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國人素養之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5-12-10 14:44
國人素養之形成
國人的素養或是素質,關系到整個民族與國家的興邙。
在臨猗縣城的所見所聞,只是中國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5-12-10 14:45
國人素養之形成
國人的素養或是素質,關系到整個民族與國家的興邙。
在臨猗縣城的所見所聞,只是中國多地域的一個縮影,而臨猗縣城的人文素養,也反映了國人素質的成長規律。
南北殊途,東西距深。活躍與落後並存於世的日子又有幾時?封閉的方式有什麽時代可以被打破?沈思間,籍著醉酒的餘意,進行醉性的深思。
當中國的地域性人文素質與思想素質相差太大時,又當以什麽樣的方式解決這些現有茅盾?須要探討的問題太多,於是,以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來武裝全民,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初到臨猗,感覺與中國其他地方的城鎮一樣,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街旁綠化帶,路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在就業壓力愈來愈大,競爭越來越烈的今天,臨猗縣城不吝爲一個避風的港灣,有諸葛躬耕之志之心,輻射於此地,爲生命曆程的耗竭,也是一個必然。
風沙漫天猶可以忍受,因爲北方苦寒固然多風沙,狂風一吹,乾燥的天空也起了皸裂之痕,手上的皮膚,又豈能幸我免於難?既然到達北方以磨煉意志,那麽,這點堅苦也算不了什麽節。
民風的淳樸,時時帶有些些貶意。民風純樸的極至狀態卻是什麽樣的狀態?在中國市場經濟先鋒的指導下,汽車站的拉人載客屢見不鮮,地處山西的臨猗縣城也不能例外,然而有代表性的本地風俗,卻並不是這一端。而是人口素質的低下,令人咋舌。是否這是一個表面的現象?還是人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曆之階?孰是孰非,論者常宜見仁見智,展現世人面前的畫圈,又有何樣的說明性?
除了河東關雲長的尚武之風流存於縣城以外,三晉時代的攻伐曆史也在深深影響著世人。一進入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5-12-10 14:45
國人素養之形成
國人的素養或是素質,關系到整個民族與國家的興邙。
在臨猗縣城的所見所聞,只是中國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5-12-10 14:46
國人的素養或是素質,關系到整個民族與國家的興邙。
在臨猗縣城的所見所聞,只是中國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5-12-10 14:47
操什麽破B論壇,發個字也被濾掉
作者:
黑十字 时间: 2005-12-10 14:49
繁体字很多是论坛不支持的。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5-12-10 14:52
原帖由月似飞于2005-12-10, 14:47:14发表
操什麽破B論壇,發個字也被濾掉
大概不是轩辕的问题
上次你发帖子 都只发出一句
我从你的博克里复制粘贴
也只能发出一句
但如果将其中的空格和回车都清除
就能完全贴出了
注意素养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2-10 15:05
国人素养,从楼主措辞中可以见到.....
--呵呵,开个玩笑,知道你涵养好,别生气哦!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