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灯谜入门讲习班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2 11:03     标题: 灯谜入门讲习班

各位谜友,大家好,灯谜入门讲习班从今曰起正式开班啦。
       本讲习班面向的对象,是刚刚接触灯谜的新手,唯一的要求是对灯谜感兴趣即可,可算是零基础培训班。
       讲习班的内容,大部分节选自《巧学灯谜》(江更生 著),有些地方小猪有删改。
       开头两讲会介绍一下灯谜的基本概念、规则和谜体,然后开始详细讲解各种猜谜方法和诀窍。每个星期进行一到两讲。每一讲后面会有几个作业题,感兴趣的谜友可以跟帖回答。在每一讲开始时,会公布前一讲的作业答案。
       各位谜友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均可回帖提出。希望本讲习班的内容可以引领你走入灯谜的奇妙世界。      
       好了,废话少说,现在开始。


目录
2楼     灯谜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3楼     灯谜的四大基本谜体
16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1)-正面会意法
25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2)-反意相扣法
29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3)-侧面烘托法
40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4)-分段扣合法
44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5)-异称解读法
50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6)-借代隐扣法
58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7)-巧用顿读法
67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8)-运用典故法
75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9)-承上启下法
78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10)-答问解谜法
84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11)-一语双关法
89楼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12)-等量齐观法
93楼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1)面上加注法
99楼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2)题外暗扣法
100楼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3)无中生有法
107楼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4)察颜观色法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9-12 18:44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2 11:04     标题: 灯谜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1、什么是灯谜
       灯谜是一种利用汉字特有的一字多义、多音的特点,故意不解本义而解其歧义,使得题面与答案得以“自圆其说”,从而使出谜者与猜谜者之间生出“会心”的谐趣的文字联想游戏。

2、灯谜的结构
       一条灯谜至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出谜人写的题目文字,灯谜术语叫做“谜面”、“题面”或“谜题”。另一个是写在“谜面”下,提示猜谜人答题范围的语句,灯谜的术语称之为“谜目”。再有一个是由猜谜人回答的答案,灯谜术语叫做“谜底”,举例说明:

           丝绸之路    (打体育项目一)    柔道
            【谜面】           【谜目】       【谜底】

       此外,我们有时还会遇到灯谜上附有“谜格”,那就得按照不同谜格得要求去解出谜底了。关于谜格,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专门介绍。

3、灯谜的规则
      猜灯谜有一些规则必须要了解,否则会走弯路。只要我们遵守灯谜的规则,多动脑筋,谜底便不难猜出。
      灯谜的规则只有两项:
    (1)谜面与谜底不许“撞车”
      这项规则是说,凡是谜面上出现过的文字,绝对不准许在谜底中重复出现,哪怕是一个字。当然,谜目上出现过的字就不在此限了。倘若谜面上的字在谜底上出现了,灯谜的术语就叫做“相犯”或“露白”,是绝对不允许的。底面“相犯”是谜中大忌。
    (2)必须运用字义的“别解”
      “别解”,是一个灯谜术语,就是故意对字或词语进行曲解。也就是出谜的人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存心将谜面和谜底(主要是谜底)上的字或词语不照原来的意思解释,而是引出它的歧义,构成别种解释,使经过曲解处理的谜底与谜面吻合,这种手段在灯谜中称之为“别解”。“别解”是灯谜艺术的“主心骨”,是灯谜的趣味渊薮。所以,猜制灯谜必须遵循凡谜皆有“别解”这个至关重要的规则。
       一般说来,“别解”通常表现在谜底上。例如:

       群众欢喜  (打音乐品种简称一)  谜底:民乐

       谜底“民乐”,原来的意思是本民族的音乐。此处别解为:人民群众愉快喜悦。这里的民,已从“民族”别解为“人民”,而“乐”也从“音乐”别解为“快乐”,读le,已由名词转为形容词了。除了把谜底文字进行别解,也有把别解的功夫用在谜面上的。请看以下一例:

       引拿破仑、培根为知己  (打四字成语一)  谜底:酒肉朋友

       这条灯谜谜面里的“培根”和“拿破仑”,粗看起来均为西方名人,其实作者已暗渡陈仓地将它做了曲解。“拿破仑”被当作法国名酒品牌了,而“培根”却成了西餐里一种烟熏肉条的名字,正好与谜底中的“酒”、“肉”二字吻合。谜面上的“引……为知己”正好与“朋友”二字照应。显然这条谜的“别解”是放在谜面上,而非设置在谜底中。不过,更有同时在谜面和谜底上双双“别解”的情况,且看下例:

       宝玉、花袭人  (打外国音乐家一)  谜底:贝多芬

       这条灯谜的谜面虽然借用了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两个人名,但扣谜时应作如此解释:“宝玉”由荣国府的宝二爷别解为“宝贝”的意思,以此扣合谜底中的“贝”字;“花袭人”亦由怡红院的大丫头别解为“花气芳香袭人”之意,用来与谜底中的“多芬”二字扣合。整个谜底也已从外国人的译名,分段别解后与经过“别解”处理的谜面吻合了。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2 11:06     标题: 四大谜体

一般说来,按照汉字的音、形、义以及笔画结构的变化等方面来区分,灯谜大致有四种基本体裁,即“会意体”、“增损体”、“象形体”和“拟声体”。现一一介绍于下:
     (1)会意体
       它是灯谜中用得最为普遍得一种体裁,故有“十谜九会意”之说。顾名思义,这种谜体是根据谜面文字的含义直接扣合谜底。请看“会意体”灯谜一例:

       拒收红包 (打中医疗法一)  谜底:推拿

       此谜直接从“拒收红包”的意思上去领会,拒收红包就是推掉,不去拿人家所赠的钱财之意,故而谜底为“推拿”。
     (2)增损体
       “增损体”又叫“增损离合体”、“离合体”。它是运用增添或减少文字笔画或词句内容的手法,使得谜底和谜面能够扣合。例如:

       七  (打曰常洗涤用品一)  谜底:增白皂

       谜面是一个字的灯谜,在灯谜术语中称为“独自谜”,这类灯谜多数为“增损体”。先不要从字义上去领会,应往拆拼、离合上去思考。往谜面“七”字上增添了一个“白”字,便可组合成一个“皂”字,于是谜底就出来了:增白皂。可以说它与谜面“七”字的文义没有丝毫联系,这就是“离合体”的特色。
     (3)象形体      
        “象形体”灯谜是取字酷肖的形状,使得谜底与谜面相吻合。例如宋代大词人秦少游的传世名作:

       一钩残月带三星 (打字一) 谜底:心

       此谜以“心”字中央的弯钩象形一弯残月,又以三点来状摹三颗灿星。
     (4)拟声体
      它是一种专以模拟声响作为扣合手段的灯谜体裁,把所拟的声音用汉字表达出来,使其符合谜目的要求,并且底面切合。例如:

       鸡犬之声相闻 (打食品品牌二) 谜底:喔喔、旺旺

       “喔喔”是雄鸡打鸣的声音,“旺旺”是犬吠的声音。正好一个是糖果品牌,另一个是饼干品牌,故扣。
       当然,谜作者在运用谜体制谜时不一定都是单独使用,有时根据需要往往会交叉或混合使用。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在以后的篇章里会分门别类的介绍。

本讲作业:
说出以下灯谜所属的谜体(汗,太简单了吧……)
(1)王 (打中药一) 谜底 全须人参
(2)股民的烦恼 (打床上用品一) 谜底:被套
(3)IT (打七字俗语一) 谜底:东一榔头西一棒
(4)羊叫 (打词牌名一) 谜底:声声慢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12 13:25

小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这第一把火当然是要顶一下的

至于这期作业嘛, 是简单了点, 就不做了

[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6-12 13:28 编辑 ]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6-12 13:34

(1)增损体
(2)会意体
(3)象形体
(4)拟声体

这个够简单,为了鼓励大家答题的积极性
强烈要求小小猪给答对者发奖金  ^0^
作者: 大到暴雨    时间: 2006-6-12 15:02

羡慕一下轻松享受假期的小四。这个答题的奖金么,当然是小四赞助了

虎版虽说也有一些关于灯谜入门、猜谜方法的帖子,但毕竟零散且不系统,讲习班开的正当其时希望喜欢谜语的朋友积极参与,也希望高手们把自己玩谜的心得与经验拿来与初学者分享,一起把这个讲习班办好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12 15:09

同意暴雨斑竹的意见. 四小姐贵为轩辕十大富翁之一, 赞助点小钱支持一下射虎应该不成问题吧. 最多斑竹注明"此讲习班由四小姐-信陵郡主-招讨使-司徒冰凌独家赞助", 如何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6-6-12 17:39

好呀~學習一下~~~
磕個頭拜師先~~~~~~


作者: TOP    时间: 2006-6-12 20:22

学习一下,支持一下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12 21:27

学习一下,呵呵。。。。。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2 22:51

哇,有这么多朋友的支持,有点出乎小猪的预料,谢谢,谢谢大家。(赶紧去备课……)

四小姐的“给答对者发奖金”这一建议很好啊,暴雨和天王的“四小姐独家赞助”这一建议更好,四小姐就不要推辞啦。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12 23:13

嗯,有机会系统学习下了,
作者: 白小雪    时间: 2006-6-13 01:49

学习一下,增长知识。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6-13 09:02

又要我赞助

那得给我个独家冠名权吧 ^0^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3 16:12



QUOTE:
原帖由 冰祁步 于 2006-6-13 09:02 发表
又要我赞助

那得给我个独家冠名权吧 ^0^

这个名怎么冠那?叫“冰祁步-四小姐-信陵郡主-招讨使-司徒冰凌-灯谜讲习班”??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5 00:55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1)-正面会意法

从今天开始,我们按照不同的谜体,分别讲解猜谜常用方法。

      在灯谜的诸多体裁中,用得最多的莫过于“会意体”了,它堪称是灯谜中的主力。“会意体”灯谜被看作谜中的正宗扣法。基于“会意”的角度各异,它又可分为正面会意、反意相扣、侧面烘托、分段扣合等不同的方法,且听小猪一一道来。


1、正面会意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正面会意法”,就是由猜谜人根据谜面所提示的内容,直接领会个中的含义,联想出谜底来。通常来说,谜面上的文字不去故意曲解,也不引申,也不推理,而是就谜面论谜面,直截了当地将谜面中包含地意思作依据,进而推敲出谜底。当然,谜底必须要有“别解”。举个例子:

      今年元旦不寻常(打新称谓一)谜底:特首

      谜面“今年元旦不寻常”地意思是:今年的岁首(即元旦)很特别,谜底“特首”就是依照谜面提示的意思得出的。“特首”在在这里已经别解为“特别的岁首”之意。又如:

      闲得发慌 (打二字天文名词一) 谜底:太空

      谜面“闲得发慌”是指一个人太空闲得意思,由此可直接得出谜底“太空”。此处的“空”已由“空间”的意思,别解为“空闲”的意思了,词性和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还比如:

      熟能生巧(打唐诗篇目一) 谜底:《长干行》

      谜面为一句俗语,意思是经常干事就会干得很好、很行。根据这个意思,从正面去解读,就得出了谜底《长干行》,别解为“长时间地去干,就会干得很好、很行”。
      正面会意法,是猜灯谜最基本的方法,但并不是很容易掌握。看了谜底会恍然大悟,觉得很简单,但未看谜底之前,常常会想不到。后面将要介绍的其他方法,由于有一些特定的提示或规律,反而更容易掌握。许多猜谜高手也经常会面对这种最基本的形式而束手无策。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多猜多练,熟悉每个汉字的多个义项。

本讲作业:
请运用“正面会意法”试猜以下迷题:
(1)盛宴待客 (打二字新称谓一)
(2)多少公尺 (打台湾漫画家一)
(3)点鸳鸯谱 (打二字外来语名词一)
(4)文明之邦 (打国名一)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6-15 08:32

(1)嘉宾?
(2)几米
(4)德国

其他再想想

[ 本帖最后由 冰祁步 于 2006-6-15 08:43 编辑 ]
作者: 零星小雨    时间: 2006-6-15 14:01

有营养,味道好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15 15:46

(3)点鸳鸯谱 (打二字外来语名词一) 派对?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15 16:56

(1)大款?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6 11:06

谢谢大家的支持。
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嘛,
(1)大款      羽扇纶巾 中
(2)几米      冰祁步 中
(3)派对      托塔李天王 中
(4)德国      冰祁步 中
这次的作业就不用解释了吧


再补充几个作业题吧,稍微提高一点点难度,依旧是正面会意的
(5)娃娃算时间(打数学名词一)
(6)老先生(打军事名词一)
(7)小有名气(打花卉一)
(8)人怕出名猪怕壮(打外国电视剧一)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6-16 11:07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16 11:11

(5)娃娃算时间(打数学名词一) 小数点?

其他的大家继续...
作者: 午休时间来逛逛    时间: 2006-6-18 23:03

打灯谜不是掌握了技巧就可以了,知识面很重要啊,楼主把第二次的作业揭了吧,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9 10:05

楼上说的很对,猜灯谜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至少要对谜目所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正因为谜目内容过于宽泛,几乎无所不包,给猜射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谜材的整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射虎版的子版面“虎帐点兵”就是谜材荟萃的地方,大家在猜射时遇到困难,可以去查查有没有相关谜材可供参考。

上次作业揭底
(5)娃娃算时间(打数学名词一)     小数点      托塔李天王 中
小:小孩,娃娃;  数:计算;     点:钟点,时间
      
(6)老先生(打军事名词一) 师长
谜底别解为“老师很年长”

(7)小有名气(打花卉一) 一点红
一个人出了名,我们就说他很“红”。谜底别解为“有一点儿红”。

(8)人怕出名猪怕壮(打外国电视剧一)成长的烦恼
长,这里是出众的意思。谜底别解为“成为出众的人有烦恼”。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6-19 10:10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19 10:09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2)-反意相扣法

2、反意相扣法
      “反意相扣法”与“正面会意法”恰恰相反。它不是依照谜面的含义从正面去解读,而是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提示换个角度,“反其意而忖之”,从中求出谜底。这种灯谜的谜底中每每会含有一些否定意思的字、词。如“非”、“不”、“莫”、“勿”、“毋”、“休”、“无”、“反”、“别”、“逆”等,例如:
  
      此曲只应天上有 (打四字成语一)

      谜面是唐代杜甫《赠花卿》中的诗句,现在理解为这支曲子只应天上才有的。换句话说,从反面思考,也就是此曲是不同于凡间奏响的曲子的。这么一解读,谜底不就昭然了吗?是“不同凡响”这个成语,谜底里含有“不”字,是一则典型的“反意相扣”的灯谜。又如:

      恬妞 (打越剧名一)

      谜面借用香港影星的艺名,也可作安适舒心的姑娘解,换言之,就是并非忧愁的闺女的意思。这样换位思考后,谜底《莫愁女》(别解为不忧愁的少女)也就跃然而出了。再如:

      忌食荤腥 (打二字音乐名词一)

      这条谜的特点是谜面上出现了表否定意义的“忌”字,它比暗隐否定词于谜底的前两条例谜更好辨认,一眼便可识破是条以“反意相扣”手法制成的灯谜。“荤腥”的反面意思是“素食”,忌食的反意是乐吃,这么一来,谜底就显现了,分明是“乐素”(别解为乐于素食的)
      还有,在用此法猜射时,谜底也并非清一色地只出现“非”、“不”、“莫”、“反”等字眼,有时也会用一些经过别解后含有否定意思地文字去表示“反意”,那就得灵活运用了。如有这么一条谜:

      高处不胜寒 (打三字能源用语一)

      此谜的谜面,大家一定不陌生,为宋代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词句。我们可以抓住题面上出现的“高出”和“不胜寒”两个词语,转换角度进行“反意”猜射,这样就能触摸到谜底的意蕴了。即地下(别解为人世间)一定比它热的多,“地下热”三字便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

本讲作业:
(1)放松(打三字口语一)
(2)六宫粉黛无颜色(打外国货币名一)
(3)只生一个(打中药一)
(4)一个巴掌打不响(打古典小说合成一)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6-19 10:12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19 11:03

(4)一个巴掌打不响(打古典小说合成一) 二拍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19 11:28

(1)不要紧
(2)美元
(3)独活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6-19 11:32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2 18:13

上期作业答案:
(1)放松(打三字口语一)                   不要紧        白衣天子 中
(2)六宫粉黛无颜色(打外国货币名一)    美元        白衣天子 中
(3)只生一个(打中药一)                      杜仲
(4)一个巴掌打不响(打古典小说合成一) 二拍        托塔李天王 中

其中第(3)条,白衣天子猜“独活”,很有道理。但“独活”扣谜面“只生一个”属于正面会意,而本期要求是应用反意相扣。“杜”解释为“拒绝”,“仲”为排行老二的意思,“杜仲”意为“不要第二个孩子”,与谜面“只生一个”恰为反意相扣。
当然,在实际的猜射中,是不会限制思路的,这条谜多底了,是我选谜的失误。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2 18:14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3)侧面烘托法

3、侧面烘托法
      “侧面烘托法”,是猜射“会意体”灯谜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使用频率之高并不亚于上述的“正面会意法”和“反意相扣法”
      假如我们遇到谜面文字中出现了“合称”的内容,或者彼此的意思有关联者,用这种方法去破谜最为合适。
什么是“合称”呢?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平行关系的人或者事物,约定俗成地合在一起称呼。往往这些“合成”之前都冠上了数目字,诸如“两拍”、“三才”、“四季”、“五岳”、“四大名旦”、“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等等。
      那么,什么又是“彼此的意思有关联者”呢?这是指一些事物与人物虽非合称,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人体和动物中的“皮、肉、骨头”等,植物中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人际关系中的“兄、弟、姐、妹”、“夫、妻、子、女、父、母”、“师生、师徒”、“领导与下属”、“主人与宾客”等,方位中的“东南西北中”等等。
      制谜的人在谜面中利用上述内容时,总喜欢有意识地略去其中地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存心把这些内容结果别解后潜藏在谜底中。所以我们接触到此类灯谜谜面时,就要仔细玩味文中地含义,看看有没有“彼此关联”的,是不是属于“合称”的。一旦解读出个中端倪,便可以做减法,由此及彼,旁敲侧击出谜底来。例如:

      但见苍松伴竹友(打欧洲地名一)

      我们一见到谜面有“松”有“竹”,马上会联想到它俩是和什么植物合在一起称呼呢?松、竹、梅都是经得起风霜考验的,被人誉为“岁寒三友”,恰与谜面上的“友”字照应。如今谜面在“三友”中只提及苍松与竹子,显而易见那个寒梅没露面,必然隐藏在谜底中。德国不是有个工业城市叫“不来梅”吗,谜底就这样给烘托出来了。再看一谜:

      只剩根、茎、叶 (打果木一)

      这是一条利用彼此关联的事物制成的灯谜。我们知道,通常的草本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组成。谜面上没有出现关联事物中的花和果,分明隐藏于谜底之中,顺藤摸瓜,答案“无花果”就浮现出来了。
      猜这种灯谜其实并不难,因为作者在谜面上已露出破绽,隐约有所表示。我们只要认真检索,找出头绪,谜底就迎刃而解了。

本讲作业:
(1)爷爷,我来了 (打中国电影老演员一)
(2)唐、宋、明、清(打中国传统节日一)
(3)誓夺冠军(打外国首都一)
(4)东岳、南岳、中岳、北岳 (打水浒传地名一)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6-22 18:15 编辑 ]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2 20:15

(1)孙道临
(4)少华山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6-6-22 20:16 编辑 ]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2 20:17

(3)索非亚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22 20:19

2 元宵

1、4我也已猜出,只叹自己来晚了。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6-22 20:22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2 20:58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6-22 20:19 发表
2 元宵

1、4我也已猜出,只叹自己来晚了。

同音字在灯谜中是比较忌讳的,除非有特殊的谜格标示,一般是不允许用同音字来代替的。
也就是说,“宵”字不能等同于“消”或“销”,“元宵”是无法和谜面扣合的。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6-22 21:33

2。元正?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3 13:28

(2)中元节?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6-6-23 13:30 编辑 ]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23 13:31

鬼节!

楼上的,你总比我快啊。。。。。。。。。
作者: 大到暴雨    时间: 2006-6-24 17:46

小猪可以在判卷的时候把作业题的扣合、别解一并讲讲,更好的体味灯谜的乐趣。

讲座由浅及深,例题浅而有味。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24 19:57

很喜欢猜谜射虎,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这个讲座开的好!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5 23:20

上次的作业,恭喜 羽扇纶巾 全部命中

(1)爷爷,我来了 (打中国电影老演员一)  孙道临
“爷爷”和“孙子”,是一对意义相关的词语,谜面的话明显是用孙子的口气说出来的,谜底别解为“孙子说来了”

(2)唐、宋、明、清(打中国传统节日一)   中元节
谜面显然在中间少了一个元朝,答案跃然纸上。可惜“中元节”这个词现在几乎不用了。
另外,虽然“中元节”和“鬼节”是一个意思,但是猜灯谜是讲究扣合的,“鬼节”二字与谜面无法扣合,故回答“鬼节”是不算中的。

(3)誓夺冠军(打外国首都一)索非亚
冠军与亚军,是意义相关的词汇。世界杯小组赛已结束,16强每一支队伍都“誓夺冠军”,既然来到赛场,“要的就不是亚军”。很自然地就得到了谜底“索非亚”。

(4)东岳、南岳、中岳、北岳 (打水浒传地名一)少华山
这个谜很简单,看完谜面,“少华山”三个字就会脱口而出。其实这个谜本来的谜目是“打京剧一”,我觉得大家可能对京剧不熟悉,私自篡改了谜目。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5 23:24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4)分段扣合法

4、分段扣合法
      “分段扣合法”不同于前文所说的“正面会意法”、“反意相扣法”和“侧面烘托法”,前述的三种方法虽然猜法各异,但是它们三者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把谜面视为一个整体,笼而统之地去理解它地含义,这在灯谜中常称为“笼意”。这里所要介绍的“分段扣合法”则不然,要把谜面进行特殊的分割处理。即把整个谜面视为一个一个片断,化整为零,再根据一个一个片断分别求出与它对应的谜底文字,就这样“丁对丁、卯对卯”地互相扣合,最后把一个个片断谜底连接起来就是正式谜底了。
      最明显的是一些谜面自成片断的灯谜,我们倘若遇上了,不妨先用此法猜射,常是手到擒来。譬如有这么一条灯谜,谜面用的是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两个人名:

      宝玉、花袭人 (打外国音乐家一)

      先别忙着思忖怡红公子与大丫头有何关系,或是两个人的身份等等。可直接用“分段扣合法”去猜,因为谜面是并列关系的两个人名,自然而然的分成两个片断,一个是“宝玉”,一个是“花袭人”。“宝玉”在这作宝贝之物解释,扣“贝”字。“花袭人”在此别解为花的香气袭人,也就是有很多芳香的意思,扣“多芬”二字,把两个片断的谜底相加,便是正式谜底:“贝多芬”。大凡遇到由几个并列词汇或词组构成的谜面时,总应先考虑用“分段扣合法”去对付。
      但是,我们并不会常常遇到由几个并列词汇或词组构成的谜面,有的谜面就一个词汇或词组,那就要动一番脑筋。先解剖谜面,把它分解成若干份,然后按份来求底,再将猜出底小份谜底相加。如:

      杨二郎 (打近代诗人一)

      谜面为通俗小说《杨家将演义》中底人名,若不拆片后分别去扣,很难破底。先要将谜面裁为三截:“杨/二/郎”,再逐一求解。柳树又称“小杨”,故灯谜中常以杨扣柳;中间的“二”在此别解为“第二”,第一为冠军,第二为亚军,故以“二”扣一个“亚”字;末截的“郎”字解为儿郎,扣一个“子”字,将一一扣合后的片断谜底相加,则为“柳亚子”,这就是真正的谜底。
      为了避免板滞,经过别解后,也可能在谜底中设置一些判断词语。我们多猜多实践,自会识破其中的机关。例如下面这条谜,虽然谜面也是由并列的两句话组成,一望便知该用“分段扣合法”,但它的谜底已镶嵌了判断词语,请看:

      一个是宝玉异母弟,一个是宝玉亲生娘 (打外国影片名一)

      看过《红楼梦》的人一定知道,贾宝玉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即赵姨娘所生的儿子,叫贾环。贾宝玉的妈妈是王夫人。分段扣合时,前段扣一个“环”字,后段扣一个“王”字,但“环王”二字凑不成电影名,必须加一个具有判断意义的“指”字后,才是一部外国影片的名字——《指环王》。整个谜底别解为:指的是贾环、王夫人。


本讲作业:
(1)师娘(打流行歌曲一)
(2)时迁(打物理学名词一)
(3)一封公函(打《隋唐演义》人名一)
(4)拼命三郎、矮脚虎(打矿产原料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6 00:41

挑个简单的
(4)石英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6 00:48

又猜着一个
(3)单雄信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9 00:20

上次作业答案
(1)师娘(打流行歌曲一)兵妈妈
师,解释为军队,扣“兵”;娘,扣“妈妈”。

(2)时迁(打物理学名词一)点位移
时,解释为时间,扣“点”;迁,扣“位移”

(3)一封公函(打《隋唐演义》人名一)单雄信    羽扇纶巾 中
一封,扣“单”;公,雄性,扣“雄”;函,信函,扣“信”

(4)拼命三郎、矮脚虎(打矿产原料一)石英       羽扇纶巾 中
石秀/王英

分段扣合法在灯谜中非常常见,许多谜都是要逐字分别扣合的。
这次的作业前两题,其实非常简单,没有人猜射,大概是因为选材过偏,大家对谜底都不熟悉吧。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6-29 00:23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5)异称解读法

5、异称解读法
      异称,是指一种事务或人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月亮又叫“冰轮”、“玉兔”等,苜蓿又叫“草头”,猴子又叫“猢狲”,绣鞋又叫“红菱”,图画又叫“丹青”,医生又叫“大夫”,母亲又叫“高堂”,苏轼又叫“东坡”、“苏髯”,等等。制谜者常常喜欢用一些异称来瞒天过海,我们必须透过谜面的表象,识破那些深具“保护色”的“异称”,还“异称”以本来面目。不过,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猜的人知识面广,掌握的信息量大,正如孔夫子教导我们那样,要“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猜此类灯谜要靠平时积累的各方面知识。说到底,猜灯谜最后还是要靠文化。
      一些常见的事物或人的异称不难猜出,如有一谜:

      北京娃娃(打鸟名一)

      北京的别称不少,有“北平”、“燕京”、“首都”等等,简称则有“京”、“都”、“燕”等。与鸟有关的,当以“燕”字为首选。谜面上的“娃娃”是孩子的意思,可扣一个“子”字,“燕子”就是此谜的谜底了。又如:

      老丈人白天在外(打山东旅游景观一)

      老丈人的别称有“岳父”、“岳丈”、“外舅”、“泰山”等,搜索与旅游有关的异称,显然该用“泰山”。“白天在外”就是“日间出去了”的意思,据此谜底当为“泰山日出”。
      上面两条谜的异称都比较常见,易于分辨。有些灯谜中的异称则比较冷僻,如:

      望诸君勇往直前(打三国人名一)

      粗略一看,谜面似乎是一句勉励的话语,如果你细心端详,便会觉得“望诸君”三字好生面熟。原来此三字曾出现在《古文观止》的《乐毅报燕王书》里,“望诸君”是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的封号,也可视为乐毅的异称。因而扣合一个“乐”字。三国时有位姓了的大将叫“乐进”,那谜面中的“勇往直前”四字正好是前进的意思,所以谜底定然是“乐进”无疑了。


本讲作业
(1)川娃子(打交通工具简称一)
(2)介绍“世界屋脊”(打古代宗教经典汇编一)
(3)不见小犬(打四字成语一)
(4)京华春色(泊人一)

注:泊人,是指《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6-29 10:48

(1)川娃子(打交通工具简称一) 巴士
(2)介绍“世界屋脊”(打古代宗教经典汇编一) 大藏经?
(4)京华春色(泊人一) 燕青?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9 11:00

(2)道藏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6-29 11:02



QUOTE:
原帖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6-29 10:48 发表
(1)川娃子(打交通工具简称一) 巴士

谢天王提醒
小巴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6-29 12:01

4 燕青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3 17:45

上次作业答案:
(1)川娃子(打交通工具简称一)                    小巴    羽扇纶巾 中
(2)介绍“世界屋脊”(打古代宗教经典汇编一)   道藏    羽扇纶巾 中
(3)不见小犬(打四字成语一)                  目无余子
(4)京华春色(泊人一)                                燕青    托塔李天王 白衣天子 中

其中第四条,“小犬”是古代对自己儿子的别称,谜底别解为“看不见自己的儿子”。
“目无余子”这个成语不太常用,意思就是“眼里没有旁人”。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3 17:51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6)借代隐扣法

6、借代隐扣法
      “借代隐扣法”,简称“借代法”。这种“李代桃僵”的猜谜方法,在猜会意体灯谜时经常用到,猜谜者务必要掌握。在灯谜的扣合中,借代关系的确立,情况颇为复杂,需要费些笔墨来一一说明:
      (1)物名借代
      一般,在谜面上出现具体的或特殊称法的物名,猜的人就要用这类物体的统称或一般称法去求谜底。用逻辑学上的术语来说,谜面上出现的是事物的“小概念”,那么该事物的“大概念”则往往藏于谜底,以“小”代“大”或以“偏”代“全”就是物名借代的真谛。我们抓住了这个关键,猜起来也就不难了。例如:

      大李、小李和老李(打黑龙江地名一)

      谜面上的“李”不作姓氏解,而是别解为一种果木,即“李树”。然后以大概念的“树”扣小概念的“李”,谜底为“三颗树”。

      清代灯谜大家顾震福有一条谜:

      芦花荡尽松花落(打八字俗语一)

      谜面看上去是写景的一句诗,倘若以此为思路探底,准保“找不着北”。其实作者匠心独运,成功地借代了两种物名。有一种名鸡叫“芦花鸡”,有一种蛋品叫“松花蛋”,以小概念“芦花”(即鸡的一种)扣大概念“鸡”,以“松花”(蛋的一种)扣“蛋”,谜底为“鸡也飞了,蛋也打了”。
      
      (2)朝代姓氏借代
      这种借代比较容易掌握,将某朝代皇帝的姓氏与朝代名称相扣便成。比较常用的有以“刘”扣“汉”、以“李”扣“唐”、以“赵”扣“宋”、以“朱”扣“明”等。例如以下迷题:
      a.        汉家飞燕(打中国田径运动员一) 谜底:刘翔
      b.        唐代瑰宝(打明代科学家一) 谜底:李时珍
      c.        宋室南渡(打现代版画家一) 谜底:赵延年
      d.        明智(打京剧演员一) 谜底:朱世慧

      (3)生肖与地支的借代
      中国的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一一对应的,灯谜中常用来互相借代,如:

      a. 老鼠娶亲(打三字语文名词)谜底:作对子  【“作对”别解为成对,“老鼠”扣“子”】
      b. 上下午(打老舍小说名一) 谜底:《二马》 【两个“午”,故扣“二马”】
      c. 猴年的开销(打足球队名一) 谜底:申花  【“申”指“猴”;“花”别解为花销】

      (4)物性与特征的借代
      有的灯谜谜面会出现一些物名,谜底里往往就蕴藏着该物的性质或特征,在扣谜时,两者存在着借代关系。如以糖代甜、以药代苦、以冰代冷、以火代热、以雪代白、以金代黄、以花代香、以黄连代苦等等。例如:

      丸药(打五言唐诗一句) 谜底:粒粒皆辛苦

      此谜就是以药来代“辛”、“苦”的。

      (5)时间借代
      借用四季、月份、节日、二十四节气、年龄的代称来扣合,在灯谜中也是屡见不鲜。如用农历的初一、十五与“望”、“朔”互为借代,如:

      十六成亲(打四字成语一) 谜底:大喜过望  【“望”借代十五,谜面上的“十六”是“望”日已过的意思,大喜别解为结婚。】

      古代年龄的称法也可以成为灯谜中的借代材料,如“20”与“弱冠”、30与“而立”、“40”与“不惑”等等,例如:

      已届“而立”(打四字时间用语一)谜底:大年三十

      (6)灯谜中约定俗成的借代
      在灯谜的扣合中,还有些约定俗成的借代关系,猜谜者不可不知。一旦明了,以此代彼,谜底就不难解出。
      ① 以“春”或“曲”代“酒”,例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 谜底:探春

      ② 以“风”代诗歌,例如:
      歪诗(打四字新词语一) 谜底:不正之风

      ③ 以“丁”代男人,以“口”代女人,例如:
      不重生男重生女(打化妆品一) 谜底:口红

      ④ 以“千里”代马
      千里共婵娟(打字一) 谜底:妈
      
      灯谜中约定俗成的借代还有很多,无法尽数列举,需要我们大家在实践中多多摸索学习和记忆。

本期作业:
(1)捐资办学为报国(打陕西名胜古迹一)
(2)齐梁达官(打太平天国将领一)
(3)养猪工作(打三国人名一)
(4)第一名酒(打文学瑰宝一)
(5)千里之行(打中国作曲家一)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7-3 17:54 编辑 ]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7-3 20:32

2萧朝贵
3管亥
4元曲
5马致远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7-3 20:55 编辑 ]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7-3 20:52

4元曲
5马可

[ 本帖最后由 冰祁步 于 2006-7-3 20:55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3 20:55

(4)第一名酒(打文学瑰宝一) 元曲?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3 21:05

来晚了

只剩下个最难的,蒙一个
(1)兴教寺
作者: 午休时间来逛逛    时间: 2006-7-5 11:38

搜索了一下中国姓马的作曲家:马可、马思聪、马波、马福海、马申、马水龙、马小南(兰斋),还有一个演奏家马友友。哪个能扣千里之行呢
作者: xcgogogo    时间: 2006-7-5 16:58



QUOTE:
原帖由 午休时间来逛逛 于 2006-7-5 11:38 发表
搜索了一下中国姓马的作曲家:马可、马思聪、马波、马福海、马申、马水龙、马小南(兰斋),还有一个演奏家马友友。哪个能扣千里之行呢

我觉得是马可
马可以千里之行?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6 15:35

上期作业答案:
(1)捐资办学为报国(打陕西名胜古迹一)         兴教寺        羽扇纶巾 中
“捐资办学”扣“兴教”。“报国”这里别解为寺庙名,报国寺在峨眉山麓,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庙,又是登山的大门,是游峨眉山的起点。以“报国”扣“寺”,和例题中的以“芦花”扣“鸡”类似。

(2)齐梁达官(打太平天国将领一)                  萧朝贵        白衣天子 中
齐、梁两朝的皇帝都姓萧,以朝代扣姓氏

(3)养猪工作(打三国人名一)                           管亥        白衣天子 中
生肖扣地支

(4)第一名酒(打文学瑰宝一)                           元曲        白衣天子、冰祁步、托塔李天王 中
“元”扣“第一名”,曲代“酒”。

(5)千里之行(打中国作曲家一)                        马可        冰祁步 中
这里的“行”,不再是“行走”的意思,而是别解为“很好、很行、很可以”的意思,故扣“可”。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6 15:40     标题: 怎样猜会意体灯谜(7)巧用顿读法

7、巧用顿读法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的古籍中,文章是不加标点的。读书人要自己标“句读”,一旦点错了,就可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解释。在灯谜中,故意将谜面或谜底的文字(更多的是谜底)按作者的意图巧用“顿读”,可以酿醅出极为有味的谜趣来。因为灯谜是专靠别解文字本义的手段来吸引猜者的,因此故意“顿读”使原文产生曲解,正符合灯谜的扣合逻辑。
      在谜面上进行顿读比较容易,只要在不同的地方试着停顿几次,看看能否产生歧义,按谜目去求出谜底即可。例如:

      不重生男重生女(打唐代科学家一) 谜底:一行

      谜面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原来的读法为:不重生男/重生女,意思是从此风气变成重女轻男了(重,在此作重视解)。如今解谜时,须将谜面另行顿读,读成:不/重生男/重生女,别解后的意思是不再第二次生育男孩或女孩了,换句话说就是生一个就行了,故扣“一行”。此时的“重”,别解为重复的意思。
      因为在暗处,所以谜底顿读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依照谜目要求,揣度谜面的意思,也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如:

      碧眼儿坐领江东(打泊号三、泊人一)
      谜底:小霸王、短命二郎、紫髯伯、孙立

      谜面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的回目,孙策死,孙权继位。此谜猜射时,必须将谜底顿读如下:小霸王短命/二郎紫髯伯孙/立。别解为:小霸王(孙策)短命而亡,老二“紫髯伯”孙权被拥立。如果不了解其中还有个“顿读”之法,此谜是断难破底的。

本期作业:
(1)夏日消融(打字一)
(2)家长学校(打外国小说名二)
(3)玛格丽特以死殉情(打花卉二)
(4)一支花菜园子置谜,双枪将金枪手共猜(打《三国演义》人名五)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7-6 16:41

好难啊,先蒙两个:
2 《教父》《母亲》

4蔡和、张先、张虎、 董和、徐商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7-6 22:27 编辑 ]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6 17:21

(1)者
继续蒙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6 21:44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7-6 16:41 发表
好难啊,先蒙两个:

4蔡和、张先、张疑、 董和、徐商

张疑应该改为张虎吧,其他同意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7-6 22:26

谢谢天王,的确应该改过来。

天天在射虎版块学习,居然忘记,真是惭愧得紧。。。。。。。。。

[ 本帖最后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7-6 22:29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7 08:43

第4条还是不全中,“先”的意思扣得有些勉强。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7-7 17:12

张既?张特?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7 23:18

如果“蔡和张”扣“一支花菜园子”,“张虎”扣“置谜”,那么“先”这个位置的字就无处可扣,所以只改“先”字是不行的。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2 12:31

上期作业:
(1)夏日消融(打字一)   者    羽扇纶巾 中
顿读为“夏/日消融”,以“暑”代“夏”,再去掉“日”,得谜底。

(2)家长学校(打外国小说名二)    《教父》、《母亲》        白衣天子 中
谜底顿读为“教/父母亲”

(3)玛格丽特以死殉情(打花卉二)    茶花、女贞
谜底顿读为“茶花女/贞”。玛格丽特是名著《茶花女》中得女主人公。

(4)一支花菜园子置谜,双枪将金枪手共猜(打《三国演义》人名五)   蔡和、张布、文虎、董和、徐商
谜底顿读为“蔡和张/布文虎/董和徐/商”。灯谜,又称“文虎”,简称为“虎”。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2 12:34

8、运用典故法
      顾名思义,“运用典故法”就是在灯谜中使用典故,通常分为取故事为材料的“事典”和取语句为材料的“语典”两种。灯谜中的用典,取材相当广泛。“事典”可以是古代、现代甚至当代,可以是史实、神话传说、小说、戏剧、新闻时事等等。“语典”则只要是有出处有来历的话语都行。
“事典”灯谜,要先把人物找出,再联想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联想故事情节,从中搜索出关键的别解字、词,一步步缩小包围圈,最后找出谜底。例如有这么一条谜:

      明熹宗看望乳母(打五字商用新词语一)

      据《明史》记载,明熹宗朱由校幼年丧母,由奶妈客氏抚养长大。熹宗即位后便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客氏与宫中的秉笔太监魏忠贤勾结,狼狈为奸。谜面上的明熹宗即天启皇帝,其乳母则为客氏,知道了这些史实典故后,谜底就自然明白了,它就是“顾客是皇帝”。别解为:看望客氏的是皇帝(明熹宗)。这就是有史实的典故灯谜,然而大量典故灯谜的用典是出自于小说、戏剧等。比如:

      青梅煮酒论英雄(打中国少数民族一)

      谜面是四大古典小说之首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曹操说:“当今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我”,在文言文中又称“吾”;“你”又可叫做“尔”;“维”与“惟”通假。因此谜底为“维吾尔”(别解为:惟有我和你了)。
      下面说说“语典”灯谜,先说说采用诗词名句的,如: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打宋代词人别称一)

      猜“语典”灯谜,首先要弄清楚此语为何人所讲,是诗词得弄明白是何人所写,题目是什么,大意是什么,然后才能解开谜底。上面得诗句出自唐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说诗人贺知章离家几十年后,初次回到故乡的情景。弄清楚这些之后,谜底就渐渐凸现出来了,它是“贺方回”(别解为贺知章刚回家)。贺方回,即贺铸,字方回。也有利用现代诗人名句撰面的灯谜,又如:

      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打上海地名一)

      这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名句,所以谜底为“徐行”(别解为徐志摩走了)。
      当然,“语典谜”远不止诗词文句撰面的这些,更多的是直接用知名者的话语设计成谜面的作品,如:

      莫须有(打聊目三) 谜底:《秦桧》、《织成》、《冤狱》

      南宋时,秦桧诬告岳飞谋反,大将韩世忠责问秦桧有何证据,秦桧说出了“莫须有”三个字。“聊目”是《聊斋志异》的篇目名,这是一个集锦式谜底,组合得浑然一体,别解为秦桧罗织罪名制造冤案。
      典故灯谜得产生,使灯谜的文化品味和艺术趣味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对猜谜者来说,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猜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为此,建议广大灯谜爱好者,闲时不妨找一些典故辞典或历史故事书翻翻,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以为攻破典故灯谜做积累。

本期作业:
(1)追韩信(打毛泽东《广昌路上》词一句)
(2)你这黑厮为何坏俺山寨规矩?(打唐代诗人名二)
(3)顺治出家(打法国名胜一)
(4)非战之罪(打四字成语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12 12:43

(1)此行何去
(2)宋之问、李白?
(3)爱丽舍宫?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6-7-12 12:50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12 23:45

(4)非战之罪(打四字成语一)

这个是说项羽吗? 就猜一个: 为人说项?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3 07:04



QUOTE:
原帖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7-12 23:45 发表
(4)非战之罪(打四字成语一)

这个是说项羽吗? 就猜一个: 为人说项?

“非战之罪”这句话不是别人说项羽,而是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自己说的。
作者: 大到暴雨    时间: 2006-7-13 11:59

(1)夏日消融(打字一)   者    羽扇纶巾 中
顿读为“夏/日消融”,以“暑”代“夏”,再去掉“日”,得谜底

这一条,先会意再拆减,不少人称类似的谜是“断气谜”,到底算不算,谜界也没有定论,大家也可以讨论讨论,说下自己的想法。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13 13:30



QUOTE:
(1)夏日消融(打字一)   者
顿读为“夏/日消融”,以“暑”代“夏”,再去掉“日”,得谜底

这条谜谜面顿读没有问题,但夏去日确实费思量,后来是胡乱蒙的以暑代夏再去日,感觉多转了个弯,显得牵强了点。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4 16:13

谜界对这样的谜一直有争论,我本人也很不喜欢这种扣法。
这样的谜是不适合作为讲习班的作业的,但此谜是书上原来就有的,我偷了点懒,没换,。被暴雨揪出来了,。看来懒还是偷不得的滴。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6 13:51

上期作业答案:
(1)追韩信(打毛泽东《广昌路上》词一句) 此行何去    羽扇纶巾 中
此行由“萧何”前去

(2)你这黑厮为何坏俺山寨规矩?(打唐代诗人名二)  宋之问、李白     羽扇纶巾 中
这是水浒传中宋江质问李逵的话

(3)顺治出家(打法国名胜一)  爱丽舍宫     羽扇纶巾 中
顺治为了董鄂妃而离宫出家。丽,佳丽;舍,舍弃。

(4)非战之罪(打四字成语一)  不可胜数
项羽乌江自刎前说“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谜底顿读为“不可胜/数”,别解为打不赢仗,乃天数也。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16 13:52

9、承上启下法
一般说来,我们遇到的灯谜,不管它是什么体裁,多为就谜面上的文字去猜谜底,惟独有一种“承上启下”的灯谜与众不同,它须由谜面引出后文,联想下句的意思才能求出答案。要是不懂这个诀窍,硬是就面论面,纵然绞尽脑汁、搜遍枯肠,也是白费功夫。
举个例子,有人用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的词句作谜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打四字成语一)

此谜若只往“君”、“愁”上打主意,是很难攻破的。假如我们改用“承上启下法”试猜,便能直捣黄龙,一举破底。根据谜面上的词句很快可联想起它的下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条谜是设问的形式,解谜时需补上“应答”的意思的词语。这么一来,谜底就豁然开朗了,是“应答如流”,别解为“应当回答它如同流水一般”。又比如有这么一条谜:

春色满园关不住(打泊诨二)

谜面为《游园不值》中的名句,下句是“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艳艳的杏花毫无遮拦地开于墙垣之外,谜底的信息也就随此透出,是“一枝花,没遮拦”。
用俗语作谜面的这类灯谜也不少,例如以半段歇后语制成的灯谜:

山中无老虎 (打茶叶品名一)

运用承上启下法,要把掩去的歇后语部分拿来寻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也就是猴子称为魁首的意思,由此便可得出谜底:“猴魁”。又如,以多字俗语掩去一半作谜面的灯谜:

没有规矩(打中国现代作家、歌唱家各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承上启下,可得出下半句“不成方圆”。显而易见,“成方圆”是位女歌唱家的名字,就剩下一个“不”字没着落。正好有位作家叫“莫言”,把它当作否定语,谜底是“莫言、成方圆”。

本期作业:
(1)八月秋高风怒号(打已故中国科学家一)
(2)桃花潭水深千尺(打四字成语一)
(3)投我以木瓜(打京剧名一)
(4)东风不与周郎便(打聊目二)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16 14:10

(1)八月秋高风怒号(打已故中国科学家一) 茅以升
(2)桃花潭水深千尺(打四字成语一) 无与伦比
(4)东风不与周郎便(打聊目二) 连锁, 乔女?

[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7-16 14:39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21 13:51

上期作业答案:
(1)八月秋高风怒号(打已故中国科学家一) 茅以升  托塔李天王 中
“卷我屋上三重茅”

(2)桃花潭水深千尺(打四字成语一) 无与伦比       托塔李天王 中
“不及汪伦赠我情”

(3)投我以木瓜(打京剧名一)谢瑶环
“报之以琼琚”

(4)东风不与周郎便(打聊目二)  《连锁》、《乔女》     托塔李天王 中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21 13:52

10、答问解谜法
有些灯谜得谜面是个问句,我们就先可以用“答问解谜法”去破解,实在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所谓“答问解谜法”其实很简单。猜的人先看清问的是什么,再回答其所问,须知要答的内容就是谜底的一个组成部分,再配以含有肯定语气的词语,如“应”、“当”、“乃”、“定”、“系”、“是”、“为”、“此为”、“分明”、“无疑”等等。提醒一句,在用这些含有肯定语气的词语时,可别忘了“别解”。例如:

念书该抱什么态度?(打学科名一)

对谜面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应该用力去学”。谜底一下子就出来了,是“应用力学”。这里的“应”别解为肯定词了,然而在设问式灯谜中谜底里的肯定词语是灵活运用的,不限于上面介绍的这些,比如:

因何牛排犹带血?(打影片名一)

品尝过西餐的人一定知道,“牛排”用刀切开后往往还带有血水,为的是体现牛排的鲜嫩。那么烹调时就不能煮得过熟,得半生不熟才行,回答应是“半生不熟得缘故”,所以谜底是《半生缘》。
不过,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设问式灯谜都适用此法,如果试猜失败就得另想他法,是不是可以直接接触问题,用“正面会意法”去解释题意,从中猜出谜底。例如:

此行何去?(打已故现代文化名人一)

谜面也是个问句,意思是这次往哪儿去。往哪儿谁也不知道,用“答问解谜法”显然不行。我们不妨直译谜面的意思,以“同意置换”的方法来解谜底。在古汉语中,“胡”字可以做疑问代词,而“适”字可以做动词“去”解释,“胡适”就是这条谜的谜底了。


本讲作业:
(1)岳飞遇害在何处?(打词牌名一)
(2)何人逼死杜十娘?(打四字成语一)
(3)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
(4)钦差大臣谁委派?(打高校称谓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21 21:24

(1)定风波?

其他都猜不出来,等等

(4)系主任?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6-7-21 21:37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22 19:45

补射:

(2)何人逼死杜十娘?(打四字成语一) 富甲一方
(3)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探春?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7-23 00:31

最近事多,错过几次学习机会。
回来补课。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27 22:25



QUOTE:
原帖由 白衣天子 于 2006-7-23 00:31 发表
最近事多,错过几次学习机会。
回来补课。

我最近事也不少,所以讲座出的慢了……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27 22:29

上期答案
(1)岳飞遇害在何处?(打词牌名一)定风波    羽扇纶巾 中
一定是在风波亭

(2)何人逼死杜十娘?(打四字成语一)富甲一方    托塔李天王 中
是李甲与孙富这一方

(3)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探春    托塔李天王 中
此谜不是答问解谜,而是正面会意。春,借代“酒”。

(4)钦差大臣谁委派?(打高校称谓一)系主任    羽扇纶巾 中
系君主委任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7-27 22:38

11、一语双关法
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猜谜方法,一般在猜射“会意体”灯谜时使用。所谓“一语”是指谜面文字,而“双关”是指这些谜面文字经过两次不同意思的“别解”,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才是我们要猜的谜底。因此谜底被截成了两段,也分别能与谜面扣合。这类一语双关的灯谜,其谜面大多为一个字,被叫做“独字谜”。当然,也有两个字以上的。从字数上看,我们遇到了字数很少的谜面,用了许多方法解谜,仍然无法求出答案时,不妨用这种方法试试,兴许能一举攻下。例如有一条独字谜:

服(打白居易《卖炭翁》七言诗一句)

让我们用“一语双关法”试猜,先想想谜面“服”字有几种解释。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是衣裳(衣服);二是吃(服药);三是承担(服刑);四是服从;五是适应(水土不服)等等。我们若以第一和第二种解释分别去扣合,一个就是身上穿的衣裳的意思,另一个就是食用的意思,组合在一起,恰好与《卖炭翁》中的七言诗句“身上衣裳口中食”相符,这就是谜底。试想,不懂得要“一语双关”地去解,而只是单一地在“服”字上思量,是无法猜出谜底的。再举一例:

曲(打饮料名一)

“曲”可以做为酒曲解,借代为“酒”,是可以进“口”的;同时它也可以做歌曲、曲子解,是可以当作“乐曲”的。讲到这里,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可口可乐”这个谜底的。
这类谜面并不限于独字,也可能是一个词或一句话,如:

冤家 (打七字俗语一句)

冤家是对头或仇人的同义词,跟他(她)是不会有什么情分和情义可言的。但“冤家”又是情人或夫妻之间的昵称,在打情骂俏时经常出现,常看地方戏曲和古代小说的人一定不陌生。“冤家”,既是“无情”的称谓,也是“有情”的称谓,一语双关地传达出了谜底地信息,它乃是由唐诗化出的俗语“道是无情却有情”。


本期作业:
(1)白(打四字成语一)
(2)欢(打四字俗语一)
(3)分(打六字新词一)
(4)师(打军中称谓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7-27 23:47

(1)有声有色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28 23:16

(2)欢(打四字俗语一) 债多不愁 (这个每日一谜中看到过)
(3)分(打六字新词一) 时间就是金钱
(4)师(打军中称谓一) 军长?

[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7-28 23:23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7-28 23:20

(3)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探春   
此谜不是答问解谜,而是正面会意。春,借代“酒”。

难怪, 我猜的时候觉得"借问酒家何处有"直接可以得底"探春", 不需要下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3 11:42

上期作业答案:
(1)白(打四字成语一)有声有色  羽扇纶巾 中
白,既可解释为颜色,也可表示说话的意思

(2)欢(打四字俗语一)债多不愁    托塔李天王 中
欢,本身为快乐的意思,即不愁。欢,可拆开为“又”、“欠”,又欠钱了,扣债多。

(3)分(打六字新词一)时间就是金钱    托塔李天王 中
分,可表示时间,即分钟;也可表示钱的单位,即元角分。

(4)师(打军中称谓一) 部队教员
师,表示部队,如仁义之师;也可表示教员,即老师。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3 11:43

12、等量齐观法
这里介绍的等量齐观法是用来猜射“带数量词”的灯谜的。这类灯谜的特点是,谜底由三部分词组成:一是数词,二是量词,三是名词。至于这三者的排列次序可以是灵活的,可以先数量词后名词,也可以先名词后数量词。猜射时应把三者结合,使组成的短语与谜面相吻合。
有不少“带数量词”的谜,在谜面上已暴露了量词的身份,因此猜射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只要先拈出谜面上的量词,再据谜面确定物名,最后估算数目,这样顺藤摸瓜,谜底就能猜到。例如:

芹(打冠数量蔬菜一)

谜面“芹”可看作是草字头加上一个“斤”字,“斤”是量词,据谜目要求,是猜一种蔬菜,蔬菜是论斤卖的,量词为“斤”,看来拈对了。“斤”上有草字头,便可联想到有那么一种名叫“草头”(即苜蓿)的蔬菜。现在只剩下数目未定了,那么到底是几斤草头呢?我们再审视一下谜面:草字头下面一个斤字,“一”就是谜底里的数词了,整个谜底应该是:一斤草头。再看一个例子:

俩(打冠数量中药一)

按灯谜中的惯例,“俩”字可视为“人”和“两”二字。一个量词“两”已入眼帘,旧时中药按“两”、“钱”等计量。量词估定后,再从人字琢磨。“俩”字为“人”参入进“两”字后生成,并且只有一个“两”字,数词必为“一”。谜底则可猜成“一两人参”,别解为:一个“两”字里有“人”参入了。

也有一些“带数量词”的灯谜,谜面上隐约放出数量词的信息,例如:

拾玉镯(打冠数量用物一)

谜面中的“拾”,须别解成大写的“十”,可转换成“五双”(别解为“两个五”)。至此,一半谜底已被猜出,仅剩下物名了。“玉镯”是一种套在手腕上的饰物,则整个谜底为“五双手套”。
然而,大量的带数量词的灯谜,对数量词是秘而不宣的,但通过“别解”这把金钥匙还是可以打开谜底之门的。例如用山西地名作为谜面的一条谜:

闻喜(打冠数量饮料一)

闻,就是“听”的意思。“闻喜”在此不能作地名解,而应别解为一听到就让人高兴的意思。谜底则是“一听可乐”。又如:

共诉衷肠(打冠数量日用品一)

谜底为“一块怀表”,别解为:在一块(即一起)把胸怀里的心事表达出来。

本期作业:
(1)        囝(打冠数量小吃一)
(2)        满庭芳(打纺织品一连数量)
(3)        森林(打冠数量食品一)
(4)        不破楼兰终不还(打冠数量中药一)
(5)        才起烽烟家书断(打冠数量邮政用品一)
(6)        梁祝化身为夫妇(打冠数量饰物一)
(7)        盗亦有道(打冠数量日用品一)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8-3 19:20

(2)          满庭芳(打纺织品一连数量) 花布一块
(3)        森林(打冠数量食品一) 三两木耳
(4)        不破楼兰终不还(打冠数量中药一) 一克当归
(5)        才起烽烟家书断(打冠数量邮政用品一)一打信封
(6)        梁祝化身为夫妇(打冠数量饰物一) 一对蝴蝶结(或两只蝴蝶结?)

[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8-3 19:36 编辑 ]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8-4 13:10

(1)一笼包子?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10 01:29

上期作业答案:
(1)囝(打冠数量小吃一)   一笼包子     羽扇纶巾 中
外面的“口”可看作是一个笼子,包住了中间的“子”

(2)满庭芳(打纺织品一连数量)花布一块    托塔李天王 中
别解为,花儿布满一处

(3)森林(打冠数量食品一)三两木耳    托塔李天王 中
森,为“三木”;林,为“两木”;“耳”用作语气词

(4)不破楼兰终不还(打冠数量中药一)一克当归    托塔李天王 中
一旦胜利了就回来

(5)才起烽烟家书断(打冠数量邮政用品一)一打信封    托塔李天王 中
一打起仗来,“信”就被“封”了。

(6)梁祝化身为夫妇(打冠数量饰物一)一对蝴蝶结    托塔李天王 中
这一对恋人最终化成蝴蝶而结合。
“两只蝴蝶结”应该也可,原底为“一对”。个人觉得用“一对”更好,有恋人的感觉。

(7)盗亦有道(打冠数量日用品一) 三只手表
“盗”,就是小偷,俗称“三只手”。“道”,别解为“说”的意思,扣“表”。谜底顿读为“三只手/表”。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10 01:31     标题: 13、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1)面上加注法

从这一讲开始,介绍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这几种灯谜虽然也属于会意体,但是在形式上比较特殊,通常用于谜会,在网上比较少见。

(1)面上加注法
如果你去猜灯谜,遇到作者在谜面上的正文旁加注一些诸如“此谜出丑”、“此谜见不得人”、“此谜请勿见笑”等自谦之词,你可千万别以为谜作者是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同样,假如你见到注有“此谜休想猜出”、“此谜无人能中”等文字时,也切莫认定作者是个妄自尊大之人。须知这些都是玩谜人使的障眼法。举个例子:

小沙弥【此谜出丑】(打唐代人名一)

“小沙弥”是小和尚的意思,也就是小孩当了僧人。小孩,即“孺”;和尚,即“僧”。注文中的“此谜出丑”是暗指谜底里多了个与“丑”有关的字或词。用生肖借代,“丑”可代“牛”。所以谜底是“牛僧孺”。再举一例:

并非小人【此谜见不得人】(打莫里哀名剧一)

注文中的“此谜见不得人”是告诉猜谜者,这条谜的谜底里有个“人”字,必须去掉后方能与谜面正文相贴合。“并非小人”,反其意而扣之,就是“为君子”,根据注文的提示,谜底中应该有“人”,所以谜底应是《伪君子》。再举一例:

昼【此谜请勿见笑】(打唐代诗人别称一)

看过了前面两个例谜之后,你已经大致明白这条谜该在谜底里避开的文字了吧,一定是与“笑”有关底字。如“喜”、“欢”、“乐”、“悦”、“哈”、“俊”等等,谜面正文“昼”是“白天”的意思,则谜底就是“白乐天”。
前面都是“自谦”的加注灯谜,再举一个“自诩”的加注灯谜:

宣告停战【此谜休想猜出】(打现代文学评论家一)

宣告,即说的意思,可扣“陈”;停战,即和解,可扣“和”。根据注文提示,谜底中还应有个与“想”相关的字,因此谜底是“陈思和”。

本讲作业:
1、空欢喜【此谜无人猜得中】(打战国人名一)
2、襁褓【此谜出丑】(打用物一)
3、独具慧眼【此谜请勿见笑】(打中药名一)
4、陕西姑娘【此谜休想猜出】(打词牌名一)
5、此乃东宫王储【此谜无人猜得中】(打外国喜剧名著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8-10 11:58

4、忆秦娥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8-10 12:09

1、伯乐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8-10 14:27

5、此乃东宫王储【此谜无人猜得中】(打外国喜剧名著一)

这个好像还是伪君子?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8-12 21:50

3、独具慧眼【此谜请勿见笑】(打中药名一) 一见喜?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28 14:28

实在对不起大家,前些日子一直忙于做自己的MOD,以致讲习班中断数日,在此向大家道歉。
今日起,讲习班恢复正常。

上期作业答案:
1、空欢喜【此谜无人猜得中】(打战国人名一)伯乐        羽扇纶巾 中
去掉单人旁,为“白乐”,扣合谜面。

2、襁褓【此谜出丑】(打用物一)牛仔包
去掉牛字,为“仔包”,扣合谜面。

3、独具慧眼【此谜请勿见笑】(打中药名一)一见喜    托塔李天王 中
独具慧眼,别解为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扣合“一见”

4、陕西姑娘【此谜休想猜出】(打词牌名一)忆秦娥    羽扇纶巾 中
去掉“忆”,秦娥扣合谜面。

5、此乃东宫王储【此谜无人猜得中】(打外国喜剧名著一) 伪君子    托塔李天王 中
去掉单人旁。“为君子”,别解为“是皇上的儿子”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8-28 14:29     标题: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2)题外暗扣法

(2)题外暗扣法
一般的灯谜,谜底是通过谜面提供的材料直接来猜射,即按谜面文字本身的含义来进行扣合的。可是也有例外,有一种需听“弦外之音”的“题外”灯谜。这种灯谜,或是具有“本地风光”特色,应时即景式的;或是具有“夫子自道”特色,暗寓谜作者姓氏、身份的;或是具有“苍头露尾”特色,隐扣谜面诗文的作者及篇目出处的、总之,要求猜谜人别具慧眼窥破谜面文字的“弦外之音”与“题外之意”,从而求出谜底。
先说说具有“本地风光”特色,应时即景式的灯谜。所谓“本地风光”,就是结合猜谜当时的时间、场景等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地去猜射。例如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谜会,悬有这样地一条灯谜:

此时此地(打越剧名一)

当时是元宵佳节,这里地“此时”便是指“元宵”,此时又正在举行猜谜活动,此地也有着许多地谜,所以谜底应为《元宵谜》。如果换在春节某一天的谜会里,也出现了这样的谜面,那就不能生搬硬套地猜成《元宵谜》了,得改猜《春灯谜》(也是一出越剧名)。
倘若有一天,你到工人文化宫去参加谜会,有一条灯谜也是:

此时此地(打京剧名二)

场景已经改变,思路自应随之改变。这里的“此地”是指大家坐在文化宫里,“此时”是指正在猜灯谜,而灯谜又叫“文虎”、“灯虎”,因而谜底是:《坐宫》、《打虎》。
又比如教师节那天,举行教师联欢会,会上有人出谜助兴,谜面是:

此时此地(打泰戈尔名著一)

那就要根据当时都是教师聚会的情况去寻思,教师有“园丁”的美誉,而这天聚集联欢,谜底则为《园丁集》了。
接下来谈谈具有“夫子自道”特色,暗寓谜作者姓氏身份的灯谜。这种灯谜的特点是,作者会特意在谜条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如果见了这种谜条要多一个心眼,识破作者的题外之意。比如:

众人皆醉我独醒(打中国地名一)【作者:江更生】
说与旁人浑不解(打中国现代作家一)【作者:朱育珉】

第一个谜底是“江苏省”(别解为姓江的苏醒着;“省”,做“有知觉”解);第二个谜底为“朱自清”(别解为只有姓朱的自己清楚),皆是暗寓了作者姓氏的灯谜。
说道容易被难住的“题外”灯谜,当数现在介绍的“藏头露尾”特色,隐扣谜面诗文作者及篇目出处的灯谜了。由于谜作者并不标示诗文的作者及篇名的出处,因此这些信息极容易被疏忽掉,所以猜谜的人要“立体”地看谜面,多角度地思考,从而探究出它的“题外意”来。例如有这么一条灯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面是咏梅花的诗句,如果不知道作者是谁,是很难猜出此谜的。好在这是名句,作者的大名也是耳熟能详的。,谜面引用的是宋代王安石的《咏梅》诗句。制谜者偷偷地将作者的姓氏塞进了谜底,因为王作的诗是写梅花香气袭人,所以谜底应为:王作梅、花袭人。

本讲作业:
(1)此时此地(打现代歌曲名一)【“五四”青年节谜会用谜】
(2)今年添一千金(打字一)【狗年专用灯谜】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打花卉名一)
(4)设酒杀鸡作食(打古书、词牌名各一)

[ 本帖最后由 小小猪 于 2006-9-12 18:09 编辑 ]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9-3 13:24     标题: 几种特殊的会意体灯谜及猜射方法——(3)无中生有法

3、无中生有法
经常参加谜会的话,有时候回遇到有空白的谜条挂在谜会上,上面仅写了打什么“谜目”,谜面空空如也。这类“空空如也”的“无字灯谜”,乍看上去似乎无从下手,然而只要你能悟出它的特点,便可理出谜底的头绪。比如灯谜活动室的墙上贴了一张谜条:

【一张空白纸条】 (打中药名二)

这条灯谜的特点是两个:一是贴在墙壁上,二是谜面无字。大家已经知道灯谜又叫做“文虎”、“灯虎”。所以谜底就是这两味中药:壁虎、文无。别解为:壁上的文虎谜面文字全无。“文无”是中药“当归”的别名。“空”、“白”、“没”、“无”、“光”、“失”、“不见”等字词,均会时不时出现在“无字灯谜”的谜底里。
有人与众不同地贴了两张空白纸条,要求打唐代白居易《长恨歌》里地一句。这条双料“无字灯谜”的特点是:谜面是两张白纸,并且都是空无一字的。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得出谜底为“两处茫茫皆不见“。

本讲作业:
(5)【一张空白纸条】(打四字成语一)
(6)【一张空白纸条】(打食品名一)
(7)【一张空白纸条】(打字一)
(8)【一张空白纸条】(打中国老电影女明星一)

注:由于上一讲无人回应,暂不揭底。本讲作业编号顺延。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6-9-3 15:47

这些空白纸条都在墙上吗?~~~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9-3 19:02



QUOTE:
原帖由 紋刀狩易 于 2006-9-3 15:47 发表
这些空白纸条都在墙上吗?~~~

恩……是吧……这个……没有说明的话,就是与此无关。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9-5 20:14

(5)蒙一个,一纸空文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9-7 16:55

(1)此时此地(打现代歌曲名一)【“五四”青年节谜会用谜】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打花卉名一) 郁李?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9-8 22:56

(2)今年添一千斤(打字一)【狗年专用灯谜】

是不是"今年添一千金"?如果是的话谜底该是"威"吧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9-12 18:41     标题: 上期答案

(1)此时此地(打现代歌曲名一)【“五四”青年节谜会用谜】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托塔李天王 中
(2)今年添一千金(打字一)【狗年专用灯谜】威    托塔李天王 中
我的谜面写错了,这都能看出来,厉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打花卉名一) 郁李    托塔李天王 中
忧郁的李清照

(4)设酒杀鸡作食(打古书、词牌名各一)  《陶说》、《宴桃源》
面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5)【一张空白纸条】(打四字成语一)一纸空文     羽扇纶巾 中
(6)【一张空白纸条】(打食品名一)光面
“面”指谜面。不过“光面”是什么东西啊?我还真不知道……

(7)【一张空白纸条】(打字一)迷
“谜”无“言”。

(8)【一张空白纸条】(打中国老电影女明星一)白光
作者: 小小猪    时间: 2006-9-12 18:42     标题: 4、察颜观色法

如果你在节日里参加某处的谜会,可能会见到一些五颜六色的谜笺,还可能碰到白谜条上用彩色笔书写的谜面。可别误认为这是为了美化谜会环境,渲染节日气氛。其实,这是一种与“无字灯谜”异曲同工的“彩色灯谜”。
“无字灯谜”以“空”、“白”诱人上当,“彩色灯谜”则是以颜色令人目迷无色。“彩色灯谜”谜面上的颜色也是谜面的一个组成部分,猜的人除了要深究谜面上的文字以外,还要察“颜”观“色”。例如:

连升三级【用红笔书写】(打旅游项目一)

谜面借用京剧的剧目名,解谜时须作这样的别解:军队里“连”这个编制单位,向上升三级,为“旅”。因为是用红笔书写,所以谜底为“红色之旅”。
还有人标新立异地分别用两种颜色书写谜面:

清洁【一字用红笔书写,一字用黑笔书写】(打四字京剧术语一)

“情”、“洁”都是干净地意思,皆可用一个“净”字来表示,一红一黑两色,故谜底为“红黑二净”(即指包括红脸和黑脸的两种大花脸)。
用五颜六色表示的“彩色灯谜”比较容易识别,但是当作者用黑色书写时,人们常常会忽略其颜色不计。有时因为忘了察颜观色,结果与谜底擦肩而过。比如下面一条谜:

波光粼粼【墨汁书写】(打日本电影导演一)

“泽”是水流的意思,故可用“泽明”二字扣“波光粼粼”;“黑”即墨汁之色,故谜底为“黑泽明”。

本期作业:
(1)卉【红笔书写】(打国际团体名一)
(2)叮【“丁”红色,“口”绿色】(打四字成语一)
(3)里【黄笔书写】(打国产影片一)
(4)家乡美【墨汁书写】(打三字俗语一)
(5)苷【黄笔书写】(打中药名二)
(6)【一张空白的绿色谜条】(打七言唐诗一句)
(7)矮脚虎【蓝笔书写】(打明代画家一)
作者: 羽扇纶巾    时间: 2006-9-13 09:39

在上海,“光面”的意思是“没有浇头的清汤面”,也叫“阳春面”。

不知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其他解释。

[ 本帖最后由 羽扇纶巾 于 2006-9-13 09:43 编辑 ]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6-9-13 12:40

(1)卉【红笔书写】(打国际团体名一)红十字会
(2)叮【“丁”红色,“口”绿色】(打四字成语一) 绿肥红瘦?
(5)苷【黄笔书写】(打中药名二) 黄连, 甘草
(7)矮脚虎【蓝笔书写】(打明代画家一) 蓝瑛

[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06-9-13 13:04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