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影院恐惧症 [打印本页]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0 21:02     标题: 电影院恐惧症

    说起来大家不信,每回上电影院我都战战兢兢。
    都说大片要去电影院看,不然体会不了那种震撼。身为影迷,本人也是这种观点的身体力行者。
    也确实,小时侯在电影院看《机械战警》,被它出色的影院效果深深打动,《阿姆斯特丹的水鬼》那水里的音效至今记忆犹新,直到后来的《真实的谎言》让我折服不已,《龙卷风》后更开始了逢人就说“大片一定要去电影院看啊”。
    说起来蛮幼稚的,龙卷风我在电影院看了5遍,自己2遍,怂恿家人一起看了1遍,掏钱请同学看了2遍。那时侯觉得真好看,出了电影院,耳朵还是一片轰鸣,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
    也奇怪,那年月流行录象带,我反复“洗带”(同理洗碟),(回想起当时的盗版市场,那可真的是市场啊,我所在城市里的商城有很大一个区域就是贩卖盗版录象带,规模宏大,花花绿绿的片子那是一望无际。)我洗到最好版本的龙卷风到家里放,设备也算不错了,日立的录象机、松下的29寸平面直角彩电,可那震撼的感觉不见了。
    耳朵轰鸣世界旋转的美妙滋味,直到我上大学用杜比数字5.1在电脑上放DVD也没有再出现过。
    于是每个月的中影进口大片,我都下定决心去电影院看,坚定无比。
    可是渐渐的,电影院却让我感到难受,甚至开始恐惧起来。

一、“静”“请勿吸烟”
    1997——2001我在上海读书的四年,去过的电影院不计其数,大光明、永乐、影城、翔鹰、宝山、那时侯算新的环艺、嘉禾等等,甚至还有宝钢内部的电影院(宝钢就像个独立王国,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在大部分的电影院里,开场前居然都少不了那个“静”和“请勿吸烟”。就是一张卡片用幻灯的形式投在幕布上。
    很难想象,已经跨入两千年,外表开放,和世界接轨的上海,还在放映着计划经济年代电影院的形象标签!那些影院工作者,国营遗风顽固,根本不思创新和改进。
    如果仅仅是这样,最多让我发发牢骚,还不至于让我对电影院产生恐惧。可是我真的怕了。
    因为——那两张卡片太脏了!
    像是两张小屁孩反复把玩,最后弃之路边,被无数路人碾踩过的“洋片”。
    我每次都闭上眼睛,我怀疑它们被用了几十年从没换过。
    举手之劳啊大哥。
    以上情况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入股影院兴建,才慢慢减少。

二、大白字,引进大片的耻辱
    大白字是什么?
    就是片头出现的中文片名。
    从《亡命天涯》到《金刚》,多少年了,中影对于大片的片名,都是几个大白字!
    真是始终如一的优良品德啊。
    这种始终如一等于粗制滥造!
    说起来你花了钱引进,又用它来赚钱,那么作为一家专业电影公司,你应该把中文片名好好制作一下,退一步说,你不制作,那也别把原来的片名挡住啊,安分一点在银幕的角落用宋体标一下就好了。
    可你偏偏不好好制作,还要喧宾夺主,用几个千年不变的大白字占据银幕2/3, 你这是何必呢,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每回看到这白字,心里那个难受劲啊。
    想到这,我就害怕去电影院。

三、不开环绕,罪不可赦
    体会过DD和DTS后,我实在很难接受电影院不开环绕声。
    可偏偏有些电影院卑鄙无耻,反正你们听不出来,又没要求,我能省就省了。又或者只在黄金时间场次开,其他场次就不开,无耻之极。
    我这里点个名,上海港汇楼上的永华电影院,号称是现在最好的影院,竟然也这样耍小聪明。我最近兴致勃勃驱车4小时到上海看《金刚〉,票价60元/张,晚上8点半场,可是竟然没有环绕声,音效一塌糊涂,工作人员也找不到,郁闷啊。
    这样的事我在很多电影院都遇见过,实在罪不可赦。
    如果你留心,恐怕也会发现这样的事例,
    在此我呼吁消费者要积极行动起来,和影院严正交涉!
    如前所述,到电影院看电影很大程度是为了体验影音效果,如果影院这样偷工减料,你不怕吗?
    我越来越怕进影院,我怕我的第一次给他们毁了,第一次的观影体验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四、小孩,电影院的天敌。
    我这样说,会得罪祖国花朵。
    但是没办法,现在的小孩越来越皮,嘴巴越来越老,像当年我那样的安静和谦虚的小孩几乎绝版。
    所以,当你在电影院坐下,准备好好享受,这时候,一个小孩坐到了你边上,那简直就是场噩梦。
    99%的小孩会在2个小时里,不停的吵闹、不停的发生状况,中间夹杂着父母的呵斥和安抚,还必须忍受他们向孩子不断的解释剧情。更绝的是,一些无良父母,竟然会抱着几个月的小孩来看《功夫》,任由孩子哇哇的哭,不管别人的感受,也不管小孩的耳膜受不受的了那震耳欲聋的音效。
    所以我越来越怕看电影,每次坐下了就开始祈祷,千万别来小孩,千万别来小孩…...眼看着灯黑了,嘘口气,心里塌实下来。
    可是放映不到5分钟,一群小孩跑进来,其中一个嚷嚷:这里我妈管的。    我倒!

五、手机,请你关闭铃声。
    电影院里手机乱响,接听者大声喧哗,让我感到无比恐惧。
    甚至都快患上强迫症,如果有人电话响了,我要直到他接听完毕,才能将注意力回到影片上来。这,这太可怕了。
    98年,为了这个问题,我特意致信上海环艺,还登门拜访,结果当时一个姓林的女经理采纳了我的建议,在放映前打出“请将你的手机铃声关闭”的字幕,并且经过了特别制作。我不知道其他城市的影院有无这样的做法,这一点上环艺是国内领先了。
    我认为,关闭铃声和出去接听,应该成为影院映前提示的重要内容,直到大家都养成这样的习惯。
    否则,我是再也不敢去电影院了,患上强迫症不值啊。

六、各种各样的阶段性矛盾
    电影审查的剪刀,翻译和国配的水平,电影院不良的空气质量,观众脱鞋抬脚的不文明举止,空调的忽冷忽热,老旧放映机的换片效果等等,这些阶段性的矛盾,都构成和加深了我对电影院的恐惧。
    有时,碰到一个不断向女友抖剧情的无聊青年,会让我完全失去观影兴致,这是何其残酷的打击。

    亲爱的朋友们,我不知道是我太过于追求完美,还是现实太让人失望…..
    于是我开始逃避,开始筹建自己的家庭影院,然而内心深处,我清楚的知道,我在要求的同时,电影带给我快乐也不断减少,当年龙卷风给我的震撼,和那个孩提时代的我,也永远不再重来。


[ 本帖最后由 天下之大 于 2006-3-29 22:57 编辑 ]

图片附件: 龙卷风.jpg (2006-3-20 21:02, 11.6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8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2493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3 08:05

好久没有去过影院了,不过记忆中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好像比较多,写的有趣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4 21:48

奇怪了,老虎兄,近来论坛人气怎会一落千丈?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5 07:16

可能是刚换新论坛,大家还不太适应吧,慢慢来。
作者: 竹中重次    时间: 2006-3-26 18:12

我上高中以后就没去过电影院,有7年了吧.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3-27 19:57

写得真有趣哇
写出了种种电影院恐惧
看来楼主是深受这种折磨哇

不过随着盗版碟与下载技术的与时俱进
貌似现在去电影院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偶也很少自费去了,有男生请那就另当别论啦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7 22:17

怎么说呢,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意去电影院,不单单去看那些进口的大片,也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观赏几部文艺片。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7 22:42



QUOTE:
原帖由 老虎 于 2006-3-27 22:17 发表
怎么说呢,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意去电影院,不单单去看那些进口的大片,也能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观赏几部文艺片。

是啊,没有艺术片院线,也是目前中国电影院的一大缺憾,
我曾在电影院看了3遍《霸王别姬》,被感动了3回。
顺便说一句,那时候认为陈导真的是大师。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7 22:58



QUOTE:
原帖由 冰祁步 于 2006-3-27 19:57 发表
写得真有趣哇
写出了种种电影院恐惧
看来楼主是深受这种折磨哇

不过随着盗版碟与下载技术的与时俱进
貌似现在去电影院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偶也很少自费去了,有男生请那就另当别论啦

电影院作为恋爱的场所,也已经被新新人类抛弃了,
浮躁的少男少女也许更喜欢蹦迪K,
不过建议冰MM还是要选择这种“古老”的方式,因为这种感觉,是
纯情的感觉、经典的感觉。
我想,生于70年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吧。
我另开一贴,回忆一下年少时的电影院。

PS:通过和男孩聊聊电影,也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7 22:59

陈凯歌本来就是大师的水准,还有张艺谋,姜文凭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足以踏入此行列。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7 23:01



QUOTE:
原帖由 老虎 于 2006-3-27 22:59 发表
陈凯歌本来就是大师的水准,还有张艺谋,姜文凭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足以踏入此行列。

一部《霸王别姬》足以让他跻身大师行列,
只是经过无极和馒头,我也不再迷信大师。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3-27 23:09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确实经典
当初看的时候感受很深
这种题材的拿捏把握真是相当到位
至于后面的
由于听说不咋的
也就米去看了

电影院
嗯,确实是个好地方
3个月后再去实地考察
8过要有人请才去 ^0^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7 23:29

无极算是陈凯歌一次失败的尝试,不过最被人诟病的恐怕还是当初那种近乎疯狂的宣传攻势,国内商业片的制作还远不成熟。
周传基:不要跟我提奥斯卡 中国根本没有大片

来源:新世纪周刊

  不要跟我提奥斯卡,它就是美国的国内奖,与艺术无关。中国电影导演不自量力,拍什么大片?

  周传基

  80高龄,曾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中国最直言的电影理论专家,陈凯歌、张艺谋等人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都曾是他的门徒。

  周传基以敢怒敢言著称,当我们致电他在洛杉矶的住所,希望聊一聊奥斯卡与大片时,他当机立断拒绝谈奥斯卡,他告诉我们在美国任何一所大学里的电影教授都不提奥斯卡,提奥斯卡被认为是非常有失身份的。“我是电影教授,这种没有价值的东西恕我拒绝谈。”但提起这些年的中国电影,他还是滔滔不绝。

  大片不是发横财

  新世纪: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辞典里有一个新词,叫“大片”,在电影界和媒体,对“大片”的理解有很多种:大投资、大制作、宣传上的大手笔。尤其最近的《无极》,似乎是达到了一个顶峰。您是怎么解读“大片”这两个字的?

  周传基:其实所谓“大片”,我们过去翻译很多外国影片文章的时候,我们叫“Block Blaster”,意思就是可以把整个街给炸掉,所以就把它翻译成“重磅炸弹”。像《乱世佳人》就是“重磅炸弹”,那是1939年的影片,很早,并不是很多。我一直在研究好莱坞电影。我的研究和别人的不一样,别人是从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好莱坞电影,可是好莱坞不是艺术。我是从生意经的角度去研究,因此,对大片我很了解。我从80年代就到美国,所以听说我们在拍大片,当时我就想,谈何容易呀,看见别人发财你眼红,可你有本事发那财吗?说老实话,好莱坞的电影市场,在中国只有我一个人在研究。好莱坞电影是个文化产品,首先是生意经,然后是文化,根本就谈不上艺术。可是呢,似乎大家都听不进去,好像认为好莱坞能发财我们也能发财,是那么容易的吗?

  新世纪:根据您的研究,好莱坞的大片究竟具备哪些条件?

  周传基:能摆在桌面上,最容易弄懂的,就是它的生意经。1947年,因为电视的竞争,美国的电影事业落到了最低谷,竞争半天也没能把电视消灭了。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去竞争,在经济上“合一”就是了。这样发展到70年代,美国国内每年的电影观众数量从低谷时的9亿人次回升到12亿,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就一直在这个上下波动。那么我们算笔经济账,就按12亿来算,现在在美国看一场电影是7美元一张票,那就是说票房总共84亿。就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你再怎么动也就是84亿美元,这碗饭就这么大。根据我以往的经验,他们一年顶多拍十一二部“Block Blaster”,你算一下这笔账,如果一部大片的制作成本是1亿美元的话,加上宣传费之类的,那么它要挣钱,就必须要超过2亿,那12部影片就是24亿美元。那么84亿减24亿,还剩60亿。而美国每年大大小小的电影产品有200多部,也就是说这60亿美元由200多部电影来分,那么每一部顶多摊上2000多万。如果一部影片的成本是1500万美元,那么要整整3000万收入,它才开始挣钱。如果这么算,那不全亏了?以前我有过统计,有些影片1000万成本最后收回来200万。所以,即便在美国大片也是极有限的,大片也不可能保证部部都挣钱。所以这个东西从经济账来算并不是好玩的。

  好莱坞从来不炒作

  新世纪:好莱坞大片的宣传怎么个做法?

  周传基:人家做宣传广告可是有分寸、有研究的。我们现在包装的概念是错的,人家的包装应该是剧本、贷款、导演、明星……这里面合起来叫一个包装,我们的包装是虚的,人家的包装是实的。让人一看你这个包装,就知道能挣钱,剧本吸引人,导演有实力,明星有票房号召力,银行愿意贷款给你们。人家的包装是这么来的,他们会请调查公司来调查,像我这样的包装能不能挣钱。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告诉他们能挣钱,结果它赔了,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电影公司因此把这家调查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可是调查公司在辩论时提出来,我们到现在还是认为你这部片子能挣钱,但是,你要注意,在我的调查报告里已经告诉你了,你的女演员不受观众欢迎,而在你所有的海报里,都把这个女演员摆在最前面。这样,你当然失败。最后法官判调查公司胜诉。这是美国70年代的一个例子,他们很早就是这样的。

  新世纪:那中国的所谓大片呢?他们如何宣传?

  周传基:我们现在还是盲目做宣传。比如说《无极》,我到美国时,一个来接机的学生,见面就说,就凭那个宣传片,我就不想看。看这宣传片就够了,哪有人这么做宣传的?

  新世纪:好莱坞的电影宣传广告做得都很吸引人。

  周传基:美国的电影宣传片都是选择片子里最吸引观众的镜头。某位电影业的大老板说过,他们按时段制作不同的版本,下午一种,晚上一种。下午的把爱情的情节拿出来,因为美国的家庭,女的一般都是在家里干活的,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家务做完了,会看电视,所以下午的电影广告是针对家庭妇女做的。而到了晚上,打打杀杀的情节就来了,因为男人、孩子回来了。而最重要的应该是哪一条呢?下午这条。这位大老板的理由是,如果一个女人很喜欢这部影片的话,她会想方设法地让她男朋友一起去看这部影片。如果她不喜欢,她就可能想方设法阻拦男朋友去看这部影片。你说人家的广告做得多仔细,已经把观众的心理都吃透了。哪怕是一张海报,那都是有讲究的。而我们那做的叫什么广告?让人恶心,那简直是瞎胡闹。这还只是摆在面上的东西,是吧?不想想人家发财是怎么发的,这里面都是有原则的。

  制作环节漏洞百出

  新世纪:抛开商业操作因素,我们的大片与好莱坞比起来制作上有哪些差距?

  周传基:制作上的差距很大。电影是工业生产,不是小作坊。艺术电影是小作坊,大片不是艺术品,是工业流水线上出来的。比如《公民凯恩》,1939年它的成本是50万美金,在那时算是高成本的,但是跟当年的《乱世佳人》来比,只是一半。《公民凯恩》是一部“疯子”拍的艺术片,都说奥森·威尔斯是个疯子,你看它的美工多讲究!而中国电影没有美工,我们只有布景员。美工是干什么的,我们以为美工就是搭布景的!不是,美工是管视觉因素的。你看一下《乱世佳人》,这部电影第一次实现了一个新的职务,不叫美工师,叫生产总设计师。这是个美工师,他在影片开拍之前就把故事构图全都画出来了,连机位、灯光都画好了。

  在90年代的时候,我回到美国,看过一本教科书《逐个镜头》,让我感到很意外的是,它的第一章就是美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过去的美工,一般来说都是搁在最后面的,但现在它把美工提到第一位。我们中国的美工,这么说吧,我在电影学院是讲《视听语言》的,美术系是三年级才请我讲,他们在前面两年根本就没有听过电影课,还在那画画呢。他们怎么搞美工?

  还有,灯光谁管?乱套了,中国突然出现了一个灯光师学会,原来灯光师是电工。现在经常有灯光师和摄影师吵架,因为各干各的。我看过灯光师学会的章程,吓我栽一个跟头,说“我们是用灯光来进行创作,电影摄影师是把我们的创作记录在胶片上。”

  另外还有制片人,我参观过美国不少的学校,他们从一年级就开始自己拍,包括编剧也要自己拍自己写。而做制片人的更得会拍,如果制片人会了,那摄影师就不敢调皮捣蛋,也就是一套电影的制作技术,他全都得会。那才是专业的制片人,我们的制片人会什么?有什么好讲的,全乱了。

  新世纪:如此说来,所谓大片在中国就没出路了吗?

  周传基:对,我觉得中国并不需要搞什么大片。想发横财还是怎么的?中国就是做低成本的影片,把自己的民族风格做出来,这是好东西。外国谁认你这大片哪?拿出去笑掉人家的大牙,还吹嘘什么北美盛赞,我到现在也没听说有谁赞你这部影片。

  新世纪:可是现在大片热潮在中国已经有点刹不住的劲头了,到《无极》似乎已经到了一个鼎盛,可是接下来好像还有大片要出来。

  周传基:对。可你那导演有那功力没有?比如李安,他是在美国接受的训练,接受的是娱乐片的训练。要讲艺术价值,艺术片的价值高,娱乐片的价值低;要讲制作,娱乐片难,艺术片容易。艺术片,我只要懂得使用电影语言、基本的手法都会,然后把我自己的艺术思想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片。娱乐片要取悦于所有的观众,众口难调,你功力不够,你就吸引不了观众。我们有谁的功力够?李安《饮食男女》的前10分钟,我是当教材用的。我们拍的片子,有哪个可以当教材?《黄土地》(陈凯歌、张艺谋早期合作作品)有些地方可以当教材,可是它是后期配音。所以,这样是不行的,盲目吧,骗吧,就靠吹牛骗观众吧。

  为什么非要趟大片这个浑水

  新世纪:这里面我们不得不提78级的这群人,比如陈凯歌从《霸王别姬》到《无极》,张艺谋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现在的《英雄》,似乎这些人心里的大片情结比较重,可观众却越来越不买账,这些导演您是目睹他们成长的,现在大家关心的是,他们到底怎么了?又为什么非要趟大片这个浑水呢?

  周传基:他们没有进行观众调查,这是第一。第二,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娱乐片。娱乐片没有自己的东西,好莱坞导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You pay me the money,i do the job。”你给我钱,我给你干活。什么艺术啊?娱乐片就是娱乐片,要什么涵义啊?娱乐片明星,人物都是定型的,成龙电影,人家看的就是你成龙,什么时候不爱看了,那就收摊玩完。至于他们不拍艺术片转向娱乐片,我倒是要替他们说几句话,他们有他们的苦衷。阻力很大,此路不通,就只好拍娱乐片了。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你拍拍娱乐片就行了,为什么非拍大片呢?你没那个功力嘛。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没教你,你不会。李安美国学的那套功夫,叫他拍艺术片未必能拍好,但拍娱乐片,比他们两个就高多了。你们非得凑那热闹干什么?我的意见,你们还不如回电影学院教书算了,难道非得混得全身臭了再走?

  新世纪:李安的《断背山》很有意思,一部低成本电影,却在市场和各大奖项上获得荣誉,它不是大片,却获得了大片的反响。

  周传基:得奖的不一定是大片,《音乐之声》的成本才400万美元。再比如《悠闲骑手》,它的成本40万美元,收入1000万,观众啊,它拿住观众了。它与《巴黎最后的探戈》同时公映,《悠闲骑手》是拿着几十万玩的,《巴》光制作成本就1000万。最后,看《悠闲骑手》的人排长队,《巴》连成本都没收回。这下好莱坞急了,马上进行调查,发现观众口味变了。结果,好莱坞大换血,原来的导演就剩下4个,八大公司的董事长全给开了。这就是人家的生意经。我们缺少这种东西,没有这个系统。连欧洲都很少搞大片,他们是小作坊式的电影业,欧洲片多艺术,好莱坞挣大钱。中国导演商业、艺术什么都想要,那是不自量力。

  奥斯卡什么都不算

  新世纪:中国的电影导演似乎都很想获奖,现在看来最后一个未攻破的堡垒就是奥斯卡金像奖了。

  周传基:柏林、戛纳、威尼斯,那是国际电影节。奥斯卡是美国国内电影节,两回事。但是从生意经来说,奥斯卡最挣钱,谁要拿到奥斯卡奖,他的收入翻一番。而国际电影节虽然标准和质量有所下降,但它毕竟还追求艺术性。1984年我到纽约大学访问的时候,座谈时遇上《午夜牛仔》的编剧,他说,我告诉你什么叫奥斯卡,就是矬子里拔将军,最糟糕的最佳影片。就是这么回事,中国要想得奥斯卡奖,除了政治原因以外,从技术、从娱乐片的标准来说的话,没资格。我要是奥斯卡评委,我也不会投中国电影的票。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政治因素占很大因素,比如有两年是前苏联影片连续得这个奖。

  新世纪:陈凯歌的《无极》从去年就开始宣称要冲击奥斯卡,最后以失败告终,你怎么看?

  周传基:我根本没理这茬儿。他们这片子我根本就不看了,我是他老师我还不了解他吗?所以他们这些片子我只看个别镜头,包括《英雄》之类的,我个别镜头一看就知道什么毛病。

  新世纪:可是现在的中国导演,都憋着劲儿地要去国外拿奖。

  周传基:那就拿吧。他可以去拿,可是现在的奖有很多,全世界电影节有上百个。跟你说吧,我都能办个电影节。这就有我们怎么报道国外得奖的问题。70年代末,我们的一个权威媒体在报道世界各大国际电影奖时,竟然把奥斯卡奖摆在第一位,这简直是荒唐,奥斯卡根本就不是国际奖,从一定意义上说,它跟我们的金鸡奖是平级的。

  新世纪:那您是怎么看待奥斯卡金像奖?

  周传基:这个我不想讲,不值一提,我从来不看金像奖颁奖典礼。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980年代《旧金山纪事报》的文艺主编,叫Susan,她来我们北京电影学院访问,我负责接待,没话找话,就问她今年哪部影片得了金像奖了,结果连问两次她都像是没听懂。最后一遍重复时,她一下绷着脸回过头来大声说,你不要提什么金像奖,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金像奖!美国报纸的文艺主编,如果她关注金像奖的话,这个文艺主编还当不当了?就是这么个问题。在美国,有文化的人从来不提金像奖的。我在夏威夷大学讲学的时候,在校园里碰到一个学生,他不是学电影的,但我介绍第五代的讲课他去听了,所以他跟我谈起话来,谈着谈着他提到美国有部影片得了金像奖了,我说金像奖怎么啦?他连连说,不怎么,马上知道自己错了。在美国,提金像奖是没文化的表现。华盛顿的那些外交官,包括美国国务院的一些官员,他们的太太们经常在一块聚会,她们不仅不提好莱坞的金像奖,甚至家里连电视都没有的,有电视是跌份儿的,没文化。平客 许敏/文

老爷子说的有道理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28 00:24

有道理老爷子说的有道理
作者: ssbye    时间: 2006-3-29 22:13

我高中毕业后就再没到影院里看过电影了

后来唯一一次进剧场还是看了一场赵本山徒弟演的二人转(我的票是别人给的,剧场就在我家旁边,我看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作者: ssbye    时间: 2006-3-29 22:15



QUOTE:
原帖由 老虎 于 2006-3-27 23:29 发表
无极算是陈凯歌一次失败的尝试,不过最被人诟病的恐怕还是当初那种近乎疯狂的宣传攻势,国内商业片的制作还远不成熟。
周传基:不要跟我提奥斯卡 中国根本没有大片

来源:新世纪周刊

  不要跟我提奥斯卡 ...

确实是有道理啊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31 13:45



QUOTE:
原帖由 ssbye 于 2006-3-29 22:13 发表
我高中毕业后就再没到影院里看过电影了

后来唯一一次进剧场还是看了一场赵本山徒弟演的二人转(我的票是别人给的,剧场就在我家旁边,我看了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ssbye兄,二人转听赵本山自己说着挺牛,不知究竟如何?
作者: ssbye    时间: 2006-3-31 14:15



QUOTE:
原帖由 天下之大 于 2006-3-31 13:45 发表

ssbye兄,二人转听赵本山自己说着挺牛,不知究竟如何?

怎么说呢,像我们这么大年龄的接触的娱乐形式太多了,喜欢二人转的不是太多。不过上了年纪的,以及在农村,二人转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然二人转作为一个起源于底层的艺术,糟粕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二人转中经常会听到一些荤段子,这个就是无法避免的,其实这个也是二人转的一个特色,有时有点也无所谓的。但是现在的二人转有些不大对头,感觉在向两极发展,一个是赵本山倡导的绿色二人转,一个就是很多地下夜总会(或者是小剧场里的黄色二人转)。对于前者,纯绿色的大多数人不怎么爱听的,而后者当然更是不可取,但是那些演员为了挣那点钱也不得不去演,这也是二人转的现状吧。

我那次去听的感觉很一般,开场的时候演员也没有怎么唱,主要就是说,耍嘴皮子。接下来的节目里有表演手绢功等,另外还有学唱歌等等,一般到最后会有唱的吧,因为我走了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里的所谓的二人转已经不是纯粹的二人转了,而是感觉像个大杂烩。

以上都是我的个人想法,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指出啊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到网上查查相关资料。

PS:说电影的帖子里竟然讨论起二人转了,是不是有点跑题了啊
作者: 天下之大    时间: 2006-3-31 23:28

谢ssbye的介绍,
看来北方的民间艺术我是不大好接受的了,
赵本山离开足球,总算回到本行,
如果能把二人转整理流传,也是功德一件。
作者: 逐鹿苍狼    时间: 2006-4-5 07:17

电影院我常去,在中国看电影,我没有遇到多搂住说得1,2,3,4条,手机倒是一个常见问题。在英国,电影院椅子不好坐,很挤,腿没地方放,看了两次就再没去过了。
我觉得去电影院看电影,最主要就是能静下心去看,能入戏。
如果真的要追求效果,在家里下狠心投资也能帮到。
作者: 雷动于九天之上    时间: 2006-4-5 13:10

什么都怕比较. 我在埃及看了一次电影, 再回到国内的电影院, 大有从地狱回到天堂的感觉.
作者: 天痕    时间: 2006-4-5 18:10



QUOTE:
原帖由 ssbye 于 2006-3-31 14:15 发表

怎么说呢,像我们这么大年龄的接触的娱乐形式太多了,喜欢二人转的不是太多。不过上了年纪的,以及在农村,二人转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当然二人转作为一个起源于底层的艺术,糟粕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二人转中经 ...

比如最近出名的那句“老太太那个松,松柏常青;大姑娘那个锦,锦绣河山。”
作者: 长板桥上一声吼    时间: 2006-4-5 19:03

N久N久 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啦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6-4-5 19:55

小学曾经组织到电影院去看电影,因为是工厂办的学校,可以去工厂的俱乐部,基本每年有一次.上初一后好象在没去过电影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