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华民族为什么尊黄帝为“祖”?, ——评“三祖文化”的荒谬提法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2-12 17: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华民族为什么尊黄帝为“祖”?

中华民族为什么尊黄帝为“祖”?
——评“三祖文化”的荒谬提法

曲  辰

中华民族为什么尊黄帝为祖?这个“祖”的含义是什么?依何而定?是一祖还是有多祖?这些本是常识性的东西,但是有些人则对此就是搞不清楚,因而乱提文化口号,错了也不让别人说,所谓“三祖文化”口号的提出与长期宣传,就是如此。因而,我们还得说一说历史常识:

一、“祖”的具体含义
什么叫做“祖”?《尔雅•释诂第一》曰:“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说文》言:“祖,始庙也”。所以,祖的含义,就是最初、肇始之义,并非指血缘关系上的祖孙之“祖”义。《说文》之言“始庙也”就有了后世因祭始祖而有的解释,已与《尔雅》古义有所区别。在祭祖问题上,家庭、家族与国家祭祖是根本不同的:家庭、家族祭祖,有的有家庙,多数人没有,但国家祭祖,自古以来,就没有过无庙而祭的,而且庙有多种:明堂、近祖之庙、近祖陵寝之庙、远祖陵地之庙。家庭、家族祭祖,是按血缘关系,而国家祭祖则是按对国家的功勋。所以,国家祭祖就有一个以近祖配远祖的礼制。这就是历史上各个朝代以自己这一朝代的开国之祖、宗,陪肇造中国始有国家之制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对此,该祭谁,不祭谁,并不按血缘关系,而是按对国家贡献的大小,标准就是:“夫圣王之制礼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①

正因为如此,夏后氏记尧、舜依法处死治水无功而遗祸的禹父鲧之私仇,在国家祭祖大典之中,不祭唐尧、虞舜,反而编造鲧化黄熊,从羽渊赴穷山,求告于黄帝在天之灵,又南行至灵山,被灵山十巫以药将其救活,然后北行至穷山以北的诸沃之野,教民播小红黍,织蒲编,立了功,符合了“以死勤事”的条件,在国家祭祖大典最低的一级中,进行了郊祀。这种假公济私、违背祖制的行为,不仅在当时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直到战国时期,屈原还在提出质问:“徂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②  因为,就连炎帝,历史上的功劳比治水无功反造灾害的鲧不知强了多少倍,但因其在有熊国末期发动了争权的阪泉之战,其后黄帝肇造了大一统的国家之制,仍使其主政于南方,然则事实上业已降为臣属,不在君位,在历朝历代凡五年一“禘”、三年一“袷”、一年一祭的祭祖大典中,都没有他,而只在一年四季按天神、人鬼、二十八宿星神一揽子的郊祀之中,才有炎帝。

现在,人们一般都说黄帝是中华民族始祖,是由其战蚩尤平息叛乱,战炎帝制止分裂,并由此而接受教训,“以战去战”③,一统中华,播道于天下为己任,以道设教,以道制礼,以道立法,④开创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的社会制度。⑤所以,我们中国历来尊历史上的轩辕黄帝为“祖”,这个“祖”的确切含义就是“人文初祖”、“人文始祖”,现在多作“文明始祖”,其义是绝对排斥以血缘关系论的。

五帝时期,是执政治国者以“天下为公”,以黎民百姓为治国者之根本的科学民主制度,故,黄立明堂之议,尧立诽谤木于通衢大道,舜置敢谏鼓于各级衙署门前,鼓励黎民百姓向执政者提意见。自夏禹颠覆了五帝时期的民主制度,建立了父传帝位于其子的“家天下”君主独裁政治制度之后,实行的就是剥削、压迫、愚弄人民的“君本位”、“官本位”思想与政治了。孔子对此评论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⑥为什么?政治制度不同。而不同的政治制度,是在不同的哲学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也就是说,将夏代以来的任何君王尊之为“文明始祖”都是不够格的!由此而言,将大一统国家制度产生之前的有熊国叛乱之臣蚩尤也列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二、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只有一位
从历史、唯物、辨证、求实的任何角度讲,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只有一位,而不是两位、三位、多位!中国的古典哲学是太极一元论,而非两元论,或者多元论。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事物之中只有一个太极,而非多个太极,若一个事物中出现两个以上的“中心”,就要乱套,就会发生分裂。所以,自古以来,言及不同的始祖,都是一位,中国的文明始祖是轩辕黄帝一人,木匠始祖是鲁班一人,养蚕纺织始祖是嫘祖一人……1985年,由于“炎黄子孙”一词在宣传上的不断出现,“浙江省一位老干部给中央书记处写信表示了异议,全国政协在一项提案中也提出了意见,据国家民委反映,一些少数民族同志也是有意见的。”⑦对此,中央分别征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等单位,最后决定:“在党和国家机关的文件以及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还是用‘中华民族’更好一些。鉴于‘炎黄子孙’一词,今天在港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积极作用,今后这个方面的个人署名文章、一般性谈话或讲话以及对台宣传中,仍可沿用。”⑧  

为什么对于宣传中仅四个字组成的一个词,就会引起普遍的社会反响呢?中共中央对此就要分别征询学术研究机关与中国高等院校?原因,就是这涉及到了如何认识和解释国家历史、民族历史的大问题,它涉及到了民族历史形成的问题,它又直接影响到现实的民族团结问题。因为,历史上有“黄帝子孙”的提法,而绝无“炎黄子孙”的提法,严格地说,炎帝不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那么,一个县级领导人,个人心血来潮,将蚩尤列入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就可以到处印于文件、刊登于报纸、杂志,进行既不符合历史、又引起争议而影响民族团结的宣传吗?谁赋予你这么大的权力呢?

我们之所以要指出“三祖文化”这个宣传口号荒谬,一是不合哲理,二是没有历史依据,三是对民族团结有害。中国自古以来就尊黄帝为文明始祖,是由国家礼制固定下来的,不是想改就改,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的。现在,我们的提法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为什么这样提?因为提中国的文明始祖,就会将世界上的很多华人排除在外,这样就不科学、不唯物,不符合历史事实,提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就不仅包括了现代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而且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华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兄弟民族都要找出一位始祖来,那样,不仅做不到,而且不科学,不合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科学态度,而且十分有害。因为由此会造成不必要的民族感情负面作用!
就涿鹿而言,你现在提黄帝、炎帝、蚩尤三祖,须知古潘县、古历山,是尧之都,舜之乡,只是现在未作宣传,日后提到宣传日程上,你再改称“五祖文化”么?你不改,又将唐尧、虞舜的历史地位置于何处?难道连发动叛乱的蚩尤都不如么?但你再改称“五祖文化”亦还是笑话!为什么?唐尧、虞舜功劳再大,他也都不是中华文明国家之制的开创者,不是“文明始祖”,而是“文明始祖”的子孙!中国历来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能有祖孙不分、祖孙比肩而坐的事情发生么?

三、对待黄帝史事遗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黄帝战蚩尤、战炎帝的历史址在涿鹿,是涿鹿人民之福,涿鹿可以很好地保护、利用、开发旅游经济,为进行爱国教育、历史教育、文明和谐教育做贡献。但是,所有文化遗址却不是涿鹿一县的私有财产,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举例而言,伏牺时代、神农时期、黄帝以来,都是崇拜龙,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才自称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涿鹿则印出画册言黄帝图腾为龟,在黄帝城塑的黄帝像,也让其双手捧个王八,须知,中国不是日本,中国崇拜龙而非龟,中国无论从文献、考古、文物 、民俗各个方面都证明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你说黄帝崇龟,这不是自辱先祖并自辱我民族么?对此,专家、学者都无数次地提出过意见,但涿主管此项工作的官员,不但不听、不改、而且还要反驳,因此就到处宣传对黄帝史事、遗址解释上的拢断权,这次旅游避局长大人又重提“拢断”。请问是谁授予你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随意解释“拢断”权了?你“拢断”得了么?

这话说回来,我们也并不要求任何政府官员都懂历史,不要求官员每发言必需正确,因为那样就是苛刻之求。但是,希望事涉国家、民族利益之事,我们的政治领导人不要自己出风头,装行家,胡乱提口号进行宣传,因为这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要求你这么做的!
平心而论,涿鹿县的原县委副书记自作主张,提出“三祖文化”口号,提关于黄帝遗址解释涿鹿县“要拢断”也是好心:想以黄帝、炎帝、蚩尤都在涿鹿活动过,有遗迹,而别处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争黄帝、炎帝、蚩尤遗址是就不如涿鹿。同时,自己认为这又体现了民族团结。可事实上这反而坑害民族,坑害涿鹿,对民族团结煽起了民族悲情,对民族团结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涿鹿的宣传,造成了人们的不相信感,因为事物往往是“假做真时真亦假”!在全国,涿鹿县在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遗址实在是太多了!多得研究都研究不完,因为这些都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历史记载所证,我们为什么不说真话反而编谎说假话呢?像现在这样,硬要将唐尧、虞舜的历史文化遗址与黄帝文化遗址合并,谁要是讲真话就对谁进行责骂,并且扣上一顶“与涿鹿人民为敌”的大帽子,这也太可怕了吧?文化大革命都结束这么多年了,还搞这一套?

注   释:
①  《国语•鲁语上》。
②  《楚辞•天问第三》。
③  《商君书•画策》。
④        见《黄帝经》及《新书》援引。
⑤ ⑥ 《礼记•礼运》引孔子语。
⑦ ⑧  1985年第6期《宣传信息》。

[ 本帖最后由 曲辰 于 2008-2-20 21:0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lodooog
(荆棘)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82
编号 159030
注册 2007-5-16


发表于 2008-2-12 17: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他的搞不清,但是从太极来证明文化始祖一元论比较勉强。太极已经是所谓文王演周易以后的事情了,中国也从来不是道家一统。

三祖论没听说过,一般的提法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非要废了炎帝或者硬要加个蚩尤,都没啥意义。

楼主说的涿鹿发生的事情,无非是个炒作和瞎折腾罢了,这种事情见得多了。有几个外地人会当回事呢?至于国家利益,国际影响,额,这个扯得真远ORZ……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古无熊字,熊即能也,鳖三足者黄能也,即鲧所化之物。
《说文》说:“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
这个“能”到底是什么东西也没有定论,也有“陆居曰熊,水居曰能”的说法。
黄帝号有熊氏,即有能也,捧个王八狗熊都是可以的,毕竟其时尚无后世之龙。

《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正义》说:“玄武,龟也。”《后汉书‧王梁传》说:“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古人崇龟有什么可以称辱的?尔雅十龟,曰神曰灵,曰宝曰文。唐人还有以龟年为名者,明人小说中谓九尾龟为神物。
清人《九尾龟》开篇说的明白:
    龟有三足,亦有九尾。《尔雅》注云:“南方之龟有九尾,见之者得富贵。”古来麟、凤、龟、龙,列在四灵之内,那乌龟是何等宝贵的东西。降至如今,世风不古,竟把乌龟做了极卑鄙龌龊的混名:妇女或有外遇,群称其夫为“乌龟”。这是个什么讲究呢?大抵也有一个来历,诸公静听,待鄙人慢慢的说来。
    从前管仲设女闾三百,以为兵士休宿之所,这便是妓女的滥觞。唐时官妓多隶教坊,设教坊司以管领女乐。那教坊中的人役,皆头裹绿巾,取其象形有似乌龟。列公试想:那乌龟一头两眼,不多是碧绿的么?还有取义的一说,是龟不能交,那雌龟善与蛇交,雄不能禁,因此大凡妇女不端,其夫便有乌龟之号。

虽然是小说中的文字,讲的道理却是明白。

曲老您看不惯王八,就不许古人崇龟,未免霸道了
他古埃及人还崇拜屎壳郎呢,也不见有人喊是受屈辱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冲
(教头)

京兆郡公
谏议大夫
★★★★

Rank: 17Rank: 17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5
功绩 872
帖子 6312
编号 56550
注册 2006-1-2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2-12 18: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8-2-12 17:09 发表
我们之所以要指出“三祖文化”这个宣传口号荒谬,一是不合哲理,二是没有历史依据,三是对民族团结有害。中国自古以来就尊黄帝为文明始祖,是由国家礼制固定下来的,不是想改就改,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的。现在,我们的提法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为什么这样提?因为提中国的文明始祖,就会将世界上的很多华人排除在外,这样就不科学、不唯物,不符合历史事实,提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就不仅包括了现代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而且包括了全世界的华人、华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兄弟民族都要找出一位始祖来,那样,不仅做不到,而且不科学,不合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科学态度,而且十分有害。因为由此会造成不必要的民族感情负面作用!

如果是这样的动机的话,楼主也是不尊重历史事实,纯以政治目的来决定观点的。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俄罗斯族怎么也和黄帝扯不上关系,这口号你怎么提?

如果凡事都讲民族团结,还要尊重客观事实的话,历史这个学科最好取消。

[ 本帖最后由 林冲 于 2008-2-12 18: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官风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236975
注册 2007-11-9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8-2-14 08: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黄帝
黄帝 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黄帝的母亲叫附宝。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关于黄帝的历史资料十分稀少,比较可信的仅为历史上有其人其事,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居于轩辕之丘。

黄帝的出生地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详见轩辕丘]。中国古都学会(民间成立的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新郑市轩辕丘,但这一说法未得到学界的认同。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

传说一、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传说二、在公元前4856年前,在今河南新郑的轩辕丘有个龙图腾的国家,君主名曰少典氏。他是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在今新郑市区北关的轩辕丘的有熊国的宫殿里,传来了婴儿出生时呼吸大自然之气时的“哇哇”哭啼声。

传说三、黄帝生于山东省曲阜市,这一认定是目前古代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通论。据古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而寿丘位于曲阜城东四公里的旧县村东,宋真宗尊黄帝为赵姓始祖,曾把曲阜县改为仙源县,并于曲阜寿丘起建景灵宫、太极观进行祭祀。景灵宫共1320间,是当时礼制最高的庙宇,占地1800亩,是今天曲阜孔庙的三倍还多,元代忽必烈入主中原后,推崇黄帝,下令重修景灵宫,准许汉人祭祀黄帝,后景灵宫毁于元末战乱。其北即是著名的被称为中国金字塔的少昊陵。而目前,曲阜市正在重建景灵宫,重建黄帝城,为黄帝正名,曾邀请陕西黄陵政府来祭奠黄帝,并向社会宣布一代文化宗师孔子的故里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故里。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曲阜、新郑、涿鹿三种说法。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造:采首山(河南襄城县南五里)之铜以造货币。
其他:舟车、弓矢、房屋等之发明。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河南灵宝均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 、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人称她为「先蚕」。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又次妃为彤鱼氏。最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的敬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衣。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

道教所指称的黄帝大致有五种情况:一是中央央元灵元君;二是中央黄帝;二是日中黄帝;四是中岳黄帝;五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这里所说的便是历史传说人物黄帝。
黄帝,一说姓姬,号轩辕氏。《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宝。”“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二说姓公孙。《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轩辕
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称西王母遣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及兵符、图策等而战胜蚩尤,“黄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备,乃寻真访隐,冀获长生久视。”
其实黄帝是中华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相传古代帝王,如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领均为黄帝的后裔。黄帝曾居住在涿鹿,曾联台炎帝族打败了九黎族。其后黄帝与炎帝发生冲突,黄帝战胜炎帝而定居中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故黄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之“五帝”。
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春秋·台诚图》称黄帝起于雷电,并说:“轩辕,主雷雨之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
目前: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头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时代,黄帝就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们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种优点,诸多创造,他带领中华文明从野蛮向文明发展,从而将他奉为人文始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黄帝可能实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位部落联盟长。他通过战争,使中原各部落实现了联合,并做了许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传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镜门生
(虾仁生煎)

许国公
河北东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2628
帖子 22586
编号 52409
注册 2005-11-4
来自 五谷轮回之所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8-2-20 14: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那会儿要是蚩尤赢了,您是不是今天就改口写中华民族为什么尊蚩尤为“祖”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zxs678566
(紫气幽螟)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5
帖子 1189
编号 116315
注册 2007-3-5
来自 浙江杭州萧山


发表于 2008-2-20 15: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水镜门生 的帖子

那不会吧,古人的评价标准不太一样。成王败寇之外也不忘悲情人物,比如霸王、崇祯。唯物论的最大坏处就是,成败和数量成了唯一的指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夏侯称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19
编号 49706
注册 2005-9-25
来自 615848394
家族 轩辕狼党


如果项羽胜了,我们就叫楚人,不叫汉人了。其实一般人们还会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而且按照传说,炎黄二帝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文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3-15 20: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成者王侯败者贼”,是现代人以自己的想像对上古历史的一种猜测。就像人们以夏传子家天下的君主独裁统治政体沿袭四千年,而搞不懂五帝时代帝位选贤任能禅让制度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3-30 14: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各位辩官,都对“文明始祖”四个字同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殊不知“文明”本来就与血无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4-25 19: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问下曲老,那个穹山也就是桥山,也就是那个有个天然洞的山,有多高?另外,那个釜山又有多高,从纪录片上看,根本连山都不算,三五步就能走上去,浑似一个土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4-26 18: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4-25 19:03 发表
想问下曲老,那个穹山也就是桥山,也就是那个有个天然洞的山,有多高?另外,那个釜山又有多高,从纪录片上看,根本连山都不算,三五步就能走上去,浑似一个土包

回先生的问话:
       电视上用的是我20多年前在桥山峰顶上拍的一张黑白照片,因为中央电视台的人没上山。因为山很陡峭。此山峰上的洞不大,大约也就是3米左右的直径;此山处于东经115·21度,北纬40·18度,海拔1091米。

        如果从山下拍摄,就看得壮观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8-4-26 22: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8-4-26 18:47 发表



回先生的问话:
       电视上用的是我20多年前在桥山峰顶上拍的一张黑白照片,因为中央电视台的人没上山。因为山很陡峭。此山峰上的洞不大,大约也就是3米左右的直径;此山处于东经115·21度,北纬40· ...

多谢曲老答疑,如果有1000米高,那么确实也不低了,主要是看纪录片老对着那个洞拍,感觉不超过100m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2 0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首先对楼主为研究工作所作的努力表示钦佩。

但在下还是要说,说中华民族的祖是黄帝,多数少数民族是不会认同的。
所以我还是觉得把中华民族改为汉族较妥。
顺便提一下,在下就是少数民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曲辰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12
编号 184283
注册 2007-7-3
来自 河北张家口


发表于 2008-6-22 20: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秦风无涯 于 2008-6-22 01:51 发表
首先对楼主为研究工作所作的努力表示钦佩。

但在下还是要说,说中华民族的祖是黄帝,多数少数民族是不会认同的。
所以我还是觉得把中华民族改为汉族较妥。
顺便提一下,在下就是少数民族。

谢谢先生的建议!不过,我得指出一点,谈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有不少人忽视了其定义“文明始祖”,也就是说,这个祖是指文化与社会进步意义上的,是依黄帝肇造国家制度,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推进到了“文明时代”而言的。也就是通常讲的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始祖。而绝不是按狭义的民族、血缘意义上传宗接代的“祖”,人类历史有几百万年,轩辕黄帝时期的中国人,不上千万或也有数百万的吧,要不然就有黄帝战蚩尤、战炎帝那样的大战役呢?不用说现代的少数民族,就光说汉族,说现代汉人都是黄帝的后代子孙,那也是非常荒唐的大笑话;如果再举点历史例子,黄帝少子受封北土,因国有大鲜卑山而建鲜卑国,由国而又有鲜卑族,鲜卑族中有一支以纪历史事实为姓的人群——黄帝以重视发展农业的“土德”而称黄帝,北方人呼土之音为“拓”称后为“跋”,他们以姓“拓跋”表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中国的史书又将拓跋一姓领导的不同部落记载为“秃发鲜卑”铁弗鲜卑“告产不同的族群,他们又在后世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也就是现在我们称的少数民族。如果按您说的,”凡少数民族都不是黄帝的后代“,这恐怕也是不够准确的。您 说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潇湘夜雨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41230
注册 2005-6-18


发表于 2008-6-22 20: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自从黄帝伊始,中国汉字已经出现,这一代表中华民族象征的形象就说明我们可以尊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风无涯


Rank: 5Rank: 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71
帖子 69
编号 282296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8-6-22 21: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曲辰 于 2008-6-22 20:38 发表



谢谢先生的建议!不过,我得指出一点,谈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有不少人忽视了其定义“文明始祖”,也就是说,这个祖是指文化与社会进步意义上的,是依黄帝肇造国家制度,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推进到了“文明 ...

首先我先要承认一点,我对先生所研究的领域不了解,所以我要是说错什么话请您不要介意。

如果您说的黄帝中华民族文明产生的始祖,也就是他使上古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这点我可以认同的。

但我想说的是,中国还有很多民族跟古代中国基本没有关系,而是在中世纪或者近代才侨居中国而后逐渐融入中国的,所以在文化,习俗以及精神信仰方面跟中国文化并不是同一个源头。既然这些民族跟古代中国文明没有直接关系,也就自然不会承认黄帝是他们的文明始祖。(我只是说某些少数民族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倒西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66
编号 8624
注册 2004-6-25


发表于 2008-6-22 2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8-4-26 22:42 发表

多谢曲老答疑,如果有1000米高,那么确实也不低了,主要是看纪录片老对着那个洞拍,感觉不超过100m

海拔1000米也得看搁哪儿,在山东,大约算是高山了,若是在西藏,估计就是深不见底大坑一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妖刀村正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1
编号 44092
注册 2005-7-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8-6-23 0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专业啊~厉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8-6-23 0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蒙古族,我的祖先也是黄帝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啥都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14
编号 15705
注册 2004-8-17


发表于 2008-6-24 2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文章不能服众,因为上古时代的资料太少,又不真实。始祖这种东西,是人的一种信仰,神农共工那些事,还是传说居多,大家是中国人,说以才信黄帝蚩尤的,就是是蚩尤有三头六臂,后翌射日的事,这种东西谁看都是假的。
说句损人的话,楼主所引用的文章似乎不全,如果真要把讲上古时代的资料算起来,盘古才应是第一位吧。楼主在作学问时,把那些现在看起来不科学,不真实的东西都删了,好让自己的东西是合乎常识的,是古人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东西。好为你的那些上古历史学服务吧。
楼主搞的研究很无聊,有些人探讨炎黄时代,是在为华夏民族寻根,他们可不象楼主,只会从古代的一些典籍去搞学问。而且还是不知道真伪,又被楼主遗漏颇多的。
楼主的学说骗的了一小部分人,骗不了大多数人,不管蚩尤在那些书中怎样,他还是中华之祖,是战神。欣慰的是,在大数文化产品中,蚩尤并不是被丑化的对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ldwolf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5
编号 52171
注册 2005-11-1


发表于 2008-7-2 15: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把目前的中国人叫做 炎黄子孙、黄帝子孙、华夏儿女的说法都不全面,再加一个蚩尤也不够,中国人的血统太复杂了,另外汉族里也是含有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血统的,把汉族视为黄帝子孙是不恰当的,。我今年2月份参加一个笔试,要求给海外侨胞、华人写封拜年的信,就为这事情费了半天劲,最后还是没有想出一个辉煌而有气势的词来概括中国人和海外的华人华侨,此外目前的中国人还有一些是其他国家移民过来加入中国籍的,这些人和炎黄子孙就更扯不上关系了。所以我觉得,中国人就叫中国人好了,没必要加上那么多宏大的称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ldwolf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5
编号 52171
注册 2005-11-1


发表于 2008-7-2 15: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所谓的少数塑民族,尽管很多民族不是黄帝的后代,但不等于说所有的少数民族都不是黄帝的后代,就拿古时候的匈奴来说,好像还被一些人说是夏朝王族的后代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月圆舞曲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277142
注册 2008-5-1
来自 泉州


发表于 2008-7-2 2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佩服在楼主先生写的
这个“祖”嘛,个人觉得应该是种文明的信仰,许多东西仍披着神秘的面纱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文明的源头也不一定都和炎黄有关
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国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缘分是肯定有的
但是如果把所有的民族的“祖“都跟炎黄扯上关系,可能会对某些民族的信仰不尊重
中国人就说是中国人吧,”炎黄“等神秘宏大的词语不一定要使用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23: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28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