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个有丰厚的内心世界的人,为什么混不下去? [打印本页]

作者: 在爱中沉沦    时间: 2006-6-27 15:38     标题: 一个有丰厚的内心世界的人,为什么混不下去?

曹植死了,死在哥哥与侄子之手。
观其文章言语,叹其内心之丰厚,可是为什么竟混不下去?
曹雪芹死了,红楼梦还没写完。看红楼梦,何其美也,何其丰厚,为什么要举家吃粥酒常赊?
王尔德死了,观其《快乐王子》,《夜莺》,等等,何其丰厚的内心,为什么竟混不下去?死时房租也付不起。
梵高也死了,他的画画出他的心,也是个内心存厚的主,可是为什么混不下去?
尼采的作品如此之多,观其著述,想其为人,内心何其丰厚,有无数的想法,何以竟混不下去?在疾病与孤独是发了疯?
阿炳街头卖艺,闻其曲子,二泉映月,其心灵深处何其丰厚,为什么竟混不下去?
孔子一生,劳碌奔波,由此推而广之,春秋战国诸子,想法如此之多,内心如此丰富,何以竟混不下去?
................................

为什么竟混不下去?比民工都不如?丰厚的内心世界,有什么用?为什么不可以抛却这丰厚的内心世界?为什么混不下去?
Give me an answer,can you?who can?
作者: crayfish    时间: 2006-6-27 15:43

有句话叫 哀莫大于心死,可以个人却觉得,哀莫大于心不死 更为准确些。
 
看了楼主的例子,感觉孔子和其他不是一类,阿炳说不清。曹植也不行。
作者: 舟自横    时间: 2006-6-27 15:56

因为社会不需要.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6-6-27 19:32

人文艺术思想的丰寡与社会生存能力的高下并无必然联系,
一个是艺术、宗教化的,一个是功利化的;一个是理想性占主导的,一个是现实性占主导的;
二者甚至本来就存在着矛盾。
最优美的诗歌,在饥饿面前,也比不上最廉价的面包,但是对于灵魂,它才是盛宴。

一方面,当一个人的思想超过了时代,或者与大多数人不同,自然容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
另一方面,一个人也正是因为在现实中经历了磨难,并以自己的理性去分析这些挫折,以自己的感性去感受这些痛苦,以自己的意志去对抗这些困苦,所以他们才成就了自己的思想。

富可敌国是商人的成功,百战败捷是将领的成功,权倾天下是政治家的成功,而思想者有自己的成功。
孔子、释迦摩尼、耶稣基督,这些最伟大的思想者,他们都胸怀着世人的幸福,承担着自己的苦难,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并为后人留下了可以依靠的信仰。这才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释迦摩尼主动放弃了在尘世间能够得到的一切“成功”“幸福”,去探寻人终极的归属。
孔子虽不得用,但没有沉沦、没有怨天尤人,他有几句话很好地说明了他怎么看自己不被人理解和混不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曰: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所以,首先搞清楚自己想追求什么,现实和理想之间更愿意作怎样的取舍。
曹植比他的兄长更有文采并不表示他更适合做一个国家的最高政军长官,李煜的亡国却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世事总是有得有失,又何处觅得那扬州鹤?

一个有丰厚的内心世界的人,为什么混不下去?
一个力可举鼎的人,为什么会淹死?
作者: 混沌子    时间: 2006-6-27 20:25

楼上说得真好.
:&:&

内心的思想能力与处世能力虽有联系,或许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互相转化,但是它们的"主导目标"不同,标准不同,所以有质的不同.思想的能力通过孜孜的获取、思考和讨论取得;而处世的判断和手段,也需要身处其中地去磨练----没有在世尘的跌打滚爬和算计是无法获得良好的处世能力的.
作者: 郎心如铁    时间: 2006-6-28 02:45

他生错了年代,哪个年代需要的是枭雄,奸雄,不需要曹植那样内心丰富的人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6-28 05:37

心灵丰富的人一般是比较率性和纯粹的,而现实社会却充满了勾心斗角,他们不屑而为,所以当然混不好了.
作者: 在爱中沉沦    时间: 2006-6-28 10:04

我的观点:
内心丰富是个好事,只是世界不需要内心丰富。名利也不需要内心丰富。欺世盗名的人往往不需要太多丰富的内心世界,想那么多只会被取笑。
但是要让这批内心丰富的人去做欺世盗名逐利的事,他们又往往不够专业,于是拼不过职业欺世盗名者。
留给他们的,也就只是后世的肯定与纪念了。活在当世,他们是失败者,淘汰者。
作者: 舟自横    时间: 2006-6-28 14:23

一个有丰厚的内心世界的人,为什么混不下去?
一个力可举鼎的人,为什么会淹死?


非常精辟!!

完全是两种没有可比性的概念.
作者: submarine0    时间: 2006-6-28 16:36

一个人的内心太丰富~~就会太关注~自己的内心~

不利于~显示的发展~~~

内心的孤独或痛楚~~~

我们可以说在忍受~~也可以说在享受~~

那种内心的体验~~让我们在别的方面付出了代价~~
作者: 长沙杨克虎    时间: 2006-6-29 01:10

社会太复杂 人太简单了
作者: 庞桶    时间: 2006-6-29 10:44

恨地无环同志果然是高人啊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真是经典
既然追求的是内心丰厚而无所谓物质条件的好坏,又何必以世俗的混不混的下去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呢?
至于说成功、失败,那都只有相对上的意义,有什么胜利是绝对、永恒的胜利呢?
那些思想者悲惨的自身命运,丝毫遮掩不住其不对称地绽放的耀眼光芒。
或许物质世界的成功者认为自己成功了,但也大有可能只是另一层面的失败者。

如此又可引发一个命题:一个有丰厚物质条件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心理的困扰?
作者: 小马爱犬屋    时间: 2006-6-29 10:58

内心世界太丰富了,以至于沉溺其中,对外部世界反而不当回事。

就如许多网游同志,对游戏中的角色关怀备至,时刻不忘补血补蓝,反而对自己的身体忽略了,一天只吃一包泡面。

如此,如何能不垮。
作者: 桃之夭夭    时间: 2006-6-29 23:05

内心和社会生存没有必然相关。不合拍还是自身出了问题,关键在于自己。
作者: patriot0712    时间: 2006-6-30 00:06

没有痛苦,哪儿来的诗人?标题的因果关系反了,应该是:混不下去了,丰厚的内心世界才产生。
作者: wave    时间: 2006-6-30 00:43

楼上的说法未免太绝对了,史上的文人骚客也不乏一帆风顺的得意者。
还是无环兄说的好,精神是否丰富和是不是混得下去实在是两个概念。
楼主列举的例子似乎都是虽然“内心丰厚”,但处世往往过于单纯的人,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混不下去似乎也不奇怪吧
作者: patriot0712    时间: 2006-6-30 02:17

嘿嘿,我本来是胡扯来着,老哥还当真了。看来以后说话要小心。
作者: 闲时来轩辕    时间: 2006-10-19 20:25

观此,不禁一笑,这个角度看,也很有道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10-19 20:40

因为执着于内心世界。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10-19 21:56

我觉得孔子、孟子和曹植、李昱这种人还是应该分开考虑的。

另外,我觉得写诗这个东西,30%靠技术,70%靠灵感。而灵感部分更多的时候,往往发生在人对人生绝望的时候。因此,我们也可以猜测,如果曹植继位,也许繁琐的政务会让他对诗词歌赋毫无兴趣。曹丕虽然初期文学功底不如曹植,但事业上的失落也许会给他沉重的打击,这种打击如果能化作灵感的话,也许他反而会成为很强的诗人。

所以,这个问题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我觉得很难说。
作者: sky_force    时间: 2006-10-19 22:01

有次在寝室里我随便说了一句"人在大喜或者大悲的时候才能做出惊人的杰作”

结果被室友纠正说“只有大悲的时候才能做出杰作吧?谁的杰作是在大喜的时候做出来的呢?”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0-20 12:35



QUOTE:
原帖由 sky_force 于 2006-10-19 22:01 发表
有次在寝室里我随便说了一句"人在大喜或者大悲的时候才能做出惊人的杰作”

结果被室友纠正说“只有大悲的时候才能做出杰作吧?谁的杰作是在大喜的时候做出来的呢?”

嘿嘿,真正的牛人不论什么情绪的时候都能出杰作的,哪怕是不高兴做的事情,比如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天顶画~~
作者: sky_force    时间: 2006-10-20 12:50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6-10-20 12:35 发表

嘿嘿,真正的牛人不论什么情绪的时候都能出杰作的,哪怕是不高兴做的事情,比如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天顶画~~

不高兴做的事啊 谢谢你给我找了一个论据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10-20 14:18



QUOTE:
原帖由 长沙杨克虎 于 2006-6-29 01:10 发表
社会太复杂 人太简单了

社会太复杂,人也未必简单吧。
作者: 末日朝阳    时间: 2006-10-20 19:43

物质上且无视
精神上也比较惨才是真的
梵高好不容易碰上个貌似知己 高更,结果吵起来追着砍人家,高更跑了,他郁闷,就自残把耳朵割了
尼采本来还有个朋友 瓦格纳,也(因为女人?)闹翻了,最后孤家寡人
很多情况下,他们自身精神世界是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吧
可有时候连避难所都伤害他们
这些家伙真惨
有他们垫底,同志们心理应该平衡多了
我们是幸福的
作者: 谭文山    时间: 2006-10-20 20:14

严重同意楼上的,我们想法很相近啊。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0-20 20:22



QUOTE:
原帖由 末日朝阳 于 2006-10-20 19:43 发表
物质上且无视
精神上也比较惨才是真的
梵高好不容易碰上个貌似知己 高更,结果吵起来追着砍人家,高更跑了,他郁闷,就自残把耳朵割了
尼采本来还有个朋友 瓦格纳,也(因为女人?)闹翻了,最后孤家寡人
很 ...

不要总拿精神病患者说事吧……
作者: 谭文山    时间: 2006-10-20 20:25

顶级的艺术家,很多有精神病倾向。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10-20 20:28

在艺术上有所造诣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不同于一般人的。
作者: 末日朝阳    时间: 2006-10-20 21:28     标题: 回复 #27 伶州鸠 的帖子

所以说他们命哭啊
那什 也是精分(精神分裂都有妄想倾向),不过总算控制住了且 诺贝尔 给他了,身体不好未必是坏事啊(霍金 身体状况和他的成就之间的必然联系可能没那么明显)

曹雪芹 躲到 红楼梦 里YY成功,然后还是自泣自叹(如果没人举出强有力证据证明 红楼梦 另有作者的话)
阿炳 还行,虽然沿街行乞但活得挺知足,指不定比我们还觉得幸福,某日本音乐家听了 二泉映月 跪下哭了,但这与其幸福无关
孔子 不错,有那么多徒弟,耶稣 也不过如此
王尔德 曹植 也不算糟,风流过了,比俺们强

混不下去的人很多,内心丰富的也很多,两个集合有交集,互不相含
如果我有条件,我会养几个这交集里的作宠物,可惜我没条件,所以寄希望于被内心丰富和混得很好的交集当成宠物养…… 'o.0'

还有很多藏龙卧虎比我辈强,比他们悍,可谁也不知道
从 周汝昌 那知道:“君子之道费而隐。”(暗物质?=.=!)

伶州鸠 仁兄的签名……我从来没意识到 科学 有这么万能……………………=.=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0-20 22:36

纳什是个特例,诺贝尔奖得主那么多,可不是个个都有精神分裂……

Stephen Hawking……这位老兄当年可是牛津划艇队舵手,身体倍儿棒着呢……后来染病纯属意外……而且那时候他已经在从事宇宙学研究了。

红楼梦是悲剧吧,说不上YY啊,本来就是家族的影子,把自己代入书中那和现实家破人亡交织之下理所当然更惨痛才对……

……签名……这句话是Carl Sagan 说的,重点在于“人类能够了解”……
作者: 末日朝阳    时间: 2006-10-21 19:20

所以说啊,没必然因果联系,每个个体都有点特殊性,造化弄人啊
(悲剧越悲,之前幸福YY的可能越多)
这些和仁兄看法差不多其实
最后那个是认知论见解,我有好几年也这么相信科学,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变成怀疑分子了
无所谓拉让它去吧呵呵
作者: 风暴潮    时间: 2006-10-21 21:52

每一个人都是高贵独立的,每一个思想都是伟大的。
作者: 阿罗尔    时间: 2006-10-22 17:40

我个人觉得 内心太过丰富,他想的东西一定会比其他人多.但是我们更多是时候需要的是做而不是想...
想太多了反而会觉得迷茫...因为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做着抉择...旁人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总是不知道怎么选择新与旧的东西.因为选择新的就势必会失去旧的.可似乎就4的也很好...
其实就这样...新与就4的之间比定有得有失.得失只间的帐只能自己去算...有什么样的取舍也在乎本心.
在心上的选择无所谓得失...都只是一种选择罢了.........
作者: dasha1989    时间: 2006-10-23 20:46

社会与内心的联系太远了!!!要怪只能怪万恶的社会!!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0-24 01:01

其实“内心丰富”本来就很难定义、无法量化比较的,谁能说凡高的内心比塞尚丰富,或是塞尚比凡高丰富?
作者: 赤脚光棍    时间: 2006-10-24 11:50

一个人内心丰厚不一定代表这个人可以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向楼上几位的说的,可能会更加的关注自己而封闭。
‘其实一个人不但要内心丰厚还需要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
以上!
作者: 猛将兄    时间: 2006-10-24 12:57

俺也内心丰厚啊

可俺在公司,是不折不扣的职场恶棍啊——欺上瞒下,无所不为

以至于朋友和同事,对俺根本就是两种评价

所以啊,孔雀虽然美,如果和狮子生活在一起,还是先学会躲避扑食的好

互助互利的和谐社会是美丽的,可建成之前,生存竞争还是残酷的

所以啊,同情心是不能没有的,但掠食的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

楼主列举的那些人啊,都是孔雀,美丽固然美丽,但和狮子们一起生活

结果有其必然性

毛泽东是诗人、是哲学家、是艺术家、是同情心旺盛的感性的人,他留下一部诗词集、一套思想选集、一堆逸事、一批书法、一个充满唯美设想的空想社会主义壳子

但他同时也是政治家、是军事家、是政客、是阴谋家,他留下一堆战例、一群喽啰、一片冤案、无数败将

结论就是:

当你站在树梢时,尽管当自己是孔雀吧
可你如果站在地面,还是先学会搏斗吧
作者: 格奥尔吉    时间: 2006-10-24 14:11

楼主说的那些人可能都有一技之长,但是他们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会处理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10-25 12:38

未必不会处理,很多时受到信条,原则所限制,不愿意违背自己既有的价值观去处理,
作者: 谭文山    时间: 2006-10-25 16:36



QUOTE:
原帖由 蒹葭苍苍 于 2006-10-25 12:38 发表
未必不会处理,很多时受到信条,原则所限制,不愿意违背自己既有的价值观去处理,


作者: 悲风鸷    时间: 2006-10-25 21:37

恩。。。眼看我就混不下去了
作者: 谭文山    时间: 2006-10-26 09:02

受到信条,原则所限制,不愿意违背自己既有的价值观去处理是混不下去的充分条件,而不是混不下去的必要条件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0-26 21:57

混不下去的理解太宽泛了,不能说有才华的人没好死就是混不下去了,应该是说他们的热量还没有被扎干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