726
注册
2004-1-24
#11
发表于 2005-2-20 02: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李从珂抱着玉玺自焚了,那还不烧没了?那还有后面的故事啊?
玉能怕火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12
发表于 2005-2-20 05: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慕容垂:玉是大理石而已,当然怕火。
捕头:从孙坚到袁术,再到曹操。这个哪有依据?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VcvSos
(沙洲破船)
白衣伯爵监造使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94
帖子
3826
编号
1990
注册
2005-2-7
来自
黑龙江 - 兰西
家族
最终幻想
#13
发表于 2005-2-20 08:1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玉玺:国之瑰宝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顺城亭侯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0044
注册
2005-1-11
#14
发表于 2005-2-20 12: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好象是南宋末年陆秀夫抱着小皇帝和传国玉玺沉入大海,后来在80年代初期,南海捕鱼的渔民打捞上来,后来被一伙儿走私分子获得,警方在追缴过程中,被犯罪分子重新投入大海,或许这就是传国玉玺的命运。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宇文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15
发表于 2005-2-21 14: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2005-02-20, 5:00:07发表
慕容垂:玉是大理石而已,当然怕火。
玉的成分sio2,与玻璃、水晶成份相同,只是纯度和构成组份有差别,说是花岗岩还凑合。虽然不怕火,但高温还是会烧裂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寻梦的猎人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24
编号
30170
注册
2005-1-13
来自
│fated│
#16
发表于 2005-3-23 18: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顺城亭侯
于2005-02-20, 12:35:25发表
我记得好象是南宋末年陆秀夫抱着小皇帝和传国玉玺沉入大海,后来在80年代初期,南海捕鱼的渔民打捞上来,后来被一伙儿走私分子获得,警方在追缴过程中,被犯罪分子重新投入大海,或许这就是传国玉玺的命运。
真的吗?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会州隐
广平侯中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7
功绩
420
帖子
2420
编号
24740
注册
2004-11-17
家族
泡泡营
#17
发表于 2005-3-24 01: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宇文
于2005-02-21, 14:17:10发表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2005-02-20, 5:00:07发表
慕容垂:玉是大理石而已,当然怕火。
玉的成分sio2,与玻璃、水晶成份相同,只是纯度和构成组份有差别,说是花岗岩还凑合。虽然不怕火,但高温还是会烧裂的。
这个......这个......
那为什么要说:试玉要烧三日满?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顺城亭侯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0044
注册
2005-1-11
#18
发表于 2005-3-26 17: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应该是80年代初的事了,应该错不了,当时还有好多“金镶玉玺”的照片以及简介呢,只不过可恨那个坏蛋把它给投到海里了,要不然就可以正式历史了,唉,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可以再出现,对了,当时登载这段神奇的故事的是北京日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伶州鸠
(心聋目盲)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19
发表于 2005-3-26 22: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为玉石成分之一的石英(二氧化硅),在573/870摄氏度会发生晶态转变,体积急剧膨胀,因为与其他成分膨胀率不一致,引起玉石材料破碎断裂。
有兴趣的可以用一块成分类似的材料,比如花岗岩用高温加热一下试试,不过注意安全……
传国玉玺经过烈火焚烧,幸存的可能性不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18: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37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