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齐桓公-管仲VS李世民-魏征, 聊天记录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四不 说:
最近听“东周列国志”,前段时间听到齐桓公的部分。以前经常听历史评论家说,李世民与魏征的关系,跟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很相似

happytime 说:
我感觉不象

四不 说:
是的。现在我听了之后,也觉得不象,只是二人成为君臣的经历很相似而已

happytime 说:
齐桓公很倚重与依赖管仲,他本身并不算很能干。看管仲死之后,他的表现就知道啦

四不 说:
对,正是如此。我觉得齐桓公本人根本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厉害

happytime 说:
我的感觉还是一个比较差劲的皇帝呢,连识人的本领都没有。管仲死之后,看他用的都是什么人,有几个还是管交代一定要远离的。李是一个强悍的君主,绝对的主动权。齐只是把自己的事情交给管,然后自己享福去了。还有一个就是齐毕竟在春秋时期的君主而已,那时候留有很多周朝的影子,君臣之间的关系没有秦国以后的那种严苛,以及等级分明

四不 说:
但是他对管仲的信任实在是罕有之极,再也看不到一个君主可以如此信任一个本来是自己仇敌的人。这一点,李世民办不到,万万不及。李世民表面上可以装出很相信那些原来不是自己人的文武将相,但实在上他内心根本不会彻底地相信,连尉迟恭也如此。尉迟毕竟是很早就投降他了,还不过是个有勇无谋的武夫,还在玄武门事件中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但李世民其实骨子里还是不信任他。史书中有一笔这样的记载,是说李世民有一天在殿中喝酒的时候,忽然问尉迟,说有人告你要谋反,你怎么看。尉迟泪流满面,脱下衣服,露出一身的伤疤,说如果我为皇上受了那么多的伤,皇上还要疑心我会谋反吗?李世民赶紧给他穿上衣服,说自己只是讲一讲笑而已

happytime 说:
很伤感的一个故事哟。但做皇帝本就该如此啊(这个位置不容易)。李估计也不想杀他,但这是一种警示

四不 说:
而经此一事,尉迟也灰了心,以后就不再过问朝政,天天躲在家里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沉迷于玄学道术。实际上是明哲保身之道啦。

happytime 说:
武将的下场都大半如此,反正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位置,给适当的权力就可以啦

四不 说:
通常来说,武将的下场是如此。但李世民自己就是一个很强的军事家,按理说不应在这方面觉得心虚才是。看来看去,李世民真正相信的始终是从一开始就追随他的房、杜、长孙三人,其他人他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

happytime 说:
我觉得真正的君主可能谁也不信

四不 说:
不过他总算没有怎么诛杀过功臣,这一点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是他有度量,也是他有手段。

happytime 说:
是啊,没杀功臣,可说是他最大的优点,也是他自信心的表现

四不 说:
不仅仅是自信心的问题,更是适时地警告劝退。他就曾明确地警告过尉迟不要恃功生骄,以至他要诛杀功臣的。尉迟当然是没有谋反之心,但生骄之念确实是有的。

happytime 说:
比对一下,就知道李是很好的一个皇帝呢.(汉武大帝播出那段时间,我把从刘邦到汉武帝的那段历史大致看了一下,发现那些文景之类的皇帝为人也比李差多了)

四不 说:
是的,他确实是非常难得,各个方面都兼顾得很好。这就有点像金庸啦。可能单方面有某些写手可以逼近他,但论综合分,无人能敌。要在某方面登峰造极,走极端,有点天分还是可以的;但要各方面都综合平衡,那真是百年千年才有一遇的。是当事人本身有能力,天生的;再加上后天的训练恰到好处;再加上时来运到,时势绝佳。种种要素都因缘际会,才能有一个,这是可遇不可求。齐桓公自身并不怎么样,但因为无限信任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就有如此霸业,也真是撞大运了

happytime 说:
是啊,齐本身没啥实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四不 说:
至于管仲,我觉得他比魏征强太多了嘛。魏征跟他比真是拍马都赶不上啊

happytime 说:
那当然,他是绝对的治国天才。把国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经济也很繁荣

四不 说:
这人是文武全才啊。打仗定谋,分明不比诸葛亮差啊。像“老马识途”那些东西,都是他在极端恶劣的绝境中想出来的

happytime 说:
三国志的诸葛亮我没看,我只知道三国演义的诸葛亮

四不 说:
我是说跟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比

happytime 说: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并不算很厉害,起码不是很会用人,统御人才的本领不佳,把自己给累个半死。而且管仲也比较会享福呢。仓禀足,知礼节,就他说的,很平实的真理啊。不过他那时候的环境比魏征的环境好,那时侯思想还蛮开放的,百家争鸣啊,所以人不容易迂腐

四不 说:
这个是我要谈到的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管仲可比魏征更懂人情心理了。他看到齐桓宫大兴土本建宫殿享清福,自己也建。他的好朋友鲍叔牙不明白,问他为什么。他说,主公以前劳碌就是为了能成就霸业,现在霸业已成,主公就要懈怠了。但他就是这么一点志向的人,如果不让他享福,他会很痛苦。以前劳苦所为的是今天的享福,现在不让他享福,他过去的劳苦就没有意义了。但他如此奢侈,会受人民责备的。我也跟着表现得要享福,分担人民对他的责备。

happytime 说:
哈哈,这个回答有意思啊

四不 说:
如果他真的是这么想,他可真是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对齐桓公的性格和志向也真是看透了。这让我想起“大唐风云录”中对李世民的描写。为了当那名君,他内心是多么痛苦,实际上是天天在心理上遭罪。

happytime 说:
你这么觉得而已,但他当了名君,是一种巨大的满足,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啊。每个人的理想是不一样的

四不 说:
当然,李世民的志向比齐桓公强多了,但如果他身边能有哪怕一个臣子,有管仲一半的善解人意,可以减轻多少他心灵上的痛楚和负担

happytime 说:
他可能不愿意用善解人意的臣子呢,用魏征这样的臣子也磨练自己。说不定每当他暗地生气却没发作过后,会很得意的,想着"我的修养又上了一层"

四不 说:
倒,你简直是把人家想象成自虐狂了

happytime 说: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啊,我亲眼见过的。真的,还是很熟悉的人呢,每天想着要锻炼修养,不断挑战自己。他和李世民还不是那么想象啦

四不 说:
李世民那个位子上的压力非同一般的,而且看他选太子时,搞得真的拨刀要自裁,虽然说是一时意气冲动,并不是真想死,但这多少透露出一点他内心的沉重。作为一种代价,他当然是愿意承受;但要说他很快乐地承受,肯定不可能

happytime 说:
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啦。觉得所有的努力在选太子时功亏一篑啦

四不 说:
忠义勇烈,明智聪颖的臣子我在历史上见得多;但像管仲如此体察人心,同时兼具良臣、良谋的才识的,真是绝无仅有。做这样的人的上司,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happytime 说:
当管的老板确实很好,用现在的话来说管是一个十分十分称职的职业经理人

四不 说:
不过,对于管仲,我还是觉得有些困惑。他明知那三个奸臣是坏蛋,还是让他们留在齐桓公身边。当然,这又是他的“让老板快乐原则”了。反正有他在那里当堤坝拦着防着,那三个奸臣就只是能让齐桓公快乐,不会让他做错事。但他就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先齐桓公死的一天吗,临死前再跟齐桓公说真话,怎么会不是太迟了呢?以前都不说,突然才说。他应该知道以齐桓公的个性而言,会记不住他的吩咐的。他那么了解齐桓公,连齐桓公可以永远无限地信任他这么很少人会有的性格他都能把握,就不至于连齐桓公没耳性的性格也不知道。他是如此聪明的人,把一切看得那么的透彻,这么简单明显的道理,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happytime 说:
我觉得管是一个有本领但又比较油滑的人。他这样做只是权衡利弊啦,觉得反正他活着那三个家伙也不碍事;他死了之后,什么都不关我的事啦

四不 说:
不是的,他不会是那样的人。他不是那种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人,他是真切地关爱齐桓公的。否则不会故意也起高楼,分担百姓对齐桓公的非议

happytime 说:
关于建造房子的那段话我可不认为是真的。他本身为人就是很奢侈的,爱享受。但他这么享受是违背君臣之礼的,所以用了这个个说词。但他确实是没有造反心的人。在我印象中,管是一个有才能又识实务的,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可以让自己混得很好

四不 说:
呵呵,你这么形容管仲,觉得他真是十全十美啊。不是高大全的那种十全十美,而是又有成就,又有人情味,又伟大,又有人生乐趣的人

happytime 说:
我一直认为他是能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比较圆满的那类人。其实现代的人追求的就是他这种生活境界啦。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妙人很多的。一是乱世机会多,各种人才都能脱颖而出,二是那时候的文化又开放,不象后来那么死板

四不 说:
那个魏征真是没得比啊。其实我看来看去,都不觉得魏征在贞观年间的作用有多大。也就是他劝李世民要息兵止武,政简宽容地对待百姓。那是定个大方向,具体功夫不知道他有做多少。我怀疑房杜二人做的具体工作比他多。而这个大方向嘛,也不是特别难想出来的,翻翻史书都能摸到这个规律

happytime 说:
在我看来,他的功劳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来锻炼李世民的修养的。而且也是皇帝做秀的一个工具啦。君臣共演一台戏,这样便于选材呢。有了好口碑就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在那个时候也是用一定作用的.可以培养比较好的风气.在古代道德礼仪这些东西还是有用的。古代历史里这样的道德教化的人物树立了不少啊,那个时代的需求嘛。李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啊(顺带作秀)

四不 说:
我倒觉得更多是李世民故意把他立起来,起一个示范效应。让大家觉得这么刁难我的人我都能忍,你们也可以畅所欲言啦。他劝谏的内容,在史书能记载下来的看,或者是无关痛痒,如玩鹞子之类的;或者是重要的,但李世民实际上没有采纳,如对突厥人的态度。真正重要而又真正地采纳的,其实并不多,好像也就打岭南那次。包括那个著名的“十思疏”。我记得柏杨的白话版资治通鉴就专门为此发表了一通议论,说这个奏折很著名,还以为真写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但看来看去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皇帝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你也没办法。里面没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说理,可以劝服皇帝听的,无非还是激发皇帝的良心而已。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动之以情。他这样批评了一通,后来还惹得一个大陆的历史学家写文反驳。说怎么能说这奏折没有用,史书不是记载了吗,李世民看了后很赞同,还赏赐了魏征,还把奏折贴在屏风上警戒自己。当时我看了就想,这算什么起作用啊。人家做做样子就算是起作用啊?能证明真正起了作用的,应该是李世民在看奏折之前与之后的行为表现有显著的改变,而不是他有很多做秀的表现。经验教训我们,永远不要相信别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所以我是认同柏杨说的那奏折没有作用。那大陆的历史学家真是猪脑袋,见到有反正统的评论就跳高,自暴其丑而已

happytime 说:
魏征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过没历史上吹嘘得那么大而已。历史学家估计也是个被洗脑的人而已,或者找不到素材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心
(周公梦)

太常丞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31
帖子 1611
编号 1857
注册 2003-11-7
来自 Montreal
家族 慕容世家


管仲比诸葛也强多了,对小民很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四不 说:
不过听“东周列国志”,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立嫡以长的制度真是很重要的。哪怕僵化地执行它,带来的祸害也绝对要大大地小于不执行所带来的祸害。中国历史发展出这项制度,是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的。里面多少国家由强转衰,就是因为不坚持立嫡以长,使其他儿子(公子)有了痴心妄想,一拥而上的争位

happytime 说:
内斗然后削减实力

四不 说:
郑庄公之后的郑国是如此,齐桓公之后的齐国也如此。还有无数数之不尽的类似事件,有力地证明因坚持立嫡以长而碰上坏皇帝的机率,绝对是大大地低于因不坚持立嫡以上而碰上争权夺利导致国家元气大伤、乃至大乱的机率

happytime 说:
但那个战乱的时代和后来中国大统一的时代环境又有点不一样。那个时代的国家势力都很小,一有动静,就会被别的国家乘虚而入。而且人们也没有绝对的忠君观念

四不 说:
中国古代,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以长子继位,如果立嫡以长的制度不行,制度失败的机率很高,这制度早就该垮台了。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原则决定与证明了其有效性的

happytime 说:
这个制度没有更好的制度来代替所以还存在的。毕竟是名义上的保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ilverfox
(银狐)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23661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5-4-10 11: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的看法全被说完了,偶没想到的也说了,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silverfox于2005-04-10, 11:34:24发表
我的看法全被说完了,偶没想到的也说了,晕

什么意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ilverfox
(银狐)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23661
注册 2004-11-11


发表于 2005-4-10 11: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改说的全被你的帖子说完了,只有看大家讨论的份了
偶知识不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竟然是谈话性质的.....理想国啊,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5-04-10, 11:48:13发表
竟然是谈话性质的.....理想国啊,呵呵

不仅是“理想国”才是对话体的说,你忘了咱们的老祖宗诸子百家都是对话体作品的没?

现在有网上聊天工具,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复古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perzz_0
(传说中的懒人)

魏郡公兴德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874
帖子 8611
编号 2940
注册 2003-12-6
来自 上海
家族 轩辕狼党


诸子百家可不是都是对话体的哦,不过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对话体还是理想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ehe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1
编号 8133
注册 2004-6-5


发表于 2005-4-10 13: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不大人重出家江湖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四不先生终于现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无法在这里发贴,大家要看后续部分,请到我的“四不斋”(nononono.tianyablog.com)去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闻琴解佩
(如水)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026
编号 24941
注册 2004-11-18
来自 广东梅州




QUOTE:
而经此一事,尉迟也灰了心,以后就不再过问朝政,天天躲在家里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沉迷于玄学道术。实际上是明哲保身之道啦。

假如历史上许多被君王屈杀的臣子都能这样做,或许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下场会好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我不是迭戈
(狼子★迭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
帖子 3497
编号 23525
注册 2004-11-10
来自 ★阿根廷★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4-11 1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QUOTE:
原帖由闻琴解佩于2005-04-11, 12:15:50发表

QUOTE:
而经此一事,尉迟也灰了心,以后就不再过问朝政,天天躲在家里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沉迷于玄学道术。实际上是明哲保身之道啦。

假如历史上许多被君王屈杀的臣子都能这样做,或许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下场会好些。

尉迟敬德可是李世民最欣赏的猛将,也会去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5-04-11, 12:20:34发表
尉迟敬德可是李世民最欣赏的猛将,也会去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  

我发觉你似乎对唐史很感兴趣,却一点不看史籍,只是凭着道听途说来发表意见,这怎么能行?你去翻翻“资治通鉴”,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事实。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5-4-11 13: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齐桓公-管仲与符坚-王猛的君臣关系到是很相似的,符坚也非常信任王猛,放权让他去治理国家,国家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但王猛一死,符坚就支撑不了多久啦.

做君主的最好是能选到管仲与王猛这样的良材(能干又无反派之心),然后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快快乐乐地享清福,最好的结局还是死在能臣之前,免得自己收拾不了后面的摊子,哈哈.

李世民这种人个性强,追求完美极限,他这种人不管选择什么样子的生活都很难获得那种比较圆满的幸福,不仅仅是"成功要付出代价"的问题,他如果不去追求成功可能活得更不开心,估计会郁闷而死.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5-4-11 13: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帮你搬帖子的,发现我也粘贴不过来,不知道论坛有什么问题.
顶部
性别:女-离线 happytime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女官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22
帖子 695
编号 6939
注册 2004-4-20


发表于 2005-4-11 14: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奇怪呀,发不成帖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还是不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也许帖子里有非法字符,系统不能辨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醉眼看苍生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88
编号 34747
注册 2005-3-16


发表于 2005-4-13 18: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而经此一事,尉迟也灰了心,以后就不再过问朝政,天天躲在家里研究炼制长生不老药,沉迷于玄学道术。实际上是明哲保身之道啦



尉迟恭 (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末为刘武周将,后归唐。败王世充,从征窦建德、刘黑闼义军。武德九年(626年)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官至襄州都督。晚年迷信方术,闭门不出。


但我记得好象是在什么宴会上尉迟恭因不满江夏王李道宗坐在他的上位,然后对李道宗说:"你有屁功,居然坐我上位!"然后还借酒掌掴李道宗.事后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一直不满于汉高祖刘邦大杀功臣之事,很想与你们共享太平,但你居功自傲……"
后来尉迟恭深感惭愧,就躲在家里修道了.   上面的是我按记忆写的,或许有不准确的地方,莫怪.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0 07: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67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