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三国武学和兵器的一些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6-5-13 00:02     标题: 关于三国武学和兵器的一些疑问

1仗八蛇矛
不论古代的尺寸到底如何,仅从比例看,至少相当于两个大汉的长度,也就是3\4米,这么长的玩意,耍的开吗?

2三英战吕布
关羽张飞吕布都用这么长的家伙,怎么混战?相比之下刘备倒是灵便的多,一下子就可以近身

3马超的糟枪
这个是最不明白的
马超的枪显然是木头杆,被许储折断了
而关羽的大刀是80多斤,就算不是削铁的神兵,至少也是锋利的好家伙,其他名将的刀大概也差不多
那么,这么锋利沉重的家伙,岂不是会经常削断木杆大枪?马超赵云什么的不是没的混了?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5-13 00:51

这个,用历史来解释演义,有些牵强……不过本人之文似乎也有这种倾向
尝试解释一下吧,如不能令楼主释疑勿怪。

一般来说,“丈八”为矛,“丈二”为枪。这些武器都是很长的。汉时的矛,的确有三四米长的。有出土的秦代长矛,杆长达到6米。
当时战争过分追求长度,谁先刺中谁有利,所以矛越做越长。但后来不利近战的弱点越来越明显,就逐渐被淘汰。唐之后矛基本不再被使用。

大刀和方天戟却没有矛这么长,要说好使却也不一定。马将作战受制于马的行动。马可不像人那样听话,不是转来转去,就是跑动不停,很少有站定不动的。打起来时可能会出现中断。
刘备的剑步战还可以,马战和使长武器的人比是占劣势的,因为马一下冲到对方近前也不容易,尤其是对方拿着长枪时,基本够不着。而且,当时剑在战场上也退居二线了,书中描写很多人都是“持刀”。

枪多为“白干”加金属枪头制成,“白干”在现代就是白蜡树的树干。这种树韧性非常强,可以压到很弯却不断。不知它能经得了刀砍多少下才断?在现代的我们无从实验,除非使用文物一般来说,步兵的枪都是木杆的。
不过,有史料记载一些武艺高强的将领使用全铁的枪。如五代时期王敬尧之铁枪就重30多斤。
将领比步兵地位高,有全铁的枪不奇怪。不过,为什么马超会用木杆枪去斗许褚,只有老罗知道了。
相对来说,木杆枪更适合混战,因为回合数不多。单挑时碰砍砸型武器时,枪杆未必承受得了。不过枪可以以速度胜之,毕竟刺比劈砍的距离短。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13 01:02 编辑 ]
作者: 赛仁贵郭盛    时间: 2006-5-13 05:19

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文学作品里的双剑(如刘备)、双刀(如扈三娘),虽然一向没有特别说明,但我觉得,应该是专门配备在马上使用的,其长度和重量为适合马战而设计,规格要大于佩剑或佩刀。

如果刘备是拿佩剑去格吕布的画戟,这在马战时无论是攻击范围还是力量都会占相当劣势。就是说,刘备出阵时,应该吩咐手下“抬双股剑来!”而非直接从腰间拔剑。

个人的推测。
作者: 北堂吟墨    时间: 2006-5-13 08:31

80斤的大刀必钝,战场上不是武侠打斗所,如果说实话,人倒不是被刀刃割死,而是被刀拍死的....这种刀是为了对付敌人重铠的,三国实际打斗更像慢动作回放那样缓慢,即使[快刀斩]也并不快,而是对方防守太慢.古时候战斗一般是用重兵器将敌人拍下马(或拍至吐血),再擒来或是用锋利佩剑割下敌人首级.
作者: pu239    时间: 2006-5-13 12:59

弱弱的说,很长的矛,是步兵的专门对付骑兵的,三国那个时候方阵对冲,基本上没有将领互博的。大家不管会不会工夫,力学的讲究就那么多。无论你怎么打,都是只能那个样子,没有那么神
作者: 22Shadow    时间: 2006-5-20 17:05

我觉得枪走轻盈,用于与大刀硬格的机会不大

枪用木头杆是因为这样柔韧性会较好,攻击面广,招式也更多变
作者: xwhlzh    时间: 2006-5-20 19:19

枪进攻应该是刺和挑的多  在马上对战应该不会有人去用武器挡  应该是拨的多  一般来说没有人会对一个不知道力气大小,武器好坏的人去挡吧~~挡的话本人觉得回手慢不容易对敌人进攻~~还有马上对战应该是刺的多~~~人借马力~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5-20 21:30

1\这是明朝初年的武术描写.
2\刘的剑是比较长的,我估计应在1.5米左右.现在的八卦门和螳螂门用剑接近这个长度,估计马上应该也在这个长度以上.我见过一些古代真正使用的兵器,如双锏,居然长1.5米以上,简直可怕!也许真正将领的力量是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我用的铁枪就是30多斤,还是步下,想来先主用沉重的大剑也不奇怪.
3\我经常使用的大杆子长4米,这种工夫就叫"张桓侯四枪".丈八是一丈八寸.很好用.如果骑马,非用4米以上的才好用.
4\古代的枪杆是木杆,外面用竹子劈开后包裹,用漆和头发紧紧在外面包裹.一层头发,一层漆层层加上.肯定能抗刀砍,且有韧劲.但是却真的可以被持续的大力折断(孙策\马超他们).白蜡杆是清朝初年才开始用的.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5-20 23:05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6-5-20 21:30 发表
1\这是明朝初年的武术描写.
2\刘的剑是比较长的,我估计应在1.5米左右.现在的八卦门和螳螂门用剑接近这个长度,估计马上应该也在这个长度以上.我见过一些古代真正使用的兵器,如双锏,居然长1.5米以上,简直可怕!也许 ...

好久不见老先生来古典区了,问声好。
老先生的兵器知识让我颇长见识。
我是练少林五虎枪的,至今未能上一台阶。
听说河南陈家沟有“桓侯张翼德四枪”,据说四枪对扎法出自“张飞神枪”(桓侯八枪),陈家沟枪谱丢了四枪,是否真有此说?
本人致力于宣传武术,却才疏学浅,常感力不从心。请老先生到我的水浒贴去坐坐,多提些宝贵意见。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5-20 23:53

丈八应该是一丈零八寸吧,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多,不是一丈八尺
作者: 旖旎从雨    时间: 2006-5-20 23:54

估计老罗想形容的单条场面是

2个人 各自拿着4米长的长枪 各自骑马往中点冲刺.刺中了自然就赢了 .当然大多数时候是刺不中的.然后2个人 在各自跑上几十米 在骑马冲刺. 然后一合 还是十合或者三十 百余合就是这样来的.  这样一来马的作用大大增加.   

如果不是这样打  而是象电视里面的那样2个人象没骑马一样在格斗 我实在看不出 骑马的比没骑马的有多大的优势.

这样讲起来 汉语中"冲刺"一词很可能来自古时的战场上的武将单跳.   当然骑兵冲锋应该也不是象步兵那样砍砍杀杀.而是高速行进间的冲刺. 宁可杀不到这个人 也要 保持自己往前冲.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5-21 00:18

刘备倒是灵便的多,一下子就可以近身
似乎是在马上吧,近身也不是很方便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5-21 01:27

电视剧里也基本都是冲刺,除非名将单挑(如:马VS张,马VS许,关VS黄)会有混战场面。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5-21 02:45

电视剧里的关VS黄简直就是垃圾。。。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6-5-21 10:17

使刀者用刀来砍,如果使枪者是用枪直接来架,即使是铁杆,也会震得虎口发麻,所以使枪者应会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两人对冲时,两人也会错开一定的距离,既要躲避对方的攻击,同时也争取攻击对方。纠缠在一起后,使刀者砍的力量就会小很多,使枪者也会尽量去架对方的刀柄。总之不管是铁杆还是木杆,直接去扛对方的刀锋都是不利的。这本来就是大刀的优势,枪的优势应该是使用灵活。

演义中削断兵器的战例有乐进削断宋谦、贾华的画戟,似乎应该是接头的地方断了。

用木杆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现有问题可以及时换杆,铁枪也有弱点,兵器相交时对振动较大,另外冬冷夏热,用在大刀上还可以增加力量,用在枪上就增加负担了,另外古代没有钢这个东西,铁其实也不牢固。
作者: wrcxy    时间: 2006-5-21 10:32

我觉得剑限于金属工艺应该不会太长的,何况是三国时期。网上还看过我们和同时期其它地区铸造工艺比较的帖子,好像我们不占优势。别人古代的剑也长不到哪去。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5-21 10:35

1976年4月,长沙长扬六十五号墓出土一柄春秋晚期的剑,后命名为“长扬剑”。此剑已不成形,金相分析结果是含碳约0.5%的碳素钢,此类剑严格来说可称为“铁质钢剑”。由于铁器不易保藏,鲜有剑器实物能完好存留至今。
作者: supi    时间: 2006-5-21 10:41     标题: 回复 #15 马岱 的帖子

呵呵,钢和铁,实际上就是Fe里面含C量的多少。
一般的铁没有粹炼,含碳量高,坚硬,却易脆。
钢含C量少,比铁更有韧性,更不易折。
古代是有钢的,汉代的百炼钢刀就是一例。炼刀剑的不断的锤打,一方面是使里面的金属密度更为一致,一方面是使Fe内含C量减少。使锋利的刀刃更耐大。一般的铁做成薄刃不是不可能,但一磕就会崩掉。
所以,工艺好的刀剑,恶战后会卷刃,但一般情况下却是出现缺口。(在看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喜风口之战的电影时,战士们的刀都成锯齿了,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很多~~~)

其实纯Fe(不含C),他的材料力学性能是最为优秀的,而且耐腐蚀。但可惜的是,大自然的Fe金属,里面的杂质C一般情况下是没办法完全去除的。
作者: supi    时间: 2006-5-21 10:47     标题: 回复 #16 wrcxy 的帖子

剑可以做得很长。但工艺更复杂。必须将铁炼成钢。

理论上Fe金属是六方晶体密堆积。但实际上里面的杂质C,S等等却会很大的影响到Fe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作者: wrcxy    时间: 2006-5-21 10:58

汉末到没到这种工艺水平?太长的剑在重量宽度上适合作为马上武器?有多少实战价值?仅是对前面提到的“长”剑的一点怀疑。
不过这样讨论演义里的武器好像也不合适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6-5-21 14:57



QUOTE:
原帖由 supi 于 2006-5-21 10:41 发表
呵呵,钢和铁,实际上就是Fe里面含C量的多少。
一般的铁没有粹炼,含碳量高,坚硬,却易脆。
钢含C量少,比铁更有韧性,更不易折。
古代是有钢的,汉代的百炼钢刀就是一例。炼刀剑的不断的锤打,一方面是使里面 ...

脆得是生铁
熟铁不脆
一般说含碳越高越硬也越脆
钢得含碳处于生铁和熟铁之间,所有有硬度和韧性
古代造刀,一般都是刀身含碳低,不易折断,刀刃含碳高,锋利
所以刀用久了,老打磨,刀刃得硬钢就可能全失去了
这个在天工开物里面也有记载
作者: 斜出正入    时间: 2006-5-21 15:09

平时就算能耍30斤,上战场最多拿10斤了不起。能在战场上用30斤铁枪的,确实值得骄傲了,有史以来没几个。100斤的大刀,是过去武科考试的时候测力的,战场上从来没人用过。至于关羽的大刀80斤,显然是艺术加工了。
作者: 我不爱黄蓉    时间: 2006-10-5 19:29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6-5-20 21:30 发表
1\这是明朝初年的武术描写.
2\刘的剑是比较长的,我估计应在1.5米左右.现在的八卦门和螳螂门用剑接近这个长度,估计马上应该也在这个长度以上.我见过一些古代真正使用的兵器,如双锏,居然长1.5米以上,简直可怕!也许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5 21:42



QUOTE:
原帖由 斜出正入 于 2006-5-21 15:09 发表
平时就算能耍30斤,上战场最多拿10斤了不起。能在战场上用30斤铁枪的,确实值得骄傲了,有史以来没几个。100斤的大刀,是过去武科考试的时候测力的,战场上从来没人用过。至于关羽的大刀80斤,显然是艺术加工了。

nod
练武和真干差太远了
关羽刀80斤,折合到现在30来斤,想想还是重
毕竟作为武器,你要能轻松挥动
作者: 中书舍人    时间: 2006-10-5 23:33

“白蜡杆是清朝初年才开始用的”

tiger1970兄:应该不是吧?明朝秦良玉带的兵不是叫“白杆兵”吗?

西西,我行外人,提一点点自己的疑虑。
作者: Lovi    时间: 2006-10-6 02:03

长度问题,以前的长度和现在的长度有所出入.
以前的九尺大概等于现在的六尺左右,
你看演义里说关羽张飞都是九尺,其实只有六尺而已,
九尺,多高?那都组篮球队得了.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6-10-7 06:59

我算了一下,半径2厘米,长200厘米(2米)的实心铁杆就有20公斤,40斤。
如果王铁枪用的是实心铁杆枪,真的只有30多斤话,那不就筷子那么粗,拿出去不笑死人了?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10-7 08:37

明朝秦良玉带的兵是叫“白杆兵”.但他们用什么杆,我曾看过一篇争议文章,所以可以说到现在还有争议.至于清朝初年,是有一些武术人物的记载的.不过,我自己的观点倾向于“白杆兵”就是蜡杆枪.

另外,马上用的枪有长有短.本门前辈孙公(禄堂)在马上用双铁枪,往来如飞.可见枪也不太长.我自己用的枪只是略高于自己身高.

四枪对扎法出自“张飞神枪”(桓侯八枪),陈家沟可能无此说法,但我相信是如此.本门前辈于老先生(志钧)曾学过这种枪法,果然与桓侯四枪相同.如果能从苌氏谱中寻找出脉络是最理想的了.但是现在我还不能肯定.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6-10-7 14:54 编辑 ]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7 13:51

枪明显枪头最重要,如果是实心铁杆的话你当枪用看看有多别扭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6-10-7 14:01

感觉汉末三国时的矛、枪可能还是木杆的多
作者: lyonbeck    时间: 2006-10-8 02:48

为啥长兵器多用木杆,不是力气问题,力气大的多的是,金属的暖和的时候还好说,要是在寒冷的冬天,你拿着金属杆的出去溜一圈,再想把武器放下,做不到咯,粘在手上了,要硬来就要掉层皮
作者: lyonbeck    时间: 2006-10-8 02:54



QUOTE:
原帖由 zsxmmhd 于 2006-5-13 00:02 发表
1仗八蛇矛
不论古代的尺寸到底如何,仅从比例看,至少相当于两个大汉的长度,也就是3\4米,这么长的玩意,耍的开吗?

2三英战吕布
关羽张飞吕布都用这么长的家伙,怎么混战?相比之下刘备倒是灵便的多,一下子就可以 ...

马超要用铁杆枪,行了,2手就固定在枪上吧,要不再戴个手套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10-8 11:16

平时就算能耍30斤,上战场最多拿10斤了不起。
这句话不对。因为有马力,所以可以拿这样重的武器。

100斤的大刀,是过去武科考试的时候测力的,战场上从来没人用过。
这句话也不对。明朝大将刘铤用的刀就是80斤,这是战场上的用刀。

在马上,更重要的是重量而不是灵巧。
枪最厉害的当然是枪头,但枪头以锐利为主,并不是要占很多重量。木杆枪的枪头只有几两,这是定制。
在实战中,当然是木杆枪为主流。其实铁枪头不需要多么锐利,这样一个铁杆子,捅谁一下谁也受不了,即使是穿甲也不行。

再是,这里考虑的是元末明初的情况,重量和现在接近,请不必拿汉制来衡量了。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10-8 11:50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6-10-8 11:16 发表
平时就算能耍30斤,上战场最多拿10斤了不起。
这句话不对。因为有马力,所以可以拿这样重的武器。

100斤的大刀,是过去武科考试的时候测力的,战场上从来没人用过。
这句话也不对。明朝大将刘铤用的刀就是 ...

虎兄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练家子,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作者: 1314521    时间: 2006-10-8 12:11

楼上有人说得对

以前的计量单位和现在有差别

具体换算忘了 基本一丈挂零 是现在2M左右

楼上有人说 古9=现6 基本就是这样

丈八到这里换算过来3.5M+--4M

想想也是比较合理的

2M高的人拿4M不到的武器 骑着马

具体换算不清楚了 说法不同 有兴趣的可以搞个专贴研究研究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8 14:43

三国时就没方天画戟
张飞拿的恐怕也是普通的枪
作者: 赛仁贵郭盛    时间: 2006-11-4 19:49

谁能讲述一下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

我的了解是:春秋战国就有戟,但跟方天画戟不是一回事,而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好象主要是为兵车作战而设计,随着西汉时兵车退出战场也没有了。史记中鸿门宴一段的“执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应该是戈状戟。

至于方天画戟,应该是指在枪头后侧加了月牙小枝的兵器,如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戟。但大家都说东汉其实还没有,那么是从何时开始出现,是否到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成书的元明时期才有?

关于其形状,双月牙和单月牙是否都称“方天画戟”?吕布的画戟在绘画和影视中有不同版本,有双月牙也有单月牙,不知以哪个为标准。另外“画”是否指戟杆上绘有图案?

还有象典韦和说岳全传中杨继周所用的双铁戟,以及太史慈的短戟,其形状与长的画戟是否相同,仅有长短的分别?

请哪位达人系统地讲解一下。

[ 本帖最后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4 19:57 编辑 ]
作者: x-28    时间: 2006-11-12 15:22

丈八也不算长吧!
我平时玩的镰刀就有3.5米长,
但用来觉得很顺手啊!
PS:本人是城管,
镰刀是用来割横幅的.
作者: dubstar1    时间: 2006-11-16 14:03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5-20 23:53 发表
丈八应该是一丈零八寸吧,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多,不是一丈八尺

这里所说正确!另外,枪和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马其顿方阵用的,就是矛,长度在3m左右.
作者: 斜出正入    时间: 2006-11-16 14:54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6-10-8 11:16 发表
平时就算能耍30斤,上战场最多拿10斤了不起。
这句话不对。因为有马力,所以可以拿这样重的武器。

100斤的大刀,是过去武科考试的时候测力的,战场上从来没人用过。
这句话也不对。明朝大将刘铤用的刀就是 ...

明史记载刘某的大刀是“百二十斤”(您的的80斤说哪里看来的?),还“马上轮转如飞”,但肯定吹牛了。也可能平时表演给人看,舞过一百二十斤的刀,文人无知,不知其中区别。要是真的上了战场还拿一百二十斤就是找死。就算刘某人是基因变异的产物,他玩得起,他的马也玩不起。练过武的都知道,练时固然可以练重,用时却是要用轻,否则怎么能灵活和持久呢。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11-16 16:14



QUOTE:
原帖由 赛仁贵郭盛 于 2006-11-4 19:49 发表
谁能讲述一下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

我的了解是:春秋战国就有戟,但跟方天画戟不是一回事,而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好象主要是为兵车作战而设计,随着西汉时兵车退出战场也没有了。史记中鸿门宴一段的 ...

这东西我有些了解,但不详尽,希望对先生能有所帮助。
先生关于“画”的理解和我的理解基本一致。月牙戟中,单月牙的叫青蛇戟(不同门派叫法似乎又有些许差别),双月牙才叫方天戟(这个倒比较统一)。春秋战国时的戟正如先生所说,形状为“十”字。
月牙戟好像是在戟退出历史舞台后产生的,应该是在隋、唐、五代时期出现。有书指出,薛仁贵用戟和《水浒》中史文恭用戟用意差不多,就是标新立异,实战时又不用了,对唐史了解不多的我不能乱下定论。
戟因造型优美,往后就逐渐仪仗化了。《隋书》《新唐书》《通典》等都明确记载了当时所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门前列戟的数目,不过我看到的唐代壁画摹本中的戟既不是月牙形,也不是“十”字形不知戟是不是在这个时期衍生了多个版本。到后来逐渐固定为月牙形流传。

其他的没什么了,欢迎到我的帖子做客!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6-11-16 16:19

戟作为仪仗用的时候就不是十字形了,而是加小枝形的
作者: 便衣警察    时间: 2006-11-18 17:33

枪注重的是扫,如果是铁枪杆怎么扫?用木制枪杆也是没办法的~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1-18 22:03



QUOTE:
原帖由 dubstar1 于 2006-11-16 14:03 发表

这里所说正确!另外,枪和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马其顿方阵用的,就是矛,长度在3m左右.

能说说枪和矛有什么区别吗?
一直以为就是差不多,或者就是一样的
作者: nolove110    时间: 2006-11-20 23:27

都是高手,我什么也不懂,就是感兴趣,来凑一个热闹。
作者: xgz8864    时间: 2006-11-21 02:24

这些都是演绎说得   真假我等 又不知是否  有这个武器还不知  还有 现在这些名家武器 都埋哪去了
作者: PengDang    时间: 2007-3-9 09:39

三国时武将使用的武器就是矛。
包括关。


原因嘛:没有马蹬的时代,大刀有用吗?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7-3-9 17:36

1、刘某的大刀是“百二十斤”,您说的对。我记错了。我一直相信这种说法。原因:我是书生,是我家族中不善于武术的。还我能舞60斤刀,我家前辈中有一位武举人,能用刀120斤,但他平日用刀81斤。这是前辈相传,想来不错。

2、快马轻刀,有这种说法,而且流行。我也喜欢轻刀。但是,前辈确实用过重武器。我家以前尚有前辈们使用的64斤狼牙棒、81斤刀等等,可惜都毁弃了。我也见过出土的当时用的武器,都很大、很重。戚继光的防身腰刀我亲眼见过,也用同规格的复制品舞动过。说实话,比现在的单刀重。也许那时候对付重甲骑兵,需要重武器吧。

3、矛只有头锐利。枪除头外,尚有刃锐利。也就是矛像标枪,枪像一把匕首绑在杆上。

4、枪不注重扫,而也是以刺为主。

5、没有马蹬的时代,大刀无用。但是,三国演义写的其实是明初的武术。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