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tiggor于2004-06-01, 11:23:21发表
最近常上网,也看了一些关于电影的讨论,总觉得有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味道。
如果从故事情节上来说,那偏离的电影的思考方式,变成文学了。虽然有些人写得很美,很有力度,等等,总感觉那跟电影无关。
如果从电影镜头进行分析,虽然电影味道有了。但总觉得那跟解剖一具尸体,血淋淋的令人恐怖。当然,那样分析出来的结果,也跟这电影
本文相去甚远。比如对老塔的电影作如是分析,那种味道,不是老塔那样意韵流动自成一体。与其如此,不如用文学的方式。
我在想的,分析一部电影,可能用风格来描述电影更切近一些。就是一,电影的风格,二,写作的行文风格。都要切近此部电影。
用镜头分析法,老塔的电影跟普通的电影无甚差别,只是老塔独到一点,但观看文字的时候,味道是相同的。难道老塔的电影跟其他电影是一样的吗?
区别在于风格。电影风格。影像风格,镜头运动风格,而带来的视觉风格的不同。
比如现实主义的电影,胶片较粗,还原现实,尽量给人觉不出在表演。而叙事上也基本按照现实的面目。
老塔的电影,胶片较细,镜头运动强细致,象在缓缓注视眼前的这个世界。叙事是诗意地跳动。
这样,其实就是结合了文学式的解读和镜头的特点,又去掉各自的弊端。用符合电影的文字,加之适当的镜头分析,而不是血淋淋地分解作品。
其实写作,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一种是六经注我。
人们更熟悉是六经注我。即以我之个人色彩,形之文字也是我的风格。如<【参赛作品】记忆中的白兰 >
而我注六经,即是符合作品的风格式的文字来描述电影。这就更有难度了。但这样的文字,我们看起来就象看到这部电影了。如<【参赛作品】观《海底总动员》有感 >
当然,写影评本身就是不讨好的事情,任何的文字都无法表达电影,只能取其一角。
一得之见,或许偏颇,准备挨砖中。
tiggor说的也是我一直疑惑的问题……
受不了那种纯理性的分析,就象tiggor说的,血淋淋地,跟解剖尸体一样,察觉不到其中的美感,即使有,也给破坏得差不多了。
同样,太自我的分析也令人难以共鸣,让人有堕入迷宫般的错觉,虽然影评是抒写自己的观感……
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挣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常常弄出个四不象来,呵呵……
tiggor说到风格,一个是电影的风格,一个是影评者的风格(或者可以说是文风),他们要怎样才能融为一体呢?保持电影风格,那就是所谓的六经注我;坚持自我,那就是我注六经了,二者之间的分寸很难拿捏啊。此外,文学和电影毕竟也有自己不同的风格,结合文学式的解读和镜头的特点,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可是水乳交融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呢……
想起有人谈论到找寻历史的真相,有过这么一句话,我们只能无限地接近真相却无法复制真相,对电影,我也常常有这种无力感,因为才疏学浅的缘故,很多时候很多感觉无法形诸笔墨,即使偶有快意之作,也难以抵达理想的境地。
而且套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以为自己在传达的真理有时在他人看来不过是司空见惯的常识呢,这时候也只有自己安慰自己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吧
tiggor反复地提到了老塔的《雕刻时光》越发让我后悔没买下那本书了,但愿下次别错过了……
PS:想看tiggor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