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隐藏在三国正史后的一段悬案
性别:未知-离线 YellowBird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625
编号 5989
注册 2004-3-13


发表于 2004-4-6 13: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隐藏在三国正史后的一段悬案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费祎被刺是蜀国政坛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蜀国自诸葛亮死后所采取的防御性国家战略再起了大变动,蜀国鹰派势力的抬头。这件事单从《费祎传》来看,只是一次偶发事件。但是如果和其他史料联系到一起,这起被刺事件就不那么简单了。
  
延熙十五年的时候,姜维进攻西平,虽然西平没打下来,但抓获了时任魏中郎的郭循。后来这郭循大概表现良好,就把他吸收进了蜀汉的阵营,而且官位做到左将军!要知道,这可是马超、吴懿、向郎曾经做过的位置,足见蜀国对其殊遇之重,不亚于对待夏侯霸。
  
但是这个人身在蜀营身在魏,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最后虽然刘禅没被杀掉,但他总算也拼着性命干掉了蜀国的一名大员。魏国感动不已,追封郭循为长乐乡侯,使其子袭爵。
  
但是这起刺杀事件仔细推究的话,疑点非常之多。就动机来说,这不可能是魏国朝廷策划的阴谋。费祎是出了名的保守派大鸽子,他在任期间是蜀魏两国最平静的一段日子,几乎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魏国正乐不得,不可能刺杀掉他而让鹰派姜维上台,自己找自己麻烦。

这也不可能是私人恩怨,就算郭循跟费祎再怎么有仇,他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出姜维什么时候打西平,自己会不会被俘,被俘以后是直接砍了还是受到重用,费祎喝醉了是否会凑到自己身边。

而这两个可能都排除掉的话,剩下的最有动机杀费祎的人,那就是姜维。

姜维与费祎的不和是众所周知的,前者是主伐伐魏的鹰派,而后者则是坚持保守战略的鸽派。在费祎当政期间,“(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姜维被费祎压制的很惨。费祎死后,能够获得最大政治利益的,就是姜维。事实上也是如此,陈寿在三国志姜维传里很有深意地如此记录道:“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短短一行字,姜维迫不及待的欣喜心情昭然若是,路人皆知。
  
换句话说,费祎的死,姜维是有着充分的动机。
  
而姜维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姜维传》裴注里有载: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就是说姜维这个人,对功名很执著,而且不象〈三国演义〉里一样是个楞青头,反而很有城府,好“阴养死士”。至于偷着搜罗这些死士是做什么用的,就不好说了。

而郭循在众目暌睽的岁初大会上刺杀了费文伟,摆明了他自己就是拼个同归于尽,不想活着回去,这是标准的死士作风。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究郭循的履历我们会发现。西平战役的发动者是姜维,捉住郭循的是姜维,把他抓住不杀反而送回朝廷的还是姜维。换句话说,郭循看似是偶然地被俘才入蜀,实际上这些偶然却是完全可以被姜维所控制——姜维有能力决定发动战役的时间,地点以及对俘虏的处置,这一连串偶然只有姜维能将其成必然。

这几条证据综合在一起推测,再加上动机的充分性,很难不叫人怀疑姜维在这起刺杀事件里是无辜的。

我们这些生活在后世的人,凭借残缺不全的史料尚且能推断出姜维的嫌疑,当时的蜀国肯定也有人能看出来。但是史书上的记载似乎姜维是完全无辜的,和这事丝毫没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有这样一件事:“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这一条记载很值得怀疑,因为如果真是郭循上寿时候想刺杀后主而“为左右所遏”的话,那他早就该被抓起来,蜀国怎么可能还会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参加宴会?所以这一条记载不大可能是真的,倒象是事后为了充分证明其邪恶而后加进去的补叙。这种经验大家都有,如果一个人做了什么坏事,那么很多人就会说:“我早看出这小子不是好东西了,前天他在我家门口转悠我看他就象是要偷东西,我就是没说。”郭循这件事也一样,后主听说他刺杀了自己的重臣,大怒之下号召群臣揭批其反革命行径,于是肯定就有墙倒众人推,说:“郭循早就怀有二心,打算刺杀陛下,幸亏我们左右给您拦下来。”反正郭循死了,死无对证。后主智力低,也没想问问:“你早看出来了?那你怎么不早说哇?

总之,这条记载应该是刺杀事后往郭循身上泼的脏水。

但是,这盆脏水还是有它的用处。它给人一个暗示:郭循是打算刺杀后主,因为太难下手,所以才找了个相对比较软的柿子来捏,结果捏掉了费祎,因此这起刺杀是最开始目标是刘禅,费祎只是次要目标。

只要大家都相信了那条记载,那姜维的嫌疑就可以澄清了。是啊,郭循原来是打算刺杀我朝皇帝,找不到机会才转来杀其他目标,费老爷是运气不好被他撞见了。我总没动机杀我朝皇帝吧。如果近一步推论的话,这段记载很可能就是姜维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而在事后说的。

综合上述种种迹象不难发现,整个刺杀事件的形成可能是这样:最初是姜维拿获了魏中郎将郭循,并收罗了他做为自己的死士。(或者郭循根本就死了,姜维拿自己豢养的死士冒了郭循的名字)。西平战役就是姜维为了创造出郭循“被俘魏将,归顺我朝”这么一个令人信服的身份背景而发动的。接着郭循“被俘”,押解给成都,归顺蜀国,得了左将军之位。然后十六年年初大会上,策划已久的郭循杀了费祎,完成了他死士的使命。姜维怕别人怀疑到自己头上,于是在事后对皇帝刘禅和其他同僚说:这家伙早就脑后有反骨,好几次想刺杀皇帝都被左右拦下了。然后大家“哦”地一声恍然大悟,再不去怀疑姜维杀费祎的动机,纷纷谴责魏国的恐怖主义行为云云。

虽然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姜维与这起刺杀事件有什么牵连,历史资料也只给出了残缺不全的几个点,但从动机、能力、条件和其一贯作风中仍旧可以推测的出姜维与费祎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7-2-13 18: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YellowBird于2004-04-06, 13:52:14发表
在资治通鉴卷七十五载有这样一件事:“循欲刺汉主,不得亲近,每因上寿,且拜且前,为左右所遏,事辄不果。”这一条记载很值得怀疑,因为如果真是郭循上寿时候想刺杀后主而“为左右所遏”的话,那他早就该被抓起来,蜀国怎么可能还会放任他到延熙十六年年初去参加宴会?所以这一条记载不大可能是真的,倒象是事后为了充分证明其邪恶而后加进去的补叙。

这里的“所遏”并不代表是因为行刺被发觉,实际上皇帝左右的护卫人员是不可能任由别人离皇帝太近的,不管他是多重要的人物、有没有行刺的企图。怎么知道他当时就是想行刺才是问题。

郭循以一介降人,官至左将军,应该有一定才能,何以竟然莫名其妙地逞匹夫之勇,行无益之事,则有可疑之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6 14: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记载我也觉得有点问题.
郭循在蜀官职已经不低了,作了那么多年官,被俘时又没有死节,说明这个人很有城府.如果他想刺杀后主的,引起蜀国动荡,还可以理解.但是刺杀费祎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他完全可以找个时间重新投魏,没必要如此冲动.除非他在宴会前收到密信,上面的内容引起他情绪的波动.或者他是天才,看出蜀国伐魏只能削弱蜀国的实力.而费祎正是伐魏的障碍,故除之.不然就是楼主的观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ellowBird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625
编号 5989
注册 2004-3-13


发表于 2004-4-6 18: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姜维的嫌疑还是很大的。关于郭位居左将军还要刺杀费,我觉得有两个可能:一是如文中所说,这个郭根本就是冒牌货,是姜的死士假冒的;二是杀费的另有其人,而郭只是个替死鬼,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当政的人编的。不知各位老大以为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龙笑酒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3
编号 1245
注册 2003-10-3


发表于 2004-4-6 19: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是马伯庸的小说《街亭》的后记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叔梁纥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1
帖子 479
编号 4783
注册 2004-1-27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04-4-6 19: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ellowBird于2004-04-06, 18:26:14发表
个人以为姜维的嫌疑还是很大的。关于郭位居左将军还要刺杀费,我觉得有两个可能:一是如文中所说,这个郭根本就是冒牌货,是姜的死士假冒的;二是杀费的另有其人,而郭只是个替死鬼,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当政的人编的。不知各位老大以为如何?

史料呢,需要证据阿,推测太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刚捣锤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143
帖子 790
编号 6515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6 19: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事情,恐怕在史料上是很难再找到确凿的证据了.但是, 楼主的猜测是不无道理的,  但我认为虽然可疑,但不能排除史书所写的为事实. 一个降将的心态,是能难把握的. 所以这只能算一个合理的猜测和历史的存疑.
   类似政治阴谋这类东西,史书上记载的东西,不可信的不少.但又没有其他确切资料,所以类似疑案是很多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雪幻

白衣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44
帖子 1374
编号 3870
注册 2003-12-29


发表于 2004-4-6 20: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杀个人而已么,用得着费那么大劲吗?看来姜维身边很缺乏专业人士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6 2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凝雪幻于2004-04-06, 20:03:33发表
杀个人而已么,用得着费那么大劲吗?看来姜维身边很缺乏专业人士阿

杀个人不难,但是杀人又使人怀疑不到自己就需要斟酌人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lxy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2776
注册 2003-12-1


发表于 2004-4-6 20: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到和我构想的一段小说情节挺像的,不过,只有作案动机,是不能定案的,呵呵

郭循的中郎不是什么正式的官职,只不过他“素有业行,名著西州”(有"业"看来是个读书人,怪不得脑筋死,非要整个舍生取义呢),是当地有名望之人,所以被授予了一个名誉官职(裴注评论:“郭脩在魏,西州之男子耳……于魏又无食禄之责”)。蜀国给他高官也是看重了他的名望,想整点政治影响。当时随着蜀国官制不断升级发展,左将军已不是什么重要的职位了,连张翼等人的将军号中都加了“大“字,而与郭循平级的只是胡济、宗预这些资格老却无突出成绩的人,因此郭循不算被重用。另外,郭循任左将军也就两年多,时间也不太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4-6 2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既然郭循担任了左将军,就排除了死士的可能,死士总不会做官吧。

要么姜维要挟郭循做,要么郭循感激姜维之恩而刺杀,这两点理由比较能接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usouw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6
编号 483
注册 2003-9-5


发表于 2004-4-6 22: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受孔明重托,国内不摆平他怎么出去混啊
可以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irerick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5570
注册 2004-2-24


发表于 2004-4-7 0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像各位都已认定是姜维干的了.
但是没有人列出证据
无法让人信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4-4-7 04: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忘了费先生涵丞蜀相之规,  当时全国的经济全凭他一人支称.  杀了费老可是损蜀一大要员呀.  

姜维确实是有作案动机.  只可惜没有犯案现实..  一切只能推测了. (不过我不认为姜为有那么高超的手段.  而且他也不可能会相当然的认为自己会在费死后就能掌权.  事实上除费之外, 蜀中还有几位内权比较重的.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eiwe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9
编号 6498
注册 2004-4-5


发表于 2004-4-7 07: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看有可能,但是费也是孔明后托蜀国经济管理,姜维若杀他岂不是自断经济来源,我看另有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劫匪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6576
注册 2004-4-7


发表于 2004-4-7 16: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只是推测罢了~~
不过姜维受孔明如此器重,怎么说也不会是阴险之辈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4-4-8 00: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好像无可辩驳啊!新观点!姜维值得怀疑,加上姜维自己是外来士族,被蜀国荆州士族压抑太久(费郼为最大对立面),难免会借孔明之名蠢蠢欲动,从而杀掉政敌而得以出兵攻魏。我甚至还想到姜维与钟会合谋是否真正目的就为了复兴蜀国,抑或是自己当蜀王割据一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4-8 11: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姜维不象个想为自己的私利而割据一方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18: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4-04-08, 11:11:51发表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姜维不象个想为自己的私利而割据一方的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谅马超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9
编号 2921
注册 2003-12-5


发表于 2004-4-9 22: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要怀疑一切,那就没什么话说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秋孤寒

好畤侯谏议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32
帖子 3166
编号 702
注册 2003-9-11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04-4-9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ellowBird于2004-04-06, 13:52:14发表
而这两个可能都排除掉的话,剩下的最有动机杀费祎的人,那就是姜维。

啊!好处就表示有作案动机而加以怀疑,那诸葛亮搞不好不是病死的,而是蒋琬有意把他累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北宫望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北将军
功绩 20
帖子 1972
编号 4660
注册 2004-1-21


发表于 2004-4-9 22: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4-09, 22:29:55发表
啊!好处就表示有作案动机而加以怀疑,那诸葛亮搞不好不是病死的,而是蒋琬有意把他累死的。

对,我很怀疑诸葛亮不是病死的,而是慢性中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魏文长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4
编号 2716
注册 2003-11-29


发表于 2004-4-10 19: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郭循在魏国并没有做过魏国的官~“魏降人”的意思只不过是指~
他是在姜维占领西平郡的时候被强迫迁来得!他只是在当时的西平郡是地方上的一个名士~~~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
我说一个比较简单的推测~~~大家不要扔鸡蛋~~
《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祎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

会不会费祎酒后毫无口德。。。。。。
气的我们本来就有点狂傲(因为他是名士嘛),还稍微有点暴力倾向的郭左将军动用了暴力,
然后一失手成千古“刺客”哩~~!这种事可是在我们现在很常见的案子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兩袖清風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1
编号 5722
注册 2004-2-29


发表于 2004-4-11 10: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根據<十七史商榷>,循為修字之誤.

p.s.沒記錯的話,榷字是這樣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2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4-4-16 0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文,支持一下。虽然缺乏有力的证据,但是要知道,许多阴谋(如果此事是阴谋的话)是永远不会有证据的。特别是搞阴谋的人一直没有被推翻。
我也说几点意见:
1、这个怀疑很有见地,基本上把姜维的作案动机分析的很清楚了;
2、这个郭循在魏国并不是什么名将之类,被姜维俘虏之后,仅两年时间就晋升到了左将军的高位,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看看姜维自己已经是晋升飞快的了:
——228年被俘虏过来,被任命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后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234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
——239年,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
——243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
——247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249年,假节
——254年,加督中外军事。
——256年,为大将军。
再看同期的夏侯霸:
——249年主动投靠蜀汉时,已经是魏国的右将军,比之郭循的中郎高很多。
——255年,车骑将军
——同时夏侯霸还是后主亲戚。
由此可见这个郭循晋升的极快,但是又不见其有什么过人的才能。所以很有可能是为了使其能方便地接近费袆而有意为之。

3、郭循的动机
楼主已经分析,费袆执政对于魏国的稳定是有利的,因此魏国不会派间谍去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郭循本人呢?在费袆执政阶段很少与魏国进行大规模作战,因此结仇之说也基本无可能;
郭循从一个魏国小小中郎,在被敌人俘虏后仅两年就被提拔为左将军的高位,按道理应是感激不尽的,怎么反而是有深仇大恨呢?于理不通呀。
因此楼主分析的可能性就是最大的了。
政治斗争真是残酷呀。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即是这个道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smm1985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6425
注册 2004-4-2


发表于 2004-4-24 14: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偏于相信楼主的观点~ 我对这段历史不是非常了解,我个人非常崇拜曹操,所以对曹操称霸的历史才有点研究。但楼主的观点有理有据,很难让人怀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aptain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3
编号 4901
注册 2004-1-31


发表于 2004-4-28 19: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倾向于姜维是找了个死士做郭循的替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lz5000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19
编号 4570
注册 2004-1-17


发表于 2004-5-1 20: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费祎可是一直准备北伐的呀,他和姜维只是在具体执行方式上观点不同,基本目的是一样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夫瑞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13
帖子 869
编号 2320
注册 2003-11-19


发表于 2004-5-1 2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姜维的确嫌疑很大。
诸葛亮死因到不可疑,倒是魏延是不是被姜维蒋琬杨仪和谋干掉的呢?
还有就是孙策,让人感觉是郭嘉和曹操下的黑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使之泪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7
编号 7559
注册 2004-5-12


发表于 2004-5-12 04:2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
      姜维的确有作案动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3 18: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24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