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11-10 01: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歪批唐朝诗人

    鄙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忽一日,偶忆相声《苏批“三国”》,于是乎鄙人“批兴”大发,作《歪批唐代诗人》一篇,聊自遣耳。

    李白:从很小时候爸爸妈妈教我背唐诗的时候就知道这位大诗人了,一提到唐诗就会连带着提起李白,后来自己看书时居然发现他是中亚碎叶人(当时看的那本书上是这么写的,毕竟是本给少年看的书嘛),一下子惊讶的不行了:我一直喜欢的大诗人怎么会……他居然是个外国人?简直是有点打击民族自尊心——呵呵,那时还小嘛,所以真的很惊讶的,而且民族、中国、外国这些概念也是很单纯,现在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过大概是小时候的这个想法作祟,所以直到现在一提起李白的故乡家世,感觉还是怪怪的。现在呢,又有很多人考证李白的确是李唐皇室有着渊源,甚至他就是李建成的后代,连游戏《大唐英雄传》中都是这样设计的。其实这种东西很难说的,感觉也很无聊:就算他是,又怎么样呢?李白号称诗仙,可是这位“大仙人”政治上却幼稚得可爱,如果说他在诗歌的成就上是“仙”的地步,在政治上就是“童”的境界了——难道他上辈子是“仙童”转世?有句话叫“学而优则仕”,这个大概算是文人们从政的正途吧,但李白却很不欣赏这条道路,他希望能够一步登天,最好是有什么奇遇……然而,失去了科考的前提,李白在当官的硬件上就差着很多了,皇帝只是把他当作帮闲文人,因为当初就是闻听他的诗名才招他来的。不过,李白当真不是搞政治的料,如果他真的参与政事的话只怕会搞得很糟,怎么说呢,玄宗皇帝不让他参政其实也是对的,也算是“识人之明”。最后说李白酒后看见江月,因此跳入江中去追月。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也不失为一种美丽的死法——我宁愿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这样的句号对李白来说是最圆的。李白的一生,是诗人的一生,是诗的一生。

    杜甫:对杜甫的感觉嘛,很钦佩,很尊敬,很……,可是,从来都没有像喜欢李白那样喜欢过杜甫。因为,他太沉重太沉重,当然,这个沉重不是说他的体重——看画像中的杜甫总是瘦的干巴巴的,饿也饿瘦了呀;不过据说杜甫本身其实是很壮的,也很飘逸,倒是李白,却是我们想象中杜甫的样子,不过这是外话了——杜甫的很多诗读完后胸口总有种压迫感,看的时间长了会受不了。杜甫很善良,也很无私,像“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种愿望本来就很高尚了,但并非无人可及,可是,像自己受冻饿死也会满足这样的胸怀却真的少有。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而且,他也的确有“圣”的意思了。不过杜甫的诗中也不一味是沉重,也有着《解闷》、《遣兴》的轻松,偶尔也会豪放一下。个人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其实就很豪放,甚至说狂放,以至于小时候第一次看这首诗时还误以为是李白写的。杜甫的诗,艺术成就很高,有时简直可用“绝妙”来形容,可是,尽管如此,可还是无法喜欢起来,看来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喜欢也是不需要理由的……

    王勃:“才高命薄”的一个典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篇《滕王阁序》足以成为他“清狂”的资本,但由于他的清狂,不仅他自己命运多舛,还连累他父亲被贬,不知他父亲是该为儿子的才华而高兴呢,还是为他的狂傲生气。可是后来王勃也正是死在了探望父亲回来的路途中。王勃曾说:七岁神童,与颜回早死何益?可是他却没料到自己竟比颜回还命短。有部电影,是让“王勃”在历经沧桑后看破红尘,自己纵身跳入海中。这其实是诗化了,事实是,王勃是“渡海堕水,惊悸而死”,纯属意外事故。可要是淹死的也就罢了,问题出在后半句,“惊悸而死”,是看到怪物吓的?还是被这突发事件搞得心脏病突发?唉,难道真是天意弄人,堕海都没有被淹死,却是因惊悸而死,真是万幸中的不幸了。

    卢照邻:卢照邻自号幽忧子,——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个人命好不到哪去。本来中风就很是倒霉了,结果服丹药又搞得手足残废,真是雪上加霜。其实因服丹药而搞出来的医疗事故还有很多,唐朝皇帝中就有好几个因此丧生,可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出了这么多事,后面的人还要前赴后继的服丹?

    骆宾王:唉,这位诗人好像天生就是要我出笑话的人——虽然他已故去千年了。第一个就是他七岁时的佳作《鹅》,在我还没上学时,有一次我上小学的表姐在纸上写下这首诗,我在一旁看着,那时简单的字已经认识了一些,结果表姐的字写的太大太疏,因此我念成了“我鸟我鸟我鸟”……现在想起来都想笑;第二次是有一次某节课上老师让我给说一下《讨武曌檄》是怎么回事,结果一个不小心,把骆宾王说成了王洛宾……这件事我一直深以为耻。提起《讨武曌檄》,想起来骆宾王的下落问是,他的归宿一直是个谜,兵败后他到底是生是死只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宋之问在寺里遇到的多半不是他,而且有没有这件事都是另说。不过宋之问为人太差,所以有人才会这样编吧。

    杨炯:一般一般,一般一般一般般……之所以写他,是因为人家好歹也是唐初四杰之一嘛,则且写了上面三个,怎能漏掉一个,这样有失公允……其实四杰的诗除了王勃的一些真的很不错之外,剩下的感觉也不是特别好,杨炯的诗尤在下风。论才公认他在四人中排第四,但是他又着实是四人中最狂的,而且命也是最好——想上面三位都不得善终,杨炯也真算幸运了。当然,后世的我们知道了历史上是这样的,而裴行俭则是在此前就看出来四个人将来会如何,真有点神人的味道。

    宋之问:郭沫若老先生的剧本《屈原》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是婵娟对宋玉说的:“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这句话用在宋玉的同宗宋之问身上倒也合适。我想,一般人只要有点自尊恐怕不愿意当男宠吧,起码文人得保持个清高的形象嘛,不过宋之问就不一样了,他主动要求去做面首,武则天嫌他有“口过”拒绝了——想来这个“口过”也是借口吧,这样的人武则天才不会看上。自己做不成面首,就只有去巴结面首了,居然做出给张易之捧尿壶这样的事。这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恶心”。“文人无行”这句话好像专门是为宋之问发明的,不然怎么会这么贴切?或许正因为宋之问口碑很不好,所以才会有各种“抵毁”他的传说。上面提到了“月落寻桂子”被无端转给了骆宾王,而刘希夷这件事则是说他要强行让人家把那首名篇《代悲白头翁》转让给他。这个倒不大同意了,应该也属杜撰系列吧。不过刘希夷是怎么死的至今也没有确定下来。而宋之问最后则是很凄惨的被赐死了,说他罪有应得吧,可还真有点可怜他,因为据说当他被贬后他还真想为老百姓做点事,可是就在这时,上天却连这个机会都没有给他。宋之问人品虽然不好,但是唐朝人并没有因为这个而贬低他的诗,这也就是开放的唐朝,要是换了别的朝代,只怕宋之问永无出头之日了。

    陈子昂: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是知道这是一首名诗却是后来的事。陈子昂一直怀才不遇,倒是摔琴摔出了名声,《中国古代勇敢故事》(中国古代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时间太长,忘了确切的是不是叫这个名字,但大概不会错,毕竟是翻烂了的书嘛)中还把这个当成一个勇敢故事收录呢——这是哪跟哪啊,简直驴唇不对马嘴。不过也有道理,当众这么做是要有些勇气的。不过给一个同学讲过这个故事后,他却皱皱眉,说:“难道他想出名都想疯了……”我的反应只能是:^%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是,小时候一本幽默唐诗漫画里以他的《狱中咏蝉》画了一幅:一个人——就是陈子昂了——被关在狱中,张着特大号的嘴叹息道:“生不逢时啊!……”陈子昂从政其实也是个不成功的案例,只可惜他们从来都不会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也正是有了这种令人产生很多感慨的经历的生活,做出诗来才会有味道。像虞世南那样养尊处优的人,做出诗来略有些无病呻吟,而魏征的感怀口碑就好多了,就是因为他们的经历不同。陈子昂的诗格我有一种苍劲之力,就像这首《登幽州台歌》,念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可不是年幼时我能体会到的,而且后两句还六个字,所以感觉这诗怎么读着有些便扭,当看到这是首名诗时着实诧异了半天……唉,实在是对这位诗人的大不敬了。不过诗人泉下有知,也不会和当时的我计较的……

    王之焕:盛唐诗坛的繁华是超乎我们想象的,即使是写出了“碧玉妆成一树高”那样的诗的贺之章,在那时也只能算是二流诗人。像王之焕都不能算做是大家——而是名家。因为他总共流传下来的诗才十多首,当然换不上“大”家,但是他的诗却是少而精,若按百分率来算的话,他是可以排在很前头的。因此他的名家身份毋庸怀疑。说到这个,就想提一提陆游和白居易了,白居易后面还会提到,而陆游这位宋朝的大诗人,他的诗的数量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可是看起来却很头疼,因为,精品太少了,至今陆游全集都让我望而生畏,不敢再拿起来,白居易的也是一样,不过情况好的多了,总归还有像《长恨歌》那样的好诗在其中,而且偶尔翻到《花非花》、《简简吟》那样并不是十分出名却十分出色的诗也还是不错的,但,实话实说,两人的“巨著”都不怎么耐看。后来周汝昌周老先生的讲座中竟也提到了这一点,不禁暗暗高兴:看,连当代大家都这么说……因此,像王之焕这样少而精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孟浩然:此人堪称唐朝最单调且最不长“眼眉”的诗人了。说他单调,可没有冤枉他,翻开《孟浩然集》看一下,清一色的田园山水,清一色的五古五律五绝,像《夜归鹿门歌》那样的七言诗就格外显眼了。有人说孟浩然的诗很“淡”,的确是很恰当,不过这么多很“淡”的诗一起读的话,而且是从头到尾都是“淡”,会“淡”到受不了……但是奇就奇在,孟浩然不用写很多题材,不必用很多体裁,就足以在烂若星河的唐朝诗空中光耀照人,你能不佩服他的诗才?至于说他不长“眼眉”,呵呵,一来,他只怕眼眉真的要淡很多,原因就是他做诗时总是爱皱眉,以至于眉毛都快脱光了;二来,他的处世也是不大长眼眉的呢,好容易有个常人想都想不到的机会见到皇上,却偏偏吟一句“不才明主弃”来大煞风景;好容易人家韩朝宗派人来请他,结果本来有“羡鱼之情”的孟浩然却任这个机会白白从身边溜走。孟浩然想当官吗?想。可是天生不是当官的材料,因此,在派来的人请他而他又拒绝,应该说还是相当主动的。可是不当吧,却又总是难受,所以今天“徒有羡鱼情”,明天又埋怨“当路谁当假”,结果还是他的朋友王维说的对: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王昌龄:有诗家天子之称,他的七绝和李白是并列的,旗亭赛诗中他独占两诗,力压高适、王之焕,而且也不愧是边塞诗人中的主力,他用他的七绝,就筑了一座长城,是为“七绝长城”。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写尽了盛唐的气势,写尽了盛唐的雄壮。只可惜安史之乱中被杀。要说这安史之乱,当真是摧残人才啊,李白因此而流放,王维因此而获罪,而王昌龄,则在安史之乱中丧生。杜甫也是,安史之乱中也是受尽苦难,以至于三四十岁的年纪,白头都骚得短而又短了,可是安史之乱后却受到赏识,至于后来辞职什么的,那是他不善官场之道。扯远了,接着说王昌龄,其实除了边塞诗外,闺怨送别,都写得十分精道。作家冰心的笔名就来自于“一片冰心在玉壶”,而那句“悔教夫婿觅封侯”就被直接用到了贾宝玉的《红豆曲》中。而我最喜欢的一句却是“黄昏独坐(一作上)海风秋”……

    崔颢:(差点把这位诗人忘了,幸亏有何足道GG提醒:))其实盛唐像崔颢这样的诗人也可以说一抓一把,但之所以要提他,原因就是,他那首《黄鹤楼》连李白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还用别的理由吗?有此足矣。“李白有诗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不是随意哪首诗都能让李白这样佩服的。此后李白做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很明显,是模仿《黄鹤楼》之作,隐约的,好像李白内心深处并不想认输,因此才在事后找了个机会想要扳回来。不过,无论格律还是韵味抑或是用词,两首诗虽然很相像,但终有高低。这里可不为诗仙回护了,“凤凰台”的确不如黄鹤楼,一来不如其广为流传——当然了,这一点,凤凰台本身也不如四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二来,“黄鹤楼”是无意为之,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更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而“凤凰台”只怕是有心之作了吧,虽然李白诗中也不乏“乡愁”,但是借用辛弃疾的话说,难免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李白又是何苦,他本身更擅长的就是古诗体啊,格律本来对他就是一种限制,摆脱了这种限制的李白飘逸潇洒,而如今不但要自己钻进这个套,更要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真有点让人心酸。但是,就是这首学来的七律,却真真是李白最好的律诗之一,呵呵,讽刺么?崔颢留下来的诗不是很多,更不像王之焕那样多出精品,因此他的地位也就有限了。最终在诗派上的归属,把他还是归到了边塞派。也难怪,边塞派的势力的确是很大啊……

    王维:唐朝姓王的诗人真不少,从初唐的王绩,到后来的王翰、王昌龄、王之焕,还有王维……而且大多出自太原王氏——那可是名门哪。王维,这是本人最倾慕的一位诗人。读的第一首王维的诗是《鸟鸣涧》,第二首是《少年行》之三,那时虽小,却也觉出两首诗的反差很大。以后读的多了,才知道这可不算什么,因为,他的题材可以很广,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表达的情感也很丰富,如果表现在脸上,从哭到笑再到无可奈何……好像在现代王维的地位不是特别高了,从一些方面能体现出来,比如某个出版社出的诗集,王维的诗选的数目往往都只能在最多的当中算是中等(李杜就不说了,哪本集子里他们两个都是最多的),还有,评价也不是很高,例如很有名的《唐诗选》中对王维的评价就有点惨,电视片《唐之韵》的第一集算是总结,居然连王维的一个字都没提起(好容易听到一个声音在念“渭城朝雨浥轻尘”,惊喜之下以为要说到了,没想到那个是结尾必念的……)。可是,如果不受这些“假象”迷惑,真正去看一看关于王维的历代点评,你会发现,他的地位至少是不低于白居易的,在唐朝,他是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而在盛唐,则为天下文宗,除了李白,没有人可以和王维相比。当年曾统计过《唐诗三百首》里各诗人的诗的数目(有时就喜欢做一些无聊的事),如果没记错,王维是二十九首居第三位(不在于数目而在于百分比,这差不多是九分之一了)。选诗数目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也说明了一点什么。现在白居易当然取代了王维坐上了第三把交椅,想来这也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东西有关。白居易的诗走的是杜甫的老路,所以思想意义上当然“高”出王维——如果大家还都记得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得会写的书面语,对此你就不奇怪了。这一点,倒是闻一多先生说的很地道: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是毫不过分的。有时想,这才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境界啊。还有,为什么总要把王维束缚在田园诗派呢?其实他比李颀更有资格进边塞派……也许,和边塞派相比,基本上算是第二大派的田园诗派本来就不够强吧,也就二当家孟浩然还算是很风光——虽然田园派人手众多,像什么储光羲、裴迪等等,他们还大多是王维的好朋友,这在田园派中也算高手了,可是拉出来后又怎么能跟边塞诗派里的王昌龄、王之焕、李颀相比?而且像裴迪,出名全出在王维身上了,王维左一个“和”裴迪,右一个“送”裴迪,就把裴迪捧出名来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没有王维,只怕裴迪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名,尽管现在他也没怎么有名。因此感觉田园派有点乌合之众,所以拉来王维壮壮门面……这话当然不对,也就是“歪批”,正论可不敢这么写。和孟浩然不同,两人虽都是田园派的首领,但是各有各的风格特色,孟浩然是“淡”,而王维诗中则有种贵气,而且不是那种很俗的“贵”,而是既典雅又雍容,不知不觉间展露出盛唐之音。不过,王维还有一点颇为后世诟病,就是“从贼”一事。不知为什么,从宋朝开始就总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甚至拿出封建“君君臣臣”那一套,说什么人品不好,诗也不必读了……也难怪,宋朝流行那种畸型了的儒学,当然不能容忍这个。其实唐明也并非不讲究这个,看王维自己说的话,也常常提到君臣大义,其实是很沉痛的。可沉痛归沉痛,自杀的事可是佛教不提倡的……可是换句话说,就算他自杀了又有什么意义?那样的话,后面有意思的大明宫唱和可就看不到了……顺便提一句,王维也绝对堪称唐朝最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但能诗能文(文自是不及诗,但信手写的山中寄给裴迪的那封信却着实是一篇佳作啊),而且还被尊为南宗画派的开创人,而且精通音律,就算新旧唐书上说的那个一看画就知道是《霓裳羽衣舞》的第多少拍的故事是假的,起码也从侧面说明了王维音乐上的造诣也是很好的……

    高适:边塞诗派的主力军。而且基本上一提起边塞诗,首先就连带提起高岑。高适可说是“大器晚成”,四十多岁才开始刻苦攻读,按说这个时候再刻苦是有点晚了,可是高适就是那么个奇才,居然还就成功了。古诗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被奉为至理名言,流传了几千年,竟然被高适不经意间推翻了。高适在仕途上可比前面那些人顺利多了,官也越做越大,可是,也许因为整日坐在衙门里忙碌,他的诗作也是江河日下。王孟高岑四人总是并提,而四人中,高适算是比较弱的了,有时感觉真的应该把这个位置让给王昌龄……之所以提到边塞诗派的时候没有说高岑是领导者就是因为,边塞诗派不像田园诗派中那么明显有高下之分;此外,什么田园派、边塞派,这完全是后人的叫法,而且还做了“硬性”规定,而真要去问问这些诗人们,他们肯定不知道原来他们已经被分成两个“派系”了。不过这么叫,也有好处,就是大家对此都耳熟能详,提起来会比较方便一些……

    岑参:如果说王维的诗代表了盛唐气象中雍容高华的一面,那么以“雄奇”著称的岑参的诗则代表了另一面(一般来说,李杜不归入哪个诗派,算是综合吧)。岑参的诗中最喜欢的就是那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三句一押韵,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此诗当真很有气魄,一口气念下来只觉得酣畅淋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更是名句,把雪写得美到极致,同时又把梨花写得美到极致——有时上语文课,说雪花有多美?答:像千树梨花飘飘那么美;问梨花有多美?答:像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那样美……想起来也够汗颜的,这种写法居然也会让老师说好,多半还应是岑参这句名句的功劳。而有名的大明宫唱和中,岑参也是胜利者。贾至抛出的一首“砖头”诗当真引来三首玉诗。王维、杜甫、岑参三人的诗均远胜原作。论者多以杜诗排最后,且不提了;有很多人认为王诗第一,又有很多人认为岑参的诗可当第一——虽然本人是觉得经历过盛唐时期的王维才真正写出了盛唐之音,可是这只是个人看法,可算不得什么;其实要按推谁为第一排的话,还是岑参更占了优势。只可惜岑参到后期也有些“江郎才尽”的趋势,不过情况似乎好于高适。其实这也是诗人们的通病了,很多诗人都是后期有些不济,真应了那句话:强弩之末……

    钱起:风光了几十年后,盛唐的繁华很快被安史之乱吹得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唐的颓败,虽有大历十才子苦撑局面,却依旧难以挽回盛唐气象的逝去,即是是杜甫,诗中也是愁苦的中唐之气多过盛唐之音,而且仅凭这一位“盛唐遗老”终究无法挽留住诗坛昔日的美好——啊对了,当时杜甫的诗名并没有今天这么大,他当然没有这个能力来提倡某种诗风了。说到这点,还是想提一提王维,因为可以说王维带动了一批诗人,除了前面提到的裴迪、储光羲,还有祖咏,钱起等等等等,而钱起,又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说明不但当时,王维对后面影响都是很大的,即便是李白,都不曾有这么多人追随。原因呢,李白的狂傲而不轻浮本身就不好学,难免曲高和寡,而且也不是人人向往着和李白一样的理想;杜甫又时运不济,没人赏识;而王维则亲切了很多,他的心态也正和很多文人的心态非常相似,所以自然会如此。——咳咳,有些严重跑题了。钱起,上面也说到一点,和王维算是忘年交了,因此他的诗的风格不用说也知道。只可惜的是,凡是紧跟在王维后面的人成就都不是很高,因为他们总难脱别人的风格而失去了自己的特别。这点,倒是不曾和王维有过什么交集但也属于田园诗人的韦应物就好多了,因此中唐的田园诗基本上是以韦应物为代表,而钱起虽然算是继承了王维的衣钵,但却失去了“领导地位”。尽管如此,钱起在中唐地位也不可小觑,他可是居大历十才子之首啊——尽管那个并不是以诗才排的名……

    李益:李益算是继承了边塞诗派的传统了吧,因为在中唐一片萧索声中,李益则咏出了那似曾相识的悲壮之歌。“回乐锋前沙似雪”,这句诗记得很牢,原因是在一篇喜欢的文章中,第一句就用了它:未能悲,回乐锋前沙似雪……其实论雄壮,卢纶还要在李益之上,但除却边塞诗,卢纶却又回归到了大历;李益呢,总处是使大历景象振兴了一下。然而,悲风既来,却也不易去之。李益的诗中高亢之音不多,从盛唐继承而来的更多是悲凉,更多是哀响,却少了一丝岑参的雄壮,少了一分王昌龄的情思……

    韩愈:看罢诗,抬起头来,有些埋怨的对韩愈说:“你还是去做‘文人’(做诗的叫诗人,写文的——‘文’人?)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韩愈无辜的笑了笑,说:“我本来就是在写文啊……”——这个情景当然是假的,编出来的。记得当年因高尔基的《海燕》就对散文诗腹诽了良久,如今面对韩愈这更像诗的东西,却更加疑惑了。韩愈根本就是在以文为诗嘛,你看你看,这些四言诗,简直就是韵文……放下书,想了一会,不禁心中偷笑,原来古文运运的带头人韩老先生,不是不写韵文,只不过诗就是他的韵文罢了。这世界就是怪,有担心别人看不懂诗的,也有担心别人看得懂自己的诗的。韩愈做诗,喜欢找生僻的字,刻意把诗写得很奇险,看来是属于后一种人的。只是,想了许久都无法理解他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贾岛:提起韩愈,就想到贾岛,这还得归功于有名的“推敲”故事。诗人做诗之认真,像孟浩然爱皱眉,王维爱踱步,有一次掉以了醋缸里,贾岛则是认真到眼里只有诗,而没看见周围的人的地步。好在碰上了韩愈,为他指点迷津。贾岛过去曾是和尚,所以诗中有佛教倾向一点都不奇怪,于是有崇拜他的人称他“贾岛佛”,但是虽然此时唐朝诗坛比起战乱甫定的中唐已好了很多,但是要想赶上甚至超越盛唐,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贾岛诗中透出来的分明是潦倒寒苦的僧之气,要想称佛功力还不够,如果“佛”是这样的,岂不太惨了?所以后世以贾岛为“诗僧”,确是有见地而公正的。至于诗佛是谁?盛唐王维……

    柳宗元:古文运动中,韩愈的搭档,不过除此之外,两人在很多地方上就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政见上,韩愈更趋于保守,而柳宗元则为革新派的八司马之一。然而这并不妨碍两人成为好朋友。柳宗元以四十多岁的年纪早逝,韩愈的祭文写的可是很真挚呢。但要说起他最好的朋友,当属刘禹锡。诗人中好朋友有很多,像李杜、王孟、元白等等,然而,最让我感动的一对朋友,则为刘柳二人。不必说两人同时被贬结伴同行而后互赠别离之章的真情,因为这只体现了两人的友谊的很小的一部分。想想柳宗元愿意代替刘禹锡远谪播州的心意吧,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看到这件事时我感动了好一阵呢。真诚、仁厚、善良、淳朴……不要吝惜你的褒义词,柳宗元完全当的起这些美好的形容。而且柳宗元他被贬的地方都是尽心尽力为百姓。然而,有时老天爷就是不公平,都说好人有好报,但是大多数时好人却是难有好报……柳宗元四十多岁就故去了,死的时候也甚为凄惨。这时,他的儿子还很小呢,这让柳宗元多么痛断肝肠啊。而且,柳宗元没有兄弟,在他死后,谁来照顾他的孩子?……柳宗元想到了他的挚友,于是他放心的把孩子托付给了刘禹锡。刘禹锡得知柳宗元故去的噩耗,不但惊讶,同时也很痛心,平日心高气傲的刘禹锡居然流下泪来。他收到了柳宗元临终前给他写的信,也看到了柳宗元的孩子。刘禹锡伤心的为柳宗元做完后事后,细心的把柳宗元生前的作品整理了一遍。然后,他开始好好的照顾了那个孩子……唉,这才叫至交,有朋若此,夫复何求?

    刘禹锡:对待倔强的人,贬官怕是当权者最好的办法了。而这招在刘禹锡身上却不灵。他初次被贬十余年后,回到长安,因不满于当权者便做诗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很明显这是讽刺当权者的那些攀附者的。此诗语言犀利,讽刺意味很强,触怒龙颜是必然……不过还好啊,只是被贬而已。十四年,对于一个被贬的人来说,是个很漫长的时间,而且十四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人发生很大的变化。十四年后,刘禹锡被召回长安,此时皇帝都换了好几任了,可刘禹锡的脾气竟一点没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之傲气。有诗为证: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是在宣布:我刘禹锡又回来了!你们怎么办吧?想那“道士”在地下还不气得跳脚?可想而知,这次又免不了被贬了。播州,那个偏僻而遥远的地方,让刘禹锡带着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去这里,真是够惨。很多人都是爱莫能助,幸亏好友柳宗元本着忘我精神提出来调换,也幸亏有宰相裴度的求情,刘禹锡终于不必去那里了,而且,也没有让柳宗元去那里,不然,刘禹锡只怕很愧对柳宗元呢——尽管柳宗元不会怪他。最终,八十多岁的刘禹锡终于“服刑期满”,算是修成正果了,然而,他的傲岸似乎并没被岁月的风霜冻结,他依旧还是那样,只不过,这傲岸中,有着太多的沧桑……如果评选唐朝最倔强的诗人,那么这一称号对刘禹锡来讲真是“非我莫属”。

    白居易:可以说,我不喜欢白居易;但必须说,我很喜欢《长恨歌》、《琵琶行》、《花非花》这些诗,还有,虽然多年不看“卖炭翁”一眼,一提起时却琅琅上口的从头背到尾……其实想想究竟为什么不喜欢白居易,也没有什么充足理由。也许是因为他的集子太长看起来太枯燥,也许是因为不喜欢他和杜甫一样的风格,也许……总之,不喜欢。但是我依旧时常翻着白居易的诗集,不过不怎么看新乐府——连卖炭翁那样出色的也是不看,因为看太多了会心痛,就像看杜甫的诗一样,总是很沉重——讽刺的是,这些诗正是白居易在他的主张下呕心沥血写就的,而被排在他的“感伤部”的长恨歌琵琶行花非花却百看不厌,尽管已经背的很熟了。和韩愈相反的,白居易总是想方设法修改自己诗使之能为几乎所有人看懂。刘禹锡也是这样,他甚至不敢用“糕”字,因为六经中没有这个字。白居易的后期,和高岑犯一样的毛病,他到了晚年也是大不如前,就连他的思想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他居然也信起佛来,因此我们现在的很多书中就会这样写到:后期思想消极云云。原因就是白居易晚年不像年轻时那样积极了,这个本来很正常的,人老了,年轻时的盛气早已不复存在,何况,白居易可是活到了七十多岁啊——这可真是长寿呢。想让他一直都保持原来那种想法,也真的不切实际,对此又何必苛求呢?

    元稹:在诗人中他的官品都算是很高的了——如果他的诗品也那么高就好了。元稹走的是白居易的路子,但是和白居易晚年的消极比,元稹更不坚决。而且他好像比白居易还要注重别人是否能看懂,唉,心还是好的,问题是什么都有个度,一旦过了这个度就反而不好了。元稹也是这样,他的诗就过了易懂的度,因此显得太白话了点。他非常有名的就是《连昌宫词》,但是有《长恨歌》在那里,这首诗虽对元稹本人很重要,但对看诗的人则没有重要到一定要看它的地步。反而是“曾经沦海难为水”这首诗很是脍炙人口。这首诗写的真的很不错,是七绝中难得的一篇佳作。除了诗外,他和白居易的友情也是很为人称道的。高中时还被迫背了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一封信,——虽然极不情愿,但是背时却很顺利,一来白居易的文笔的确好,二来真的融进了他的感情,你想不感动都不行。那时才真正的去了解了元白二人之间的友谊。在我看来,虽不及刘柳二人,但也数二数三了。

    李贺:算来是最苦吟的诗人了吧。前面也曾提到贾岛、孟浩然、王维苦吟时的情形,但是都不及李贺的“认真”——这个应该超出认真的范畴了,简直就是不要命。结果年仅二十六岁的李贺就贺鹤西去了,在悲伤的人群中,就有韩愈。韩愈曾为李贺因其父名“缙”而不得考进士而鸣过不平——其实这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这早就预谋好了的。因此韩愈尽管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也是白费。李贺当然会因此而郁闷了,这也是他早死的原因之一。李贺号称“诗鬼”,而且李贺背着口袋还常去坟墓这样的地方,这样一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会很喜悦了,其诗中也带有了这种气象。李贺常写这样的诗,说明他心中常常是荒凉常常是凄清,如此郁闷,日子长了,对身体当然有影响。李贺这么年轻就因病而死,既令人痛心,又……又是在情理之中的啊……

    杜牧:觉得杜牧的七绝也是很好的了,像山行、赤壁、江面春绝句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但好像从没有人把他归到七绝大家里去。其实杜牧也很风流,“博得青楼薄倖名”……宋代姜夔的《扬州慢》间接的用了很多杜牧的诗句。这首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下半阕,这个只怕更多还得益于杜牧的诗本身的魅力吧。据说杜牧临终前烧掉了很多自己的诗稿,当真可惜了。但是这也说明杜牧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他以自己的标准来给自己的诗作了一个审评,只是当局者迷,其中难保没有冤枉的诗,而被判死刑的诗们终于不为我们所知道,说来也真是有点可惜了。

    许浑:许浑是中晚唐的一位诗人,他和杜牧是好朋友,风格也相近,但没有杜牧的俊逸,却更多闲适之作。还有一点,据说许浑诗中常常用“水”字,即使没有“水”,雨啊河啊之类的也是特别的多,因此后人有“许浑千首湿”的说法——呵呵,当初看到这时笑了半天:看来,许浑可真是位“湿人”啊……

    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李商隐非常有名的两首诗,都是七律,写的都很美,开头的第一句话都用的是这种格式,而且,还都叫《无题》,大致翻看一下全唐诗,数李商隐的《无题》是最多的了——即使统计有误差,但也绝对是最多当中的一个。或许他是不喜欢给诗起名字,或许他是有难言之隐,抑或是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很多诗诗意不明,所以连自己都把握不住主题因此起名也成了难事……呵呵,这最后一个猜测看起来是最没道理的了——难道自己的诗自己还不知道意思吗?可这有时也难免啊,但很多人相信,在很多时候李商隐是不便把意思写的很确的。即使是有名字的诗,像《锦瑟》,分明就是取了开头的两个字作为名字,可你要是以为下面全是写这个锦瑟就错了。看过一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说这首诗,很经典,很优美,很动人,很……就是很让人不明白他到底在写什么……红楼梦中林黛玉这位才女看中的李商隐的诗就是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就因为这个,这句话、这首诗都跟着出了名。——可是原作是“枯”而非“残”,这大概是曹雪芹的改动吧,可是一字之差,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无论怎么看,残都比枯要好些。当年李商隐无心之作,想来不会下很大功夫在字词上细细推敲,但一千年后曹雪芹却注意到了这句诗的潜在魅力,改动了一下,就使它增辉了很多。李商隐诗中常有郁气,这也与他的经历有关。他夹在牛李两大党派之间真是不好过,我是宁可相信他是无意阿从哪个党的,毕竟他只是个诗人而已,缺乏政治先见性,他也只不过想生活的好一些罢了,何况他做的也不是很无耻;只是两个党派都无法容忍他时而从牛时而从李的行为,这多少也有点自作自受了。啊对了,他和杜牧是并称小李杜的,他们算是晚唐天空中最后的最灿烂的晚霞,但也如李商隐自己的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们之后,再也没有可以和他们比肩的诗人了。

    温庭筠: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温庭筠写的词更有名。他的诗、词风格倒很统一,诗什么样,词就什么样,不像的很多人(唐五代及宋初时词没有这么重要,很多人都是拿来作消遣,真正用功的还是诗)诗写的雄壮而词就很妩媚。从他这里,唐诗就开始向靡靡之音靠齐了。如果说唐初总体还无法摆脱南北朝的齐梁诗风的话,那么晚唐竟是有些回归了这种诗风。对温庭筠的评价,持批评看法的居多,无非是因为把诗写得妖娆了一点——这也不是罪过啊,即使上齐梁时期的作品也并非一无是处,何必一提起就仿佛万恶不赦呢。温庭筠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总是代人去考试,自己却总是不第,相信他自己也很郁闷……

    好了,且写到这里吧。只是挑了一些代表人物说一说,还很不完整,而且一家之言,肯定漏洞百出,我一个小小“蚍蜉”自然不敢去撼这些大树。有道是:

    唐朝诗人故事多,今天我来说一说。

    歪批只求君一笑,且莫管它对与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lz5000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9
编号 4570
注册 2004-1-17


发表于 2004-11-10 02: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多诗都忘记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骡丁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15569
注册 2004-8-15


发表于 2004-11-10 07: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比我们语文老师讲的好得多得多了   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8: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宋之问在寺里遇到的多半不是他,而且有没有这件事都是另说。不过宋之问为人太差,所以有人才会这样编吧。

《灵隐诗迹》的故事里宋之问只是以杰出的后辈诗人以及骆宾王的崇拜者这种形象出现,来烘托骆宾王的优秀,倒没有正史之中阿附张易之兄弟一类丑行,和为人太差有什么干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8: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其实因服丹药而搞出来的医疗事故还有很多,唐朝皇帝中就有好几个因此丧生,可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出了这么多事,后面的人还要前赴后继的服丹?

历代皇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不在少数,为何还是吸取不了教训?  明知道不该好吃懒做,为何某家还是依然如故?  人类原来就是贪婪而短视的动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8: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李白有诗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应该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罢?  崔颢也就这样了,看过他其他一些诗,惨不忍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9:0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说钱起的时候,如何没有提到这个应试高手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实在不该。剜了这句,钱起扣分不少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9: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在诗人中他的官品都算是很高的了——如果他的诗品也那么高就好了。

还有人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1-10 09: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弓弓有什么话不能一气说完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9: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温庭筠: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温庭筠写的词更有名。他的诗、词风格倒很统一,诗什么样,词就什么样,不像的很多人(唐五代及宋初时词没有这么重要,很多人都是拿来作消遣,真正用功的还是诗)诗写的雄壮而词就很妩媚。从他这里,唐诗就开始向靡靡之音靠齐了。如果说唐初总体还无法摆脱南北朝的齐梁诗风的话,那么晚唐竟是有些回归了这种诗风。对温庭筠的评价,持批评看法的居多,无非是因为把诗写得妖娆了一点——这也不是罪过啊,即使上齐梁时期的作品也并非一无是处,何必一提起就仿佛万恶不赦呢。温庭筠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总是代人去考试,自己却总是不第,相信他自己也很郁闷……

mm对于飞卿这段评论,某家意见最大。
1、飞卿诗和词的风格决不一样,即便是词,他也还有肠断白蘋洲呢?飞卿诗气韵多变,五言之中,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的辛辣,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的轻巧,林外晨光动,山昏鸟满天的自然,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的苍拙,都足以和各派名家颉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千古绝唱。七言之中,也有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这样的壮阔之句和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这样的绮丽之句。某家尤其喜爱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首。
他作词,是因为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只是游戏罢了,诗则抒情言志。抱持的目的根本不同,怎么一样?词之一道,飞卿固然是始祖。若只论诗,他也有资格被称作唐朝一流诗人。
2、飞卿不是代人考试,他自己也要考试的,而是考试时传纸条,当枪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9: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4-11-10, 9:13:29发表
弓弓有什么话不能一气说完啊?

一则说的诗人不同,二则骗帖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0 09:3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mm全文之中,某家最有同感的便是扬摩诘,抑白居易了。
某家一贯以摩诘为唐朝第三人(李杜高下且不说,稍偏杜甫  ),气象自大,不同一般。五言不必说了,那句熟得不能再熟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是言简情重,每日吟咏不已。
很不喜欢白居易。和姓元的一样,人品不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紫冠道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2
帖子 721
编号 7088
注册 2004-4-27


发表于 2004-11-10 09: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象早就貼出來過了,是不是我記錯了。

詩人裡偏向於杜一點。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11-10 10: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如果贴过的话,顺便就删了吧。(我记得是没贴过的,因为当时写完时正赶上进不来,贴在唐风的)
还有,这是当年初中时写的,懒得再从头修改了,只是小有改动。因此看法难免幼稚。
感谢弓大人的见教。回答如下:

“灵隐诗迹》的故事里宋之问只是以杰出的后辈诗人以及骆宾王的崇拜者这种形象出现,来烘托骆宾王的优秀,倒没有正史之中阿附张易之兄弟一类丑行,和为人太差有什么干系?”
答:话大概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因为宋之问人品差,所以后人多给他编些不好的事,甚至连他的佳句都送给别人了。

“历代皇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不在少数,为何还是吸取不了教训?  明知道不该好吃懒做,为何某家还是依然如故?  人类原来就是贪婪而短视的动物。”
答:因暴政激民变那个过程太复杂,能认识到的人也不多,所以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才显得可贵。而像吃错药导致丧这类小事,就是白痴一个也看得出来了。不过人类原来就很贪婪却是有道理的——本人支持性恶论。不过,大人此语与我的原文有何关联?……

“李白有诗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应该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罢?  崔颢也就这样了,看过他其他一些诗,惨不忍睹”
答:这个,大人吹毛求疵了。大人应该知道吧,很多诗句其实都有几种说法的。看诗时往往旁边注:又作*。因此,这句话存在不同说法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我想,我没有那个必要在旁边注上:还有一种说法是……

“说钱起的时候,如何没有提到这个应试高手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实在不该。剜了这句,钱起扣分不少啊。”
答:我是想谈诗人,顺便提几句诗。这么多诗人,而且各有很多名句,难道都要列上?

“引用  
在诗人中他的官品都算是很高的了——如果他的诗品也那么高就好了。


还有人品。   ”
答:说实话,找这句还真找了半天,不知道说谁……结果发现是元稹。嗯,元稹人品是有问题,不过当时没想起来说。毕竟有时会忘掉说某些事情的。


“mm对于飞卿这段评论,某家意见最大。
1、飞卿诗和词的风格决不一样,即便是词,他也还有肠断白蘋洲呢?飞卿诗气韵多变,五言之中,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的辛辣,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的轻巧,林外晨光动,山昏鸟满天的自然,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的苍拙,都足以和各派名家颉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千古绝唱。七言之中,也有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这样的壮阔之句和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这样的绮丽之句。某家尤其喜爱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这首。
他作词,是因为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只是游戏罢了,诗则抒情言志。抱持的目的根本不同,怎么一样?词之一道,飞卿固然是始祖。若只论诗,他也有资格被称作唐朝一流诗人。
2、飞卿不是代人考试,他自己也要考试的,而是考试时传纸条,当枪手。”
答:我对温庭筠的说法算是客气的了。还没写完时发在一个论坛上,有人曾以为我提到温时会说他*&^%,看的我目瞪口呆。从总的方向看,其实他诗词风格还是满统一的。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指所有的诗和词都一样,但相对而言算是统一了。这点不想多说。至于2中提到的问题,我在文中有提到他不自己考吗?不过话说的是有些问题……这点,多谢提醒了。

“一则说的诗人不同,二则骗帖数。”
答:……这个不关我事:P不过能有这么多回贴也是不错的=_=b

“mm全文之中,某家最有同感的便是扬摩诘,抑白居易了。
某家一贯以摩诘为唐朝第三人(李杜高下且不说,稍偏杜甫  ),气象自大,不同一般。五言不必说了,那句熟得不能再熟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是言简情重,每日吟咏不已。
很不喜欢白居易。和姓元的一样,人品不好。 ”
答:是有些抑,可说的是实话,大人难道真有那个耐心去把白居易全集都仔细看一遍吗?说实话我粗看一遍已经要疯了。我没有说白居易都不好,而且还称赞他有些诗是精品——本人不喜欢白居易,但都能喜欢的起来,不是更说明他的诗好吗?这个不是学术论文,而且,既是一家之言,难免带有个人色彩。还有,现在很多书上抑王扬白者居多,而矫枉必过正,相对于他们的贬王而扬白,我的扬白更扬王似乎还公正一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11-10 10: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啊对了,忘了道谢。凡能够看下来的人都十分不容易啊,想是我的话我可能不会看这么仔细,或干脆就逃跑了。因此,对看过此文的人,鞠躬致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11-10 10: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大有同感,还是将此文转到诗词版,他们看着不头疼。

ps:文章还没贴过,紫冠肯定是在唐风看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花风雨

涿郡公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794
帖子 1119
编号 161
注册 2003-8-26


发表于 2004-11-10 1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花风雨

涿郡公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794
帖子 1119
编号 161
注册 2003-8-26


发表于 2004-11-10 10: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到飞卿,不能不提叉手八韵,也不能不提鱼玄机

鱼MM的诗,也是不错的
"空卷珠帘不曾下,长移一榻对山眠"一句,不让孟浩然诸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1-10 12: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4-11-10, 8:44:16发表
《灵隐诗迹》的故事里宋之问只是以杰出的后辈诗人以及骆宾王的崇拜者这种形象出现,来烘托骆宾王的优秀,倒没有正史之中阿附张易之兄弟一类丑行,和为人太差有什么干系?  

不知宋之问欲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不成而已土囊压死刘希夷此事是真是假?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11-10 12: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是想写几句鱼玄机,不过写到后来实在太累,连罗隐、皮日休都没写成,所以鱼玄机也没写……
刘希夷那件事,我觉得不是真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蒹葭苍苍
(廉州山人)

晋国公
太常卿
枢密直学士
威行军节度使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5
功绩 3472
帖子 12836
编号 124
注册 2003-8-25
来自 南珠古郡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0 12:2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狱中咏蝉我怎么记得是骆宾王而作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11-10 12: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举报弓公公骗帖数,太让人鄙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4-11-10 12: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悲风弟弟,你的主页怎么这么慢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h8294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23506
注册 2004-11-10


发表于 2004-11-10 12: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见解独特`颇有新意!不错  不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0 16: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孟浩然仕途上太不走运了,他本来有两个绝好机会,一个被白居易公报私仇给浪费了(因为孟浩然对元稹有微词),另一个更是致命,皇上都见到了,却偏偏吟出了个“不才明主弃”,大大的失旨啊!这下以后也休想求仕了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0 16: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1-10, 12:00:48发表
不知宋之问欲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不成而已土囊压死刘希夷此事是真是假?

我也觉得不是真的。那刘希夷年纪轻轻,却写出《代悲白头翁》这等悲秋弃世的诗句,不象是个有寿的。宋之问老写应制诗,拍领导层马屁,招人讨厌,故有此一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发表于 2004-11-11 08: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雷动于九天之上于2004-11-10, 16:09:50发表
孟浩然仕途上太不走运了,他本来有两个绝好机会,一个被白居易公报私仇给浪费了(因为孟浩然对元稹有微词),另一个更是致命,皇上都见到了,却偏偏吟出了个“不才明主弃”,大大的失旨啊!这下以后也休想求仕了 :(

雷兄,白居易哪儿来的机会算计孟浩然啊,你说的应该是张祜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1 21: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4-11-11, 8:10:32发表
雷兄,白居易哪儿来的机会算计孟浩然啊,你说的应该是张祜罢。  

出了这么大的笑话      

确实记混了, 应该是张祜. 令狐楚向穆宗推荐张祜, 却被元稹坏了好事. 后来他又向杭州市长白居易献诗, 没想到里面混有几首对元稹发牢骚的, 白居易主持江东考试的时候, 也就没有取他为解元. 可惜了"日月光先到, 山河势尽来", "树影中流见, 钟声两岸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11-11 21: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4-11-11, 8:10:32发表
雷兄,白居易哪儿来的机会算计孟浩然啊,你说的应该是张祜罢。  

另外, 孟浩然因诗放还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旧唐书>>的记载好象是考试落第, 灰溜溜地回襄阳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6-21 09: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初中~天哪,神童啊

杜牧:觉得杜牧的七绝也是很好的了,像山行、赤壁、江面春绝句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但好像从没有人把他归到七绝大家里去。
这个,杜牧之是公认的七绝大家啊……:)

如果让洒家从韩愈和白居易选,肯定是韩愈的男子汉大丈夫诗,狂踩白居易

既写四杰,何不写东皋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21 10: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17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