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恐怖的文鸯 [打印本页]

作者: sanguozx    时间: 2006-2-25 15:56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有个勇比赵云的猛将叫文鸯,记住了他堪与赵子龙七进七出救阿斗相媲美的单骑退雄兵的壮举. 
  演义中是这么描绘他的举动的:“鸯曰:‘今夜黄昏,父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南杀来;儿引二千五百兵,从城北杀来:三更时分,要在魏寨会合。’钦从之,当晚分兵两路。...师急问之,人报曰:“一军从寨北斩围直入,为首一将,勇不可当!”师大惊,心如火烈,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难当;又恐有乱军心,只咬被头而忍,被皆咬烂。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枪搠鞭打,无不被杀。鸯只望父到,以为外应,并不见来。数番杀到中军,皆被弓弩射回。鸯直杀到天明,只听得北边鼓角喧天。鸯回顾从者曰:‘父亲不在南面为应,却从北至,何也?’鸯纵马看时,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枪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正斗间,魏兵大进,前后夹攻,鸯部下兵乃各自逃散,只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再看演义中的赵云,虽然也是勇不可档,但毕竟还是沾了曹操不准放箭命令的光,才得以全身而退。要按如此说来,这文鸯起码也是三国猛将榜上的前三甲啊。 
  当然,演义的武戏常有夸张成分,子龙的战绩夸张虚构者极多,这文鸯的战绩是不是像子龙的长坂血战一样,只在罗贯中的笔下发生过呢? 
  让我们来看看《三国志》。 
  《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裴注引注的《魏氏春秋》上的记载说:“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於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 
   这就很明显了,老罗不是凭空捏造,这文鸯确实是胆识过人,武艺精湛。那么,他在演义中单骑退雄兵的事迹大概就是老罗依据这段记载夸张而形成的喽? 
   建议您再看《资治通鉴》,那上面叫绝啊:“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 
  好家伙,这“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是什么概念,项羽奋力搏杀也才“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馀创。”这文鸯竟然这么从容地就匹马杀伤百余人! 天呀,项羽和冉闵也不过如此啊。 
  如果《资治通鉴》记载属实,我们可就发现三国,乃至很有可能是全中国的第一猛将! 
  文鸯,实在是恐怖!不过我觉得司马光和他的助手更恐怖!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2-26 19:16

确实比较恐怖,但司马光和同人们的想象力更是恐怖啊。
作者: 伤云    时间: 2006-2-27 21:37

有可能有一部分宋朝还能见到的典籍现在已经失传了,而《资治通鉴》参考的有可能就是那部分。

司马公还是比较讲原则地,以他为首编出来的书个人还是信得过的。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6-2-27 22:56



QUOTE:
原帖由hadeswwy于2006-02-26, 19:16:32发表
确实比较恐怖,但司马光和同人们的想象力更是恐怖啊。

司马光遍资治通鉴经过严格的考证,历史上有不同说法的史实他还作了考异,不能以小说家目之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2-27 23:03

虽说司马光的考证具有极大的可信度,但是写得也太恐怖了点儿,那样都可以说不是人了。
作者: sanguozx    时间: 2006-2-28 13:03



QUOTE:
原帖由hadeswwy于2006-02-27, 23:03:49发表
虽说司马光的考证具有极大的可信度,但是写得也太恐怖了点儿,那样都可以说不是人了。

深有同感,文鸯此举,貌似霸王和冉闵也是大不如.
作者: jz2003    时间: 2006-6-22 17:45

这家伙也太狠了,打人就象砌西瓜。
总觉得不太可能。
作者: WSHIC    时间: 2006-6-22 21:17

一个人疯起来舍命事都做的出来
杀人也是要有状态的,就算是真的.我也不信他每次表现的都这么抢眼
作者: 小伤未愈    时间: 2006-6-22 22:26

若那么论,张文远岂不是火星人了。。。。。
作者: 林冲    时间: 2006-6-22 22:33

不相信,资治通鉴纵然经过了严格的考证,那也只是查查资料罢了,难道司马光亲眼见过文鸳。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2 23:19

项霸王是一路逃亡,突围跑了很长路后才亲力剁数百人.(百万汉军中突围, 哪是几千人的小儿科能比). 要这么比, 不看霸王夺会稽时什么表现, 早就剁百余人拿下会稽了. 文小子岂能相比之.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3 00:05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6-22 23:19 发表
项霸王是一路逃亡,突围跑了很长路后才亲力剁数百人.(百万汉军中突围, 哪是几千人的小儿科能比). 要这么比, 不看霸王夺会稽时什么表现, 早就剁百余人拿下会稽了. 文小子岂能相比之.

追项籍的不是只有五千骑吗
再说人家文兄可是如此者六七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6-6-24 15:21

提供一个不负责任的说法:
匹马说明只有文鸯一个人骑马,其他从者都是步兵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4 19:42



QUOTE:
原帖由 方二 于 2006-6-24 15:21 发表
提供一个不负责任的说法:
匹马说明只有文鸯一个人骑马,其他从者都是步兵

前面说了是乃与骁骑十馀,所以匹马指的应该就是一人一马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4 19:50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6-23 00:05 发表

追项籍的不是只有五千骑吗
再说人家文兄可是如此者六七

围项羽者百万,追项羽者五千骑。追文聘者数千,还非骑呢。

文兄如此者六七不就仗着步兵跑不快,追又保持不了队形,杀头一阵就跑么。项羽是逃到乌江,又不想回去,折回去战汉军去了,一口气亲斩数百骑,而不是杀了一阵就跑,文兄再来六七也远比不上项羽的战斗力呢。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4 19:58

不是说匹马入数千骑中吗?
最后还追骑莫敢逼
项羽跑出去的时候,汉军又没发觉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5 00:02

项羽是不渡江回师死战杀透汉军了. 文是边打边跑. 对魏军形成一种威慑. 文率十余骑杀百余人, 而项羽则一人杀数百. 这也好比? 甘宁百骑袭营无一有损莫非也能凌驾项羽了? 根本就不是这种比法.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6-25 00:13

只能说魏国后期的骑兵废物。说真的,很多中原骑兵部队,都是步兵在骑马而已。其作战力根本无法和一个骑术娴熟的将领相提并论。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6-25 00:56

那些个不会骑马的步兵不被杀才怪了.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5 01:12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这句话的意思MS是一个人杀伤了七八百人

一次杀百余人可能是对方的阵形就那么大纵深,杀出去再杀回来六七次,文鸳骑的又不是赤兔,凭什么杀伤百余人后且战且退

项羽对汉兵没有威慑?好像有人还被他吓跑数里了
项羽真正出彩的是步战,所以自己伤的也比较厉害

QUOTE:
只能说魏国后期的骑兵废物。说真的,很多中原骑兵部队,都是步兵在骑马而已。其作战力根本无法和一个骑术娴熟的将领相提并论。

这个,废物可以使用骁将形容吗,倒是灌婴那些自相残杀的汉兵看着废物一点
作者: 陈云逸    时间: 2006-6-25 03:19

项羽是步战,文鸯是骑战,怎么好比
再说比较两个谁杀的多,文鸯即使每次杀一百,7次也就7百吧,项羽不见得比他少,不然韩信怎么说:项王喑呜叱咤,千人皆废.
作者: 郎心如铁    时间: 2006-6-25 05:04

说实话,不太相信,更何况他和霸王比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5 20:58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⑧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东山兄弟, 项羽真正出彩的是什么战呢? 项羽下马步战前, 就已经溃过数千追骑, 并斩其将首. 破其追军. 然后才投乌江东渡. 然后只能自己渡河, 便弃马步战, 自杀数百人身批创伤而已. 而项羽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疲惫了. 因为: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羽溃围出, 先被灌婴领五千骑追讨, 渡淮只剩百余人跟随, 兄如果说项羽没打过仗或者不劳累, 那我就真没语言了. 然后又被坑陷于大泽中, 又被汉军追上, 仅有二十八骑相随. 如果兄台还认为项羽至此境地仍是十分有战斗力的状态, 那我就无言了, 何况------项羽未下马前, 亲破数千汉追军, 斩将首. 如果说, 这还比不上文老他边跑边斗, 那就更让人无语了. 项王未下马步战前, 往复来去于数千汉骑中, 斩将杀敌如探囊取物. 以文比之, 还需掂量掂量再说, 别搞得好象项羽是一打就受伤的样子.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5 21:14

一次杀百余人可能是对方的阵形就那么大纵深,杀出去再杀回来六七次,文鸳骑的又不是赤兔,凭什么杀伤百余人后且战且退

----骑的不是赤兔凭什么杀伤百余人后且战且退? 我楞是不明白且战且退跟赤兔有什么关系. 骑兵追击还能有阵形可言? 行军中骑兵是靠机动力和冲击力混饭吃的, 从来就没听说过单纯骑兵队会组阵而战. 否则文能动则杀伤百人而豪发无损那不是练了金刚不坏之身就是追兵手上拿的都是海棉了.

文一次伤百人也就是拉了一段距离后冲进追兵前部里溜一串的数字罢了. 记住, 杀伤, 不是纯杀了百余人. 否则文大人何需继续跑呢. 就地把追骑给打退不就是?

文大人来了六七次杀伤了算他是七百余人. 此绩比项羽步战尚有不如, 独项羽所杀者就数百汉骑了. 何况比项羽率骑兵的战绩?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5 21:49

那你不看看文兄此前在做什么?项羽在听别人喊,文鸯在喊给别人听。
然后刚要走,司马的人立马就计划追了,文兄又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

数十百人的意思MS是数十到百人,老灌总共才五千人,被杀个数千,还有杀几次数百,最后还自相残杀掉数十,大概最后就剩了那六个人了。
而且这好像不是项大人一个人的功劳,就算是项大人一个人吧好像比文兄还有不如

项羽过大泽,追兵好像也是从那边过来的

我没说司马骑兵队组阵了,一队人跑过来总得有个宽度吧

继续跑吗,MS项大人在到乌江前还自度不得脱呢

项羽骑兵的战绩摆在那了,步战比文的马战嘛,有一个最重要的不同--项大人挂在那里了。我不知道文在相同情况下能否做到这一点,但拿文在保命时的战果来和项大人比显然不合适

ps:当年文兄年方二九,还没有完全长成呢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6-26 01:11 编辑 ]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6-25 22:05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用五千人破二十八人,老灌放水太严重了。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5 22:14

咳. 项羽入淮后所追项羽者, 已经不是灌婴了好不好. 否则项羽能在灌婴率领的骑兵队里这么做, 比起文大人已经牛不知几倍了. 灌婴是谁来的?

项羽步战骑军的战绩已摆在那, 不依仗机动力和冲击力都手杀数百了. 就足以证明项王的威力, 而项王死时, 也就30来岁而已, 挂那是项羽自己不渡河. 有船不坐罢了, 别以为是汉军能把项羽杀了.

项羽轻松两次从阵陷阵所向无敌, 又杀了数十百人,复斩督卫, 斩将, 这就证明了项羽是冲进敌人中军游玩过了, 文大人杀和伤敌加起来才百余. 也就是一百零个几而已. 也就边上打个闹而已. 未尝敢真正陷敌阵中. 当时文老兄是在两军交战时先折敌之气, 陷阵后回阵被追而已. 这个项羽已经是一路绝命逃亡的形势已大有不同了. 否则, 司马师何能胜得了文钦呢?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5 22:29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6-25 22:05 发表
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羽复引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用五千人破二十八人,老灌放水太严重了。

是灌婴? <_<
BS下自己.

不过灌婴破的是项羽的800骑吧.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6-26 00:22

灌婴带五千人追八百人时一路杀将过去意气风发,追到东城项羽剩二十八人的时候被项羽一路杀将回来。灌婴的部队突然武功尽失,这不是老灌故意放水是什么。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6 00:54

项羽一开始打算跑没打算打, 后来没路了回来拼命, 灌婴怎么放水.

又不是灌婴连破项羽到东城.
作者: sunxingzhi    时间: 2006-6-26 01:23

怎么看到楼上都在说项羽了,严重跑题。。。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6-26 03:13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这段是有战斗的。

陷入大泽被汉军追上,不一样是没路了要拼命。汉军在大泽到东城之间的这次战斗把百来人杀到还剩二十八人,到了东城后回过头被二十八个人打得落花流水。汉军前后表现反差如此之大不是自废武功那就只能用放水解释了。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26 11:35

MS项羽在二十八人后,战绩也就是杀过一将+一都尉和百人不到(和三分之一部下一起)+最后死战杀数百人(大汉将士们都指望着靠项王的万金之躯发财呢,不然踩也踩死了)+汉军自相残杀数十人(难保前面没有类似情况)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30岁时候体能体格各方面综合看无疑应好于18岁
作者: 小关平    时间: 2006-7-4 08:21

怎么没可能?
罗贯中能写出赵云长坂坡那样的事迹,为何历史上就不会有文鸯那样的猛将呢?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7-4 13:15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6-26 11:35 发表
MS项羽在二十八人后,战绩也就是杀过一将+一都尉和百人不到(和三分之一部下一起)+最后死战杀数百人(大汉将士们都指望着靠项王的万金之躯发财呢,不然踩也踩死了)+汉军自相残杀数十人(难保前面没有类似情况 ...

项羽说杀一将就取一将,文大人可做得到?为什么晋后之人皆自比关张而不比文大人?关羽也就砍了一个颜良绍诸将莫能档罢了。

大汉将士们都指望着靠项王的万金之躯发财呢,不然踩也踩死了
----好象项羽死后没什么人怜惜他那万金之驱被分了尸哦。不过既然小草已经开始学习令师的风格,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大汉将士再指望着项羽的那万金之驱,也不会怜惜其命,既能分其尸,更不会指望着拿个全尸。至于文大人,大晋将士更是指望文大人万金之驱升官呢,不然吐口水都淹死他了。

项羽独杀数百,是下马步战骑兵的结果。骑于马上则是欲取敌军之将则取敌军之将(毫发无损,不依偷袭)。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7-4 13:19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6-26 03:13 发表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这段是有战斗的。

陷入大泽被汉军追上,不一样是没路了要拼命。汉军在大泽到东城之间的这次战斗把百来人杀到还剩二十八人,到了东城后回 ...

陷于大泽的部队项羽当然管不了了,难道是项羽全军都没险大泽中被“杀”到还剩28人么?5k部队打个陷入大泽的百余人也让28人给突了出去足见水平了。到了东城后的被人往来冲突正是对应这种水平,如果这是放水,那项羽不知放多少水了已经。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4 14:23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7-4 13:15 发表


项羽说杀一将就取一将,文大人可做得到?为什么晋后之人皆自比关张而不比文大人?关羽也就砍了一个颜良绍诸将莫能档罢了。

大汉将士们都指望着靠项王的万金之躯发财呢,不然踩也踩死了
----好象项羽死后没 ...

将?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   文鸯杀的将有多少不用说了吧。
云长公斩的是颜良,不是诸将莫能当者里的某一将。

项王的万金之躯最后被五个人分了,所以五人各得了两千户,要是被马踹烂了,这笔钱算谁的
文鸯这一点上MS是比不上项王的,司马跟他的关系还没好到这个地步。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7-5 19:41

笑,大晋人才真多. 八千骁将此将指的是将士. 是兵. 项羽斩的是将军, 非兵. 文大人杀了多少将? 0个啊,当然不用说了.
不过似乎小草兄只注意了骁将,未注意另外一个词: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
究竟八千翼是什么玩意呢? 八千骁将? <_<

您能找到项大人身上有一个马印吗? 怕被马踩烂了==一下不踩? 那怎么大汉将士们不怕项羽万金之驱被砍碎了, 偏偏都砍了十余道疮了? 小草大人莫不是要告诉我. 那是大汉将士自相残杀时不小心伤到项羽了吧?

当然咯, 您小草兄能说出为了保项羽万金之驱大汉将士甚至不舍得让马踩一下的话出来,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 你小草兄哪只眼睛看见项羽有被马踩的机会了? 莫非如令师般游玩了两千多年前一圈回来了?

司马跟文大人的关系有多好, 我不知道, 但是文大人被剁了那小兵绝对会升官发财. 这一点都不假就是了. 当然, 您要说大晋将士们都不稀罕这点官爵, 要粉碎了文大人方休, 那是小草兄的自由.

不过:小草兄能否告诉我, 刘邦哪句话说了不留项羽遗体一部分就没奖赏的呢? 刘邦发赏的那句话又是什么呢? 让我来告诉小草兄吧: 项羽纪: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身体粉碎了有关系吗? 项羽脑袋就算被劈开两边又有关系吗? 小草兄就慢慢拿大汉将士为保项羽万金之驱吹吧. 我退出便是.

[ 本帖最后由 青蓝 于 2006-7-5 19:53 编辑 ]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7-5 20:25

我是不相信文鸯有这么历害的!只是三国后期,武力高的人很少了,才显出了他的历害,短个子的高个子而矣
作者: 煮酒尚熟    时间: 2006-7-5 20:42     标题: 文鸯骁猛,但项羽更强。

项羽死前杀那数百人时,乃是徒步杀入阵中,而且从垓下到乌江,期间还有“陷大泽”“斩将刈旗”等事件。可以想象项羽当时有多么的狼狈了。而步行跟骑兵正面交锋其劣势十分明显,所以项羽杀敌数百尽管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气势因素,但他本身的武勇是不应该被扣分的。

项羽是一位很可怜的英雄,他爱美人,名马,故交,但是却奋私智而不师古,这是他的缺点,也是他失败的根由。刘邦在洛阳说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正是项羽这个缺点的 表现。

但反过来想想,范增喧宾夺主,少年意气的项羽当然容不下他。而且项羽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而霸有天下,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毛泽东不是看不起古今帝王吗,可是从秋收起义到1949,他奋斗了多少年。仅从时间上来论英雄当然不有说服力,但是项羽确实是一个奇迹。

文鸯再强,也只是个樊哙这样的亲随,或者说是赵云一类的保镖。至于能不能和“国之爪牙”张辽比肩都是一个问题。年轻人表现欲强,偶尔爆发下小宇宙就说是棵好苗子很荒谬。

或者只有地痞才能无赖地登上皇位,但是失意的英雄永远不会被遗忘。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6 03:58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7-5 19:41 发表
笑,大晋人才真多. 八千骁将此将指的是将士. 是兵. 项羽斩的是将军, 非兵. 文大人杀了多少将? 0个啊,当然不用说了.
不过似乎小草兄只注意了骁将,未注意另外一个词: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

将士可是将和兵的统称,青蓝兄难道要说文鸯在杀进数千骑中,每杀一个人之前还要注意一下对方的身份,或者是说这八千人里比较有身份的看到文鸯来了都缩在后面,难道大魏的部队这么腐败?
最后杀项王的那五个人是将呢还是卒呢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 翼 而 追之
俺一向是这么断句的,难道不对
原来八千翼也是一个词,倒要请教一下何谓“八千翼”?

不知青蓝兄站在那里看着几千匹马冲过来了又有何对策?
人被马群踩烂了还能分辨出来是哪个吗,这个功劳又算谁的

文鸯可没有在一群骑兵中步战,没给别人粉碎(这词看着别扭)他的机会。
文这边追骑的结果是不敢追了,青蓝兄要是认为文的吸引力和项大王一样,那是不是说文的威摄力强于项呢。

刘邦是怎么说的我不知道,但从领奖的结果看,得了脑袋那个并没有显出得到什么与众不同的待遇来。
青蓝兄告诉我的貌似是项大王的话,给他们颁奖的可不是项大王,印象中他好像是要把奖全额送给他的某位故人的。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7-6 04:00 编辑 ]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6 04:06



QUOTE:
原帖由 煮酒尚熟 于 2006-7-5 20:42 发表
项羽死前杀那数百人时,乃是徒步杀入阵中,而且从垓下到乌江,期间还有“陷大泽”“斩将刈旗”等事件。可以想象项羽当时有多么的狼狈了。而步行跟骑兵正面交锋其劣势十分明显,所以项羽杀敌数百尽管有背水一战,破 ...

这位兄台,这里说的文鸯的恐怖是指他的武艺,你拿项羽的地位来压什么人。
还用项大王和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比,49的毛主席是什么高度,比得了吗?
年轻人表现欲强?荒谬的好苗子?无语了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7-6 04:08 编辑 ]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7-6 19:40



QUOTE:
原帖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7-6 03:58 发表

将士可是将和兵的统称,青蓝兄难道要说文鸯在杀进数千骑中,每杀一个人之前还要注意一下对方的身份,或者是说这八千人里比较有身份的看到文鸯来了都缩在后面,难道大魏的部队这么腐败?
最后杀项王的那五个人是 ...

文大人不用一个一个数,写历史记载的也不是文大人,死的几百个里有哪个是将军,恐怕文中已经很具体说明了,文大人是在干啥,逃一会,杀一会小兵,然后继续逃,继续杀罢了。大魏的部队有多腐败这不关我事,你非得说文大人杀伤的几百人中,有将军在,那是你该举证的事情。

项羽最后力尽自刎,关小兵什么事情?人家项霸王是步战杀了数百骑,跟小小一个文大人还要算上所伤者才达到的数目简直就是天渊之别。

小草既然如此断句,请逐字解释解释:骁将八千  翼的翼是何解如何?
八千翼,是司马班率骁将和八千羽翼追杀文大人。把八千跟翼断开,依据和理由是什么呢?

我如果是项羽,我就能告诉你我有什么对策。刘邦之后都有人能与熊赤手搏斗,你说那几千马能踩死一头熊不?人被马群踩烂了是不能分辨出哪个。但是为什么非得踩烂呢?踩死就好了嘛。莫非您小草兄有证据证明那几千马要么就只能彻底踩烂,不能踩死了既停?刘邦购头,又不是购完整的身体。要争抢,大汉将士为什么要未杀项羽前就争,而不能杀了项羽,放马把项羽踩死了再抢呢?那是当然不能了!!因为小草规定的嘛~项羽就是一踩就烂了,所以踩都不能踩~~~
第二:请小草兄举个例子,一队骑兵得踩多久才能把一个人般大小的木头踩烂。一轮吗?
第三:既然您小草兄要问我项羽怎么面对几千匹马冲过来,那么。请你告诉我,一匹马又怎么面对几千匹马冲过来了呢?

哟哟哟,我只说大晋将士剁了文大人一样能升官发财,怎么成了吸引力跟项大王一样了?莫非不如项大王就没吸引力了?您还真会发挥啊~` 文大人是没给人机会踩烂,但是怎么办到的呢?难道文大人的马是神马,能闪避数千匹马的冲击??

刘邦是怎么说的,项羽传记里已经写得很明白,你小草非得说事后5人受封,所以事前刘邦说的是另一回事,那也就是事后诸葛亮,慢慢给你吹得了。不过您老别忘了,写史记的司马迁不是项王。当然,您说您小草兄比司马迁更清楚刘邦的话,那是您的事,我可管不了您小草神的事。要漫游2200年前,您自个好好漫游,我不阻碍你。

最后:文大人是杀伤百余,不杀了百余。项大王是骑马先取一将,后毙百人,步战独杀数百。您小草兄说文大人杀伤比率是50:50甚至是99:1我也没话说。幸好史书还是没帮您神话文某。
作者: 谁认识我    时间: 2006-7-6 20:00



QUOTE: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7-5 19:41 发表
笑,大晋人才真多. 八千骁将此将指的是将士. 是兵. 项羽斩的是将军, 非兵. 文大人杀了多少将? 0个啊,当然不用说了.
不过似乎小草兄只注意了骁将,未注意另外一个词: 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
究竟八千翼是什么玩意呢? 八千骁将?  

这都不明白,就是司马班率骁将追之,这个骁将名字叫八千翼。

就2个人追他一个人。
作者: 陈云逸    时间: 2006-7-6 20:07

看看追文鸯的有一个知道名字的吗
再看看追项羽的都是些什么人,汉军可谓精锐尽出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7 00:02

看看最后共斩项大王的那五卒的职位,那个都尉也值不了什么钱,至于那一将,虚指也好实指也好,都算不上将军吧。
项大王斩的将在这支骑兵队里貌似也就是十夫百夫长的概念,这些人打起仗来一般都是用来当尖刀的。文鸯在敌阵里往来多次,杀伤七八百,其中一个这样的人都没有,只能说大魏的部队腐败了。

还请青蓝兄解释一下那个“而”字
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
那六韬里的这个翼字又作何解呢,也是羽翼吗

千马踩熊?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能不能踩死不得而知。如果青蓝兄知晓,还望不吝告知。
项羽不是木头,只要其中两个人脑袋踩烂自然就认不出来了。太史公说过,是某五人共斩的项王,要是踩了怎么说?数千人共踩项大王?
一个不骑马的人站在马队里就和一个在人群中躺着的人差不多。

哟哟哟,太史公写的可是项大王的话,要是太史公伪造了项大王的话,那是不是太史公也可能伪造了项大王的行为呢。

文鸯是不是跑一阵,杀一阵,我的观点前面已有,项大王和文鸯在被追杀时的战绩我前面也对比过了,不再重复

[ 本帖最后由 东山小草 于 2006-7-7 00:03 编辑 ]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7-7 03:08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赤泉侯杨喜一千九百户,拿了脑袋的杜衍侯王翳一千七百户,中水侯吕马童一千五百户,涅阳侯吕胜一千五百户,吴防侯杨武七百户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刘邦实际上封出去只有七千三百户


至于“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的记载么,参看同时代的记载:“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万一项羽遇到陈平类型的都尉砍死三五个也没什么惊奇的。
作者: ly6187    时间: 2006-7-7 09:07

这也太恐怖了吧..

不过项羽是下马而战,怎么可以比呢?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7-7 16:54

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

这里的翼字我可没看出来跟八千翼追的格式或者词组相同的哦,小草兄不如告诉我中文字是一字一解的么?你还是没回答你的断句里翼当何解呢。整句话的意思呢?

哟,项王独杀数百都没多一个这样的人,文大人就想随随便便多一个这样的人?

笑,踩一脚头就烂了?您试试看?您又凭什么说非得一踩就千骑皆踩了呢?莫非千骑是整体?一个踩到了,非得那4999个也得踩上一脚?踩死了就立刻下马争了,还踩?

哟哟哟,一匹马冲进千骑丛中,怎么就能连受冲击都受不了了呢?一个人站在数千骑兵队里跟躺着的没区别,如果这个人是小草你,我当然就同意了。
项羽是小草么?骑兵又不是密集阵型。项羽单臂举鼎,数千马能把项羽给怎么了?还是你小草以为一骑被项王放倒了,后面的骑兵还能完全无碍的直冲踩项羽?你当是垃圾回收前一个倒了倒在地上的士兵和马匹就消失了给第二个接着上?

哟哟哟,太史公有没有伪造我可不知道,他能写下,项霸王的威名得传,我也只能姑且信之。倒是我现眼可瞧着你小草在伪造项羽和汉军的行为呢。
司马光怎么就不能伪造文大人的行为呢?不然怎么解释一匹马被千骑围着是怎么个分豪不伤法的呢?

百余,只是100余。以古文理解,小草该不会不知道余只是几而已吧?6,7次杀伤百余怎么会变魔法似的变出了78百?最多也就7百罢了。

当然咯,前面你都能说出是大汉将士在爱戴项王身体,半分不敢伤害,导致数百汉军惨死呢,变个小魔法也实在是没什么了。

文大人和项霸王在逃命里的表现你是说了,我也说了很多次了。我只简要的说一次:

项霸王骑马的时候无论斩将杀敌无所不能,而且也完全没负伤的记载。而项霸王马下步战能力毙数百骑最后自刎。要说其骑着马时不能轻松办到象文某人这种动则杀伤百余的话。那只能说,故意在说司马迁伪造神的同时,又同意司马光造神而已嘛。

[ 本帖最后由 青蓝 于 2006-7-7 16:56 编辑 ]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7-8 03:41

原来在青蓝兄眼里翼而击之翼而追之有这么大不同。
我引了六韬我自然就认为这里的翼和通鉴里的是一样的,至于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本身就算是一个解释,青蓝兄自己看看好了
我倒是很好奇,青蓝兄既然认为翼是名词,那么这所谓的8000羽翼又是指的什么东西呢,还请赐教

谁告诉您项大王独杀的数百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呢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专人保护,也不会缩在最后面,如果这些人的武艺再没什么突出的,甚至还不如一般骑兵呢。所以文鸯杀不了司马,项大王也没能把老灌怎么样,两人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区别。

青蓝兄继续笑吧,我凑巧就见过有人头被马蹄踩过的惨状,您要是有兴趣自己做个实验,我就不奉陪了。

按照您的逻辑不是一骑踩就得是5000骑一起上去踩,是不是有点...
您不会没有见过几千个人站在一起得占多大地方吧。项大王被踩死得多久才能发现,多久才能反应到指挥中枢,又多久才能传达下来呢?

青蓝兄不会以为项大王举的是司母毋鼎吧,要是这样,项羽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世界第一强人,没什么可争的了。

哟哟哟哟哟哟,先说太史公伪造的不是我哈,我只不过说了一句某人伪造了言,就有可能伪造行。怎么就突然变成我和司马光伪造了呢

馀只是指很少,又不确定就是个位数,举个极端点的例子
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
这里的万馀不会是指一万零几吧。
案文杀了七次计算,就是七百加七个馀,这个馀只不过要达到14多一点就行了,并没有任何不合理处,总比有人直接把数十百称之为百要好的多吧。

再澄清一下,我可没说过汉兵爱惜项大王身体,只是说项大王的万金之躯能够让极小部分汉兵发财,所以杀项大王的责任必须明确,而不是让项大王死在乱军之中。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