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邦的“最后觉悟”, 转字《光明日报》
性别:未知-离线 豫让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36450
注册 2005-4-10


发表于 2005-4-22 14: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版主提醒:转帖请标明出处。不要总是让我越俎代庖。已经是第二次了。
http://www.wsjk.com.cn/gb/paper20/8/class0...05/hwz65757.htm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无赖,以行伍定天下,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了。但是,由于他轻慢儒生,诛杀功臣,因而很少赢得历代正直文人的好感。尤其是他轻视知识分子,历代文人更是耿耿于怀:“世无英雄,遂使胥子成名!”“原来刘项不读书”;“偶因乱世成功业,更向翁前与仲争”。在他们看来,刘邦平定海内,称雄天下,并不是靠品德和真功夫,而是由于他品性奸诈和历史提供的机遇。这虽近于事实,但语气极尽刻薄,倘使刘邦泉下有知,也会脸燥难耐的。
  
  历史地看,刘邦确有过人之处和领袖魅力。譬如,他老谋深算的缜密思维、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善于统驭的领导艺术、利用矛盾解决矛盾的运筹智慧等等,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对于这些闪光之处,不少史家还是推崇的。但是,我觉得刘邦的另一过人之处在于教育皇储的政治卓识。只是古往今来,他的这一优点,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并不为人所重。倒是清代学者严可均编辑的《全汉文》所保存的两篇刘邦《手敕太子》的短文,为我们全面解读刘邦,提供了文化资料。原文如下: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为,多不是。”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不大工,然亦足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书宜自书,勿使人也。”

  这两段话透露了两条重要信息:一是刘邦在培养接班人问题上,很有远见。他不是只满足于将一个政治稳定的国家交给继承人,而是重视塑造继承人的内在素质,其中重要的是学习文化知识。因而,他不但要求接班人勤奋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是苦心琢磨了一番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在封建社会,帝王拥有知识的多寡,学问的厚薄,尤其关切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应该承认,刘邦是从战略上考虑问题的。在刘邦以前,尚无君王从文化素质上关心继承人塑造问题的记载。刘邦此举,确可赢得历史的一席之地,是充满智慧的。二是刘邦对自己过去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言行已有严肃的反省,他终于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价值,特别是在治国安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这印证了史书上记载刘邦在取得天下后,认识到“可在马上得天下,不可在马上治天下”的深刻思想。刘邦获得这一真知,看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反思自我、解剖自我的心路历程。
  
  总之,作为一个以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见称于史书的封建帝王,认识到皇储教育的重要性,实属不易。旧史家过分渲染刘邦作践读书人的一面,而对他的“最后觉悟”没有予以充分重视,这是不公正的。

  我认为,刘邦的优点,恰恰在于他的“最后觉悟”。刘邦毕竟不是一位草莽英雄,他懂得创业与守成的辩证关系。正因为这样,他才明白这个道理:塑造接班人,尤其是要通过增长其知识以达到增长才干的目的。从史书上看,刘邦是收到了成效的。因而他是一个成功者。譬如,汉惠帝刘盈在历史上就很有口碑:“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隐,恩敬笃焉。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这应该同刘邦的严格教育有一种内在的关联吧?
  
  生活本身是一位辩证法大师。开国之君取得天下,要靠武功,但是,要想安定天下,还得仰仗文治。草莽英雄不能成为圣明君主,庸碌者不能掌握政权,浑浑噩噩治理不了国家。为帝王者,定国安邦,经世济民,与民福惠,一靠文化,二靠知识,三靠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刘邦以后,中国封建帝王多不胜计,但在皇储教育问题上,后来不及刘邦者,多矣!由此可见,刘邦的这一优点还是了不起的,值得一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豫让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36450
注册 2005-4-10


发表于 2005-4-22 14: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晕。。刚才出问题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incery
(枫影长歌)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10
帖子 675
编号 11084
注册 2004-7-12
来自 神遗忘的地方


发表于 2005-4-22 14: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英雄莫问出处,市井无赖怎么了?周处之故事犹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长坂追梦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6
编号 29944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4-22 14: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incery于2005-04-22, 14:27:42发表
英雄莫问出处,市井无赖怎么了?周处之故事犹记

不怎么,但像刘邦这种无赖也敢称英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5-4-22 14: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首先首先,声明一下,在刘项之中,我还是更喜欢刘邦一些(相对而言,相对而言……)
什么叫“这虽近于事实”,这根本就是事实啊……这三句要说刻薄,第三句稍有一点,第一句可以当是魏晋风度下文人的清狂,第二句人家说的是大实话呢,第三句这个偶字仔细论证可对可错,稍有些刻薄而已,但与仲争是实情呢。事实如此,你让人家怎么说啊?
但刘邦的确有才,不然也不会当皇帝了,能坐的稳这皇位,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过,无赖本身与无耻之徒也有区别啊,二者好像还真不能等同。而且古时的无赖和现代汉语的无赖也不一样呢,现代的倒是贬义更重了。刘邦其实要说无耻也并不全错,像有些行为从道德上来看的确不怎么样,卑鄙无耻,但是放在政治上来讲还是需要宽容一些。楼主通篇所言,是刘邦的才能和他“最后的觉悟”,感觉这个与无耻无关啊,不尊重文人是不对,也算是无耻,可后人说他无耻多指其他事情(如把孩子从车上扔下去,还有“分我杯羹”),这是从道德上而言,用才能和重视文人恐怕不能很好的证明他“不无耻”吧……
楼主莫怪,本人无意与楼主为难,只是看完之后一点小小想法而已,说的不对请多见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豫让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36450
注册 2005-4-10


发表于 2005-4-22 14: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hqqkq于2005-04-22, 14:39:49发表
首先首先,声明一下,在刘项之中,我还是更喜欢刘邦一些(相对而言,相对而言……)
什么叫“这虽近于事实”,这根本就是事实啊……这三句要说刻薄,第三句稍有一点,第一句可以当是魏晋风度下文人的清狂,第二句人家说的是大实话呢,第三句这个偶字仔细论证可对可错,稍有些刻薄而已,但与仲争是实情呢。事实如此,你让人家怎么说啊?
但刘邦的确有才,不然也不会当皇帝了,能坐的稳这皇位,已经很不简单了……
不过,无赖本身与无耻之徒也有区别啊,二者好像还真不能等同。而且古时的无赖和现代汉语的无赖也不一样呢,现代的倒是贬义更重了。刘邦其实要说无耻也并不全错,像有些行为从道德上来看的确不怎么样,卑鄙无耻,但是放在政治上来讲还是需要宽容一些。楼主通篇所言,是刘邦的才能和他“最后的觉悟”,感觉这个与无耻无关啊,不尊重文人是不对,也算是无耻,可后人说他无耻多指其他事情(如把孩子从车上扔下去,还有“分我杯羹”),这是从道德上而言,用才能和重视文人恐怕不能很好的证明他“不无耻”吧……
楼主莫怪,本人无意与楼主为难,只是看完之后一点小小想法而已,说的不对请多见谅

呵呵。。让这位姐姐笑话了。。我只是最近在这里看到有人在说什么刘邦市井之徒,卑鄙无耻。。等。。所以我只想借花献佛。。让别人了解一下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老刘还行,值得夸两句,别过头就行,好的、坏的都要看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香剑雨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3
帖子 2318
编号 3961
注册 2005-2-18


发表于 2005-4-22 15: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4-22 18: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赖倒也不是什么大错。至少是收拾了秦后的混乱,出现了第一个长期的大一统王朝。诛杀功臣好象是个大缺点,但是我认为有利于统治的安定,而且不象后来的朱元璋杀的那么多。虽然,刘邦不符合大众心中的英雄形象,也不见得有很多的治国才能。可是从施政和品性来看他要比项羽更适合历史的潮流。后代能人辈出,国运长久,不必因为其性格而对他太过苛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4-22 18: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某方面来说,刘邦杀得也不算功臣,而是他的盟友。汉朝诸侯国有很大独立性质。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0 01: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79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