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陌刀考---唐代军队制式大刀的消亡, 请各位懂唐史的朋友指教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0 14: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陌刀考---唐代军队制式大刀的消亡

本文写的仓促,为了答复萧让女士的问题.有点凌乱

长刀大量装备军队并成建制的成为制式武器,也许只有在唐代.  当时的刀叫做陌刀.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唐以后又不再出现记载. 作为武功鼎盛的大唐帝国的一种常见武器, 而现在有存有不少疑点, 是讨论的意义.
陌刀究竟始自何人, 今不可考.
陌刀见于{唐六典}之中: “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障刀,横刀,陌刀.” 其中横刀和陌刀为军队所采用.  
唐史中多次提到陌刀.
旧唐书中提到猛将李嗣业, 有:” 李嗣业,京兆高陵人也。身长七尺,壮勇绝伦。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 好象他是最早的陌刀高手.
另外还有:” ?#092;酋李歸仁擁精騎薄戰,王師注矢逐之,走未及營,?#092;大出,掩追騎,還蹂王師,於是亂不能陣。嗣業謂子儀曰:「今日不蹈萬死取一生,則軍無類矣。」即袒持刀,大呼出陣前,殺數十人,陣復整。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的记载.

新唐书里还有:” 阚棱,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也是善于使用陌刀的勇猛武将.
另外在旧唐书哥舒翰的列传里有:”翰与良丘登北阜,以军三万夹河鸣鼓,思礼等以精卒居前,余军十万次之。乾祐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类似出现的记录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按照唐史和其他记载,陌刀是当时唐军的一种制式装备,在很多战斗中有成队列的陌刀兵出现. 而当时还有一些武艺高超的武将使用的个人兵器也是陌刀.
但是,陌刀却给人带来了很多疑问和不解之处.
这里先给一个图案的网站去看一下: http://www.cnwushu.com/bingqi/changbq/dao.htm#modao
[中华古今兵器图考]里有陌刀的图样,并注明重约50斤,很多地方根据他引用,这里提供一个网站上有图案,内容是根据图考扫描出来的. 但所有别的资料称”两刃,重15斤,长一丈”. 那么,这个自相矛盾的结论是哪里出来的呢. 根据唐代度量标准, 一丈大约合现在公制3米, 唐代的斤比现代的市斤还略大写,合600多克. 那么,这种刀会不会是五十斤呢?  根据武术界兵器和对古代人体能的研究, 不能排除有人能够使用五十斤的大刀,但是作为军队的制式兵器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个别武将可以神力惊人(其实也有持续作战能力的问题), 大量装备部队的武器必须是重量适中, 而且容易大量制造, 耐用的武器.(按照图应该是一种比较朴素实用的武器), 所以50斤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15斤,实用起来也很吃力.如果一定要解释,那么只有从严格挑选和训练士卒上去解释了.
可见, 图考里的重量可能是误炒15斤之误.否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有怀疑的朋友,不妨去试试现在十几斤重的传统兵器.看看能不能挥洒自如.五十斤是个什么概念,可以亲身体验一下.

关于陌刀的图样是出现在宋代的兵器图里面的,我当时回答凝雪幻朋友后说陌刀还有实物是根据这个记载:
转载于马明达《说剑丛稿》)
日本考古学家小野胜年先生曾说,著名的日本正仓院里,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古代中国的剑刀;“献物帐”上还记有“唐式大刀”、“唐刀”等名目。(11)所谓“唐式大刀”应指唐代军中盛行一时的陌刀,这种刀的样式在中国已无实物可证,只有日本正仓院还保存有几柄唐代实物。
但是, 一是实物我本人没有见过,也没有见过有关照片,另外,”唐样大刀”是否一定就是指陌刀,我认为马明达先生是有点武断的.  

根据唐代军队的作战特点和现存的记录来看, 陌刀队是步兵方队, 作为进攻手段. 但有的人为陌刀远战威力无穷,近战也好的说法. 如果是按照3米长的大刀来计算,是勉强的,近战肯定不行.远不如类似佩刀的横刀.
从陌刀的外形(双刃刀)推断其搏击特点,是除了刀的砍削动作以外,挥扫也是其特点,另外,从其头部尖的特点来说,还可以利用来当作矛和枪实用进行刺杀动作.应该说是战场多面手, 这个在:”陌刀的勇猛武将.:” 阚棱,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那么这个一挥,说明陌刀的技法横扫是一个很重要的杀伤办法.,但是再战场上作为突击兵力就有问题了.如果刀都要轮开了,就要互相干扰甚至误伤,每个士兵都必须保持适当安全距离, 根据史书上所说的列阵出击,那么士兵之间的间隔将很大. 一个500人的方阵,如果按照安全距离是3米的话,那么正面将有多宽? 计算一下也知道不可能,另外间距如此之大,很难保证团队的冲击力和作战能力.  但如果距离小了,那么陌刀横劈,扫的动作就使用不出来.

可见, 陌刀队如果真是成建制的使用用来冲锋, “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还有”如墙而进”(旧唐书李嗣业传)的说法.那么, 肯定是密集队形. 在这种情况下,陌刀的挥扫功能肯定无法发挥出来. 那么只有留下可以刺(类似长矛),劈(直上而下,类似斧)的兵器的作用了,(斧也可以刺,头上是锐利的,但由于过于沉重,刺的效果远不如矛灵活)

用来这样解释的话,实际上陌刀队的这种建制,没有完全发挥陌刀的真正作用.只是皆用了长柄斧和长矛的作用,是步兵以队形长兵器对付骑兵的一种武器.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有的时候,两种功能兼顾不一定是好事情. 有一点必须强调,在真正的战场上, 由于军人都穿有沉重的铠甲负重,加上有箭矢的威胁,双方的战斗不太会出现单挑一对一的情况. 所以实际上士兵(包括武将)的作战武艺动作是很简单实用的动作,膂力和勇猛是占据很主要地位的. 那么, 从刺杀这个动作来说,陌刀应该不如头上远为更加锐利的矛. 而作为砍杀工具来说,杀伤力和作用又不如斧, 注意斧在攻城作战和其他方面还有作用.

而且从生产上说,生产长矛的方便程度,应该超过两面有刃的陌刀.军事上需要大量装备的器械,生产方便程度和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军队里的器械比民间流传的器械花样少而且朴实的原因.
另外也有人认为,陌刀的两刃实际上没什么用,所以后来被取代了. 这个观点如果用在密集步兵队的实用上,是正确的.
由此看来,陌刀队的尝试,并非完全成功,之所以在唐以后不再实用长刀作为建制兵器,是军队
发现了问题以后,取消了这个建制,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但是陌刀并非象有些人说的那样消失,陌刀也并非象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如单刃刀.在有些场合, 尤其是以少对多的时候,陌刀的挥扫作用运用好了,是非常利害的武器.所以象李嗣业,阚棱这样的猛将,在领先冲杀敌阵的时候,左右挥舞,敌人所向披靡,”一挥杀数人,所向无前”可见陌刀的威力. 两面有刃使得刀在横扫的时候对付不同方向的敌人不用转腕,少去了战术动作,符合战场上简单实用的杀人武术.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在战场上拼杀,武器经常会砍到缺刃卷刃, 双刃武器在一面刃口卷了以后,紧急还可以再用另一刃杀敌.  

陌刀在唐以后,宋代的{武经总要}刀八色里的掉刀里,可以看到影子,也是双刃,头尖.掉刀一直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武器. 注意看图形可以发现, 掉刀的制作比陌刀精美.可见,陌刀已经走出平民,成为个别冲锋队长,勇猛武将的个人武器而不是制式武器了,所以可以做的花巧一点.
另外一个陌刀建制队伍的消失可能原因,是唐代后期开始,军队战争开始出现火器,杀伤力很大, 方阵队伍没有盾牌掩护光使用陌刀可能伤亡很大.不如手持长矛和盾牌的军队阵型实用. 长斧兵好象成队形的也不再使用了.
那么, 横行一时的陌刀,在军队中流行的时代,也就过去了.

第二种猜测
另外的一个疑问是,就是这样一种唐代军队中流行的兵器, 居然在中国”无实物可证”. 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我国考古工作历年来有很多重大发现. 唐代的文物发掘出来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另外, 作为兵器,年代远为久远的武器都保存的完好出土了.而作为唐代的一种曾经大量装备过的武器, 居然没有一顶点考古发现其实物来证明其形状重量, 岂非咄咄怪事? 有人解释说也许大量兵器回炉了,难道竟然一把都没有留下或者在战场遗失?  那么, 陌刀到底为什么会在唐以后不见踪迹而且无物可证呢?

那么, 难道是唐史和其他记载开了大家一个历史玩笑吗? 显然也不合逻辑. 写帝王的坏事情可能从太宗开始还不得不曲笔甚至歪曲. 但这一把武器,又不犯名违,有必要篡改吗? 如果是勘误,那么军事器械一类的东西应该是参照有关军队的记录的,也不会出太大的偏差,那么,这些陌刀都哪里去了呢?  为何只留下图形呢? 可惜的是没有到日本的寺院里去考证”唐样大刀”的情况.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宋代的斩马刀是由陌刀转变过来的.这是很奇怪的,按照陌刀图案,和后代流行的斩马刀风马牛不相及.一个长刀,一个是短刀,一个是双刃刀,一个是单刃刀. 另外还有人考证说苗刀实际上是受了陌刀的启发产生的.苗刀刃及其长,是现代日本刀的祖先,似乎和陌刀的外形差别也很大.

这里有一种比较大胆的推测, 就是唐代军队中制式的兵器陌刀,根本不是宋代图谱里画的那样的陌刀!  也许猛将阚棱和李嗣业用的的确是双刃的陌刀,如图谱所示.而军队里制式使用,和个别猛将是不一样的.真实由于上面所论述的在密集队形中长柄双刃大刀的一些弱点,可能唐军使用的陌刀,并非双刃的陌刀图. 那么,这里就需要从考古发现里去论证了.可惜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出土的唐代兵器可以证实这个推测.

下面摘录一段武术家对苗刀的考证:
苗刀,古兵器,又名倭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苗刀在我国汉代就有其雏形,在我国历史上古称长刀,从河南刘家渠东汉墓出土的环柄长刀,和山东苍山发现的汉安帝永初六年发现的长刀,均和苗刀相似,从尺寸上看,全长111.5 厘米,刀脊厚度与刀身的宽度的比,大约是一比三,到唐代,天宝年间,大将军嗣业使用的部队,被对方的骑马冲乱,在这种情况下,嗣业“手持长刀,大呼出阵前,杀数十人,阵复整。”另外,在唐代的标准装备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并附有长刀的图样。早在三国时期,在回赠日本国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长刀,后随中日文化交流,苗刀传入日本,明朝后期,倭寇多使此刀,所以后人也常把此刀,称之为倭刀

那么,苗刀和陌刀产生了关系. 倒是和斩马刀一说吻合了.  
那么,我的推测是, 陌刀实际上作为唐代流行的刀,并非只有一种形势. 唐六典里,可能就是陌刀在军队里最流行,象仪刀只是仪仗队用的装饰刀. 所以在军队里有可能把很多种刀都叫做陌刀. 双刃刀是陌刀,单刃双手持卧,用来砍马脚的长刀也叫陌刀.而且军队里的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是史官那么咬文嚼字.  可能在唐代,”陌刀”是一类刀的总称而已. 宋人编写图谱, 可能只是根据几个武将个人武器的打造图谱,实际上出现了勘误.  另外一个比较合乎逻辑的理由是, 唐代军中各种民族的人混杂,其实唐代的语言也是很混杂的,(这是语言学的另一个问题了),那么对于很多汉语水平不高的外族士兵和将领来说,把很多刀都叫成”陌刀”也就不奇怪了. 语言这东西永远是习惯跟着标准走的.大家叫惯了就成了标准. 咬文嚼字本来就是文人做的事情, 大多数冲锋陷阵的武将没有那么讲究.

用这个解释为什么陌刀没有出土文物也比较解释得通,因为双刃长柄沉重的陌刀只是唐代少数猛将的个人兵器, 那么数量有限,考古上不能发现,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唐六典中有四刀. 而实际上军中可能都称呼为陌刀.所以出现了唐史里一会儿”陌刀”,一会儿”长刀”的说法. 实际上史官写书基本根据军队的记录, 军队的记录里,陌刀的称呼本就混乱. 所以陌刀队未必就是长柄双刃刀队.

到了后来,唐代各种民族融合度越来越高,语言也开始流通广泛了,刀名的区分才细致起来.
按照这个推测,那么作为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使用制式长柄大刀的唐代军队的说法,也就被推翻了.但是我这个想法缺乏同样缺乏文物出土证据和历史记载的证明.所以只能是个猜测.

关于陌刀的使用和消亡,第一种猜测比较正统些,第二种比较新.作此文只为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精研唐史的朋友指出其漏洞和缺点. 由于急着答复萧让,成文比较仓促,没有仔细查考各种资料,尤其没有仔细参考唐代出土文物的资料. 本人对唐史又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本文一定存在很多疏漏.在诸位方家面前班门弄斧,十分恐慌.

  等我有时间参阅了更多资料,再来补正.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3:3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10 15: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哗,感谢ing~   

辛苦辛苦  

就是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呢,再转一篇来凑凑兴  

陌刀与大唐帝国的军事



李锦绣

作者提供,刊《学人》第7辑,1995年,收入《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308页。


  唐刀的种类,《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

  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此为唐刀之分类及性质、用途。
  仪刀,又称为细刀、长刀,《和名类具抄》征战具七四云:

  长刀,唐令云:“银装长刀。”又云:“细刀。”

“银装长刀”即与上引《六典》中的“装以金银”同义,这种仪刀由千牛所执,《六典》卷二八太子左右内率府率职掌条云:

  以千牛执细刀、弓箭。

细刀、长刀、仪刀、银装长刀都是指充羽仪之用的仪刀。同书卷二○两京诸市署令丞职掌条略云:

  其造弓矢、长刀,官为立样,仍题工人姓名,然后听鬻之。

这里的“长刀”似也应为仪刀。
  横刀为兵士宿卫时最主要的武器。《新唐书》卷五○兵志略云:

  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觽、毡帽、毡装、行滕皆—……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

府兵上番宿卫给横刀,《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载唐某府卫士王怀智等军器簿(73TAM232:8)略云:

  1.王怀智
  2. 弓一并袋 刀一口 胡禄箭卅支。

这里的“刀”就是横刀。《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载唐永淳二年田未欢领器仗抄[64TAM35:41—2(b)]云:

  莼彪彪付田未欢胡禄弓箭壹具,横刀壹口。

这些都是府兵因上番而领的器仗,其中横刀是较为重要者。《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

  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

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1]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但横刀与陌刀不同,它不是重兵器,私家可拥有,市场上也可出售,唐天宝二年交河郡市估案就记载了横刀价格,大谷三O 八四文书[2]云:

  1.镔横刀壹口输石铰 上直钱贰阡伍伯文 次贰阡文 下壹阡捌伯文
  2.钢横刀壹口由铁铰 上直钱玖伯文 次捌伯文 下柒伯文

这是白铁及输石口横刀的时估价格。府兵自备的横刀即可从市场上购得。
  陌刀与仪刀、横刀、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属于宿卫兵仗,上引《唐律疏议》卷八宿卫者所持兵仗有横刀、甲、矟、弓、箭之类,但没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门略云:

  其年(开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内诸司卫所管羽仪法物数内,有陌刀利器等……其诸司卫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请纳在军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请给仪刀。

陌刀不是羽仪法物,而是利器。《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云:

  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谓非弓、箭、刀、楯、短矛者。)
  [疏]议曰:“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

私家合有的兵器有弓箭刀楯等,这里的刀指陌刀之外的另外三种刀,更多的是指横刀。私有禁兵器中未列举陌刀,可能因陌刀在唐代为一种新兵器,私人拥有的可能性比甲、弩、矛等要小。
  《六典》注文称陌刀为步兵所持兵器,类古之断马剑,其它史中记载的陌刀如何使用呢?
  《通典》卷一五二兵典五附守拒法条略云:

  又于城上以木为棚,容兵一队,作长柄铁钩、陌刀、锥斧,随要便以为之备。若敌攀女墙踊身,待其身出,十钩齐搭,掣入城中,斧刀助之。

这里的陌刀为守城之具。敌方攻城所备什物有“长斧、长刀、长锥……大钩”等,长刀即陌刀,陌刀对付翻墙而人的敌人,因其长也。同书卷一五七兵典十附下营斥候并防捍及分布阵条略云:

  诸每队布立……队副一人撰兵后立,执陌刀,观兵士不入者便斩。

副持陌刀以监斩,此为陌刀的第二种用途,同书同卷同条又云:

  诸军弩手,随多少布列,五十人为一队。人持弩一具,箭五十只,人各络膊,将陌刀、棒一具,各于本军战队前雁行分立,调弩上牙,去贼一百步内战,齐发弩箭;贼若来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从战锋等队过前奋击,违者斩。

这里的陌刀,即起古之断马剑作用的陌刀,不但为弩手所执,弓手也执之拚杀陷阵。同书同卷又云:

  布阵讫,鼓音发,其弩手去贼一百五十步即发箭,弓手去贼六十步即发箭。若贼至二十步内,即射手、今弩手俱舍弓弩,令驻队人收。其弓弩手先络膊,将刀棒自随,即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其马军、跳荡、奇兵亦不得辄动。若步兵被贼蹙回,其跳荡、奇兵、马军即迎前腾击,步兵即须却回,整顿援前。若跳荡及奇兵、马军被贼排退,战锋等队即须齐进奋击。其贼却退,奇兵及马军亦不得远趁,审知贼惊怖散乱,然后可乘马追趁。

这是《卫公兵法》所记录的作战方法,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每战,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即陌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步兵稍败后,奇兵、马军、跳荡才冲入腾击,步兵准备再援,步骑兼用,攻守有职。步兵为先锋,骑兵为侧辅,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陌刀作为断马剑的特殊功用,为先锋步兵冲阵的主要兵器,与马军、奇兵一起构成唐作战的主要特色。
  我们来看几个具体陌刀使用之例。《旧唐书》卷五六辅公祏传云:

  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自领余众,复居其后。俄而(李)子通方阵而前,公祏所遣千余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

辅公祏从杜伏威征战,伏威军中多用陌刀,所以这次战李子通时,先锋步兵所持的长刀可能就是陌刀。同卷所附阚稜传云:

  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刃,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及伏威据有江淮之地,稜数有战功,署为左将军。伏威步兵皆出自群贼,类多放纵,有相侵夺者,稜必杀之。

阚稜善用的两刃长刀可能就是陌刀,因为从其传看,阚稜统领的是杜伏威步兵,“拍刃”,《新唐书》卷九二作“拍刀”,杜伏威的步兵皆善使这种长刀,阚稜为其中最优秀者。由于杜伏威军队驰骋江南,未有强大马军与之抗衡,故而未形成《卫公兵法》所记的陌刀兵为先锋、马军及奇兵侧辅出击的作战方式。
  太宗的作战方法则与之不同。《旧唐书》卷五九丘和子行恭传略云:

  初,从讨王世充,会战于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虚实强弱,乃与数十骑冲之,直出其后,众皆披靡……既而限以长堤,与诸骑相矢,惟(丘)行恭独从。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发无不中,余贼不敢复前,然后下马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

丘行恭原为骑兵,将马进太宗后,改用步兵战法,“回骑射之”,类弓、弩手举动,下马执长刀大呼冲阵,与弓、弩手、战锋队距敌二十步内冲阵同,可见行恭与太宗因长堤与大军隔断后,虽只有二人,却采取了一步一骑的作战方法,步兵先进,骑兵突阵,与《卫公兵法》所记适相符合。
  陌刀为步兵所持类似斩马剑的武器。在疆场上,步骑对峙中,骑兵的作用相当于飞机坦克,其优势不必多论,步兵要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必须先破坏对方骑兵的优势,而陌刀,正好可以充当完成这种任务的兵器。史籍中所记杜伏威军中善用陌刀,南北对峙中南方骑兵总处于劣势,陌刀最早应行于南方。而太宗、李靖借鉴南方作战的长处,结合其作战经验,创造了步骑兼用、善用用陌刀的作战方法,则在唐军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太宗作战的两大特色为深入冲阵和出奇兵,《旧唐书》卷六O 淮阳王道玄传略云:

  太宗追悼久之,尝从容谓侍臣曰:“道玄始终从朕,见朕深入贼阵,所向必克,意尝企慕,所以每阵先登,盖学朕也。”

太宗也认为“深入敌阵”为其作战特色。太宗深入冲阵的基础是步兵与之合击,如道宗“乃与壮士数十骑直冲贼阵,左右出入,(李)勣因合击”[3]者,道玄因副将史万宝拥兵不进才“为贼所擒”。深入冲阵,乃用骑兵冲乱对方阵法,与之相配合的是步兵执陌刀冲入奋击,或断乱阵之马,或斫冲乱之兵,因此说太宗的深入冲阵离不开陌刀。
  《卫公兵法》也记载了奇兵。奇兵即由骑兵组成的出其不意使用的特殊之兵。《旧唐书》卷五五薛举子仁杲传云:

  两军酣战,太宗以劲兵出贼不意,奋击大破之。

出奇兵也是太宗常用的作战方法,用奇兵时为“两军酣战” 的关口,结合《卫公兵法》,两军交战时步兵先冲锋陷阵,奇兵留以待之,可见用奇兵的基础为大量步兵持陌刀陷阵,吸引了敌方马步兵注意力。奇兵多由骑士组成,利于发挥神速的作用,与奇兵相配合的是步兵持陌刀酣战。太宗深入冲阵与奇兵的作战方法都是步骑兼用。充分发挥步骑作用的战法,而保证步兵陷阵、合击的武器则是陌刀。太宗、李靖在立国前后频繁征战,建立了大唐帝国,又建立了大唐帝国“天可汗”的国际地位,步骑兼用的作战方法是武德、贞观武功的基础,而充分发挥步兵作用的兵器则为陌刀。
  此后陌刀的使用多见于史籍文书,如《旧唐书》卷八四裴行俭传略云:

  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德温傅反……行检行至朔州……遂诈为粮车三百乘,每车伏壮士五人,各赍陌刀、劲弩,以羸兵数百人援车,兼伏精兵,令居险以待之。贼果大下,羸兵弃车散走。贼驱车就泉水,解鞍牧马,方拟取粮,车中壮士齐发,伏兵亦至,杀获殆尽,会众奔溃。

车中埋伏的壮士执陌刀、劲弩,主要是为了对付抢粮车的马军,敌解鞍取粮时,车中壮士采取了《卫公兵法》所记步兵的打法,而伏兵有类奇兵、马军。步骑兼用,裴行俭保护了粮车的运送,这是陌刀使用的一例。又如同书卷九九萧嵩传云:

  (开元十五年)八月,(萧)嵩又遣副将杜宾客率弩手四千人,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自晨至暮,散而复合,贼徒大溃。

这次战斗主要兵力为弩手,据《卫公兵法》弩手持陌刀,这些弩手从早到晚与吐蕃大战,“散而复合”,当持刀棒反复陷阵冲杀,萧嵩时为河西节度使,可见河西军队开元中不但大量使用陌刀,而且弩手也善于使用陌刀。
  伯三八四一背唐开元二十二年沙州冬季勾帐略云:

  75.参拾捌口陌刀。

此为沙州都督府所有的陌刀。兵士征行时,陌刀由当军配给。《太白阴经》卷四器械篇第四十一略云:

  弩二分,弦三分……佩刀八分,一万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棓二分,二千五百张。马军及陌刀并以啄锤斧钺代,各四分支。

步兵陌刀、棓(棒)、弩各以十分之二的比例支给,马军不给陌刀及棓,以锤、斧代,以十分之四的比例支给,可见陌刀是步兵专有兵器。同书卷六阴阳队图篇第六十七也记载了陌刀支给分数,据图可知,陌刀为阴阳队的主要兵器。具体的领取情况,《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载唐咸亨五年张君君领当队器仗甲弩弓陌刀等抄(64TAM35:30)略云:

1.前付官器丈、甲、弩、弓、陌刀□等抄,张君君遗
2.失,其物见在。竹武秀、队佐史玄政等本队
3.将行,若得真抄,宜令对面毁破。

文书5行有“六驼驮马”,则将行的竹武秀队似由府兵组成的征行队,可知咸亨年间,西州府兵征行者有使用陌刀的。
  天宝年间,陌刀再一次在唐军事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旧唐书》卷一O 九李嗣业传略云:

  天宝初,随募至安西,频经战斗。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步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天宝七载,安西都知生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禄山之乱……贼将李归仁初以锐师数来挑战,我师攒矢而逐之,贼军大至,逼我追骑,突入我营,我师嚣乱……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杀十数人,阵容方驻。前军之士尽执长刃而出,如墙而进。

观李嗣业与李归仁之战,仍未出《卫公兵法》所记战法,“攒矢而逐之”即弩手、弓手先发箭射敌,“追骑”则指继步兵之后“迎前腾击”的马军。此打法被大量敌军破坏后,李嗣业独刀奋击,力挽狂澜,执陌刀的步兵“如墙而进”,再行《卫公兵法》所记的战术,可见与用陌刀相行的仍是《卫公兵法》所记的步骑兼用的战法,这一战法在安史乱后仍在实行。有疑问的是,唐前期西北战场使用陌刀,西州和沙州出土文书中也记有陌刀,为何嗣业传称天宝初“诸军初用陌刀”呢?
  据嗣业传,天宝时初次推广陌刀战法的军是安西诸军。此前,为争夺四镇、控制西域,安西战场烽火不断,如《新唐书》卷一一O 诸夷蕃将传略云:

  阿史那社尔,突厥处罗可汗之次子……(贞观)十四年,以交河道行军总管平高昌……二十一年,以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契苾何力、郭孝恪、杨弘礼、李海岸等五将军发铁勒十三部及突厥骑十万讨龟兹。
  契苾何力,铁勒哥论易勿施莫贺可汗之孙……(贞观)十四年,为葱山道副大总管,与讨高昌,平之。(永徽中)……诏何力为弓月道大总管,率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统秦、成、岐、雍及燕然都护国纥兵八万讨之(贺鲁)。

《旧唐书》卷一九八高昌传略云:

  (贞观十四年)太宗乃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及突厥、契苾之众,步骑数万众以击之。

贞观、永徽年间,安西战场上主要仰赖的是部落蕃兵,突厥、铁勒、回纥等部落一次次成为进军安西的主攻力量。蕃兵长于骑射,其优势在于迅速灵便,利用蕃兵以战安西,自然与其它战场步兵的主的作战方法不同,所以安西战场不采用《卫公兵法》所记的步兵弓弩、陌刀战术。
  进军安西者并非没有汉族步兵,只是这些步兵与部落兵相比,不是主力。这些步兵的主要兵器为矟。《旧唐书》卷八三苏定方传略云:

  (贺鲁)众且十万,来拒官军,定方率回纥及汉兵万余人 击之。贼轻定方兵少,四面围之,定方令步卒据原,攒矟外向,亲领汉骑阵于北原。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

此次与贺鲁对战的精兵为苏定方亲领的阵于北原的骑兵,步兵持矟保持阵脚,冲杀逐奔的则是骑兵。步兵持矟与持陌刀不同,陌刀长于进攻,矟外向利于防守,陌刀与矟的使用与否不但体现了战场上步兵的主动或被动性,也体现了战役中步骑的组成及仰赖步或骑的作战策略。吐鲁番出上文书中,甲仗中领陌刀的只有一见,而领矟的则较多,如《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五册载唐队正阴某等领甲仗器物抄(73TAM507:014/l,012/12—2)略云:③

(一)
  6.槊叁张并潘故破,二月廿日□
  7.领。
  12.槊染张并潘及釰无鐏。二{月廿日付}〖
  13.两张官槊,潘并故破。张建领。——一

(二)
  2. ]欢{槊}柒张付
  6. ]潘二月廿日付

同书载唐潘突厥等甲仗帐(73TAM507:012/12—1)略云:

  4.]得朔五张。缀1
  7. ]{朔}一{张},{欠}一{张}。

此皆为领槊记录,槊、矟相通。西州行军所配军器中,槊为步兵常给的兵器。这与我们在安西战场所见情况相符。
  直到开元年间,在安西战场上最活跃的军事力量仍为部落蕃兵,《资治通鉴》卷二—一开元五年七月条云:

  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奏突骑施引大食、吐蕃,谋取四镇,围钵换及大石城,已发三姓葛逻禄兵与阿史那献击之。

有精于骑射的蕃族部落兵冲锋陷阵,马与骑射皆略低一筹的汉军自然不用行陌刀打法,以步兵为先锋,但为什么天宝初要在安西诸军使用陌刀呢?
  我们先来看天宝初安西诸军兵马的构成。《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略云:

  安西节度使,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

安西马与兵的比例为0.1125,马匹非常少,其它节度使下的兵马数:

节 度 使             兵 额             马 数 马          与兵的比例

北 庭               20000               5000                  0.25

河 西               73000              19400                 0.26575

朔 方               64700              14300                 0.221

河 东               55000              14000                 0.2545

范 阳               91400               6500                  0.0711

平 卢               17500               5500                  0.314

陇 右               70000              10900                 0.1557

剑 南               30900              2000                   0.0647

岭 南               15400
 
 


 

除岭南外,剑南、范阳、安西的马匹数最少。剑南与北方不同,先置而不论,范阳马少可能与平卢马多有关,范阳、平卢马匹之和与兵士之比为0.11,仍不高,骑兵少,因而范阳、平卢军队大量使用陌刀,如《新唐书》卷一三五哥舒翰传略云:

  (崔)乾祐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

崔乾祐为安禄山守陕郡,所统兵虽不多,但有陌刀五千,表明安禄山部队大量用陌刀,而陌刀也是这次促使哥舒翰败北、潼关失留守的主要兵器,此不多论。安西兵多马少,只有使用陌刀以弥补骑兵不足一途。天宝初安西推广陌刀战法,与其马少直接相关。
  安西在开元末天宝初军事部署有所变化。《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开元二十九年条云:

  (冬十月)壬寅,分北庭、安西为二节度。

结合天宝初使用陌刀看,北庭、安西分为二可能不只是在置节度使上有变化,也含有兵员配置、兵种改变等变化在其中。变化后的安西兵多为汉人募兵,如李嗣业即“随募至安西”;变化后的安西兵骑少、步多,故而才在军中推广陌刀。陌刀的使用与否是与当时军事形势、军事部署的变化密切相联的。
  安西军队推广使用陌刀取得了成功。天宝七年,高仙芝征讨勃律时,选李嗣业与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以执陌刀的步兵为主的军队“长驱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其结果为“于是拂林、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归国家”[4],控制了西域。其后,继任的封常清又于天宝十二载击大勃律,“受降而还”[5]。史籍虽未记这次击大勃律时陌刀手的作用,但经过夫蒙灵詧、高仙芝、封常清三任节度使的努力,安西不但使用推广了陌刀,而且建立了能战的陌刀队、陌刀兵。陌刀手不与弩手、弓手合而为一,而是独使长刀,由陌刀将领导,专司征杀。高仙芝临刑时,边令诚“索陌刀手百余人随而从之”[6],可见独立的陌刀手已经建立起来了。正是这些陌刀手在安西军事部署改变、骑兵少而步兵多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作用,在西域征战拓土,使唐天宝年间在西域地区建立了赫赫武功,陌刀的作用又一次体现出来。
  从武德到天宝,唐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马政及整个军事形势,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唐代刀虽分为四种,真正在疆场上发挥作用的兵器只有陌刀。
  陌刀在唐后期战争中仍继续使用,如《新唐书》卷一七O 王栖耀子茂元传云:

  讨刘稹也,李德裕以茂元兵寡,诏王宰领陈许合义成兵援之,以河阴所贮兵械、内库甲、弓矢、陌刀赐之。

武宗朝平藩镇的战争中陌刀仍为主要兵器,但唐后期国力衰微,对外战争中更是如此,对贞观、开天时的武功只能望尘莫及。陌刀虽仍在战争中使用,但已失去了贞观、开天时的辉煌色彩。
  陈寅恪先生在《陈寅恪读书札记·〈新唐书〉之部》卷九二阚稜传中批云:

  唐玄宗时李嗣真(业)等始以陌刀著,然则陌刀殆始于此邪?俟考。

笔者参加整理寅格先生读书札记时(1987年),阅读先生在两《唐书》上的批注,颇不解先生何以留意陌刀这种兵器的出现、使用等,多年读书,常常思索这一问题,似有所得。陌刀,也应是先生“种族与文化”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族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多优势的关键兵器,陌刀伴随着唐帝国的建立、昌盛、荣辱悲欢。这样解释,是否真正理解了寅恪先生重视陌刀的原因呢?惜已无缘聆听先生教诲了,敬请读者指正。

作者注:此文发表于《学人》第7辑,1995年,收入《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308页。



————————————————————————————————————————————————————————————————————————————————

[1]《旧唐书》卷九O王及善传。
[2]见小田义久:《大谷文书集成》贰,龙谷大学,1990年,第19页,图版13;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449—465页。
[3]《旧唐书》卷六O江夏王道宗传。
[4]《旧唐书》卷一O九李嗣业传。
[5]《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天宝十二载条。
[6]《旧唐书》卷一O四封常清传。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0 15: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来他的资料比我全. 此文我也没有看过.多谢指点.
陌刀对付骑兵应该是可以的,但用于守城我倒是第一此听说.关于李嗣业和阚棱的陌刀,基本是有共识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0 15: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到现在,为什么如此流行的陌刀居然"无实样可考" 是最想不通的问题.我们文物考古工作发现那么多,居然没有陌刀出土? 这是这篇文章也没有解释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0 16: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陌刀究竟始自何人, 今不可考.

这一段有点没有天理吧,怎么能被阚棱放后面呢,多冤!  
始自何人确实没有什么希望被人知道,又不是麦克斯韦方程,hoho

说天宝诸军开始流行,十分怀疑,我觉得安西那边好像老有陌刀队,不说是专业的,起码也是专职的  
还有,史书上说的长刀不一定都是陌刀,虽然陌刀也叫长刀

QUOTE:
从陌刀的外形(双刃刀)推断其搏击特点,是除了刀的砍削动作以外,挥扫也是

这一段,我觉得不用多少安全距离,挥扫不一定是横扫,你连过武,横扫不方便用力,而且把重量的优势浪费了,就算有“高手”喜欢,也不大可能每个士兵都去练成“高手”,那刀斜挥要比较好办一些。密集队形乱刀挥下基本上不会抡出180度,收刀的时候,它本身是双刃,不需要转刀锋,就算斩在身体里面,拧腕就可以出来,正好反方向上起备第二刀。说它论劈砍不如斧,我也怀疑,15斤的东西抡起来,和斧也差不多了,而他的刃比斧长很多,在密集作战的时候没有办法仔细调整,砍中要比斧容易一些。(斧的优势在于——砸,尤其是对付重甲的家伙  )
而且它一丈长,只有前面1/3是头可是持的人又不是拿尾巴,就算安全距离也要不了3米阿。  
这样,而且正是因为不用单挑,所以它长兵如墙而进还是不错滴,和《练兵》里说的倭寇砍明军差不多


说唐代末期火器的影响,我…………  
那个时候没有,到北宋充其量也不过是火箭,而且要是那么说的话,弓箭一直都对他们有巨大威胁。

斩马有长柄的,就和陌刀那样,像剑心那个跟班拿的大家伙就是。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0 16: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刚在新唐书里找到的,贞观年间就是制式装备了,而且看口气是从官方命令抄来的

  太宗贞观十年,更号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诸府总曰折冲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号,而关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隶诸卫。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锸、?、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床二,鎌二;队具火钅赞一,胸马绳一,首羁、足绊皆三;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横刀、砺石、大觿、氈帽、氈装、行藤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并其介胄、戎具藏于库。有所征行,则视其入而出给之。其番上宿卫者,惟给弓矢、横刀而已。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11 00: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弱弱的问一句,横刀就是陌刀吗?不是吧。一般史书上提到的佩刀,指的应该是横刀吧。

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
——这个应该是陌刀吧?

唐代好像特别喜欢用刀?
君不见哥叔翰,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城取紫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四十州。
非常令人神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1 0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了一下,记错了哦,hoho
横刀是短刀,  

书上说的长刀我不都拿不准是不是陌刀,毕竟中文里面,长刀这个词自己也那么用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看不出什么分别,恐怕不能严格对应那个很很长、两个刃的大家伙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呵呵,哥舒爱用长枪哦,他的跟班带把解首刀就行啦,不过,半夜带刀而行,警察会抓的,这倒是个问题哦。

夺石堡城那仗真是郁闷阿  


吴钩到底算是什么东西啊?那东西实在不是剑,但是说它是刀,我觉得也不象话,大怪物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1 00: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

陌刀是长的刀,长的刀可不一定是陌刀阿,长的刀可以使很多种样子阿

刘裕还老抡长刀呢,(窃窃的嘟囔着走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11 09: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4-04-11, 0:48:40发表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

陌刀是长的刀,长的刀可不一定是陌刀阿,长的刀可以使很多种样子阿

刘裕还老抡长刀呢,(窃窃的嘟囔着走开~~~)

呵,我是看第二篇文章里说唐军步兵编制主要是陌刀。8过想想丘行恭本来是有马的。

8知道小李用的是什么兵器?除了弓箭,有史可查的就是刀了,霍邑之战里面有提到,说他杀敌太多刀砍了若干个缺口,只得换刀再战。那么应该是短刀了?反正不会是铁马冰河里说的虾米青龙偃月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1 17: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换刀就是短刀阿?  
对了,其实马刀往往是不开刃的。

我觉得又不是小说,出门老拿一种武器,看来都是有什么用什么,什么方便用什么而已,顶多是一种东西用惯了,拿的某一种地可能会比较多,比方出门让人带把槊,要是从马上掉下来了,顺手朝那个小卒要把刀子什么的,

铁马冰河是虾米东西??  
青龙偃月刀应该是没有希望了,那东西好像宋朝才有(要不就是明朝)

那时的人好像擅用槊的比较多,秦淑宝、程咬金、尉迟、李元吉、单雄信、罗艺。。。,(阚棱?李嗣业?他们大概是小队长做惯了,白花了我黄金300食物500去给他们升级,连个有身份的兵器都不换,切~~  ),可是到了后来的哥舒就开始是枪了,虽然好像差不多,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哦

要不我们八卦一下,数数什么人用什么兵器吧,演义不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山高水远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5072
注册 2004-2-6


发表于 2004-4-11 22: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50斤重的刀是不可能大规模用于部队的,算算看,千人队就要至少50000万斤好铁,如果是离开基地比较远的地方作战,毁坏的如何补充,无论如何不可能。
对步兵而言,就是5斤也不是小数目;15斤应该是骑兵配备的;我手持1000多克重的相机玩一下午,晚上胳膊都发酸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11 2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兄弟,一件兵器大部分是木头的,就算50斤也用不了那么多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12 04: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4-04-11, 17:06:26发表
为什么换刀就是短刀阿?  
对了,其实马刀往往是不开刃的。

我觉得又不是小说,出门老拿一种武器,看来都是有什么用什么,什么方便用什么而已,顶多是一种东西用惯了,拿的某一种地可能会比较多,比方出门让人带把槊,要是从马上掉下来了,顺手朝那个小卒要把刀子什么的,

铁马冰河是虾米东西??  
青龙偃月刀应该是没有希望了,那东西好像宋朝才有(要不就是明朝)

那时的人好像擅用槊的比较多,秦淑宝、程咬金、尉迟、李元吉、单雄信、罗艺。。。,(阚棱?李嗣业?他们大概是小队长做惯了,白花了我黄金300食物500去给他们升级,连个有身份的兵器都不换,切~~  ),可是到了后来的哥舒就开始是枪了,虽然好像差不多,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哦

要不我们八卦一下,数数什么人用什么兵器吧,演义不算

霍邑之战里他好像是使双刀滴,那么是长刀滴几率应该不大  
铁马冰河么,呵呵,一本写小李的小说,nono跟我说虾米书都要重视的说  
那时候应该是用槊的多吧,有图片看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2 15: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武将一般应该有用惯的武器. 比较习惯使用,容易发挥最大威力. 就是打枪,自己用惯的枪和当场发的新枪,射击精度就差很远. 弓也是自己用惯的比较容易射出好成绩
   当然当兵的是没这个条件的. 其实武将对武艺的练习,是比较全面的,善使陌刀,不等于说其他的用的不好. 战场上情况万变,随手拿起武器就要作战,所以十八般武艺都要练习.枪和槊的种类很多,可以参看图考,不过有些的确很类似.
    个人感觉步兵对付骑兵,最有效的还是长矛. 如果按照图谱上说的陌刀,并非密集队形的步兵所适合使用. 最主要的是无法解释如果陌刀按照萧让先生第二篇文章上所说,应该是很成功,后世居然不用是解释不通的,另外唐代出土文物如此丰富,居然陌刀"无实物可考" 不得不让人怀疑.

   另外答复凝雪幻,我虽练武,但到了现代, 器械的实战技法基本都已经失传. 现在流传下来的武术器械套路,表演性质多于实战效果. 古代军队的作战样式,也只能凭猜测了.  关于唐代使用火器的问题,宋代当然是开始规模使用的时代.但是我想表达的是唐代后期以后陌刀消亡和后来火器出现,杀伤力渐大.陌刀队密集队形生存受影响的推测. 当然弓箭的威胁也很大. 可能成文仓促, 语句上经不起推敲.多谢指正.

   至于吴钩,说法很多,有说就是剑的别称,有说是一种钩.

    有一个问题不懂,还请两位指教:" 虾米"指代何物? 出直何典? 我过去好象没见过.孤陋寡闻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2 15: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答山高水远:
   全铁做刀柄是不可能的. 凝雪幻已经解释了. 即便如此,15斤的确也是很重的兵器.这点我同意.
   但不能用阁下的亲身体验来推断训练有素的古代军队士兵的能力. 同样举个例子, 如果平时不常锻炼的人,让你参加目前我军一线野战部队的拉练,一定也会觉得不是人能承受的.
   平时业余爱好者射箭,一般练习弓也就20-30磅的, 30多磅的金属弓能射的人就不多.  专业弓没有50磅以下的. 80-90磅的都是不在话下. 这练的和不练的,是没法想象其差距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2 18: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4-04-10, 16:04:07发表


斩马有长柄的,就和陌刀那样,像剑心那个跟班拿的大家伙就是。

请问剑心是什么? 请指教.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让

白衣公主太中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166
帖子 554
编号 6386
注册 2004-4-1


发表于 2004-4-13 05: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4-12, 15:52:20发表

    有一个问题不懂,还请两位指教:" 虾米"指代何物? 出直何典? 我过去好象没见过.孤陋寡闻了.

虾米,就是什么,不好意思,口头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3 17: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虾米=什么  哦, 是个人的习惯还是小范围里流行的说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eiwe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9
编号 6498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3 22: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刀不一定代长手柄,刀刃长也可以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5 01: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此话也就是我的第二种猜测, 陌刀的称呼在军中可能有点混乱,很多刀都称为陌刀,并无确切定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黑水镇燕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6807
注册 2004-4-15


发表于 2004-4-15 21: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新旧唐书中陌刀的出现次数和场合,我有一些个人的推断。陌刀仅是一种精锐步兵的制式武器,而不是普通府兵所能用的。它的重量就能说明这点,15斤,比普通府兵用的横刀重很多,没有强壮的体格是抡不了多长时间的。由于开元天宝年间安西用兵较多,相较来讲安西节度的兵马也较精锐,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两唐书中陌刀的使用多是在安西。同时这么大的重量耗铁也会很多,可能打造工艺也得精良一些,单兵的成本就上去了。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陌刀是从开元年间开始流行。毕竟那时的国力是唐朝的顶峰。安史之乱后,朝廷的计用多靠东南维持,战乱又多,同等的财力与其造昂贵的陌刀,不如多造普通的横刀。所以陌刀在普通战争中逐渐消失。而旧有的陌刀也不舍的用,多藏在内库,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使用,如宰相武元衡被刺后,宪宗出内库弓箭陌刀给左右街使以护卫宰相上朝。又如李德裕讨刘稹而出内库陌刀用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5 2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由于对陌刀的形状仍然存疑. 但总体上说, 长刀不完全是用铁做的,刀柄一般是不用铁的,否则不止15斤. 横刀是短刀,和陌刀战术使用都是不同的.
   从生产成本上说,步兵对抗骑兵的武器, 长矛用铁和生产方便程度都超过陌刀.所以用横刀和陌刀比不如拿枪矛和陌刀比.
   宋代枪的大流行,说明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吴晗曾经在他的文章里说陌刀就是斩马剑,二者不知道是否真的是一种东东?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15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是根据唐的六典里来的. 但斩马剑和宋代图谱里的样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现在一种说法是我文章里引用那个网站的图,另一种说法是长刃的长刀,有点象苗刀.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没有文物依据.
   所以在唐代出土文物如此之丰的情况下,不得不令人怀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48000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3
编号 34293
注册 2005-3-9


发表于 2005-11-26 12: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种15斤重的陌刀,长而纫大,敌人看了都害怕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5-11-26 16: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粗人,诸公的考证实在精妙,我十分佩服.
结合我自己的体会说一下:
1\我认为陌刀和我们现在武术用的朴刀类似.
2\朴刀又叫双手带,广泛流行于元\明\清三代,在守城的时候是必备武器.
3\朴刀宽面厚背,有比较长的柄(而且可以拆卸),适宜步战和对骑兵作战.武术界有这样的口头传说.
4\朴刀和大刀不同,主要因为大刀更重更长,所以使用方法上应当不一样.不过朴刀大概也应当是30斤左右才对.
5\练习武术的人使用50斤的长柄刀很容易,使用100斤以上的大刀也不难,这不需要多少力量,关键是借助旋转刀而产生的离心力.目前我们很多杂技演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耍近100斤大刀.历史上也有用120斤刀的将军(明\刘梃)
6\双刃武器在劈砍中十分容易折断,而且双刃武器一向被武术界认为是剑类.所以说陌刀是双刃我认为是不可想象的.双刃武器在汉后的军队中好象只有矛(枪)类.剑都没有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侯景

Rank: 4
组别 女官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3
功绩 31
帖子 143
编号 28199
注册 2004-12-18


发表于 2005-11-26 16: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代军队的强大,不是靠单一一种武器或者装备来实现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12-2-17 18: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出当年旧帖,现在看起来,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有空补充一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风划过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978
编号 440560
注册 2011-8-27


发表于 2012-2-18 12: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金刚捣锤 的帖子

金刚前辈居然大驾光临

陌刀将,我只知道李嗣业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4 13: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81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