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经典老照片分享,大开眼界!
[打印本页]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6
国家主席***风华正茂时的照片,极其难得,费尽心机才从一馆藏中取得!
1919年5月清华大学师生焚烧日货
蒋介石送给宋庆龄的签名照
爱美的江青
陈水扁曾于北京天安门前拍照留念
八国联军的宣传画(一)
八国联军的宣传画(二)
蒋氏父子时期台湾对大陆的传单,高科技加美女。
宋哲元29军大刀队夜袭喜峰口,将数百日军用大刀一律砍为两截。
左腿肉全被日军割光吃掉的国军士兵
民国76年(1987年),蒋经国最后一次主持双十节盛会,他此时还不清楚他身边那个人的真面目。
双十节的方阵:“三民主义万岁”
伪满洲国的宣传画
他曾经是我们的总理,永远是!
走资派身份证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传单
大内高手-清宫廷秘藏最早的照片
此照拍摄于1863年。摄影术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距今已有整整152周年了。<BR>奕譞的这张影像是在照相术发明后的24年拍下的,说明那时我们接受西方文明的速度并不慢,在中国人中间拍照肯定比之还要早。其时尚为醇郡王的奕譞,在朝廷担任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可见该影像拍摄于奕譞管理神机营时的北京南苑军营,时年24岁(虚龄),这是迄今保存奕譞年轻时唯一的一张照片。“奕话身挂大腰刀.神采奕奕,年轻潇洒,风度翩翩,是典型的清代武官派头“(原文如此);左右是奕譞的两个贴身侍卫,分别肩扛火统,手握长枪(实际是一种铁矛),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清朝禁卫军的风貌。这也是宫廷秘照中至今保存的最早的一幅照片,为研究我国军事史,为研究我国摄影史,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资料,至为珍贵。
阿扁全家福!女儿是大美女,儿子有点呆!
朝鲜战争中,美军使用的传单。
未完待续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7
大清的“裱糊匠”李鸿章
皇军与顺民
南京中山路上给小孩玩具车,这是日本宣称“日中亲善“的宣传品。
中越战争时,解放军的战地通告!
西藏农奴
万恶的农奴主剥下的农奴皮
马尔代夫为纪念毛逝世25周年发行(1893--1976)
面的英文配诗是选自毛“菩萨蛮·黄鹤楼”中的后两句: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抗日名将吉鸿昌
尼克松在观摩江青一手抓的革命样板戏
这个美国仅次于麦卡锡的第二号右派此时的表情非常有意思
革命婚礼
伪满洲国委任状
1940年,马占山在困境中表示:“日本固有新奇的武器,我当以热血应付;日本固有猛烈的枪炮,我当以头颅拼挡。”他在一次营团以上军官会议上慷慨誓言:“作为军人,志在以身报国,苟有一线之机不减,自应鼓舞勇气,而为国家尽其最后之牺牲。凡为官为吏,不过一时职业之选择,民族之保存,始为骨头之归宿!”
日本战时国防大地图
毛主席追悼大会
国民党特务潜伏证
张国焘和毛泽东
一个当年的北大学生领袖,一个当年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
中国志愿军占领汉城
日本的所谓“文化大革命”!比中国差远了!
日本的“文化大革命”(2)!
文革时的中国空降部队,跳伞前还要诵读红宝书!
国民政府举行孔老夫子诞辰纪念大会!
中共赠送西班牙国际纵队的锦旗
未完待续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7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至哭泣!
二战中的日本女兵
林彪与其“反革命团伙”成员的珍贵合影
左起:李作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会作
这张照片,是1970年9月6日,林彪下山回京前,在九江机场所摄。因为九江机场小,大飞机无法降落,故林彪不得不乘安─24,此照是在安─24飞机中摄,所以很不清楚。这是庐山会议后,他们五人惟一一次合影。林从九江到安庆机场,转乘伊尔-18回京。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写的,但是以老彭的ID发表,里面涉及到如何炮击金门并提前通知的事宜。
中国建国初期的反美大XX
1975年老蒋“上路
中共瑞金时期的足球队!可能是最早的“国家队”。
上山下乡通知书
1950年6月10日,中共台湾地下党干部聂曦被国民党行刑队押至马场町刑场的一刹那。
至此中共台湾地下党损失殆尽,这一切都是由于台湾支部的总负责人投敌叛变所致。向聂曦这条好汉长得好象还蛮帅的。
参加苏联红场阅兵的中国将帅
日本终于投降了!八年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刻落下帷幕!(1)
日本终于投降了!八年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刻落下帷幕(2)!
日侨开的饭店,在抗战胜利后打出新招牌!真会见风使舵!鬼子真有够贱啊!
文革中的武斗车
50年代的中国大陆“驾驶执照”
倾家荡产捐献“香玉号”飞机的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演出。敬爱的常奶奶已于2004年6月1日去世。。。。
红色中国的“第一父子”!
宋美龄在西安事变时写给老蒋的信,字写不得错
日本人训练的台湾学生兵
毛泽东时代的“刑满释放证” ,看上面的毛泽东语录,寒阿。。“再捉回来。。。”
未完待续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8
十八岁时的中山先生 ,有点像那个谁。。。。。
古巨基???
老蒋难得一见的“调情”照片
1903年,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
台湾对大陆的宣传!孙天勤“投诚”是当时轰动两岸的大事件!
小平去联合国开会
辛丑年议和的诏书,有那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名言”。唉……
朝鲜金氏“王朝”的体系图!为北朝鲜人民悲一声!
日伪时期的宣传画
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文武官员祭明孝陵(孙中山之左一为黄兴,左二为徐绍桢,右为黄钟瑛)
批林批孔的“能人”!
改革开放初期的强烈对比
大清帝国护照
英国人组织的中国人部队,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作战。
摄影集“英国统治下的威海卫”有好几张这支部队的照片。这张也收录其中。还有作战后英国人向他们授勋的照片,看后唏嘘不已。照片中的确实就是八国联军中的中国部队,即中国军团。以往的一些资料中误记载为锡克兵。该军团的士兵全由中国人组成,军官则为英国人,装备西式武器,采用西法训练。庚子之役中,该军团参加了攻打天津、北京等战役(大家可以注意照片中军团士兵的帽徽,庚子之役后,为给中国军团表功,特地仿照天津城的城楼重新设计了军团的帽徽),因为作战异常英勇,战后在军团军官的坚决要求下,英国女王为军团士兵授勋,并在威海等地为军团的阵亡士兵设立纪念碑。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几近湮灭的历史,实在令人感慨。这支部队的士兵来源是三国干涉还辽后,英国人在华招募的,从关于该军团的更多资料和照片分析,这支军队的装备相当精良,训练水准也很高。
日军战时死亡通知书
真实的黄飞鸿,很帅!
真实的十三姨
未完待续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9
志愿军战地文艺演出
1993年深圳“8·10股疯潮”,以前有过耳闻,现在看到照片了,好可怕啊!
苏联红军进占哈尔滨
鸦片烟民明信片,1906年3月22日九江邮局盖销片。
朝鲜战争中,被成建制俘虏的美24师黑人工兵连。
被俘英美士兵在俘虏营过圣诞节
革命烈士家属证明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一封家书,第一句是“意映卿卿如晤”。
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林觉民君。
台湾生蕃人
大跃进时期的“大放卫星”,结果就是全国上下一起挨了3年大饥荒!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49
这位就是上海青帮三巨头之一,旧上海皇帝——杜月笙!
他们不是日军,是八路军115平型关后缴获大量装备,其中一件日军军官的黄呢大衣曾使晋军误击林彪。
孙中山灵堂,灵堂上的对联,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革命名言!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三分区二团在涞灵战役中,二团一连连长李永生
白求恩大夫和他的朋友,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儿童团员的合影。
大好河山今破碎
铁人王进喜,一个朝气蓬勃时代的象征。
恩来被江青骑马撞伤后所拍,左为刘少奇。
周恩来酷照!用西方人的语言,这就是圣徒的目光(长征时期所拍)
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让我们的血流在一起。
解放军逃兵通知
退守台湾的老蒋想回家看看了!可叹终一生也未遂愿!
周恩来真的是风流倜傥的翩翩美男子啊!
真实的地雷战!不是电影哦!
他救了不少人,为许多人平反,现在还有谁记得他?
1942,美国邮票上的历史印痕
可以看出好多东西。特别是民国的版图……
国军抗日宣传画
聊天(对越反击战)
这就是所谓“民主政治”
未完待续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50
旧中国农村的一个市场上,一名妇女和他叫卖的两个孩子。
中产阶级家的女孩1875年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
期刊时间是1931年10月26日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末代皇帝溥仪
期刊时间是1934年5月5日
这几个红军大学的学员,听了摄影记者说到从来不知道还有一种土匪网球选手的时候,他们不禁笑了起来。这些年轻人以“革命者”自居,并把“土匪”这个词儿回赠给蒋介石。
一对农民夫妇把洋铁罐、酒瓶、茶壶等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制成地雷,为保卫家乡做出贡献。
共产党士兵在看一张致马歇尔将军的标语
那个时代出版的《水浒》前言
中苏珍宝岛冲突
解放战争形势图
毛泽东访问苏联集体农庄
敌伪人员调查单
1960年代内部刊印的《女三字经》
1965年《小舞台》文娱材料丛刊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5 23:51
台湾刊物上的解放军(1)
台湾刊物上的解放军(2)
文革时期“布告”
法国国庆日的盛宴(1898年7月14日,龙州)
国民党劳军女郎
日军占领时期的“发廊女”
1941年初,日军占领广东期间,广州一家由汉奸所开设的理发厅公然打出“皇军大欢迎”的字样。两个女郎站在门口揽客,其中一位嘴上叼着烟卷,风尘味十足。这一幕由日本随军记者拍下,刊于日本报纸上,作为日军进占中国受到“欢迎”的证据,大事宣扬。日军占领中国期间中国人中也确有少数投机份子卖身投靠,气节全无。古诗有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图中的“亲日女子理发”不仅不知亡国恨,实际上是卖国求荣,恬不知耻。事实上,二战期间的法国也出现类似的事例,一些法国女人主动向德国占领军投怀送报以换取物质享受,战后这些女子被愤怒的法国民众削光头发,游街示众。
罂粟田里的中国人:1899年 红河——昆明
一个中国人茫然站在广阔的罂粟田中,这一画面象征性地表现出当时烟毒在中国的泛滥肆虐情况。而广种罂粟、发展与沿海各省的“云土”贸易,进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争雄,也是方苏雅代表的法国政府在华殖民的主要战略方针之一。
罂粟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悠长。古希腊伟大的盲诗人荷马曾说它“能消除所有的痛苦和争吵、却不会带来一丝罪恶”,但到了晚清的中国,这句话已成反讽。
围看西洋镜的儿童(1900年,昆明):
从衣着上看,两个正在观摩“进口大片”的儿童应来自富裕人家。而更左边的那个孩子也许正焦急地向父亲提着这时髦的要求。对于古老的中国百姓来说,西洋镜(皮影戏)与洋枪洋炮一样给人印象深刻,代表着西方文明的最新成果,而这三个字中包含的惊奇含义一直保留至今。
挂在领事衙门口的头颅:
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也许都具有朴素的动机和目的:敌视基督教文化,渴望恢复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但那是一个电报已经普及的时代,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消息传到昆明后,民众发现曾经默许甚至鼓励他们的清政府已经迅速转而把刀放在了他们的脖子上。这颗挂在法国领事衙门口的头颅清楚地显现了这一运动的悲剧性。
赵四小姐时装照
总算发完了……贴到手酸……其中还有两张照片是抗日时期的,由于过于残忍所以偶没有发……
以上这些,标志了中国过去的几个时代的特征,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没有见到经历过的,希望这些照片能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历史,也有更多的深思~~!
作者:
赤县匹夫
时间:
2006-1-6 04:23
总算是看完了,滚鼠标滚到手酸。
收藏了。
作者:
ssbye
时间:
2006-1-6 06:16
今天网速很慢,刷新了n小时,才算都打开,结果突然死机
都很有纪念意义,再打开时一定整帖收藏
作者:
齐邀月
时间:
2006-1-7 02:18
劳累楼主了,谢谢
都是好片片
作者:
高宠
时间:
2006-1-7 20:09
无敌了楼主,看了一个小时.......
作者:
孟尝
时间:
2006-1-8 00:27
真是大开眼界啊~
作者:
逐鹿苍狼
时间:
2006-1-8 03:19
辛苦了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6-1-8 07:56
这些都是珍贵的史料,非常具有纪念意义与收藏价值,辛苦小苏了~
作者:
zwn6
时间:
2006-1-9 00:22
网速太慢了,打开都半截,看来只能用离线浏览来下载了。
作者:
苏薇安塔
时间:
2006-1-10 19:50
图太多,看来杀了不少猫…… 谢谢大家支持!~
作者:
东方无翼
时间:
2006-1-10 20:53
图好多啊。
ps:秀一下新签名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6-1-10 23:40
真是大开了眼界
感谢苏薇安塔的分享 ^0^
作者:
ssbye
时间:
2006-1-11 06:15
鉴于太多人要多次刷新网页,索性我把我收藏的网页压缩了一下上传了
地址是
http://www.myfilehut.com/userfiles/25292/o.../old%20pics.rar
顺便推荐这个网络空间
http://www.myfilehut.com/index.php
非常不错的哦
作者:
竹中重次
时间:
2006-1-12 10:52
真的很不错.楼主辛苦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