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打印本页]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0:35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作者王丕增,男,70,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常言道:“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这应该是一般人对《西游记》的评论。

王丕增老人因其职业特点,特别喜欢钻研,由最初喜好《西游记》、有所困惑、到有所感悟,历时30余年,多易其稿,终于完成<<《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其论点与〈新说西游记总批〉的论点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我提出的论据更详细些——作者王丕增说明)

我虽为外行,兴趣低俗,业余时间可能会让自己陶醉于<<大话西游>>等大众化作品之中,但是当我看完王丕增老人从《大学》修身之道角度撰写的<<《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后,着实眼前一亮。

王丕增老人因眼睛不适,不能长时间操作电脑,因而委托我(儿媳)将其作品公布在网上。如果有出版商感兴趣,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出版。

王丕增老人还在<<《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一书中绘制了寓意深刻的简笔画,我个人认为这些简笔画与<<《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均为上品,因论坛所限不能展现给大家,真是遗憾。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6 20:28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0:44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一:师徒寓意

西游记如同一大块多面体钻石,从不同角度上看,它都光彩夺目。本文从《大学》修身之道出发来试猜《西游记》寓意。

1.师徒寓意

仔细分析西游记故事内容,可以发现: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分别代表修身人的意识、心、情(欲)、(人)性、意念

果真如此吗?先请看下两个例证:     
                                                                       
第19回诗:意马 胸头休放荡,心猿 乖劣莫教嚎。
可见,白龙马为意念(念头),孙悟空为心。

第50回标题:情乱 性从因爱欲,神昏 心动遇魔头。
                                                                           
本回的故事内容是:魔头设魔背心,欲捉唐僧师徒。由于八戒乱来,结果导至八戒、沙僧和唐僧被捉。下面把故事内容与标题对照来看:

情乱八戒乱来(八戒为情),穿了背心;
性从沙僧从(沙僧为性)随八戒也穿了;
神昏唐僧昏(唐僧为神,意识之神,即意识),未严加制止;
心动悟空动,外出化斋,心不在焉。

很明显,这是《西游记》作者对唐僧师徒寓意的明确暗示。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4 15:04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0:51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二:悟空寓意为“心”

2.悟空寓意真地为“心”吗?

让我们再看下面一些与此有关的旁证。
(1) 第一回:灵根(心灵)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有一块仙石(蛋白质)。盖自开天辟地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经自然进化),遂有灵通之意(产生了生命)。内育仙胞,一日迸裂(细胞分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经进化,产生生物,直至进化为人)。


以现代遗传学来看,灵根就是遗传基因。它携带了具有人的心灵性能的基本信息。遗传基因代代遗传,就人类总体而言,遗传基因不死。即,灵根不死,悟空不死。正如第3回所说,悟空在《生死簿》上勾去了他的名子。

(2) 如意金箍棒是甚麽?

对于这个有趣的问题,在书中我们也找到了答案。         

在50回末,书中写道:金箍棒被夺去,行者失主张。


看!如意金箍棒原来是人心的主张。

51回首:无主杖(张)……怎兴隆。一个人若心中没有主张,怎么能做好一个人,怎么能做好一件事。

第3回:金箍棒是天河定底的神珍铁。
这是说,心中有主张,办事心有底。金箍棒是定江海浅深的定子——心有主张,办事知深浅。

金箍棒可大可小——所主张之事可大可小。
                                    

(3)七十二变是什么?

悟空是人心,人心多变(七十二是表多之数),但不能乱变,要随机应变。

第二回说,要为躲避雷、火、风三灾而变。实则是说,要应时,应事,适当变化自己的策略。

第六回:悟空与二郎神斗变化,是人心与地方恶势力斗心术(随机应变)。


(4) 筋斗云是甚么?

一个筋斗108000里——心一转念,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悟空的筋斗云就是‘心一转念’。
   
(5)悟空修成斗战胜佛——斗战修心有成者。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4 15:03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0:57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三:八戒寓意为“情”
3.八戒寓意真地为“情”  吗?
                                                            
(1)八戒原来是天蓬元帅。

因为戏嫦娥,被贬下界。戏嫦娥,说明八戒寓意为情;八戒是天神下界,即情是从天上下来的,说明情是天性,是生来就有的。

(2)八戒在云栈洞为妖时,贪闲爱懒,此乃凡情。

(3)与悟空共战妖魔鬼怪----情与心和为修身。

(4)修成净坛使者。

第100回,如来道:汝食肠宽大,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封此职,其寓意为,生存所必须的情欲(吃等)应予以保留。

(5)八戒的武器:釘鈀——斗战邪欲的武器(本是欲(搂)的工具)。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4 15:16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1:23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四:沙僧寓意为“性”
4.沙僧寓意真地为“性”吗?

性,即性质。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德是人性的根本。
                                                   
(1)沙僧原是天上的卷帘大将。

与打仗的天兵天将相比,卷帘大将不是恶将。作为大将,能做卷窗帘这样的繁琐工作,可见其温顺善良。《西游记》作者很可能借此喻性善。这正应儒家一说:人之初,性本善。

(2)在天上失手打了玻璃盏。

这寓意为,天生性虽然善,但不够稳定。[/
下界吃人——后天性变恶,害己害人。性在变化,即性不定。             
                                                   
22回:将项下的九个骷髅穿在一起,按九宫布列,再把菩萨的红葫芦(寓意为善哉!善哉!)安在当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过流沙河界——弃恶行善,弃暗投明,定性。

(3)与悟空共战妖魔——斗战定性。

(4)修成金身罗汉。

寓意为:性如黄金一样贵重而稳定。

23回开头写道:收悟净后,就跳出性海流沙。这进一步说明了,悟净代表性。

(5)沙僧的武器(22回):(降妖)宝杖(只因官拜大将军,玉皇给我随身带。

或长或短任我心,要细要粗凭意态。)——人性的保障(宝杖)。降妖,才能保障性善。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4 15:30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1:27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五:唐僧寓意为“意识”

5.唐僧寓意真地是“意识”吗?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思想、计划等。

(1)婴儿出生时没有意识,他带来的只是一个意识空壳。

这就是《西游记》作者所说的,唐僧前世(意识生来时)是金蝉子(宝贵的壳)。

说到金蝉,自然会想到壳。因为金蝉一词,仅在金蝉脱壳成语中用。
100回,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名唤金蝉子(空壳),不听我说法(即意识空)。

(2)第八回,观音菩萨奉如来之命上长安,将选玄奘去取经。

书上写道: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将要)裹旃檀——往意识空壳中裹入旃檀(浓香的意识)。

(3)修成旃檀功德佛,即意识高尚的人。

注意:功德是出于意识的,这就更加明确了,唐僧是代表意识的。

(4)妖魔想吃唐僧肉,即邪欲将损失人的功德。

(5)锦襕袈裟寓意为(抗烂的)学衔(功名)。

锦襴谐音劲烂,即抗烂。人一旦取得状元、举人等功名,终身享有。

(6)九环锡杖寓意为一品到九品的官衔。

对两者的猜测对吗?
请看:第12回:法师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就如中状元夸官一般。
8回:穿了我的袈裟,免堕轮回(长久保功名,保官);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当官保身)。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4-4 15:41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1:32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六:白龙马寓意为“意念”

6.        白龙马的寓意真地是“意念”吗?

意念是即时产生而又时常放弃的念头。

(1)        白龙马是龙王(天神)之子,是天上来的。

寓意为,意念是天生就有的

(2)        龙王之子在天上纵火烧明珠。

即,意念天生不安稳。

(3)        白龙马修成盘在华表柱上的八部天龙马(100回)。

即,修身有成者的意念优正而稳定。

(4)        唐僧骑着白龙马。即,意识驾驭意念。

沙僧牵着白龙马。即,意念随性——性善则意念善,性恶则意念恶。

请注意:有的注释《大学》的书上,把“诚意”中的意注释为意念。这与本文所猜想的不同。由前面的分析可见,《西游记》作者是把意识和意念作为两个概念来写的,即唐僧和白龙马。这样写使得故事更有趣味。一般来说,是把意识和意念统称为意的。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3 00:20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18 11:48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七:师徒关系

7.        师徒关系

第36回:三藏攀鞍上马,八戒挑着行李,沙僧拢着马头,悟空执棒开路。

第100回:唐僧取去真经有功,加升为旃檀功德佛;悟空炼魔降怪有功,加升为斗战胜佛;八戒挑担有功,加升为净坛使者;沙僧牵马有功,加升为金身罗汉;白龙马驮圣僧,驮真经有功,加升为八部天龙马。

唐僧的主要任务是取真经…取真经是去西天取经的目的,所以唐僧是师父。

唐僧是师父——意识是主宰。
悟空执棒,开路——心有主张,格物。
唐僧令悟空探路——有意识地让心考虑修身行动对否。
悟空保护唐僧——用心排除邪恶对意识的影响。
沙僧——性
沙僧牵马——性引导意念。性善,则意念善;性恶,则意念恶。
八戒——情(欲)。
八戒挑担——情欲与衣食相关
白龙马——意念
唐僧骑马——意识驾驭意念。
白龙马驮着唐僧——不停地出念头供意识抉择,这是对意识的衬托。


如果让八戒牵马,那么意念便随了情欲,使得修身人的念头多是情欲;.如果让沙僧挑担,则人性以关心衣食为主,不确切。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3 00:16 编辑 ]
作者: zhanglei97    时间: 2006-1-21 19:43

玩工科的就是不一样,说的条分缕析.但是......我没看懂......也应了题目那句话,三言两语通俗猜.王老先生如果认识长春光机学院的一位教授的话,倒有可能成为挚友,那位教授的尊姓我忘记了,只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听过他一次讲座,主题是--山海经描写的是外星人地球游记,所罗门就是周穆王之类.那本书放在家里的书箱里,找来麻烦,不多介绍了.
作者: zhanglei97    时间: 2006-1-21 19:45

关于意马,心猿,木母之类的解释,可以参看<西游真诠>,那本书虽多穿凿,倒也颇能自圆其说.
作者: 小行者    时间: 2006-1-27 14:38

《西游真诠》悟一子 陈士斌

《西游原旨》悟元子 刘一明

《西游记全书气功破译》 悟真子 孙国中


《西游记全书气功破译》的作者孙国中,是当代国学大师,点校了多本医术 道书,他将明朝 陈、刘的两本书组合起来,保留了《西游》,《真诠》《原旨》三书的原貌,辑成《西游记全书气功破译》一书,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能够为人破处迷雾,真正理解《西游》本质。




说到底,西游的诸多名词都是道家的修行术语,非玄门中人 只是盲人摸象而已。
西游明明是证道书,现在的孩子眼里,居然成了简单的神话小说,可以随意拿来调侃,无奈啊
作者: 白衣天子    时间: 2006-1-27 14:50

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的眼光,也不必嗟叹。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8 19:15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八:
8.三教合一为修身
《西游记》中出场的如来、观音菩萨等,寓意为佛教的智慧.
老君——道教的智慧.
修身之道——儒家的智慧.
太白金星——儒家的智慧,光明正大思想.
例如:第3回:金星上奏玉帝,招安悟空——安抚.
第13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告诫:人贵有自知之明.
第19回:金星说情,使天篷元帅免斩——宽容.
第21回:金星帮助悟空找灵吉——助人为乐.
第74回金星提醒修身人不要情思,白想,情绪不要阴阳失调——修身.                        
                                    
第83回:金星劝李天王与悟空和解——和为贵.
第92回:金星指出犀牛怪的来历——助人为乐。
                                                                    
9.《大学》的修身之道与《西游记》
<<大学>>摘抄: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西游记》:
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格物致知真妙理.
第4回:名注齐天意未宁——狂妄.
附 录:玄奘18岁受戒修行——人到成年,意识逐渐成熟,注重修身。
第13-14回:陷虎穴得救——端正心态。
收悟空、去六贼——开始正心。
第15回:意马收缰——开始稳定意念。
第18、19回:收八戒——情与心和。
第20回:收沙僧——开始定性。
斗战妖魔——斗生财有大道(32-35回)。战修身。
第100回:修成正果——修身有成。
《大学》摘句:身有所忿怒(53回),则心不得其正;有所恐惧(68-71回),则心不得其正;有所好乐(91、92回),则心不得其正;有所忧患(85、86回),则心不得其正。
生财有大道(32-35回)。

10.“悟彻菩提真妙理”——“格物致知真妙理”(第2回)
请看,悟空修身行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师父是菩提祖师.灵台、方寸和斜月三星洞,所指都是心。而菩提是觉悟之意。悟彻菩提之寓意是用心格物                        
                                                  
                                            
                                                
                                    
                                                
                                             
11.断魔的寓意是持戒(第2回)
持戒,就是戒掉恶习,去掉坏思想。就是把握住戒,干掉戒。杀死了戒,就把该戒的恶习等改掉了(就等于杀死了代表恶习、坏思想的魔王)。《西游记》作者为什么要先写戒的问题呢?修身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难以个个说全。解决戒的问题,就等于必须戒掉当戒的很多恶习、坏思想。
佛教、道教的教规都有持戒的规定。例如,戒杀生,戒偷盗等等。本回中,混世魔‘强占水帘洞府,抢家什,捉了许多子侄等’,都是违反戒规的。儒家当戒的范围很广,只是没写成教规而已。
魔王的模样(第2回):
头戴乌金盔(戒字右上方的一点儿),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戒字右半旁戈字的丿),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戒字左边的丿),紧勒皮条(戒字左边中部的一横);足蹋着花褶靴(戒字右下边的反勾儿),雄如上将。腰广十围(戒字右边中部的十字),身高三丈(戒字右边戈字,被一横一丿分为三段)。手执一口刀(右半边的戈字,即为刀),锋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悟空照顶门一下,砍为两半,夺得他的刀来(戒字砍为两半,右半为戈,即刀)。
悟空放火,把水脏洞烧得枯干,尽归了一体。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住着悟空,光明正大的心;水脏洞中,住着混世魔,肮脏的心,该戒掉的心。把肮脏的心杀死,把内心打扫干净,全心光明正大,尽归了一体。
混世魔住的山在哪里?书上写道:‘笔峰挺立(脊柱)透空霄(头),曲涧深沉(腹腔)通地户(肛门)。…左边龙(脾),熟熟训训;右边虎(肝),平平伏伏。…石磷磷(骨骼),波静静(血液),古怪跷蹊(大小腸)真恶狞。…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季节)四时浑(然)不动(相对位置不改动)。’这是什么山?这是人体。原来混世魔就在自己的身中。
12、闹天宫故事有双重寓意,一、反抗反动的封建统治;二、名注齐天意未宁——狂妄。(4-7回)
对于一些细节,其寓意分别为:
蟠桃会——宫廷宴会;蟠桃女——女色。
二郎神——压迫人民的地方官员。
享受下方香火——吃老百姓。
二郎神与悟空斗变化——坏官与民斗心术。
二郎神的细犬——坏官的奸细,狗腿子;细犬咬悟空——诬告。
偷丹——学一点金丹大道。

跳出并蹬倒丹炉——搞懂并否定了炼丹术。
观音净瓶——慈(瓷)悲,劝说。
老君道:你这个瓶是个瓷的,碰上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遇上有强硬主张(铁棒)者,靠慈不足以制止狂妄。
老君的金刚琢——福祸转化哲理。
打中了天灵——触动了人心,闹下去怕惹出祸来。
五行山压悟空——宿命论(金木水火土命)压制人心;物质(金木水火土)利益压制人心(狂妄与利益相关)。
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若想获得思想解放,应学哲理、修心。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西游记》:大圣被捉(知止)→五行山下定心猿(定、静)→安天大会(安)→斗战妖魔(虑)→修成正果(得)。
13.陷虎穴寓意为心态不良(13回)
唐僧起程去取经,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本寺主持上房长老带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罗列,接到里面,相见献茶.三藏茶罢进斋(此时,唐僧得意,激动.)。斋后,众僧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上西天取经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钟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此时,唐僧觉得很骄傲.并且很神秘,傲慢.同时,《西游记》作者也借唐僧的话,点出了本回的主题:心生,则魔生——心生高傲,则虎魔生)我曾在化生寺对佛许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众僧闻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请师入榻安寐.’(唐僧过高看待自己,夸下海口.众僧奉承,唐僧更加认为自己了不起)第二天早晨三藏又上正殿拜佛立誓.三臧出了山门,辞别众僧.众僧不忍分别,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前进。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等迎接入城中。两三日又至河州卫。此乃是大唐的山河边界,早有镇边的总兵与本处僧道,闻得是钦差御第法师,上西方见佛,无不恭敬;接至里面供给了,着僧纲请往福原寺安歇。本寺僧人,一一参见,安排晚斋。斋毕,吩咐二从者饱喂马匹,天不明就行。(高官众僧的款待,使唐僧急功心切。)及鸡方鸣,随唤从者,却又惊动寺僧,整治茶汤斋供。斋罢,出离边界。
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天气,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拔草寻路,说不尽崎嶇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老虎精的两个朋友:熊山君(熊罴精)和特处士(野牛精。特字去寺,剩牛字.处士的地方音为去寺。)的寓意为:心态如熊,心态如牛。
老虎精:雄威身凛凛,猛气貌堂堂。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
熊罴精:雄豪多胆量跑林逞怒威.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
野牛精:性服青衣稳,蹄步多迟滞。能为田者功,因名特处士。
老虎精捉住了唐僧和两个从人,正要吃,熊、牛二精赶来道贺。虎精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守素,还赶来吃肉。看来,守素是因为吃不到肉。近况很差.)处士道:“惟随时耳。”(不求进取,混日子。)
山君虽然久未吃到肉,但他是善谕时的(知时务)。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结果,吃了二从人。吃肉时,虎精‘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四肢是最好的部分,虎精自食。俗话说,头蹄“下水”不算肉,最差的部分(头和下水),给了熊、牛。对二者的待遇都不如虎精手下的小妖。尽管如此,熊、牛还霎时食尽。可见二者的处境已经很差了。
处境差时,若逞威怒,就是被熊捉住;若是性服,随波逐流,就是被牛精捉住。
金星用手一拂,绑唐僧的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人贵有自知之明)三藏方苏(清醒)。金星对三藏说: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本性好,即或在心态上有所挫折,人也不至于跌落到底。)
第13回后部分,刘伯钦打死的虎,寓意为克服修身中的困难。
唐僧念经为伯钦的已去世的之父消罪业,其父得以托生。其寓意是得到新生。
在为伯钦父超度亡灵的描写上,《西游记》作者用了不少笔墨。罗列的超度亡灵所唸经文就有九个,还提到一个洗罪业的故事。而且,三遍重复伯钦亡父给伯钦、伯钦妻和伯钦母所托的同一内容的梦:“圣僧唸超度经,消了我的罪业,阎王差人送我上中华富地,长者人家托生去了。”
《西游记》作者不是一个信鬼神的人,对于佛教也并不十分虔诚。那么,为什么这样写呢?《大学》摘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战胜妖魔鬼怪,是明明徳;唐僧唸超度经,消罪业,也是明明德。伯钦亡父托生——得到新生,即新民。
14.心猿归正(14回),所指的是唐僧收悟空,悟空走上了修身的正道。

六贼——喜怒爱思欲忧,人人皆有,过分则为贼。

15.如来的紧箍儿三个,金、紧、禁箍儿咒三篇(观音菩萨分别给了红孩儿,42回;悟空,14回;黑熊罴怪,17回)——教规、法规、道德规范
书中讲了汉张良给黄石公从桥下拾履的故事,教诲修身者,要像张良那样
勤谨尊长,事业才能成功。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0 16:44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8 19:24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九:

16、金池长老——金痴长老(16、17回)金池长老贪财,又要夺取功名(唐僧的袈沙)。而且,疯狂到为达到目地就烧死人的程度。结果反倒烧死了自己——自取灭忘。
黑熊罴怪——野心(无学识的人也要巧取豪夺功名:袈沙)。
悟空协助观音菩萨(自己的智慧协助佛教的智慧)捉住了黑熊怪。菩萨并给黑熊怪带上了紧箍儿,用禁箍儿咒(野心是必须禁止的)加以管制。
17回末:那黑熊才一片野心今日定,无穷顽性此时收。
悟空要打黑熊怪,菩萨急止住道:休伤他命。我带他回落伽山,做个守山大神。——人的野心是难以消灭的,遵守佛教的教规,也就约束了自己的野心。
17、乌巢祖师——避世求心空(19回)
在浮屠山中,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住着乌巢祖师。他见唐僧、八戒和悟空三众到来,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要向三人亲口授心经。
他说,他认得八戒(了解人的情欲),但不认得悟空(他说:因少识耳。寓意是对修身人的心不够了解)。
心经的要点是心要空。乌巢祖师住在深山乌巢中,寂然不见往来人。可见,他是避世求心空。
悟空反对他的办法。所以,乌巣说: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悟空说:“我们去,不必问他,问我便了。”乌巢回巢去时,悟空举铁棒望上乱捣。并说:乌巢说‘多年老石猴’是骂我老孙。又问唐僧:你怎么解得此意?(悟空怀嗔怒,‘多年老石猴’听起来才不顺耳,真正使老孙生气的是,乌巢的修心方法。我们师徒千辛万苦来修心,乌巢认为在深山鸟巢里能修心,就能心空,这不是骂人吗!)
悟空的修心方法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第32回)——主动斗战修心。
第19回末:管教清福人间少,致使灾魔山里多。——哪里有象乌巢祖师住的那么清净的人世,只要生活在世上,就得与坏人坏事斗,与自己的坏思想斗。斗战胜利,社会才能清净,自己的心才能清净。
18、黄风大王——行贿受贿者;
黄沙旋风——行贿受贿风(20、21回)
虎先锋——行贿者以金钱为先锋.
黄风岭:山顶接青霄(头),涧底见地府(腹)。山前有骨都都的白云(呼吸气体)……描写的是人体。——黄风大王就住在人的身上。
虎先锋的模样:
血津津的赤剥身驱(金条),红媸媸的弯环腿足(金镯子)。白森森的四个钢牙(银元宝),光耀耀的一双金眼(金币)……那怪到了山坡下,乱石丛中取出两口赤铜刀(出土文物)。
虎先锋被八戒(行贿与情欲相关)打死,原来是一只猛虎——行贿的金钱就是吃人的老虎。
无影无形黄沙旋,险些刮倒森罗殿,五百罗汉闹喧天。雌雄拆对不相呼,子母分离难叫唤。
唐僧正在路口念《心经》,一不小心,被虎先锋捉走——愚笨的唐僧,只顾念《心经》,一不小心,卷入了行贿受贿风。悟空被妖风吹得眼痛——金钱害得心不明。护法伽蓝治好了悟空的眼病,眼睛比以前更明——佛教的智慧使人心明眼亮。为救师父,悟空请灵吉菩萨捉住了黄风大王,原来是个黄毛貂鼠精。灵吉不让悟空打死貂鼠精,把他回灵山窘交给如来。——贿赂现象是难以杜绝的。

19.四圣试禅心——自我反省(23回)

23回诗:从此静心须改过——反省

菩萨寓意为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智慧考验自己的行为,这是自我反省。
《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
20、窃人参果——遗精  倒树——阳萎
(24、25、26回)
根据:
24回:人参(身)果是灵根——遗传基因(精子).
   五庄观壁上挂“天地”二字——阳阴.
   人参果与小孩相似。
   由绝小的童子看管——小儿不遗精。
   摘此果用金击子敲、用丹盘接——男女共事。
   金击子指头粗,底下是蒜头疙疽——阳物。
   悟空偷此果时,只用金击子打,用兜子等着——遗精。
25回:大圣推倒树——阳萎.
26回:观音甘泉活树——去邪欲,治好阳萎。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07:18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8 19:28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十

21、尸魔三戏唐三藏(妖精再三送来害人的食物)——自己的嘴馋,再三想吃本来对健康有害的食品。
圣僧恨逐美猴王——心(悟空)认为不该吃,但(意识)上总想过把瘾。干脆想违心(逐心)吃。(27回)
22、花果山群妖聚义——对修身失去信心
唐僧恨逐悟空,悟空回到花果山。众猴说做什么和尚,且家来,带我们耍子几年吧!于是大圣又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修身难,还是过逍遥日子好。
23.遇黄袍老怪——想升官发财(28~31回)
去西天取经,悟空不在,唐僧走错了路。
本应向西,却向南了,南赡部洲,皆名利之徒。

所遇的金光宝塔是升官发财之塔。
悟空被赶回花果山(心不在),唐僧走错了路。本应向西(去取经),却走向南边去了(南赡部洲,皆名利之徒。)。结果,走到一座黄金宝塔之下。
但见那:石崖高万丈,山大接青霄(接近朝廷的官府)。两边杂树数千科(多多的衙门),前后藤缠百余里(盘根错节机构)……洞门外,有一来一往的走兽成行;树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飞禽作队(众多官员如一些飞禽走兽)……
黄袍妖:青面獠牙,一张大口呀呀(乱吵乱叫)。斜披黄袍,赛过织锦袈裟(穿的好)。眠的一块石,细润无瑕(用玉石枕)。威风凛凛,大家吆喝,叫一声爷(大官)。
唐僧刚走到塔前,就被老妖捉到门里。(老妖说,唐僧是‘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自己找上官门,唐僧有意当官。)
在妖洞中唐僧遇到了被老妖捉来的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公主说服了老妖放走唐僧替她还愿。
唐僧暗暗带上公主的家书去了宝象国。在宝象国都,唐僧看到了繁华的市街,欢乐的人群,如同大唐的洛阳一般。这时,唐僧‘回首大唐肝胆裂’(对辛辛苦苦取经产生怀疑)。
唐僧把公主的家书交给了国王。八戒和沙僧都救不了公主。唐僧把公主的家书交给了国王。老妖怪把自己变成俊俏之人,也赶到宝象国,并在国
王面前用魔法把唐僧变成一只猛虎。
老怪对国王说,就是这只猛虎十三年前抢走了公主,而自己正是从虎口救出公主之
人。于是,唐僧被锁进铁笼里。
在官场中,坏官颠倒黑白,诬陷好人。此情此景,使唐僧认识到仕途之凶险。这才
回心(八戒去找回悟空)转意(白龙马也显真龙相,挺身而出救唐僧,30回中),
放弃当官打算,继续修身。
八戒请回悟空。悟空请天神捉住老妖。原来老妖是奎星(同魁星)下界变妖,被押回天廷。
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老妖是朝廷文官。

24、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缴(角)金银、骗钱(32~35回)
妖变为老道(假造身份,例如装扮为算命先生),移来名山圧悟空(借名人的声望,例如说自己是历史上某某有名算命先生的传人,借以压制人心)。并想用红葫芦、玉净瓶来装悟空。装法是:‘把宝贝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如同撒下一个扣网),叫谁一声,谁若答应,就装进谁(编造吉凶,谁相信就控制住谁)。’
行者从山神、土地那里得知,妖老道喜的是全真道人,他就变做个老真人,是从蓬莱山来的伸仙。说自己的大个儿宝贝葫芦可以装天。两个小妖信以为真,就把红葫芦和玉净瓶换给行者。 于是,悟空用骗来的宝贝,捉住了金角、银角大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两妖怪原来是老君的看金银炉子的两个童子,被观音菩萨借去,变为妖道,考验唐僧师徒是否真心取经的。
这是修身人自己(观音菩萨——自己的智慧)告诫自己,不能骗钱,骗人。
《大学》:生财有大道。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3 11:56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8 19:32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__之十一


25.敕建(官办)宝林寺僧官——看人行事,欺软怕硬(见人下菜碟)(36回.
寺内宝殿十分壮观,神像应有尽有(外观看是寺)。唐僧师徒走进殿门,院内走出来的却是一个扫地撞钟打勤劳的道人(欺负道人)。那道人急到方丈报道:“老爷(不叫师父,而叫老爷),外面有人来了.”那僧官即起身,换上僧衣(装成僧人给人看)来接。看到是借宿的僧人,十分生气.说报告的道人少打(官老爷作风),他只接城里来的士大夫降香(为钱,势力眼)。
悟空生气打破方丈的门扇(劈破旁门),方丈才留唐僧师徒。用斋时,僧官还问唐僧师徒是吃荤还是吃素(哪里是僧人!)。
晚上,唐僧让徒第看明月当空,大地分明——劈破旁门,心地敞亮。
26.乌鸡国鬼王——善恶有报(37—39回).乌鸡国王,好善斋僧.如来佛差文殊菩萨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故变做一个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文殊几句言语相难,国王不识好人,把文殊捆了送如水中浸了三昼夜。为此,如来令文殊的坐骑青毛狮子变为狮猁王,推国王下井,泡他三年。
在上天都是如此,这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天理,是天道循环。不管一个人做了好事或坏事,不管他人是否知道,都会得到报应。

27.红孩儿——火气、大动肝火(40-42回).

红孩儿所住的山:顶上接青霄(头)…(与第2回类同,描写的是人体.)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
气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牛脾气生火气.

28.黑河鼍龙——黑心(43回)
43回:鼍龙六亲不认,强佔黑河。
29.虎、鹿、羊大仙——歪门邪道(44-46回)
车迟国敬道灭僧,国王请三个大仙(山兽成精,扮做道士)为国师。他们‘能呼风唤雨,指水为油,点石为金。’
悟空来后,他们与悟空赌下油锅洗澡,砍头再接等邪术。结果,三个大仙全自取死亡。
第47回始:悟空对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材,我保你江山永固。”
虎、鹿、羊大仙=歪门邪道
30.灵感大王——邪欲冲动,突发灵感(47-49回).
唐僧师徒行至通天河边,岸上有一个灵感大王庙。当地人讲,通天河里住着一个灵感大王,每年要陈家庄送一双童男童女给他吃,方可保这里风调雨顺。———灵感大王邪欲冲动。
悟空和八戒装扮成童男童女,战败妖怪。妖怪又想吃唐僧肉,可延寿长生。——也是邪欲冲动。
他采用了斑衣鱖婆的主意:冻一层薄冰,待唐僧履薄冰过河时,破冰,让唐僧落水,正好捉住唐僧。——妖怪突发灵感
唐僧见河结冰,正好过河.庄上陈老劝唐僧不要急于过河,冰尚未冻牢.唐僧见商人履冰过河,说:“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生忘死;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于是准备履冰过河。八戒草草试冰薄厚之后,也说:“去得!去得!连底都錮住了。”——这些都是在邪欲促使下,一时冲动,突发灵感.结果,履薄冰过河,唐僧被妖捉。
写妖怪一时冲动,是写修身人在邪欲促使下一时冲动,而写唐僧一时冲动,其意义也在于此。不管写哪一方,目的都在于说明这种现象,这种问题。
灵感大王=邪欲冲动(吃儿童、冻薄冰)突发灵感
金鱼的小动作正好喻此。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5 14:55 编辑 ]
作者: 叶寻芳    时间: 2006-1-28 20:46



QUOTE:
原帖由锦襕袈裟于2006-01-18, 10:35:24发表
常言道:“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这应该是一般人对《西游记》的评论。


不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少年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期,为什么不看西游
作者: 小行者    时间: 2006-1-29 00:27

楼主的这个系列确实不错   都和道家修真法要暗合,西游记实际上是四大名著中,寓意最深刻的,也就最后为人们真正认识——三国水浒比较直白,但仍有寓意,毛的评注把他的内涵发挥出来了,水浒也是如此,被大才子披阅过,就直接发掘了其中的寓意,红楼的深刻内涵,至今仍有专门的学者在不断的探索

深入研究西游记的时候快要到来了

可以说西游记中每一个名词  都不是虚妄假想的结果,而是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修身法要贯穿其中的,西游记这本书是很多高人,在“功态”下写成的!

细细读来,满纸都是金丹密要,哈哈。
作者: 鸾舞碧霄    时间: 2006-1-29 01:45

图片可以用扫描仪先扫到电脑里
然后找一个稳定的网络相册上传,推荐玛雅相册
http://www.pl365.com/
上传之后就可以把图片链接复制粘贴到轩辕里面来看鸟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0:32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二

31、独角兕大王——欲福生祸(50—52回)

悟空外出,画了一道圈子,让唐僧、八戒和沙僧不要跨出圈外。然而在八戒鼓动下,三人出了圈子。八戒和沙僧又穿了妖设的用来捉唐僧师徒的背心。结果,为了一时舒服,上了大当,师徒三人全被捉。
第53回首,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才招此祸)。”

悟空的圈子:
在佛:空,去邪欲。
在儒: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老君的圈子(金刚琢)——福祸转换。

在一定条件下,福祸可以转换,这是老子哲学的颠扑不破的哲理。悟空请天神用火烧,用水淹,用金刚沙埋陷金刚琢,当然都不会起作用.
只有老君到场,把金刚琢(圈)收回,即把福祸转换的哲理讲明(八戒和沙僧穿了不该穿的背心,占小便宜吃了大亏),才能解救唐僧。


32、如意真仙——心怀鬼胎(53回)


心怀鬼胎是个成语,其含意为:一不如意,就忌恨,总想报复。《西游记》作者为了告诫修身人,不要总心怀鬼胎,才编出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唐僧师徒到了西梁女国,这里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国内有一条子母河,喝了河里的水,腹中便有胎儿,到月就生孩子。因不知道这种情况,又口渴,唐僧和八戒都喝了子母河的水。结果,二人腹痛。问当地人,方知腹中已经坐胎。为了打胎,必须喝落胎泉水。
护此泉水的,是一位道人,名叫如意真仙.谁来取水,要看真仙是否如意:他如意,就给水;他不如意,就不给水

悟空来取水,真仙坚决不给。原来,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被悟空打败的红孩儿是真仙的侄儿。因此,真仙大为不满。再者,悟空来取落胎泉水,也不给花红(红包)。

为了取到落胎泉水,悟空大战真仙,真仙的武器是如意金钩子(一不如意,心中就产生勾扯,就要心怀鬼胎)。悟空毁了真仙的金钩子,打败如意真仙,就取到了落胎泉水,去了唐僧和八戒腹中的鬼胎——放宽心,去掉无聊的勾扯,少忌恨,就不会心怀鬼胎。

为什么只是唐僧和八戒腹中有鬼胎?——人有不良的情欲(八戒),才忌恨,才想报复,才心怀鬼胎。而这些都是存在人的意识(唐僧)中的。

有人会问:明明说心怀鬼胎,为什么不让悟空(代表心)怀鬼胎?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说的就是我们的头脑,它当然包括了按我们的思路来分析《西游记》所说的心、情、性和意念。
《大学》摘句:身有所忿怒,则心不得其正.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0:37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三

33.逢女国——女人缠人(54回)

脱身计:假应付,真拜别。

唐僧师徒来到了西梁女国,国内不分老少,尽是妇女。女国王定要和唐僧结婚。不答应,就不给换关文,走不了。
为了安全脱身,悟空定了个脱身计:假答应唐僧留下。说换了关文后,唐僧送三个徒弟出城。待真地出城后,悟空用定身法,将国王等人定住不能动,师徒四人便上路西行。
54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假应付,真拜别。

34.蝎子精——色邪勾人蛰人(55回)

第55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此标题准确说明了本故事的主题。

师徒遇上的妖怪是蝎子精.她会勾人蛰人。就连佛祖如来她都敢勾敢蛰。本回末:‘她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她一把,她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即着金刚拿她。(离她远些,不碰她,就勾不上,扎不着。)

蝎子精捉住唐僧。悟空找光明宫的昴日星官降妖救师。八戒打烂蝎子精。(去邪情欲)                                
光明宫——光明正大。
昴日星——二十八宿之一,较明亮。


本回末:那星官是个双冠子大公鸡(眼亮)。——心明眼亮,就可战胜蝎子精。

35.35.神狂诛草寇——心一时过激;
道昧放心猿——意识的是非标准不准确。
(第56回)
悟空把拦路要抢劫他们的草寇打死,是心一时过激的行为。唐僧让猪八戒挖
个坑,埋葬被打死的草寇,他为死者念一卷倒头经。并说道:打死他们的人性孙,我(玄奘)性陈,到森罗殿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此段的寓意是,这个行为是出于人心一时过激,不是出于人的意识的,是下意识的。
由此可见,唐僧的寓意确实是人的意识。

第57回首:悟空被唐僧赶走后,不服气,去找观音菩萨诉苦。菩萨说:草寇虽不良,到底是个人身,不该打死。比那妖禽怪兽、鬼魅精魔不同。那个打死,是你的功绩,这人身打死,还是你的不仁。
第56回末:心有凶狂丹不熟(修身不成)。
唐僧因为悟空有一次过火行为,就赶走悟空,也有些过火.是非标准不准确.
第56回末:神(意神,即意识)无定位道难成。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5 15:10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0:47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四

36、二心——犹豫不决,脚踏两只船(57—58回)

本故事所说的二心,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通常所说的真心和假心。《西游记》书上也写为真假悟空.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本故事所说的二心应当是:一个悟空有两个打算,又决定不了究竟哪一个打算正确。犹豫不决,就是出现了二心。犹犹豫豫之后,确定下来照办的打算就成了真打算(真心),被否定了的就成了假打算(假心)。这时,假心被消灭,只留下真心,二心就剩下一心。

这种说法是《西游记》作者的原意么?
请看第57回首:悟空诛了草寇,被唐僧赶走(第56回),不知去何处为好:再回花果山,怕本洞小猴见笑;欲奔天宫,怕不能久住;投海岛,投龙宫,也都不成。最后,决定,还是回去见师父,去取经,这是正果。总之,可归结为两种打算:                                          
第一种打算是,不去取经了;第二种打算是,继续保师父取经。究竟照哪个打算办,犹豫不决,这就是出现了二心。后者正确,是真心;前者错误,是假心。如果按前一种打算(假心)办,悟空不去取经,对唐僧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故事中假心表现出对唐僧很不利的行为。例如,第57回:那行者(假悟空)变了脸,骂唐僧,打唐僧,唐僧被打昏在地。                                  
再请看第58回诗: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崖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嬰儿结圣胎。

三公——东汉时,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各朝代叫法不一样).想当三公,又想当一品官,这就是二心。(当官不当真官,总是做假或不务正业,当假官。这才是通常说的真假问题.)东挡西除未定哉。未定,即犹豫,也是说二心。

如来说:假心是六耳猕猴,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然而,如来没说出他的缺点:多犹豫.这才是产生二心的根源。

他之所以多忧豫,是因为他耳朵太多,听的太多,知道的太多,而自己又没有能力理清头脑中的那一团乱麻(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两个耳朵正好,长六个耳朵就过多了).。于是,就犹豫不决,就是出现二心

              .
脚踏两只船,又想去江北,又想去江南。[/SIZE]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8 06:07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0:54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五

37.火焰山——遇事心中上火(59~61回)

牛魔王———莽撞爆躁心(悟空弟兄),牛脾气,主阳。
罗刹女—主阴;芭蕉扇——冷静       


第60回首:这火是大圣(心)放的。当年大圣闹天宫时,蹬倒丹炉,落下几块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心生心火。

牛魔王撇了罗刹女,在摩云洞中与玉面公主住在一起,久不回家——阴阳不调,阳盛阴衰。所以起阳火,出了火焰山.

牛魔王被悟空请来的天兵神将战败,回到家叫出罗刹女,二人在一起(阴阳调和),交出了芭蕉扇(第59回:芭蕉扇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用芭蕉扇才灭了火焰山上的火。
第61回末:水火相联(阴阳调和)性自平.

当地乡人说,这火年年发.悟空问罗刹:“这火如何才能根除?”罗刹道:“要想断绝火根,只要连煽四十九扇,火就永远再不发了。”——阴过了头,就是消沉。

罗刹是俄罗斯音的别译,俄罗斯地处寒冷。而女又属阴,故用罗刹女寓意阴(冷)很合适。


[/
SIZE]38、九头附马、龙王玉女——剽窃,欺世盗名(62、63回)
九头附马偷宝塔上的舍利照耀龙宫;龙王玉女偷王母灵芝温养舍利。都为宣耀
自己,为名——剽窃,欺世盗名。
62回标题: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扫除塔上的血污,缚魔归正——杜绝科举中的剽窃舞弊现象
九头虫(九头鸟)——多“心计”者。
本故事中,剽窃、欺世盗名的具体寓意:皇帝(龙王)和皇后(龙婆)为驸马剽窃到状元功名。公主靠权势(灵芝)‘温养’驸马。
十三层宝塔——从童生到状元十三级(各朝代不尽相同)。
唐僧爬到七级渐觉困倦,又爬三级已累倒。爬后三级(榜眼、探花、状元)已
力不从心,让悟空(心)替他(意识)爬——只可心想(悟空爬),没有能力考(爬)上了。
巡‘科举宝塔’的二小妖,二人吃一盘下等饭,二人共用一只碗——为考取‘功名’
而苦读书的穷书生,生活相当困难。
两个小妖名字叫‘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为科举奔波者。[—/color]
39.八戒搂开荆棘,开路——克服修身中遇到的艰难困苦(64回)
荆棘岭树精——虚伪的隐士
树精满口是正直、贞秀,不杂嚣尘,却引诱唐僧娶杏仙。
八戒把树精全部打杀——根除虚伪。
[—/color]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8 21:34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2:40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六

40.黄眉(谎昧)老佛——不懂装懂,治学为伪(65、66回)

弥勒佛前司磬的黄眉童儿,偷了弥勒佛金铙、‘人种袋’等宝贝。下界为妖,假设小雷音寺,在唐僧拜佛时,捉住唐僧。

黄眉老佛用合上的金铙、‘人种袋’(都是空的)装人——不懂装懂者,用假冒的空禅佛理骗人。

悟空钻透并打破金铙——钻研透空禅哲理,揭穿骗局。

用后天人种袋装人——改换了一种用“空禅”懵人的方式。

那怪第一次用袋时,悟空又被装住,但以后用袋时装了别人却没装住悟空——悟空已经明白了这新的懵人把戏,不再上当。
66回:‘大圣国师王菩萨’派他的徒弟小张太子(昔日曾经降伏过水母娘娘),帮助悟空捉妖。结果,也被妖怪用袋子装住。
寓意为,国师级学者的很嚣张(小张)的学生,在学术上曾经有所建树,也搞不懂《心经》。
弥勒佛收伏了‘黄眉妖怪’,收回宝贝,救了唐僧。具体寓意为,佛学大师讲透《心经》,批判了不懂《心经》者。
一般寓意为,对学问不要不懂装懂。


弥勒佛收伏黄眉妖,收回宝贝,救了唐僧。

41.红鳞蟒妖——走红的治学鲁莽者(67回)

上拄天、下拄地,来时风、去时雾——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囫囵吞鸡鸭人——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问是何方妖,不答应——言出无道。

用枪尖架,不见枪柄,不知收在何处——言论肤浅,无根据,无结论。

怕天明时阳气胜——歪理邪说,怕见天日。

来治妖者惨败——也是不学无术者。

悟空进妖肚内,用铁棒穿破其肚皮战胜妖——钻研、揭穿鲁莽学者真面目。

七绝——七言绝句,泛指文章。七绝山稀柿(屎)衕——累积千年的臭文章。

八戒拱开稀屎衕——去名利欲,就不会让臭文章流传世上。去邪欲,这是八戒必须做的。


第67回末: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衚衕此日开。六欲尘情皆剪绝,平安无阻拜莲台。
拯救驼(陀)罗惮性稳——去邪欲,学风文风才能正。无外力干扰,陀罗才能转稳。

42.金(谐音惊)毛犼(谐右旁孔之音,为恐)怪——惊恐忧思(68~71回)
《大学》:有所恐惧,则(心)不得其正。
朱紫(心的颜色)国王病——心病。

朱紫国国王生病,悟空去看病,说:(第69回首)此病是惊恐忧思症。惊恐忧思,就是本故事的主题。

惊恐忧思的根源是忧疑。

69回中后:国王道:寡人有忧疑病。
吃悟空药后,国王吐出糯米团——心中迷团。
第七十一回末: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妖怪的三个紫金铃:火、烟、沙——上火、昏沉、迷惘。

第71回:妖项上的金铃何人解,解铃人还问系铃人。解铃人——自己的智慧;系铃人——自己的情欲。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9 22:05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2:51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七

43.蜘蛛精——欲网情牢(72、73回)

74回开始:师徒们打开欲网,跳出情牢。

44.多目怪——非礼之视出邪欲(73回)

73回: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十分厉害。

悟空打败蜘蛛精(女妖),又遇上蜈蚣精(男妖)。蜈蚣精与蜘蛛精结为兄妹。
蜈蚣精为了给蜘蛛精报仇,他下毒害唐僧。悟空先把蜘蛛精打死,又来战蜈蚣精。蜈蚣精的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睛,眼睛中迸放金光,十分利害。千只眼睛中如放火,迷天遮日,罩人爆燥气朦胧。悟空慌了手脚,只在那金光影里乱转,向前不能举步,后退不能动脚却便似在个筒里转一般(两眼直射勾人魂)。

毗蓝菩蕯用她的绣花针抛向金光,少时间,响一声,便破了金光.蜈蚣精被菩萨捉住,并救了唐僧。

毗蓝菩萨说:‘她的宝贝针,非钢,非铁,非金,是她小儿昴日星官(大公鸡)日眼里炼成的。’大公鸡捉虫子时,眼睛放出的光,锐利而有杀气,如果炼就这样的眼光,用这样的眼光盯住对方,则对方的金光就会被破掉。

如果你用蜈蚣精一样的金光去看别人,那么你就是蜈蚣精;如果你用大公鸡一样的眼光,去对付蜈蚣精一样的金光,你就战胜了邪欲.

45.狮驼洞——尸多洞(74~77回)

   青狮——情思
   白像——白想
大鹏金翅雕——阴阳不调,情绪大起大落。
三者害人多多.——尸多

小钻风,其寓意为,非理视、听,招来情思、白想、情绪不稳。

75回:悟空钻透阴阳二气瓶并逃出——研究通阴阳道理

瓶里空者,控也——能自控情绪,阴阳二气瓶就装不了人。

阴阳二气瓶装人——“阴阳怪气儿”,情绪阴阳不调,害人.如带领文殊、普贤二菩萨收了青狮、白象,二怪分别是文殊、普贤的坐骑,偷着下界为妖。如来收伏了大鹏妖。——情思、白想、阴阳不调,都应当由佛教思想加以约束。


46、白鹿精——自找烦恼,樊笼苦套(78、79回)

比丘(国):梵语,有破烦恼之意。

比丘国(小子城)家家户户都选出一个小儿,放入鹅笼中,准备送给国王。国王听信妖国丈(白鹿精)的话,要吃小儿的心肝治病。

小儿装入鹅(我)笼中——人落入樊笼苦套。家家户户为小儿烦恼。国王为治病烦恼。
悟空从笼中救出小儿——(第78回首)管教跳出樊笼套。

唐僧与妖国丈论战时,满朝官员都说惟道教独尊,唐僧不胜羞愧——对自己为僧而烦恼。

第79回末,国王求教,悟空对国王说:“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事将长补短,自足,以却病延年。就是教也。”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2 22:19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3:02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八

47.姹女求阳——嫖娼(80~83回)

唐僧师徒在山路上救了一个女子。

由于唐僧的马走得太快,而那女子脚小走不快,唐僧决定下马,大家一起步行,并改变了分工:八戒牵着空马,沙僧挑担(本来是唐僧骑马,沙僧牵马,八戒挑担)。

为什么这样改呢?其实,只要让马慢些走不就行了吗!.这样做的寓意是:让情(八戒)牵着没有意识(唐僧)驾驭的意念——修身人的意念全部被修身人的情牵着。

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那个女子——对那女子有情有意。
后来发现,她原来是个想害唐僧的妖精。

84回首:唐僧出离了烟花苦套(烟花一般指妓院)。——妖精原来是妓女。

80回:悟空拿着棒(心有主张),辖着妓女——心有主张,对妓女存戒心。

姹女是李天王的义女——个别朝廷大官与名妓有牵连。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八
48、灭法国——思想偏激.(84回)

灭发国国王下令杀一万个和尚——思想偏激。

悟空把皇宫内所有人的头发都剔光,也是思想偏激.然而,这是悟空采用的矫枉必须过正之法。


‘布散金毫破蔽蒙’——悟空布散毫毛,变做千百口剃头刀儿,去给国王等人剃光头——破思想偏激之蔽蒙。

唐僧师徒藏在大柜里,透不过气来——思想偏激,带来苦闷。

‘钻开玉柜明消息’——悟空将金箍棒变成钻,把柜钻一个眼子,自己变做一个蝼蚁儿,爬出柜去——钻研透思想偏激的蔽病及缘由,开通了思想,

‘法王成正体天然’.法王——灭法国国王。这里指思想.思想正,才能修身好,才是天道自然。


49、豹子精——心不净(85、86回)

唐僧师徒到了隐雾山.唐僧渐觉惊惶,神思不安。悟空道:心净孤明独照,心存(道)万界皆清。

原来,这里有一个豹子精,他喷风雾,阻挡山路——心不净。

唐僧一心想取经报君恩;樵子惦念老母(第85回末)——心不净——被豹子精捉住。

悟空、八戒打死豹子精,救了唐僧——心(悟空)存大道,情(八戒)去邪欲,心就净。
《大学》:有所忧患,则(心)不得其正。


樵子被捉,是由于惦念老母,是应当的;唐僧是‘心心只为经三藏,念念仍求上九霄:第86回末’。所以,唐僧对樵子放声大哭道:“可怜,可怜!山人尚有思亲意,空教贫僧会念经!”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3 04:20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3:16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十九

50.凤仙郡冒(犯上)天止雨——犯上有恶报(87回)

凤仙郡郡侯将斋天的素供推倒喂狗,并口出秽言,有冒犯上天之罪.因此,玉帝命止雨.郡侯改过,答天谢地,引罪自责,恭敬诚善,才又得雨.

上者,主要指长辈.

故事发生在天上,说明犯上有恶报是天意,是天道循环。

51.九灵元圣(狮子精)——欲为人师(88~90回)

悟空、八戒和沙僧欲为人师(在玉华王府,尽力显示各自武艺高强。悟空还说:我等出家人,巴不得要传几个徒弟。)教人习武,并且卖弄各自的武器是多么神奇。为了让他人看样造作,又将三个武器放在篷厂间,昼夜不收。结果,三个兵器(神器也)全被狮精盗走,又捉走了唐僧。悟空请太乙救苦天尊收伏狮精,救了唐僧——改过自新。

广目天王(见识广,看得清楚)对悟空说: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师)子来,悟空笑道:正为此!正为此!

第88回末:道不须臾离,可离非道也。神器尽落空,枉费参修者。

金箍棒(人心的主张)、降妖宝杖(性善的保障)、釘鈀(战邪欲的武器)都离开了修身者,修身就是一句空话。

为人师,是好事。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圣人都说好。但前面加个欲字,特别想(宣耀自己)为师,就成了邪欲,在修身者决定(欲)为人师那一刹那,三个神器便离开了自己,是欲字偷去的。

《西游记》里写的妖魔鬼怪全在自己的思想里,在心、意识、情欲、性和意念里。   
   
                              
52.犀牛——懒散成性(91~92回)

唐僧师徒到金平府,正值元宵佳节。晚上,佛殿里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等,送灯来献佛。师徒们都去看灯,看灯游戏。又去扫佛塔,扫一层,看赏玩赞美一层。晚上,又进城去看灯,看跳舞的,蹦跷的,装鬼的,骑象的…,看之不尽。结果,乐极生悲,在人群中,唐僧被妖抱去。

第92回诗: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金星告诉悟空,这妖原来是犀牛怪。悟空上奏玉帝。玉帝降旨,派天兵天将收了犀牛怪,救了唐僧。——严格约束自己,别懒散。

91回: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
《大学》:身有所好乐,则心不得其正。

53、玉兔求偶——弄假成真终是假,要想成真须真诚。(93—95回)

天竺国公主被妖摄去,妖邪变成一个假公主。假公主为求偶,抛采球(是试探,与当面真求不同)。唐僧无意中接到采球,被迫应付。应付中唐僧险些动情。悟空发现假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却也不十分凶恶(玉兔是嫦娥所变,只想求偶而已,不想害人。)就上前揪住假公主骂道:你在这里弄假成真!

最后,玉兔被捉归天。——谨防在男女感情上弄假成真。




54.寇员外故事———修身执中庸(97回)                                                    
做圆满道场,本是正常的佛事。如本回书所写的,请僧人,摆排场,烧香供奉,念经消灾求福,做一两日就完毕。寇员外则办得太过分。他等了二十四年,斋万僧,才做圆满道场。僧人成了他凑数的工具,斋万僧成了宰万僧了。这不但有损他自己的功德,也有损僧人的功德(好事做过了头,带来了坏事。)寇员外留唐僧为他做圆满道场,做完后又一再挽留,已有半月(时间过长)。
寇员外的妻、儿又都要化各自的钱,再各自斋请唐僧半月。唐僧急于去取经,没有
答应他们的要求,招来他们的恼恨(好事做过了头,招来坏事)。
寇员外招待,欢送唐僧排场太大,强盗看他家有钱,就抢劫了寇家的财物,并杀死了他
——好事做过了头,招来了祸。
寇员外的妻子和儿子诬告唐僧师徒抢劫了寇家的财物,并杀死了寇员外。铜台府刺史便
派官兵去追赶唐僧师徒。
在离开寇家较远的路上,悟空捉住了抢劫寇家的强盗,夺回了寇家的财物。
在唐僧师徒将财物送往寇家的路上,正好遇上了官兵。官兵见到手中拿着
寇家财物的唐僧师徒,‘证实’了他们正是抢劫寇家的强盗。于是,就把他们捉住,送进了监狱——铜台府刺史听一面之词就捉好人,不符合天理,也是反中庸。
为了救唐僧师徒,悟空变为蜢虫儿,教育寇家人不该诬陷好人,教育刺史不该捉好人;悟空变为浪荡游神,下命令,让地灵县官释放好人——纠正反中庸。悟空找地藏王菩萨,救活寇员外——帮助寇员外纠正反中庸。
97回末,诗曰:地辟能存凶恶事,天高不负善心人。
反中庸是犯错误,只要心存善,知错必改,回到中庸大道上来,就符合天理。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07:47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3:30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二十

55.通天河遇老鼋故事——守信(49、99回)

老黿驮唐僧师徒过了通天河,唐僧称谢道:“老黿,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吧。”(49回)老黿求唐僧与他问佛祖一声,他何时能修得一个人身。

取经回来,老黿又馱他们过通天河时,老黿问起此事,唐忘了问,却又不敢打誑语,沉吟半晌,不曾答应。老黿即知不曾替问,将身一幌,师徒落如水中。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共而不信呼?[color=purple
56、九九八十一难——九九表示至大之数,即表示磨难要至多。其寓意为止于至善。
阴魔夺经:99回,唐僧师徒于通天河落水又登岸时,‘忽然起风、雾、雷、焖,乃是阴魔作号,欲夺所取之经。唐僧问悟空:“这是怎的起?”悟空道:“我等保护你取获此经,乃是夺天地造化之功,可以与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寿享长春,法身不朽:此所以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来暗夺之耳。”——谁要认为取到真经(修身有成)就一劳永逸,谁就将一败涂地。因为,一劳永逸不合天理。修身致诚,是一个不断追求上进的过程。磨难多多,止于至善,也正是此意。



57.过凌云渡——意识诚,意识超凡  (98回)

98回:过了凌云仙渡,唐僧(意识)原来的骨肉身躯已成尸体漂走,脱了凡胎。唐僧此时也可以腾空驾云了。

58.描写樵子、猎户不忘老母——修身不忘孝。(1、13、85回)

《西游记》主要写知识份子,特别是走上仕途的知识份子的修身问题。

第23、24、25、38、40、41、46、48、51等标题下所述的内容充分表明这一点。
  
59.李世民故事——为了治国,李世民应当修身。

李世民派唐僧去取经——李世民开始注重修身。唐僧师徒也是做为修身人李世民的意识、心、情、性和意念。

60.在雷音寺取经,二尊者向唐僧要些人事―――求教于人,见面礼难免(98回),但要礼过大,就是邪欲。

第一次取经,由于唐僧没给人事,阿儺、伽叶二尊者只给了无字之经书。如来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经书卖贱了,教后代子孙没钱使用。

第二次取,虽然如来没要钱,但是二尊者还是索取了唐僧的紫金钵盂,才给唐僧有字经书。―――由于唐僧没有钱,取经书如来才没收钱。这算扶贫。但是,求人办事的人事,还是必须给的。成本必须收,人情钱也需要化。这事情发生在天上,说明这是天理,是天道自然。违背它就做不好事。

做这种事,当然要适度。过分,则出邪欲。这才是修身者应当注重的。唐僧没有钱,又经千辛万苦来取一国急需的,又是如来真想传的真经,佛祖慷慨相送,做得适度;二尊者背着佛祖把唐僧化斋用的傢什也当人事给要去,就有些过分了。

第17回,为了收黑熊怪,观音菩萨变成凌虚子妖。悟空看道:“妙啊!妙啊!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二尊者欲中有邪,离妖差不远了。

2500年前,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但是,来上学的学生还是要带点儿礼品。在《论语》“述而篇”中,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带上些肉干儿,不管个人身份、家境如何,我没有不教的。)

圣人教书要礼品,佛祖卖书要人事。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

“束修”是什么?学术界观点不一。有的学者说是肉干儿(持此观点的为多,有人还说就是十条肉干儿;有人说就是腊肉。),有的学者说是一般礼品。

不管是什么,看来要带的东西不算多。孔先生一家人能吃多少肉干儿!

孔子在当时是闻名诸国的大学问家,他的学问值多少钱!能就学于孔老先生,是求之不得的。教书仅仅要点儿肉干儿,和如来扶贫白送给书(人事在外)差不多。


61、《西游记》作者为什么在第8、9回之间加个附录?

前所述,唐僧寓意为修身人的意识。

人到18岁开始进入成年,人的意识才开始成熟。这时候,更加严格地意识修炼才开始。
附录上写道:‘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长老就叫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

江流的少年时代,意识尚未开始成熟,写修炼意识为时尚早。从出生到成年这一段时间的江流,用不着写。那么,该怎么样跳过去写?这确实是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游记》作者便编造了一个‘读书升官,郎才女貌,抢劫杀人,冒充当官,江流为僧,为父报仇’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并把这故事用简单的叙述,在短短的附录中讲完。江流在一十八岁之前,都不用出场。处理的方法还算巧妙。

有评论说:附录的写作是《西游记》最大的一处败笔。说得完全对。但是,评论者没有注意到,《西游记》作者首要任务是写修身(或者,象有人分析那样,是写金丹大道等等。)文学创作是要服从这一主要任务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西游记》作者特地添加了一个附录,并把对主人公玄奘的描写从出生跳跃到一十八岁,即跳到了人的意识开始成熟,开始注重修炼意识,意识该登场(唐僧开始登场)的年龄。由此可见,写人的意识修炼问题,即写修身问题,确实是《西游记》的主题size]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1:41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29 13:50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二十一

62、斗战修身总览:

1)、第1回:灵根——遗传基因;

2)、第2回:悟空学会七十二变——随机应变;

3)、第2回:悟空学会‘筋斗云’——心一转念;

4)、第2回:悟空断魔——持戒——佛、道教对于必须戒的内容都有明确规定,信徒必须遵守。所以,对应的魔,必须杀掉。

5)、第3回:悟空得如意金箍棒——心中得主张;

第3回:悟空勾销生死簿上的孙悟空——灵根(遗传基因)不死;

6)、第4-7回:闹天宫(狂妄)——老君的金刚琢打中了悟空的天灵,帮助天将捉住悟空。最后,如来制止了人的狂妄。

7)、第13回:陷虎穴得救(要有良好心态),天明后虎、熊、牛精自行散掉(不可能杜绝心态不良。所以,不能杀死虎、熊、牛精)。——决胜者:太白金星;

8)、第14回:六贼被悟空打死——六欲过分则为贼。控制自己,不让六欲过分,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六贼必须除掉。

9)、第15回:收白龙马(稳定意念)——决胜者:观音菩萨;

10)、第16回:金池(痴)长老自杀——贪财,为夺名而害人者自取灭亡;

11)、第17回:收黑熊怪(收回野心)——决胜者:观音菩萨;

12)、第18、19回:收八戒(情与心和)——决胜者:观音菩萨;

13)、第20、21回:收黄风大王(制止贿赂)——决胜者:灵吉菩萨;

14)、 第22回:收沙僧(定性)——决胜者:观音菩萨;

15)、第23回:四圣试禅心——自我反省;

16)、第24、25回:行者窃人参果——主动遗精

17)、第26回:甘泉活树(去邪欲)——决胜者:观音菩萨;

18)、第27回:灭尸魔(讲究饮食卫生)——决胜者:悟空;

19)、第28-31回:收黄袍老怪(不要妄图升官发财)——决胜者:玉皇大帝;

20)、第32-35回:收金、银角大王(不要欺骗)——决胜者:悟空,两个魔被老君领回;

21)、第36回:教育僧官(不要走旁门,不要表里不一)——决胜者:悟空;

22)、第37-39回:收狮猁王(乌鸡国鬼王故事)(善恶有报)——决胜者:文殊菩萨;

23)、第40-42回:收红孩儿(不要大动肝火)——决胜者:观音菩萨:

24)、第43回:收鼍龙(不要黑心肠)——决胜者:西洋龙子;

25)、第44-46回:虎、鹿、羊力大仙自取灭亡(搞歪门邪道自取灭亡)——决胜者:悟空;

26)、第47、49回:收灵感大王(防止邪欲冲动)——决胜者:观音菩萨;

27)、第50-52回:收独角兕大王(防止欲福生祸)——决胜者:太上老君;

28)、第53回:制服如意真仙,不要‘心怀鬼胎’(‘心怀鬼胎’——忌恨,总想报复)——决胜者:悟空;

29)、第54回:逢女国(防止女人缠人)——决策者:悟空;

30)、第55回:战胜蝎子精(防止色邪勾人)——昴日星官(双冠子大公鸡大叫两声,吓死了蝎子精。

31)、第56回:神狂诛草寇,道昧逐心猿。——心过激,意识愚昧。

32)、第57、58回:战胜二心(打死出来干扰的心,不要脚踏两只船)——决胜者:如来;

33)、第59-61回:过火炎山(遇事不上火)——决胜者:如来;

34)、第62、63回:打逃九头附马,打倒龙王玉女(不要剽窃,欺世盗名.)——决胜者:二郎神、悟空、八戒;

35)、第64回:搂开荆棘开路(克服经济困难),打杀树精(不要虚伪)——决胜者:八戒;

36)、第65、66回:收黄眉老佛(不要不懂装懂懵人)——决胜者:弥勒佛;

37)、第67回:打死红鳞蟒妖(治学要认真,不要鲁莽)——决胜者:悟空;

38)、第67回:拱开稀柿衕(不要只为出名,发表一些臭文章)——决胜者:八戒;

39)、第68―71回:收金毛犼怪(不要惊恐忧思)——决胜者:观音菩萨;

40)、第72、73回:打死蜘蛛精(不要落入欲网情牢)——决胜者:悟空;

41)、第73回:杀死多目怪(非理之视不视)——决胜者:毗篮菩萨;

42)、第74―77回:收青狮、白象、大鹏雕(去掉情思、白想,不要情绪大起大落)——决胜者:文殊、普贤菩萨和如来;

43)、第78、79回:收白鹿精(少烦恼)——决胜者:老寿星;

44)、第80-83回:捉住金鼻白毛老鼠精(不要嫖娼)——决胜者:玉皇大帝;

45)、第84回:改革灭法国(思想不要偏激)——决胜者:悟空;

46)、第85、86回:打死豹子精(心要净)——决胜者:悟空;

47)、第87回:凤仙郡得雨(不要犯上)——决定者:玉皇大帝;

48)、第88-90回:收九灵元圣(不要好为人师)——决胜者:太乙救苦天尊;

49)、第91、92回:收犀牛怪(不要懒散成性)——决胜者:玉帝;

50)、第93—95回:悟空战胜玉兔,玉兔被太阴星君领回——不要在男女感情上弄假成真;

51)、第96、97回:寇员外的教训——修身执中庸;

52)、第99回:通天河真经落水(唐僧未守信)——做人应守信。



《西游记》中,三个讲‘天理’的故事:


第39回:如来派文殊菩萨度乌鸡国王归西,早证金身罗汉。文殊化作凡僧向国王化斋,并用几句言语相难国王。国王便把他送到水中泡了三日三夜.如来便派狮猁王设法将乌鸡国王推下井泡了三年。

第87回:风仙郡侯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犯有冒天之罪。玉帝下令,对凤仙郡止雨。并提出苛刻条件,若是达不到,就不下雨。第92回:唐僧师徒爱赏花灯,唐僧被犀牛怪捉去。第91回末,写道:懒散无拘禅性乱。可见,故事的寓意是修身人懒散成性。故事的结局是玉帝下旨,天将捉住犀牛怪,救了唐僧。

第39、87回两个故事,是天上两个最大的官儿,如来和玉帝,亲自出马搞报复。

第92回,为了捉头牛,也要玉帝下旨。


这三个故事是对修身人发出三个具有哲理性的警告,就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犯上(主要指长辈)必有恶报;

天道励勤,罚懒。


中国人一般都认为这些警告是符合天理的。

故事中,《西游记》作者让玉帝、如来出面,扮演故事中的主角,就是为了说明这一点。因为,他们是天上的两个最大的官。

在前面的修身总览中,让我们看一下,在修身中都是谁帮助了唐僧师徒?

看来,帮助最多的是观音菩萨。这是不是说明了,佛教智慧对人修身帮助最大?这样说不够全面。事实上,儒、佛、道三教在启迪人,教诲人方面所主张的基本点都是一样的,要战胜的妖魔鬼怪也是一样的。因为写的是佛教徒去取经,只能请菩萨来帮助唐僧师徒。总不能半路上杀出来一个孔子吧。

老君帮助修身者集中体现的主要有两处:

第6回,老君用金刚琢打中了悟空的天灵。金刚琢(圈)——福祸转换的圈子(哲理)。它告诫悟空,得意洋洋地闹下去,可能要出祸。

第52回:老君收回青牛怪盗用的金刚琢——告诫修身人:金刚圈是福祸转换的圈子,占小便宜可能吃大亏。

牵连道教的还有:
第32-35回,妖老道盗用老君的宝贝骗人;
第44-46回,虎、鹿、羊大仙搞歪门邪道;
第78、79回,妖老道给比丘国王出延寿秘方,药引子是1111个小儿心肝。


佛、儒、道都是教诲人做善事,当好人。但是,讲法不尽相同意。

佛教告诫人:远离事端,心要空。

儒家告诉人:怎么样做事对,怎么样做事错,很现实。

老君告诫人:好事、坏事是可能互相转化的。现在认为做的是好事,以后还可能转化为坏事。


老君讲的,让人总觉得有些玄妙,捉摸不定。历史上有些道人总想求到或炼出长生不老药来,吃了药当神仙。给道家又蒙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于是,装神弄鬼骗钱的,搞歪门邪道的,都说他们是老君的门徒,给老君、道教抹了不少黑。

那么,儒家做了哪些事情呢?

全书整个构思框架是《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唐僧师徒寓意为意识、心、性、情、意念,是儒家的概念。

玉皇大帝,君君臣臣,忠孝仁义,是儒家的。
太白金星,是儒家的。
第57回,观音菩萨对悟空说:“打死草寇,是你的不仁。”你看,菩萨说的都是儒家话。有些故事的主题,更是儒家所倡导的。


现在,我们说明一下总览中所提到的妖魔鬼怪的下场

(1)        凡是被打死的妖魔鬼怪,说明他们所代表的邪欲是可以靠宗教的教导,社会公徳教育和自己的努力而加以改正的。改恶从善了,就是妖魔鬼怪被打死了。

(2)        凡是被收回的妖魔鬼怪,说明他们所代表的邪欲是难以彻底改正的。例如贿赂,欺骗,想升官发等等社会顽症;又如好为人师,邪欲冲动,烦恼等等个人情感都是难以彻底改正的。
                                
(3)观音菩萨给黑熊怪(人的野心)带上紧箍儿(用禁箍咒),带回去当守山大神;给红孩儿(火气)带上紧箍儿(用金箍咒),带回去当善财童子。这表明人的野心(不切合实际的追求)和人的火气最难制止,应列入禁忌范畴之内。带回去给个官做——放在身边严加管制。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1:25 编辑 ]
作者: 神 见 愁    时间: 2006-1-29 22:47

这些理论我也接触过,不过没有这里看到的这么具体  


PS:既然写了是王丕增著,LZ为什么还要标上“原创”?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30 10:18

标明原创的目的是为了与转贴或摘抄相区别,表明本文为王丕增的研究成果。

我这样标注是仿照科研论文,一般分为论著与综述。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31 09:40

作者王丕增说明:《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文章的观点与〈新说西游记〉、〈新说西游记总批〉(清人张书绅著)的观点是相同的,只不过是我在《西游记》中找出的根据更多,更详细些。
锦襕袈裟所说的原创的意思是,王丕增的文章是由王丕增自己首先写出来的,不是摘抄或转贴的(如前面她写的贴子所说的).她所说的原创没有创新的概念.事实上,说<西游记>写的是<大学>的修身之道,是几百年来的古老话题,还能有什么创新.但是,具体是怎么样写的,所见甚少.特别是,从<西游记>书中找出条条根据,更是少见.我是做了些这方面的工作.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1-31 09:58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之二十二
63、什么是无字真经?
第8回:如来讲:‘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所以,《西游记》故事中写了那末多的妖魔鬼怪。
为了劝化众生,佛祖派观音菩萨‘去东土去寻一信使,来取真经,永传东土。’如来的真经就是用来帮助人战胜些妖魔鬼怪的。
唐僧师徒一路上斗战,战胜了这些妖魔鬼怪,就达到了取经的目的,就是取到了真经,无字真经——修身人的意识、心、性、情欲和意念,都战胜了妖魔鬼怪,修身人的头脑中便取得了真经,无字真经。[/COLOR]唐僧师徒斗战妖魔鬼怪的整个过程,就是真经,无字真经!
[color=green]第98回:燃灯古佛,见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确有此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众僧尚不知,你们完成了这场跋涉,就是取到了无字真经!好愚迷的东土众僧![/color]
第98回:佛祖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好以有字经传之耳。
”93回:悟空道:师父只是唸心经,不曾求那乌巢解得.悟空说,他解得.唐僧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其寓意是斗战行动.
64、怎样正确理解第19回《心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
第14回,六个毛贼: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被悟空尽皆打死。唐僧认为,他们虽说是强盗,也不该不分皂白一顿打死。
《中庸》第1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本文的提法:喜怒爱思欲忧,人人皆有,过分则为贼。
《心经》所述太抽象,不易理解。
看来,悟空(心灵)有些过激,还是唐僧(意识)正确。心灵格物致知,
知至——意识诚。悟空尽管聪明能干,但是掌舵的还得是唐僧。
65、再说沙僧(人性)
1) 天性、本性和人性
《中庸》第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所赋予人的
性,叫天性,或叫本性。天性是符合天道的。研究天道,并教育人按天道去做,
就是教化。
人在一生中不断变化的性,叫人性。天性是人性的起点。人类能繁衍至今,就是
因为人的天性符合天道。否则人类就不会在自然界出现。
天性的本质是中和(见63题)。中也者,不偏也;和也者,和谐也。性中和,
可谓性善也。
2) 为什么在《西游记》中沙僧的表现较少?
人性对于人十分重要。对于个人,自生至死,都有人性想伴,时时处处都有人
性相随。第8回,描写流沙河(这原是沙僧的地盘)十分广大,水势浩浩茫茫,
就是表明人性涉及面之广。人性与心灵、意识、意念、情欲,全相通:人性善,
则四者全善;人性恶,则四者全恶。因此,悟空、唐僧、白龙马和八戒的表现,
也都包含了沙僧的表现。沙僧亲自出场的只有如下几处:
43回:战鼍龙(黑心)——性善,则不会出黑心肠。
53回;战如意真仙——性善,则不会‘心怀鬼胎’。
.57回:观音菩萨派沙僧、悟空去战‘假心’——定性则不会‘脚踏两只船’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7 17:03 编辑 ]
作者: emfhealth    时间: 2006-2-10 10:31

黑色字体部分看起来有点费力。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1 14:57

66、为什么在《西游记》中白龙马表现很少?
意念(白龙马)是人的暂短的念头,它对修身不起主导作用。只要意念稳定,是善意的,就很好了。所以让代表性善的沙僧牢牢牵住白龙马。在30、57回中,作为意念,白龙马有所表现:
30回中,唐僧被黄袍老怪捉住,此时悟空正在花果山。在与老怪周旋中,老怪竟把自己变成一个俊俏之人,而用魔法把唐僧变成虎精——官场上互相倾轧。
这时候,白龙马(意念)挺身出来救唐僧——修身人回心转意,产生了‘还是好好修身’的念头。
57回,悟空在‘继续取经’与‘回花果山’之间犹豫不决,产生了‘二心’。两个念头在心中交替闪过——‘白龙马撒缰,在路旁长嘶跑跳(57回中前)。’

[size=2]67、《西游记》中寓意为人体的山

《西游记》中描写了一些寓意为人体的山,包括花果山(第1回)、灵山(98回)以及一些妖魔鬼怪所住的山(2、17、20、24、32、40、70、81、85、86、89回)。
所描写的具体内容的寓意大致是:顶峰——人的头部;山前白云——呼出的气;陡崖——脊柱;深涧——胸腹腔;地府——下腹;地户——肛门;龙——脾;虎——肝;双凤——肺;猿——心脏;独卧的动物——胃;流水——血液;竹——气管;奇花、瑞草——腹内零散组织;动当当,当当倒洞——腹内声响;律律行——腹内食物运行状;景物四季长存——体内无季节差别。
《西游记》作者写多处‘人体山’,免不了词语重复。例如,20回和40回两处对于‘人体山’的描写,所用词语基本重复。
28回,描写黄袍老怪所住的塔(山),所用词语与上诉词语相比,则有很大差别:
例如,写涧:倒木横担深涧——(下台的)官僚相互牵连(对于‘人体山’:深涧通地府)。
写水:石桥下,流滚滚清泉——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人体:滴水泉,弯弯流水涧)。
写动物:走兽成行,飞禽作队——官员成行作队(人体:对应脏器的动物或单独,或一对,只在原地动作)。
《西游记》中写的妖魔鬼怪都住在人体中,即所描写的妖魔鬼怪就在人的思想中。这也充分表明,《西游记》的主题是写修身问题。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4:33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2 05:07

]size=3]68、为什么唐僧遇山怕妖,遇事小心谨慎,显得很懦弱?[/size]
1)       
作为意识,唐僧怕战胜不了思想中的妖魔鬼怪,修身不成。
《论语》第七篇,述而,第四章,子(谓子路)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谁来谋?心灵(悟空)来谋。
2)        修身,只战胜思想中的妖魔鬼怪,还是不够的,对于一些细小事情,也要做到时时处处不离经背道。
《中庸》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COLOR]。
69什么是唐僧肉?[/
唐僧寓意为人的意识。唐僧肉——在意识中的修身成果。
妖魔鬼怪想吃唐僧肉——坏思想坏行为将吞噬修身成果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7 17:07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2 18:38

70、《西游记》寓意试猜五言歌
1、唐僧是意识,悟空是心灵, 八戒为情欲,沙僧是人性,  龙马为意念,全在头脑中. 战魔即修身,修身即取经。                         
2、悟空--心灵
悟空是灵根,灵根即心灵。蛋白质仙石,造化成灵根。
造化即进化,灵根即基因.人类为整体,心是人类心。
1)         基因代代传,心灵就永存。心灵无死期,阎王怎要魂。
2)        如意金箍棒-心中的主张
3)        悟空去龙宫,得到金箍棒。何为金箍棒?心中的主张。     主张有大小,铁棒有短长. 天河镇底铁,做事底气壮。                                           测量江海深,大禹派用场。心中有主张,做事很得当。    消灭妖魔怪,全靠金箍棒。何为妖魔怪,就是坏思想。    主张对又强,妖魔一扫光 
4)七十二变化--随机应变 
5) 世上有三灾,天灾与人祸, 七十二变化,随机可躲过.  宜时宜事变,便可度难关。
6)筋斗云--心一转念
7) 筋斗云何难,人心一转念. 十万八千里,想到转念间.
3、八戒--情(欲)
1)情欲是天性,出生便有情。出生就要吃,食欲情理中。天上戏嫦娥,书中给佐证。后天染邪欲,害人害己情。
2)         斗战随悟空,合一心与情。
3)         净坛好使者,情欲要适中。
4、沙僧--性 
1)天性
德是性根本,善恶要分清。天上卷帘将,喻善很恰当。人初性本善,儒家一信念。失手在上天,打了玻璃盏。寓意性脆弱,不定易改变。
2)        刚下界吃人,后天性已变。变化有原因,社会来污染。
3)        战妖随悟空,斗战来定性。修成金罗汉,贵重而稳定。 
5、唐僧--人的意识
婴儿刚出生,本来意识空。前世金蝉子,正是喻于此。金蝉与脱壳,总是一起用。如来说圣僧,前世不听经。此话寓意深,就是意识空。
2)观音去京城,选人去取经。观音遇金蝉,老友又相逢。观音说金蝉,将要裹旃檀。旃檀木优良,成实又浓香。用来喻意识,金蝉壳里装。
3)修成得正果,旃檀功德佛。高尚意识诚,表现在功德。妖想吃唐僧,邪欲损德性。唐僧是意识?这正圆此说。
4)        袈裟是功名,穿上永不烂。殿试当状元,一生当大官。
5)        九环锡杖者,一到九品官。锡杖握在手,毒害远身边.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2:04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3 00:42

6、白龙马--意念 
1)        龙马是天龙,意念乃天生。出生小婴儿,哭喊找人哄。
         婴儿无意识,意念起作用。在天烧明珠,意念不安定。   
2)随师斗妖魔,意念求稳定。修成有正果,华表柱盘龙。
忠于本职位,优正又稳定。               
7、师徒关系 
 唐僧是师父,四位为随从。唐僧骑龙马,驾驭意念行;  沙僧牵龙马,意念随人性; 性善意念善,性恶念狰狞。
衣食系情欲,八戒挑担中;邪欲要除去,情欲要适   遇事心先想,悟空开路行. 悟空保唐僧,心保意识诚。                                                              
8、三教合一为修身 
如来和观音,佛教的化身。斗战胜邪欲,不可少观音。 
老君本事大,哲理名天下。警告修身者,福祸能转化。
《大学》之道深,修身立世本。《西游记》传神,修身是灵魂。太白金星者,也是儒家人。金星奏玉帝,招安孙悟空,
刀兵难久治,治心涌太平。唐僧傲如虎,金星来提醒:
 人贵有自知,自知者英明。天篷帅免斩,金星讲的情。宽容感人心,改过靠自省,悟空找灵吉(21回),金星来提醒。犀牛怪来历,金星讲得清。助人为乐好,和谐众人情。
 情思又白想,阴阳失调情。三者害处大,金星来提醒。
 天王与悟空,和解重友情。和为贵思想,金星讲得明。                                                                                      9、《大学》的修身之道与《西游记》
1)《大学》摘句: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自天子以至庻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方寸是人心,菩提是觉悟。悟彻菩提理--致知在格物.
名已注齐天,邪欲增无减--少年无知者,狂妄修身难。玄奘十八岁,受戒始修行--人已到成年,修身始开端。
出城虎穴陷,金星解厄难。金星吹口气,苏醒绳索断-- -心态傲如虎,才把虎穴陷。自知心态平,立世少忧患。
喜怒爱思欲忧,常情人常见--过分则为贼,心正情自然。   意马已收缰--开始稳意念。 悟空收八戒--心与情共战。              菩萨收沙僧--定性意识坚。 一路斗妖魔--斗战修身间。              修行成正果--修身成果显。
2)《大学》摘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圣已被捉--知止胡乱想。山下定心猿--定心看从前,              静守五行山--静心思过错,安天开大会--知错心得安。                      一路斗妖魔--思虑改过错,修成得正果--修身成效显。            10、格物致知                    
方寸是人心,菩提是觉悟。悟彻菩提理--致知在格物.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2:06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3 00:53

、11断魔——持戒
悟空学习间,魔占花果山。魔是当戒者,戒规订得全。
魔王住哪里?就在人体间:笔峰是脊柱,肠腹是曲涧。
左龙是脾脏,右虎是肝胆.     魔王何模样?戒字拆开看:头带乌金盔,一‘、’右上边。   身挂皂罗袍,一丿右中间。
下穿黑铁甲,一丿在左边。    紧勒皮条带,一横左中穿。足蹋花褶靴,反勾右下边。    身高有三丈,左戈有三段。
腰广有十围,十字左中间。    悟空劈开魔,戒字分两半。右半戈是刀,悟空握手间。    一些小妖魔,也全都杀完。
不需再戒了,当戒已戒全。    魔住水脏洞,用火烧枯干。正大光明心,一统花果山。                                                   
12、闹天宫——反抗封建统治  名注齐天意未宁——狂妄               刚刚有主张,少年太 狂妄。齐天意未宁,大闹到天上。  观音拿净瓶,慈(瓷)悲又规劝。悟空铁棒硬,规劝狂妄难。
老君金钢圈,福祸可转换.。    打中天灵盖,触动人心田:
大闹尽快止,免得出祸端。  跳出八卦炉,金丹大道悟.
蹬倒炼丹炉,否定炼丹术。 金木水火土,宿命压心间;
金木水火土,物欲狂妄源。  修身明哲理,跳出五行山.                                   
13、陷虎穴——心态不良
出了长安城,唐王众僧送。个个都宣扬,人人都称颂:
忠心大法师!众人叫一声。唐僧立誓愿,定要取真经。
到了巩州城,总兵来相迎。御弟法师到,官僧都恭敬。
唐僧求功急,月下早起程。心态傲如虎,陷入虎穴中。
虎友有两个,熊精和牛精。虎精傲又狂,吼声振四方。
熊精逞怒威,雄豪多胆量。牛精迟滞稳,随便度时光。
唐僧二随从,三精抢吃光。虎吃四肢肉,熊牛吃头肠。
小妖吃碎肉,也比熊牛强。人若处境差,心态莫变化。
如若发威怒,熊精给捉住;得过且过度,牛精给捉住。
唐僧本性明,虎精未敢动。金星一口气,唐僧方苏醒。
人贵能知己,知己者自明。
14、心猿归正
喜怒爱思欲忧,常情人常见——过分则为贼,心正情自然。
悟空随唐僧,去贼始修行。走上取经路,人心始归正。
紧箍紧箍咒,法规与规范. 人心需约束,不能随便干。       
 15、唐僧收龙马,意念始稳定。
16、金池是金痴,贪财争功名. 争名欲害人,自杀火海中。                                 
熊罴存野心,也做功名梦。野心危害大,严加管教中
17、乌巢祖师——避世求心空
名山浮屠山,乌巢住山中。香桧大树前,柴草窝之中。
山景真幽静,不见有人行。乌巢独一人,虔诚授心经。
唐僧师徒到,乌巢出窝迎。祖师识八戒,但不识悟空。        意在识情欲,人心尚不明。《心经》之主题,就是心要空。
如何做能空?观点大不同。乌巢住深山,避世求心空。
世事不去看,世音不去听。与世全隔绝,心中自然空。
悟空争主动,斗战求心空。心上垢要扫,耳边尘要清(32回).战胜群魔怪,就是学《心经》。三藏问乌巢,取经如何行?
悟空冷笑道:问他有何用。问我便知晓,路程我自清。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2:08 编辑 ]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2-23 14:59

本来俺有一个西游神通大排名,预备在完成三国系列后贴出来,俺的众多观点与楼主有暗合之处,只是不如楼主的透彻。如今看了楼主的强帖,俺顿生:此处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另外想请问楼主:听说过李安纲这个人吗?他是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哲学院所博士后山西省运城学院教授。听说过其人的〈西游记〉奥义书吗?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6 11:43

18、黄风大王——行贿受贿风(20、21回)
黄风岭有妖,黄风大王精。大王住哪里?就住人体中:
山顶接青霄——此乃人头顶。深涧见地府——此乃人下腹。
山前有白云——呼气面前存。怪石 屹嶝嶝,面部凸不平。
大王本事大,时常刮醒风。大王有先锋,先锋老虎精。
虎精生恶相,身貌忒狰狞。虎精自剥皮,露出血前胸:
足赤血身躯——黄金一条整;弯环红腿足——金镯整一付;
硬搠竖双眉——金银元宝贝。虎到乱石中,取出赤铜刀。
此乃出土物,价值实在高。虎精身份明,金钱当先锋。
悟空和八戒,共同战虎精.唐僧在路口,正在念《心经》,
虎精化阵风,顺手抓唐僧。抓住驾长风,回洞去交令。
可怜愚唐僧,只顾念《心经》,稍微不留神,卷入贿赂风。
贿赂风通天,刮起天地变。罗汉闹喧天,金刚齐喊乱。
雌雄不相呼,子母不相唤。乾坤快炸崩,江山都在颤。
悟空战风魔,风沙迷了眼。治眼无好药,金钱迷心窍。
护教伽蓝神,点化送神药。正心不沾钱,心窍迷不了。                             19、四圣试蝉心,自我来反省。四圣者为谁?自己的智慧.
反省若有错,静心须改过.修身须谨慎,除邪自归真.                        20、窃取人参果,邪欲致遗精. 人参即人身,人身果生人.
产于万寿山,与生命相关. 与世同君仙,有人有此仙.
殿上挂‘天地’,相关于男女。参果叫灵根,遗传之基因。
看管用小童,小童不遗精。参果孩儿般,胚胎成女男。
击子与丹盘,男女共交欢。悟空图简单,他不用丹盘。
锦襟放在下,只用击子打。金击子何物?只有指头粗。
底下蒜头样,确实为阳物。倒树大圣推,邪欲致阳萎。
治好并不难,去邪即甘泉。浇上甘泉水,参果仍甘美。                                                   
 21、饮食不讲究,尸魔戏唐僧. 违心要用斋,唐僧逐悟空。                                                 
 22、返回花果山,悟空心放宽。修身心受苦,占山多清闲。                           
23、错遇黄袍怪,唐僧想当官。玉帝捉奎星,悟空救唐僧。               24、金银角大王,骗财去算命。悟空反欺骗,战胜两妖童。                         25、敕建宝林寺,僧官不念经.。宝殿是招牌,迎官不迎僧。                     
26乌鸡国鬼王,善恶有报应。天理由天管,佛祖来执行。
27、红孩是火气,大动肝火生。观音缚红孩,管制佛山中。                     
28、黑河小鼍龙,黑心忘亲情。龙子捉鼍龙,带回西龙宫。
29、虎鹿羊大仙,歪门邪道生。悟空治邪道,大仙全丧命。                    
  30、灵感大王者,邪欲致冲动。 观音来捉妖,装在鱼蓝中。
31、独角兕大王,欲福致祸生。儒家早有训,非礼不要动。                     
32、如意真仙者,心怀鬼胎生。 忌恨想报复,不可在心中。
33、女国在哪里?女人缠心中。应酬是常理,拜别不伤情。                           
34、色邪勾人者,狠毒蝎子精。 杀死勾人怪,心正眼要明。
35、神狂诛草寇,过激言与行。道昧逐心猿,惩罚也过重。                           
36、脚踏两只船,犹豫二心生。 遇事顾虑多,得失摆不平。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2:10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6 12:01

37、火焰山心火,急火攻心中。牛魔王主阳,爆躁又鲁莽;                                 
  罗剎女主阴,。芭蕉扇冷静。 阳盛而阴衰,心火必然生。                              
38、九头附马者,剽窃盗名声。 学者凶险路,名誉全丢净。
39、艰难荆棘岭,寡欲可开通.  虚伪穷隐士,荆棘岭树精。
40、黄眉老佛者,不懂却装懂,乱用空禅理,伪学把人懵。                       
41、红鳞大蟒者,治学太鲁莽。 七绝寓绝句,臭文稀屎衕。                     
42、金毛犼妖怪,惊恐忧思症。心中存迷团,人心不得正。
43、欲网和情牢,捉人蜘蛛精。情欲人人有,过分为牢笼。                           
44、害人多目怪,邪视出邪情。 心正不怕邪,心正自光明。
45、青狮白象妖,情思白想梦; 痴心又妄想,早进尸多洞。                                 
大鹏金翅雕,大起大落情;   阴阳情不调,阴阳二气瓶。                        
46、心中多烦脑,白鹿狐狸精。取长来补短,多多积德功。
47、姹女来求阳,烟花嫖娼情。不慎陷烟花,陷空无底洞。                       
48、进入灭法国,思想偏激中。偏激人苦闷,中和大道生。
49、捉人豹子精,心里不清净。心中有忧患,心不得其正。                     
50、凤仙国止雨,犯上有报应。天理由天报,玉帝来执行。
51、九灵元圣怪,好为人师症。为师是正道,过分则为症。                    
52、捉人犀牛怪,懒散已成性。奖勤罚懒散,天理天报应。
53、玉兔来求阳,弄假防真情。真情自真心,弄假总是空。                    
  54、修身靠自己,修身执中庸。泰极还生否,乐极有悲生。
55、过了凌云渡,修身意识诚。 通天河老鼋,为人谋要忠。
56、五圣已成真,修身初有成。战胜妖怪魔,心中有真经。
打通取经路,就是无字经。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2 12:11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2-26 12:53

,参考文献
1.        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北京第2版。
2.        李安纲著《西游记》奥义书1、2、3、4、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
3.        周文志著看破《西游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4.        朱越利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禁忌》,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
5.        老庵选编《西游故事》,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6.        陸钦选编名家解读《西游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7.        花山胜友著,李长傅译,《简易般若心经》,新潮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4月初版,发行人林春美。
8.        张书绅注新说《西游记》,清·乾隆,北京图书馆藏书。
9.        张锦池著《漫说西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


<西游记>三言两语通俗猜续之一

71、‘四值功曹’在做什么?
91回:年、月、日、时四值功曹(四个功曹)通报悟空:“你师父被犀牛怪捉到‘青龙山玄英洞’,赶快去救。”
21回:‘四值功曹’奉菩萨的法旨,暗保唐僧。
32回:日值功曹’报告前面有金银角大王妖;
66回:日值功曹’叫悟空:你师父性命只在须臾间矣!被吊在宝殿廊下.并说:我暗保唐僧,不敢暂离左右.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四值功曹代表三教的智慧时时提醒唐僧不要离道;若离了,赶快改正(救)。
前面有妖——小心,不要离道;
被妖捉——离道。

72、身经五难缚红孩儿

身经五难(81难中的27—31难,99回)缚红孩儿。
被魔化身,27难:
40回(标题:嬰儿戏化禅心乱):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结聚了一团火气,
悟空断定有妖,但再看时,红云散了。悟空说:“想必是过路的妖精。师父,
请上马走路。”
红孩儿装扮为被强盗绑在树上的小童,喊救人。唐僧信以为真,救了妖精。
本段寓意:修身人遇上可气之事,本想把此事放下不理。但是,心绪难平,
可气之事仍进入了人的意识。
号山逢怪,28难:
红孩儿是号山的圣婴大王。唐僧让悟空驮着被救的小童。刚刚驮时,小童只
有三斤多重。悟空想摔死他,那怪发觉了,就变为千斤重了。
本段寓意:火气压心,越想可气之事,越气人(心所受的压力越大)。
风摄躺僧,29难:悟空受压太重,发怒,摔死那怪。那妖怪的元神早已出壳,
并弄起一阵旋风,将唐僧摄去了。
本段寓意:越想气越大,终于火气大发。
心猿遭害,30难:悟空请龙王助战,也灭不了红孩儿妖的三味真火(心火)。
悟空一身烟火,炮燥得难禁,投入涧水中灭火。结果,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
本段寓意:修身人火气太大,得了‘急火攻心’之症。
请圣降妖,31难:
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捉住红孩儿,并给他戴上金箍儿,带回做个善财童子。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19 05:54 编辑 ]
作者: 吾旺    时间: 2006-3-25 17:51     标题: 确实不错

确实不错,建议使用深蓝色,字号大一些,这样看起来方便
作者: 良少侠    时间: 2006-3-25 19:04

好厉害啊~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3-26 04:34

看了此贴,过去读《西游记》的疑问解了不少,的确强。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4-4 23:39

将此帖顶起,作者在参考书目部分(第三页)增加了一些补充内容。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5 14:43     标题: 《西游记》三言两语通俗猜

73、为什么唐僧师徒遇到尸魔(27回)、僧官(36回)、红鳞大蟒(67回)三个故事,未被列入八十一难之中?
如前所述,战胜红孩儿(寓意为,克服发火)分五难,其寓意依次为:心绪难平,火气压心,越想越气,急火攻心,请佛教(自己的真知)帮助。
《西游记》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人发火现象很普遍,而且很难自控。
打死尸魔的寓意是讲究个人饮食卫生。
尽管唐僧、八戒不同意,悟空还是一棍子将其打杀。
寓意是,只要心有正确主张(金箍棒),做到讲究个人饮食卫生,不算很艰难的事情。
僧官的寓意是欺软怕硬。欺软怕硬是无知识,无自信,心中没有主张的人的缺点,是容易改正的。
在36回中,悟空把如盆子粗细的金箍棒竖在天井里并打碎了石狮子,僧官就吓得一切按照悟空要求的办了。
寓意是,只要有自信,有强硬主张,就不会欺软怕硬了。
红鳞大蟒的寓意是治学鲁莽。
67回,悟空用金箍棒穿破红鳞大蟒的肚皮,杀死了它。
寓意是,心有坚定主张,认真钻研,杜绝治学鲁莽,是可以做到的。
根据以上分析,《西游记》作者不把这三个故事列入八十一难之中,其道理是克服这些缺点,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我们猜测打死尸魔是讲究饮食卫生,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5 17:26 编辑 ]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5 16:24     标题: 感谢信

孤狼在途先生:您好!
感谢您把落在[1]中的贴子移回我的文稿[3]中,保持了文稿的连续。王丕増

[ 本帖最后由 锦襕袈裟 于 2006-4-5 17:28 编辑 ]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4-7 02:32

王老先生继续啊,俺先将此帖加为推荐,择日追加精华!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9 22:17

74、 再悟《心经》的‘空’;求《心经》的‘空’,就是致中庸
《心经》上写道:‘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见[3])。同时又写道;‘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可见,在《心经》中,‘空’和‘无’是同一个概念。
我不知道《心经》原文对于这些理念是怎样表达的,但翻译成这样的中文,确实容易引起误会。对佛学造诣不深的人,容易认为,只要做到心里空,就是达到了《心经》的要求。
按本人理解,《心经》所讲的‘空’就是‘无邪’。儒家所讲的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执中而平平常常。简而言之,也就是无邪。所以求《心经》中的‘空’就是致中庸。
‘黄眉老佛’(65、66回)认为,如果人心能象合上的金铙中空那样空,就是达到了《心经》所要求的‘心空’。因为他是错误的,所以他是妖精。
悟空以为他讲得对,被‘黄眉老佛’懵住了,就是被‘黄眉老佛’装入合上的金铙里了。
悟空钻透并打破金铙——钻研明白,《心经》所讲的‘心空’,不是‘心中无物’,而是‘心中无邪’,‘黄眉老佛’懵人的把戏就被悟空揭穿了。
‘黄眉老佛’寓意为谎媚老佛。说‘心中无物’就是《心经》中的‘心空’,这是不懂《心经》,也可能是说谎;世上很多人都这样认为,‘黄眉老佛’也这样说,这是媚世。
《西游记》作者认为,世人认为‘心中无物’就是《心经》中的‘空(无)’者大有人在,《心经》中的‘空(无)’很值得认真地悟一悟。因此,给美猴王起的法名就叫悟空。
写‘乌巢禅师’故事的用意也在于此。
乌巢祖师住在深山乌巢中,寂然不见往来人,,他是避世求心空。他认为,不接触人,不接触事,心就空了,就达到了《心经》的要求了。
悟(透)空(禅者)认为:世人、世事,是不能不接触的,只要做到‘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第32回),做到心中无邪,行动无邪,就符合《心经》的要求。当然,也符合‘中庸’的要求。
62回标题: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扫除塔上的血污,缚魔归正——杜绝科举中的剽窃舞弊现象。这就是去邪欲。这是《心经》、‘中庸’共同要求的。
93回,悟空道:师父只是唸心经,不曾求那乌巢解得。悟空说,他解得。唐僧说:悟空解得
是无言语文字解(去邪欲的思想和行动),乃是真解。
98回,燃灯古佛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
其寓意也都是:去邪欲的思想和行动,是真经。 
《心经》上写道:‘无眼耳鼻舌身’,其本意,肯定不是去掉这些感官的功能,而是不去接受邪恶的信息。如同儒家所要求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为什么求《心经》的‘空’,与致中庸能如此巧合呢?其原因是它们都符合天理。
《中庸》第1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亦属中庸。何为庸?庸者,平常,和谐也。天地位焉:天地按其自然规律运行;万物育焉:万物按其自然规律生长。自然规律,就是天理。
佛教讲善,《心经》就体现善。善,体现天理。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的天性是善的。因为善体现天理,符合自然规律,所以人类才能繁衍至今。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9 22:44     标题: 回信

孤狼在途先生:您好!
感谢您对本人文稿的认可。
我是老了没事儿乱捉摸,有不对的地方,请网友们多加指正。
脑袋也快掏空了,一个学工的,总算过把学文的瘾。王丕增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0 16:36     标题: 《西游记》三言两语通俗猜

75、13回共有3难: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
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路上各边关官员、僧道都恭恭敬敬迎送,招待,奉承。唐僧心生骄傲,得意,就是出城逢虎。
折从(人)落坑第六难:。在西行山岭上,行路相当艰难。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虎精捉住三人,并吃掉二从者(折从)。
寓意为,在修身路上,遇到了困难,骄傲得意的心情,突然跌落,如同人马跌到坑坎之中。
虎精捉住三人,并吃掉二从者。
寓意为,心态不稳,使修身行动受到很大影响。
双叉岭上第七难:
‘镇山太保’‘刘伯钦’打死老虎。
寓意为,镇定自己的意识,心态,不能随意波动,要克服修身中遇到的困难。
唐僧念经,为‘刘伯钦’的亡父消除罪孽,其父灵魂得以托生(新生)。
寓意是,修身人经过这次磨练,思想意识得到进步(新生)。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2 18:44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76、13回补充、‘刘伯钦’的寓意到底是谁?
金星只不过是提醒,人贵有自知之明,三藏方醒悟。
寓意是高傲的老虎精是被‘刘伯钦’打死的;唐僧唸超度经,‘刘伯钦’亡父的魂灵去阳间托生(唐僧得到新生),是‘刘伯钦’要求唐僧做的。
由此可见,‘刘伯钦’的寓意是:修身人经过磨练,在思想意识上得到的进步,注意稳定心态,修身已得到了一点点成果。‘刘伯钦’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经过锻炼,唐僧的身体上新生长出来的一块‘唐僧肉’。
14回、‘两界山’头第八难:
两界山,寓意为‘邪’与‘正’的界限之山。
第14回,‘太保’道:“这山旧名为‘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为‘两界山’。
寓意为,原来悟空狂妄,有邪欲,佛祖用‘五行山’压住他(有邪欲的人,用‘金木水火土’物质利益,压抑自己的心);现在,悟空(唐王)已决定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征西)归正(定国),这山可视为悟空‘由邪变正’的界限,故改名为‘两界山’。
三藏收了悟空,很欢喜。‘刘伯钦’也说:“长老,你幸此间收得个好徒,甚喜,甚喜。”唐僧、‘刘伯钦’(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欢喜。
其寓意是,心态又如虎。所以书中写道,忽然见一只猛虎,被悟空打死。
人心改邪归正,是很艰苦的,所以也列为一难。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3 14:54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77、遇黄袍老怪——想升官发财(28~31回)(补充三难)
81难中的21、22、23难——唐僧想当官,一波三折。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不愿修身,想当官。
悟空被赶走,回到花果山——不再修心,心不在焉;
八戒去给师父找吃的东西,竟在路上去偷懒睡觉,——情凡;
沙僧去寻八戒——性不定;
唐僧走错了路。本应向西(去取经),却走向南边去了(南赡部洲,皆名利之徒。)。结果,走到一座黄金宝塔之下。所遇的金光宝塔是升官发财之塔。——唐僧想当官。
‘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已经进了当官的门槛。
唐僧刚走到塔前,就被老妖捉到门里——被聘用,当上了小官。
在妖洞中唐僧遇到了被老妖怪捉来的宝象国公主百花羞。公主说服了老妖放走唐僧,替她还愿。唐僧去了宝象国都,唐僧看到了繁华的市街,欢乐的人群,如同大唐的洛阳一般。这时,唐僧‘回首大唐肝胆裂’ ——唐僧更想当官了。
捉妖时,沙僧反被妖捉住——性不定。
唐僧把公主的家书交给了国王。国王让唐僧师徒帮助他救公主,并要与唐僧结为兄弟(有公主的推荐信)——唐僧可以在朝廷当个大官。
捉妖时,沙僧也被妖捉住——性不定。
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当官有凶险,回心转意坚持修身。
老妖怪把自己变成俊俏之人,也赶到宝象国,并在国王面前用魔法把唐僧变成一只前抢走了公主的猛虎,而自己正是从虎口救出公主之人。于是,唐僧被锁进铁笼里——打入监狱。
在官场中,坏官颠倒黑白,诬陷好人。
此情此景,使唐僧认识到仕途之凶险。这才回心(八戒去找回悟空)转意(白龙马为‘意念’,他也显现真龙相,挺身而出救唐僧,30回中),放弃当官打算,决心继续修身。悟空请天神捉住老怪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7 16:59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78、独角兕大王’故事中有三难:81难中的39、40、41难。
‘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
悟空画的圈子,就是严格约束自己,不有邪欲。八戒和沙僧穿上了‘魔背心’,就是有了邪欲。结果,师徒三人全被捉。
普天神难伏四十难:
在一定条件下,福祸可以转换,这是老子哲学的哲理,一般人不易理解。。水、火、沙是物质的,和哲理不相关,不能战胜哲理。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
如来暗示,如果‘金丹沙’也失去,就去找老君,便可擒住此妖。
其寓意为,如果读者猜不到此妖的寓意,就到老子的哲学中去找答案。悟空找来老君,老君说妖精使用的宝贝是他的“金刚琢”。悟空说:“原来是这件宝贝!当年(闹天宫时)打着老孙的是它。”这更明白告诉读者:这宝贝,这妖,就是欲得福反生祸。老君把金刚琢(圈)收回,便解救唐僧师徒。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79、‘九灵元圣’(狮子精,88~90回)故事,有三难:81难中的73、74、75难。
失落兵器七十三难:
‘三个兵器(神器也)’全被狮子精盗走。为炫耀自己为师,就有了邪欲,就离开了‘中庸大道’。
会庆钉鈀七十四难:豹头山‘黄狮精’将‘三个兵器’偷到‘虎口洞’(糊口洞),准备开‘钉鈀会’。派出买猪羊准备开会的两个小妖,名子叫“刁钻古怪”和“古怪刁钻”。请‘竹节山’老大王‘九灵元圣’参加会议。悟空、八戒和沙僧夺回兵器,打跑黄狮精,钉鈀会虚设,未开成。
寓意为,一些搞‘刁钻古怪’研究的所谓‘老师’(狮子),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为了糊口,偷偷地(89回:神器是从城中得来的,怕王子知道来要回)召开学术会议,结果没有得逞。
‘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
‘九灵元圣’是‘九头狮子’,九个口能同时咬人(善狡辩),住在‘万灵竹节山’(腹中空),‘九曲盘桓洞’(心中多弯弯道儿)将唐僧等人捉住。
悟空请来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狮子精,救了唐僧师徒。
寓意是,师王和他的徒子徒孙,都是些无学识,腹中空,善耍嘴皮子的好为人师者。他们生活困难,包括管理他们的师(狮)奴,免强糊口。‘太乙救苦天尊’也可怜他们,教育他们,应改过自新。修身人不要犯了这样的错误。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80、比丘国’故事中,有81难中的65、66两难。
比丘救子六十五难:
比丘救子的寓意,就是脱离樊笼苦套(烦恼)。
小儿装入鹅(我)笼中寓意为,人落入樊笼苦套(烦恼);
从笼中救出小儿寓意为,脱离樊笼苦套(烦恼)。
烦恼之事有哪些?
家家户户为小儿烦恼;国王为病烦恼;唐僧为当僧人而烦恼。
怎样才能脱离樊笼苦套(烦恼)?
悟空对国王说:“色欲少贪(打死狐狸精),阴功多积(救出小儿),凡事将长补短(不要总怀疑自己从事的事业是否有前途,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自足,以祛病延年。就是教也。”
辨认真邪六十六难:
妖精国丈给国王出坏主意,取出唐僧的黑心做药引子。悟空变作假唐僧,从腹中取出多个心来,但没有黑心。悟空说,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子。
这段的寓意是,人落入樊笼苦套(烦恼)的根源是,心太多,想得太多;但是,还真没有黑心。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81、狮驼岭’故事中,有81难中的61、62、63、64难。
‘路阻狮驼’六十一难:
‘狮驼岭’(尸多岭)上有青狮(情思)、白像(白想)、大鹏金翅雕(阴阳不调,情绪大起大落)三个魔头。灵山、天宫、龙宫和阎罗殿,都有他们的兄弟、朋友。他们手下的小妖有四万八千人(指多)。
其寓意是有情思、白想、阴阳不调思想病的人,处处都是,很多很多。这些思想病是修身人必须克服的。
‘妖分三色’六十二难:
三色:青、白、金色。其寓意是,三种思想病症状,各有不同:情思,有情总相思;白想,无情瞎想;情绪大起大落,自己瞎折腾。
城里遇灾六十三难:
五百年前,‘狮驼国’(城)里国王及文武官僚,满城大小男女也都被‘大鹏金翅雕’吃光了,如今城里全是妖精。唐僧师徒被三个魔头捉到城里。
此段的寓意是皇帝官员乃至城里人都患此病。
‘请佛收魔’六十四难:
青狮、白象,‘大鹏妖’由文殊、普贤和如来收伏。其寓意为情思、白想、阴阳不调,都应当由佛教思想加以约束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7 21:34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82、孙悟空为什么要三调芭蕉扇?(31题,内容补充)
‘火焰山’故事中,有81难中的47、48和49三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
火是心中上火。
牛魔王是莽撞爆躁心。
阳盛阴衰,心起阳火——出了火焰山,阻挡修身人。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
悟空一调芭蕉扇,没见到牛魔王,罗刹女用芭蕉扇,一扇阴风,将悟空搧得无影无踪。之后,悟空又靠混入罗刹女腹中的办法,借到了假扇,仍不能灭火。
悟空二调芭蕉扇,得到芭蕉扇,但是不会用。
为什么两次都不成功?59回末:‘若得真芭蕉扇,须求牛魔王。’牛魔王就代表心火,他不帮助,怎能去心火。
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牛魔王被悟空请来的天兵神将战败,回到家叫出罗刹女,二人在一起(阴阳调和),交出了芭蕉扇(三调),才灭了火焰山上的火。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8 20:29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29题内容补充)
83、‘虎、鹿、羊力大仙’故事中,有81难中的33、34和35三难。
般运车迟三十三难:
‘车迟国’国王‘敬道灭僧’,请三个大仙(山兽成精,扮做道士)为国师,罚僧人做苦工,累死、自尽的和尚有一千五百人之多。悟空解救了和尚。
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44回:‘国师“能呼风唤雨,指水为油,点石为金。”是夺天地之造化,换星斗之玄微。’这是不符合天理的。悟空与国师大赌输赢,国师自取灭亡。其寓意就是不符合天理的行动,必然失败。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
‘祛道兴僧’是纠正原来‘敬道灭僧’之偏,是灭妖邪。
47回,悟空对国王道:“今日灭了妖邪,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材我保你江山永固。”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18 21:01     标题: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

《西游记》寓意三言两语通俗猜(47题的内容补充)
84、在‘姹女求阳’故事中,有81难中的67、68和69三难。
松林救怪,六十七难:
在松林中,唐僧救了一个把自己绑在树上的姹女。寓意为,修身人可怜并搭救一个妓女。
僧房卧病,六十八难:
唐僧在‘镇海禅林寺’僧房里卧病,头昏眼胀,浑身皮骨皆疼。病中,还关心是否有人给被救下来的女子送些饭吃。寓意为修身人得了相思病。
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
姹女妖精求阳,将唐僧捉到陷空山,摄入无底洞。陷空山、无底洞的寓意是情爱之山,情爱之洞。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4-18 21:21

王老先生辛苦了,对您的大作小可是载下后一篇篇拜读,甚有收获!近期论坛搬迁,因此线路时有不稳,本处也略显冷清,但老先生的佳作自有识货之人,在这里俺呼吁一声朋友们不要只看不回呀。
小可有个建议,只不知恰当否:每一回的解读都凝聚了先生的独到心得,唯觉略显精简,如能旁征博引一番就更能说明问题了,此为一;其二西游一书从道学的角度而言是一本典型的证道书,里面有大量的道家术语、典故,对今天活跃在的论坛里的年轻朋友来说不是非常好理解,因此建议,老先生在解读时,可否引用一些道家(道教)的文献,以利理解。其三建议老先生可把帖子的进度放缓,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以带动关注西游的朋友们的思路。
俺只是奇怪,这么好的帖子,轩辕的好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
作者: 棍僧释延德    时间: 2006-4-18 21:30

响应孤狼公的号召,特来回贴。
其实老先生之文我均看了,只因自己对此方面了解不多,不好意思乱说献丑
平时常研究武当的武术,对道家术语略知一二,不过要细查起来非借助书本不可了,好在书籍有一定储备。如有帮得上忙的,当尽微薄之力。
作者: 锦襕袈裟    时间: 2006-4-20 13:04     标题: 回信

孤狼在途先生:您好!
谢谢您的好意。我今天就离开北京回山东,把文稿的事交给子女代管。以后可能长时间失去联系,请谅解。
对于道教,我知道得很少很少,只不过知道些道听途说。
看过《西游记》,我总觉得,《西游记》的最后成文作者,可能是位儒家学者。
我打字很慢,还老出错。所以发贴力求字数少。因为要走,所以连发几贴。
作者: caorui4    时间: 2006-4-20 17:28

支持LZ,好!
作者: 住持方丈    时间: 2015-6-9 20:45

索引派?!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