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诸葛亮的飞黄腾达术 [打印本页]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1-28 19:38
在刘备开始把诸葛亮请出来的时候,诸葛亮没有任何官职,后来刘备看诸葛亮内政做的不错,让他当了一个小小军师中郎将,管钱粮征收问题.
后来诸葛亮入蜀,换了个官,军师将军,算是小小的升职了一下,外带署左将军府事,一个秘书官,和杨修类似,但是这时候官比他大的一堆一堆的,怎么咋眼就窜到了丞相之位呢?
诸葛亮不是凭借真本事一级一级往上升的,也不是熬资历,靠的是拥立大功---刘备当时汉中王当腻歪了,想当皇帝,可惜献帝还没有挂,这个心思苦啊,看来还是诸葛亮了解上司的心思,善于溜须拍马,领头劝进,自然是莫顶大功一件!
大耳称帝开始的时候排在诸葛亮前面的多了:武官五虎大将自然是不用提,哪怕魏严都比他高,还挂个汉中太守,文官有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军师将军诸葛亮、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权)〔黄柱〕、少府王谋等上言,(三国志先主传)但是大耳还是装腔做势--或者是不敢?最后诸葛亮终于使大耳下定了决心--先主未许,亮说曰"....."(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刘备大喜曰:"丞相亮其悉朕意!"
诸葛亮立下如此劝立大功,如此知晓刘备的心意,如此臭味相投.....刘备不赏他赏谁?
三国时期数厚颜之人,诸葛亮可以算一个。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1-28 21:12
请依照史实好吗?并不是什么臭气相投,而是只有他才是最适合得人选啊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5-11-29 11:22
诸葛为人若真如楼主所言,刘备何许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早该屁颠屁颠的自己跑去仕官。
楼主之言论,不过是哗众取宠。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5-11-29 13:33
虽然楼主在琅琊发过几个评论诸葛亮的贴子,但也不至于象这两个这样没一点技术含量吧?
怀疑这个萧云飞是不是冒充的……?
作者:
shinndou 时间: 2005-11-30 13:15
是谁又在贬低诸葛亮了,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
作者:
一马当先 时间: 2005-12-2 21:19
原帖由青蓝于2005-11-28, 20:46:40发表
这厮真是连最后一点的知识含量也丢掉了。
完全同意,这篇文章完全是毫无根据的猜测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2 21:54
原帖由Linkham于2005-11-29, 11:22:59发表
诸葛为人若真如楼主所言,刘备何许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早该屁颠屁颠的自己跑去仕官。
楼主之言论,不过是哗众取宠。
不去仕官才能显得出他是个有才的人,自己去投,那不就是自轻自贱了吗?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12-4 11:24
原帖由Linkham于2005-11-29, 11:22:59发表
诸葛为人若真如楼主所言,刘备何许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早该屁颠屁颠的自己跑去仕官。
楼主之言论,不过是哗众取宠。
难道林兄没见过<魏略>上, 关于诸葛亮主动投刘备而不得重用的记载么?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4 14:10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12-04, 11:24:13发表
难道林兄没见过<魏略>上, 关于诸葛亮主动投刘备而不得重用的记载么?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好一个“不得重用”。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9 20:15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5-12-04, 14:10:03发表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好一个“不得重用”。
请问什么叫重用?待为上宾,当成个菩萨供起来就叫重用?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9 20:35
原帖由萧云飞于2005-12-09, 20:15:27发表
请问什么叫重用?待为上宾,当成个菩萨供起来就叫重用?
原来“以上客礼之”在你眼里是“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请说说,按照《魏略》的记载,刘备势力开始强大,是谁的功劳?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9 20:44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5-12-09, 20:35:46发表
原来“以上客礼之”在你眼里是“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请说说,按照《魏略》的记载,刘备势力开始强大,是谁的功劳?
从其计并不代表就对他重用起来了,曹操刘备从计的人多了,大部分还是默默无闻,不见得个个都要封个丞相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9 21:06
原帖由
萧云飞于2005-12-09, 20:44:48发表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5-12-09, 20:35:46发表
原来“以上客礼之”在你眼里是“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请说说,按照《魏略》的记载,刘备势力开始强大,是谁的功劳?
从其计并不代表就对他重用起来了,曹操刘备从计的人多了,大部分还是默默无闻,不见得个个都要封个丞相
许靖被恭起来了,多好,还有马超。
刘备强大是刘备自己混出来的,那时诸葛亮还什么都不是呢
支持萧云飞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9 21:19
原帖由
萧云飞于2005-12-09, 20:44:48发表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5-12-09, 20:35:46发表
原来“以上客礼之”在你眼里是“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请说说,按照《魏略》的记载,刘备势力开始强大,是谁的功劳?
从其计并不代表就对他重用起来了,曹操刘备从计的人多了,大部分还是默默无闻,不见得个个都要封个丞相
似乎没有人说过“封个丞相”才叫“重用”吧?
你要把标准定那么高可就没几个人受“重用”了。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你以为诸葛亮还是“默默无闻”?
你是不是想说刘备明知诸葛亮有才能,而把诸葛亮“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9 21:24
原帖由陆逊{伯言}于2005-12-09, 21:06:16发表
许靖被恭起来了,多好,还有马超。
刘备强大是刘备自己混出来的,那时诸葛亮还什么都不是呢
支持萧云飞
说“供起来”的不是《魏略》,是萧云飞。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魏略》说得清清楚楚,你抵赖不了。
你支持谁只能说明你的态度,不能说明你的观点有说服力。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9 21:29
默默无闻的人很多,我可没有指诸葛亮,诸葛亮当然是飞黄腾达,名震天下了,我原文想必阁下看过,升官如此迅速的原因也很清楚,至少,他没有因为进了一计就窜的那么快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9 21:40
原帖由萧云飞于2005-12-09, 21:29:03发表
默默无闻的人很多,我可没有指诸葛亮,诸葛亮当然是飞黄腾达,名震天下了,我原文想必阁下看过,升官如此迅速的原因也很清楚,至少,他没有因为进了一计就窜的那么快
按照《魏略》的记载,诸葛亮一开始是“默默无闻”的,你不否认吧?
因为诸葛亮向刘备提供了一条非常成功的计策,令刘备开始强大,结果诸葛亮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刘备)以上客礼之”。
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有多少人在能凭一条计策由“默默无闻”变成了“(刘备)以上客礼之”的?你能否举些例子出来?
你的原文当然看过,不过我不敢苟同。
“诸葛亮不是凭借真本事一级一级往上升的,也不是熬资历,靠的是拥立大功”————能让刘备强大起来,就是真本事了。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9 21:46
原帖由东祖长离于2005-12-09, 21:40:28发表
按照《魏略》的记载,诸葛亮一开始是“默默无闻”的,你不否认吧?
因为诸葛亮向刘备提供了一条非常成功的计策,令刘备开始强大,结果诸葛亮从“默默无闻”变成了“(刘备)以上客礼之”。
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有多少人在能凭一条计策由“默默无闻”变成了“(刘备)以上客礼之”的?你能否举些例子出来?
你的原文当然看过,不过我不敢苟同。
“诸葛亮不是凭借真本事一级一级往上升的,也不是熬资历,靠的是拥立大功”————能让刘备强大起来,就是真本事了。
诸葛亮难道是隆中对吗?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9 21:52
举例是最简单的事情,只怕这个上宾拿出来有些寒酸: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不知道进言什么,反正一上来就成了司马
於是徵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锺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一进就是尚书
这是曹操的待人之法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谈了一段话,直接为治中从事(注意,前面当县令的时候并未见面),诸葛亮之前也是有多人引荐的,似乎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关于这个上宾礼之,似乎可以拿这个比较比较: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各段均载于三国志,不再评论,似乎也没有评论的必要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9 21:56
原帖由萧云飞于2005-12-09, 21:52:05发表
举例是最简单的事情,只怕这个上宾拿出来有些寒酸: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不知道进言什么,反正一上来就成了司马
於是徵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锺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一进就是尚书
这是曹操的待人之法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谈了一段话,直接为治中从事(注意,前面当县令的时候并未见面),诸葛亮之前也是有多人引荐的,似乎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关于这个上宾礼之,似乎可以拿这个比较比较: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各段均载于三国志,不在评论,似乎也没有评论的必要
有什么意思吗?说的是诸葛亮
还有我说的是不是诸葛亮出了什么计策吗?什么计策?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5-12-9 23:12
原帖由萧云飞于2005-12-09, 21:52:05发表
举例是最简单的事情,只怕这个上宾拿出来有些寒酸: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不知道进言什么,反正一上来就成了司马
於是徵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锺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一进就是尚书
这是曹操的待人之法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谈了一段话,直接为治中从事(注意,前面当县令的时候并未见面),诸葛亮之前也是有多人引荐的,似乎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关于这个上宾礼之,似乎可以拿这个比较比较: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各段均载于三国志,不再评论,似乎也没有评论的必要
举例子要举有用的,你举的例子都没什么说服力啊。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荀彧在投奔曹操以前就被举孝廉;而且不止一次当过官。
你只要翻翻两汉三国的资料,就可以知道举了孝廉后,当官往往就顺利很多了。
那么对比诸葛亮,他见刘备之前有没有被举孝廉的记载?答案是“没有”。
“於是徵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锺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荀攸在此之前已经拜黄门侍郎、举高第,迁任城相。
这明显是一个前任官员再次被录用的记载。
那么对比诸葛亮,他见刘备之前有没有当官的记载?答案是“没有”。
“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明显是先有鲁肃、诸葛亮推荐,刘备才见庞统的。
而且,庞统在被刘备见面以前又是一个当官的,起点比诸葛亮高出不少。
另外,你似乎故意忽略掉了一句话呢:(庞统)亲待亚於诸葛亮。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想用刘备做对比?
刘备在见刘表以前是左将军,诸葛亮在见刘备以前形同村夫。这你都好意思对比?
何况你自己列的例子都可以自己反击你自己了。
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刘表明显在给刘备增加兵力,这叫任用刘备,还是叫“当成个菩萨供起来”?
“不再评论,似乎也没有评论的必要”————这是当然的,你举的例子没哪个具有说服力的,还需要再评论?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5-12-9 23:40
跟这种没水平的讨论干啥, 从初山到平荆州短短两年间, 诸葛亮已经由一名村夫成为上宾再成为军师中郎将, 调三郡税务, 屯于南郡, 在刘备离荆去益州时已经镇荆州, 说他没获得功劳, 凭你嘴巴没功劳诸葛亮就没功劳了? 联吴, 调理内事这不是功劳? 某种人摆明着眼睛往上顶.
最后领兵入川, 署府事, 多集兵募粮军食足用以供刘备, 率兵在刘备未归时拒曹操, 这些都被某些人的嘴巴一句没功劳就能抹杀?
某人简直想把自己当上帝啊~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10 18:31
原帖由青蓝于2005-12-09, 23:40:22发表
跟这种没水平的讨论干啥, 从初山到平荆州短短两年间, 诸葛亮已经由一名村夫成为上宾再成为军师中郎将, 调三郡税务, 屯于南郡, 在刘备离荆去益州时已经镇荆州, 说他没获得功劳, 凭你嘴巴没功劳诸葛亮就没功劳了? 联吴, 调理内事这不是功劳? 某种人摆明着眼睛往上顶.
最后领兵入川, 署府事, 多集兵募粮军食足用以供刘备, 率兵在刘备未归时拒曹操, 这些都被某些人的嘴巴一句没功劳就能抹杀?
某人简直想把自己当上帝啊~
功劳太大了,尤其是联吴后,刘备开始赏识诸葛亮尤其是《隆中对》,所以跳级应该没什么
作者:
葛朗台 时间: 2005-12-11 14:15
功劳吗,呵呵
初出茅庐,献天下三分之计,刘备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可见对其赏识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说权联刘抗曹,此功不小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收荆州江南四郡,始有一块立足之地,他使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是行萧何事了,总领后勤这功又如何算?
建安十六年,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这个也是大功吧.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这又如何?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11 15:56
原帖由葛朗台于2005-12-11, 14:15:43发表
功劳吗,呵呵
初出茅庐,献天下三分之计,刘备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可见对其赏识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说权联刘抗曹,此功不小吧.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收荆州江南四郡,始有一块立足之地,他使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是行萧何事了,总领后勤这功又如何算?
建安十六年,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这个也是大功吧.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这又如何?
葛郎台所谓的摆功劳,是标准的老生常谈,因为任何列传的都有一堆功劳,列出来根本没有意义,我所要强调的,是诸葛亮飞黄腾达的最后一步,跳得可不慢呀
我的意思非常简单,诸葛亮从秘书官为什么一步就飞跃了起来,而另外一个秘书官原地不动后又平迁到另外一个不显眼的小官去了,诸葛亮的马屁之功居功尽伟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5-12-11 16:50
原帖由
萧云飞于2005-12-11, 12:33:41发表
原帖由青蓝于2005-12-09, 23:40:22发表
跟这种没水平的讨论干啥, 从初山到平荆州短短两年间, 诸葛亮已经由一名村夫成为上宾再成为军师中郎将, 调三郡税务, 屯于南郡, 在刘备离荆去益州时已经镇荆州, 说他没获得功劳, 凭你嘴巴没功劳诸葛亮就没功劳了? 联吴, 调理内事这不是功劳? 某种人摆明着眼睛往上顶.
最后领兵入川, 署府事, 多集兵募粮军食足用以供刘备, 率兵在刘备未归时拒曹操, 这些都被某些人的嘴巴一句没功劳就能抹杀?
某人简直想把自己当上帝啊~
青蓝的攻击本领日见水平了?
至于谁没有水平大家都很清楚,至少我在百度贴吧新浪论坛网易论坛等等都见到有人对青蓝太守的评价,评价如何你自己不会不知道吧?
这样的回复没有什么价值,青蓝都把诸葛亮干的那挡子事情编成顺口溜了,每次碰到都念上一遍经,至于有什么用处,那可就不得而知了,呵呵
总比您老还没找出一个能比诸葛亮功劳大的还在吹着水, 诸葛亮的功劳就那几块, 你找个能比诸葛亮更有功劳的出来瞧瞧? 法正? 庞统? 还是刘巴廖立??还是你那鸟不垃圾的李严?
至于攻击水平, 跟你比还差远了
作者:
葛朗台 时间: 2005-12-11 16:56
太史慈曾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此人臣之道,何来拍马之说,当时汉室已灭,诸葛亮一生的目标就是帮助刘备复兴汉朝,此后为这一目标更是鞠躬尽瘁.
孙权称帝时,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曹魏,刘备,孙权称帝多是群臣响应,独诸葛是迎合奉承?
诸葛能说服刘备最后下定决心称帝,正如他当初也一样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这正是诸葛亮的能耐.
而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
可知诸葛之身份,在当时与关张法正同列,如此大才,何以不能重用,你还真道你识人用人胜得过刘备?
史书列了那么多亮的功劳,你却来一句,列出来毫无意义,呵呵
偏是你的空想才有意义,也只好随你了,兄弟保重吧~~~~
古往今来,平步青云者数不胜数,俺也是个懒人,不想和你多谈啦
作者:
韩非 时间: 2005-12-11 17:01
诸葛亮可与共事
不可与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这从蜀后期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可见一般了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11 18:03
原帖由葛朗台于2005-12-11, 16:56:42发表
太史慈曾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此人臣之道,何来拍马之说,当时汉室已灭,诸葛亮一生的目标就是帮助刘备复兴汉朝,此后为这一目标更是鞠躬尽瘁.
孙权称帝时,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曹魏,刘备,孙权称帝多是群臣响应,独诸葛是迎合奉承?
诸葛能说服刘备最后下定决心称帝,正如他当初也一样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这正是诸葛亮的能耐.
而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
可知诸葛之身份,在当时与关张法正同列,如此大才,何以不能重用,你还真道你识人用人胜得过刘备?
史书列了那么多亮的功劳,你却来一句,列出来毫无意义,呵呵
偏是你的空想才有意义,也只好随你了,兄弟保重吧~~~~
古往今来,平步青云者数不胜数,俺也是个懒人,不想和你多谈啦
同样是劝进,阁下看的是刘备识人有术,明于事理,我看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狼狈为奸,臭味相投,看来道不同果不可于之为谋
我说无意义原因在于,青蓝生怕别人不知道,都把他编成顺口溜了,整天念叨,阁下再重复一遍有何意义?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一样而已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11 18:21
原帖由
萧云飞于2005-12-11, 18:03:13发表
原帖由葛朗台于2005-12-11, 16:56:42发表
太史慈曾言: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
此人臣之道,何来拍马之说,当时汉室已灭,诸葛亮一生的目标就是帮助刘备复兴汉朝,此后为这一目标更是鞠躬尽瘁.
孙权称帝时,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曹魏,刘备,孙权称帝多是群臣响应,独诸葛是迎合奉承?
诸葛能说服刘备最后下定决心称帝,正如他当初也一样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这正是诸葛亮的能耐.
而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
可知诸葛之身份,在当时与关张法正同列,如此大才,何以不能重用,你还真道你识人用人胜得过刘备?
史书列了那么多亮的功劳,你却来一句,列出来毫无意义,呵呵
偏是你的空想才有意义,也只好随你了,兄弟保重吧~~~~
古往今来,平步青云者数不胜数,俺也是个懒人,不想和你多谈啦
同样是劝进,阁下看的是刘备识人有术,明于事理,我看的是刘备和诸葛亮狼狈为奸,臭味相投,看来道不同果不可于之为谋
我说无意义原因在于,青蓝生怕别人不知道,都把他编成顺口溜了,整天念叨,阁下再重复一遍有何意义?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一样而已
其实呀你这么看也太过偏激了,谁说诸葛亮没地位?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不清楚,但是诸葛亮入川后刘备赏给他多少钱?你知道吗?刘备取汉中为什么还要问计于诸葛亮呢?可以说自从连吴成功后刘备就开始器重诸葛亮了,不然为什么选他镇守荆州,诸葛亮让人有别的想法是在刘备死了以后,别拿这些例子,没有说服力的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5-12-11 21:15
我的意思非常简单,诸葛亮从秘书官为什么一步就飞跃了起来,而另外一个秘书官原地不动后又平迁到另外一个不显眼的小官去了,诸葛亮的马屁之功居功尽伟
----莫非萧老看的是萧云飞版三国志? 咋这么多人没看出马屁何在呢?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5-12-11 21:27
原帖由青蓝于2005-12-11, 21:15:32发表
我的意思非常简单,诸葛亮从秘书官为什么一步就飞跃了起来,而另外一个秘书官原地不动后又平迁到另外一个不显眼的小官去了,诸葛亮的马屁之功居功尽伟
----莫非萧老看的是萧云飞版三国志? 咋这么多人没看出马屁何在呢?
你说的谁啊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5-12-12 09:09
原帖由
萧云飞于2005-12-11, 16:01:04 发表
原帖由青蓝于2005-12-11, 15:43:05发表
魏吴皆记第一次北伐蜀的兵力只是数万, 而某人引的袁子里直接说兵力只达5万之类的. 10万大军不是吹牛? 3万被干掉更是吹牛中的吹牛了.
晕,青蓝太守果然出言不凡,上来就一个魏吴都记载数万,恐怕青蓝太守看的是青蓝版三国志,和我们看的不一样,要不我们怎么就没有见过记载在哪里?
青蓝太守果然惯会太极神功,一看风头不对,立刻使用乾坤挪移大法
拜托转移话题之前,先回了上帖,纵使是青蓝版三国志,也造出两段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此外,拾人牙慧,你羞不羞啊
作者:
风云再现 时间: 2005-12-12 18:49
诸葛亮是能人所不能,不是拍马精。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5-12-19 01:52
原帖由青蓝于2005-12-11, 21:15:32发表
我的意思非常简单,诸葛亮从秘书官为什么一步就飞跃了起来,而另外一个秘书官原地不动后又平迁到另外一个不显眼的小官去了,诸葛亮的马屁之功居功尽伟
----莫非萧老看的是萧云飞版三国志? 咋这么多人没看出马屁何在呢?
升这么快很简单啊!因为我们的备哥哥从左将军一下升到了皇帝啊!
备哥哥还是个州牧的话哪有权利任命丞相啊!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