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还历史剧本来面目 三堂会审《汉武大帝》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30 0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历史剧本来面目 三堂会审《汉武大帝》


  ■主题发言

  还历史剧以本来面目

  《雍正王朝》引发对雍正“美化”的争议、《走向共和》引发对李鸿章和袁世凯“拔高”的争议,《汉武大帝》引发的更多是史实纷争。这场纷争让我们有必要还《汉武大帝》以电视剧的本来面目。

  围绕《汉武大帝》引发的史实纷争,随着电视剧的播出,逐渐由类似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是否能够长胡子这样的枝节问题,发展到汉武帝发动对匈奴战争的原因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加上电视剧出现了不少典故的移花接木,又引发了剪裁史实“古为今用”的问题。
于是,不少原本把《汉武大帝》当作历史剧看的观众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进而发展到对这部电视剧的否定。

  客观地说,类似纷争的出现与《汉武大帝》主创人员对“历史正剧”的过分强调有关,在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忠于历史之后,加上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的特殊地位,观众一开始自然会产生信史的期待。但在相关专家指出该剧与历史不符之处后,不少观众开始高呼上当。

  迷信一件本来不该迷信的东西,给当事双方带来了不应有的痛苦,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电视剧的本质是戏剧、是艺术,艺术必然插上想象的翅膀。而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茫茫迷雾笼罩下几乎不可能抵达的曾经的真相。道不同,不相与谋,自然也不能相比较。《汉武大帝》是一部电视剧,限于史观,限于资金,限于技术,它既无法完全还原那个雄才大略又暴虐狡诈的刘彻,也无法全面展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雄浑汉风,因此观众不必给它戴上过于沉重的枷锁,主创人员也不必给它披上过于神圣的外套。

  有观众边看《汉武大帝》边读司马迁的《史记》。对着《史记》看《汉武大帝》,既能够享受艺术的乐趣,又能够接近历史的真相,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电视剧《汉武大帝》开播以来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观众们为剧中的很多情节和观点争辩不休,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普通观众、历史专家与胡玫导演,对这些问题来了个“三堂会审”,试图穿越历史观、历史事实和技术细节三道深锁的重门,廓清迷雾,接近真实和正确。

  第一重:史观审视

  ■汉武帝是否值得讴歌?

  片头曲唱“你燃烧自己,温暖大地,让自己成为灰烬”,剧中也基本上把他塑造成了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这样做合适吗?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汉武帝一直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大有作为的君主。从政治上,他主要是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他是搞盐铁官营,思想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加强骑兵建设,选拔优秀将领,从而为他的反击匈奴、强化君主集权创造了条件,成就了他的一番辉煌的大事业。他成功之道里面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正确分析形势,及时把握各种机遇,坚决贯彻他的意志,以一种大无畏的、前人所没有的气魄实现他的战略目标。

  王子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汉武帝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剧中有过度抬高的迹象,是因为我们的艺术作品总是难以避免高、大、全的框子。汉武帝最伟大之处在于晚年巫蛊之祸后的处理方式,他检讨自己过失的《轮台诏》被李贽称颂为“过天地之风雷”,确实很了不起。司马光曾经说,汉武帝犯了和秦始皇同样的错误,而秦王朝灭亡了,汉王朝又振兴了,区别就在于晚年汉武帝清醒地完成了基本政策的转变。

  胡玫:汉武帝在我们这个剧中就是个“高大全”,词作者完全领会了我们的意思,这可能缘于我在看别人的时候经常是看到别人的优点。我特别反对数典忘祖,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先伟大就是歌颂封建专制却可以说恺撒是大帝?五千年的历史为什么不能歌颂?我之所以把片名叫做《汉武大帝》,意思就是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至于历史学家对此的讨论我不反对,这是他们的范畴,我是电视剧的范畴。

  蒋非非(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秦汉史研究专家):汉武帝开始了一个很坏的传统,那就是外戚弄权,田玢没有任何功劳,就是因为他是汉武帝母亲的弟弟,因此当上了丞相。汉代到了后来毁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最早的根源在汉武帝手中。

  ■汉匈战争有无必要?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汉武大帝》在处理匈奴问题上把握得不错,中原人写匈奴,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也存在着对匈奴的歧视,而《汉武大帝》没有这样的倾向。

  蒋非非: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史记·匈奴列传》中也原封不动地收进了对匈奴的赞扬,匈奴人其实是很有情感的,苏武出使虽然被流放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但匈奴还让他和当地人成亲,张骞也娶了匈奴人做妻子,李广投降之后匈奴也给予高官厚爵。历史上,汉匈之间的这场战争最早是汉族人先挑起的,在战国时期秦国就派兵去占领了匈奴人的草地,匈奴人才反过来想夺回。匈奴是个部落,不是一个国家,因此单于虽然大都很景仰汉朝,但也很难管理下面的部族来抢夺汉人的财产和人口。其实,要防止这样的问题发生也不必进行战争,秦始皇派蒙恬守长城10年,“胡人不敢弯弓而牧马”;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就和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死后汉朝继续和亲政策,只有汉武帝时期才发动战争。但这些战争在今天看来没有多大的意义,首先,夺回的地点远在今天的蒙古国,而当时汉朝人口只有三四千万,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往外移民而拓展疆土;其次,汉武帝穷兵黩武耗光了国家的财力,还要花老百姓的钱。

  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呢?本质是为了让他的三个小舅子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能够封侯。战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奖励军功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当时升官只能靠军功和积劳,因此尽管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分别是汉武帝宠爱的卫子夫、李夫人的亲戚,但要想封侯、想赢得大家的尊敬,必须依靠军功,因此只有发动战争。于是清代才会有“汉武帝三大将皆来自女宠”的说法。

  胡玫:为什么要贬匈奴?其实匈奴每次发动进攻都是因为遭受了天灾人祸,生存困难,他们后来逐渐北迁渐渐消亡就是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的结果。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其实到了晚年已经后悔了,所以在电视剧后面他颁布了《罪己诏》反省自己的穷兵黩武。学者的观点有些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主流。

  黄朴民:据我所了解,对匈奴间的战争包含几个因素,第一个是通过反击匈奴来“大复仇”,要洗刷汉高祖刘邦以来汉朝在匈奴那里所遭受的种种屈辱;第二,汉武帝要通过反击匈奴来树立他的地位,突出他的一种强势领导的风格,真正地控制全局,提高他的威信;第三,确实是要为了边境地区的中原农耕文化免受草原部落的那种游牧文化的骚扰和冲击,稳定边境地区的民众的生活。

  第二重:史实辨析

  ■是否拔高卫青?

  电视剧中曾经出现过李广被俘后中途逃回汉朝的情节,但是按照当时的法律,他被贬为庶民而且要交纳5000斤的黄金,卫青替他交纳了黄金。其实历史上卫青和李广的关系并不好,这些是否有拔高卫青之嫌?

  蒋非非:其实历史上的卫青本事没有电视剧所说的那么大,李广利擅长的是唱歌跳舞,让他去打仗他很害怕,汉武帝于是就派给他精兵良将,这一点在《史记》中都是以讽刺的口吻来记载的。
卫青和李广关系很不好,李广后来的自杀和卫青有很大的关系,电视剧里帮着交纳赎金的故事完全是编造的。 胡玫:司马迁因为遭受了汉武帝的宫刑,因此在《史记》的汉武帝本纪和卫青等人的列传中对汉武帝一党多少会有所贬抑,但我们从《史记·匈奴列传》中可以看到卫青的影响力,他是一个大政治家、军事家,高智商、高智慧,谦虚谨慎,加上他和汉武帝的关系,很有戏。

  ■有无移花接木?

  观众反映,剧中汉武帝让侍从和自己交换角色戏弄匈奴使者的典故,其实最早是发生在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后来影响更广泛的是来自《世说新语》中关于曹操的“捉刀记”。周亚夫在细柳营严厉治军、不向汉景帝行君臣礼而是行军礼的描述,但在历史上这一典故是发生在汉文帝身上的,类似移花接木的情景在《汉武大帝》中出现不少。

  胡玫: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噢。但是如果大家有意见,可以找编剧“算账”。按照合同,如果大幅度修改剧本,投资方可能会把我开了,毕竟他们投资的是这个剧本,虽然我是《汉武大帝》的策划,但我也不是专家,不能越权。

  ■正剧是否信史?

  和《雍正王朝》引发大家更多对角色的关注不同,《汉武大帝》引发的更多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关注,不少人开始对着《史记》、《汉书》看电视剧。

  蒋非非:不能要求编剧和我们读了十几年历史的人懂得一样多,我的家人在看《汉武大帝》的时候也问我历史是不是也这样?我对他们说就当个乐子来看吧。我很少看这类电视剧,首先,它对我的研究、工作不会有任何帮助;其次,他们了解的肯定不如我多。电视剧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把握到汉代是个等级制社会,因此也没有带给观众这种认识,周朝时就规定天子如果要娶诸侯的女儿,他还得将诸侯升格。于是为了让娶卫子夫名正言顺,汉武帝就开始扶持新贵族对抗旧贵族。再者,编剧没有明白正史中纪、传之间的关系,在纪里说好话是不算的,传里就会记录某个人的坏话,比如汉文帝,纪里说了很多好话,但在冯唐传里就记载冯唐当面批评汉文帝,汉文帝勃然大怒的事迹,这些在电视剧里并没有表现出来。

  电视剧所谓“根据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改编创作而来”的说法并不成立,历史是不容更改的,电视剧可以编造,那它就不是历史,观众因此不能把《汉武大帝》的故事当做历史来看。

  胡玫:大家因为电视剧看了史书,发现还是史书里说的才是正确的,这我特别欣慰。但这是电视剧,不是百分之百的历史,假如我严格按照历史拍出来,估计就没有人看了。那段历史距离现在两千多年,离大家比较远,故事晦涩,这也是我开始时迟迟不敢投拍的原因。

  第三重:细节考证

  ■道具:司马迁受了宫刑怎么还长胡子?

  陈宝国:(观众应该)首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他是写史,还是写剧。我以为还是写剧。其实《汉武大帝》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着历史,他的年表都是这么排列下来的,但是这里面仍然有剧作家编写的很多东西。

  黄朴民:《汉武大帝》从总体上说的确是很成功的,但是确实有很多细节有遗憾。譬如说,司马迁长胡子绝对是一大败笔,另外像马蹬是后世才有的东西,现在电视剧里多次用特写镜头表现也是失误,其他类似细节上的错误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胡玫:《汉武大帝》拍摄前汉史学家给剧组做过讲座,后期完毕之后,汉学家先看,他们觉得大体是正确的,至于细枝末节,确实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台词:汉代人说了后人的话

  黄朴民:现代的词汇在电视剧的创作时是可以适当用一点的,但是,有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典故和成语,比如说,淮南王讲“撼山易,撼李广将军难”就是套用南宋时金人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像这样的话给人一种比较别扭的感觉。另外,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用了也是可以,但是如果播出之前把它删去则更好一些,或者用其他类似的话来替代,如先秦时,有句话叫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个意思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比较相近的,如果用了先秦的话,那么给人感觉逻辑上比较顺一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00095120
(带羟基的苯)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7
帖子 743
编号 27824
注册 2004-12-14


发表于 2005-1-30 07: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道具:司马迁受了宫刑怎么还长胡子?
这点我看第一集时就在纳闷,难道是医学发展的太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5-1-30 09: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b00095120于2005-01-30, 7:32:39发表
道具:司马迁受了宫刑怎么还长胡子?
这点我看第一集时就在纳闷,难道是医学发展的太快。。。

第一集  
难道司马迁一开始就受宫刑不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0 11: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汉匈战争有无必要 ?

这群所谓专家是哪里的白痴生养出来的?TMD,一群人渣,杂碎!太监!

匈奴骚扰秦汉边境垂300年,初期中原国力弱小,无力反击,筑长城以防御;后期国力休养,怎么就不能反击了?
开疆拓土、宣扬武功是每个封建帝王的梦想,感情还是噩梦不成?

QUOTE:
首先,夺回的地点远在今天的蒙古国

蒋非非这个白痴,祁连山、河套在蒙古国?你妈的!

QUOTE:
历史上,汉匈之间的这场战争最早是汉族人先挑起的,在战国时期秦国就派兵去占领了匈奴人的草地,匈奴人才反过来想夺回。

长城的陕西段在榆林,距战国初吴起捍卫的河西地不过咫尺,怎么变成匈奴人的草地了?你妈的!

QUOTE:
其实匈奴每次发动进攻都是因为遭受了天灾人祸,生存困难,

北方苦寒,游牧族历来都向望南方的富庶,抢当然比攒来的快。
辽南下攻宋呢?
金灭辽、蒙古灭金可以这么理解,灭北、南宋呢?十字军东征呢?
强盗衣食无着,来你家抢东西,你放开门让他抢好了!你妈的!

QUOTE:
他们后来逐渐北迁渐渐消亡就是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的结果。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其实到了晚年已经后悔了

感情河套是让出来的?圣人啊!汉武轮台思过,思的是穷兵黩武,不恤国力,不是对匈奴作战。你妈的!

QUOTE:
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呢?本质是为了让他的三个小舅子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能够封侯。

这个论点强!田酚封侯又是怎么来的啊,也是军功?而且,为了军功,打南越不比打匈奴来的容易么。。。你妈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十字

白衣伯爵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2792
编号 80
注册 2004-11-9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5-1-30 11: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把电视剧和历史分开来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5-1-30 1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宇文于2005-01-30, 11:21:32发表
这群所谓专家是哪里的白痴生养出来的?TMD,一群人渣,杂碎!

匈奴骚扰秦汉边境垂300年,初期中原国力弱小,无力反击,筑长城以防御;后期国力休养,怎么就不能反击了?
开疆拓土、宣扬武功是每个封建帝王的梦想,感情还是噩梦不成?

蒋非非这个白痴,祁连山、河套在蒙古国?你妈的!

长城的陕西段在榆林,距战国初吴起捍卫的河西地不过咫尺,怎么变成匈奴人的草地了?

北方苦寒,游牧族历来都向望南方的富庶,抢当然比攒来的快。
辽南下攻宋呢?
金灭辽、蒙古灭金可以这么理解,灭北、南宋呢?十字军东征呢?
强盗衣食无着,来你家抢东西,你放开门让他抢好了!你妈的!

感情河套是让出来的?圣人啊!汉武轮台思过,思的是穷兵黩武,不恤国力,不是对匈奴作战。你妈的!

这个论点强!田酚封侯又是怎么来的啊,也是军功?而且,为了军功,打南越不比打匈奴来的容易么。。。你妈的!

严重支持宇文的批驳!!!这个所谓的自以为是的教授说得都是P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3
编号 14658
注册 2004-8-4


发表于 2005-1-30 11: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按《史记》来拍的话,两三集的时间就够了,《史记》只记录了大的事件和重要的话,谁又知道在战场上应该说什么呢?所以只能去“在创作”。不要过分强调什么“正”不正剧的了。都吃完了,为什么还要吐出来在吃一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5-1-30 12: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宇文于2005-01-30, 11:21:32发表
这群所谓专家是哪里的白痴生养出来的?TMD,一群人渣,杂碎!太监!

匈奴骚扰秦汉边境垂300年,初期中原国力弱小,无力反击,筑长城以防御;后期国力休养,怎么就不能反击了?
开疆拓土、宣扬武功是每个封建帝王的梦想,感情还是噩梦不成?

蒋非非这个白痴,祁连山、河套在蒙古国?你妈的!

长城的陕西段在榆林,距战国初吴起捍卫的河西地不过咫尺,怎么变成匈奴人的草地了?

北方苦寒,游牧族历来都向望南方的富庶,抢当然比攒来的快。
辽南下攻宋呢?
金灭辽、蒙古灭金可以这么理解,灭北、南宋呢?十字军东征呢?
强盗衣食无着,来你家抢东西,你放开门让他抢好了!你妈的!

感情河套是让出来的?圣人啊!汉武轮台思过,思的是穷兵黩武,不恤国力,不是对匈奴作战。你妈的!

这个论点强!田酚封侯又是怎么来的啊,也是军功?而且,为了军功,打南越不比打匈奴来的容易么。。。你妈的!

同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5-1-30 12: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个姜非非还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秦汉史研究专家。
他对汉武帝不感冒也不能全面否定他。如果只论功绩,汉武帝绝对能排进中国前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豺狼颂颂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2
编号 17558
注册 2004-9-12


发表于 2005-1-30 12: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好像看到李广投降几个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读书人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50
编号 5322
注册 2004-2-15


发表于 2005-1-30 12: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历史剧本来面目”?
题目就不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5-1-30 12: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b00095120于2005-01-30, 7:32:39发表
道具:司马迁受了宫刑怎么还长胡子?
这点我看第一集时就在纳闷,难道是医学发展的太快。。。

这个导演已经承认了,拍完之前已经发现了,因为拍摄顺序与播出顺序不同,等发现失误时又不肯再回头了(出于节省成本的原因)。

to宇文:你那三字经还是少说一些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5-1-30 12: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为什么要贬匈奴?其实匈奴每次发动进攻都是因为遭受了天灾人祸,生存困难,他们后来逐渐北迁渐渐消亡就是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的结果。……

现在的不少狗屁编剧,连起码的是非理念都没有,BS!  

是不是哪个国家发生灾难就可以侵略别国? 不去打击匈奴的捋略,怎么可能自行消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吕布貂蝉
(中狼政治局常委)

谯郡公谏议大夫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838
帖子 11567
编号 435
注册 2003-9-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30 1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现在的专家1000个也没以前的1个强~~

都是混混混上去的~~都是钱砸出来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30 13: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汉法,非刘氏不得王,非军功不得侯。周亚夫就是因为坚持这一原则,开罪了汉景帝。

《汉书·周勃附子亚夫传》:“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上让曰:‘始南皮及章武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生各以时行耳。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后,乃其子彭祖顾得侯。吾甚恨之。帝趣侯信也!’上曰:‘请得与丞相计之。’亚夫曰:‘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上默然而沮。”

卫青、霍去病虽然自有传,但《佞幸传》里却捎带提了一笔,虽然感情上难以接受,但事实如此。

《史记·佞幸传》:“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李广利此人就不用多说了,汉武帝为了让他封侯,让他出征大宛。

《汉书·张骞传》:“天子以尝使浞野侯攻楼兰,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以李广利为将军,伐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5-1-30 13: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之所以难以拍出原汁原味的《历史正剧》,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1、在中国影视作品除了娱乐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宣传作用,特别是要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必须要弘扬主旋律,否则上不了档期。央视斥巨资引进的《兄弟连》只能在深夜播出的原因也主要基于此。

所以既然要弘扬主旋律,迎合时代的政治方向,就必须要“改编”,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典型的例子如水浒,以前的“武松”部分改动实际已经偏离了小说的意思,新版水浒更接近原著反而不易被接收。

2、既然是影视作品就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第一条能保证上银幕,还不够,亏本的事可没人干。追求经济效益主要有两点,一是收视率,就是要观众喜欢看,所以《汉武大帝》满口普通话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以前的《三国演义》实际已经很通俗易懂了,但还是因为文言文过多引起了一些观众不满,如果《汉武大帝》用全文言的形式,也许会影响收视效果。在批评家和观众之间,不难选择哪个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张纪中拍金庸剧招来批评无数,但只要还有人看,他就会一直拍下去。二是支出成本,演员说普通话无疑就是节约成本,包括道具等其他方面,要追求原汁原味的汉朝情景,无疑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资金和时间),所以导演必须抉择哪些可以严格要求,哪些就马虎应付算了。赶工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前面说了要弘扬主旋律,迎合时代的政治方向,那么时间拖越久,风险就越大,因为政治方向可能会有变化,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马上尽快收回成本落袋为安。

实际外国拍片子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不过外国的限制稍微少一些,特别是政治方面,另外外国有专门的电视收费频道和较高的正版音像市场,不一定非要追求收视率,而中国目前只有追求收视率这一条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者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国将军
好贴 2
功绩 180
帖子 813
编号 8209
注册 2004-6-8


发表于 2005-1-30 15: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5-01-30, 12:58:09发表

现在的不少狗屁历史教授,连起码的治史理念都没有,真不知道这教授是怎么评上的?  

是不是哪个国家发生灾难就可以侵略别国? 不去打击匈奴的捋略,怎么可能自行消亡?

说这话的是胡玫。骂人也要看清楚对象嘛。

QUOTE:
胡玫:为什么要贬匈奴?其实匈奴每次发动进攻都是因为遭受了天灾人祸,生存困难,他们后来逐渐北迁渐渐消亡就是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的结果。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其实到了晚年已经后悔了,所以在电视剧后面他颁布了《罪己诏》反省自己的穷兵黩武。学者的观点有些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主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7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汉武大帝基本上还是不错的,总的历史脉络都没弄错。

但是它的宣传片花吹的太过了,自认为自己是历史正剧,明明知道自己禁不起观众雪亮的眼睛的考察,就不要吹牛了嘛,要是老老实实的说自己不是完全的历史正剧不就完了吗?

PS:那个什么“专家”祖先可能是匈奴人吧?先回家好好读读历史再来大放厥词吧。犬戎、匈奴等野蛮民族从周朝就开始不停进攻,中原王朝从来都是消极防御,很少主动进攻,秦朝也只是打到河套地区就停止了,到是匈奴人一有机会就疯狂烧杀抢略。

再次BS这些所谓的专家,一点没有自己的民族情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30 16: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内侯还是关内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1 0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30, 12:52:27发表

to宇文:你那三字经还是少说一些吧。

看了这篇文章,确实怒了,忍不住要把三字经念上n遍
念三字经是第一次  ,恐怕不会是最后一次,恕个罪先,节度使原谅则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05-1-31 00: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巴西马忠于2005-01-30, 16:37:54发表
关内侯还是关内候?

马忠的眼睛是雪亮的
不过,好像阁下的头像是张飞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31 00: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使用了三联的头像,满不错D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stal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0
编号 1945
注册 2003-11-9


发表于 2005-1-31 01: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总之一句话,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明朝的FANS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26908
注册 2004-12-6


发表于 2005-1-31 03: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 蒋非非 真乃JIAN人啊!! 这么下JIAN怎么还不回家吃屎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31 03: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反正汉武大帝篡改了不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e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3
编号 14658
注册 2004-8-4


发表于 2005-1-31 11:4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演义》又篡改多少历史,我们要不要殴打他。可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凤凰〗大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5
帖子 514
编号 29291
注册 2005-1-1


发表于 2005-1-31 12: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汉武大帝这片还是不错了,
虽然改了不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大树将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9
帖子 1910
编号 1823
注册 2003-11-4


发表于 2005-1-31 12: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宇文于2005-01-30, 11:21:32发表
这群所谓专家是哪里的白痴生养出来的?TMD,一群人渣,杂碎!太监!

匈奴骚扰秦汉边境垂300年,初期中原国力弱小,无力反击,筑长城以防御;后期国力休养,怎么就不能反击了?
开疆拓土、宣扬武功是每个封建帝王的梦想,感情还是噩梦不成?

蒋非非这个白痴,祁连山、河套在蒙古国?你妈的!

长城的陕西段在榆林,距战国初吴起捍卫的河西地不过咫尺,怎么变成匈奴人的草地了?你妈的!

北方苦寒,游牧族历来都向望南方的富庶,抢当然比攒来的快。
辽南下攻宋呢?
金灭辽、蒙古灭金可以这么理解,灭北、南宋呢?十字军东征呢?
强盗衣食无着,来你家抢东西,你放开门让他抢好了!你妈的!

感情河套是让出来的?圣人啊!汉武轮台思过,思的是穷兵黩武,不恤国力,不是对匈奴作战。你妈的!

这个论点强!田酚封侯又是怎么来的啊,也是军功?而且,为了军功,打南越不比打匈奴来的容易么。。。你妈的!

强烈同意宇文兄的观点。那些教授肯定是后头文件看多了,头晕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紫冠道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2
帖子 721
编号 7088
注册 2004-4-27


发表于 2005-1-31 12: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树将军于2005-01-31, 12:15:51发表

QUOTE:
原帖由宇文于2005-01-30, 11:21:32发表
这群所谓专家是哪里的白痴生养出来的?TMD,一群人渣,杂碎!太监!

匈奴骚扰秦汉边境垂300年,初期中原国力弱小,无力反击,筑长城以防御;后期国力休养,怎么就不能反击了?
开疆拓土、宣扬武功是每个封建帝王的梦想,感情还是噩梦不成?

蒋非非这个白痴,祁连山、河套在蒙古国?你妈的!

长城的陕西段在榆林,距战国初吴起捍卫的河西地不过咫尺,怎么变成匈奴人的草地了?你妈的!

北方苦寒,游牧族历来都向望南方的富庶,抢当然比攒来的快。
辽南下攻宋呢?
金灭辽、蒙古灭金可以这么理解,灭北、南宋呢?十字军东征呢?
强盗衣食无着,来你家抢东西,你放开门让他抢好了!你妈的!

感情河套是让出来的?圣人啊!汉武轮台思过,思的是穷兵黩武,不恤国力,不是对匈奴作战。你妈的!

这个论点强!田酚封侯又是怎么来的啊,也是军功?而且,为了军功,打南越不比打匈奴来的容易么。。。你妈的!

强烈同意宇文兄的观点。那些教授肯定是后头文件看多了,头晕了。

基本上上点台面的专家呀、教授呀之流的都这个德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1-31 12: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胡玫:为什么要贬匈奴?其实匈奴每次发动进攻都是因为遭受了天灾人祸,生存困难,他们后来逐渐北迁渐渐消亡就是农耕文化战胜游牧文化的结果。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其实到了晚年已经后悔了,所以在电视剧后面他颁布了《罪己诏》反省自己的穷兵黩武。学者的观点有些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主流。
日本人侵略中国就是为了让自己强大啊.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觉得自己不想挨打就只能通过喝别人的血来保护自己.下次请这个文化妓女去拍日本天皇吧.我还不知道原来匈奴遇到生活困难来入侵边境屠杀抢掠是非常合理的.汉武帝对匈奴开战并无错误,错误是他有时候用人不当,而且强度太大太多而已.
这些所谓的导演,最喜欢是当婊子却说是贞女.既然要艺术地塑造高大全.还标榜是历史干什么呢,坦白承认是妓女不就可以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 11: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8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