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阿拉根于2005-01-25, 12:06:40发表
引用一下老酒的文章:
“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罗本)
[点评]: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败”这个字样,因此我们只能判定:孙坚逃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力不敌华雄!
有朋友说:孙坚是在败军之际被迫与华雄交锋的,他后来逃走并非因为真的打不过华雄,而是急于逃命,无心恋战。
煮酒答曰: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为何不使用“无心恋战”这样的措辞呢?他为何一定要使用这个“败”字呢?事实上,孙坚当时所处的情景,与上面那6个战例中文丑、徐晃、张飞、许褚、魏延、赵云所处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战局对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无一使用“败”这个字眼儿,独独于孙坚此处使用了这个字眼儿呢?显然,孙坚与华雄的交锋态势与上面6战有所不同 -- 孙坚不仅战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华雄之敌,而上面6战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战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为应该对这两种情况予以不同理解。
我又没说没有败,只是说这个败“不干净”,里面大有讨论的余地。就象关羽斩颜良文丑这样的战例,也是不干净,大有讨论的地方,而关羽斩管亥就很干净,基本没什么疑惑之处。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不等于正常情况下关羽能斩颜良、文丑,同样华雄败孙坚不等于正常情况下华雄能败孙坚。相反管亥什么时候来,关羽基本都能斩他。
另外,楼主说了是以毛本为依据,扯出罗本来干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