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慕容九九转自“天下博览”的强贴—— 精P:孙悟空为什么能大闹天宫,而打不过诸多妖精? ——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对于天庭封建上层建筑权力和腐败、以及孙悟空护卫唐僧的弱点等要点的分析,是完全不同的解释,或许真的超越了作者的认知观念和写作意图,相当有参考价值。但再看下面诸多跟贴,其实大家没有跟上此文的思路,而是仍在原著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本来也是要跟贴的,可又想了想觉得还是另开一个主题比较好,就是说,仍是从原著本身而不是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什么“作者想让孙悟空打不过他就打不过”,既然是评价书籍或文章,要都是这样说的话,那就没一本书是有价值的了。
下面进入正题。综合多数人的意见来看,主要观点有两个:一,五百年差距。二,八十一难。
其中第一个差距说,我把它分为两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是诸神法力上升论。这是最通俗并被广泛接受的一个观点,但在我看来理由并不充分。按照天庭是一个永恒世界的概念,它的进化是相当缓慢的,五百年不过是一瞬,而仅仅在这段时间里,天庭就恰好经历了从不如猴子(诸神率十万天兵都无力对抗)到赶超猴子(连小童坐骑靠法宝就能获胜)的过程,这是不是显得时间上太短促且机遇上太偶然了?我们不妨看看原文,太上老君告诉孙悟空,那青牛怪的法宝正是当初孙悟空闹天宫时老君打他的金刚琢:
“老君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
看见没?老君自幼炼成之宝,早在那时就已修成神通广大的法器了,难道就偏偏差这短短五百年?恐怕让人难以相信了。所以这顶多是个猜想而已,无法证明。
第二个小点是悟空法力下降论,即五行山和金箍使其本领不如从前。这看似也在情理之中,一个压迫猴子许久,一个常使猴子头疼,天知道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但对于此,书中仍无有力的证据,猴子该打还是能打,该变还是能变,照样金刚不坏。而五百年前与他直接交过手的神,如哪吒、二郎,取经过程中虽然再次出场,却不再和他打斗,我们就没有具体的例子来作对比了。所以这点和上面一样,也只能成为一个猜想。
再看看第二个劫难说,同样也分为两个小点:
第一个小点是如来设定论。为什么要取经?不知大家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取经的根本目的,并非教化南赡部洲东土大唐,而是因如来自己的二徒弟(1)金蝉子无心于佛法,欲另辟蹊径而误入歧途,因此如来要他苦行,并且向那未开化的世界传经劝善,以此进行悔过,重新领悟佛法真谛。所以,取得经书带回大唐,虽确是佛祖普度众生的行为,也不过是金蝉子修行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而已。
因此,这场金蝉子、齐天、天蓬、卷帘的苦行,是法力无边的如来给他们预设的劫难,何时、何地、何人、何事,都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就算孙悟空法力再高,妖怪们再不济,又有何用,不是照样要过这些关么?换句话说,猴子法力高是不是?那么如来就完全能安排相应的办法来压制。所以,取经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戏,如来总导演,佛界诸佛和天界众神、小童、坐骑、宠物当演员,再弄点山野妖怪凑数,合着它们运数该死,这样一场精心安排的大戏就展开了,而不知就里的,只有唐僧师徒四人。
——所以,在下认为,这正是孙悟空为何“打不过”妖怪的最根本原因所在。“打不过”加了引号,表示并非纯粹从实力上来比较,而是如来预设了一切,孙悟空或者说唐僧师徒是根本无力去改变的,只能按着如来既定的道路完成修行。
第二个小点是悟空预知论。大家一定在书中看到,孙悟空作为灵猴,其悟性在漫长的取经途中逐渐显露出来,他不止一次提醒陷入迷茫的唐僧默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坚定取经信念,并且有时唐僧陷入困境,他却不象其它人那样着急,原因书中也给了,孙悟空知道师父有此一难。但是,如来的设定和悟空的预知是两回事,前者是主动的安排,后者是被动的接受;前者把劫难的过程、结果都设好了,后者只知有劫难,而不知过程、结果。就象遇到小雷音的黄眉怪、狮驼岭的狮象鹏三怪时,就把猴子弄的束手无策以至于悲哭,说明他不知劫数会如何进展,师父会不会死,在唐僧遭遇危急时他还是得全力相救。如果他知道结果,救不救都一样,这本书就没看头了。所以,悟空预知论是如来设定论的一个反映,即如来的设定是本质,悟空的预知是表象。
以上这些都是在不超越作者的时代基础上来分析的,当然从思想的现代性来看,或许就不如慕容的转文了。若有不妥或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1)——按“月映长河”的提醒修改一处笔误:
月映长河 发帖时间 2006-01-17, 14:35:24
“如来自己的大徒弟金蝉子”(原文),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弟子,大弟子是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