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i smile 1111于2004-06-30, 10:12:26发表
函数是什么还不清楚。应该不是线性的
当然了,没有人认为是线性的
第二个呼应武将威力为45%;第三为30%;第四为20%;处于递减状态
这一点不同意.觉得百分比的取值与呼应的人数有关,但呼应的每人之间应该没有区别.比如1人发动兵法4人呼应,那么4人的威力都应是平时的N%,这里的N对4个人应该是一样的
确实没必要追求太多人的联动
同样不同意.因为每一次联动都发生这样的结果:就是本不该发动兵法的人多发动了一次.这在4,5人的连锁里效果最为明显,累积伤害大大超出平时.举个例子:相性很好的5人锥形突击队,每一回合都可能有好几次2连3连4连甚至5连,总体伤害应该与每人分别发动一次突击持平或更优,而在同一回合内每人发动一次突击显然是不现实的
另外,不是对小兵的研究结果表示怀疑,我看不出这跟我们以往的认知有何不同.统一的看,就是说呼应发动的兵法伤害是主动发动兵法的一个百分数;如果说呼应武将兵法威力的绝对值是一定的,前提就是主动发动兵法的威力是一定的,而这一点是我们早已熟知的.
下面是一般大家拿到的攻略:
1 特技的攻擊傷害公式(武力超過60的)= 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如果發生聯動,兩連動的傷害大概是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 ×(1.25 - 1.50),三連動是 ×(1.35 - 2.0),四連動是 ×(1.50 2.5),5連動是(1.60 - 3.0);如果發生必殺(就是出現士兵鼓舞的場面),威力加倍.
從上面看,特技的傷害與對方武將的防禦無關,與我方的士兵數無關;即使幾個兵也能傷害對方幾千兵。
当然问题多多
1。攻略上认为是线性的,而实际不是线性的。
2。对于第二点。
这个确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偶的即三联动时每个武将的加权是不同的;一种是你的,除了主动发起的外,其他武将一律平等。
对于到底是哪一个对,是可以验证的。(其实偶觉得你看法的可能性大一些)
但可以确定一点,三联动时如果按照你的观点,这个加权值,不会还是两联动时的45%,应该会比这个值低。
3。对于联动呼应的发动与联动武将自身发动率的下降如何达到最佳,偶觉得关键是一队中武将要多一些,比如弓骑部队中,一般要放一位军师,这样,只有四个武将可能发生联动,但如果姜维做军师,就有五个武将可能发生联动,就可以大大提高联动几率。
还有偶觉得发动2-3联动比发动4-5联动效果要好一些。
4。大家通行的观点是联动兵法的威力是主动发动武将的兵法威力的n倍,而这个n是个波动量,到底是多少,或者说取决于什么因数,大家不清楚。
偶最初认为,这个n与呼应武将的武力有关,武力越高,这个n越大。现在得到的结论是呼应武将的兵法威力是与该次兵法发动的主动发动武将的兵法威力无关,而与该呼应武将自身主动发动兵法威力有关,且是成45%左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