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帝国平七国之乱 [打印本页]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4 16:46 标题: 汉帝国平七国之乱
一、概述: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帝国,为了稳固各地统治,大封同姓诸侯王。
到了文景时期,这些藩王的实力逐渐壮大,并愈演愈烈的发展到与汉中央分庭抗礼的境地。
为了改善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文景两帝先后任用贾谊和晁错进行削藩。
到了汉景帝二年底,这种局势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据晁错的《削藩策》,汉中央是下了决心要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认为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脱离、甚至取代汉中央,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在景帝三年元月起兵反叛。因为是“七王”联合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汉朝当时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七国反叛在眼前,匈奴在塞外虎视耽耽,而且根据《汉书》和《史记》记载,七国叛乱是勾结了匈奴的。汉景帝刘启在杀晁错之后仍然不能与叛军和解,于是决心武力维护汉朝的统一。
首先,他让亲弟弟梁王刘武据守梁国,抵挡吴楚叛军的主力;其次,派窦婴、郦寄、栾布等人东平赵、齐叛军;最后,命周亚夫为太尉,率领汉军主力增援梁王。
周亚夫避实击虚,断吴军粮道,疲惫敌军,最后全线出击,终于大破叛军主力二十万人。伴随着吴王的失败,叛乱诸王全部被消灭。“七国之乱”平定。
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历时仅三个月,这与周亚夫正确的战略、战术有很大关系。
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使诸侯王威胁汉中央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善,虽然日后淮南王仍有动作,但他已经远远无法象刘濞这样兴风作浪了。
二、吴王刘濞和景帝刘启
刘濞此人也算是一个有枭雄之志的人,但他没有枭雄之略。
起兵时他已经六十二岁了,对自己他颇有自信,“白头举事”,万事俱备。从计划来看,他的如意算盘也是呱呱叫。
他打算联络十余位诸侯王共同起兵。虽然最后只结成“七国同盟”,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雄心。
想法和计划都是好的,但事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这位叛乱的发起者,笔者窃以为从他起兵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要失败。从实力上来看,虽然刘濞自称“精兵可具五十万”,又说再招三十万南越兵,可实际上他“悉其士卒”也仅仅二十万。在经济上他“铸山煮海,国用富饶” ,实力是不弱的,但正如胶西群臣所说:“诸侯地不能为汉什二”。政治上的弱势更是无法弥补,诸侯反叛,但心忧窦太后,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刘濞本身气魄的不足也昭示了他必将失败。起事之初,他对外不敢宣叛,仅仅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而当景帝杀晁错之后,这个口号就不攻自破了;对内他不敢宣称自己就是真命天子,他许诺给胶西王是“二分天下”,这固然可以拉拢一部分盟友,但在同盟协作上,他就要失败;军事上他狂妄自大,不用奇策,穷兵黩武。可以说对于他的失败,笔者是没有什么惋惜的。
而刘濞的对手刘启虽然只做了三年皇帝,但此人的政治手段的老辣和气魄绝对在刘濞之上。那一年刘启三十五岁,做了二十二年的太子和两年皇帝。
虽然开始支持晁错的《削藩策》有操之过急的错误,但当他镇定下来以后,他的手段和魄力就逐渐展露出来了。
他先果断的杀死自己任用的晁错,希望以此缓和与诸侯王的矛盾,失败后,他又及时做出战略部署和动员。
大胆起用周亚夫为太尉,统帅汉军主力,并且同意周亚夫“避实击虚”的战略,让梁王足足顶抗了吴楚主力两个多月。
在对窦婴的任用上更显示出他的气魄。作为一个外戚,在吕氏以后的任用是有很大影响的。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启就敢让这个外戚统军镇守军事要地荥阳。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刘启和刘濞还有很深的私人恩怨。
按辈分,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刘启是刘邦的孙子,两人是叔侄关系。而刘启做太子时,在长安曾撞死了刘濞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同宗堂兄弟。刘濞当然怀恨在心。
三、吴王联络各藩国做出战略部署以及汉中央的对策
吴王刘濞联络的诸侯国有十余个,其中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长沙王、齐王、越王、燕王没有参与叛乱,最终他们只结成了“七国同盟”,这七王分别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
按照吴王刘濞的计划:先由越兵攻占长沙以北的地区,再西趋巴蜀、汉中,从背后威胁关中;淮南王、衡山王、楚王、济北王会同吴王西攻洛阳;赵王、胶西王、济南王、菑川王贤、胶东王攻占河间、河内,再入临晋关,与吴楚会师洛阳;燕王北取云中、代郡,联合匈奴南下萧关,直取长安;同时,吴楚主力与齐赵会师后进军长安。
这个计划看似周全,“十全必克”,可实际上有一半的诸侯王并没有随他反叛。比如齐王,他开始答应反叛,但事到临头却按兵不动,越王口头答应出兵,结果一直观望,未派一兵一卒,济北王还没来得及反叛就被部下劫持。
所以真正的局势变成:吴楚主力二十余万人渡淮西略梁国;胶西王、济南王、菑川王、胶东王在胶西王率领下攻打齐王;赵王在北部被燕牵制,成为孤军。
针对这种局面,汉中央做出战略部署:命梁王固守本国,拖住叛军主力,“以梁委吴”;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西进支援梁王;命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防止敌军偏师威胁洛阳军械库;又命栾布率军平诸齐;郦寄率一部汉军攻打赵王于邯郸。
总结起来,这场战争可以分为三个战场和两个方面军。
三个战场分别是:
1、诸齐战场;2、赵都邯郸战场;3、雎阳、昌邑战场。其中雎阳、昌邑战场集中了叛军和汉军的主力,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关乎双方命运,最为重要。
两个方面军分别是:
1、窦婴、栾布、郦寄组成的第一方面军对抗诸齐和赵王;2、梁王和周亚夫的第二方面军对抗吴楚叛军主力。
四、委吴以梁和坚壁昌邑
吴王于景帝三年元月甲子在广陵起兵,全吴之地上至六十岁,下至十四岁的男子全部参战,又联合楚军,共二十余万人,渡淮水攻打梁国。
刘濞有反志绝非一天,他在他的起兵宣言中宣称:他已经准备了三十年,那么在这三十年中,他除了招募天下死士,“铸山煮海”之外,对于军队的训练也是没有停止过,其军队战斗力不弱,正如周亚夫所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而在战争初期的这个阶段,吴军的士气相当高涨,周家的客卿邓都尉也说:“吴兵锐甚,难与争锋”。
如狼似虎的叛军把梁王打残了。叛军首先攻击的就是梁国的棘壁,一战之中杀梁军数万,梁军全线后退,一面发书向长安告急,一面再派六将军去迎战吴王。结果被叛军杀二将军,其余四支再败回梁都雎阳。梁王刘武死守雎阳等待援军。
在细柳营,周亚夫就展示出大将风范,汉文帝临终前曾说:若国有难,周亚夫可将兵。
景帝就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三十六将军,东趋梁国。临出发前,周亚夫制定了:“避实就虚,迂回固守”的作战方针,并获得景帝的首肯。
他没有直接支援被困在雎阳的梁王,而是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在荥阳会师后,直接赶往昌邑,坚壁不出。
笔者分析周亚夫此举有三个目的:
1、不走潼关、函谷关,而是出武关、再从南阳北上,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叛军安排在从长安到洛阳的间谍系统失灵,正如赵涉所说:“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2、不去救援雎阳,而是在附近呼应,这就叫“委吴以梁”。周亚夫很清楚梁国的实力,他就是要吴楚主力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坚战,自己避其锋芒,养精蓄锐,寻求战机。
3、将主力安排在昌邑周亚夫是有很深的考虑的,策应梁国是一方面,阻断诸齐叛军与吴楚叛军的联系又是一方面,而最主要的是,一旦吴楚军的侧翼出现漏洞,周亚夫可以直接从昌邑威胁他们的侧后方。这为以后断叛军粮草占据了战略地理优势。
这头刘濞看汉军主力到了昌邑,但暂时没有救援雎阳,于是拼命攻打梁王,希望能快速西进。梁王派韩安国、张羽组织顶抗,“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梁王一天数次“电报”催周亚夫来增援,周亚夫却给他来个按兵不动。梁王看周亚夫没反映,直接向哥哥景帝求救,景帝下诏,命周亚夫火速增援梁国。周太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奉诏。
就这样,吴楚主力攻打雎阳直到二月中旬,此时的梁王基本筋疲力尽,而吴楚主力也成了强弩之末。这时周亚夫动手了。
五、轻骑断粮和致命一击。
当时周亚夫看吴楚军的补给线暴露出来,便派弓高侯率领轻骑兵,劫掠吴楚的粮道。这一招正是用汉军的优势对上了吴楚军的劣势。为什么这么说?
吴小将桓将军曾对吴王说:“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但吴王不听。
果不其然,汉军轻骑纵横于淮水以北,吴军对自己的补给线一点好办法都没有,粮草逐渐匮乏,军心开始涣散。
吴王此时想向西进军,却被梁军死死的堵住,想与周亚夫决战,周亚夫却坚守不出,他是进退两难。
早在他起兵之初,大将军田禄伯就向他建议:“把所有部队扎到梁国只会陷入攻坚战,应该由我率五万人马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军会师”。但刘濞怀疑此人,不用。
又有吴国小将建议说:“我们应该避免攻坚战,工城而不下,发挥吴军步兵利险的特点,直接快速推进到雒阳武库,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就算进不了关中,我们也可以定天下。”但吴国老将却说:“这是小儿之见,不足为谋”。也不用。
二月中旬的吴楚军开始寻求出路,看雎阳急切难下,就转向挑战周亚夫的汉军。
夜间,吴楚大军攻汉军昌邑大营,人嚷马嘶,周亚夫“坚卧不起”。片刻之后,吴楚军减缓了进攻。但随后,吴楚军开始频繁向大营的东南角迂回,周亚夫一眼就看穿了“声东击西”的计谋,命人防备西北。果然,吴军猛攻西北方,却遭到了汉军猛烈的抵抗。
这其中,李广、直不疑、灌夫等人跟随周亚夫战功卓著。尤其是灌夫,他与父亲一同出战,其父战死,按汉制,父子出阵,父亡子可以不用再出战,但灌夫大呼:“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仇!”于是他披甲持戟,率领一支敢死队,勇猛陷阵,最后只与一骑回来,灌夫身受十余处重伤,幸好有上好金疮药才保住一命,可他的伤刚好一点又要出战,周亚夫亲自劝阻才阻止他。
原本就军心涣散的吴军见大势以去,纷纷逃走,吴楚叛军主力开始全面崩溃。刘濞最后只得率帐下亲兵千人逃过淮河,奔东越。楚王无路可逃,自杀。
周亚夫和梁王知道吴王弃军逃走,全面出击,叛军大半投降。
六、穷途末路和斩草除根
刘濞想逃到东越东山再起,没想到东越王被汉廷收买,杀刘濞。刘濞的儿子太子驹逃到闽越。
胶西、胶东、菑川、胶西王见首领失败,军无战心,汉军主力在扫平吴楚军后开向齐国战场。诸齐知道大势已去,纷纷投降,皆杀。去国。被攻打三个月的临淄解围,齐王得救。
唯一一路没有解决的就是赵国战场,直到四个月后,栾布从齐国战场支援围攻邯郸的郦寄,引水灌城,才攻下邯郸。赵王遂死,除国。
此次战争彻底结束。
根据《汉书》和《史记》记载,在雎阳、昌邑主战场,梁军与汉军歼灭吴楚军的比例是1:1。
景帝将反叛诸侯王的土地一部分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一部分归入汉地。
同时,对于有功之臣的封赏自是不在话下。其中,梁王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余城,皆多大县”。
“七国之乱”彻底结束,在以后汉武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封国,这都是后话。
七、几个问题的疑问和说明
1、从剧孟看周亚夫的胜利和刘濞的失败
剧孟何许人也?《汉书·游侠传》:剧孟者,洛阳人也。周人以商贾为资,剧孟以侠显。
这位剧大侠是洛阳、河南一带的“地头蛇”,他的做用有多大从周亚夫的一句话中可见一斑:“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
诈一看这句颇有危言耸听的意思,可实际上笔者认为这句话恰恰牵扯到一个战略问题:那就是吴王的战略指导思想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洛阳此地有荥阳军械库和敖仓粮库,而在战争初期,汉朝廷是将主战场安排在了梁国。吴王应该避开梁国,快速推进到洛阳,占据军械库和粮仓。另外,洛阳此地“依山被河”,适合吴军“轻剽”的特点,不利汉军的车骑驰骋,而在梁地恰恰相反。同时,洛阳北连河内与赵接,南通南阳武关,西进就是长安的门户函谷关,此地是用武之地。
所以,田禄伯和吴将桓才会建议吴王走这条路,但我们从剧孟的的事件可以看出,吴王对这个地方十分轻视。根据《汉书·周亚夫传》记载:赵涉曾对周亚夫说:“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杀、黾厄之间”,而且《史记》也记载了吴王曾招募了大批的死士。但有着这么庞大的“侠客团”,他偏偏就漏掉了洛阳大侠剧孟?只能说他对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太不重视。他只会穷兵黩武的攻坚作战。
而周亚夫看到剧孟不是吴王的阵营,自然明白了吴王的战略意图不过如此,所以他敢于委吴以梁和坚壁昌邑,他知道吴军出不了什么奇招了。
周亚夫用兵可谓:有张有弛,攻守兼备,最大的特点是持重,三国时曹操赞扬徐晃说:“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
2、十月与七月的疑问
前面已经说了,“七国之乱”的主战场,包括齐国战场是在三个月之内结束的,而唯一个赵国战场没有完。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笔者翻阅《汉书·郦商传》:郦寄攻打赵王刘遂,刘遂退守邯郸,郦寄率汉军攻城七个月,不下,直到栾布平诸齐后到来,引水灌城,才灭了赵王。
而《史记》对于这件事时间的记载却出现不同。
《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郦将军围赵十月而下之,赵王自杀。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孝景前三年,吴、楚、齐、赵反,上以寄为将军,围赵城,十月不能下。得俞侯栾布自平齐来,乃下赵城,灭赵,王自杀,除国。
于是笔者疑《汉书》与《史记》其一有误,再翻阅《汉书》相关其它传记。
《汉书·荆燕吴传》记载:郦将军攻赵,十月而下之,赵王自杀。
《汉书·赵王传》记载: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匈奴闻之,亦不肯入边。栾布自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王遂自杀,国除。
另外《史记》的记载也有矛盾,《史记·楚元王世家》记载: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於梁,不能西。匈奴闻之,亦止,不肯入汉边。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
总之,《史记》与《汉书》中出现的“七月”与“十月”之争,无论纵向比还是横向比都是矛盾的。于是笔者又翻阅乐麓书院出版的《史记》,其记载与此相同。
那么究竟谁是谁非,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妄下定论。但笔者认为“七月”一说应该更为合理。
首先,根据《史记· 齐悼惠王世家》记载:居无何,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齐围。
栾布在平诸齐后移师西进,增援郦寄,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七月更加接近事实。
其次,根据《汉书》和《史记》记载,在景帝三年六月,景帝封其子刘胜为中山王,中山就是燕赵之地,如果是四个月后才能平赵王,怎么会有此一封?
另外,笔者翻阅《水经注·漳水》,它恰巧记载了这个史实:汉景帝时,七国悖逆,命曲周侯郦寄攻赵,围邯郸,相捍七月,引牛首拘水灌城,城坏,王自杀。
也就是,汉军引漳水灌城是在景帝三年的七月,这比较有可能。而如果在阴历十月,其水是否上冻仍然是个疑问。
如果有条件知道公元前154年阴历十月时邯郸一带的天气状况,或许可以得出结论。
八、结语
“七国之乱”平定了。但历史还在继续。
周亚夫与梁王有了矛盾,窦家一门三候。
可这都是过眼云烟,周亚夫被下了冤狱,而梁王的四十余万斤黄金他自己一两也带不到阴间,窦婴也没得善终。
景帝为了刘彻留下一个强盛统一的汉帝国,但他自己只活到四十八岁。
这正是:前人田地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
本文参考《史记》、《汉书》、《水经注》。
[ 本帖最后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4-24 17:09 编辑 ]
图片附件:
[01]
七国之乱3.jpg (2006-4-24 16:46, 84.3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0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4063
图片附件:
[02]
七国直乱2.jpg (2006-4-24 16:46, 22.0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7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4064
作者:
回眸75度 时间: 2006-4-24 18:40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4-24 16:46 发表
2、不去救援雎阳,而是在附近呼应,这就叫“委吴以梁”。周亚夫很清楚梁国的实力,他就是要吴楚主力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坚战,自己避其锋芒,养精蓄锐,寻求战机。
此时雎阳万一不小心被攻破,会不会很危险
这场平乱只用了三个月,确实厉害啊
楼主讲得非常深刻,再现了当年的战场啊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4 19:21
不会的,汉明知道吴王要造反,早就把梁国作为阻击他的堡垒,这一点周亚夫应该十分清楚,他按并不动说明了问题。梁王深得他母亲的宠爱,瞎老太太窦太后只要活一天,梁王就会誓死效忠汉朝。
作者:
mylovez 时间: 2006-4-25 03:19
我不解的是对付齐王怎么不偷袭阿,从淄川到临淄不过20-30里,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要是偷袭,齐王根本无法守过来,要是齐国不被七分,那么这场战乱谁胜谁负呢
作者: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时间: 2006-4-25 09:04
我觉的这里体现了吴楚在战争中的失误,吴楚多是步兵,而且是山岳能力较强的步兵,在平原上围攻梁国的濉阳,实在是扬短避长。如果能果断的饶过梁国,放弃对沿路一些易守难攻的城池的攻打,率军直扑长安则以后的形式很难说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5 09:06
原帖由 mylovez 于 2006-4-25 03:19 发表
我不解的是对付齐王怎么不偷袭阿,从淄川到临淄不过20-30里,早上出发中午就到了,要是偷袭,齐王根本无法守过来,要是齐国不被七分,那么这场战乱谁胜谁负呢
因为一开始齐王是答应反叛的,他是事到临头才反悔。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6-4-25 09:37
在下觉得,就算是估计到吴楚叛军不会出奇兵绕过梁地,周亚夫在昌邑屯兵数月还是有很大的风险性。万一匈奴在此时由河套直下长安,那汉廷的形势就危险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5 09:57
《汉书·赵王传》:吴、楚败,匈奴闻之,亦不肯入边。
吴楚之败仅仅三个月,匈奴见无利可图自然不会贸然进攻。更何况文景两帝坚持和亲政策,匈奴也不能不考虑。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4-25 23:15
楼主分析的深入浅出
确实是一片佳作
小女子有一个疑问
1.如果朝廷不削藩的话,七国会不会反?
2.如果当时没有周亚夫将军的话,局势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6-4-26 06:25
原帖由 冰祁步 于 2006-4-25 23:15 发表
楼主分析的深入浅出
确实是一片佳作
小女子有一个疑问
1.如果朝廷不削藩的话,七国会不会反?
2.如果当时没有周亚夫将军的话,局势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1,必反,并且吴王刘濞也没多少时间等了
2没周亚夫的话,中央还是能胜。但是汉王朝付出的代价就相当大了
[ 本帖最后由 慕容心 于 2006-4-26 06:27 编辑 ]
作者:
jj555 时间: 2006-4-26 06:26
“但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认为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脱离、甚至取代汉中央,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在景帝三年元月起兵反叛。”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刘启和刘濞还有很深的私人恩怨。按辈分,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刘启是刘邦的孙子,两人是叔侄关系。而刘启做太子时,在长安曾撞死了刘濞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同宗堂兄弟。刘濞当然怀恨在心。”
根据上面推断,无论从野心还是从私人恩怨来看,刘濞都会反,他要反就一定会找人联盟,那就会有这七国之乱了。
再看”吴小将桓将军曾对吴王说:“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但吴王不听。“
不只是周亚夫一个人这样想,所以如果换得也是能征善战的其他将军,可能也会是这样的结局,主要是景帝刘启和吴王刘濞对于用人和听取意见的态度不同。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6-4-26 06:32
原帖由 jj555 于 2006-4-26 06:26 发表
“但是,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认为自己的实力完全可以脱离、甚至取代汉中央,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在景帝三年元月起兵反叛。”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刘启和刘濞还有很深的私人恩怨。按辈分,刘 ...
吴王都六十二了。吴地虽福,但终就比不上那景帝的半壁江山。所以就算打持久战,朝廷也不怕。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朝廷人才多阿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6 06:43
原帖由 冰祁步 于 2006-4-25 23:15 发表
楼主分析的深入浅出
确实是一片佳作
小女子有一个疑问
1.如果朝廷不削藩的话,七国会不会反?
2.如果当时没有周亚夫将军的话,局势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呢?
朝廷不削藩他们一样会反,但削藩加剧了矛盾,战争初期汉朝甚至有点措手不及。
如果没有周亚夫汉朝估计赢得困难点,时间一长谁也不能保证匈奴不会出兵。
作者:
jj555 时间: 2006-4-26 07:17
"刘濞有反志绝非一天,他在他的起兵宣言中宣称:他已经准备了三十年,"
都62岁了,还是再等反的这一天啊
作者: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时间: 2006-4-26 08:36
再看”吴小将桓将军曾对吴王说:“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汉军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但吴王不听。“
不只是周亚夫一个人这样想,所以如果换得也是能征善战的其他将军,可能也会是这样的结局,主要是景帝刘启和吴王刘濞对于用人和听取意见的态度不同。
==============================================================
刘濞典型的心高才薄,他招揽的人都是所谓的侠士,其实就是一帮流氓强盗组成的军队,这种军队取胜时烧杀抢掠,激发斗志,可成虎狼之师;但一旦挫折肯定做鸟兽散。这很可能造成了刘濞三个月就失败的结果。
毕竟,这种以一隅(跟以后比,刘濞他们这是最大的一隅了)敌全国是很难最终取胜的,但一般开始时会攻势较猛,连续攻城拔寨,但刘濞这个即没能攻克几个要塞也没能坚持多一会。怎么说吴三桂他们也耗了八年,朱棣更是取得最终胜利,刘濞的表现实在太差了。
作者:
诚心学习做MOD 时间: 2006-4-26 21:59
其实刘濞应该广结人心,招揽人才的。毕竟吴国不会到江郎才尽的地步
作者:
漂泊江南 时间: 2006-4-30 21:25
兄弟想问个问题,就是刘濞在叛乱之前是否曾带过兵,是否打过仗!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5-1 10:39
高帝十一年秋,淮南王英布反,东并荆地,劫其国兵,西度淮,击楚,高帝自将往诛之。刘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气力,以骑将从破布军蕲西,会甀.
<吴王濞列传>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