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袁崇焕与明朝之亡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62
1/3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袁崇焕与明朝之亡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1
发表于 2004-10-15 1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读史,我常为英雄一掬同情之泪!英雄的事功,常与命运的悲剧为邻。意气风发只不过是星光最灿烂的一刻,随后急堕地面,留下惊叹与惋惜。
明朝的明天
明朝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朝代!在极度的君主专制中走向国力的顶峰。他的文化,上可融合儒释道,出了朱熹、王阳明那样的圣贤,造就一代讲气节的官僚;下者出现通俗文化,通行三言二拍、四大奇书那样的小说。中国的修炼传统,深植于明朝人心里!
这样的朝代依旧逃不过历史的安排,因为明朝的戏已尽了!缘也尽了!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新大陆正等著呢。问题是,明朝到底要如何淡出历史的舞台呢?明朝的亡国史,到底要留给后人甚么教训呢?我迫不急待地想知道!
想不到,上天安排了明末出现四个不可思议的昏君,各自具足了爱财、吸毒、昏庸、懒惰、放任、自是、妒忌等等卑劣的性格。如果他们只是布衣,倒也无甚危害,问题是:他们掌握著至高无上的君权,四周阴伏著把持乱政的宦官阉党。于是,诺大的朝代就在众臣的纷扰、无奈中,谢幕而去!
袁崇焕崛起了!他远离家乡广东东莞,来到东北。他面对的是战无不胜努尔哈赤,这个男子汉正领著女真的精兵,横扫东亚。他连著三次以寡击众,大败明军。可是,袁崇焕背后却是腐败的朝廷,昏君、宦官、奸臣、言官。这些不懂军事,贪生怕死的长官们,到底是支柱还是敌人呢?袁崇焕死后多年,我们看一看,还真是难下断论。
声势悬殊,这仗到底怎么打呢?明朝的明天会如何呢?
袁督师崛起
他是一个书生,熟读诗书。不过,他更多的是豪放的气质,他就像李白那样的人物。他当了多年的举人,考了多次的进士。不过,他胸有大志,只认为是未逢时遇主而已,反而利用赴考途中,遍游山水,四处游历。该他的必然就是他的,万历四十七年,他中了进士,随后便被分派到福建去做知县。
怀才不遇时,他如何能意气风发呢?他的一首诗〈下第〉说出了他的心情:「遇主人宁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这首诗用了的「八千」、「三十」两个数字,其实南宋名将岳飞也用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不知道袁崇焕是否有意自比于岳飞,不过他们征讨女真人的经过,与被构陷的奇冤,竟是如此地相似。不同的是,岳飞是中兴名将,面对的是盛极而衰的金国,他直捣黄龙,还我河山;而袁崇焕则是明末的悲剧英雄,面对的是即将入主的大清,他一夫当关,守土有责。
天启二年正月,他被破格起用,担任兵部职方主事,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国防部某单位的文职主官。当时明朝决定守在山海关,袁崇焕却单骑出城,观察关内关外。来后,他发出豪语:「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袁崇焕的性格便是如此,既有本事,又毫不掩盖他的本事。我想,若说性格决定命运,他的失败便在于他的性格太冲,触怒了皇帝。他这种把话说满了、把事做绝了的习气,正是他日后冤死的主因。
一夫当关,清人难犯
熹宗继位后,每天忙于作木工。明朝竟把持在一个流氓出身的宦官-魏忠贤手上。说起这个魏忠贤之祸,唐朝的推背图早有预言,说十八女鬼乱朝纲。十八女鬼就是「魏」字,指的就是魏的党羽。
朝政虽糜烂,但是边关得人,满清对明朝还是客气的。可恨的是,明朝荒唐、主帅无能,明朝的态度是退,不是战,袁崇焕不得势的情况,满清人也看在眼里。朝廷忌惮边关将领,要钱没钱,事事牵制,袁崇焕心里必然有说不出的苦。
经过数年的懦弱,明朝养敌成功,大清已兵健马肥,兵员达十三万。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挥军攻宁远。明朝主帅高第早已决定弃城,袁崇焕知道,自己只有兵员一万,不得增援,螳臂如何挡车?
袁崇焕决定死战了!他把母亲与妻子接到城中来,决心与诚意是他最大的力量。这一战,袁崇焕打破众人的眼镜,守住宁远城。这一仗,提振了明朝的士气,不过清军主力却丝毫未损。
努尔哈赤大败后不久,便死了!继位者却是同样精明的皇太极。面对这位大清英主,王气隐隐起于东北,袁崇焕并不轻松。
说也奇怪,女真人的索求纯粹是经济性的,他们只希望能保有所占有关外苦寒之地,希望明朝给予承认。他们自愿比明朝低一级,议和的条件只是交换他们需要的物事。不过,大清最后的获得是政治性的,他成了中国的一个朝代。
熹宗崩,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一伙被清理乾净。明清步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清朝和议之声不断,袁崇焕也主张一边和议,一边在边关筑城、屯田,拉长国防纵深,强化防御。
可是,朝代越是积弱,就越是爱面子,不顾现实。袁崇焕赞成和议,是因为他对大清知之甚详,知彼知己,为国设谋。可是一谈到和议,人们往往便避开,似乎和议便等于投降,便等于叛国,这顶大帽子,除了袁督师愿意顶住,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承受呢?那么攻打无力、和谈不成,只能不降、不和、不战,保持漠然,不去面对。
袁崇焕是儒将,风度比外交官都好。他一边打仗,一边和敌人书信往返,寻求最大利益。当初宁远血战,双方死伤无数,努尔哈赤退去后,袁遣使,修书一封至努尔哈赤。这就是中国文士的古风,努尔哈赤,乃至皇太极不仅是震慑于袁督师之用兵,更心折于他的气度。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将,岂是朝中不明边防,不知兵事的官员所能了解于一二的?
我敢说,满清入关建立朝代,这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若不是朝政腐败,天下大乱,吴三桂开门揖盗,他们说甚么也难进得来。要不是明朝降将当先锋,帮著满清打天下,中国只怕在那时又会陷入战国之局面。说到头来,这一切上天都安排著呢!
君臣的矛盾
可笑的是,明廷对满清是忌惮的,但态度却是高傲的。皇太极致信袁崇焕求和,照例重申大清之七大恨,信中说,明朝官员到辽东时,自以为中国皇帝是在天上,欺压弱小部落,他说用兵的理由是:「我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皇太极给崇祯的信更是谦卑。
此时,崇祯皇帝对这个关外大敌根本不予承认,不予理会。我想,崇祯皇帝知道,只要袁崇焕在,大清是不足为惧的。
一开始,崇祯重新起用袁崇焕,两人处于蜜月期。袁崇焕向崇祯提出三项基本策略,循序渐进,以克竟全功。他上疏还表示,希望皇帝全力信任、支援,不要听信朝臣的妒忌之言。皇帝自然满口答应,还给他蟒袍、玉带与银币,前二者袁崇焕以尚未建功,辞而不受。
崇祯皇帝能够当上明朝的亡国之君,绝非偶然。他自私、他固执、他妒忌、他狠辣、他小气、他无能、他缺乏心胸与见识,他缺乏作一位皇帝应有的种种美德,却在命运的摆弄下当上皇帝。崇祯没本事却爱面子,最要命的是,他不相信自己的臣子。
我重看这段历史时,心里面有一个想法,崇祯皇帝内心真正的假想敌或许不是大清,而是袁崇焕。
袁崇焕由红转黑,不仅在于他那蛮子的脾气,更在于他和崇祯之间的心结。他知道,明朝边关重任,就在他自己身上。我认为,以他的处境,他很难不以岳飞、诸葛亮等人的情况自许、自怜。矛盾的是,他自己越强大,满清人越怕他。可是,崇祯皇帝也越怕他。在压制他的力量这一点上,崇祯和皇太极的战线竟是统一的。
金庸先生写〈袁崇焕评传〉时指出,崇祯皇帝杀袁崇焕不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是两人的性格冲突。我深感其然,不过,更多的是,明朝的君臣矛盾,已成为一个结构上的败因。
袁督师的处境,本就是崇祯的处境,弄到崇祯杀他,只能说是私怨。私怨之下,国难反倒是次要的。皇帝的妒忌下,国家的安危先摆在一边了。对皇帝而言,亡国是遥远的,可是眼前让自己难受的朝臣却是真实的,袁崇焕是崇祯迫在眼前的敌人。
所谓「叛逆」、「擅杀毛文龙」、「擅主和议」只是藉口,都是不能成立的。真正杀了袁崇焕的法律只有一条:「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场荒缪剧来自人性的弱点,妒忌、猜疑与残忍。
事实上,袁崇焕主张议和时,群臣皆曰不可,这是犯大忌讳的。等到袁死后,崇祯皇帝私底下,却打算实行袁生前所主张的议和策略。不过为时已晚了。这说明,崇祯心里对袁崇焕是佩服的。所不服的是,他的角色。除了他是皇帝,他哪一样比得过袁崇焕呢?
我想,如果袁崇焕能再忍一忍,把个性的锋棱、尖角磨得圆容些,让少年皇帝以为都是自己办成的,过足英主的瘾,也许局势就不至于恶化。例如,他杀毛文龙时,可奏明后再说,皇帝必然不会心怀怨恨。例如,他向皇帝要钱,也可忠心委婉,那么好讲大道理的皇帝,或许就愿意妥协。
可是,袁崇焕就是那种硬干的个性,他文采、武功、韬略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唯一缺少的,是修炼、是道家、佛家的出世境界。汉初张良遇圯下老人,先折其锐气,养其大忍之心。
袁崇焕毕竟少了这种机缘,他不是修道之人,事事便少了超脱的心胸与智慧。于是袁崇焕本事越大、越忠心、越为社稷著想,便越凸显出皇帝的无能。功高震主,袁崇焕又不急流勇退,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国贫欺良将
袁崇焕行事太直是一个原因。但是,国家财政困难,发生种种末代景象,其积弊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他一到边关,部队面临的是欠饷。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没给钱怎么打战呢?明朝财政本来富厚,自从贪财聚敛的神宗皇帝搜刮全国财富以充实「内库」(皇帝的私人财产),明朝百姓越来越穷,连军费都积欠不发。
唐朝开国的办法是行府兵,兵农合一。明朝在边关也行屯田,希望自给自足。不过,军费庞大是事实,欠饷不发闹兵变也是事实。可是,崇祯的性格本来就小气,此时国家没钱,他就更斤斤计较了。
他一方面再加税,另一方面以高道德标准要求,希望将士效法唐朝张巡死守雎阳城时,宁以捕雀、捕鼠充饥的死守精神,镇守边关。
这时,国库虽虚,内库却实。袁崇焕眼见欠饷为患,兵变时起。便向皇帝挖肉,要求以内库支应,发出军饷。当时百官众口一词,都赞成拿出内帑,因为国库实在没钱了。
崇祯皇帝固执的个性凸显出来了,他不认为他应该给钱(事实上,这些钱本来都是百姓的),而是袁崇焕应该待下如父子,那么属下必定会怀德而不忍叛。他拿著这种大道理掩盖自己的自私与小气,明朝能不亡吗?他待下如此刻薄,是君父对臣子之义吗?
说到头来,成功的方法各有不同,亡国的途径只有一条。崇祯皇帝太年轻了,他还没学好如何当皇帝,国家已然处于危急之秋。当一个领导者,是需要具备很大的德,要有大忍之心,能舍,能容。他的肚量必须得大,有几个意见是不能视之等闲的。其一是上级(时势或天命);其一是好的部属;其一便是不可忽视的敌人。形势大好时要见其隐忧,形势不佳时要发掘机会,知人善任,肚大能容。这几个条件,往往见于开朝之主,却少见于亡国之君。明朝也不例外。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都不懂。崇祯不是修道人,可是如果他能如先祖一样,善听修道人的建议,垂拱而治,不教而化,明朝转危为安,有何难哉?
如同刘邦能忍,封韩信为王,以攻打项羽。如果崇祯皇帝能忍一忍,放心、放手交给袁崇焕,明朝的边防便不至溃决。如果他能舍得内库的私人钱财,甚至减少赋税,把财政搞到万历初年时的情境,大清必惧其声威,自来臣服。
天意难违
明朝之亡,或许是天意吧!想当年,朱元璋驱逐蒙古人,重振汉家光,他何尝有什么学识武功,竟能推翻蒙古的铁蹄军。他是皇觉寺的小和尚,竟能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人心悦诚服,还有一班奇人异士辅助他。这难道不是天意?
朝政日衰,廷臣党争于内,大将失意于外,连袁崇焕这样的将领,尚且在对敌之刻,被皇帝召回,关入牢中,后遭千刀万剐,含冤而死。这难道不是天意亡明吗?历史的巨轮依著宇宙的律动而行,这就是天意啊!
朱元璋建立了君主的极权专制,视廷臣如仆役,要打便打,要杀便杀。有明一朝,几乎是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化的过程。太祖、成祖英明神武,故一世之英主也,随后君王江河日下,权臣、宦官把持权柄,为祸不小。神宗初,张居正以大学士掌大权,使明朝国力重振,不过权臣的政治,从此蔓延。
崇祯皇帝之妒忌权臣,其来有自也。君相的权力均衡被太祖破坏了,末代的皇帝对权臣的依赖与妒忌,造成了明朝的衰亡。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换了50个宰相,14个国防部长。他眼见北京即将失守,还在案上写下:「文臣人人可杀」,他对臣子的恨,可见一斑。其实,明朝之始,
于是,皇帝的权力,就在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心驱使下,葬送整个朝代。
国王的妒忌,袁督师的冤死,岂是偶然的吗?
百年孤寂后,重看历史,我不禁掩卷思索。历史似乎重演一遍,然而大多数人只是眼睁睁地看著。明朝之亡,非亡于外族,非亡于昏君,非亡于权臣,乃亡于无道,国无道,于是上下交相亡,明朝谢幕而去矣。
于是,我只能叹息!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mengqh1982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6554
注册
2004-4-6
#2
发表于 2004-10-15 15: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一直以为崇祯皇帝是位生不逢时的明主。。。。。
恕在下无知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3
发表于 2004-10-15 19: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2004-10-15, 13:49:44发表
明朝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朝代!在极度的君主专制中走向国力的顶峰。他的文化,上可融合儒释道,出了朱熹、王阳明那样的圣贤,造就一代讲气节的官僚;下者出现通俗文化,通行三言二拍、四大奇书那样的小说。中国的修炼传统,深植于明朝人心里!
明朝出了朱熹~?楼主是笔误还是搞笑~或者是…那个…真的不懂~?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暗夜密使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4
发表于 2004-10-15 20: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庸
于2004-10-15, 13:49:44发表
他的文化,上可融合儒释道,出了朱熹、王阳明那样的圣贤
Oh!My god!
朱熹竟然成了圣贤了!不可思议!楼主是不是在说反话!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5
发表于 2004-10-15 22: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熹对中国哲学的贡献很大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6
发表于 2004-10-16 00: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竟然还有人认为头号终极恶魔朱熹是圣贤!!!
俺们就算不BS他,怎么居然还没有女同胞的FQ出来动手?女权主义者现在躲哪里去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7
发表于 2004-10-16 0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朱熹那厮是圣贤!
气流呢?气流兄在哪里??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蓝啾啾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3
编号
17093
注册
2004-9-5
#8
发表于 2004-10-16 01: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熹...應該是宋朝的...而且...朱熹根本不能算聖賢...記得好像從清朝乾隆的那個時候就在批評勒...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andyzo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18982
注册
2004-10-16
#9
发表于 2004-10-16 1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熹...應該是宋朝的...而且...朱熹根本不能算聖賢...記得好像從清朝乾隆的那個時候就在批評勒...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10
发表于 2004-10-17 21: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动情的文章,网上颇有流传,但都标明秩名,是否原创楼主确认一下好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超将军
齐王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11
发表于 2004-10-17 2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即使不死也未必明就迟灭多少年,毕竟清兵铁骑入关,后来又发生了吴三桂等诸多故事,实际明经过宦官之乱,国之无道,已病入膏肓。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12
发表于 2004-10-17 22: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整篇文章似乎都突出一个“忍”字,似乎只要袁崇焕忍一忍,崇祯忍一忍,大家都忍一忍,明朝就不会灭亡了??!
不同意这种看法。在当时那种客观条件下,明之被灭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灭于满清还是农民家之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13
发表于 2004-10-17 22: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皇帝认为,是臣子就有可能造反,而太监因为没有子孙,所以造反当皇帝的兴趣
就不大。因此,他们不相信臣子,只相信太监。
明朝末代皇帝们的运气还可以,文人里面出现了孙承宗和袁崇焕这样的天生军事家
(明朝带兵的武将也要中进士,所以实际是文人指挥军队),如果好好利用,满清
的胜算并不大。但是,文人又能打仗,好像更有篡位的危险,所以他们最后的结局
不是贬谪,就是杀头。袁崇焕如果也是个太监,就再好不过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守株待兔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1
编号
19105
注册
2004-10-18
#14
发表于 2004-10-18 11: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皇帝认为,是臣子就有可能造反,而太监因为没有子孙,所以造反当皇帝的兴趣
就不大。因此,他们不相信臣子,只相信太监。
大实话哈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15
发表于 2004-10-18 11: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超将军
于2004-10-17, 22:07:43发表
袁崇焕即使不死也未必明就迟灭多少年,毕竟清兵铁骑入关,后来又发生了吴三桂等诸多故事,实际明经过宦官之乱,国之无道,已病入膏肓。
是啊.明末社会都要崩溃了,国家机器都不能运行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16
发表于 2004-10-23 02: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说来,明朝文人出身而善于打仗的人还真的出了不少哦,连王阳明都算一位哈,大家认为如何??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jiang791016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2
编号
14182
注册
2004-7-31
#17
发表于 2004-10-23 17: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功高镇主啊,有多少人可以忍受自己的下级比他厉害、名声比他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18
发表于 2004-10-23 21: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袁崇焕的悲剧缘起于自己的性格。袁不仅能力过人,个性上也是特立独性,敢为人先,喜欢要强拔尖,大权独揽。这样的人物在封建社会往往都是悲剧结局。皇帝赐尚方宝剑,但不是真的让他先斩后奏,而是树立他在辽东的权威,而袁崇焕却用此擅杀大员毛文龙,置朝廷法度与不顾,也有些过分了!袁崇焕经营辽东将辽东边军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部曲,从总兵到士兵只知有袁督师而不知有崇祯帝。袁为朝廷所忌恐也是难免之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王景略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7
编号
1728
注册
2003-10-29
#19
发表于 2004-10-23 22: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诸君如何看待于谦与景泰帝的合作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刀斧手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9497
注册
2004-10-24
#20
发表于 2004-10-24 17: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朱熹,在历史上的评价还算是正面的比反面的多吧。毕竟他是一代名家啊。
至于明朝的灭亡,也不好说是谁的错。即使不是崇祯,只要不是一个特别贤明特别有能耐的皇帝,明朝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大趋势不可避免。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小陆伯言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12
帖子
2440
编号
33807
注册
2005-3-2
#21
发表于 2006-2-1 09: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末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动荡年代,最大的特点即是文人统兵,不但学历很高,能力更是超强!!熊廷弼(解元),孙承宗(探花),袁崇焕(进士),卢象升(进士),杨嗣昌(进士),洪承畴(进士),孙传庭(进士).个个都是不好惹的主!崇祯杀袁崇焕不是因为中了哪个不值一提的反间计,而是崇祯二年的入寇必须有人来承担这个重大的责任!而这个最佳的替死鬼正是袁崇焕!而崇祯对他也是从期望到失望,正好拿他开刀.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22
发表于 2006-2-1 16: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实际是亡于自身的农民起义之手。
崇祯也不是个可怜的末代的帝王,他是咎由自取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ptcn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23
发表于 2006-2-1 16: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孔子学说是圣贤思想的话,朱熹就是在亵渎、阉割圣贤思想上最有成就的人。比如,居然公然说《礼记》里“大同小康”不是孔子所说。
各朝代的动乱,汉对黄巾、唐对安史、宋对女真、清对太平等等,各有特色。汉唐能压制动乱,但最后朝廷自己也被藩镇所取代了。宋和金媾和,深层主因其实是为了避免自己被藩镇取代,最后是“宁予外邦(蒙古),不给家奴”。明朝极力压制藩镇,稍微有点苗头,统兵的就脑袋搬家,最后也是予了外邦。清朝最后在形式上是亡于藩镇。
亡于藩镇者,皇族还能保住自家的身家性命。不让藩镇的宋、明,皇族就只好要么死要么去做八大山人。清大概是看到了宋明的先例,才最后逊位的。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figozhu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36
编号
44468
注册
2005-7-28
#24
发表于 2006-2-1 16: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的明天
明朝是一个
不可思议
的朝代!在极度的君主专制中走向国力的顶峰。他的文化,上可融合儒释道,出了
朱熹
、王阳明那样的圣贤,造就一代讲气节的官僚;下者出现通俗文化,通行三言二拍、四大奇书那样的小说。中国的修炼传统,深植于明朝人心里!
果然不可思议啊~~`
楼主强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oblivion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0
编号
58860
注册
2006-2-2
#25
发表于 2006-2-2 12: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ptcn
于2006-02-01, 16:21:15发表
亡于藩镇者,皇族还能保住自家的身家性命。不让藩镇的宋、明,皇族就只好要么死要么去做八大山人。清大概是看到了宋明的先例,才最后逊位的。
倒,李家皇帝在朱全忠手里的待遇很好么?汉献帝在曹操手里过得很爽么?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私掠者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0
编号
58761
注册
2006-1-31
#26
发表于 2006-2-2 12: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以为朱熹姓朱就是明朝人吗??!!!还有,明朝北京城是李自成攻下的!在清兵入关前,明朝就忘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ptcn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6
帖子
8570
编号
52547
注册
2005-11-5
#27
发表于 2006-2-2 14: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私掠者
于2006-02-02, 12:32:12发表
楼主以为朱熹姓朱就是明朝人吗??!!!还有,明朝北京城是李自成攻下的!在清兵入关前,明朝就忘了!!!
我认为,李自成虽然攻破了皇城并使皇帝自杀,但明朝的社稷并没有绝,后来的南明到永历,都被普遍认为是正统的朝廷,而且李自成本身的余部人马还被南明所招安(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真正终结明朝的还是满清。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
★
★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28
发表于 2006-2-2 15: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终于有给明朝说公道话的了,顶一个.
明朝末期诸帝王庙号:
威宗烈皇帝(崇祯,绍宗上庙号和谥号)
安宗简皇帝(弘光,绍宗上庙号和谥号)
绍宗襄皇帝(隆武,昭宗上庙号和谥号)
昭宗匡皇帝(永历,延平王朱成功上庙号和谥号)
监国鲁王(绍宗确认)
延平王(绍宗赐姓朱,名成功,按驸马都尉体统行事,昭宗封王)
延平嗣王(朱锦,即郑经)
延平幼王(朱克爽)
以上是凭记忆写的,也许有错误.
只要承认季汉\东晋\南宋,就应该承认南明.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llloveee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15661
注册
2004-8-16
家族
轩辕狼党
#29
发表于 2006-2-2 15: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袁不过是一个优秀大将而已,辽东的军功也有崇祯和全国人民的功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私掠者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0
编号
58761
注册
2006-1-31
#30
发表于 2006-2-2 15: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ptcn
于2006-02-02, 14:38:44发表
我认为,李自成虽然攻破了皇城并使皇帝自杀,但明朝的社稷并没有绝,后来的南明到永历,都被普遍认为是正统的朝廷,而且李自成本身的余部人马还被南明所招安(真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真正终结明朝的还是满清。
明朝的正统势力已灭,残余势力不能算!如果这么算的话,中 华 民 国才是正统!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62
1/3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0 06: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54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