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读美国宪法产生过程的一点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27 15:05
近日读了易中天先生的《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感触颇多。纵观世界,美国宪
法诞生之时,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欧洲处于革命风暴的前夜;大不列颠处于上升阶段,正在全世界
扩张自己的殖民地;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已不再是欧洲最大的威胁,正慢慢衰弱;在远东,乾隆皇帝
统治下的大清帝国虽然仍主宰着东亚的领导权,但帝国斜阳的第一缕暮气已然出现,帝国的根基开始动
摇。这几个曾经主宰世界命运的帝国,有的在保持了一百余年的霸权后黯然退出,如不列颠;有的在民
族革命后重新建国,如土耳其;有的在历经欺凌和磨难后凤凰涅盘,通过百余年的斗争,再次屹立于世
界东方,如中国。只有美国,在制宪立国后一路顺风顺水,国运如初生的太阳节节向上,虽有4年的内战
,但未伤筋骨。而在后面的历次对外战争中,只有越战和韩战才尝到“不能胜利”(失败的别称)的味
道,两次大战更是大发横财,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至今未现衰迹。
对此,我不禁要问:美国能够从容地先立宪,再建国,真的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吗?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哪一个才是初生的合众国能够发展壮大到今天
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最重要的原因呢?
还望各位仁兄不吝赐教。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27 18:26
美国壮大的原因有很多,不过把原因归结于宪法肯定是片面的。
地理肯定也是重要的方面,二战时期英国如果是与欧洲相连,肯定就被德国给灭了,美国、日本、英国这几个国家都是靠海洋建立了霸权,他们都没有一个强大的陆地威胁。相反其他几个国家如法国、德国、俄国由于互相的牵制而受到制约。美国本身是一个大国,而且拉美国家经济都不强,很容易就成为了美国的附庸,等于整个美洲都是美国的大后方,这个条件是别国羡慕的。
就人的方面,美国没有经历封建时期,移民又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所以发展资本主义障碍也少。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27 19:00
美国在制宪立国之后远不是一帆风顺,别的不说,仅仅几十年之后,就发生了南北战争,实际上这个矛盾由来已久,在制宪时候已经有人感觉到了,不过也是没办法,最后终于通过战争而不是宪法解决了
美国的宪法当然不是没帮助,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当欧洲还在谋求精耕细作的时候,美国可以把牛羊当作野兽一样放养,把土地作为消耗品一样浪费,炼钢也是不重视成本,比德国浪费的多,就是这样,还是很富,汽车也生在欧洲,长在美国,没办法,欧洲穷
如果说美国超过中国还能归结为宪法的原因,那么超越欧洲就实在是因为环境和资源了
对美国宪法实在不必迷信
作者:
偷心猎人 时间: 2005-12-27 20:26
美国宪法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不过美国强国可不止靠宪法这么简单。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28 08:49
看了各位的说法,觉得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宪法,而是众多原因的合力。
但如果没有这部宪法,我想美国不会有今天的强大。因为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家体制:联邦,介于共和国与邦联间的妥协方案。可谓建立了美国的根本。正如我前面所说,虽有过一次内战,但总的来说国家发展比较顺利。
试想如果美国当时没有这部宪法来建国,13个殖民地势必四分五裂,所以我还是认为,在众多的原因中,有这部宪法作保障是美国保持持续强大的最重要原因,正是如此,美国的总统才不会成为德国的希特勒。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5-12-28 09:16
法律重要么?
你重视它才重要,不重视会怎样?
南北战争,要是重视宪法,南方根本不会宣布脱离
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
这一切跟宪法好与坏又有什么直接因果关系呢?
作者:
偷心猎人 时间: 2005-12-28 09:29
南北战争,要是重视宪法,南方根本不会宣布脱离
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
嗯,南方失败了,也就不存在“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的如果。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5-12-28 09:51
原帖由
偷心猎人于2005-12-28, 9:29:38发表
南北战争,要是重视宪法,南方根本不会宣布脱离
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
嗯,南方失败了,也就不存在“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的如果。
美国强大了,也不存在“如果没有这部宪法,美国会不会强大”这样的问题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05-12-28 10:53
有一部良宪,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5-12-28 11:13
宪法好不好
并不那么重要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28 11:19
原帖由真理无常于2005-12-28, 9:16:57发表
法律重要么?
你重视它才重要,不重视会怎样?
南北战争,要是重视宪法,南方根本不会宣布脱离
要是南方胜利,更加不知道今天的美国会怎样
这一切跟宪法好与坏又有什么直接因果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试想如果美国在建国时仿效欧陆的国家体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独裁,美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充分保障了。所以说南北战争的结果,正是宪法中的精华得到美国人民支持的最佳证明(1787年制宪时为了妥协,默许南部各州蓄奴,是宪法最初版本的缺陷),也正是有了宪法中人人生来平等自由,有追求幸福等天赋权利,才能引导北部各州坚持将战争继续。也就是说,有了最高纲领和最后底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我们的《反国家分裂法》。
真理兄谈的是“重视”,而小弟说的则是“重要”。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5-12-28 11:46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28, 11:19:33发表
当然有关系,试想如果美国在建国时仿效欧陆的国家体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独裁,美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充分保障了。所以说南北战争的结果,正是宪法中的精华得到美国人民支持的最佳证明(1787年制宪时为了妥协,默许南部各州蓄奴,是宪法最初版本的缺陷),也正是有了宪法中人人生来平等自由,有追求幸福等天赋权利,才能引导北部各州坚持将战争继续。也就是说,有了最高纲领和最后底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我们的《反国家分裂法》。
真理兄谈的是“重视”,而小弟说的则是“重要”。
我朝建国之初的宪法相比今日的版本,在有些民众权利上更进一步
结果如何?
不重视,何来重要
我的观点类似“鸡和蛋”:分不清先后;
又或者“内外因”:本身好50%,有被重视的可能和基础50%
既然我不能说鸡比蛋重要或者蛋比鸡重要
也不能说内外因哪个更重要一点
那么,我觉得说宪法好不好对国家的作用比其他因素大的论断也是不合适的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2-28 12:43
宪法固然重要。
但是单有一本好宪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万事无忧了。否则,当年刘少奇拿出宪法,不就万事大吉了?
美国的建设,以创建一部好的宪法为开端,以遵守并且维护这部好的宪法为进程,才能有今天。
作者:
占卜者艾玛 时间: 2005-12-28 12:58
再好的宪法没有执行那等于是废纸.
美国宪法的优点就是能保证自己的执行....
==============================================
一部宪法的诞生如同一个婴儿降生,通过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他的天资
是否比较优越,但最终决定他成就的后天的因素要多于先天的.这后天的因素可能就是
执行和宪法修正等因素..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28 15:23
原帖由
真理无常于2005-12-28, 11:46:24发表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28, 11:19:33发表
当然有关系,试想如果美国在建国时仿效欧陆的国家体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独裁,美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充分保障了。所以说南北战争的结果,正是宪法中的精华得到美国人民支持的最佳证明(1787年制宪时为了妥协,默许南部各州蓄奴,是宪法最初版本的缺陷),也正是有了宪法中人人生来平等自由,有追求幸福等天赋权利,才能引导北部各州坚持将战争继续。也就是说,有了最高纲领和最后底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我们的《反国家分裂法》。
真理兄谈的是“重视”,而小弟说的则是“重要”。
我朝建国之初的宪法相比今日的版本,在有些民众权利上更进一步
结果如何?
不重视,何来重要
我的观点类似“鸡和蛋”:分不清先后;
又或者“内外因”:本身好50%,有被重视的可能和基础50%
既然我不能说鸡比蛋重要或者蛋比鸡重要
也不能说内外因哪个更重要一点
那么,我觉得说宪法好不好对国家的作用比其他因素大的论断也是不合适的
嗯,也许这样描述我的观点更为合适一些: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为他们能将正确保障美国人民基本权利的意志写入宪法并坚持贯彻下来。
小弟并不是认为有了宪法,美国人就自然强大了,南北战争也好,美国历次修宪也好,都是为了维护“保障人民基本权利”这个最高纲领在做事情。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28 15:29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28, 15:23:56发表
原帖由真理无常于2005-12-28, 11:46:24发表
[quote]原帖由子越于2005-12-28, 11:19:33发表
当然有关系,试想如果美国在建国时仿效欧陆的国家体制,很有可能形成新的独裁,美国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权利也就得不到充分保障了。所以说南北战争的结果,正是宪法中的精华得到美国人民支持的最佳证明(1787年制宪时为了妥协,默许南部各州蓄奴,是宪法最初版本的缺陷),也正是有了宪法中人人生来平等自由,有追求幸福等天赋权利,才能引导北部各州坚持将战争继续。也就是说,有了最高纲领和最后底线。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我们的《反国家分裂法》。
真理兄谈的是“重视”,而小弟说的则是“重要”。
我朝建国之初的宪法相比今日的版本,在有些民众权利上更进一步
结果如何?
不重视,何来重要
我的观点类似“鸡和蛋”:分不清先后;
又或者“内外因”:本身好50%,有被重视的可能和基础50%
既然我不能说鸡比蛋重要或者蛋比鸡重要
也不能说内外因哪个更重要一点
那么,我觉得说宪法好不好对国家的作用比其他因素大的论断也是不合适的
嗯,也许这样描述我的观点更为合适一些: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为他们能将正确保障美国人民基本权利的意志写入宪法并坚持贯彻下来。
小弟并不是认为有了宪法,美国人就自然强大了,南北战争也好,美国历次修宪也好,都是为了维护“保障人民基本权利”这个最高纲领在做事情。 [/quote]
好象相反,美国超越欧洲一部分是资源原因,一部分恰恰是因为美国人注重效率不注重公平
保障美国人民基本权利这种说法其实。。。。。。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28 15:32
美国的很多东西都被人神话了,比如独立,比如宪法,比如华盛顿
其实苏联也一度强大,可是却很少有赞扬苏联宪法的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2-28 20:48
强大不是被人赞颂的主因,“以德服人”才能被人赞颂。
其实,仔细看看,美国的政治,就是人之常情,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特别的地方就是:这些人之常情的东西,居然能两百多年没受到严重干扰地保持下来。
我觉得这和美国国家构成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移民来源复杂的地区和国家,政治相对开明,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的团体,较少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单独团体,所以,大家必须通过协商,通过遵守协议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美国政治,从殖民地时代起,就是这样进行的。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29 10:50
原帖由Phil于2005-12-28, 20:48:34发表
强大不是被人赞颂的主因,“以德服人”才能被人赞颂。
其实,仔细看看,美国的政治,就是人之常情,没什么特别的。但是特别的地方就是:这些人之常情的东西,居然能两百多年没受到严重干扰地保持下来。
我觉得这和美国国家构成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移民来源复杂的地区和国家,政治相对开明,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的团体,较少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单独团体,所以,大家必须通过协商,通过遵守协议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美国政治,从殖民地时代起,就是这样进行的。
兄所言极是,美国宪法的精髓就体现在此,能维护美国老百姓的“人之常情”200多年不动摇。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29 11:13
我认为楼主混淆了一个问题,就是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区别。
宪法当然很重要,缺了它就不行,但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必要的。
例如,人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哪个不重要,哪个最重要?你不能说,人是因为有了空气才活下来的,所以说宪法是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
美国宪法的精髓就体现在此,能维护美国老百姓的“人之常情”200多年不动摇。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2-29 16:46
巡按使,美国黑人的地位问题,其实不是我们过去那么简单地一概而论的。如果要严格讨论,得分州来。我的记性不太好,依稀记得好像马萨诸塞州还是罗得岛州还在殖民地时代就已经废奴了,所有人等一律平等。而南部农业州,比如阿拉巴马,密西西比等,都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才彻底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我们过去都说“美国政府”对待黑人不平等等等,实际上是“简化”说法,应该说“美国部分州政府”不平等对待黑人兄弟。因为在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中,站在黑人背后的最大力量,就是美国联邦政府。
--看过《阿甘正传》应该记得,当年是美国总统下令让联邦特工护送黑人学生进入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的。
按照最原始版本来说,美国宪法最大的特征,其实是妥协。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29 19:28
原帖由Phil于2005-12-29, 16:46:11发表
巡按使,美国黑人的地位问题,其实不是我们过去那么简单地一概而论的。如果要严格讨论,得分州来。我的记性不太好,依稀记得好像马萨诸塞州还是罗得岛州还在殖民地时代就已经废奴了,所有人等一律平等。而南部农业州,比如阿拉巴马,密西西比等,都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才彻底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我们过去都说“美国政府”对待黑人不平等等等,实际上是“简化”说法,应该说“美国部分州政府”不平等对待黑人兄弟。因为在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中,站在黑人背后的最大力量,就是美国联邦政府。
--看过《阿甘正传》应该记得,当年是美国总统下令让联邦特工护送黑人学生进入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的。
按照最原始版本来说,美国宪法最大的特征,其实是妥协。
最后一句话有道理
美国宪法最大的特征,其实是妥协
所以另一方面来说,一部以妥协为最大特征的宪法,必然是不够正义的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5-12-29 19:34
制订了自己的法律自己就必须遵从它,否则这只是一张白纸。
或许,我们现在也应该谈谈为何美国人会这么遵从它的法律?
难道它制订出来后并没有遭到反抗么?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29 19:41
原帖由轩辕苍龙于2005-12-29, 19:34:34发表
制订了自己的法律自己就必须遵从它,否则这只是一张白纸。
或许,我们现在也应该谈谈为何美国人会这么遵从它的法律?
难道它制订出来后并没有遭到反抗么?
南北战争就是最大的反抗吧,并且最终违反的一方胜利了,遵守的一方妥协了
作者:
ptcn 时间: 2005-12-29 20:48
宪法本身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纸面上的宪法不过是这些因素的一种表达。即使在有了宪法之后,真正起作用的,与其说是那些纸张上的法律条文,还不如说是产生、维持宪法的那些社会因素。
所以,如果一个社会生成了一部纸面上的宪法但实际上并没有宪法内容的现实存在所必需的那些社会因素,那么,这部宪法就只能是一纸空文。
美国能够崛起,和秦汉唐的中原能够崛起(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大不列颠等等的崛起),是同样的深层原因,所谓“各领风骚几百年”。美国的一些政论专题节目中,有时会提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美国)是否会象昔日的世界帝国一样,走上衰亡的宿命之路?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0 12:12
原帖由马岱于2005-12-29, 11:13:12发表
我认为楼主混淆了一个问题,就是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区别。
宪法当然很重要,缺了它就不行,但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必要的。
例如,人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哪个不重要,哪个最重要?你不能说,人是因为有了空气才活下来的,所以说宪法是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马兄,以兄之见,美国崛起乃至独霸世界的几个原因之间(宪法和联邦体制、地理环境、历史机遇),重要性是平等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从前面小弟所举的事例来看,没有一个好的宪法或者说维护宪法意志的政治体制,恰好是其它帝国逐渐走向衰弱的共同原因,如罗马、奥斯曼、不列颠、蒙古和大清帝国。
其中,奥斯曼、罗马都横跨欧亚非三洲;大清最盛时自不必说,将明代的疆域扩张了三倍有余;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幅员最广大的帝国;大不列颠则为日不落帝国。地利一项,这些帝国都无可挑剔。再看机遇,当这些帝国最盛时,周围没有一个敌对势力能出其右,故也不必说。她们缺乏的,恰恰都是一个能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权利的国家体制。也许不列颠是她们中间做的最好的,但殖民帝国的强大毕竟是建立在对被殖民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根基并不牢固,所以最终仍然走向衰落。
故兄能否对此做出解释,以解小弟之惑呢?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0 13:21
原帖由马岱于2005-12-29, 11:13:12发表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马兄,我觉得看待历史事件要兼顾历史背景,在美国制宪的时候,确实是通过妥协完成了宪法,并为73年后的内战埋下祸根。但它毕竟通过法律手段,在北部各州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度。我们中国人常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做到这样,已然不易。美国的开国元勋们都比较务实,只要能让13个邦在一起组成联邦而不是邦联,再通过修正案将《独立宣言》中的“人民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写入宪法并最大限度地落实,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南部各州的蓄奴虽然继续得到延续,但毕竟是“失道寡助”,一步步地被历史淘汰,最终通过内战完全失败。
此外对于美国公民中的少数种族或者有色人种,美国也在后来一步步逐渐落实了基本的人权保障,虽然离1887年已然过去了很久,虽然到现在美国仍然有种族歧视。不可否认,在1887年,美国宪法在世界上的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文本。
所以说,虽然美国宪法中所保障的社会人群是逐渐扩大到全体美国人民的,但关于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精神,却的确是从制宪一直延续到今日。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5-12-30 14:20
罗马帝国有制宪的条件嘛???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09:49
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0, 14:20:20发表
罗马帝国有制宪的条件嘛???
正是因为罗马等帝国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无论地理位置再好,机遇再佳,仍然无法摆脱衰落的命运啊!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31 10:14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0, 12:12:16发表
原帖由马岱于2005-12-29, 11:13:12发表
我认为楼主混淆了一个问题,就是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区别。
宪法当然很重要,缺了它就不行,但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必要的。
例如,人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哪个不重要,哪个最重要?你不能说,人是因为有了空气才活下来的,所以说宪法是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马兄,以兄之见,美国崛起乃至独霸世界的几个原因之间(宪法和联邦体制、地理环境、历史机遇),重要性是平等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从前面小弟所举的事例来看,没有一个好的宪法或者说维护宪法意志的政治体制,恰好是其它帝国逐渐走向衰弱的共同原因,如罗马、奥斯曼、不列颠、蒙古和大清帝国。
其中,奥斯曼、罗马都横跨欧亚非三洲;大清最盛时自不必说,将明代的疆域扩张了三倍有余;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幅员最广大的帝国;大不列颠则为日不落帝国。地利一项,这些帝国都无可挑剔。再看机遇,当这些帝国最盛时,周围没有一个敌对势力能出其右,故也不必说。她们缺乏的,恰恰都是一个能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权利的国家体制。也许不列颠是她们中间做的最好的,但殖民帝国的强大毕竟是建立在对被殖民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根基并不牢固,所以最终仍然走向衰落。
故兄能否对此做出解释,以解小弟之惑呢?
首先这个比较当中,除了英国其他国家都是封建国家根本没有可比性。而英国虽然现在不行了,但也是曾经称霸上百年了,美国还不到一百年了,何况英国地域狭小,条件比美国差不少,是不是也要研究英国的成功之道?英国的成功是不是也是因为它的宪法?
美国会不会走向衰落这是未来的事,不好去说,不过拿一个未定论的东西去比较已经定论的历史肯定是不公平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31 10:16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0, 13:21:17发表
原帖由马岱于2005-12-29, 11:13:12发表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马兄,我觉得看待历史事件要兼顾历史背景,在美国制宪的时候,确实是通过妥协完成了宪法,并为73年后的内战埋下祸根。但它毕竟通过法律手段,在北部各州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度。我们中国人常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做到这样,已然不易。美国的开国元勋们都比较务实,只要能让13个邦在一起组成联邦而不是邦联,再通过修正案将《独立宣言》中的“人民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写入宪法并最大限度地落实,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南部各州的蓄奴虽然继续得到延续,但毕竟是“失道寡助”,一步步地被历史淘汰,最终通过内战完全失败。
此外对于美国公民中的少数种族或者有色人种,美国也在后来一步步逐渐落实了基本的人权保障,虽然离1887年已然过去了很久,虽然到现在美国仍然有种族歧视。不可否认,在1887年,美国宪法在世界上的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文本。
所以说,虽然美国宪法中所保障的社会人群是逐渐扩大到全体美国人民的,但关于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精神,却的确是从制宪一直延续到今日。
这段话把美国宪法定义在一个法律范畴之内,这个观点可以接受。
------美国宪法是一个好的法律文本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5-12-31 10:18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9:49:51发表
正是因为罗马等帝国没有这个条件,所以无论地理位置再好,机遇再佳,仍然无法摆脱衰落的命运啊!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0:34
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0:35
原帖由
马岱于2005-12-31, 10:14:10发表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0, 12:12:16发表
[quote]原帖由马岱于2005-12-29, 11:13:12发表
我认为楼主混淆了一个问题,就是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区别。
宪法当然很重要,缺了它就不行,但并不能说明它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还有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必要的。
例如,人需要空气、水、阳光、食物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必需品,哪个不重要,哪个最重要?你不能说,人是因为有了空气才活下来的,所以说宪法是美国强大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个么,好像过了近两百年,黑人兄弟的地位才有所改善,他们肯定不同意这个观点。
马兄,以兄之见,美国崛起乃至独霸世界的几个原因之间(宪法和联邦体制、地理环境、历史机遇),重要性是平等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从前面小弟所举的事例来看,没有一个好的宪法或者说维护宪法意志的政治体制,恰好是其它帝国逐渐走向衰弱的共同原因,如罗马、奥斯曼、不列颠、蒙古和大清帝国。
其中,奥斯曼、罗马都横跨欧亚非三洲;大清最盛时自不必说,将明代的疆域扩张了三倍有余;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幅员最广大的帝国;大不列颠则为日不落帝国。地利一项,这些帝国都无可挑剔。再看机遇,当这些帝国最盛时,周围没有一个敌对势力能出其右,故也不必说。她们缺乏的,恰恰都是一个能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权利的国家体制。也许不列颠是她们中间做的最好的,但殖民帝国的强大毕竟是建立在对被殖民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根基并不牢固,所以最终仍然走向衰落。
故兄能否对此做出解释,以解小弟之惑呢?
首先这个比较当中,除了英国其他国家都是封建国家根本没有可比性。而英国虽然现在不行了,但也是曾经称霸上百年了,美国还不到一百年了,何况英国地域狭小,条件比美国差不少,是不是也要研究英国的成功之道?英国的成功是不是也是因为它的宪法?
美国会不会走向衰落这是未来的事,不好去说,不过拿一个未定论的东西去比较已经定论的历史肯定是不公平的。 [/quote]
马兄,小弟的本意见楼上。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5-12-31 10:36
美国逐渐走向帝国化,霸权化,可能最终自己无法左右自己。---民主(自己界定的)纳粹而已--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0:42
klause在世界风云中的帖子往往有独到见地,小弟曾拜读不少,颇为受益。
不过小弟想和大家讨论的,是美国从建国到现在持续强大的过程中宪法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预测美国日后的发展。:)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5-12-31 11:11
也许英美法系的特点有利于维持一种比较宽泛但准确的法制环境。相比成文法,我倒是认为其判例架构为法制依据才是国家强大的原因吧。~
至于美国宪法,更多现在是法理精神的体现,对于结构而言,似乎日益萎缩。
子约君研究宪政的水平,佩服的很。呵呵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31 11:30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1, 10:34:06发表
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200年 长吗?我大清也得200年以上吧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1:58
原帖由klause于2005-12-31, 11:11:16发表
也许英美法系的特点有利于维持一种比较宽泛但准确的法制环境。相比成文法,我倒是认为其判例架构为法制依据才是国家强大的原因吧。~
至于美国宪法,更多现在是法理精神的体现,对于结构而言,似乎日益萎缩。
子约君研究宪政的水平,佩服的很。呵呵
klause君言过了,小弟一直对历史和军事有兴趣,这次是在读美国宪法建立的小书《艰难的一跃》(易中天先生著)之后,从世界史角度,感叹各帝国兴衰之余,引起和各位仁兄讨论的念头,哪里谈得上“研究宪政”。
观君之言,小弟的理解是:美英等国法律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判读和贯彻法律意志,而不是在法律的文本上作文章。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准确,望回复。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2:01
原帖由
zsxmmhd于2005-12-31, 11:30:36发表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0:34:06发表
[quote]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200年 长吗?我大清也得200年以上吧 [/quote]
大清帝国的200多年是从定都北京到清帝让位的整个兴衰过程,而美国的200年是从建国到现在,并为出现衰败迹象。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31 12:11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1, 12:01:06发表
原帖由zsxmmhd于2005-12-31, 11:30:36发表
[quote]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0:34:06发表
[quote]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200年 长吗?我大清也得200年以上吧 [/quote]
大清帝国的200多年是从定都北京到清帝让位的整个兴衰过程,而美国的200年是从建国到现在,并为出现衰败迹象。 [/quote]
那也不是很长
其实你你看看,建国200年,中间还一次南北战争
好几个总统死于暗杀(要是放“非民主”国家又被算成政变吧)
大部分时间种族歧视严重
有几次巨大萧条
其实美国真正的好日子也不过就是30年代之后的70多年吧
而且已经显露衰败迹象,恐怕也很难再保持50年的的地位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5-12-31 14:55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1, 11:58:31发表
原帖由klause于2005-12-31, 11:11:16发表
也许英美法系的特点有利于维持一种比较宽泛但准确的法制环境。相比成文法,我倒是认为其判例架构为法制依据才是国家强大的原因吧。~
至于美国宪法,更多现在是法理精神的体现,对于结构而言,似乎日益萎缩。
子约君研究宪政的水平,佩服的很。呵呵
klause君言过了,小弟一直对历史和军事有兴趣,这次是在读美国宪法建立的小书《艰难的一跃》(易中天先生著)之后,从世界史角度,感叹各帝国兴衰之余,引起和各位仁兄讨论的念头,哪里谈得上“研究宪政”。
观君之言,小弟的理解是:美英等国法律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判读和贯彻法律意志,而不是在法律的文本上作文章。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准确,望回复。
不是对法律的判读。
是这样,美国的法院判例,可以作为下一次类似案件的裁决依据。而不是像我国和台湾地区师祖的日本,德国那样,以织结繁密的法网--即大量规则性的成文法来裁案。
美国各个州的司法都有独立性,且在大量实际案例的裁决结论基础上,司法灵活,制度弹性很大,所以美国的法制可以说比较完善。
而美国宪法,只是试图作为解释国家精神的产物,应该说除了标榜民主之外,实际意义不大。
马丁路德金,著名的黑黑人权主义者,就是最爱引用宪法的,但是最后还不是被暗杀 ?
故宪法不能作为社会发展和发达的万金油,但是主旨必须符合那个国家的国情。其后的工作,应该在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中实现最大效果和范围的司法,这样,才能对社会有益。
PS,个人认为中国的宪法,立法和执法都比较专业,但是司法和检法就太容易受到人的因素影响了。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5:05
原帖由
klause于2005-12-31, 14:55:44发表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1:58:31发表
[quote]原帖由klause于2005-12-31, 11:11:16发表
也许英美法系的特点有利于维持一种比较宽泛但准确的法制环境。相比成文法,我倒是认为其判例架构为法制依据才是国家强大的原因吧。~
至于美国宪法,更多现在是法理精神的体现,对于结构而言,似乎日益萎缩。
子约君研究宪政的水平,佩服的很。呵呵
klause君言过了,小弟一直对历史和军事有兴趣,这次是在读美国宪法建立的小书《艰难的一跃》(易中天先生著)之后,从世界史角度,感叹各帝国兴衰之余,引起和各位仁兄讨论的念头,哪里谈得上“研究宪政”。
观君之言,小弟的理解是:美英等国法律体系中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判读和贯彻法律意志,而不是在法律的文本上作文章。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准确,望回复。
不是对法律的判读。
是这样,美国的法院判例,可以作为下一次类似案件的裁决依据。而不是像我国和台湾地区师祖的日本,德国那样,以织结繁密的法网--即大量规则性的成文法来裁案。
美国各个州的司法都有独立性,且在大量实际案例的裁决结论基础上,司法灵活,制度弹性很大,所以美国的法制可以说比较完善。
而美国宪法,只是试图作为解释国家精神的产物,应该说除了标榜民主之外,实际意义不大。
马丁路德金,著名的黑黑人权主义者,就是最爱引用宪法的,但是最后还不是被暗杀 ?
故宪法不能作为社会发展和发达的万金油,但是主旨必须符合那个国家的国情。其后的工作,应该在部门法规和地方法规中实现最大效果和范围的司法,这样,才能对社会有益。
PS,个人认为中国的宪法,立法和执法都比较专业,但是司法和检法就太容易受到人的因素影响了。 [/quote]
美国的法律制度原来如此,不过日本战后被美国占据,连宪法都是在美国的授意下制定的,为何体制和美国相去甚远?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5:09
原帖由
zsxmmhd于2005-12-31, 12:11:26发表
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2:01:06发表
[quote]原帖由zsxmmhd于2005-12-31, 11:30:36发表
[quote]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0:34:06发表
[quote]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200年 长吗?我大清也得200年以上吧 [/quote]
大清帝国的200多年是从定都北京到清帝让位的整个兴衰过程,而美国的200年是从建国到现在,并为出现衰败迹象。 [/quote]
那也不是很长
其实你你看看,建国200年,中间还一次南北战争
好几个总统死于暗杀(要是放“非民主”国家又被算成政变吧)
大部分时间种族歧视严重
有几次巨大萧条
其实美国真正的好日子也不过就是30年代之后的70多年吧
而且已经显露衰败迹象,恐怕也很难再保持50年的的地位 [/quote]
是吗?小弟不这么看,我说的是国运,美国虽有一些小的曲折,但总体势头,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向上的,这一点我想兄应该不会置疑吧。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5-12-31 15:11
日本的和平宪法只是对军队,战争,以及国安架构进行了严格限制,不存在对日本的法律制度作出限制。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5:11
马上就是新年了,祝诸兄节日快乐,小弟平时在单位上网,故可能要等到4号才能回贴,敬请谅解。(呵呵,大家有话还是要说啊)
作者:
子越 时间: 2005-12-31 15:14
原帖由klause于2005-12-31, 15:11:18发表
日本的和平宪法只是对军队,战争,以及国安架构进行了严格限制,不存在对日本的法律制度作出限制。
小弟昨日恰巧买了本《菊与刀》,元旦3天假,刚好可以研读研读,呵呵。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5-12-31 15:22
呵呵,同贺同贺哦!
黄金武士是最近比较火的一本书,菊花和战刀的结果就是一个个黄金“武士”吧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2-31 15:37
原帖由
子越于2005-12-31, 15:09:57发表
原帖由zsxmmhd于2005-12-31, 12:11:26发表
[quote]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2:01:06发表
[quote]原帖由zsxmmhd于2005-12-31, 11:30:36发表
[quote]原帖由子越于2005-12-31, 10:34:06发表
[quote]原帖由心湖一笔斋于2005-12-31, 10:18:56发表
那这样就根本没比较性了
罗马的兴起和灭亡和是否有一部宪法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既然没有关系 以罗马的衰落来验证美国宪法的优越性也是、、、、、
呵呵,小弟只是觉得美国能在建国200余年中保持国运常盛不衰,定有有别于历史上其它曾经辉煌过帝国的地方,所以才提出讨论的。虽然罗马等古代帝国因时代所限,和美国没有太多可比性,但细细想来,封建帝国之所以不能保留到今日,不也是因为此种制度不能保障底层人民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不适合今天的社会么?所以对比虽有些牵强,但并非为对比而对比,只是便于大家思考我们这个帖子的主要议题: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强大的作用和地位吧。
200年 长吗?我大清也得200年以上吧 [/quote]
大清帝国的200多年是从定都北京到清帝让位的整个兴衰过程,而美国的200年是从建国到现在,并为出现衰败迹象。 [/quote]
那也不是很长
其实你你看看,建国200年,中间还一次南北战争
好几个总统死于暗杀(要是放“非民主”国家又被算成政变吧)
大部分时间种族歧视严重
有几次巨大萧条
其实美国真正的好日子也不过就是30年代之后的70多年吧
而且已经显露衰败迹象,恐怕也很难再保持50年的的地位 [/quote]
是吗?小弟不这么看,我说的是国运,美国虽有一些小的曲折,但总体势头,从建国以来一直是向上的,这一点我想兄应该不会置疑吧。 [/quote]
我不认为一直上升,我认为50年代或者60年代才是最高点,之后实际有所下降,总体上升不过100多年,比较长,但是就历史上来说恐怕也不是最突出的(比之罗马共和国、土耳其帝国等上升期也未必有什么优势)而考虑到地理环境和资源因素,就更一般了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10:52
是这样,美国的法院判例,可以作为下一次类似案件的裁决依据。而不是像我国和台湾地区师祖的日本,德国那样,以织结繁密的法网--即大量规则性的成文法来裁案。
美国各个州的司法都有独立性,且在大量实际案例的裁决结论基础上,司法灵活,制度弹性很大,所以美国的法制可以说比较完善。
而美国宪法,只是试图作为解释国家精神的产物,应该说除了标榜民主之外,实际意义不大。
--------------------------------------------------------------------
宪法实际意义不大? 法院的判决, 尤其是最高法院, 它判决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美国宪法。在此基础上,每次的判例可以作为下次类似案件的参考, 一直到出现新的司法挑战,旧的判例才会被推翻。不同时代,对于宪法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局限性。
另外,为什么每个州的司法都有很大的独立性? 原因就在与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判例架构绝对不是美国国家强盛的原因,判例它遵循的原则就是宪法。不过宪法也只是为这个国家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 美国强盛的原因有很多的。没有历史也是它的一个优势.
美国的发展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定下了民主的基调. 而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也做了最好的表率,华盛顿,杰斐逊在两届任满后,都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今天我们看到美国总统至多只能连任两届, 不过罗斯福是唯一的例外。直到今天,我们在说世界上最典型的总统共和制国家时, 都会毫不犹豫的提到美国。但该宪法留下两大问题: 种族歧视和黑人奴隶制.
19世纪, 美国领土扩张,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使的美国由原先的只临近大西洋, 发展到今天的濒临两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的美国超过英国,工业产值为世界第一。但金融中心仍在伦敦。
一战令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
二战令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最终从法律上彻底解决了种族歧视这一问题。现代意义的种族歧视与200年前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情况也微妙复杂很多。
苏联解体令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总之,美国的强大看似偶然,却也必然。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11:00
原帖由klause于2005-12-31, 10:36:13发表
美国逐渐走向帝国化,霸权化,可能最终自己无法左右自己。---民主(自己界定的)纳粹而已--
这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宪法主要是确定了国内的政治体制和法制。与美国的对外政策没有必然联系。美国是不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相对),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
此外,我想说的一点是,当某个国家的实力一枝独秀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它必然会走上争霸的道路。罗马,英国,美国,前苏联莫不如此. 在争霸的过程中,这些国家也就会提出相应的口号。美国提出的是"民主", 这里的民主可以看做是政治口号,与美国国内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11:18
原帖由Phil于2005-12-28, 12:43:17发表
美国的建设,以创建一部好的宪法为开端,以遵守并且维护这部好的宪法为进程,才能有今天。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6-1-1 13:15
原帖由Veromca于2006-01-01, 11:00:08发表
这应该一分为二来看.
宪法主要是确定了国内的政治体制和法制。与美国的对外政策没有必然联系。美国是不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相对),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
此外,我想说的一点是,当某个国家的实力一枝独秀的时候,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它必然会走上争霸的道路。罗马,英国,美国,前苏联莫不如此. 在争霸的过程中,这些国家也就会提出相应的口号。美国提出的是"民主", 这里的民主可以看做是政治口号,与美国国内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也认同这个观点
就是美国把自己宪法精神导向全世界的说法是口号 也是不可能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产生都离不开国内的土壤 而把这样的宪法无限制地当作万金油用在其他不同土壤的国家之上 始终是空中楼阁的说法
好比罗马共和国时期 其古典宪法壮大了公民阶层 给罗马带来了繁荣和扩张 但是当罗马财富 疆土 种族都大大增加的时候 古典宪法已经越来越不能被广泛地接受了 随之而来地就是暴民政治 最终被独裁所利用
作者:
Phil 时间: 2006-1-1 17:02
基本赞同Veromca的观点。Klause过分削弱了美国宪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尤其是“言论自由”这一条,从民权运动,越战,到80年代的国旗法案,如今的伊战的反战运动中,这一条款多次做为民间强大的法律武器来抵抗政府行政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侵犯以及挑衅。
作者:
Phil 时间: 2006-1-1 17:06
心湖兄说的,也深得我心。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是可以超越自己的客观情况,凭空制定的。美国宪法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以及能在后来2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保障美国公民及其团体有效行使自身权利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其天时地利人和所成。同时期的法国大革命,就没有催生出类似的政治结果,而是将法兰西带入一个又一个不断循环在“暴政-暴动”的怪圈中,直到将近一百年后。
同样,中国的宪政建设和社会制度的完善,也绝对不是照搬就能解决的,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不过,这丝毫不阻碍我们从他人经验教训中获取有益的指导。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1-1 21:13
原帖由Veromca于2006-01-01, 10:52:18发表
是这样,美国的法院判例,可以作为下一次类似案件的裁决依据。而不是像我国和台湾地区师祖的日本,德国那样,以织结繁密的法网--即大量规则性的成文法来裁案。
美国各个州的司法都有独立性,且在大量实际案例的裁决结论基础上,司法灵活,制度弹性很大,所以美国的法制可以说比较完善。
而美国宪法,只是试图作为解释国家精神的产物,应该说除了标榜民主之外,实际意义不大。
--------------------------------------------------------------------
宪法实际意义不大? 法院的判决, 尤其是最高法院, 它判决的最主要依据就是美国宪法。在此基础上,每次的判例可以作为下次类似案件的参考, 一直到出现新的司法挑战,旧的判例才会被推翻。不同时代,对于宪法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局限性。
另外,为什么每个州的司法都有很大的独立性? 原因就在与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治体制--- 三权分立.
判例架构绝对不是美国国家强盛的原因,判例它遵循的原则就是宪法。不过宪法也只是为这个国家制定了一个基本框架. 美国强盛的原因有很多的。没有历史也是它的一个优势.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定下了民主的基调. 而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也做了最好的表率,华盛顿,杰斐逊在两届任满后,都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今天我们看到美国总统至多只能连任两届, 不过罗斯福是唯一的例外。直到今天,我们在说世界上最典型的总统共和制国家时, 都会毫不犹豫的提到美国。但该宪法留下两大问题: 种族歧视和黑人奴隶制.
19世纪, 美国领土扩张,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使的美国由原先的只临近大西洋, 发展到今天的濒临两洋,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的美国超过英国,工业产值为世界第一。但金融中心仍在伦敦。
一战令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
二战令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最终从法律上彻底解决了种族歧视这一问题。现代意义的种族歧视与200年前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情况也微妙复杂很多。
苏联解体令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总之,美国的强大看似偶然,却也必然。
不敢苟同
首先美国现在的国力强大并非是一直强大的,历史机遇把握的问题不能够混淆为宪法的作用。
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的位置和参战时间以及战时贸易,都可以说占尽了其他集团或者联盟的便宜。你不能说这惊人的资本积累来自于一个所谓民主的宪法,应该说美国的国库是拜二次世界大战所赐而充盈。
1929年,当全世界经济危机时,当时世界经济领头羊正是美国,但是这是在一战精明投机的结果。但纳粹和日本军阀横行的整个30年代,美国当时奉行的自己光荣孤立的门罗主义,直到1940年底,美国还在向日本出口废旧钢铁和专利。其精神比起宪法而言如何?可以说当时美国在世界上是自私和卑鄙的。
1914年,世界经济最强国家为英联邦,其次德国,美国也就和法国可比,缘何1918年美国一跃为世界第一?和它的宪法有关吗?
1945年,在网罗大批原纳粹科学家同时,大量占有英,法,以及德国的贸易通道,以战时工业和大量战败国人才为基础,造就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和它的宪法有关吗?
由此得知,考察美国,要从当时世界任何有关系的国家着眼,而非找一个看若万能的东西来附会。
故,其宪法,体现的更多是精神,但实际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规范与指导,至于保证民权和民主形式的定义,那是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对公民必须规定的(共和也是建立在一种民主之上),也许美式民主形式比较先进?但在历史没有作出结论之前,最好不要说:是。
至于判例制度的优点,自然在于培育有利于法制环境成长的因素,而宪法不过一个提纲而已,没有什么对美国国力有益的地方---因为国力强盛并非意味着完全民主的国民富足。我的意思很明显吧?不能按照您的理解:即判例是决定性的。而宪法是空洞的。
这个论题不可延伸。也不能延伸。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21:47
首先美国现在的国力强大并非是一直强大的,历史机遇把握的问题不能够混淆为宪法的作用。
---------------------------------------
我列举那些事实并非针对你的观点。而是因为前面有人将美国强大片面归结为宪法的作用. 是我没写清楚,汗.
1929年,当全世界经济危机时,当时世界经济领头羊正是美国,但是这是在一战精明投机的结果。但纳粹和日本军阀横行的整个30年代,美国当时奉行的自己光荣孤立的门罗主义,直到1940年底,美国还在向日本出口废旧钢铁和专利。其精神比起宪法而言如何?
-------------------------------------------------------
宪法是对国内的政策方针。而你的举例全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也会出现在宪法中吗? 如果真有的话,谁啃的完宪法? 美国的外交方针时时在调整,"门户开放",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等, 但得提醒下你,这只是对外措施,不属于宪法内容。又有什么可比性?
1914年,世界经济最强国家为英联邦,其次德国,美国也就和法国可比,缘何1918年美国一跃为世界第一?和它的宪法有关吗?
---------------------------------------------------------
或许你应该查查历史书,高二的书就有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一战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二战后,是政治,军事,经济第一强国。同样,我并没说明它和宪法有联系,原因见上。(包括下段,拜托, 不要用那么多的问号. @@)
故,其宪法,体现的更多是精神,但实际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规范与指导,至于保证民权和民主形式的定义,那是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对公民必须规定的(共和也是建立在一种民主之上),也许美式民主形式比较先进?但在历史没有作出结论之前,最好不要说:是。
----------------------------------------------------
美国现在实行的是不是三权分立? 这种政治体制在什么时候得到法律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这还不是实质性的规范与指导? 每个宪法都会对公民规定民权,这话不错,问题是美国的民权在很多时候是真正得到落实的。如何落实? 如何保障? 宪法。资本主义社会于封建社会的显著不同就是,封建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不是宪法的法律约束,人们的民权如何实行?
至于判例制度的优点,自然在于培育有利于法制环境成长的因素,而宪法不过一个提纲而已,没有什么对美国国力有益的地方---因为国力强盛并非意味着完全民主的国民富足。我的意思很明显吧?不能按照您的理解:即判例是决定性的。而宪法是空洞的。
---------------------------------------------------------
你对法律约束力的理解真的是比较有限。请你先把我之前的话看明白再回吧. 最后,判例判例,总要有个源头, 这源头是什么? 法官的一句话? 还是总统的? 宪法。不同时代解读不同,就这么简单。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21:58
我完整阐述我的观点:
1. 美国强大的原因有很多。有历史原因,有地理因素,等等。所以我反对一些铜子将宪法作用无限夸大的观点.
2. 我也不赞同clause将宪法只视某种精神的观点。
3. 美国宪法对于美国国内的自身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是该宪法为美国定下了民主的基调, 规定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政治体制,所以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但是这个国家直到今天还是安如磐石, 宪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
总之,美国宪法对美国的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但不是唯一的。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1 22:00
原帖由Phil于2006-01-01, 17:02:29发表
基本赞同Veromca的观点。Klause过分削弱了美国宪法在实践中的作用。尤其是“言论自由”这一条,从民权运动,越战,到80年代的国旗法案,如今的伊战的反战运动中,这一条款多次做为民间强大的法律武器来抵抗政府行政机构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侵犯以及挑衅。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1-1 22:42
原帖由Veromca于2006-01-01, 21:47:28发表
首先美国现在的国力强大并非是一直强大的,历史机遇把握的问题不能够混淆为宪法的作用。
---------------------------------------
我列举那些事实并非针对你的观点。而是因为前面有人将美国强大片面归结为宪法的作用. 是我没写清楚,汗.
1929年,当全世界经济危机时,当时世界经济领头羊正是美国,但是这是在一战精明投机的结果。但纳粹和日本军阀横行的整个30年代,美国当时奉行的自己光荣孤立的门罗主义,直到1940年底,美国还在向日本出口废旧钢铁和专利。其精神比起宪法而言如何?
-------------------------------------------------------
宪法是对国内的政策方针。而你的举例全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也会出现在宪法中吗? 如果真有的话,谁啃的完宪法? 美国的外交方针时时在调整,"门户开放",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等, 但得提醒下你,这只是对外措施,不属于宪法内容。又有什么可比性?
1914年,世界经济最强国家为英联邦,其次德国,美国也就和法国可比,缘何1918年美国一跃为世界第一?和它的宪法有关吗?
---------------------------------------------------------
或许你应该查查历史书,高二的书就有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一战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二战后,是政治,军事,经济第一强国。同样,我并没说明它和宪法有联系,原因见上。(包括下段,拜托, 不要用那么多的问号. @@)
故,其宪法,体现的更多是精神,但实际而言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规范与指导,至于保证民权和民主形式的定义,那是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对公民必须规定的(共和也是建立在一种民主之上),也许美式民主形式比较先进?但在历史没有作出结论之前,最好不要说:是。
----------------------------------------------------
美国现在实行的是不是三权分立? 这种政治体制在什么时候得到法律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这还不是实质性的规范与指导? 每个宪法都会对公民规定民权,这话不错,问题是美国的民权在很多时候是真正得到落实的。如何落实? 如何保障? 宪法。资本主义社会于封建社会的显著不同就是,封建社会是人治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不是宪法的法律约束,人们的民权如何实行?
至于判例制度的优点,自然在于培育有利于法制环境成长的因素,而宪法不过一个提纲而已,没有什么对美国国力有益的地方---因为国力强盛并非意味着完全民主的国民富足。我的意思很明显吧?不能按照您的理解:即判例是决定性的。而宪法是空洞的。
---------------------------------------------------------
你对法律约束力的理解真的是比较有限。请你先把我之前的话看明白再回吧. 最后,判例判例,总要有个源头, 这源头是什么? 法官的一句话? 还是总统的? 宪法。不同时代解读不同,就这么简单。
是滴是滴,1914年美国工业是世界第一,记忆有误,记得是英国14%,德奥19%,美国1/3,记成了13%~~
我列举那些事实并非针对你的观点。而是因为前面有人将美国强大片面归结为宪法的作用. 是我没写清楚,汗.
看出来了
宪法是对国内的政策方针。而你的举例全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也会出现在宪法中吗? 如果真有的话,谁啃的完宪法? 美国的外交方针时时在调整,"门户开放", "大棒政策", "金元外交"等, 但得提醒下你,这只是对外措施,不属于宪法内容。又有什么可比性?
现在如果讨论单一国内宪法,那么应该是在一个国家或者两个国家的范围内。不过你应该知道,美国自2战后凡全球事务多以其宪法精神作为衡量依据,所以才会有干涉与内政的说法。故如果讨论中国修宪长短是非,那么你的话无可置驳,但是如果以全球角度--事实上美国也一直自诩为世界样板,那么你的论据则是狭隘的。
你对法律约束力的理解真的是比较有限。请你先把我之前的话看明白再回吧. 最后,判例判例,总要有个源头, 这源头是什么? 法官的一句话? 还是总统的? 宪法。不同时代解读不同,就这么简单。
可能我们对约束力的理解不同,美国总统可不是兼职的,尽管向宪法宣誓效忠,但是可以在宪法中作的事却是天壤之别。故美国宪法并非不同时代解读不同,美宪至今已经有27项有效修正案,显然是在增补酌益而非坚持所谓经典正源。过于强调单一,国内,且静止的一个宪法偶像,你也许?
呵呵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2 08:17
不和你扯那么多了,谁正确别人自有评价。
说说美国1787宪法诞生的背景. <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了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独立. 独立后的13个州, 实际是13个主权国家,大陆会议对各州没有多大约束力. 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邦联条例>, 这是美国第一部宪法. 按照该条例的规定,邦联未设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 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任何规定。因此,邦联政府无力解决独立战争胜利后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修改宪法,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1787年, 来自各州的55名代表重新聚在一起,制定新的宪法。在这次制宪会议上,大州和小州, 南方州和北方州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南方州甚至以退出邦联相威胁。最后通过的草案是康涅狄格州的"大妥协案": 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参议员各州都出2名,众议员按"邦联比例"出; 国会有权征收关税..........
如果宪法不重要, 为什么这些美国国父要争的你死我活的? 敢情你的目光更长远? 1787年前邦联连行政首脑,国会连征收关税都不能, 今天呢?
那么你又清楚"水门案"吗? 尼克松为什么最后会栽? 国会为什么有权力去调查, 弹劾他? 这些都清清楚楚地写在宪法中,是法律所保障的。尼克松在最后就说过一句话:" 我尊重宪法. "
那么你又清楚黑人民权运动吗? 知道由马丁 路德 金发起的"不入座运动"吗? 这种非暴力运动是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因此最后也是得到了总统的支持。
宪法规定人们有新闻自由,结社自由等。三K党臭名昭著, 当三K党成员想在公共电台播放宣传该党思想的带子时, 当地的黑人议员是极力阻止. 最后,三K党在美国自由联盟的帮助下提出诉讼并最终取得胜利. 为什么? 自由言论写在宪法中,每个公民都有这种权力, 如果有强势人物阻止的话,公民可以用法律来捍卫自身权力, 没宪法保护,强势人物一句话,一支军队... 人们怎么去和他们斗?
《美国宪法》制定和实施以来,已经二百多年。 在这两个多世纪里,美国的情况不断变化,政治制度的个别环节的运转出现问题。这些情况危及美国政局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缓解危机和社会矛盾,改善政府机制,就需要改革。于是就增订宪法修正案,来改变和增加宪法的内容,使之既能保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又能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缓解危机和矛盾稳定政局,从而使美国得以继续发展. 你真该补充些法律知识了。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2 08:28
宪政的实质意义是: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个人权利。正是宪政的实质意义,产生了人类对宪政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宪政是法治之基;是实现政治正义的唯一途径。宪政可以使一个国家走上民主之道,政治经济皆繁荣的强国之路。在西方,走上宪政的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成功已经向我们证实了一点。是宪政给美国政府带来了长期的相对稳定与强大;是宪政在持续维护着美国的政治之基。
人权思想是美国宪法的核心。美国宪法赋予了公民最广泛的权利与自由。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强有力的司法审查机制。这两点也正是美国宪法能够影响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内容。是每一个真正宪政国家的宪法中不可或缺内容。
美国宪法不是为了一定特殊阶级的政治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极具适应力。美国宪法,代表着“宪政”,“蕴涵着对政府的约束和对政治权威的限制”。“代表个人的权利,任何时期,任何场所,政府不得任意的侵害个人权利,哪怕政府的行为是出于善意和公共利益。”成功的司法审查为个人权利提供了保障,使得宪法的这个原始目的得到足够的维护。有人称:美国“法院在维护宪法约束中的作用”是“美国宪政的标志”,“并被看作是稳定美国各项制度和保障个人权利的手段”。下面就来欣赏一下《宪政与权利》中介绍的美国宪法的精彩:
1. 令美国人骄傲的联邦制
美国人把联邦制当作他们永不过时的骄傲。联邦制是“美国对宪治(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联邦制有利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特别是在“新联邦主义”产生以后,从而切实维护公民个人权利与自由。同时,该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一制度影响着瑞士的宪法,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意志帝国。
2. 令欧洲人感兴趣的违宪审查
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前文已经提及。它在保障基本权利方面,功不可莫。
在欧洲国家,美国式的“宪法司法化”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之一。可是至今“仍具有一种神话般的性质——表面上简单至极,但却是一种理想的不可实现的制度”。也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带着美国违宪审查所追求的目的——保护基本人权,创造了自己的违宪审查制度。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组织违宪审查的方式不同。在美国,整个法院系统都实施宪法审查;在欧洲,只有独特的专门法院才可以进行之。当然欧洲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会出现“从审查是否合宪的问题上溜开,而去审查法律贯彻执行”的情况。但是,最终还是都能起到保护人权的作用的。
3. 美国宪法中的部分具体权利与自由
在美国宪法的最初文本中并没有明文规定人权,而且1791年通过的《人权法案》也许也不足以说明人权思想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内容。但,事实上,人权思想的确是美国宪法的核心:个人权利是由宪法来保护的。这些个人权利中有由宪法明文规定的(如:自由权),也有一些是宪法没有明文规定但它作为每个人所保留的“自由权”的某些方面(如:旅行权、婚姻自由权)仍然受宪法保护。
二 美国宪法域外影响的方法与带来的经验教训
《宪政与权利》第二部分通过实例来具体阐述美国宪法在域外对他国宪政建设的影响。下面就来作一番论述:
1. 美国宪法与欧洲各国宪法
美国宪法的影响达到欧洲,但是在这里影响并非是单向的。欧洲的启蒙思想是美国制宪元勋们的思想来源。美国宪法的经验和思想对思考和重新审视欧洲的宪法的观念、原则处理方式又是一种挑战。这种双向的影响使得欧洲的宪政建设是成功的。究其原因,可能也就在于思想启蒙吧。美国与欧洲的宪政建设中,产生的宪法与启蒙思想带给各国国民的哲学观念是一致相同的。
2. 美国干预下的国家的宪法
美军曾或长或短的占领了好多国家而“其撤军的条件之一是在美国的监督下对当地进行制度改革”以菲律宾为例,分析这种状况下美国对当地进行宪法的影响。菲律宾的宪法中将权利包含了进去,但是实际情况是独裁统治压制着公民的权利;宪政的核心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政府的权力(或总统的权力)无限扩张。“空有法而无制”。为何如此呢?原因在于菲律宾的宪法可实践性不强与公民的参与不够。制宪成了政府自己的事情。当然宪法就只是独裁者的一个小把戏。宪法中规定的原则被当作了口号;成为了政府的统治的一个幌子。当然现在的菲律宾情况已经好转,也许这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原则的细化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了。
3. 美国宪法在普通法国家的作用
普通法国家在对待美国宪法时,经常带有一种排斥心态,但是美国宪法的确为他们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这些国家是聪慧的。他们将美国宪政思想有选择的与本国法律体系相融合,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普通法国家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的。
4. 美国宪法在拉丁美洲
美国宪法对拉丁美洲的影响可谓“广泛有余而深刻不足”20在这里,美国那样成功的防止集权政治并没有实现。为何?不同的政治背景加上对美国帝国主义的反感,决定了大多数国家对美国法律的移植流于表面。拉丁美洲的情况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美国宪法思想移植的有限可能性!
结 语
一.美国宪法在三个方面影响着其他国家:
1. 分权制衡。美国实行总统制,这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分权制,使得国家权力平衡运作。联邦制又为中央与地方分权开辟了奇径,并使中央与地方权力达到均衡;
2. 具有革命性的权利法案 ,影响深远。
3. 有强制力的司法保障制度。美国的违宪审查是成功的。对于各个宪政国家来说,都有巨大的影响与借鉴作用。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1-2 09:26
打字辛苦辛苦。
上文所言不错,不过,你是否正确解读了我的信息?
看来没有。的确,扯太多文字容易让人有威压感,不过你举的水门事件例更多是算作总统被情侦机构关照后才产生的,事件本身发生已经说明的美宪的贫弱。至于事后如何,那是另说,即存在另一结局:如果当时尼克松是宣誓尊重宪法的总统,那么为何又在知宪的前提下敢于践踏法制搞非法手段呢?!
事后的惺惺作态也许有忏悔和挽回的意思,但是事件整个过程中,宪法被翻来覆去的尊重和践踏,也真难得。
至于马丁路德金,我没有你那么天真,因为结果是这个黑武士最后依然被杀,这是事实,就算你所云总统也支持他,那么此人的下场也真是讽刺性的,宪法无法保护它承诺的保护人,也够强势的哈。
最后,我没兴趣和你拉扯基础法律知识。
注意:楼主和之后的帖子是在以精神和意识主导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一种一劳永逸的社会发展保障有无可能--并未说明宪法是一定绝对的讨论对象和研判角度,故任何偏离甚至太过张扬其实无聊的说教最好少一些。如果你一定认为一个经过27次修补被动且空洞的美宪比起灵活广泛高效的判例执行保证的司法环境以及其衍生的法制社会更重要的话,那么如果你是一名法律业人士,这种形而上也是很专业的哦 请正确解读相关信息,不要抓着一点什么都堆。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2 10:04
得, 我对我的观点已经做了详细的论证,举了论据。
而你只有你的观点,论据呢? 你的论证呢? 说出来,议论文每个人都会写的,对不?
BTY, 你楼上那文章不是我写的?我可没那么高的水平,是别的网站上帖过来的,几秒钟时间.看来作者也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了,哈哈。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2 10:13
恩恩,是"法律论文资料库"网站。看来,这里的"专业水平"实在值得"质疑"哦。hoho.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2193
我不会再回你的帖子了,你的观点实在不值得驳斥,更没兴趣和你玩文字游戏。本来昨天也是来这耍耍,不小心就进了这个帖子了,哈哈。我无意让你接受我的观点,我对我的观点已经做了很多说明,别人看了,自有自己的断定,这不属于我的能力范围了。你就慢慢玩塞,如果你愿意祝"走好",我也会非常非常"感激"你滴.88!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1-2 10:13
我也转一个,嘻嘻
1、 文本基础——形式主义的辩白
对政府行为理论的一个似乎显而易见的辩护就是诉诸宪法文本:根据美国宪法条文,是政府,而非公民,才负有义务不侵犯公民权利。而法院也经常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认为依据美国宪法的措辞,宪法所规制的只是政府行为,而非私行为。
的确,美国宪法权利条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多用“义务语式”来表述权利内容,话语的主词为义务主体,而非权利主体。例如,宪法中的言论自由,并未表述为“公民有言论自由”,而是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限制言论自由”;又如著名的第十四修正案,使用的也是“任何州均不得……”的句式。这些条款在字面上都把宪法权利的义务主体限制为政府,而并没有确立可以对抗一切人的普遍权利。其他一些权利条款尽管使用了“权利语式”,以权利或权利主体为主词展开句子,[97] 也没有明确点明义务主体,但其措辞却也暗示出其只适用于对抗政府,例如涉及财产权的内容,就分别规定为“任何人……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财产”、“私有财产,未经公平补偿,不得充作公用”。[98]
然而,文本解释本身并不足以令人信服。首先,美国法院在宪法解释过程中,扩大义务主体范围的判例并不少见。例如言论自由条款,宪法文本中的义务主体只是“国会”,但法院却将其扩张解释为各级政府机构。为什么不能进一步拓展到私主体呢?
再者,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罗列不是穷尽式的,第九修正案明确规定:“本宪法对某些权利的列举,不得被解释为否定或忽视由人民保留的其他权利。”而美国法院也依据该原则发展出很多“默示”权利。为什么公民对抗私主体的“私权利”不能构成这些默示权利呢?
更何况,严格依照宪法文本,也未必能得出宪法对私行为不予干涉的结论。例如第十四修正案对平等权的规定,表述为“任何州均不得……对其辖区内的任何人拒绝提供法律上的平等保护”,而非“任何州均不得……侵犯其辖区内公民的平等权”。显然,和“不得侵犯”相比,“不得拒绝”在字面上讲有积极作为的义务,似乎“政府不作为”也可以构成违宪,也就是说,对私人侵权行为,州政府有宪法义务加以禁止,这样,宪法实质上就规制到了私行为,因此,严格依照文本,“政府行为”将无所不在,似乎就没有意义了。[100]
单纯的文本解释难免有形式主义之嫌,政府行为理论的辩护者也并不满足于单从文本角度进行论证,而是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公共政策上的实质性理由,其中经常论及的就是尊重个人自由和政府分权。
2、 个人自由——似是而非的道理
联邦最高法院在其判决中曾声称:“政府行为理论限制了联邦法律和联邦司法权的范围,从而保护了个人自由。”一些学者也认为,“政府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阻止宪法不当干涉私人决定过程”,[103] “防止宪法侵犯个人自由,保护个人决定权” [104].
这一论点看似顺理成章,但深究起来,却似是而非。
首先,虽说宪法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承认国家与社会的分野,尊重个人自由,划定一块国家不得侵犯的私人领域,但尊重个人自由可以通过确定“个人基本自由权”来实现,根据私行为的内容、形式及对社会的重要程度,来保护“特定的”和“正当的”私行为,例如言论、出版、结社等。而政府行为理论则根本不考虑实体利益,仅仅依据行为是私行为,就规定不得干预,而且还不管该私行为“多么不公平或不正当”!看上去多么武断和冷血!这里保护的究竟是谁家之自由?何种决定权?
反对政府行为理论的学者指出:废除政府行为,只是要求私主体也不得侵犯他人基本权利,并不是要求政府成为无所不在的“老大哥”,变成道德警察对人民加以日夜监视,私人领域仍然被尊重,只是私人不能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宪法可以对私行为和政府行为适当加以区别对待,在个案中根据具体情况,给私行为一定的自由度,但政府行为理论却断然排除宪法对私行为的一切适用,是何道理?
其次,政府行为理论如果真的在保护个人自由,那么其与通过确立“基本自由权”来实现个人自由还有一个重大不同:“政府行为理论”所刻意排除出宪法调整范围之外的,不是“孤立”的私行为,而是“私人侵扰”行为,其所要求的是“宪法的基本权利不得对抗私主体”,而不是简单的“政府不得干预私行为”。这样,涉案的必然有“双方”私主体:行为人和行为承受人。而政府行为原则所界定的也并非政府和私主体之间的双方关系,而是政府和同是私主体的行为人、行为承受人之间的三方关系,它要求“无论私行为多么不公平或不正当”[108],政府均不应干预。而问题在于,自由在行为人和行为承受人这双方私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个零和博弈的过程:一方的自由就是另一方的不自由。[109] 因此,正如一些美国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政府行为理论保护了行为人的自由,就必然以牺牲行为承受人的自由为代价。法院试图通过拒绝调整而保障私人自治,但却似乎只能站在其中一边,保障其中一方的意志。对个人自由进行保障,应当从实体上分析哪一方的利益值得保护,对双方利益进行实际比较,但政府行为原则却根本不予理睬,作壁上观,拒绝对双方利益作实体衡量,并不能有效并合理地保障个人自由。[110]
最后,国家规制私行为,不仅必要,而且必然,规制那些“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私行为,设定私主体之间的义务,是政府无法回避的责任之一。政府行为理论也承认了这一点,它并没有采用确立“个人基本自由权”的方式,创设一种普遍的“私行为权”,以对抗政府的干涉,它只是对宪法本身的适用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联邦立法权进行了限制,但既未禁止州政府制定法律调整私人关系,也未禁止国会打着其他条款(例如“规制跨州贸易”条款)的旗号来在实质上保护公民对抗其他私主体的民权(civil rights)。的确,宪法可能“没有提供抵御私行为的盾牌”[112],但也没有提供保护私行为的盾牌。
事实上,很多宪法所拒绝规制的私人歧视行为,目前都已被州法或国会立法所禁止。因此,与其说“政府行为理论”意在尊重个人自由,毋宁说是在尊重州和联邦立法权。连一些政府行为理论的辩护者也承认说,限制联邦宪法和制定法的范围可以说和联邦体制有关,但在本质上,并不能认为和个人自由有关。[114]
这样就引出了对“政府行为理论”另一个重要的辩护理由,即政府分权。
3、 政府分权——教条主义的分工
关于政府分权的辩护理由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联邦和州之间的“纵向”分权,一是在司法机构和立法机构之间的“横向”分权。
在“纵向”方面,“政府行为理论”限制了联邦权限,强调规制私行为属于州权范围,联邦宪法并不能直接规制私行为,而国会也不能依据宪法的基本权利而规制私行为;在“横向”方面,“政府行为理论”限制了司法权,使得联邦和州的各级法院无权对私行为进行违宪审查,强调各级立法机构有自由裁量权通过普通立法程序决定保护何种私人利益。
首先,看纵向的联邦分权。政府行为理论的一个辩护理由就是联邦制:联邦宪法不规制私人行为,是因为规制私人之间行为被认为是州权范围,而非联邦职权。最高法院在民权诸案中认定:第十修正案确立了州权的保留区域[117],而国会规制私人行为与该修正案不符。[118]
但是,坚持宪法可以规制私行为,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各州的多样性,发展出一套全国统一的私法典,而只是要保护那些最重要的基本个人权利,使之也可以对抗私行为的严重侵犯。究竟是基于什么理由需要把规制私行为的决定权保留给州政府?难道州权比个人权利更重要,以至于当州政府对“无论多么不公平或不正当”的私行为都不闻不问的时候,宪法也必须袖手旁观?
更何况,自内战后的重建时期起,到罗斯福新政,联邦权限一直都在对传统上的州权不断地侵蚀,传统的“二元联邦体制(Dual Federalism或Dual Sovereignty)”也告终结,已经没有什么专属于州权的领域了,而为什么要单单在涉及公民基本权利这一重大问题上,将防御私人侵扰的决定权保留给州呢?
接下来,再看“横向”的部门分权。辩护者认为,法院不应对私行为进行违宪审查,是因为政府更适合做出政策选择,通过普通法律程序对私行为进行规制,修改起来也相对灵活,而一旦上升为宪法问题,则修宪程序的复杂性将阻碍法律的发展,[122] 等于冻结了私法。[123]
但是,这一理论同样存在着和联邦制的辩护理由同样的弱点:把规制私行为全部保留给立法机关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偏偏在规制私行为方面,政府反而更适合做出政策选择?宪法约束私行为,当然会导致法律变更困难,但法院规制私行为,并不是对所有的轻微损害都要上升为违宪问题,只是要对那些特别严重的私行为进行规制,对那些侵法公民基本权利的事务确认为违宪,即便冻结了私法,又有何妨?岂不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因此,从政府分权的角度上看,仍然不能从实体上证明,为什么宪法要画地为牢,自我约束。
总体来,无论是文本基础,还是个人自由,抑或政府分权,都不能回答以下的关键性质疑:把私行为和政府行为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什么?凭什么无论私行为“多么不公平或不正当”,宪法也不予限制?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围绕“私行为”和“政府行为”这一对概念,把握美国宪法叙事中如何看待和区别这两个语词,分析和理解究竟两者有何不同,何以有如此不同的宪法待遇。以下部分就将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
4、 “限政”,而非“限民”——美国“宪政”的文化解读
美国政府行为理论,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概括而言,将政府行为和私行为严格区分,主要基于两点“心理”因素:一、政府行为比私行为更危险,乃是对个人自由的更大威胁,因此宪法的核心功能在于约束政府,而非防范个人;二、规制私行为将对公民附加义务,而宪法应是单方面限制政府的法律,不应约束公民,否则将背离宪政宗旨。
本文将这两点因素分别概括为“谁才有资格违宪”和“宪法究竟约束谁”的问题。
(1) 谁才有资格违宪?
将行为断然区别为政府行为和私行为,并把前者置于宪法控制之下,而对后者只以普通法律约束,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只有政府权力才足够危险,值得用宪法来约束,而私行为,若非和政府紧密结合,并不具备那种危险的尺度。”
在中国,传统上把政府看作青天、父母、拯救力量,相比之下反而更担心个人侵扰、普通犯罪、社会动荡。但西方更倾向于把国家看作是威胁自由的“利维坦”,只是一种“必要之恶”,而在各种社会实体之中,只有政府“垄断了合法强制力”,握有最强大和最令人生畏的力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私行为即使再“不公平或不正当”,也不如政府行为的威胁更甚。
这种对政府的怀疑和警惕,根植于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如果说“自由的代价就是恒久的惊醒”,那么对政府行为就需要特别的警醒。美国联邦宪法,作为民族的至上法则,在于防范那些最危险的力量,即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而基本权利也只有作为对抗国家的“公权利”,才能真正体现出其至上性和神圣性。而一般的“私权利”,则大可以交给普通法律解决,即使国家一时疏于保护,也可以通过政治途径推动变法,不必烦劳宪法大驾,宪法也当尊重各州的自主权,承认各州的多样性的独特性,唯有对抗政府的基本权利,必须全国一致。
这一理念下,宪法的功能、内容都特定化了,柴博(Tribe)教授在论述政府行为理论的意义曾总结道:“宪法控制政府权力的发展,界定政府结构及职权,它并非关于私行为的法律,而是衡量和适用法律的法律,概而言之,就是‘元法律(metalaw)’”。
在这一基础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坚持“私行为由普通法律规范,而宪法只关注政府行为。”而“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西方宪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民逐步驯服王权和暴政的历史,而贯穿其始终的宪法基本精神,在于降服政府的暴戾,而非抵抗私人的不法,也只有政府才有“资格”违宪。因此,宪法权利倘若成为了私权利,将“偏离”宪法的主旨。
(2) 宪法究竟约束谁?
更要紧的是,将宪法权利对抗私人,不仅是“偏离”了宪法主旨,更可能是“背离”了宪法主旨,因为美国“宪政”要义在于“限政(Limited Government)”,而非“限民(Limited Individual)”,宪法权利倘若可以对抗私人,看似扩张了公民权利,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必然给(另一方)公民附加了义务,从而限制了公民。
和中国宪法理论中看似辩证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平衡论”不同,美国宪法话语却充斥着“单刃剑”情结,即强调宪法是单方面限制政府职权、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公民并不依据宪法而负有义务。如果宪法可以规范私行为,无疑将会突破宪法的固有本性。一位美国学者一语道破:“从本质上说,宪法统治的是美国政府,而非美国人。”[129]
公民义务不入宪,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强烈的自由主义宪政观,马歇尔(Marshall)教授写道: “如果将私行为置于宪法控制之下,最严重的不良后果恐怕是,宪法在社会中所起的心理和象征作用将会剧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将不再是自由的保护者,而是规制的工具,人们将被迫总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触犯了法院所界定的他人的宪法权利。对我来说,更宁愿不要触动和混淆宪法作为个人权利的保护者的形象。毕竟,单刃剑总是好些。
这种“单刃剑情结”深刻地影响美国“宪政话语”。一个表现就是,尽管“政府行为”理论最为准确的界定,应该是“宪法权利(除少数例外以外)只能对抗政府行为,而不适用于私行为”,但很多美国学者有意无意间对其作了扩张性表述,认为宪法并不寻求规制私人事务,而只适用于政府行为,[132] 非政府行为不能构成违宪。[133] 这样,政府不仅是宪法权利的唯一义务主体,而且也成了整个宪法的唯一义务主体,公民不仅对其它公民不负有宪法义务,也不对国家负有宪法义务。
更具讽刺意义的是,连政府行为理论的反对者,也不知不觉间被该情结所俘获。凯莫林斯基(Chemerinsky)教授虽坚决主张废除政府行为理论,但在回答“摒弃‘政府行为理论’是否意味着杀人、绑架、盗窃这些私行为都会因构成‘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剥夺他人生命、自由、财产’而违反宪法”的问题时,却认为这些行为并不违宪,因为“如果州的刑法和侵权法提供了足够救济,就没有拒绝提供正当程序(there is no denial of due process)”。然而,这样一来,可能违宪的究竟是从事侵害行为的私主体呢,还是对损害未能提供救济的政府?宪法禁止的究竟是造成实际损害的私行为,还是政府对该行为的默许和放任?凯莫林斯基的话语中将“没有拒绝提供正当程序”的“行为人”隐去了,他只是说“there is no denial of due process”,但根据其语境,其所指称的只能是“州政府”:是“州政府”提供了刑法和侵权法等足够救济,因此“州政府”没有拒绝提供正当程序,因此 “州政府”没有违宪。在潜意识中,凯莫林斯基仍然把政府,而非私人,当成了应当“提供正当程序”的宪法义务主体。他只是将私主体的义务在话语上转化为了政府的干预和保护义务,把政府的“单纯不作为”也当作了一种“政府行为”。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联邦宪法,作为美国宪政话语的文本基础,是世界上恐怕最纯粹的“单刃剑”宪法。首先,只有“权利”法案,没有规定所谓“公民基本义务”;第二,对公民权利罕见限制条款和但书; 第三,公民权利的表述很多以“政府不得……”这样的语式明确政府为义务人;第四,明确规定权利法案对宪法基本权利的罗列并非穷尽。[136]
作者:
Veromca 时间: 2006-1-2 10:17
那你再去中国政法大学网站,考研网站看吧,对同一历史事件每人观点有很多,你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三K党也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呢。问题是看哪种思想是主流思想.88.
用英文骂人啊?可惜不大奏效,也不厚道滴.How can you say that? That’s terrible.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1-2 10:26
你错字还没改过来呢?嘻嘻~
PS:这事儿不论了,你后来的东西已经边疆化了,还是想想中午吃什么吧,我也是。呵呵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6-1-2 10:44
为什么你们不看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呢?那是第一手资料
至于国内怎么理解,我觉得是另外一家事了
作者:
Phil 时间: 2006-1-2 15:49
我觉得拿马丁·路德金等人被刺,来证明美国宪法或者说宪政精神的虚无是不恰当的。这如同用台独分子的存在来证明《国家反分裂法》的虚无--或者,更加直接一些--用凶杀案的不可灭绝来证明《刑法》的虚无是一样的。
一部好的宪法,并不能保证受其保护的所有成员,都是尊重之的。这不是一部宪法应该起到的功效,而是一部超出任何文本可以达到的功效。就算被誉为“最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也不能保证所有共产党员都遵守共产党人的准则呢。
宪法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国家和公民的行为上禁止和支持,来为国家的运转,提供纲领性的指导。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