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看走势或內文, 中期以后文若已是長期留守许都, 何解他还是这么高? 故拿文若在郭嘉未死前的计策比还是可以
至于文和, 很明顯在降曹后到关中之战才出離间计, 人是可以发奋变強或宝刀已老, 但有多少个中段突然发疯而后来又变回正常的人嗎? 所以把那段空白时间減去, 彧贾郭出谋的时间長度还是大约接近
從分数來看, 荀攸与刘晔与另四位是有距離的, 故不评了。
荀彧VS贾詡
荀彧的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在本盾上和贾詡的離间计(李郭与馬韩)根本无任何分別; 文和的坚守待马韩联军退兵, 文若自己更与仲德直接设计, 死守三城; 对战意什高(也可叫已目中无人)的將领(荀彧是夏侯惇; 贾詡是庞德)作出規勸; 也看出无胜算的情況下不如当机立断的退兵以卷讨重來(文若是會攻公路; 文和是李、郭面对曹军); 贾詡的宴间斩樊调, 如果荀彧在徐州, 至少也會拿出像卞喜对付关羽的笨计, 怎會像车胄那麼失败?; 文若因身在的曹操, 势力較強, 所以考虑的是遠交近攻, 各個擊破, 加官安撫奉先, 许粮与本初, 是爭取时间; 文和就不能了, 自保已很不錯, 所以爭取了与刘表共结辱齿; 荀彧的四胜四敗看出2位君主的本貭, 与贾詡勸張绣降曹的理由大致相同; 对时机掌握也差不多, 文若指出应先攻袁绍, 而不是刘表, 保本才是根本而不是攻玄德徐州, 文和則指出伐蜀时机不在, 可先固守, 斗國力; 战情掌握亦是, 荀彧在官渡指出要继续挺下去就能等至战机出現, 贾詡勸李、郭等人先领兵攻長安; 亦會勸君主別干掉某些人(文若是弥衡和張松, 文和是皇甫郦)以不失民心/完成自己所想的; 荀彧提出大约令关羽降的战略部分文, 贾詡也提出了收降庞德的计策; 文和于第一次与曹操的战斗中攻其备, 文若与奉孝一样献决沂、泗之水; 贾詡不识破曹操于第二战的声东擊西, 荀彧也看破张飞的劫寨; 文若早于官渡战前道破袁军的败因, 文和亦估到曹操會亲自断后, 但胜了就會用其他將领断后, 再追擊必可胜; 他们2位对曹操相助最大的各有挾天子与立太子。
不过, 像荀彧勸曹操修玄武池这種试图改变北馬南舟的建议与攻略陳地以一挙多得的好建议, 贾詡就无提过。如分数所示, 文若略优。何況荀彧長期留守许都不是无事干, 既要办粮草, 也要先守下去或通知曹操有敵來袭(玄德于汝南, 袁绍可能南下)
至于命运, 贾詡选择的是沉默, 对于仅想保的话当然可说是懂生存之道, 但是否就代表荀彧笨呢? 那就是因人而异了, 看阁下最想追求的是什么, 孙中山先生及其以下的那么多烈士, 前仆后繼的, 满清终于被看似无可能被这样人数那么少的组识推翻了, 他们心中所追求的是梦想, 是宏愿, 你可笑他们痴, 但就不知到底是誰笑誰痴了
两荀一心想匡扶汉室, 但投曹前根本无比曹操更适合的明主可让他投(泥菩薩就別提了), 何況早年的曹操, 所作所为大致可说是汉的忠臣, 到后来越走越远了, 当董昭劝曹操进九锡时, 文若是完全可以选择默言, 但何解还是要说出来, 月知不可为而为之!与孔明六伐中原无太大分別, 可为理想而活, 亦可因理想而殉道, 要拿这说高低的话, 而快变成了道德伦理问题了, 还是那句老话, 因人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