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恐怖份子于2004-05-09, 7:44:58发表
很正常
项羽其实心理方面,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而已。
20多岁啊,人生经历远没有刘邦丰富,很多事情,是他不懂的,弄不明白的。
当在鸿门宴,项羽想到的是君子风度,想到的却不是刘邦的威胁。当他要杀刘邦父母的时候,他想不到刘邦可以抛弃一切。最后垓下被围,也不一样是相信了双方签订盟约,不会有人偷袭了。
人性,社会的复杂,一个20多岁的青年,是不可能完全领略的。
项羽放到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现代版的奋青。秦人杀楚人,他就要杀光秦人,就象经常有人喊,打到日本,来一次东京大屠杀,灭绝日本的一样。缺少了长辈的节制,年轻人难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因为他对秦人,想到的只是复仇,对楚人,对其他的六国遗民,还是不错的。
可惜项羽,不如可惜项粱死得早,假如项粱不死,有他叔叔节制,指点,多点人生阅历,结果完全不一样啊,后来的范增,虽然叫做亚父,但是,2个都是倔脾气,互相在赌气而已。
项羽政治是没什么能力,但是,作为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我们实在不能要求他太多。
喜欢项羽的人,喜欢他的勇气,骨气尔,他在这方面的优点,都是不能否认的。
我觉得李世民评价曹操的那句话,用来评价项羽是最恰当不过的:“一将之能有余,万乘之尊不足”。
他死的时候已经27岁,人的思想,性格,为人处事都已经定型了,不是多点阅历或者有什么长辈指点就可以改头换面的。何况他的经历,也不能说简单,指点他的人,也从来都不少,听不进去而已。如果说他军事上的才能是天生的,他政治上的低能,恐怕也只能说是天生的(我一向认为有些东西不是后天勤于学习就可以弥补的,尤其是性格上的缺陷)。
你说他是古代的愤青,我觉得有点那种意思,但我不认为一个愤青做皇帝,会是平民百姓的福气,帝王需要理性,需要节制,而他却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人。
如果他也是一个平民百姓,肯定愿意与项羽交朋友而不是刘邦,可惜这样的人,不适合拥有过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