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不值一提的所谓战国名将[都来看看吧]: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18:17:13发表

你以为中国先锋只会派五千骑兵?算你狠。  

中国先期入朝的还就是五千骑兵,当时李如松正从西北战场上往辽东赶。明朝政府害怕朝鲜李氏国王因支持不住而投降,就命令辽东总兵史儒、戴弃朝、祖承训、王守官等率精骑五千,先入朝鲜以稳住朝鲜国王。祖承训对朝鲜号称明军三十万已经杀到,还发了朝廷的二万银子给朝鲜官兵作军饷。
后来,有个姓黄的日本奸细(朝鲜人)向祖承训报告:平壤城的日军大部分已经撤走。祖承训等将贪攻,乘夜率五千骑腾入平壤。谁知平壤城内的日军早有准备,700多挺鸟枪齐发,明军大部被歼灭,史儒、戴弃朝、王守官当场殉国,祖承训仅以身免。

没多久,李如松的四万七千辽东铁骑就渡过了鸭绿江,强攻下平壤城,小西行长部被歼灭殆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1: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1:27:52发表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18:17:13发表

你以为中国先锋只会派五千骑兵?算你狠。  

中国先期入朝的还就是五千骑兵,当时李如松正从西北战场上往辽东赶。明朝政府害怕朝鲜李氏国王因支持不住而投降,就命令辽东总兵史儒、戴弃朝、祖承训、王守官等率精骑五千,先入朝鲜以稳住朝鲜国王。祖承训对朝鲜号称明军三十万已经杀到,还发了朝廷的二万银子给朝鲜官兵作军饷。
后来,有个姓黄的日本奸细(朝鲜人)向祖承训报告:平壤城的日军大部分已经撤走。祖承训等将贪攻,乘夜率五千骑腾入平壤。谁知平壤城内的日军早有准备,700多挺鸟枪齐发,明军大部被歼灭,史儒、戴弃朝、王守官当场殉国,祖承训仅以身免。

没多久,李如松的四万七千辽东铁骑就渡过了鸭绿江,强攻下平壤城,小西行长部被歼灭殆尽。



QUOTE:
六月下旬,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五千明军开赴朝鲜。七月至义州时,祖承训接到顺安郡郡守黄瑗的报告:平壤日军大部队调去京城,城中留守部队极少。祖承训对此情报未作认真调查,立即率军进逼平壤。祖承训素城辽东勇将,但对侵朝日军状况和武器特点不加以了解,也没有做任何研究,将倭寇的战斗力视作日军正规军的战斗力,是十分错误的。轻举冒进乃兵家之所忌,这是祖承训与日军初战失利的主要原因。祖承训兵至嘉山时,问当地人:平壤日军尚在否?回答:尚在。祖承训举杯仰天祝之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注17)七月十五日,祖承训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十六日黎明,乘日军无备,从七星门突入,同日军展开巷战。明军清一色的为骑兵,巷战极为不利,日军依险放枪,明军死伤极重。除祖承训外,所带的几个游击,千总皆战死。明、日两军第一次交战,以祖承训的傲慢轻敌而招致惨败。当时,日军主力正在中和筑城,平壤守军只有区区七百人,且当时毫无准备

大哥,这是引您的资料,毫无准备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实际上日军是有准备的,那个带路的姓黄的朝鲜人是个小西行长派的奸细~~~~
以上我引的资料的观点我并非完全同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1: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1:34:13发表
实际上日军是有准备的,那个带路的姓黄的朝鲜人是个小西行长派的奸细~~~~
以上我引的资料的观点我并非完全同意~~~

敢问您那资料又来源于哪里?  请接着拿上来吧
祖要攻城能一点没准备?七百兵敢诱五千人进来PK,怎么想怎么不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1:3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平壤城的日军大部分已经撤走。

这话有错吗?      那人被说为汉奸也忒冤枉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没撤走,实际上一部分日军去下乡“搜集粮食”(抢劫)去了。那七百铁炮部队是小西行长亲自指挥的。明军清一色的骑兵,根本没想到“蛮夷野人”居然能娴熟地使用火铳,当时又是黑夜,日军全猫在工事后来放冷枪,所以说,当时的情况下,700铁炮是完全有可能歼灭陷入混乱的5000骑兵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1: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六月下旬,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领五千明军开赴朝鲜。祖承训傲慢轻敌,急切想建功领赏,在对日军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轻举冒进。他于七月十六日黎明,乘日军无备突入平壤城,与守城的七百日军展开巷战。结果由于明军全是骑兵,巷战极为不利,招致惨败。



QUOTE:
祖承训素城辽东勇将,但对侵朝日军状况和武器特点不加以了解,也没有做任何研究,将倭寇的战斗力视作日军正规军的战斗力,是十分错误的。轻举冒进乃兵家之所忌,这是祖承训与日军初战失利的主要原因。祖承训兵至嘉山时,问当地人:平壤日军尚在否?回答:尚在。祖承训举杯仰天祝之曰:贼尤在,必天使我成大功也。(注17)七月十五日,祖承训从安顺连夜抵达平壤,十六日黎明,乘日军无备,从七星门突入,同日军展开巷战。明军清一色的为骑兵,巷战极为不利,日军依险放枪,明军死伤极重。除祖承训外,所带的几个游击,千总皆战死。明、日两军第一次交战,以祖承训的傲慢轻敌而招致惨败。当时,日军主力正在中和筑城,平壤守军只有区区七百人,且当时毫无准备。祖承训如能指定可行的作战计划,而不是贸然突进的话,平壤之战是根本不可能失败的。

老广,没的说了,这是您和纪岚引的资料,日本二流将领小西领军700把明军5000铁骑打的大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祖承训贸然突进,结果造成五千骑兵在黑夜里与700日本鸟铳手对战的局面~~~~
火铳手在完全有准备的情况下,躲在工事后面伏击完全没准备的骑兵,这还能不胜么?
再者说,又是夜战、又是巷战,中国的骑兵队能发挥什么作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此战完全坏在祖承训等将的盲目轻敌~后来李如松认真应付日军,结果很轻松地就拿下了小西部一万余人把守的平壤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2: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2:03:42发表
祖承训贸然突进,结果造成五千骑兵在黑夜里与700日本鸟铳手对战的局面~~~~
火铳手在完全有准备的情况下,躲在工事后面伏击完全没准备的骑兵,这还能不胜么?
再者说,又是夜战、又是巷战,中国的骑兵队能发挥什么作用??

您老说完全有准备,关键是资料上根本没有,难道是您总结的?  

的确,老祖搞夜袭声音会打点,可能给对方一个准备的机会。。。可别忘记,小西只是日本的二流将领。

说真的,除了九鬼惨败给李舜臣,您根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日本战国名将多差于中国和朝鲜,最后鬼岛津还是把李和邓给击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2: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2:05:27发表
此战完全坏在祖承训等将的盲目轻敌~后来李如松认真应付日军,结果很轻松地就拿下了小西部一万余人把守的平壤城。

是,简单,一句说自己输了就是大意,赢了就是实力就可以肯定一切的话,那人人都成超人了。李如松没受挫吗?  知道对方有了火枪,自己也用更先进的武器应对,不胜利才真叫见鬼了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仰望星空的鱼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71
编号 3256
注册 2003-12-13


发表于 2004-1-19 22: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先头5000人是可能的,当时明朝要平西北李拜父子之乱,辽东一带兵力不充裕。而且我认为祖承训打算乘平壤空虚去攻城意图上没错,不过错误的估计了日军的实力,认为正规军和倭寇是一个档次,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而且对日后明军心理上也造成阴影。
而且,明朝大炮的威力确实比日军强且多,但步兵用的火器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比日军差。

俺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不过这之前有2个问题想弄清楚,请教众高人:
1.明日战争中那些日将算不算名将?
2.明朝参战武将在中国历史上算什么等级的将领?

其实这段历史三国有三个版本,都是夸大本身的战力,要弄清楚不容易。俺继续学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2: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仰望星空的鱼于2004-01-19, 22:40:49发表
先头5000人是可能的,当时明朝要平西北李拜父子之乱,辽东一带兵力不充裕。而且我认为祖承训打算乘平壤空虚去攻城意图上没错,不过错误的估计了日军的实力,认为正规军和倭寇是一个档次,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而且对日后明军心理上也造成阴影。
而且,明朝大炮的威力确实比日军强且多,但步兵用的火器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比日军差。

俺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不过这之前有2个问题想弄清楚,请教众高人:
1.明日战争中那些日将算不算名将?
2.明朝参战武将在中国历史上算什么等级的将领?

其实这段历史三国有三个版本,都是夸大本身的战力,要弄清楚不容易。俺继续学习。  

1不算
2顶级


好了,继续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肥仔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42
编号 430
注册 2003-9-5




QUOTE:
原帖由仰望星空的鱼于2004-01-19, 22:40:49发表
俺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不过这之前有2个问题想弄清楚,请教众高人:
1.明日战争中那些日将算不算名将?
2.明朝参战武将在中国历史上算什么等级的将领?

其实这段历史三国有三个版本,都是夸大本身的战力,要弄清楚不容易。俺继续学习。  

  首先,肥仔不清楚  
  其次,肥仔也认为,战争的胜负标准是以谁达到了目的为标准的。

  如果明知不可打赢的战争也打,特别是一场并非不可以避免的战争的话。这个统帅绝不算什么好统帅。所以,对比来说,就算是在某一战中700枪手完胜5000铁骑,也不能说明些什么,特别是在该战并对整个战役有太多的影响的时候。(这也是我对关公  而却对鲁肃  的原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2:53:33发表

QUOTE:
原帖由仰望星空的鱼于2004-01-19, 22:40:49发表
先头5000人是可能的,当时明朝要平西北李拜父子之乱,辽东一带兵力不充裕。而且我认为祖承训打算乘平壤空虚去攻城意图上没错,不过错误的估计了日军的实力,认为正规军和倭寇是一个档次,轻敌冒进,导致全军覆没,而且对日后明军心理上也造成阴影。
而且,明朝大炮的威力确实比日军强且多,但步兵用的火器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比日军差。

俺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不过这之前有2个问题想弄清楚,请教众高人:
1.明日战争中那些日将算不算名将?
2.明朝参战武将在中国历史上算什么等级的将领?

其实这段历史三国有三个版本,都是夸大本身的战力,要弄清楚不容易。俺继续学习。  

1不算
2顶级


好了,继续吧

那帮明将在当时的明来说算准一级,放在中国历史上啥都不是,三流都算不上。日本将领中岛津、加藤、九鬼都可以算是日本顶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1-19, 23:03:35发表
那帮明将在当时的明来说算准一级,放在中国历史上啥都不是,三流都算不上。日本将领中岛津、加藤、九鬼都可以算是日本顶级。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源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2:06:35发表
您老说完全有准备,关键是资料上根本没有,难道是您总结的?  

的确,老祖搞夜袭声音会打点,可能给对方一个准备的机会。。。可别忘记,小西只是日本的二流将领。

说真的,除了九鬼惨败给李舜臣,您根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日本战国名将多差于中国和朝鲜,最后鬼岛津还是把李和邓给击杀了

资料,我哪记得每篇资料的出处?你自己又能记得么??

小西行长是二流武将?他可是猴子钦定的十五万日军的先锋,他的部众可是长崎附近最精锐的铁炮部队,松浦、大村、五岛皆归其统属。
祖承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边防上的总兵,还是个副的,跟本上不得台面。

明将击败“战国名将”的记录,来,看好了:
李如松以四万明军强攻下日本正先锋小西行长把守的平壤,阵斩小西部万余人。此其一也;
朝鲜京都附近高阳迎曙驿,查大受以一千骑兵击溃日将加藤光泰三千余众,阵斩六百余级,此其二也;
查大受的三千军被日军小早川隆景的数万部队围在碧蹄馆,李如松将五千轻骑往救,成功地救出查部。明军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以弓马对抗日军的鸟枪,自折五千兵马,但也创敌五千,其中黑田长政与立花宗茂部被重创。从战略的眼光来看,这战也不能不算是一个惨痛的胜利。此其三也;
日军粮草屯于龙山,查大受奉李如松之令,在朝鲜义兵的配合下,夜袭龙山,击溃日将加藤嘉明与来援的宇喜多部,将日军粮草付之一炬,查部安然退去。此其四也;
第二次战争中,麻贵部将解生、彭友德分别在稷山和青山郡,以两千兵击破日将黑田长政军猛将后藤又兵卫与母里太兵卫率领的四千余众。明军折四百,阵斩日军千余首级。看好了,后藤官兵卫就是后来大坂城中的“名将”后藤基次。此其五也;
中朝部队强攻占领庆州后,明将李如松之弟李如梅攻克了战略要地蔚山(初阵)。明将董一元连拔晋川、望晋、永春、昆明诸镇。这些战役的日军指挥是加藤清正+锅岛直茂+浅野长政父子+小西行长。明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势如破竹,日军被逼得退在海边的坚城中苦守。疲于奔命的日军与明军交战中往往“举阵惊骇奔散”,降者无数。即使是岛山、蔚山战役,明军仍能在败退之前歼灭大部日军。此其五也;
露梁海战中,明将陈磷率领战船500余艘,回合李舜臣的战船二十余艘,联合伏击日将岛津义弘的3000余艘战船。战斗十分激烈,明军70余岁的老将邓子龙,意气弥发,身率巨舰冲入日军舰队中,力战阵亡;李舜臣赴救邓子龙,胸为流弹为中,壮烈殉国。中朝联军在风色不利的情况下,又陈磷指挥,终于击溃了岛津义弘。此战中,联军击沉敌舰450艘,几乎全歼所有的日本水兵。不久后,岛津再度前来解救小西行长,再度被明将陈磷完败,《明史》称“夹杀石曼子”。岛津水军被全歼,岛津义弘狼狈而退。此其六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谷风及雨
(江左布衣)

蜀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0
功绩 907
帖子 8407
编号 100
注册 2004-1-18
来自 人间天堂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9 2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7月17日,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认为日军“蛮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军抗衡哉”?轻率地进攻平壤,当时连续降雨,道路泥泞,以骑兵为主的明兵很难施展威力。当冲入好象是空城的平壤时,立刻遭到了小西部队的伏击,日军火枪发挥极大威力,先锋戴朝弃,史儒当场身亡.祖承训1天之内退到大定江,然后撤回国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冤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不这么比怎么比,没听说过谁说刘廷、邓子龙是中国史顶级将领的,两个家伙连起码的军纪都没有,别说出去笑掉别人大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3:08:25发表
资料,我哪记得每篇资料的出处?你自己又能记得么??

小西行长是二流武将?他可是猴子钦定的十五万日军的先锋,他的部众可是长崎附近最精锐的铁炮部队,松浦、大村、五岛皆归其统属。
祖承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边防上的总兵,还是个副的,跟本上不得台面。

明将击败“战国名将”的记录,来,看好了:
李如松以四万明军强攻下日本正先锋小西行长把守的平壤,阵斩小西部万余人。此其一也;
朝鲜京都附近高阳迎曙驿,查大受以一千骑兵击溃日将加藤光泰三千余众,阵斩六百余级,此其二也;
查大受的三千军被日军小早川隆景的数万部队围在碧蹄馆,李如松将五千轻骑往救,成功地救出查部。明军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以弓马对抗日军的鸟枪,自折五千兵马,但也创敌五千,其中黑田长政与立花宗茂部被重创。从战略的眼光来看,这战也不能不算是一个惨痛的胜利。此其三也;
日军粮草屯于龙山,查大受奉李如松之令,在朝鲜义兵的配合下,夜袭龙山,击溃日将加藤嘉明与来援的宇喜多部,将日军粮草付之一炬,查部安然退去。此其四也;
第二次战争中,麻贵部将解生、彭友德分别在稷山和青山郡,以两千兵击破日将黑田长政军猛将后藤又兵卫与母里太兵卫率领的四千余众。明军折四百,阵斩日军千余首级。看好了,后藤官兵卫就是后来大坂城中的“名将”后藤基次。此其五也;
中朝部队强攻占领庆州后,明将李如松之弟李如梅攻克了战略要地蔚山(初阵)。明将董一元连拔晋川、望晋、永春、昆明诸镇。这些战役的日军指挥是加藤清正+锅岛直茂+浅野长政父子+小西行长。明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势如破竹,日军被逼得退在海边的坚城中苦守。疲于奔命的日军与明军交战中往往“举阵惊骇奔散”,降者无数。即使是岛山、蔚山战役,明军仍能在败退之前歼灭大部日军。此其五也;
露梁海战中,明将陈磷率领战船500余艘,回合李舜臣的战船二十余艘,联合伏击日将岛津义弘的3000余艘战船。战斗十分激烈,明军70余岁的老将邓子龙,意气弥发,身率巨舰冲入日军舰队中,力战阵亡;李舜臣赴救邓子龙,胸为流弹为中,壮烈殉国。中朝联军在风色不利的情况下,又陈磷指挥,终于击溃了岛津义弘。此战中,联军击沉敌舰450艘,几乎全歼所有的日本水兵。不久后,岛津再度前来解救小西行长,再度被明将陈磷完败,《明史》称“夹杀石曼子”。岛津水军被全歼,岛津义弘狼狈而退。此其六也;

正是因为你找不到资料,所以才无法认定你的话,而且我事先已经说了,你转的那篇文章对日本战将的功绩一笔带过,反而对义军的勇猛和明军的胜利大肆渲染,很像是官方读物的口气,你后面举的东西是明军胜利的例子,我是不是也可以照此从我资料上把明军失败的例子拿出来现?
你又以为小西行长的能力多高?他只是因为受秀吉宠爱和信任才被抬到局面上来的,最多算是非典型武将,当时日本的名将多已过世了,秀吉有无可用之人,只好让他出战
这就好比当年元入侵日本失败,日本人可以借此来写一篇《不值一提的所谓中国名将》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1-19, 23:11:16发表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冤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不这么比怎么比,没听说过谁说刘廷、邓子龙是中国史顶级将领的,两个家伙连起码的军纪都没有,别说出去笑掉别人大牙。

日本总共就三四段古代乱世历史,因为战国时期局势最纷乱,宗教冲突最大,武士道和生存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最大而最有影响力,相对来说,秀吉也不一定就比楠木和足利,源和平强大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捕风捉影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9
帖子 2997
编号 173
注册 2003-8-27
来自 长沙,深圳.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9 23: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源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也阵亡了,但是能证明敌将的优秀吗?
名将的评定标准是看他的排兵布阵和整体战略战术指挥,而不是看是否能杀对方将领,否则,击杀了对方将领的狙击手是否应该算名将?显然不合逻辑。


PS:无意参加你们的日本历史争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19:31发表
[日本总共就三四段古代乱世历史,因为战国时期局势最纷乱,宗教冲突最大,武士道和生存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最大而最有影响力,相对来说,秀吉也不一定就比楠木和足利,源和平强大了

源和平?还唐季礼呢  ?羽柴秀吉是个优秀的政治领袖,指挥作战并非所长,不必把他算进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1-19, 23:24:16发表
源和平?还唐季礼呢  ?羽柴秀吉是个优秀的政治领袖,指挥作战并非所长,不必把他算进来。

我说的是源家和平家
闹了半天,不也就是我这勉强知道点日本历史的和一群几乎全不知道日本历史的人在争论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谷风及雨
(江左布衣)

蜀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0
功绩 907
帖子 8407
编号 100
注册 2004-1-18
来自 人间天堂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9 23: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4-01-19, 22:05:27发表
此战完全坏在祖承训等将的盲目轻敌~后来李如松认真应付日军,结果很轻松地就拿下了小西部一万余人把守的平壤城。

明朝10月17日任命李如松为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提督,于1593年1月3日率4.3万大军进驻肃川.1月6日包围平壤李如松树起1面大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次日总攻开始.小西占地利,退缩在练光亭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李如松凭数量优势强攻,以火攻对抗.双方均伤亡惨重,李如松坐骑都中弹而死.最后明军疲劳过度,被迫撤退.但小西军同样精疲力竭,无力再战.当晚李如松写信给他说:"以我兵力,足以将你歼灭.但不忍多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先路."小西回信说"我情愿退兵,请不要半路拦截."然后他连夜率残兵跨过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如约撤去半路埋伏的李锰,另派兵追杀,又歼灭600余人,是役,一共消灭1646名日军\生擒5名,明军伤亡796人

哪有广哥说的轻松歼灭万人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27:35发表
  我说的是源家和平家
闹了半天,不也就是我这勉强知道点日本历史的和一群几乎全不知道日本历史的人在争论而已  

更没听说过谁把平家当成名将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捕风捉影于2004-01-19, 23:21:51发表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没有这么比的,我还说楠木正成厉害呢,源义经更勇猛呢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也阵亡了,但是能证明敌将的优秀吗?
名将的评定标准是看他的排兵布阵和整体战略战术指挥,而不是看是否能杀对方将领,否则,击杀了对方将领的狙击手是否应该算名将?显然不合逻辑。


PS:无意参加你们的日本历史争论

我不是在说岛津是否是名将,而只是在说他们是否不值一提
况且岛津的陆战不比水战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9 23: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1-19, 23:28:55发表

更没听说过谁把平家当成名将的。

平家首席清盛当年是很强大的,一度把源家重挫,只是后代过于软弱糜烂,被源义经反灭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QUOTE:
原帖由悲风鸷于2004-01-19, 23:07:44发表

岛津在最后以五百军舰强攻,虽然是惨胜,但依然将中国和朝鲜主将双双击毙,不能有损其能力,况且岛津也不仅仅是依靠水战得名的。加藤绰号建筑工人,政治也很清明,但行军打仗只能说是日本那个时代的准一流,九鬼更是只有水战能发挥实力的将领,并且从来都是小规模作战,打打朝鲜除李以外的人还成,不是李的对手。

我先向你道个歉,然后请你听好:快夹了那鸟嘴,休放那鸟屁——《水浒传》

岛津的战船虽差劲,但好歹也有3000只;明军的战船虽精锐,但毕竟绝对数量只有500余艘;李舜臣的龟甲船队已经被前任元均赔了个干净,他的朝鲜水军只有20几艘战船,其中没有龟船。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对日本人有那么大的好感。露梁海战,亚洲古代最大的海战,即使是日本的史书都不否认是日方惨败,水军折损4/5,战船被焚450艘。岛津义弘仅以身免。一个月后,岛津又带着残余的水军前来解救小西,结果再次被陈磷设伏击败,水军全灭。岛津丢了个影武者指挥,自己狼狈逃回。

明朝联军的实际统帅是陈磷,李舜臣只算是客军参战,邓子龙只是一员没名气的战将(他若不是在此战中阵亡,以他的资历,根本不会在《明史》上单独享有传记。)

邓子龙时年69岁,奋勇向前,身率三艘巨舰突入日军阵中。后来他的船被朝鲜军误伤起火,邓老将军率领敢死船只直突岛津旗舰,最终力战阵亡。我每读书于此,都会被他的勇猛豪迈所深深感动。你说邓老将军被你的偶像岛津“击毙”??呸!别怪我唾你!
李舜臣的能力实在是朝鲜少有的名将,他为救邓子龙,也突入朝鲜阵中,不幸中弹殉国。此时,陈磷的主力舰队却被逆潮所阻,没能及时进击,所以导致前锋邓子龙的阵亡。后来,陈磷赶到日军阵中,两翼参将陈蚕等也迂回成功,岛津气夺,逃离了战场。日本水军折损4/5,战船被焚450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广成子

槐里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545
帖子 2396
编号 568
注册 2003-9-7


来来来,你不是要举明军残败的例子么?我就在这儿等着。

先说一句,日本人一向喜欢夸大敌军损失的数字。比如蔚山之战,日本人吹嘘他们阵斩四万五千名明军。然而明军的整个围城部队总共才两万人,即使每个人死上两次都不够~~~~活活~~~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17: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71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