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黄汉升于2003-10-14, 22:39:34发表
徐晃胜关公,实乃得益于魏国国力的强大尔。魏国在援救樊城期间,先后派出三支中央军对攀城进行支援,有此强劲的后援阵容,击退关公三万击动之师不足怪也。首先,关公水淹七军后,围樊城许久不下,士气大有下降;其次,关公兵少而集中于围城,魏国兵多且徐晃声东击西而破关公军营;再次,荆州后方不团结,孙权没有如期出粮,糜芳等人又与关公有隙,钩心斗角不与军资;再有东吴吕蒙等人的偷袭之谣散动军心。关公之败并不足怪!相反魏吴本为敌国,为了对付一关云长要倾二国之师。魏国要倾巢而援,还要出动如此强阵容的精华武将,连合淝的张辽也要调过来了;吴国还不敢明攻,要暗地里的背盟以偷袭取胜,这么说来关公可真难对付啊!也难怪破关公之后,魏吴二国升官赏赐者,无不胜数。关公看来身价不比乔丹低多少了!
贬关者,为了一场正常的夹击之败大做吹嘘,实数无聊。整个北伐期间,魏吴可是先后倾曹支援,倾动二国多少精华武将(于禁、庞德、徐晃、张辽、曹操、吕蒙、陆迅、蒋钦、朱然。。)?而刘大耳一方却毫无动静,关公后方也只有糜芳、傅士仁之流勾心斗角,焉能不败?
比之赵云一生难得的一次将兵五千,面对曹真之流还失了畸谷,还要火烧笺道而退。罪可不算小,一牵制敌方失败导致诸葛亮主力部队无功而返;二火烧笺道阻断了今后北伐的重要据点。比之为将之道,不足道哉!
黄公谬矣。
徐晃胜关羽,部卒乃新卒(晃所将多新卒),且不过两万。
击破关羽的只有徐晃部,曹操大军还未来,关羽已被徐晃击破。(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辽未至,徐晃已破关羽,仁围解。)
说明徐晃击破关羽指挥的部队后,樊城之违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