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根雕创作有感(有作品图片) [打印本页]

作者: 黑板报    时间: 2005-11-20 21:56

根雕创作有感(有作品图片)

      根雕创作的实践使我形成了“以塑造人物内含为主,不重外表修饰;主张一目了然,反对似是而非”的“具象”派和“意象”派间而有之的独特风格。
    一是:多构思形态内含,少修磨作品外表。选材严谨,宁可废掉十个,决不乱用一个。在时间利用方面,构思可能占用百分之九十,而雕刻还占不到百分之十,从不在外表打磨、上色涂漆方面下功夫。不能只刻出一个有头、有肢体的人物外形,更要塑造出一个有思维有内涵、有情感有动作的生灵。所以欣赏我的每一件作品时,似乎都能看到作品中的人或动物在想什么。比如“虾蟹斗”这一对作品的组合,还有“孔雀理翅”的精细优美,都说明了我的根雕作品的神韵所在。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二:(1)完全是业余爱好,收获的是乐趣,作品既不买又不卖,没有必要把表面修饰得那样光亮华丽。(2)过分地修饰会影响木质的本色,失去自然美。
   二是:勤拼截、懒雕刻,重塑造、轻细节。为了塑造人物形态,我主张该拼镶的就拼镶,该截减的就截减。要力求形态逼真,反对似是而非的抽象作品。只有形态逼真,才能让读者看出人物内在的思维方向。如果作品形态似是而非,读者把它猜想成什么都可以,那还要你根雕作者干什么?所以我在塑造作品时,从不拘拟于不增不拼的旧框框。另一方面,在局部处理上,只要是无害于主题表现的,就大胆保留。根雕不同于木雕,不必把人物的鼻、眼、眉、毛都雕刻得细致入微。根雕是用它的形态说话,而不是用眼神、皱纹去表现。所以只要无损于主题,就保留它的无害部分,尽量少动刀锉。
   几年来,在根雕创作中,我还领略到几点人生感悟:(1)根雕如育人。都是在原材基础上去掉无用的,保留无害的,塑造有益的。(2)沿袭模仿者死路一条,学而改进者才有发展。只知效仿别人的制作方法,而不学前人的创作精神,那称不上是根雕创作,只能叫“木偶制造”。(3)根雕创作是消愁生乐之良方,是强身健体之益道。既磨练脑力,又锻炼体力,还有成功之乐趣。
作者: 袖里乾坤    时间: 2005-11-20 23:43

根雕大师啊,学习学习。问个问题好不,选什么植物的根比较容易雕刻呢?
作者: 黑板报    时间: 2005-12-6 21:01

根雕选材因地制宜,只要形态理想不拘材料,但一定要干燥不变形,防蛀处理后方可使用。
请看我的几幅杨树根作品: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5-12-6 22:12

虽曲高但非和寡,唯知音难求。
赞一个!
作者: 落叶的秋    时间: 2005-12-27 21:53

乎乎  有时间  先找块木头试试……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