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刀剑录上的东西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全信.
那时候武将很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兵器,没有理由一定使用一种兵器. 说关二爷用八十二斤的青龙刀,基本上来自于演义和传说, 没有任何可信的资料说明. 当然因为当时的兵器很多现在具体 无法考证, 所以我们也不能陷入这样的抬杠: 那就是说也没有证据说明他一定没用.
武将的个人武艺,最重要的是骑马和射箭的工夫,其次才是兵刃的冲杀本领. 往往在战争中面对的不是公平的单挑比武,而是面无数敌军兵刃的乱砍乱杀. 勇悍就很重要. 小说演义把战争变成武侠和个人英雄主义,是适应老百姓的口味.和美国人创造兰博这种打不死的英雄一样. 而实际上特种兵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古代战争最主要的艺术是谋略, 骑兵步兵弓箭等的整体战术, 将领的指挥能力, 士兵的训练程度, 士气, 还有将领随机应变的能力.
而个人武艺, 在战场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一个经常喜欢冲锋陷阵的主帅虽然很容易激励士气,但一旦受伤或者死亡,会大大影响士气和部队的协调.
从没听说过隆美尔有百步穿扬的枪法, 开的一手好坦克. 能做一个好炮长. 因为那不是他要干的事情. 我们如果把一个武将的注意力放在这些方面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当然, 士兵需要训练, 训练士兵的武将个人武艺的高低是有用的.
戚继光整编民间武术成戚家拳训练士兵, 就是一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