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三国志9PK点将台之小人物辑录 [打印本页]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2:47     标题: 三国志9PK点将台之小人物辑录

看过淑娟姐姐关于蜀将的那个帖子,真是感觉心潮澎湃,细致的分析加上极佳的文笔,让人看了以后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在坛子里只是个新人,以前虽然也来看过,但一直都是潜水,说来惭愧。对三国的了解也经历了由从小受到的一知半解熏陶到后来对三国游戏的迷恋再到对三国历史的热爱这几个过程,由于文笔不佳,这里也不冗叙,言归正传把!
    对于小人物的定位,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这其中可能有些确实不够耀眼,有些却是一时之楷模,然而在三国志游戏中他们可能并不如同张辽徐盛一般受到光荣的宠爱。
    由于本人对三国的认识主要是源于《三国演义》以及各位网友的一些评论文章,所以在这个帖子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疏漏甚至错误,希望大家可以帮忙指正,共同提高!另外,也希望淑娟姐姐能够早日更新自己未完的帖子,以解众位坛友的相思之苦......

[ 本帖最后由 东方无翼 于 2006-10-10 20:47 编辑 ]
作者: yybb    时间: 2005-9-16 13:11

支持一下!加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3:15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陆绩、曹冲

这句话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文举小时候被太中大夫陈炜所评价的话,而聪明的孔融随即犀利地给予了回击:“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至此陈炜也不得不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孔融自此得名。
然而我们所能熟知的孔融的故事却并不是这个,八零年代的朋友一定是通过小学课本上的“孔融让梨”的典故了解到这位“谦谦君子”的,同样“陆绩怀桔”的典故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在这里就不冗叙了。这两位小时的作为可谓是后世之楷模,然而成年以后却并未如同人们所期待的一般优秀卓群。下面就来看一下2位在游戏里的表现吧!
孔融:陆绩:
作为一位文人,统帅和武力自然是不消多说,然而“在北海六年,甚得民心”的孔北海政治值居然只有64!而翩翩文才也无法引起光荣公司的注意,一个不尴不尬的69把孔融定位到了略通谋略的武将之流。或者在游戏里更注重的是军事方面的能力吧,这个不怎么熟于军务的清高文人,以他的命运证明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
关于陆绩,由于在三国演义中只是略略提及,我对他了解甚少,不便发表过多的评价,但72的政治,比及孔融,至少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3:31

找到一个陆绩的资料,也算是多了些了解,大家共同学习:
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
另附能力表:
             陆绩: 统17  武6   智68  政72
                   孔融: 统23  武7    智69  政64
                   曹冲: 统50  武25  智91  政84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3:50

之所以要把曹冲分开来写,是因为他可能是一个反面范例,幼时的曹冲聪明伶俐已成了大家的共识,至少“曹冲称象”的故事也成了一种智慧的象征。然而这个13岁便已夭折的神童却让光荣抬到了一个极致。91的智力在三国9里面是很出众的,我们的霹雳车发明家刘晔刘子扬先生的智力也只达到88,更不用提备受后世尊崇的大发明家马钧了。。。除了智力偏高,这位小朋友居然还会象兵!难道是因为称过象的缘故?我想当时中原人能够驾驭象的人也是屈指可数吧。。。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会称象智力就91?!作业做得好的孩子也很多啊!”

并非只有曹冲一人能力很高,曹氏和孙氏前期的几个人能力都有些超乎寻常,而我们所奉为正统的刘皇叔,却被设定为四围都只有70多的中庸人物,而尊重相父阿斗更是设成了少有的“奇才”!!!毕竟只是游戏,或许只是为了凸现刘皇叔手下谋臣猛将们的优秀吧,呜呼。。。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3:57

以上三个人物是本文的第一部分。
真正触发我写这个帖子的,其实是一个叫吴质的人的,这个人与杨修身份相当,然而在与杨修的较量中光荣取胜,间接导致了杨修的被杀。。。
下面开始第二部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4:31

兄弟争储,择主事之——吴质、杨修

这里所说的兄弟争储,自然指的是曹植和曹丕了,此二人孰优孰劣,如今已不能做出公允的评价,曹子建人称“天下有才一石,子建独占八斗”,然曹丕能取得皇位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中国素有“成王败寇”之说,人们倾向于在事后分析成功的原因,然而在本帖对这些讨论过多似乎不够妥当,还是回到主题吧。。。
对于杨修,其“智慧”相信也不必多说,课本上的“杨修之死”介绍的还是很全面的,此人是前朝太尉杨彪之子,出身显赫,喜欢文学,与曹植一党无论性情还是爱好都是很投契的,或者与今天所说的“太子党”也有点类似吧,呵呵。。。。。。
吴质:杨修:
吴质是曹丕的心腹,当时只是朝歌县长,并不是什么显赫的人物,曹丕在得知曹操欲立曹植为储后找他商议,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事实它与杨修智斗的成功对于曹丕来说也确实功不可没。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由于杨修与丁仪兄弟为曹植羽翼,身为太子的曹丕深为担忧,就用装绢丝的大簏把朝歌长吴质藏在里面带进府里商议。杨修发现后,就到曹操那里打小报告,把曹丕吓得个半死。于是,吴质献计“复以簏受绢车内以惑之”。杨修不知是计,又诉之曹操。结果因查不出吴质,以致曹操误以为杨修要陷害太子曹丕,就动了杀杨修的念头。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4:34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吴质: 统17 武27 智57 政56
杨修: 统14 武7  智81 政81
从上表可以看到,两人的能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吴质的能力在游戏里根本就是“垃圾”一个,居然连一项都不及格!
真不知道当初他是怎么放倒杨修的,也不知道曹丕为何会找这样一个人商议大事?
对此我除了认为这完全是由于光荣的失误,没有别的好说了。。。
杨修的能力还算挺高。虽然可以看破曹操的一些心思并玩一些小花招,但最终导致被杀也完全是由于性格上的致命弱点,或者智力可以稍微调高一点点,但政治只能再往下降了。年轻的杨修作为主簿应该是作过一些内政上的事情的,但是各方面关系的处理和一些如打小报告之类的行为却又让人无法苟同,唉,总之就是一个悲剧人物。。。
-----------------------------------
补:我看到有文章说,吴质死后被谥为丑侯,其后人不服,后又改为威侯,相差甚远,不知是何道理?
作者: 鸾舞碧霄    时间: 2005-9-16 14:58

陆绩怀橘一直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与孔融让梨无法相提并论
诸葛在舌战群儒里不是也拿这个讽刺过陆绩吗
可见这不算什么光彩之事
再者袁术一向没什么识人之能,他看重的人才也都是乏善可称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6 16:06

好帖子啊,支持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7:28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5-09-16, 14:58:18发表
陆绩怀橘一直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与孔融让梨无法相提并论
诸葛在舌战群儒里不是也拿这个讽刺过陆绩吗
可见这不算什么光彩之事
再者袁术一向没什么识人之能,他看重的人才也都是乏善可称

我看了一下三国演义的原文,孔明并没有拿怀桔之事讥讽陆绩,他笑道“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顶多是利用这句话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已,孔明舌战群儒多用诡辩之术,仔细思量东吴群臣的言论,许多也都不无道理,这里还是不讨论这个了,不过从我引用的几段文章来看,陆绩“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这些方面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作者: 之乎者也    时间: 2005-9-16 17:29

鲁迅先生有篇文章评价过魏晋之风,里面对孔融也有些描写,个人觉得文人还是离政治远些好,而三国游戏系列一直就没把有谋略和聪明分清楚,如果能有个内政系统让一班文人做做文章,算算帐,骂骂当权者,总之完全和治国打仗分开就好了
作者: Fighter    时间: 2005-9-16 18:03

不错,楼主真是观察入微啊,呵呵。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8:15

忠臣名将,竟毁其手——马忠、卫瓘
说到三国演义里面谁武力最高,大家或许会齐声说“人中吕布”,但谁才是真正的名将杀手呢?下面这两个人就有的一拼了。
马忠乃潘璋部将,应该可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三流武将而已,然而关公落难时正是这个不起眼的人物用钩索将关公擒获,并押解到孙权帐前,很多人因此认为,是他杀了关公。对于这份功劳,马忠获得的赏赐是关公坐下的“赤兔马”,然而他终究没有骑上这匹只有强者才配的上的骏马。
没有赤兔的马忠的运气居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在刘皇叔为兄弟复仇的战争中,他射倒了箭术精湛的黄忠,而年迈的老英雄终究没有挺到第二天。再往后,又出现了战退关兴、张苞的一场战斗。。。这个好运的小人物最终还是被杀害关公的另外2个仇人割去首级,或者是报应吧。。。
马忠:卫瓘:
卫瓘是司马昭指派的监军,可以说是对司马昭直接负责的官员,所以他所做的一切,可以被认为是奉命行事,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在情感上可以接受他的所作所为。
卫瓘在接到司马昭的指令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巧妙的收押了睡梦中的邓艾,虽然其中或者也包含了邓艾对司马氏的忠诚。。。然后他又抓住时机平定了钟会姜维的叛乱。此时姜维钟会已死,卫瓘仍认为邓艾若然回去会对自己不利,派与邓艾不睦的田续追杀了邓艾。至此,直接或间接死于卫瓘的有邓艾、邓忠、姜维、钟会、张翼等人。。。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8:16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马忠: 统68 武74 智66 政42
卫瓘: 统69 武53 智81 政79
从数值来看,还算是比较合理,马忠多靠运气,但射中黄忠的一箭却是靠真本事,个人认为稍微加几点武力也不为过,毕竟三国9里箭术高手武力都有加成的。66的智力似乎有点高了,比许多作为大将的吴将要高,难道就因为他布了个陷阱抓了关羽?这在古代战争中本事稀松平常之事,再说他选的这个地方也有可能是陆逊或者别的人指定的啊?呵呵,权且笑过。。。
卫瓘是监军,统帅值似乎也无须太高,81的智力比较合理,甚至再高几点也不为过,他在一系列事件中,可以头脑冷静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然而后来指派田续追杀邓艾父子却实在让人有些心寒,或者因为官场显恶,这也是他选择的生存之道吧!以前看到有文章说卫瓘回朝以后或许因为比较愧疚,对此事一直比较低调,而且他的政绩也很不错,在晋朝官员中还算是少有的几位正直的官员,在他在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也一直不敢过于放肆。。。。。。记不太清了,希望知道的朋友加以指正,提供资料就更好了,呵呵

终于轮到了2个比较有个性的头像,也来妄谈几句吧。
马忠的头像相对来说还是经过精心绘制的,也没有特意加些什么奸邪之气,感觉还挺忠厚,呵呵,不要打我。。。灰色的斗篷虽然不如刘封他们显眼,却也不失武将气度,至少比起还穿着小兵制服的夏侯尚之流耐看得多。
卫瓘就显得很奸的样子,那两撇小胡子让人总觉得是奸邪暴戾之人的代表形象,作为监军,穿盔甲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呵呵,看很多电视剧里,监军都是一些太监什么的,什么事不作,还很胆小的那种。。。。。。希望往后的作品中可以改得更智慧一些,呵呵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5-9-16 18:39

很不错的帖子,楼主加油,或许能加精哦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8:43

楼上的签名图是谁?谁画的啊?挺好看的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6 18:49

卫瓘应该说是西晋朝臣中很清醒的人物,然而最终没有逃脱贾南风的毒手。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5-9-16 18:53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6, 18:43:47发表
楼上的签名图是谁?谁画的啊?挺好看的

呵,这是太阁5事件CG里的倾奇者---花之庆次,前田利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9:13

误国佞臣,千夫所指——黄皓、岑昏、杨松
这三个游戏里的垃圾我本来不愿提及,但是后来仔细想想,也算符合本帖要求,顺便还是写一下吧,希望刚刚吃完饭的朋友赶紧换页,免得影响心情。。。。。。
这三个人放到一起,却其实还不能算同类。岑昏和黄皓作为宦官,很多时候仅仅是做了自己的本分甚至是为人所利用,他们被后世唾骂了两千年,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统治者的替罪羊。我们都知道,一个开明的君主,一个繁荣的时代,宦官都是挑不起多大的风浪的,而恰恰是一些不利的因素叠加在一个国家时,内忧外患全都来了,这个时候除非出现一位异常开明的君主,或许有几分机会力挽狂澜,而历史上,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亡国的遗老遗少们还是需要找到一些理由来慰籍自己的,这个时候很多人依然不能骂皇帝,又或者骂了皇帝还是不够的,还得找一些害了皇帝的人,这时候,弱势的宦官就首当其冲了。作为封建社会的畸形,他们与正常人大不相同,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欲也更加旺盛,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毫不考虑国家社稷的事情来。。。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根本没有享受过国民的自豪,甚至连正常人都没的做,其他人又有什么理由强求他们人人都作“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呢?  扯远了,回到正题吧。。。。。。
黄皓岑昏杨松
杨松这个人在这里面是最为人所不齿的,作为张鲁的谋士,却时时为了财富为外人设谋。张鲁在收了马超一干人等以后,本来实力大增,谁知他为了索贿逼走马超兄弟,后来又把庞德逼到曹营,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到最后还卖主求荣,弄得身死财空,做人做到这样,也算是到了极致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9:29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黄皓: 统1  武1  智32 政2
岑昏: 统1  武2 智30 政2
杨松: 统2  武1 智34 政31
这种能力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有,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前2个自然不消说,杨松作为张鲁的谋士,虽然在演义里未出高见,但坐到这地位,应该上50是没有问题的,起码张鲁并不是愚蠢之辈,政治就算了,白痴一个。。。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几位的相貌还真有特点,黄皓是不男不女,面目可憎,   挺典型的的宦官形象。岑昏眉目清秀,看来是深得孙皓喜爱的原因,这家伙还献了一条连索计,虽然被王浚破之,却也并非毫无是处。到了杨松了,唉,真是不愿意提他,或者“獐头鼠目”一词所描绘的,正是这般形象吧,那两撇胡子。。。。。。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19:43

再来是什么呢?得好好想想了,不能再搞几个恶心的人了,否则这第二页都没人敢翻了,呵呵
休息休息,有空再续。。。。。。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6 20:42

妙贴,小人物,曹冲不算吧三十里曹冲已经能力下降很多了孔融两项也都上七十了...
作者: 挑灯看剑    时间: 2005-9-16 20:45

好贴,近期运筹不多的好贴!

    不过也有些不苟同的地方,黄皓之流虽然是小人,但决不是小人物,多少人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还有,楼主也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虽然有些人能力不高,但是可以干成大事,有些人才智过人,却终身郁郁不得志,有些事情,不是都由能力值来决定的,如果楼主在社会上转了几年应该会有体会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光荣的设定都是合理的,但是单以各自功绩来评定能力值,也并非完全准确。

    楼主继续,加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21:07



QUOTE:
原帖由晨山尚书于2005-09-16, 20:42:38发表
妙贴,小人物,曹冲不算吧三十里曹冲已经能力下降很多了孔融两项也都上七十了...

曹冲是用来作反例的,主要是为了围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主体,呵呵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21:11



QUOTE:
原帖由挑灯看剑于2005-09-16, 20:45:03发表
好贴,近期运筹不多的好贴!

    不过也有些不苟同的地方,黄皓之流虽然是小人,但决不是小人物,多少人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还有,楼主也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虽然有些人能力不高,但是可以干成大事,有些人才智过人,却终身郁郁不得志,有些事情,不是都由能力值来决定的,如果楼主在社会上转了几年应该会有体会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光荣的设定都是合理的,但是单以各自功绩来评定能力值,也并非完全准确。

    楼主继续,加油!

我这里对小人物的定位,并不是对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能不能较大地引起大家的注意,有时候某些人还是用来对比的,比如杨修就是为了对比吴质,呵呵,这个真的有点以成败论英雄了,呵呵,就是为吴质鸣不平,光荣太小看他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21:16

忠义蜀将,气节长存——霍峻、霍弋、傅肜、傅佥
之所以把这四个人列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都是蜀将,另一方面是因为父子皆有美名。这些人可能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它们代代相传的忠义之气,却值得我们广为称颂。。。。。。
    霍峻初依刘表,刘表死后率部投奔刘备。 刘备从葭萌南返开始袭击刘璋,留霍峻孤军镇守葭萌城。
    张鲁派遣部下杨帛诱降霍峻,要求共同守城,霍峻回答:“你们可以得到我的头,但是你们得不到这座城!”于是杨帛只好退回。
    刘璋派遣将领扶禁、向存率领一万多兵众,由阆水而上,围攻霍峻。霍峻带领城中仅有的数百士兵顽强抵抗,扶禁、向存围攻一年多也没有成功。霍峻乘敌人松懈之机选派精锐部队发动袭击,于是大败敌军,并当场砍下向存的头颅。刘备平定西蜀,为了嘉奖霍峻的功劳,于是分出广汉郡一部分设立梓潼郡,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峻霍弋
      霍弋是霍峻之子,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后为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又转护军,统事如前。时永昌郡夷獠恃险不宾,数为寇害,乃以弋领永昌太守,率偏军讨之,遂斩其豪帅,破坏邑落,郡界宁静。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郡事。景耀六年,进号安南将军。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是岁,蜀并于魏。弋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
在这里引用了一些别的地方的介绍,实在是怕曲解误导,从上文可以看出,霍氏父子在危难之中仍能保持气节,是很值得后世称颂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6 23:13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霍峻: 统77 武62   智72   政68
霍弋: 统73 武70 智72   政73
从霍峻数百人苦守孤城一年,还趁机大败敌军阵斩向存的表现来看,此人能力应该是不止这个数的。郝昭三千士卒守住诸葛亮十万就有85的统帅,而霍峻守城的兵力比也相差无几,而且还伺机突击斩将,其所为已胜郝昭多矣!根据我的理解,霍峻统帅应为80以上,武力也应有70以上,毕竟像谭雄李异这样的偏将都有70多的武力,何况陈武韩当等人80多的武力似乎也只斩过一些无名之辈,依我看即使设为80也不为过。智力72还算合理,作为梓潼太守的他68的政治我也无从评价。。。
霍弋规劝太子一事让他政治有所加成,在永昌建宁等地治理地也还不错,这些数值都还算合理,在南方平寇之事也肯定了他军事方面的才能,如果霍峻的能力是这样,他的数值也算合理,如果霍峻的能力值再往上调,那么他也需要调整一下了。
---------------------
关于头像,不知道是不是光荣特意为了体现出他们的父子关系,都摆了一个同样的pose,相比之下霍峻的脸还有点大众脸的味道,可能是少几撇儒雅的胡须吧,希望以后的游戏能有较大的改进。仔细看看,霍弋连头盔都比父亲的精美,可能是初期创业艰难,到了蜀汉后期连军服也华美起来,呵呵,说笑而已
作者: 大神一郎    时间: 2005-9-16 23:46

忠义蜀将还有个罗宪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16 23:49

写得好啊,期待楼主下文!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16 23:57

呵呵,最近好帖不多,但愿此帖能开先河,
文章引经据典,足见作者用心

误国佞臣,千夫所指——黄皓、岑昏、杨松
这一段挺好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00:03

刚刚提到的霍氏父子以据降表现气节,而傅氏父子则是以生命表现气节,一门英烈,后世楷模。。。。。。
傅肜,刘备兴师伐吴时为中军护卫,刘备中计被火烧联营后退军,全军大乱,自相践踏,这个时候刘备问了一句:“谁敢断后?”傅肜奏曰:“臣原以死挡之!”想象一下当时英雄的神情应是极其豪迈的。且看演义原文:
却说傅彤断后,被吴军八面围住。丁奉大叫曰:“川兵死者无数,降者极多,汝主刘备
已被擒获,今汝力穷势孤,何不早降!”傅彤叱曰:“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挺枪纵
马,率蜀军奋力死战,不下百余合,往来冲突,不能得脱。彤长叹曰:“吾今休矣!”言
讫,口中吐血,死于吴军之中。后人赞傅彤诗曰:“彝陵吴蜀大交兵,陆逊施谋用火焚。至
死犹然骂吴狗,傅彤不愧汉将军。”
傅肜傅佥
傅佥和蒋舒都是姜维心爱之将,然而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却截然不同。钟会来攻阳安关,在城下叫骂。傅佥大怒,令蒋舒把关,自引三千兵杀下关来。钟会便走,魏兵尽退。佥乘势追之,魏兵复合。佥欲退入关时,关上已竖起魏家旗号,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魏兵四面合来,将傅佥围在垓心。佥左冲右突,往来死战,不能得脱;所领蜀兵,十伤八九。佥乃仰天叹曰:“吾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乃复拍马冲杀,身被数枪,血盈袍铠;坐下马倒,佥自刎而死。后人有诗叹曰:“一日抒忠愤,千秋仰义名。宁为傅佥死,不作蒋舒生。”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00:08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傅肜: 统67 武72  智42  政41
傅佥: 统75 武83 智71  政41
或许是因为傅肜只是个中军护卫,所以统帅值设得不是很高,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败势的情况下能够鼓舞士气,率军往来冲突,其统军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古代作战经常有以少胜多的特殊战例,几乎都是因为败势之下,众皆奔命,自相践踏,不计其数。而此人能用自己的生命拖到刘备顺利撤退,一方面表现了他忠义的感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的冷静与治军能力,英雄,不是孤独的。。。。。。
他的这个儿子就很争气了,被姜维选中时相信就已经是出类拔萃得了,再经过得到孔明真传的姜维的引导,如果可以多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大将。然而弱势的蜀国很快就迎来了挑战,当小胜而归的傅佥看到自己的战友蒋舒降城时,那种凄苦是无以言表的,或者他可以逃生,但心已死了,在这个时候英雄般的死去可能是最好的归宿了。。。。。。我们向这两位英雄致敬!
--------------------------------
既是武将,也谈谈头像吧。傅肜的头像很普通,服饰也不够有气势,这是光荣前几代留下的弊病,有的人一代换一个头像,有些人几代沿用一个。。。。。。不过朴实的外表下的傅肜还是可以给人踏实的感觉。
傅佥的头像就比较出色了,散发着金属光泽的铠甲加上怒吼的表情,让人感觉到浓厚的刚猛之气,铠甲纹饰也很特别,总之就是一个字——酷
作者: 对远    时间: 2005-9-17 00:25

厉害!真是不可多见的好贴!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00:44

既然提到蒋舒了,就顺便介绍一下吧。
蒋舒跟傅佥同为姜维精选的蜀将,可见其能力应该在伯仲之间,又或者有一些差别,只是各有所长罢了。然而二人的性格和气节却是可以完全不同的,事实上我们在后文中也看到了这点。。。

看看他的能力:统69 武80 智33 政31
这个69的数值能说明什么呢?或者因为他是副将吧。记得以前我看到过网上有文章说他本是都督,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给换了,所以一直怀恨在心,或者降魏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吧!我们可以理解他的行为,但并不代表可以谅解他,像这样的卖国求荣、卖友求荣的行为我们只能拿来作反面教材了。
智力33有点过分,姜维能选中他决不会如此不堪的,唉,不说也罢。头像方面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灰灰的色调,毫无个性,就是不知为何也有个斗篷,用得着吗?这种人!哼哼。。。。。。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00:56

既为挚友,何无心通——尹大目、文钦

魏殿中校尉尹大目,乃曹爽心腹之人,因爽被司马懿谋杀,故事司马师,常有杀师
报爽之心;又素与文钦交厚。今见师眼瘤突出,不能动止,乃入帐告曰:“文钦本无反心,
今被毋丘俭逼迫,以致如此。某去说之,必然来降。”师从之。大目顶盔惯甲,乘马来赶文
钦;看看赶上,乃高声大叫曰:“文刺史见尹大目么?”钦回头视之,大目除盔放于鞍鞒之
前,以鞭指曰:“文刺史何不忍耐数日也?”此是大目知师将亡,故来留钦。钦不解其意,
厉声大骂,便欲开弓射之。大目大哭而回。

这个尹大目也是个聪明人,司马师将死在军中是个秘密,倘若当着数千军人面前喊出来,难免不走漏风声,让司马师有所防备,而当时文钦军怕司马师来追,跑路甚急,情况不允许大目跟文钦秘谈,于是尹大目除下头盔以示无敌意,再大声疾呼:文将军何不在此多逗留些时候?
然而文钦却毫不思索昔日好友的用意所在,居然破口大骂,还“欲开弓射之”,真是令人心寒啊。。。而且我们从上下文也可以看出,这位文刺史确实不是个能耐之人,行军迷路,献计遭斩,上演了一幕幕滑稽的“悲剧”。。。
尹大目文钦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吧
尹大目:统5     武9     智33   政57
文钦  :统76   武82   智56   政33
想来能与文钦这种人交厚,而且是殿中校尉,还是大目这种“粗名”,应该是一介武夫,光荣不但把他设成手无缚鸡之力,还没有一项及格,唉,啥也别说了。。。。。。文钦的统率设成76我看都有点高,在自己的地界行军打仗,居然还能迷路,真是服了他了。至于武力,可能还是要照顾到阿鸯的面子的,呵呵,人说“虎父无犬子”,看来“虎子”也不适合有“犬父”啊,呵呵
----------------------------------
补:《后汉书-朱儁传》记载:“自黄巾贼后,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唒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其大声者称雷公,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便者言飞燕,多髭者号于氐根,大眼者为大目,如此称号,各有所因。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

故由此推见“大目”乃草莽武夫粗名。。。
----------------------------------
头像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弱弱的大目,傻傻的文钦,唉。。。。。。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7 01:02

蒋舒我也觉得智力不能那么低.姜维在汉中那么多年也就得到他和傅监两个大将,那两队父子我一直喜欢用又文武全才义理又高,值得信赖感觉他们就比李恢,张蔼这些后期中坚差一点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17 01:08

西凉八骑,算不上小人物,但是游戏中一直被当小人物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01:12



QUOTE:
原帖由潇湘暮客于2005-09-17, 1:08:29发表
西凉八骑,算不上小人物,但是游戏中一直被当小人物

这8个家伙出镜率太低了,没什么事迹可写,你不是在为难我吗?
作者: 鱼跃龙渊    时间: 2005-9-17 08:53

小人物  写写荆南四小虎吧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7 09:58

尹大目、文钦
想不到文钦这种毫无谋略之人还有56的智力,尹大目本来就是文吏智力怎么也得及格得说
作者: sampdoria    时间: 2005-9-17 10:44

好贴啊!楼主不妨写写胡奋,胡烈,胡渊那一家。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2:22



QUOTE:
原帖由sampdoria于2005-09-17, 10:44:03发表
好贴啊!楼主不妨写写胡奋,胡烈,胡渊那一家。

正合我意,昨天确实想到他们了,像这种在游戏里一门四将的“小人物”还真是不多。
胡遵——胡奋、胡烈——胡渊
这四个人虽然在游戏里总被忽视,能力却不弱,而且还有着特殊联动,可惜手头资料太少,看来还要上网查查。。。。。。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2:27



QUOTE:
原帖由鱼跃龙渊于2005-09-17, 8:53:00发表
小人物  写写荆南四小虎吧

这个在淑娟姐姐的帖子里好像已经写过了,他的文笔很好,我就不再献丑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3:15

安定胡氏,位极人臣——胡遵、胡奋、胡烈、胡渊
安定胡姓出过不少人物,始祖为《晋书》中记载的胡遵。胡遵文武双全,位居于车骑将军。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晋宣帝时屡立战功,官做到镇南大将军。他的女儿胡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从此成为外戚,权势更加显赫。南北朝时期,拓跋氏统治的北魏对清河崔、范阳卢、太原郭、河东柳几个大姓重重打击,而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却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于是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
胡遵胡奋

胡遵作为安定胡氏的始祖,一直被后世所尊崇,其人官至车骑将军,说他文武双全,倒也在情理之中。由于没有搜集到可靠资料,不敢妄加评论。。。

胡奋这个人要特别提一下。胡奋,字玄威,性开朗,有筹略,少好武事。想来将门之后所受的熏陶应该是很能造就人才的。他曾经随军击破匈奴中部帅刘猛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而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还是演义里提到的寿春叛乱,胡奋所部击杀诸葛诞,降唐咨,寿春平定。
“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可以看出胡奋还是一名很优秀的将领的。
胡烈胡渊
胡烈字玄武,乃胡奋之弟,在寿春平乱中也立下不少功劳。后来跟随钟会伐蜀,同样也是很有功劳的。可惜这时候钟会姜维准备发动叛乱,由于怕管制不住这些旧将,就把他们关了起来。幸好有个叫丘建的人把消息通知了胡烈的儿子胡渊,18岁的胡渊身先士卒,帮助卫瓘平定了这次叛乱,从此远近驰名。

胡烈在后来魏国分置秦州时做了秦州刺史,可见他还是很得朝廷信任的。然而他的运气却不是很好,遇到的对手秃发树机能也并非泛泛之辈。轻敌冒进的胡烈被胡人包围在万斛堆,孤立无援的他终遭杀害。时势造就了另一位英雄的诞生——马隆,这位优秀的将领最终平定了叛乱,成为了威震西羌的英雄。。。。。。
作者: jiaoyixing    时间: 2005-9-17 13:26

好贴!我看三国志几遍了,可你说的人好多都不认识  
看来看的不精哪   
向搂主学习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4:20



QUOTE:
原帖由jiaoyixing于2005-09-17, 13:26:24发表
  
好贴!我看三国志几遍了,可你说的人好多都不认识  
看来看的不精哪   
向搂主学习  

让人汗颜啊,其实我对这其中有些人也不是很了解,就是边发帖边学习,呵呵,这其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之处,还望各位不吝赐教。。。。。。

另外,由于本帖定位的是小人物,有些耳熟能详的估计也不会上榜,希望大家理解。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4:37

来看胡氏的能力表:
胡遵: 统75 武78 智59 政60
胡奋: 统76 武82 智49 政45
胡烈: 统77 武66 智79 政69
胡渊: 统70 武77 智64 政47
此祖孙三代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胡遵的能力比较中庸,但要体现出文武双全,可能智力要有68左右甚至更高为妥。胡奋斩杀诸葛诞的事迹明显为他加了分,82的武力,呵呵,很强哦。。。相对来说胡烈66的武力就显得有点寒碜了,即使被少数民族围杀,也不能说明他武力不行的,强如张合,一旦中了埋伏,也是无力回天。79的智力高了点,记得南北朝演义里就有人说过胡烈的弱点(原文忘了,望有心者补上),莽撞的作风是要在这一项上扣分的。69的政治,呵呵,很边缘的数字,做了几年秦州刺史,这样也还算合适。
再来看看我们的少年英雄——胡渊,说他是英雄,似乎过分了点,因为他们这帮人杀掉的是我们在游戏里都很喜爱的姜维、钟会、张翼等人,真是“名将杀手”啊,我现在在想要不要把他归到马忠卫瓘那个帖了。。。
胡渊的能力值也还可以,稍为加一点也无妨,他的对手可不一般啊。。。再加上这次他可是为救父而扬名,孝义可嘉!
------------------------------------
其实说来惭愧,第一次注意到这几个人是玩三国10的时候,由于我在东吴势力,缺乏将才,而魏国又总来打我,我一怒之下就斩了其中一个,结果屏幕下方刷刷刷的出现了某某视你为仇人。我一看,哟和,还真多,就仔细的看了一下资料。下次玩的时候就选了胡遵,等到估计儿子快成年了,赶紧自告奋勇地出去打城,希望捞个太守当当,免得父子两地分居,呵呵。。。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可惜三国10并不耐玩,我又回到了三国9,来到了轩辕春秋。。。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4:40

既然强力推荐马隆,不介绍一下会让人鄙视的。其实网上有介绍他的帖子,我就不贴广告了,大家有兴趣的自己搜去。我在这里就稍微介绍一下,讲一点自己的看法。
    269年,鲜卑秃发树机能起兵造反,杀秦州第一任刺史胡烈于万斛堆。几个月后,杨欣被树机能手下大将若罗把能击败,战死于武威。晋武帝找不出一个对付树机能的良将。277年,当时任宿卫殿中的司马督马隆挺身而出。出任武威太守,招兵3500人,用这支小部队,不到一年解放武威,攻杀秃发树机能,解决了近十年的边患。马隆后来又做了西平太守,镇守西陲十多年。


来看马隆的能力表:
胡遵: 统77 武75 智72 政71
大多数人认为马隆是智勇双全的名将,还是民族英雄。关于民族英雄的定位,我也无意于在此讨论。但是他卓越的的才能,却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马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当时鲜卑人身披铁铠重甲与汉人作战,马隆于是在道旁累磁石干扰身裹铁甲的鲜卑人行动。而晋军披上传统犀甲,不受磁石干扰。如此凭借坚兵利器,先进的战阵战法,使得马隆部不断获胜。

很重要的是,马隆平定西疆,更为南下伐吴解除了后顾之忧,这对促进统一无疑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马隆领兵作战,并未使用原有军队,而是自己招募有能之士。以少胜多,最终威震西疆,这些都是很出乎朝廷的意料的。
说到这里,我以自己的角度给马隆打一个分,权当参考。以少胜多并熟悉战阵变化的他统帅应该在90左右,武力不予评价,智力应该也是要有90左右的,至于政治,我看也可以给个78左右。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5:30

骁勇良将,悲情人生——麴义、徐荣
三国时代,良将辈出。有的被人推崇,有的却被人遗忘。我们无需刻意挖掘某人的光辉事迹,然而却发现有些不平凡的人因为种种原因被刻意忽略,成了陪衬,成了垫脚石,成了牺牲品。。。
如今网络上对于麴义和徐荣的平反文章也不少了,或许还真的影响到了光荣公司,我们可以看到三国9和三国10里这2人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想那些把他们尊为“河北第一名将”及“董卓军中第一人”的朋友们应该也有所慰籍了吧?   什么?   还不够?  好吧,我也帮你们在此宣扬一下这两位悲情武将吧。。。

    先来看看麴义。一提到麴义,很多人马上想到赵云。老罗对于这样一个甚为喜爱的武将自然要安排一个好的出场的,于是他选中了刚刚阵斩严纲的麴义。赵云这下是风光了,力挽狂澜,可麴义从此淹没了,一合之将,提他作甚?
    而历史中的麴义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概括来说,麴义在袁绍军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没有麴义,袁本初想在冀州立足都难,更不用说称霸河北了。当时袁绍刚入冀州时寄人篱下,韩馥对他的防备是很深的。不过由于桥瑁移书,号召起兵讨董,“方听绍举兵”,绍以名重为盟主,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然而到“明年,馥将麴义反畔。”袁绍时来运转了。韩馥纵有张郃、沮授等人为辅,也依然打不过麴义。而在北方,他支持的刘虞也为公孙瓒所败,四世三公的袁绍还在一旁虎视耽耽。懦弱的韩馥最终让出了冀州,麴义功不可没。后来的界桥一役大家都很熟悉了,麴义以少胜多,面对使羌人丧胆的“白马义从”,依然打得公孙瓒节节败退。后来有着大戟士护卫的袁绍被公孙瓒别部二千人团团围住,居然还到了要躲进夹墙的境地,还是麴义的及时出现,救了袁绍一命。在接下来平定公孙瓒的一系列战斗中,麴义也是最威风的。
    关于麴义的死,当然不是赵云杀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似乎是一种定律,麴义功高盖主,加上不懂范张之术,下场也是可预料到的。《后汉书*绍传》载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平定黑山诸寨,兵围易京,大事无忧后,说“麴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主人被诱杀,但麴义余部不肯就范,袁绍于是“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把大敌公孙瓒扔在一边,因为此时他的最大心患就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了。
    麴义的能力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他的为人,或许只是袁氏门生为了掩盖某些事实而捏造出来的罢了。麴义成就了袁绍,然而却功成身死,对于他悲剧的人生,除了一声叹息,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呢?
麴义麴义徐荣

     再来看看徐荣吧。徐荣是辽东玄菟人,出生于荒凉的边地,严酷的环境让他练就出了强健的体魄,这对他的军人生涯来说无疑是很有益处的。我们看到徐荣出场时已经是董卓的中郎将,一个外地人能在西凉军中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是出类拔萃的。董卓虽然残暴,但治军能力却不差,手下的将领也有不少出众之人。接下来的几场战斗让我们真正的看到了徐荣的实力。
    关东诸侯讨董卓时,长沙太守孙坚表现最为积极。董卓派遣徐荣、李蒙出兵抵御,在梁县(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南,汝水南岸)遭遇孙坚。一战便击溃了孙坚军,但孙坚毕竟是三国名将,他收拾残兵败将挺进阳人(汝水北岸),并击败吕布,斩杀华雄。
    后来董卓为避诸侯锋芒,迁都长安,曹操、张邈联军追击,董卓命徐荣负责断后。可见徐荣才干颇受赏识。 徐荣受命于败军之际,率军在荥阳汴水布下包围圈,伏击追穷寇的曹操、张邈军,熟读兵书的曹操这次忘了兵法所言“穷寇勿追”的道理,中了别人的埋伏,伤亡惨重。这场战斗,曹操败得很狼狈,连战马都被射死,若非曹洪死救,早就命丧汴水了。
    后来董卓余逆凉州军阀李、郭在贾诩的唆使下反叛,王允慌忙派遣胡轸、徐荣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组织长安保卫战。可惜由于朝廷刚刚平息内乱,王允吕布又将帅失和,仓促间不能有效抵抗拼死一战的凉州军。政府军战败,徐荣战死新丰,胡轸率众投敌。
    徐荣的死是很悲壮的,同为董卓部属的樊稠、李蒙、胡轸等都先后投敌,惟独徐荣没有变节,死在昔日同僚手上。也许在他眼里,董卓也好,王允也好,谁掌握了朝廷,他就为谁效命。他最后为朝廷战死沙场,也算不辱军人名节。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5:35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三国9 麴义: 统77 武72 智62 政25
三国10麴义: 统83 武79 智50 政20
三国9 徐荣: 统76 武71 智66 政40
三国10徐荣: 统82 武73 智64 政47

可以看到10代的能力比起9代来明显有了提高,我就不逐个评价了。不知道作战骁勇的麴义怎么到了10代智力反倒降低许多?实在没有道理,66左右是很正常的。如果作战应变也算作计谋,那么他的智力上70也没有问题的,像于禁、甘宁这种水平就很合适。
---------------------------------
对于画像,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光荣对麴义的重视。10代的麴义像虽然五官还很类似9代,但加上胡子和精美的服饰后,神情也刚毅了几分。背上的箭壶也是对他界桥一战的描述,妙不错!好像除了他,就只有夏侯渊和老黄忠有这个箭壶的,呵呵。。。肩膀上飘逸的“羽毛”是什么东西啊?没有看明白,望知情者不吝赐教。。。
徐荣的头像做的太普通,9代10代也没有变化,该改一改了,再英武一点,角度也调整一下,把一种久经战阵的感觉表现出来,呵呵。。。
作者: 白马银枪孙伯符    时间: 2005-9-17 15:35

非常优秀的一篇文章!我混了运筹这么多年,这样的文章少有!楼主加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5:44



QUOTE:
原帖由白马银枪孙伯符于2005-09-17, 15:35:39发表
非常优秀的一篇文章!我混了运筹这么多年,这样的文章少有!楼主加油!

要做就尽量做好吧,要是敷衍的话,不仅仅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就是做这些东西可不能胡扯,看过了的东西记不住,又要重新查找资料,真的好累啊!
而且由于技术原因,我已经出现2次误操作,把写好的东西误删了,严重打击了我的热情啊啊!
所以我决定一个帖子分部分写,慢慢修改完善,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17 15:47

好文,楼主加油!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17 15:59

楼主+U+U      
推荐肯定没问题了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7 16:52

胡家四兄弟可是游戏后期得主力啊,可塑性强得说,马隆310好像给没了,虽然我没有楼主说得那样两个上90那么高但觉得统率,政治,智力都应该上80,麴义徐荣我觉得有点高顺的悲壮影子,徐容之余张绣,鞠义之于张合,高顺之于张辽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6:59



QUOTE:
原帖由晨山尚书于2005-09-17, 16:52:44发表
胡家四兄弟可是游戏后期得主力啊,可塑性强得说,马隆310好像给没了,虽然我没有楼主说得那样两个上90那么高但觉得统率,政治,智力都应该上80,麴义徐荣我觉得有点高顺的悲壮影子,徐容之余张绣,鞠义之于张合,高顺之于张辽

四兄弟?你不要吓我,人家可是祖孙三代,好像最多三个人同时出现的

还有,三国演义里有几个会八阵图的呢?有几个会用磁石扰敌的呢?又有几个能以少胜多,快速平乱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这样说,也许只是个人崇拜罢了,英雄的光环。。。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7 17:02

.....汗,不小心了本来想说胡家四位的.....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05-9-17 17:14

一天没上来,楼主更新了这么多哦,厉害。

兄台好文,加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7 17:16



QUOTE:
原帖由老顽童于2005-09-17, 17:14:28发表
一天没上来,楼主更新了这么多哦,厉害。

兄台好文,加油!      

我一整天都泡在这里,呵呵,大家多多支持!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17 19:18

好贴!先赞一个。
胡家四将我喜欢,是我在游戏后期和公侯将相本无种中的主战部队。胡遵、胡奋步兵奋战,骑兵突进,相性20,和钟会(贾诩)正好,一个混乱接着父子突进连锁,很强悍啊!胡烈、胡渊,步兵奋斗,骑兵突破,相性30,和司马家,羊祜等的连动性也很强。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8 13:57

虎牢关下,白骨惊魂——俞涉、潘凤、方悦、穆顺、武安国

一提到虎牢关,大家很快就可以想到“三英战吕布,虎牢关一战的存在似乎就是安排给刘关张三兄弟扬名的。为了这个安排,罗老前辈可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先是让关羽斩了华雄,然后让张飞跟吕布斗了30合,再往后就安排了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三英战吕布”。华雄和吕布有能耐,不是说说就行的,得安排几个人衬托一下,于是下面这五位就登场了。
俞涉潘凤

俞涉和潘凤死于华雄刀下。相对于吕布来说,华雄是低了一个档次的,他终究是死在了关羽刀下,即便当时他是轻敌,没有凭借赤兔马的关羽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斩杀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在演义里俞涉是袁术手下骁将,估计地位不如纪灵,与华雄交手三合即败,可见武力还是有较大差距。不知道纪灵此时是没有随军还是看到俞涉的惨状胆寒了,总之它在后面还有很多戏分,导演是不能让他在这个时候上台的。
潘凤是韩馥上将,此时的张合不知在韩馥军中又是什么地位,总之暂时也轮不到他,姑且认为低于潘凤吧。以韩馥的识人用人之能来看,这个潘凤虽为上将却也不见得很有能耐,“去不多时”就横尸沙场倒也在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此人用的兵器是“大斧”,好像印象中另外两个用大斧的徐晃和徐质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我想此人至少是臂力惊人吧。。。

方悦穆顺武安国

下面三位败于战神吕布之手,听起来有面子得多了。以前曾经听过一种论调:武将的一生就是杀戮与被杀,能堂堂正正死于强者之手,不可谓不是一种荣幸。或者这也是他们面对死亡的一种心理安慰吧。。。
方悦号称河内名将,“名将”一称在这里不知如何定位,这个过不了五合的“名将”也许长处并不在于武力,而是以统筹著称吧。。。再来就是穆顺,吕布手起一戟就把他刺于马下,由于是吕布冲阵,或许穆顺根本就没来得及看清对方,不说也罢。。。
下面这位武安国就很不一般,抡个笨重的大锤也能跟吕布战上十余合,还真是个高手!后来居然也没有死,不过武将生涯也从此结束(断了手腕)。。。这次的阴影恐怕一直伴随着武安国到终老吧,但至少他“可以”活着说:“想当年,虎牢关下,我一马当先。。。”
---------------------------------------
按照惯例,又到了乱弹时间了。下面我粗浅地对这五位的头像作一下评点:
虽然是五个人,我们却可以发现,其实就是两种模式:大胡子型和小白脸型。这样地描述别人的尊容确实是很过分的,希望大家不要过于愤慨,鄙人在这里只是想表达对光荣的不满。其实在人物头像方面,光荣还算比较不错的,很多人物在换代时都有了新的容貌。然而对于这五位,很显然是没有下什么功夫的。不单单是相貌服饰没有特点,连笔触都很生硬,或者是因为他们本身在游戏里存在的时间就不长吧!
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小人物都很粗糙,像公孙瓒军的王门就画的很精致,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头像由不同的人分开绘制,所以水平也相差甚远,呵呵,不多扯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8 14:51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6, 23:13:39发表
从霍峻数百人苦守孤城一年,还趁机大败敌军阵斩向存的表现来看,此人能力应该是不止这个数的。郝昭三千士卒守住诸葛亮十万就有85的统帅,而霍峻守城的兵力比也相差无几,而且还伺机突击斩将,其所为已胜郝昭多矣!根据我的理解,霍峻统帅应为80以上,武力也应有70以上,毕竟像谭雄李异这样的偏将都有70多的武力,何况陈武韩当等人80多的武力似乎也只斩过一些无名之辈

郝昭面对的是三国演义里第一牛人诸葛亮,还守住了,当然有那么高;霍峻面对的向存,只是垃圾而已嘛,所以俺觉得游戏里给的已经合适了  
陈武可与庞德大战数十回合才渐渐不支;韩当等人斩将是阵前堂堂正正单挑,不比霍峻伺机偷袭;所以霍峻的武力不一定高于向存,性质于黄忠阵斩夏侯渊类似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8 14:52

这几位的能力表就用不上贴了,因为除了武力,其它数值明显是胡乱凑的。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游戏里这几位的武力值吧:
俞涉79>潘凤77>穆顺76>武安国75>方悦74
首先,我认为这五个人必须要分两个等级,战吕布的应当高于战华雄的。
其次,对于个人表现,应该要有所改变。武安国能战吕布十合不死,在几个人中武力应该是最高的。穆顺被吕布秒杀,自然也要扣分了。
我以个人观点大概打一下分:
武安国83>方悦79>潘凤75>俞涉74>穆顺73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5-9-18 14:52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8, 13:57:35发表
下面三位死于战神吕布之手,听起来有面子得多了。

任兄笔误,是两位奴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18 15:26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8, 13:57:35发表

下面这位武安国就很不一般,抡个笨重的大锤也能跟吕布战上十余合,还真是个高手!后来居然也没有死,不过武将生涯也从此结束(断了手腕)。。。这次的阴影恐怕一直伴随着武安国到终老吧,但至少他“可以”活着说:“想当年,虎牢关下,我一马当先。。。”

武安国确实应该高一点,与吕布交战十数回合,
但是,就其名气,还是比上面几位低了点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18 15:47

这五位可是死得其所啊,衬托得好啊,记得三十理都上80了
作者: alfredwang    时间: 2005-9-18 16:24

好贴啊!
楼主有心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8 20:38



QUOTE:
原帖由白手违命于2005-09-18, 14:52:41发表

任兄笔误,是两位奴  

不好意思,还是改成“败于”好了

谢谢你的提醒,呵呵,我要继续加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8 20:57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9-18, 14:51:46发表
郝昭面对的是三国演义里第一牛人诸葛亮,还守住了,当然有那么高;霍峻面对的向存,只是垃圾而已嘛,所以俺觉得游戏里给的已经合适了  
陈武可与庞德大战数十回合才渐渐不支;韩当等人斩将是阵前堂堂正正单挑,不比霍峻伺机偷袭;所以霍峻的武力不一定高于向存,性质于黄忠阵斩夏侯渊类似

呵呵,我认为诸葛亮的长处在于统筹谋划,攻城拔寨并不是他的强项,况且此时的蜀营也缺少像乐进这样的“每战必先登”的牛人。即使像魏军这样擅长于攻城的军队,面对审配的死守也没有任何办法,最后还是袁军内部出现问题才攻下。。。
    另外,撇开武将因素不说,诸葛亮的十万大军能用于正面攻城的也就几千吧?而郝昭的三千守军要做到面面俱到也并非难事。而霍峻只有几百人,而向存的军队可以用来攻城的比例就大的多了。。。黄忠阵斩夏侯渊虽是奇袭,在游戏里武力却也设的比较高。我想霍峻的武力最少还是要上70的。。。
    陈武韩当的例子可能不太恰当,像董袭、潘璋等一大批人也都上了80,不见得个个都有光辉战例吧? 我在这里只是提出一种可能,大家权且笑过。。。

多谢桓大司马多次捧场,也谢谢其他各位的大力支持,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文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9 14:01

天虽吝时,未掩其资——孙登和他的太子四友

关于吴蜀灭亡的罪魁祸首,网络上众说纷纭。然而谁也不能否认,无能的国君是要负上很大的责任的。蜀主刘禅的皇位似乎是没有引起多大风波的,但吴国就不一样了,年迈的孙权在立储方面搞出了很多事来,最终的苦果还是落到了自己的子孙和臣民身上,老来昏聩,不能不令人叹息......
很多人都说孙登是一位极佳的继嗣人选。陈寿在其传末便评曰:“孙登居心所存,足为茂德之美。”宋人叶适也指出:“孙登德兼于能,知人则哲,深达治要,临殁一疏,不论三代以前、三代以后,世子藩王之贤,少有及者,同时曹子桓、子建,何足道哉!”验之史实,这些评价皆恰如其份,并非誉美。

    孙登,字子高,孙权长子,由于孙权长期未正式立后,故诸子无严格意义上的嫡庶之别,黄初二年(221年),孙权为吴王时,即立长子登为王太子,并且很注意对太子的培养,精选师傅和宾友。于是吴国的第二代精英人物成了孙登的良辅,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以佐太子。又选谢景、范慎、刁玄和羊衟等“皆为宾客,于是东宫号为多士”。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德兼于能”的孙登并未能登大位,赤乌四年(241年),年仅33 岁的孙登病卒,这对孙吴政权来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而对于“太子四友”来说,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大打折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时陈表已先于孙登去世,相对于其他三位来说,能够避开后来的宫闱之争,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孙登    陈表  

陈表,字文奥,陈武庶子。陈武这位“所向无前”的猛将当年在合肥英年早逝,孙权极其哀伤。对于忠烈之后,孙权自然还是有意栽培的。而陈表的表现也确实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陈武勇猛善战,而陈表则是智勇双全,不单单如此,陈表的品行也是为时人所称道的。《三国志》载:“(陈武)兄脩亡后,表母不肯事脩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表于大义公正如此。由是二母感寤雍穆。”   有一次,孙权赐予陈表二百家作为僮仆,“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皆辄料取以充部伍。”当时吴国兵源不广,而吴国武将多以部曲强劲为荣,陈表处处为国家设想,其品质还是很为难能可贵的,所以“权甚嘉之”。  可惜陈表三十四岁便英年早逝,对于东吴政权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9 14:03

剩下几位虽然比孙登晚死,却也都算是英年早逝了。东吴后期纷乱的吴国宫廷争斗几乎让吴国英才损失殆尽,这几位未为能幸免于难。虽然如此,他们的才能还是在短暂的人生里显露了出来,总算在史书上留下了自己应有的一笔......

诸葛恪,字元逊,琅邪阳都人,诸葛瑾长子。其父诸葛谨为人谨慎,从政稳健,深得孙权敬重,是孙吴侨寓之士的杰出代表。诸葛恪自少便以才显名,反应快,善言辞,“辩论应机,莫与为对”,与父亲诸葛谨“笃慎”、“恭敬”的作风大相径庭,然而孙权却“深器异之”。由于孙权的宠爱使诸葛恪养成了刚愎自用的性格,这为他后来招致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诸葛子瑜之驴”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不仅如此,诸葛恪还经常被孙权授意对蜀国使臣进行嘲难,又或者是君臣二人默契地嘲弄儒学士人。或者在孙权的眼里,这个天资聪颖的小孩比自己的儿子还要逗人喜欢把!   当然,孙权是不会把这样的人才当作“优技”来使唤,在培养诸葛恪的能力方面,他还是很重视的。孙权有意将诸葛恪培养成太子孙登东宫辅政集团后进之士的领袖人物,让他参与军中事务,还派遣他平定丹杨山越,希望他能够在锻炼自己的才能的同时建功立业、树立威望。对此,诸葛恪也确实交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据《三国志》本传,“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待到山越平定,诸葛恪已官至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并逐渐成为吴国主要的军事将领之一。当然,在考验诸葛恪的过程中,孙权也看到了他刚愎自用的缺点,以至于在托孤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无奈的孙权还是选择了他。
当政后的诸葛恪的作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管怎样,他刚愎自用的性格加上吴国政局的不稳最终导致了全家尽灭的结局,惜哉!
诸葛恪顾谭张休

顾谭,字子默,江东儒学大族领袖人物之一顾雍之孙,陆逊外甥,吴郡吴人。谭“每省簿书,未尝下筹,徒屈指心计,尽发疑谬,下吏以此服之。加奉车都尉。薛综为选曹尚书,固让谭曰:“谭心精体密,贯道达微,才照人物,德允众望,诚非愚臣所可越先。”后遂代综。祖父雍卒数月,拜太常,代雍平尚书事。”  可见其施政能力还能很值得称道的。  然而他上书进谏得罪了鲁王孙霸,加上谭素不与全琮父子交结,因而受到污陷,流放交州,四十二岁便死于交趾。

张休,字叔嗣,为侨寓儒学士人的杰出代表张昭之子。弱冠与诸葛恪、顾谭等俱为太子登僚友,以《汉书》授登。“权常游猎,迨暮乃归,休上疏谏戒,权大善之,以示于昭。”休有乃父之风,官至扬武将军,由于亲附太子和,“为鲁王霸友党所谮”,与顾谭、顾承兄弟“并徙交州”,中书令孙弘“佞伪险诐 ,休素所忿,弘因是谮诉,下诏书赐休死,时年四十一。”

顾谭和张休同样出自名门,且同样才思敏捷、敢于谏讽,本来是有很好的政治前途的。然而不幸的是孙登早亡,他们未能效力于明主而早早离世,吴国人才凋零,亡国也是迟早的事了。
作者: tinharbomo    时间: 2005-9-19 14:04

首先严重支持楼主的好文。

建议一些不太显眼却不错的人:牵弘、石苞、唐彬、陈骞,还有那个杨什么的(不是杨欣)

说到胡烈很不错,我不识时务的告诉大家,正史中的他受命镇压秃发树机能西羌叛乱时,以智谋著称的陈骞(游戏中陈骞才50多智力,智谋著称?)劝谏晋帝司马炎,说胡烈刚愎自用,终为国耻。司马炎没听。后来胡烈和牵弘两人统领的晋军被树机能打败,阵亡。

虽然如此,游戏中的他还是很好用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9 14:40

谢谢兄台的补充,原来是陈骞,呵呵,得好好记住了。

兄台的头像煞是恐怖,愚以为大家在一起交流,还是亲和一点为妥,呵呵,愚见愚见。。。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19 18:27

来看看五位的能力表:
孙登:   统67 武47 智78 政88
陈表:   统68 武44 智76 政78
诸葛恪: 统61 武37 智90 政78
顾谭:   统37 武30 智71 政82
张休:   统58 武31 智74 政78

可以看出,几人之中诸葛恪智力最高,孙登的政治最高,其余的数值就很中庸了。其中顾谭要偏政治多一点,可能是因为顾谭祖父是丞相,而且家教甚严,做事比较严谨吧。。。
统帅都不是很高,诸葛恪其实还是打过不少胜仗的,我看调到68还比较好,或者72也还能接受。后来北伐败得很惨,其实也并非他完全不会用兵,只是可能比较刚愎,不听谏言,而与部将的内部矛盾和国内局势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表其实挺能耐的,越界征讨令邻县举县震惊的叛乱也能大胜而归,至少能表现一种果敢的作风,还是加2点吧,毕竟是虎将之后。。。
---------------------------------------
关于头像方面,我比较满意陈表和顾谭。陈表不愧是智勇双全,虎虎生威的形象透着一股睿智,服饰也很特别,不错。顾谭一幅很儒雅的样子,服装也很得体,稍微有点冷竣的眼神也显示出他的刚毅,也还是较好的。
诸葛恪服饰倒也精致,可头像就有点。。。总之就是没有体现出诸葛家族的气度来,10代的头像显得有神一些,但气质还是不够,还得改(光荣的工作人员一听火了:你以为我们容易吗?要改你自己改去!。。。我闪)
孙登和张休我看还是重画好了,服饰过于简单,笔触也很粗糙,堂堂太子,唉。。。还是赶紧闪,光荣的人提着刀子追来了。。。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19 23:07

孙休的相片是搞错了,还是........,怎么看都和岑昏的一个样呢!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19 23:17

呵呵,诸葛恪可不是小人物  

论出身,论官职,论能力,够高出上面的一大截,委屈他拉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01:39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9, 18:27:23发表
......诸葛恪智力最高,孙登的智力最高,...........

任兄笔误哦!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01:42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9, 18:27:23发表
.........诸葛恪其实还是打过不少胜仗的,我看调到68还比较好,或者72也还能接受。后来北伐败得很惨,其实也并非他完全不会用兵,只是可能比较刚愎,不听谏言,而与部将的内部矛盾和国内局势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记得任兄似乎也认为性格也会影响到武将自身的参数的
那么诸葛恪的刚愎自用应该为他的统御付出一点代价嘛
低些个人认为是正常的!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01:52

任兄的文章在下还是非常喜欢的!希望继续努力!  
作为一个看客,小可提两个人物不知道任兄是否有兴趣.
就是张鲁手下的杨任,杨昂
杨昂不是很清楚,但是杨任却是在曹操进攻汉中的时候出兵迎战的将领.
与秒才大战30余合不分胜负啊!最后秒才用拖刀计才将其斩落马下.
个人认为杨任的武力应该不只只有60多一点点.而且二人的人品好象也都不错.
不知任兄怎么看?
作者: Yuneunhea    时间: 2005-9-20 10:16

有没有打算出少数民族专辑?
哇哈哈哈~~~肯定也很有意思~~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1:55

司徒兄真是给面子,一下回了3帖,我在这里答复一下:
1。又见笔误,真是让人汗颜,我改!
2。司徒兄言之有理。然而在北伐失败之前的许多战斗中,诸葛恪的表现还是很出彩的。关公败走麦城,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性格原因,但他的统帅值有90多。其实70左右的统帅也不算高,很多偏将都有这个数嘛。。。。。。
3。杨任杨昂我倒是想过,就是由于罗老对这2人着墨甚少,我对他们除了跟夏侯妙才的30回合外也没有别的什么了解,还是找找资料再说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2:13



QUOTE:
原帖由潇湘暮客于2005-09-19, 23:17:26发表
呵呵,诸葛恪可不是小人物  

论出身,论官职,论能力,够高出上面的一大截,委屈他拉  

关于小人物的定位,可能还是有必要再重申一次。其实能在历史上留名的,每一个都不简单啊(“火凤燎原”语录)!

我在前面提过,在此帖中对于小人物的定位其实很模糊,他们其中有些人可能不够耀眼,有些却是一时之楷模,然而在三国志游戏中他们可能并不如同张辽徐盛一般受到光荣的宠爱。
所以孙登贵为太子,同样也被我列入小人物之列了。。。

还有,我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的严整性,某些人物是作为对比陪衬的,所以也只好屈尊一下了。。。我是不是该考虑改标题了呢?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0 12:59

不错,哈哈又长见识了
就喜欢看这样的帖子,请问还有别的这样的帖子吗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4:29

疏傲旧从,矜傲虎贲——简雍,魏延

这两个人本也并不能算是同一类人,他们的“傲”也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一位是散漫而疏傲,一位是刚勇而矜傲,写在一起似乎还是很牵强的。然而这个帖子本是针对游戏而写,喜欢用刘备的朋友对这两位应该还是印象颇深的。尤其是在刘备早期剧本里,刘备一旦与强大势力失和,这两位就成了离间的焦点,本来并不充裕的金库眼看着就给他们挖空了。。。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由于跟刘备是同乡,又长期追随刘备,有一些“项枕卧语”之类的行为想来刘备也是不会介意的。在演义里简雍也主要是担任使者之类的角色,比较重要的一次可能就是劝降刘璋了。    真正让我引起注意的是,在游戏里简雍和刘备在做内政的时候是有特殊动画的,我记得最后一个画面是简雍说“请取消禁酒令”云云,然后农业大增。后来上网查查,原来是有这么一个典故: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雍之滑稽,皆此类也。

简雍这样风趣而又散漫的处世态度,在这乱世之中、官场之内还是很难得的,让我不禁想起“大隐隐于朝”这句话来,呵呵,可能不太恰当,权且笑过。。。
9代简雍   9代魏延

网上为魏延平反的文章可谓是铺天盖地,大家自然也对这位在蜀汉后期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比较熟悉,把他放在这个帖里还是很委屈他的。其实一开始我只是想对比着简雍完成一个主题,后来仔细想想,针对游戏里的设定,我还是有不少话要说,顶着压力,还是把这部分完成吧。   或许我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说,光荣并没有给他一个合理的数值,他就是一个被弱化了的“小人物”。。。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在演义里他被描述成一个脑后有反骨的叛臣。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他至少是忠于刘备并誓死相随的。魏延第一次出场便怒叱拒刘备入襄阳城的蔡瑁张允,并放开城门欲引刘备入内。然而刘备却以不扰百姓为由引着百姓投江陵去了,剩下魏延杀到兵卒折尽才只好投奔韩玄。待到刘备收荆南的时候,他再一次放开城门,并斩杀韩玄救下黄忠。这一次次的义举居然因为孔明认为他“脑后有反骨”要斩杀“以绝祸根”,罗老安排此着来衬托孔明的妙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魏延不过一心想追随明主而已,无奈第一次没赶上,后来找着个机会再次相投,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演义里的魏延虽然是经过丑化了的,我们尚且还能感觉到其一心向刘,而演义里忽略掉的一段豪言壮语,更是让人感觉到其忠诚与豪迈。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要地汉中需要一员大将来镇守,众人都认为对取得汉中很有功劳,加之又是刘备亲信的张飞自然是众望所归的人选。然而一向善于识人的刘备却选择了魏延,且看下文: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

至于魏延的反叛,我们只要看到杨仪在魏延死后所说的话便可见一斑:“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各人自有见解,在这里就不加细评了......

10代简雍 10代魏延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20 14:59

天哪,魏延GG也登场了?不妨论述一下“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兼论郭图辛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7:27

先看看两位的能力:
简雍: 统22  武31  智65  政72                  情义8  野心 7
魏延: 统83  武92  智66  政35                  情义2  野心12
在这里特意加上了情义和野心两个值,是因为这2人在游戏里忠诚度很容易下降。2人的智力都在60以上,按理说被离间的成功率也不至于太高,可是魏延的情义值只有2 ,所以经常一不小心就掉到80以下了。简雍的情义值有8 ,不知道为什么也那么容易反叛,难道是因为别的人如关张毫不动摇,所以敌人集中火力来对付抵抗力稍微差一点的?
按我个人的看法,两人的数值都很不合理。简雍是刘备的同乡,在刘营地位一直不低,而且刘备都能接受他疏傲散漫的作风,真的是很难得了,实在找不到什么反叛的理由。 魏延在前面已经说了很多,他一心向刘,至少可以肯定刘备在世是他是不会反叛的。后来所谓的反叛也多半只是不服杨仪这样的小人,何况魏延追随刘备多年,备受器重,为汉室鞠躬尽瘁、立志北伐的志向应该不是诸葛亮一人才有吧...... 面对蜀国内部的厌战情绪,魏延或许是这样想的: 丞相死了,以后恐怕也没有谁能力排众议出师北伐了,先主的遗愿不能就此成空,就跟随我魏延来最后一搏吧......  相信魏延在死之前一刻还可以平静地对自己说:“我魏延对得起汉室,对得起先帝......”

对于四围,我看大致还是合理的了。简雍的智力其实可以高一些,可能是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生活态度吧,呵呵,由于本人使用简雍的头像,为了避嫌,还是不多说好了......
魏延92的武力比被他袭杀的王双高一点,还行。智力上可以加一些,毕竟有个备受推崇的子午谷奇谋,可以设到跟甘宁差不多......
--------------------------------
该说说头像了。对于简雍来说,10代头像要比9代好太多了。9代头像明显没有花够功夫,笔触生硬,笑的也不自然,居然还有人说这是“笑里藏刀”,晕......10代的头像很有亲和力,像位邻家大叔而又不失儒雅之气,大家看看我的头像就知道我有多推崇了,呵呵......
魏延的头像9代10代各有千秋。9代的头像在角度和服饰上都显示出一种气度,然而五官显得过于猥琐,实在让人心寒。10代的五官方面还算入眼,盔甲也很精致,但由于是俯视,少了一份傲气,而没有面对观众的眼神也让人难以与之“交流”......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0 17:54

好,楼主继续,看的我真的很过瘾!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0 17:55

下班了,回家后希望能继续看到你的文章,期待中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5-9-20 17:57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0, 14:29:43发表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雍之滑稽,皆此类也。

这又是一幕“曲则全”的闹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8:06



QUOTE:
原帖由bestkang于2005-09-20, 17:55:12发表
下班了,回家后希望能继续看到你的文章,期待中

晕,仁兄真是急迫啊。实在抱歉,恐怕难以满足你的要求了。写一个部分一般都要几个小时,还要找一些资料,恐怕没这么快的。。。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18:21

任兄对对简雍和魏延在游戏设计中的评价小可很是赞同
因为我也是个对罗老先生把魏延描写成一个有反骨的人很是不满,呵呵
对于这点~小可的看法是
魏延从一开始就死心踏地追随刘备,并且后期在猪哥哥极力反对他急袭子午谷的战略下,魏延也无任何异心,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有情谊,很忠诚的人!这点与任兄的看法差不多.
但是魏延一开始就死心踏地追随刘备这一点是演义里讲的,如果这是罗老先生故意埋的伏笔,那么魏延这个角色可就显得太凄惨了些.(因为小可也不知道史实里魏延到底是为什么,怎么加入刘备的.  ,所以也只是乱弹.不知任兄有何见解?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8:43

《三国志》中说“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估计是归附的刘表旧部,或者是主动投奔的义士吧。。。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19:07

那样的话,真是难为文长了~唉,一个智勇双全的猛将被罗老先生糟蹋成这样~
委实心痛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0 19:17

终于升官做了破贼校尉,数数也写了36个武将了,还真学到不少知识。
建议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尝试一下,呵呵。。。


遗憾的是淑娟姐姐还没有更新蜀国的那个帖子,不知道是不是我写得太滥,影响到她心情了:(
作者: 淑娟    时间: 2005-9-20 19:40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0, 19:17:18发表
终于升官做了破贼校尉,数数也写了36个武将了,还真学到不少知识。
建议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尝试一下,呵呵。。。


遗憾的是淑娟姐姐还没有更新蜀国的那个帖子,不知道是不是我写得太滥,影响到她心情了:(

那个啥……

实在是:一、没时间;二、我写文字的态度比较认真,对历史和演义都如此,所以对自己要写的东西所引用的典籍和著作都要做到准确,所以难免费力;三、你写得比我好,真的。

加油!加油!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0 20:14

到家了,楼上两个人写的都好啊!你们也就不要争了!
淑娟你的文章好久没更新了,好想看看你写的皇叔啊!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0 21:51

0o....佩服楼主的精神与毅力啊!看得出来楼主颇费了一番心思。不简单啊。
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受教了。
印像中连续剧里卫瓘是个老头了。想问问那个连续剧里那个在姜维死后对他说“蜀国之亡非将军之过也,实是后主无道而致”(具体怎样忘了,大概是这样吧)的那位是谁?
傅彤傅佥一门忠义实是令人敬佩啊。
总觉得光荣比较不注重后期的武将。精英们都集中在早中期。
希望楼主能再接再厉!

顺道一提,个人也蛮喜欢简雍大叔的头像的。看了他的列传更是令我对他另眼相看(他的处世态度)。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0 22:02

咦。。。对了。。。张任到底算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大是大在干掉庞桶,而且打战一流。加上忠义可嘉。
小就小在戏份太少。出场没多久就被诸葛村夫干掉了。

不知楼主怎么定义?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0 22:33



QUOTE:
原帖由yutaoshome于2005-09-20, 22:02:58发表
咦。。。对了。。。张任到底算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大是大在干掉庞桶,而且打战一流。加上忠义可嘉。
小就小在戏份太少。出场没多久就被诸葛村夫干掉了。

不知楼主怎么定义?

张任,蜀中名将
在地方威望势力很大,不能算是小人物
声名远播

三九中他武力好像是89,算猛将了


至于魏延,任兄也说了,特例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0 22:40



QUOTE:
原帖由yutaoshome于2005-09-20, 22:02:58发表
咦。。。对了。。。张任到底算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大是大在干掉庞桶,而且打战一流。加上忠义可嘉。
小就小在戏份太少。出场没多久就被诸葛村夫干掉了。

不知楼主怎么定义?

呵呵~兄台此言差矣~
张任蜀中名将,是当时刘章手下的川将首领~也是力拒刘备入川的代表
这一点从他防守的地点也可略见一斑.当时严颜,可以说是西川武将的二号人物,镇守入川要冲巴郡,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张任却守的是雒城--另一个入川的入口,道路艰险,却也是入川的一个捷径.
所以张任不能算是小人物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09:40



QUOTE:
原帖由淑娟于2005-09-20, 19:40:17发表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0, 19:17:18发表
终于升官做了破贼校尉,数数也写了36个武将了,还真学到不少知识。
建议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尝试一下,呵呵。。。


遗憾的是淑娟姐姐还没有更新蜀国的那个帖子,不知道是不是我写得太滥,影响到她心情了:(

那个啥……

实在是:一、没时间;二、我写文字的态度比较认真,对历史和演义都如此,所以对自己要写的东西所引用的典籍和著作都要做到准确,所以难免费力;三、你写得比我好,真的。

加油!加油!

淑娟姐姐过誉了,我自己是什么水平,心里还是有数的,真的让人汗颜啊。。。

其实当初只是想支持你一下,以便能看到你接下来的帖子。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虽然网上强文很多,但你的那个帖子是第一个让我有一种。。。嗯。。。怎么说呢。。。饮绿茶的感觉可能比较贴切,恬淡,平静,还能细品。。。

我对于你的第二点十分认同,所以最近也颇感疲惫,不过我还是会尽量抽时间多写一点的,同时也多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建议!

再啰嗦一句,呵呵,我写霍氏父子和傅氏父子时没注意到这也在你的计划之中,昨日重新拜读,才发现好几个都重了。希望你不要介怀,有时间还是把他们补上,我以后也会尽量减少蜀将的比重,呵呵。。。
作者: 小宏子    时间: 2005-9-21 09:42

本人希望版主可以寫以下幾位:
樂進 于禁 陳到 高覽 高順 韓遂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09:51



QUOTE:
原帖由潇湘暮客于2005-09-20, 22:33:41发表

QUOTE:
原帖由yutaoshome于2005-09-20, 22:02:58发表
咦。。。对了。。。张任到底算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大是大在干掉庞桶,而且打战一流。加上忠义可嘉。
小就小在戏份太少。出场没多久就被诸葛村夫干掉了。

不知楼主怎么定义?

张任,蜀中名将
在地方威望势力很大,不能算是小人物
声名远播

三九中他武力好像是89,算猛将了


至于魏延,任兄也说了,特例

对,张任要归到小人物里确实不太符合我写这个的初衷。光荣对他已经很重视甚至是推崇了,他和徐盛张辽的能力值我个人认为都是有些“过宠”的,所以除非要用来衬托对比泠苞、邓贤、刘聩等人,否则是不太可能写的。

而对于魏延我已经说了算个特例,但其实也能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光荣对他的能力设定我很不满意,所以也算是被忽视的“小人物”。。。

最近感觉自己写得有点浮躁了,看来以后还得多充实自己。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09:57



QUOTE:
原帖由小宏子于2005-09-21, 9:42:19发表
本人希望版主可以寫以下幾位:
樂進 于禁 陳到 高覽 高順 韓遂

晕,这些都很有来头的啊!

暂时准备在下一步写吕营八健将的主题,高顺可能会与臧霸对比着写,还有魏、宋、侯三人做一帖,吕布张辽就算了,游戏里两人太“凶”了,恕小庙供不起。。。
作者: 杀人如麻    时间: 2005-9-21 10:32

看得很过瘾啊,点评多有妙笔,看得出楼主倾注了很多的感情,因为偶能读出很多感动。楼主继续加油哈!
作者: 夏侯敦的妹妹    时间: 2005-9-21 10:52

加油加油 期待楼主大作 顺便介绍下士氏家族的那几位吧 想知道有什么光荣事迹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1 11:00



QUOTE:
呵呵~兄台此言差矣~
张任蜀中名将,是当时刘章手下的川将首领~也是力拒刘备入川的代表
这一点从他防守的地点也可略见一斑.当时严颜,可以说是西川武将的二号人物,镇守入川要冲巴郡,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张任却守的是雒城--另一个入川的入口,道路艰险,却也是入川的一个捷径.
所以张任不能算是小人物吧~

谢谢司徒兄。受教了。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1 11:55

快啊,我等了一个上午了楼主还没写啊!
急哦!
哈哈不要介意,慢工出细活!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12:35



QUOTE:
原帖由bestkang于2005-09-21, 11:55:49发表
快啊,我等了一个上午了楼主还没写啊!
急哦!
哈哈不要介意,慢工出细活!

你倒是爽,还有时间等一上午,什么工作这么轻松啊?

我可是没闲着,早上考了个选修课,三四节也在上课,现在刚吃完饭就过来了,呵呵,回句话抚慰一下你受伤的心灵。。。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13:27

忠臣受戮,流匪督州——高顺、臧霸

记得玩三国群英传二的时候,一直觉得没有吕布势力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记得演义里描述濮阳之战时描述吕营众将一字排开,何其壮观!
吕营众将排序大概是这样的:吕布以下为高顺,高顺以下为八健将,八健将在登场时又有区分——以张辽臧霸为首各引三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可以看出,高顺在军中为武将之首,张辽和臧霸次之,再次就是余下六将。此时张辽可能由于年纪尚轻,吕布很少委以重任,高顺和陈宫才是此时最重要的僚佐。
吕布败亡后,高顺陈宫随主受戮,郝萌成廉曹性已亡,余者五人皆降曹。由于张辽能力值设定很高,不在此帖讨论范围,让我们先来看看高顺和臧霸吧。

关于高顺的出身和表字,我没有找到有关资料,估计是由于出身清贫,拔于行伍之间吧。虽然如此,高顺的“陷阵营”在当时名声却是很大。根据英雄志的记载,高顺的“陷阵营”大约有七百多人,对外号称一千人,这支部队训练精良、号令严明、进攻敌营每战必胜,可以说是吕布手下的王牌劲旅。下面摘引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吕布对高顺是多么依赖和信任:

建安元年,吕布的部将郝萌谋反,在夜半的时候突然率兵包围了吕布在下邳的官邸。当时吕布好象也被吓懵了,拉着老婆,头盔也不带了,铠甲也不穿了,爬墙跑出去,直接到高顺那里去避难。高顺问他到底那个反了,也说不清楚,只晓得好象是河内人的声音。高顺立刻就断定是郝萌造反,立马带上自己的军队进攻包围了吕布官邸的郝萌,只见万箭齐发,把郝萌的军队打得个抱头鼠窜,天一亮就跑回了自己的大本营。再后来郝萌的手下曹性估计郝萌打不赢了,就造郝萌的反,两个人单挑起来,结果是郝萌把曹性刺伤了,曹性也砍掉了郝萌的一只手臂。高顺带人随便砍掉郝萌的脑袋,这样一场反叛风波才平息了。

建安二年夏,吕布因泰山郡变民军首领臧霸曾答应会在占领莒城后会送莒城一部分金银珠宝做为贿赂,但臧霸并没有送来贿赂的金银珠宝,吕布打算亲自前往索取,高顺劝阻吕布说“将军威武之名声,海内外皆知,无论何人都敬重将军,将军有什麽东西拿不到的?何须亲自去要?万一对方不给,岂不是自贬身价!”吕布不听高顺之言,前往莒城索取,臧霸为首的变民军不知道吕布为何而来,动员全部军力固守,吕布果然大败。
由于吕布个性冲动又善变,高顺常常劝诫吕布∶“将军每次行动前,总是不肯先三思而后行;而每次行动失败后,老是说这次行动有错。人一生生命有限,机会稍纵即逝!岂可让错误一再地发生。”吕布虽然也知道高顺之忠心,但始终听不进高顺的建议,后来还把他的“陷阵营”夺了,交给亲戚魏续统领。不过吕布也知道魏续比起高顺差,到了打仗的时候还是得仰仗高顺。吕布性情如此,至于后来的败亡,也都在情理之中了。

建安三年春,刘备在小沛聚集了一万多人,准备协助曹操进攻吕布,吕布派遣高顺攻打刘备,连关羽、张飞都奈何不了。于是曹操就派遣夏侯敦带人去救援刘备,结果夏侯敦也打不过高顺,刘备只好逃亡,妻室家小都被高顺抓了。

高顺为人廉洁、做事清白、整军严谨、平时不太多话,每次建言都能切入事情的核心,可算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然而吕布败亡后他竟选择了以死效忠吕布这样的荒愚之主,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啊!
高顺高顺臧霸

臧霸,宇宣高,泰山华县人也。臧霸的父亲臧戒在县城当管理牢狱的小官,因为性情刚直,反对泰山郡太守徇私杀人,被逮捕押送泰山郡府。年仅18岁的臧霸听说后,非常气愤,召集了十几个要好朋友前去追赶,在费县西部山道上将父亲劫回。臧霸勇猛异常,当时100多名押送士兵,无一人敢上前阻拦,纷纷抱头鼠窜,各自逃命。
臧霸和父亲不敢回华县,只得流亡于东海。后来参加了徐州太守陶谦的队伍,不久升为骑都尉。当时,官军和黄巾军作战频繁,有本事的人往往自成一军。臧霸作战勇敢,正直义气,成为一方统帅,士兵敬服归奔,于是拥兵自立,屯军于开阳。此时的臧霸其实已经是割据势力,乱世之中难免作出一些贼匪行当,又或者是助人伐异罢了。。。这样的行为,在“正式”受命的朝廷官员眼里,自然就成了流匪。。。
吕布盘踞徐州时,臧霸表面上应该是臣服的,而实际上可能相对其余众将比较独立,于是就有了莒城败吕布的事件,呵呵,不管怎么说,能击败吕布的人,绝对是不简单的。“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一开始助吕布拒曹,估计不仅仅是惧服于吕布的武勇,毕竟此时手下还带着被指为贼匪的兄弟,出于自身的考虑,就只有这个选择了。
后来吕布败亡以后,也没有像张辽一样“将其众降”,而是藏了起来,呵呵,作贼作久了,还是怕官的。但是曹操毕竟不一般,不但没有杀他,反而非常高兴,派他招集旧部,并委他为琅琊相,兼理青徐二州。曹操当然高兴,人家可是豪义之士,笼络了他,就等于多控制了一支强劲的部队,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里再引用一段文字,让我们看看臧霸仁义的一面:

曹操的部将徐翕、毛晖在兖州叛乱,失败后逃奔臧霸,曹操派刘备告诉霸,要他把徐、毛二人的首级送去。臧霸对刘备说:“我所以能自立于世,就是因为不做这样伤仁害义的事。我受曹公不杀之恩,不敢违他命令,但王霸之君可以义告,不可强迫,请你替我向他说明!”曹操听了汇报,后来感叹地对霸说:“这是古人的行为,你能做到,这也是我的愿望呀!”遂不杀徐、毛,反将他们封为郡守。臧霸也以仁义受到曹操的器重。在此后的征战中,臧霸屡建战功,皆得封赏,先后封为都亭侯、威虏将军沛国公等。

曹操会识人用人,这个自然不消多说,他的文韬武略确实也能震得住一大批人。但他的儿子曹丕就不能如此轻松了,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希望把权利紧紧的握在自己手里。
《魏书*臧霸传》注引《魏略》云:“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此时的曹丕肯定是很惊讶的,但是皇权还没稳定,不能这么早下手,只好徐图良策。于是曹丕即魏王位后,臧霸立刻“迁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后,都督青州诸军事”。因为臧霸自身对曹魏是忠诚的,为人也比较低调。因此曹魏对臧霸的态度是厚宠其爵位,渐夺其实权,使用的完全是怀柔手段。臧霸也很明显猜度到了曹丕的用意,于是一直都采取各种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忠诚。

臧传引《魏略》云:“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谓休曰:‘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此战中,和臧霸关系良好的曹休果然依照臧霸的方案而行,《吴主传二》云“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可见臧霸确实是想做出点成绩,让曹丕不再猜忌他。

然而结局还是肯定的,臧霸“与曹休讨吴贼,破吕范於洞浦,徵为执金吾,位特进。”看上去好像是升了,实际上已被夺取兵权。或许曹丕对他还是有一些愧疚吧,对臧霸相当优厚,到曹丕末年,臧霸食邑竟达到三千户,比张辽、徐晃都高。明帝即位,又增邑五百户,共三千五百户。臧霸在明帝年间去世,谥号为“威”,乱世之中贼匪出身的他总算是得了一个善终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13:30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高顺  统89  武86  智68  政48
臧霸  统72  武72  智46  政52
高顺的统帅值89虽然已经很高了,但令人闻风丧胆的“陷阵营”几乎就是一个传奇,既是传奇,又何不加以推崇呢?我看95都不为过,真不知道孙坚等人凭什么设那么高的。武力方面,跟未盲得夏侯元让拼上四五十合才抵敌不住,更何况还有引诱夏侯中箭的因素,也可以加到88左右。智力也要提上去,跟吕布提的建言总能切入事情的核心,78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政治就不说了。
臧霸的数值真是可怜,后两项我可以不计较,但是作为与张辽并列的八健将领袖人物,统帅和武力最好是往上调多一点。参照以他30合不分胜败的乐进,我建议给他设为:统帅81 武力83   这样可能还合理一些。。。
----------------------------------------
高顺的头像把10代的也连同帖了出来,主要是觉得精致了很多。但是10代怒目而视的表情好像是针对他就义前的神情设定,可能画成还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感觉要好些。另外9代的大胡子表现的一种粗放的感觉其实也是很好的,以后的作品可以综合一下。
臧霸的该怎么说呢?9代10代是一样的,倒也还算有个性,不过头盔有点像清朝的,呵呵。。。还算是比较威仪的,不过我还是希望以后的作品中会有更新。。。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9-21 14:14

哈哈,我又来了!我上班做客服的很空!
哈哈喜欢你的帖子啊!
对了楼主你的资料哪里找来的,能不能介绍个啊!
我等不及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1 15:13



QUOTE:
原帖由bestkang于2005-09-21, 14:14:25发表
哈哈,我又来了!我上班做客服的很空!
哈哈喜欢你的帖子啊!
对了楼主你的资料哪里找来的,能不能介绍个啊!
我等不及啊!

呵呵,这些。。。首要依据当然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罗。但是三国志是文言文,不宜引用的太多,呵呵,其实搜一下就可以发现很多重要情节网上有翻译的版本,我也多有引用。。。呵呵,希望原作者不要歧视我。

还有,我最近借了一本魏晋南北史纲,看了也有一些体会。
论坛方面可能这里不许发广告,我看得也很杂,好多都是百度关键词搜索出来的资料,呵呵。。。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21 19:21

楼主更新很快,但无一滥造,好文,支持!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2 14:11

任兄好不容易又来一篇,真是等煞我也~
呵呵
继续加油,任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2 19:54

侯成盗马,魏宋降城——侯成、魏续、宋宪

“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
勇悍的吕布以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的极度自信。而事实上,倚恃这二物的吕布在疆场上也确实可以横行无忌。于是,当部将们对“只恋妻子”的吕布产生叛意之后,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两样宝物了。。。

却说侯成有马十五匹,被后槽人盗去,欲献与玄德。侯成知觉,追杀后槽人,将马夺
回;诸将与侯成作贺。侯成酿得五六斛酒,欲与诸将会饮,恐吕布见罪,乃先以酒五瓶诣布
府,禀曰:“托将军虎威,追得失马。众将皆来作贺。酿得些酒,未敢擅饮,特先奉上微
意。”布大怒曰:“吾方禁酒,汝却酿酒会饮,莫非同谋伐我乎!”命推出斩之。

此时的吕布因为自己为酒色所伤,于是下了一个禁酒令。侯成等人由于庆祝追回马匹,自然就想聚到一起喝几杯了。这时他们还是没有忘记先去请示吕布一声,顺便还拍几句马屁,可没想到吕布一怒之下居然要杀人。最后众将苦苦哀求,侯成还是给打了五十大板,心中自然不服,于是就萌生了叛意。侯成毕竟还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制定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众叛亲离,吕布的命运可想而知了。。。
这个计划还是很成功的,古代的将领投降,并不像如今的球员转会般风光,不但没有转会费,还往往需要一些见面礼。于是受伤的侯成就先盗了赤兔马去,第二天魏续宋宪就偷了画戟,并绑了吕布投降。这样一来,三个人都有十足的“嫁妆”,自然也可以在曹营混得比较好了。。。
侯成魏续宋宪

可惜后来的魏续宋宪并没有混得很好,武将终究是要用来作为棋子使唤的。不多久,曹操就与袁绍开战了,而袁军的前部正是河北名将颜良。

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

此时的宋宪可能并不了解颜良的根底,慨然领诺的他或许正想借此机会表现一下呢。。。然而结果却很让人失望,战不三合,宋宪就让颜良斩于马下。魏续宋宪共事已久,想来对对方的身手还是很了解的,但此时魏续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与多年的战友共赴黄泉。。。

“杀我同伴,愿去报仇!”短短的几个字已不仅仅是一时的愤慨,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也是贯穿整个演义全文的“义”的又一次闪光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2 20:35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侯成 统73 武72 智65 政66
魏续 统70 武75 智29 政35
宋宪 统68 武76 智41 政36
由于侯成是这次投降计划的主谋,智力自然得高一点,所以就有了65这个数值,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还算勉强,也不会很容易中计。至于66的政治,不知道有什么依据,还真的不好评说。
魏续宋宪跟颜良交过手,宋宪挺了三合,魏续只抵了一合,所以宋宪76的武力比魏续的75高一点。但我们可以这样想,或许魏续只是想送死罢了,根本就没有对战胜颜良抱有希望,所以那一合也就是作个样子而已,真正认真打起来,说不定还能熬个七八合的,呵呵,仅仅是猜想。。。
--------------------------------
头像感觉画得还是不够精致,但其实三人都还是有个性的。宋宪的胡子很特别,有点像杨松的,但没有那么猥琐,呵呵。还是10代新增加的郝萌画的比较精致,虽然能力实在太低。我们还是期待光荣在后续作品里看到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头像吧,呵呵,最好是把成廉也补上。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9-22 22:41

这个,因为候成好像专管钱粮吧,在吕布之中所以政治66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05-9-22 22:45

臧霸管青州和徐州,政治应该在加十。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3 10:29

“在轩辕天天挂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坚持上轩辕,可见论坛对他们是多么重要啊  ,不是天天上轩辕,怎么知道轩辕天天挂呢?
  0号挂挂牛是代表每一名参赛的会员,每天冒着论坛挂掉回帖消失的危险也要上轩辕,这是多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啊”

在那个征文的帖子看到这段话,还真是道出了我的心声。当初写到第三页的时候我就因为这个原因打算放弃了,后来还是咬咬牙挺了过来。。。回忆一下,在这个帖子里,因为回帖消失而重写也已经有好几回了吧 !所幸痛定思痛,现在已经逐渐养成了回帖前必copy的习惯,希望有时间还是可以继续完善,同时也谢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3 18:19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3, 10:29:52发表
“在轩辕天天挂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坚持上轩辕,可见论坛对他们是多么重要啊  ,不是天天上轩辕,怎么知道轩辕天天挂呢?
  0号挂挂牛是代表每一名参赛的会员,每天冒着论坛挂掉回帖消失的危险也要上轩辕,这是多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啊”

在那个征文的帖子看到这段话,还真是道出了我的心声。当初写到第三页的时候我就因为这个原因打算放弃了,后来还是咬咬牙挺了过来。。。回忆一下,在这个帖子里,因为回帖消失而重写也已经有好几回了吧 !所幸痛定思痛,现在已经逐渐养成了回帖前必copy的习惯,希望有时间还是可以继续完善,同时也谢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楼主辛苦了。常常以回来就看楼主有没更新。楼主加油啊!希望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好贴^^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23 19:46

每天都要来运筹看看楼主的帖子,每次都没让偶失望,加油!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3 21:13

任兄继续~!偶顶你!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3 23:02

写一个帖子容易,但是坚持写一个帖子不容易  


白天没时间上
晚上倒基本没挂过

经常挂,应该是wt线路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了
我用wt线路的时候偶然挂,但是用dx后就稳定多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00:04

倨傲名士,悖议狂臣——刘巴、廖立

提到荆楚名士,大家自然会想起“卧龙”、“凤雏”,传说中得一可安天下天下的他们已然成为了智慧的象征。其实,还有那么两位不太起眼的人,在当时也是颇受抬爱的,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使他们难以留下广为传颂的美名。。。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此人“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大家别以为他只是不给刘表面子,刘备更是让他耍得哭笑不得,都是姓刘的,差别咱就这么大捏? 历经了种种波折之后,最终刘备还是得到了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玄德苦苦追求刘子初得整个过程吧!

传说劉表的甥兒周不疑是个神童,刘备很喜欢他,就给他推荐刘巴做老师。刘巴听说以后就拼命推辞,谦虚了一番以后,终于还是没有给皇叔面子。这倒也不说明什么,仅仅是个开头罢了,后面的内容就精彩多了。刘表死后,刘备带着百姓南迁,荆州的士族都跟着刘备走,只有刘巴一个人往北上投奔曹操。曹操高兴极了,就叫他去招抚长沙、零陵等地。没想到赤壁之战曹操惨败,诸葛亮指导刘备的战略就是去夺长沙、零陵等郡。刘备到了零陵,听说刘巴也在这里,兴冲冲的去拜访他,结果刘巴居然跑到交趾去了,“先主深以为恨”,呵呵,三顾茅庐的刘皇叔也怒了,这刘巴还真是过分。

故事当然还没有完,不久以后刘巴又跑到刘璋那里去了。后来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了,刘璋请刘备入蜀,刘巴等人苦谏不成。。。刘备终于还是得到益州,刘巴也终于做了刘备的臣子。这时的刘巴依然还是很有性格:

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三国志?蜀书?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不知道三哥是不是看老大跟军师“寝则同床”睡出智慧来了,也跑到刘巴那里去睡觉。结果刘巴楞是没有理他,这下连素来敬重文士的三哥也怒了。。。还好孔明从中调解,三哥才没有搞出什么事情来。。。

虽然如此,刘巴还是很有才能的。刘备攻成都时,为鼓励士气,曾许诺城破之日不过问府库财物。所以成都城破,刘璋数年的积蓄被士卒一扫而光。后来,军用乏绝,刘备问计于刘巴。刘巴建议赶铸面值百文的大钱,把货物定出价格,开放市场。结果,那些被士卒抢走的财物很快就回收了。
难怪连诸葛亮也曾称赞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巴   廖立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年未三十就被并没有多少领土的刘备任为太守,可见刘备对他是很器重的。而诸葛亮的评价,更是把他与庞统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肯定。或许真的是旁人太过肯定了,廖立自己也骄傲了起来。他“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对于李严的地位在他之上很不满意。其实人生不得意也是平常之事,然而他却偏偏要当着蒋琬等人的面把朝廷和群臣们数落个遍,先摘三国志原文如下: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邰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对于这种行为,赏罚有度的诸葛亮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廖立就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后来诸葛亮去世,廖立听说以后,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 而同样被贬的李严更是大哭病死。。。可怜一身才干从此再无报效之地了,呜呼,早知今日如此,又何苦当初呢?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0:40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san9 刘巴: 统19  武20  智72  政80
san10刘巴: 统13  武22  智74  政78
san10廖立: 统14  武19  智68  政79
原以为三国九有廖立的,后来贴头像时居然没有找到,可能是记错了吧。
三国10的刘巴政治反倒低了2点,变成了78,而廖立居然有79,这一点我不敢苟同。虽然2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可是依据有记载的政绩,刘巴应是比廖立有贡献得多。个人认为,刘巴的政治值还是要往上调不少,86左右可能就比较合适了。廖立的智力值比刘巴低不少,这个也符合一般的看法,毕竟这样一个自视过高还大发牢骚的人是不太惹人喜欢的。刘巴虽然也有不为人们所接受之处,但总算再审度运筹方面还是很出色的。。。
------------------------------------------------------------
头像方面,刘巴感觉一幅很正气的样子,虽然微显怒容,但还是没有表现出他不喜结交的性格,不过相对于一些大众脸来说还是算花了功夫的。。。一看到廖立,我就想起崔琰了,都是笑呵呵的,可廖立适合表现成这样一个乐观的状态吗? 仔细看看他的眉目,你就会发现,这笑容里,还藏着一些妒戾之气,看久了还会让人毛骨悚然。。。。。。。。。。。。。。。。。。。。。。呵呵,吓你们的!
作者: zoustar    时间: 2005-9-24 10:54

+U
继续!
作者: 不言    时间: 2005-9-24 11:02

楼主继续,加油!
作者: 小黑脸    时间: 2005-9-24 11:11

三10里的孔融夸你一句就会声望大增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1:21



QUOTE:
原帖由小黑脸于2005-09-24, 11:11:34发表
三10里的孔融夸你一句就会声望大增

兄台记错了吧?我怎么没碰到过?
作者: 黑十字    时间: 2005-9-24 12:01

“先主深以为恨”的恨好像不是愤怒的意思。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24 12:17



QUOTE:
原帖由黑十字于2005-09-24, 12:01:35发表
“先主深以为恨”的恨好像不是愤怒的意思。

古文中恨多是遗憾之意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2:23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9-24, 12:17:58发表
古文中恨多是遗憾之意

多谢二位指点,受教了!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4 12:24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4, 0:04:15发表
倨傲名士,悖议狂臣——刘巴、廖立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于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年未三十就被并没有多少领土的刘备任为太守,可见刘备对他是很器重的。而诸葛亮的评价,更是把他与庞统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肯定。或许真的是旁人太过肯定了,廖立自己也骄傲了起来。他“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对于李严的地位在他之上很不满意。其实人生不得意也是平常之事,然而他却偏偏要当着蒋琬等人的面把朝廷和群臣们数落个遍,先摘三国志原文如下: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邰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对于这种行为,赏罚有度的诸葛亮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廖立就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汶山郡。后来诸葛亮去世,廖立听说以后,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 而同样被贬的李严更是大哭病死。。。可怜一身才干从此再无报效之地了,呜呼,早知今日如此,又何苦当初呢?

关于廖立之死
我也转一个以前搜集的资料:

法正在刘备取蜀取汉中等战役中建言献策,立下了功劳,取得了成功,这是事实。但是,作为一个谋主,他前前后后留给人的话柄也正自不少。廖立后来大放厥辞,说的那一大篇话,挖苦的就是刘备和法正。诸葛亮为了消除影响,竟治了廖立的罪,其目的是替刘备和法正留个脸面。
  廖立所言如下: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前半截是挖苦刘备和法正不会用兵,后半截是挖苦诸葛亮不会用人。)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4:06

管宁割席,华歆拒渡——管宁、华歆、王朗

《世说新语》中有两则这样的故事,分别把管宁和华歆、华歆和王朗的品格进行了对比。虽然作者对三人孰优孰劣进行了一番暗示,但我们并不需要由此判定一个人的品格,而其中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由此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发。。。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由于长期以来此人一直为世人所推崇,此人的行为已然成为圣贤准则,不由得后人妄自疑异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管宁割席的故事把: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其实就价值观来说,管宁未必对,华歆也未必就错。管宁视金“与瓦石不异”,不喜不憎,用的是平常心,而华歆“捉而掷之”则扭曲了自己的欲望。他一心想与管宁结交,知道管宁是“富贵不能淫”的,所以会有捡起来又马上扔掉的违心之举,这种过份做作显然引起了管宁的反感。 作者在第二件事上也暗示,华歆抛下书本看达官贵人走过,品格也不及管宁清高。  而事实上华歆仅仅是与管宁的志趣不同罢了。 管宁在乱世之中选择了避世的态度,并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他的才能并没有对国计民生做出什么贡献。 而华歆则选择了“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职位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这种态度或许更值得当世人所学习。从三国志记载可以看到,事实上他的作为也是备受世人推崇的。。。

华歆 王朗

再来看看华歆与王朗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看到华歆的优秀的一面: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是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这样一比较,我们很快就可以分出二人之优劣了。可是会不会存在第三个未记载的故事可以用来衬托王朗呢?
我想肯定是有的。王朗并非不注重行为礼义之人,上面的例子,也只是就一件事情来表现一个方面罢了,片面的评断一个人的品格,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4:08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华歆: 统25 武38 智86 政82
王朗: 统43 武37 智70 政83
遗憾的是三国志游戏里并没有出现管宁,在这里只好讨论华歆和王朗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二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一个逼汉帝退位,残忍奸伪;一个被孔明骂死,迂腐无智。然而三国志里对他们却评价很高:“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究竟该如何评断,只有看各位自己的理解了。
由于本帖就三国九游戏讨论,而三国九本身也是参照演义和三国志各有部分,在这里只好妄自猜测光荣的意图了。 两人政治都很高,看来是参照了三国志的记载的,至于为何王朗高那么一点,似乎不太存在讨论的必要,毕竟这个值不如武力值一般经得起推敲。智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个肯定是根据“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段定位的吧,70的智力在文官中也算比较低了。。。
--------------------------------
头像画得还是比较精致的,两个人职位都比较高,服饰也都还比较得体,两人的神情也比较好的反映了各自的性格(比较倾向于演义里的形象),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如果以后的作品里有管宁的话,会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14:51

谢谢潇湘兄提供的资料,也希望其他朋友如果发现相关资料也提供出来,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者: 淑娟    时间: 2005-9-24 18:30

华歆、王朗,这二位在演义中的确不算什么好人。由于我个人的劣根性,我依旧固执地以演义为蓝本,对他们嗤之以鼻。《三国志》是否作到足够真实,恐怕也得推敲一番。

此帖是难得一见的好帖子,已经不再局限于SAN9了,连10和历史、演义都有涉及。

俗话说:好帖子一定要顶!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4 18:44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4, 14:08:12发表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华歆: 统25 武38 智86 政82
王朗: 统43 武37 智70 政83
遗憾的是三国志游戏里并没有出现管宁,在这里只好讨论华歆和王朗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二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一个逼汉帝退位,残忍奸伪;一个被孔明骂死,迂腐无智。然而三国志里对他们却评价很高:“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究竟该如何评断,只有看各位自己的理解了。
由于本帖就三国九游戏讨论,而三国九本身也是参照演义和三国志各有部分,在这里只好妄自猜测光荣的意图了。 两人政治都很高,看来是参照了三国志的记载的,至于为何王朗高那么一点,似乎不太存在讨论的必要,毕竟这个值不如武力值一般经得起推敲。智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个肯定是根据“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段定位的吧,70的智力在文官中也算比较低了。。。
--------------------------------
头像画得还是比较精致的,两个人职位都比较高,服饰也都还比较得体,两人的神情也比较好的反映了各自的性格(比较倾向于演义里的形象),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如果以后的作品里有管宁的话,会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两人的政治我倒是觉得不算高
再高一点也无妨。

华歆逼死献帝,应该说是为了他所在的政治集团做出了努力,一般人还不敢去呢,背个千秋的骂名可不是好受的。

王朗被骂死,最主要说明诸葛骂的在要害,同时也说明了他还是很有羞耻心的,不是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

他们的骂名,大概是由他们所处的集团决定的吧


要是真有管宁,可以想像其形象为一身正气,清高,却又寒酸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24 18:48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4, 14:08:12发表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华歆: 统25 武38 智86 政82
王朗: 统43 武37 智70 政83
遗憾的是三国志游戏里并没有出现管宁,在这里只好讨论华歆和王朗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二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一个逼汉帝退位,残忍奸伪;一个被孔明骂死,迂腐无智。然而三国志里对他们却评价很高:“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究竟该如何评断,只有看各位自己的理解了。
由于本帖就三国九游戏讨论,而三国九本身也是参照演义和三国志各有部分,在这里只好妄自猜测光荣的意图了。 两人政治都很高,看来是参照了三国志的记载的,至于为何王朗高那么一点,似乎不太存在讨论的必要,毕竟这个值不如武力值一般经得起推敲。智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个肯定是根据“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段定位的吧,70的智力在文官中也算比较低了。。。
--------------------------------
头像画得还是比较精致的,两个人职位都比较高,服饰也都还比较得体,两人的神情也比较好的反映了各自的性格(比较倾向于演义里的形象),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如果以后的作品里有管宁的话,会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三国志》中,钟繇和华歆王朗同传,而且也是一个被《三国演义》过分贬低的人物(主要是能力,不是人品),兄台何不将三人列在一起?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9-24 19:04

好贴,继续顶!加油!
作者: Yuneunhea    时间: 2005-9-24 19:29

顶后顺便再问问楼主~~会不会出少数民族系列啊?

我一直奇怪~~为啥三国志老不出雅丹和越吉这两个人啊~~

最早的霸王大陆到有他们两个~~
作者: 三木    时间: 2005-9-24 19:31

没来几天,出了个好帖子!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21:54



QUOTE:
原帖由淑娟于2005-09-24, 18:30:54发表
华歆、王朗,这二位在演义中的确不算什么好人。由于我个人的劣根性,我依旧固执地以演义为蓝本,对他们嗤之以鼻。《三国志》是否作到足够真实,恐怕也得推敲一番。

此帖是难得一见的好帖子,已经不再局限于SAN9了,连10和历史、演义都有涉及。

俗话说:好帖子一定要顶!

很荣幸淑娟姐姐又来捧场!

我很认真的跟你讲,当初我写这个帖子确实是想催促你写那个蜀汉文臣武将帖,可是到现在你都没有更新,我都快没动力了。。。

等会再帮你顶一次,你就发发慈悲抽点时间来写一下吧,我们等得好辛苦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22:03

回答一下前面几位朋友的问题。
1。管宁华歆王朗这一部分主要还是根据《世说新语》得两个故事展开的,虽然钟繇跟华歆王朗在三国志里放在一起,但此处侧重点不同。另外,三国9里的钟繇政治值很高的,似乎也没发现哪里过分贬低他。。。

2。少数民族系列可能有点难,这些人物一般都没有多少记载,演义里有些还是罗老杜撰出来的,所以,除非在后面发现他们有某些有意思的联系,否则不太可能会写。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4 22:09



QUOTE:
原帖由潇湘暮客于2005-09-24, 18:44:38发表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4, 14:08:12发表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华歆: 统25 武38 智86 政82
王朗: 统43 武37 智70 政83
遗憾的是三国志游戏里并没有出现管宁,在这里只好讨论华歆和王朗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二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一个逼汉帝退位,残忍奸伪;一个被孔明骂死,迂腐无智。然而三国志里对他们却评价很高:“华歆清纯德素,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究竟该如何评断,只有看各位自己的理解了。
由于本帖就三国九游戏讨论,而三国九本身也是参照演义和三国志各有部分,在这里只好妄自猜测光荣的意图了。 两人政治都很高,看来是参照了三国志的记载的,至于为何王朗高那么一点,似乎不太存在讨论的必要,毕竟这个值不如武力值一般经得起推敲。智力就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个肯定是根据“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段定位的吧,70的智力在文官中也算比较低了。。。
--------------------------------
头像画得还是比较精致的,两个人职位都比较高,服饰也都还比较得体,两人的神情也比较好的反映了各自的性格(比较倾向于演义里的形象),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不知道如果以后的作品里有管宁的话,会是怎样的形象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两人的政治我倒是觉得不算高
再高一点也无妨。

华歆逼死献帝,应该说是为了他所在的政治集团做出了努力,一般人还不敢去呢,背个千秋的骂名可不是好受的。

王朗被骂死,最主要说明诸葛骂的在要害,同时也说明了他还是很有羞耻心的,不是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

他们的骂名,大概是由他们所处的集团决定的吧


要是真有管宁,可以想像其形象为一身正气,清高,却又寒酸

再高就估计要达到钟繇的水平了,呵呵,三国志里他们确实是写在一起的。

管宁作为武将出现的可能估计还是不大的,呵呵,虽然我也很想看到,但三国志里一般不会把归隐的人拿出来,像水镜先生等人也只能作为事件人物出现。。。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02:10

淮南三叛,司马专权——王凌、毋丘俭、诸葛诞

在曹魏时期,为了反对当时掌握中央大权的司马懿父子,淮南曾经发生了三次叛乱。第一次是王凌,为扬州都督,外甥令狐愚为兖州刺史,“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第二次为毌丘俭,也是扬州都督,文钦为扬州刺史,二人手下有兵五、六万。第三次为诸葛诞,仍是扬州都督,拥有“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军队都不可谓不多,但由于司马懿父子挟中央集权之势,调动全国兵力来镇压,三次叛乱很快都失败了。从嘉平三年(251)到甘露二年(257)短短七年之间,在同一个地区发生三次叛乱,司马氏都能迅速平定,足见此时司马氏掌权已成了大势所趋了。

究其叛乱的原因,一般认为是曹氏与司马氏斗争的一种表现。此时司马氏当权,诛伐异己,曹氏旧臣人人自危,颇受曹氏旧恩的他们自然是要有所表示了。然而,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三次叛乱之地都是极具战略价值的淮南,而且起事者都是挚有重兵的权臣,这其中会不会有“魏”亡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意思呢?让我们逐个来看一下这三次叛乱吧。

                        王凌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王允的侄儿。少年时王允被李傕、郭汜所害,他与兄弟“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 ,后来投奔曹操建下不少功绩。他曾经与张辽等人讨伐孙权,击破吕范所部。后来又与曹休征吴,奋力突围,救出了曹休。徙为扬、豫州刺史时,政绩也不错,“咸得军民之欢心”。

后来他做了扬州都督,外甥令狐愚为兖州刺史,于是“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这个时候他就有反叛的实力了。 《魏略》记载:“凌闻东平民浩详知星,呼问详。详疑凌有所挟,欲悦其意,不言吴当有死丧,而言淮南楚分也,今吴、楚同占,当有王者兴。故凌计遂定。”  可以看出,他叛乱除了对魏王室的忠心,还是有过王霸之业的想法的。可惜后来他还未做好一切准备,手下就有人告密了,第一次叛乱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毋丘俭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任幽州刺史时,他随司马懿讨伐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后来又成功地征服了高句丽,看来此人还是很善于打仗的。
他与文钦发动的第二次叛乱倒是有点莫名其妙。在给皇帝的上表中,他们居然主张要废黜司马师,而要拥护司马昭——“弟昭,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不与师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师辅导圣躬。”  不知道是想挑拨司马兄弟的关系还是胡乱地找个借口就起兵了,总之这次叛乱仍然是很不成功的。司马师“令诸军皆坚壁勿与战”,结果他们进退不得。又由于淮南多是军屯的世兵,所以出现“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的情况,士气十分低落。这次叛乱还遇到了邓艾这个对手,结果可想而知。。。

san9诸葛诞san10诸葛诞
诸葛诞字公休,琅邪阳都人,诸葛亮族弟。他与诸葛亮、诸葛谨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毋丘俭叛乱时他站在司马氏一边,击破了救援的吴军,于是“进封高平侯,邑三千五百户,转为征东大将军。”  然而很快他也坐不住了。

《诸葛诞传》记载“诞既与玄、扬等至亲,又王凌、毌丘俭累见夷灭,惧不自安,倾帑藏振施以结众心,厚养亲附及扬州轻侠者数千人为死士。” 这个时候他以防吴为由“复请十万众守寿春,又求临淮筑城以备寇,内欲保有淮南”,其实是已经有了割据的想法了。但后来朝廷要“欲入度之” 来安抚他,而“诞被诏书,愈恐,遂反。” 这次叛乱的规模很大,吴军也积极响应,还把上次叛乱逃亡到吴的文钦也派了过来。然而兵虽然多,粮草却被人烧了,出城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此战司马昭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又采用钟会的计策诱全端、怿率众数千人出城投降,于是城中大骇。恰恰这个时候诸葛诞与文钦又起了内讧,结果文钦被杀,他的两个儿子越城投降。司马昭听钟会计不杀而赦之,使将数百骑巡行城外,呼曰:“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余何惧!” 这个时候,城内守军的军心已完全涣散,城破已指日可待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02:15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值:
王  凌:统70  武61  智72  政83
毋丘俭:统81  武76  智47  政64
诸葛诞:统80  武70  智76  政76
这三个人都立过不少战功,所以叛乱时未能动兵的王凌也有70的统帅值,还算比较合理。另外2位虽然叛乱失败了,但从超过80的统帅值来看光荣还是肯定了他们的统兵才能。个人认为毋丘俭还可以高一点,高句丽平叛一事可以给他再加几分。另外,三国志记载“(俭)迁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转为镇南将军。诸葛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诞为镇南,都督豫州。俭为镇东,都督扬州。”从这一点看,似乎也可以推断毋丘俭在军事方面是要强于诸葛诞的。
武力值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估计都是随便给的。智力方面,我要为毋丘俭大声叫冤,这个平定高句丽并“刻石纪功”的人决不至于只是凭借匹夫之勇的。何况他还作过洛阳典农这样的职位,还对当时“时取农民以治宫室”的情况上疏谏止。这样一看,他的智力值和政治值应该都上70才比较合理。
诸葛诞的四围都还比较合理,这里就不多说了。比较有趣的是他儿子叫诸葛靓,跟他伯父名字谐音,呵呵,不知道当初取名时怎么考虑的。
-----------------------------------
再来看看头像。
王凌的过于草莽了,怎么说也是王允的侄儿,印象中稍微文雅一点可能要适合一些,又或者换成常服要比着铠甲的形象要好。
毋丘俭就很有名将气度,个人比较喜欢这张。眼神也很深邃,铠甲斗篷什么的也能比较好的衬托这个人物。
九代的诸葛诞真是恐怖,画得像只猩猩,再加上一付不可一世的表情,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人还是诸葛亮的族弟。   很显然光荣也意识到了这点,到了十代,就画得有气质多了。冷竣的眼神,精致的冠带铠甲,还特意留出一些乱发,看得出来还是画了很多心思的。但是不知为何总感觉画面有些跳,不如毋丘俭的那张来得自然。。。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25 09:00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4, 22:03:12发表
回答一下前面几位朋友的问题。
1。管宁华歆王朗这一部分主要还是根据《世说新语》得两个故事展开的,虽然钟繇跟华歆王朗在三国志里放在一起,但此处侧重点不同。另外,三国9里的钟繇政治值很高的,似乎也没发现哪里过分贬低他。。。

2。少数民族系列可能有点难,这些人物一般都没有多少记载,演义里有些还是罗老杜撰出来的,所以,除非在后面发现他们有某些有意思的联系,否则不太可能会写。

呵呵,原来是“笑杀子鱼贪富贵,岂如白帽自风流。”
在这里钟繇的政治是没给低,但是身为前军师并镇守长安的钟繇在san9里统率和智力都给低了。
作者: 司徒破军    时间: 2005-9-25 09:44

管宁三国志系列好象是没出现过~
不过在下到是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姓管名辂,他与何晏,王弼同为三国后期易学的代表人物,任兄何不把他们三人拿来评说一番呢?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5 10:18



QUOTE:
原帖由司徒破军于2005-09-25, 9:44:11发表
管宁三国志系列好象是没出现过~
不过在下到是想起一个人来,此人姓管名辂,他与何晏,王弼同为三国后期易学的代表人物,任兄何不把他们三人拿来评说一番呢?

管辂延命,在三九中是一特殊事件,不能算武将吧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25 10:22

钟繇建议四围:
统率:79(统关中渠帅)
武力:62(70岁还可以生钟会,说明身子很壮健)
智力:83(以智牵制关中诸军,大破郭援、高干)
政治:95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10:35

恩,桓大司马所言甚有理,尤其是关于武力一项,真是让我等佩服,呵呵,看来这个书法大家还真是不简单啊!

再问一句,钟毓又是他多少岁时生的? 好像游戏里他们年龄相差也不是很大哦。。。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10:47

在游戏里钟繇和张既能力值倒是很接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主题好好写写。。。

何晏之流我不怎么想写,感觉就是一班子纨绔子弟,对这种人没什么好感,写出来也有失偏颇。尤其是何晏,这个自恋狂,还开创了一个什么吃饱了没事做的清谈风,唉,不说了。。。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25 11:07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5, 10:47:47发表
在游戏里钟繇和张既能力值倒是很接近,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主题好好写写。。。

何晏之流我不怎么想写,感觉就是一班子纨绔子弟,对这种人没什么好感,写出来也有失偏颇。尤其是何晏,这个自恋狂,还开创了一个什么吃饱了没事做的清谈风,唉,不说了。。。

钟繇的主题也不是很难写,从出身上讲可以和颍川的荀氏(荀彧、荀攸以及荀谌等),陈氏(陈群)一起写,不过这拨人都不能算是小人物。从身份上讲,与陈登、臧霸等相若。呵呵,张口容易,像兄台一样动笔难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11:34

荀氏也太打眼了,不敢把他们归到此帖来。其实陈群钟繇也是,我看还是以后有机会的话另开一帖作专题吧?比如,颖川名士合集什么的。。。

其实这些大人物,尤其是文人名士,我不大敢写。写这些人对文笔的要求比较高,我只有在此抛砖引玉,希望有谁可以自告奋勇地来写这些了。。。还愣着干什么,说的就是你啊,赶紧写去!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5 13:01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9-25, 10:22:56发表
钟繇建议四围:

武力:62(70岁还可以生钟会,说明身子很壮健)

对,怎么也要及格  ,司马果然是高人,连这个都留意了,偶平时都没注意过这个有趣的细节


PS:顺便向司马催作业,征文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5 13:28

呵呵,我记得以前就是打三国10才发现这个,钟繇老早就出来了,可是最后一个剧本过好几年儿子才成年,真是等煞我等游民。。。
作者: 可乐菜刀    时间: 2005-9-26 00:38

风兄文章不错,难得一见的好文。但佩服风兄的写作态度同时,我却想对风兄文章值得商榷之处,谈点个人愚见。风兄本文立意应是通过史实向大家展示一些演义中相对为大家所忽视的人物的真实一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他们。可以说,风兄通过引经据典对其主要能力方面的评价还是较为客观的。 但在野心和义理也就是人物品格上的评价就实在太有失偏颇了,究其原因就是风兄不自觉的实行了双重标准,那就是在能力上以史实为准或以史实作为一定的参考。而在品格上却完全跳到了演义的角度,明显的受小说“王道”“正统”思想影响过深,评价有失公允。比如就蒋舒的评论,风兄对其人品简直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过是卖主求荣的小人,而对比战死杀场的傅佥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可是说实话,蒋舒的所为比之斩杀旧主的魏延,受主厚恩已久,但国难当头却投降张飞,并甘心为其前部尽下旧主数十城晚节不保的严颜(没有他,刘章未必灭亡那么快),恐怕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风兄对魏延的评价至少是不褒不贬。严颜虽然未作评论,但如果写了,恐怕也只会将其说成老当益壮的老英雄吧。究其原因不过是蒋舒反刘,魏,严2人助刘而已。如果有人说魏,严2人是识世物的俊杰,他们的旧主庸碌无能,跟随他们是明珠暗投,反得也是必然。那就更可笑了,按照这种逻辑,蒋舒所在的当时的蜀国,国君是乐不思蜀庸碌无能的阿斗,朝内宦官当道,忠言逆耳,连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姜维都难以自保,而这个姜维在军事上或许有些才能,政治上却也缺乏大局观,不顾自身国力实情,九伐中原,搞得天府之国的蜀地国力式微,民不聊生。这样一个政权还有希望嘛?灭亡不过是早晚的事,还有保它的必要嘛?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刘姓政权就要尽愚忠?我看蒋舒所为虽不提倡,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换个角度甚至可以说他是识事务的俊杰。再比如高顺,风兄哀叹,其最后竟然为了个吕布而死,其实作为军人这根本就无可厚非,演义中说操问之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按风兄之意,当时的状况下,高顺应该如何?在曹操充满蔑视的问着:“你还有什么要说的?”的时候难道要跪下乞降,痛悔自己跟错了主公?希望能以后跟随明主征战天下??我想要是这么干了,才是对军人二字最大的侮辱。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风兄对这些人物所为的评价是建立在其对立面是否为正义或者相对正义一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那么所为便是顺应天理,如果否就是卖主求荣。而事实上,无论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吕布也好,在阶级层面上不过都是一丘之貉,那就是为了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卖力的镇压人民(黄巾起义)并趁乱割据一方,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互相征战不休的一群军阀而已,最多相差的是才能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比如演义里大力吹捧的刘备也是一样,就凭他那么阴险的抢夺对他以诚相待的刘章,就足以看出他的为人。而忠义武圣关羽最多也就干了和高顺同样的事而已,因此“王道”“正统”思想正是三国演义由于历史局限性在文学性,思想性上最大的败笔,风兄行文如以演义为主,那我说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正如开头所说风兄是以史为据多角度的展示三国人物。因此在评论上就不能受演义左右太过于主观而实行双重标准。这些都是我一家之言,主要是很喜欢风兄的这篇帖子,便出来争鸣一下,最后再次对风兄的这个帖子表示敬意,希望风兄有更好的后文
作者: 铁骑兵    时间: 2005-9-26 03:48

不知楼主可否说说于禁、乐进二人呢?他二人在演义中好像也是不怎么重要的(相对张辽张郃徐晃而言)当然不是指历史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6 12:26



QUOTE:
原帖由可乐菜刀于2005-09-26, 0:38:58发表
风兄文章不错,难得一见的好文。但佩服风兄的写作态度同时,我却想对风兄文章值得商榷之处,谈点个人愚见。风兄本文立意应是通过史实向大家展示一些演义中相对为大家所忽视的人物的真实一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他们。可以说,风兄通过引经据典对其主要能力方面的评价还是较为客观的。 但在野心和义理也就是人物品格上的评价就实在太有失偏颇了,究其原因就是风兄不自觉的实行了双重标准,那就是在能力上以史实为准或以史实作为一定的参考。而在品格上却完全跳到了演义的角度,明显的受小说“王道”“正统”思想影响过深,评价有失公允。比如就蒋舒的评论,风兄对其人品简直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过是卖主求荣的小人,而对比战死杀场的傅佥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可是说实话,蒋舒的所为比之斩杀旧主的魏延,受主厚恩已久,但国难当头却投降张飞,并甘心为其前部尽下旧主数十城晚节不保的严颜(没有他,刘章未必灭亡那么快),恐怕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风兄对魏延的评价至少是不褒不贬。严颜虽然未作评论,但如果写了,恐怕也只会将其说成老当益壮的老英雄吧。究其原因不过是蒋舒反刘,魏,严2人助刘而已。如果有人说魏,严2人是识世物的俊杰,他们的旧主庸碌无能,跟随他们是明珠暗投,反得也是必然。那就更可笑了,按照这种逻辑,蒋舒所在的当时的蜀国,国君是乐不思蜀庸碌无能的阿斗,朝内宦官当道,忠言逆耳,连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姜维都难以自保,而这个姜维在军事上或许有些才能,政治上却也缺乏大局观,不顾自身国力实情,九伐中原,搞得天府之国的蜀地国力式微,民不聊生。这样一个政权还有希望嘛?灭亡不过是早晚的事,还有保它的必要嘛?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刘姓政权就要尽愚忠?我看蒋舒所为虽不提倡,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换个角度甚至可以说他是识事务的俊杰。再比如高顺,风兄哀叹,其最后竟然为了个吕布而死,其实作为军人这根本就无可厚非,演义中说操问之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按风兄之意,当时的状况下,高顺应该如何?在曹操充满蔑视的问着:“你还有什么要说的?”的时候难道要跪下乞降,痛悔自己跟错了主公?希望能以后跟随明主征战天下??我想要是这么干了,才是对军人二字最大的侮辱。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风兄对这些人物所为的评价是建立在其对立面是否为正义或者相对正义一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那么所为便是顺应天理,如果否就是卖主求荣。而事实上,无论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吕布也好,在阶级层面上不过都是一丘之貉,那就是为了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卖力的镇压人民(黄巾起义)并趁乱割据一方,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互相征战不休的一群军阀而已,最多相差的是才能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比如演义里大力吹捧的刘备也是一样,就凭他那么阴险的抢夺对他以诚相待的刘章,就足以看出他的为人。而忠义武圣关羽最多也就干了和高顺同样的事而已,因此“王道”“正统”思想正是三国演义由于历史局限性在文学性,思想性上最大的败笔,风兄行文如以演义为主,那我说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正如开头所说风兄是以史为据多角度的展示三国人物。因此在评论上就不能受演义左右太过于主观而实行双重标准。这些都是我一家之言,主要是很喜欢风兄的这篇帖子,便出来争鸣一下,最后再次对风兄的这个帖子表示敬意,希望风兄有更好的后文

菜刀兄言之有理,从整个帖子所表现的思想来看,本帖确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其实当初写这个帖子时,我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仅仅是对于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罢了。后来来想想,既然写了这么多了,就再去网上找找资料,慢慢地把它完善吧。 后面的文章有部分是参照网上已有的文章完成的(说实在的,一时间让我提出太多质疑,也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在观点上自然会受到原作者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双重标准的情况,希望各位多多包涵!

具体到你提的2个例子,我也说明一下吧。当时写完误国佞臣部分后,我是想写一些忠义之士来调节一下,结果就写了霍氏傅氏这一部分。说实在的,写着写着,他们的英雄气概让自己也有些融入到其中了,所以在写蒋舒部分的时候,基本上是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了。从“识世物的俊杰”这一点来说,你分析得很好,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姑且把蒋舒当作我为了衬托别人而故意牺牲的“小人物”吧,呵呵。。。

至于高顺,我对他的感情多半还是惋惜。其实在这一点上,菜刀兄引用演义里高顺受戮的那一段剧情,窃以为也是罗老杜撰的。三国志里说“于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并未具体记载高顺就义前的表现是怎样。张辽可以“将其众降”,臧霸可以藏匿起来,魏续宋宪等人更是卖主投敌,如果高顺可以选择的话,我想他跟随吕布赴死已经足够说明他对吕布的忠心了。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曹操根本就不允许领头的人有选择的机会,既然付出不少代价打下来了,就一定要杀几个来安抚士众,同时也能对投降的将领起到震慑作用,不知道有人同意这种说法否?

最后,真诚地感谢菜刀兄对此帖的支持和质疑,你的这种学习态度很值得我尊敬,指出的问题也不无道理,在以后的续文里我会多留心的。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6 13:02

在下对任兄的专业精神十分佩服啊。。。这么有恒心地搞。。不简单啊。。顶一下!菜刀兄所言确实让人获益非浅啊!
作者: 可乐菜刀    时间: 2005-9-26 19:24

我觉得风兄对于人物品格方面的评价可以立足于其个人的微观层面,比如宽厚,狭隘,志向高远,鼠目寸光等方面。而不要将其放大到国家的宏观层面。也就是不要以例如投降与否,是否为自身势力尽忠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因为这都是很复杂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同。同样是战死杀场,可能是英勇不屈,也可能是尽愚忠而已。同样是投降,可能是懦弱无能,也可能是审时度势,甚至可能是大勇敢,大气度(比如刘章,城被围,不固城死守,而为了城内的人民,弃自身荣辱于不顾,开城投降,这我觉得就是大勇敢,大气度)我想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将主观思想带入文章。

ps:其实我看风兄的帖子完全可以扩展一下,不必拘泥于小人物,就是知名人物也可一写,因为知名人物,大家对他们的了解也局限于演义而已,而历史上真实的他们,却是大家并不熟悉的。这样或许大家看起来会更过瘾,毕竟和子龙哥,诸葛武侯比起来大家对蒋舒之类到底是忠是奸可能并不怎样关心^_^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6 21:53

很抱歉得跟你说,我不会在这个帖里特意写知名人物,即便是出现了,那也是为了衬托别的小人物,来完成一个主题。

这个帖子并不是什么学术性的文章,就是寻找一些乐趣与大家分享而已,我也不想做的太严谨了,有些事情想得太多很累的,而且最终也不见得能得到认同。
还是就这样写下去吧,我说的也只能代表一种观点,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国,不必因为这个帖子改变什么。。。看看笑过就好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6 21:59

菜刀兄观点很独特,建议你自己按这种思路开帖,我们大家都会关注的。

你可以写一个江东辑录或是曹魏辑录,也可以针对名士、虎将、说客之类的开帖,我相信大家都会很喜欢的。。。。。。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6 22:09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6, 21:53:03发表
很抱歉得跟你说,我不会在这个帖里特意写知名人物,即便是出现了,那也是为了衬托别的小人物,来完成一个主题。

这个帖子并不是什么学术性的文章,就是寻找一些乐趣与大家分享而已,我也不想做的太严谨了,有些事情想得太多很累的,而且最终也不见得能得到认同。
还是就这样写下去吧,我说的也只能代表一种观点,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三国,不必因为这个帖子改变什么。。。看看笑过就好了。。。

任兄好像很颓废的样子。。。支持一下吧。。我写作不行,只好天天来顶一下任兄的作品。加油哦!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6 22:17



QUOTE:
原帖由yutaoshome于2005-09-26, 22:09:01发表
任兄好像很颓废的样子。。。支持一下吧。。我写作不行,只好天天来顶一下任兄的作品。加油哦!

错会他意思拉,任兄这个帖子,主要是写小人物,所以知名的一般都不写~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7 19:38

要掉出去了~顶回来!任兄,好像最近没什么看到您的大作~~很期待哦!!不过如果忙得话就无所谓咯~~顶啊顶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2:47

实在很抱歉,最近其实是有时间的,就是不知道为何总是静不下心来写东西,所以一直没有更新,真是枉费你一番期待了,我看看今天下午能不能写一点。。。

说实在的,现在觉得这个帖子也差不多了,不是很好往后面续了,有时候就想还不如新开一帖。。。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05-9-28 12:51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8, 12:47:47发表
实在很抱歉,最近其实是有时间的,就是不知道为何总是静不下心来写东西,所以一直没有更新,真是枉费你一番期待了,我看看今天下午能不能写一点。。。

说实在的,现在觉得这个帖子也差不多了,不是很好往后面续了,有时候就想还不如新开一帖。。。

任兄不要放弃,支持你继续下去!!
作者: tinharbomo    时间: 2005-9-28 13:33

没灵感是吧,俺建议你去这个网看看。
http://protein.biochem.queensu.ca/~dlee/Sa.../dictionary.htm
都是三国后期的人物。还有,那里的文章可是有著作版权的,所以只供参考。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3:43

晕,打不开,还是算了,估计看了以后也多是参照他的观点,还是自己来好了
作者: tinharbomo    时间: 2005-9-28 13:59

可能是因为网站是繁体版的。或者任兄自个有兴趣去搜查"maltz"看看,不一定用来写文的。
说得也是,还是放轻松写比较好,俺明白严谨的写有关史实的文章是十分辛苦的事。
继续支持任兄。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4:10

昙花一现,虎威犹存——王双、徐质

后期的三国故事让很多人都看得索然无味,名将的凋零使很多朋友对战场拼杀失去了关注。然而,在这里我还是想介绍两位在后期昙花一现的虎将,虽然出场不久便中计败亡,但它们毕竟给这一个时代的拼杀添上了几处亮点。。。

先来看看王双的出场: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曰:“臣昨守陇西,功微罪大,不胜惶恐。今乞引大军往擒诸葛亮。臣近得一员大将,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马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乃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臣保此人为先锋。”睿大喜,便召王双上殿。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睿笑曰:“朕得此大将,有何虑哉!”遂赐锦袍金甲,封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这么详细的介绍一个武将,在整本三国演义里都是不多的,可见罗老对这个角色的重视程度。
话说孔明围攻陈仓数日不下,王双就跑过来捡便宜来了。猛将出场是需要人衬托的,于是罗老就安排了谢雄龚起这两个裨将给王双试刀。很明显两个不知名的裨将还是不够分量,于张嶷上场了——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

到了此时,王双的武勇已经名震三军了,诸葛亮当然不会放过他。于是在经过与曹真的一系列智斗之后,粮尽的蜀军终于“悄悄”地撤退了,王双的第二次登场也成了最后一次。。。

且说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早有细作报知王双。双大驱军马,并力
追赶。追到二十余里,看看赶上,见魏延旗号在前,双大叫曰:“魏延休走!”蜀兵更不回
头。双拍马赶来。背后魏兵叫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敌人奸计。”双急勒马回时,只见
一片火光冲天,慌令退军。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曰:“魏延在此!”
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

可怜的王双终究是被孔明算计了,这也是各位读者所预料到的结果。王双虽然中计被斩,却始终没有辜负自己的职责,虽然只是昙花一现,却留下了令人精神一振的篇章。。。

王双 徐质

再来看看徐质。徐质的出场比起王双来说就寒碜的多了,仅仅是“师素知徐质英勇过人,心中大喜,即令徐质为先锋”。像这样的与“英勇过人”类似的介绍在演义里多了去了,很多都只能在赵云等人面前走一两合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然而我们继续往下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徐质还真是不简单。“徐质使开山大斧,出马挑战。蜀阵中廖化出迎。战不数合,化拖刀败回。张翼纵马挺枪而迎,战不数合,又败入阵。徐质驱兵掩杀,蜀兵大败,退三十余里。”

使斧头的武将本就不多,因为这个东西舞起来可不如枪棒那般自如,所以能舞得开就已经足以说明他臂力惊人了,呵呵,开玩笑的说,连三哥也很知趣的选了根蛇矛,呵呵。

不扯远了,来看看他的战绩,廖化和张翼居然都只是“战不数合”!从上下文来看,也没有发现这其中有诱敌成分,可见其武力还真是高了一个等级。不过如果非要深究的话,我们倒也可以发现一点嚼头来——廖化居然是“拖刀败回”?熟悉演义单挑的都知道,这拖刀计往往都是一些高手在短时间内拿不下对手而使出的“杀手锏”,关羽战黄忠的时候也曾用过,只是后来不忍下手罢了。所以我在这里推测,廖化在这里会不会也想使一招拖刀计,却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呢?恩,留待大家讨论。。。

不管怎么说,徐质也风光了一把了,按照惯例,现在该看看他是怎么给收拾的了。碰上姜维与夏侯霸这两个人作对手,徐质的中计尽在情理之中。。。
话说徐质看到蜀军二百人押着木牛流马运粮,心中大喜,于是轻松拿下。于是他分一半兵押粮,自己领着另一半追了过去。。。“追不到十里,前面车仗横截去路。质令军士下马拆开车仗,只见两边忽然火起。质急勒马回走,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截路,火光迸起。质等冒烟突火,纵马而出。一声炮响,两路军杀来:左有廖化,右有张翼,大杀一阵,魏兵大败。”

败乏的徐质军此时已战力全失,偏偏此时又撞上姜维,想不死也难了。有意思的是,姜维在这里居然只是刺倒了他的马,然后徐质被众军乱刀砍死。。。不知道罗老为何要如此安排,是觉得姜维的武力在此种情况下还不至于立斩这个高手还是觉得魏国的“逆臣”应该被千刀万剐才足以泄愤呢?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8 14:13



QUOTE:
原帖由tinharbomo于2005-09-28, 13:33:40发表
没灵感是吧,俺建议你去这个网看看。
http://protein.biochem.queensu.ca/~dlee/Sa.../dictionary.htm
都是三国后期的人物。还有,那里的文章可是有著作版权的,所以只供参考。

0o....好网站啊!真是特别。

任兄如果再开另一贴我还是会一样非常支持的!!
作者: 檀道济    时间: 2005-9-28 14:18

继续更新呀,为山九仞,不要功亏一篑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4:47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王双: 统66 武89 智28 政20
徐质: 统53 武80 智27 政20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人都只有武力一项较高,毕竟是先锋嘛,要的就是这个。。。

王双统帅66,跟典韦一样,看起来还是蛮合理的,91的武力(流星锤+2)却还有争议。有人说要高一些,魏延斩他只是突袭,并不见得比王双强;也有人说要低一些,张嶷与他单挑不分胜负,最后让暗器所伤,不见得他就比张嶷强很多。 其实我认为是游戏里的张嶷太弱了,武力怎么也要上80,这样就可以与王双的89的武力多磨一会,然后才中了流星锤的招,呵呵,没办法,武力上了一个档次了,就是不一样。。。

徐质的统帅也太低了,没办法单独出去打仗,不过也还可以理解。但是80的武力却让很多朋友都无法接受,这样子有可能在数合内击败廖化和张翼吗?我看最少也要到85左右,这样总算拉开了一些差距,又不至于太突出。或者还可以把他的“开山大斧”做成个宝物,武力+2,呵呵,大家能接受吗?

再说点题外话,我对王双这个人物还是比较喜欢的,其实都是受了陈某的《火凤燎原》的影响。尤其是第五十二回讲述的清风帮一行人全军覆没后,尸体却无一例外地指向某个方向为后面的人指引,而副帮主王刚(陈某虚构的王双的父亲)更是受尽屈辱地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死去,同样他的手指也指向敌人撤离的方向。。。
最后一句“王雙,你也要像你父親一樣,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加上黑页上的一段文字,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陈某的煽情功夫,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向大家推荐一下,版主不要骂我发广告
火凤燎原第七卷
作者: 白手违命    时间: 2005-9-28 15:03

下午更新了哈,开心下  任兄继续努力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5:56



QUOTE:
原帖由tinharbomo于2005-09-28, 13:59:18发表
可能是因为网站是繁体版的。或者任兄自个有兴趣去搜查"maltz"看看,不一定用来写文的。
说得也是,还是放轻松写比较好,俺明白严谨的写有关史实的文章是十分辛苦的事。
继续支持任兄。

你说的对,写的太严肃的话,不但很累,而且很多人也不会有兴趣看,所以还是轻松一点的好。不过在引用依据方面却要严谨,信口开河不单单对别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8 15:58



QUOTE:
原帖由檀道济于2005-09-28, 14:18:37发表
继续更新呀,为山九仞,不要功亏一篑      

“原来是猛将兄!”(语气参照周星驰版《神龙教》,呵呵)

多谢猛将兄的激励,我会加油的,要做就尽量做好,可不能功亏一篑。。。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9-28 19:30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28, 14:47:09发表
再说点题外话,我对王双这个人物还是比较喜欢的,其实都是受了陈某的《火凤燎原》的影响。尤其是第五十二回讲述的清风帮一行人全军覆没后,尸体却无一例外地指向某个方向为后面的人指引,而副帮主王刚(陈某虚构的王双的父亲)更是受尽屈辱地坚持到最后一刻才死去,同样他的手指也指向敌人撤离的方向。。。
最后一句“王雙,你也要像你父親一樣,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加上黑页上的一段文字,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陈某的煽情功夫,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向大家推荐一下,版主不要骂我发广告
火凤燎原第七卷

顶一下!火凤燎原。虽然只是漫画。却是喜欢三国的人绝对值得一看的书!!每每说到王双我就想到郝昭。不知有没可能写一写?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9-28 20:39

王双以前看演义的时候还不怎么重视他
因为就那么昙花一现,



后来玩游戏的时候,一单条,才发现王双原来是猛将,再翻书一看才有所认识。
能够让诸葛头疼的人,确实也还算不简单了
作者: 小宏子    时间: 2005-9-28 23:55

王雙之死 其實真的很可惜 若果他是司馬懿的人 可能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吧
其實張翼跟張嶷都是蜀漢中后期的主力 卻被忽視了 風兄可以寫一下

順道一提 我也是火鳳燎原的忠實讀者
可以看得出陳某對三國的考究是極其深入的
張飛是懦生 呂布的智勇雙全 董卓的霸者氣魄 本人認為真實性是頗高的
值得一看的漫畫

最后 懸請風兄寫一下羊祜 本人認為叔子是晉滅吳的第一大功臣
若果鄧艾滅蜀能有那麼高的評價 那麼羊祜一定不會比鄧艾差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29 00:45

这个恳请我可担当不起,谢谢你的建议!

羊祜放在这个帖子里显然不太合适,有时间的话我可能会另开一个san9晋将辑录,把羊祜、杜预、陈骞、石苞等人写一下,呵呵,不知道会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大家不要催我。。。
作者: 阿狗    时间: 2005-9-29 09:30

顶一下,等了几天都没有后续,忍不住要催了,任兄勿怪啊
作者: Yuneunhea    时间: 2005-9-29 09:36

18路诸侯中的大部分按理也不算小人物~~不过在演义里的确是跑龙套的~~
不知道会不会入选啊~~

还有忠于汉室的一大票人~~~不知道有资格入选否?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9-30 20:07

18路诸侯只有几个不太出名的,而这些也不太好找资料。。。

忠于汉室的人,像黄奎等人好像很多都没出现在游戏里啊。
作者: golden    时间: 2005-9-30 23:14

都是使大斧的,徐质难道是公明的子侄???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10-1 22:19

经过与两位巡按及前任节度使商量,将这个帖子去推荐加精华。

最近难得的一篇精华,任兄再努力!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5-10-1 23:49

大家都这么支持了~任兄多多加油啊!很忙吗?如果这样的话慢慢来咯~不过还是希望您能继续咯~~
作者: ywsy9999    时间: 2005-10-2 19:30

写的不错,顶一个,我满喜欢用陈泰,罗宪的,不知道能不能写一下啊,哈哈
作者: kesin    时间: 2005-10-4 10:33

当真好贴,没早发现,赶紧支持一把。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5-10-4 18:12

恭喜楼主得精,好久没更新了,期待中....
作者: kkkkk    时间: 2005-10-4 19:03

san9诸葛诞头像特别象古天乐那个《寻秦记》里边的赵穆,哈哈
作者: 白马银枪孙伯符    时间: 2005-10-6 16:09

得精华之后开始懒惰,常常是这个道理
作者: 曹仁子孝    时间: 2005-10-6 19:26

难得的好铁,绝对要顶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10-9 15:00



QUOTE:
原帖由白马银枪孙伯符于2005-10-06, 16:09:23发表
得精华之后开始懒惰,常常是这个道理

伯符兄不要这样说嘛,其实没加精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帖子不太好往后面续了,一直好几天没更新。  今天才发现加了精,呵呵,实在不是像你说的那样。。。

国庆期间我回家了,没有电脑,一直也没办法更新,在家里捧着《两晋通俗演义》看了几天,现在有了一点想法,有时间的话写个“三国志9PK点将台之西晋辑录”试试,希望大家到时候可以支持!
作者: 小宏子    时间: 2005-10-9 16:01

好啊~
任兄可以寫一下賈充 張華 馬隆等人
尢其是賈充跟賈后 一定很精彩
作者: 燕然    时间: 2005-10-9 16:14

贾充和贾逵搭配,卫瓘和张华搭配
作者: bestkang    时间: 2005-10-10 10:43

写啊,我每天都来看的,可是都是失望而归,希望楼主尽快更新啊!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10-10 12:39

哇,回复都有200了。

回楼上的朋友,这个帖子我不打算更新了,西晋辑录近期可能会出来,希望多多支持!
作者: lancesonic    时间: 2005-10-10 21:12

真是很不错的帖子啊,楼主写得很用心,资料也收集得很全。不知道是不是能考虑写写王平,张嶷,高翔,张翼这几位蜀国最后的大将?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10-10 22:20

该写的小人物,也写了很多了,再写也就是刻意去凑数了
所以各位也不用催了~

任兄有时间写写别的也好,被一个帖子拖着是很累的~
作者: 金戈铁马    时间: 2005-10-12 14:41

这个贴非常好,学到不少知识!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10-16 23:51

自己做个广告,欢迎大家点击相关帖:
三国志9pk点将台之西晋辑录
作者: yumi520    时间: 2005-10-22 16:17

姐姐到此一游,大家多多捧场!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10-24 20:07

谢谢姐姐,呵呵。

偷偷跑过来自己再顶一次,好久没上网了
作者: 潇湘暮客    时间: 2005-10-24 20:48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10-24, 20:07:56发表
谢谢姐姐,呵呵。

偷偷跑过来自己再顶一次,好久没上网了

不知道实习怎么样了?辛苦不?~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5-10-30 11:24

前几天刚找到单位,可是破机子上不了网,郁闷。
作者: 孙武子    时间: 2006-1-10 17:02



QUOTE:
原帖由任尔风于2005-09-16, 18:16:43发表
来看他们的能力表:
马忠: 统68 武74 智66 政42
卫瓘: 统69 武53 智81 政79
从数值来看,还算是比较合理,马忠多靠运气,但射中黄忠的一箭却是靠真本事,个人认为稍微加几点武力也不为过,毕竟三国9里箭术高手武力都有加成的。66的智力似乎有点高了,比许多作为大将的吴将要高,难道就因为他布了个陷阱抓了关羽?这在古代战争中本事稀松平常之事,再说他选的这个地方也有可能是陆逊或者别的人指定的啊?呵呵,权且笑过。。。
卫瓘是监军,统帅值似乎也无须太高,81的智力比较合理,甚至再高几点也不为过,他在一系列事件中,可以头脑冷静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然而后来指派田续追杀邓艾父子却实在让人有些心寒,或者因为官场显恶,这也是他选择的生存之道吧!以前看到有文章说卫瓘回朝以后或许因为比较愧疚,对此事一直比较低调,而且他的政绩也很不错,在晋朝官员中还算是少有的几位正直的官员,在他在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也一直不敢过于放肆。。。。。。记不太清了,希望知道的朋友加以指正,提供资料就更好了,呵呵

终于轮到了2个比较有个性的头像,也来妄谈几句吧。
马忠的头像相对来说还是经过精心绘制的,也没有特意加些什么奸邪之气,感觉还挺忠厚,呵呵,不要打我。。。灰色的斗篷虽然不如刘封他们显眼,却也不失武将气度,至少比起还穿着小兵制服的夏侯尚之流耐看得多。
卫瓘就显得很奸的样子,那两撇小胡子让人总觉得是奸邪暴戾之人的代表形象,作为监军,穿盔甲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呵呵,看很多电视剧里,监军都是一些太监什么的,什么事不作,还很胆小的那种。。。。。。希望往后的作品中可以改得更智慧一些,呵呵

历史上马忠并没有射黄忠,黄忠在此之前就已经死了。监军也有很多胆子大的,比如司马懿的监军辛毗。
作者: 司马懿    时间: 2006-1-10 20:52

感觉晋臣能力弱了点。卫灌虽然被悍后害死,好歹也是西晋名臣风云人物,还有张华,个人感觉其能力应该和陆迅司马懿等人类似。看他都督幽州时慕容等诸蕃慑服就知道了。
作者: 孙武子    时间: 2006-1-10 21:08



QUOTE:
原帖由可乐菜刀于2005-09-26, 0:38:58发表
风兄文章不错,难得一见的好文。但佩服风兄的写作态度同时,我却想对风兄文章值得商榷之处,谈点个人愚见。风兄本文立意应是通过史实向大家展示一些演义中相对为大家所忽视的人物的真实一面,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他们。可以说,风兄通过引经据典对其主要能力方面的评价还是较为客观的。 但在野心和义理也就是人物品格上的评价就实在太有失偏颇了,究其原因就是风兄不自觉的实行了双重标准,那就是在能力上以史实为准或以史实作为一定的参考。而在品格上却完全跳到了演义的角度,明显的受小说“王道”“正统”思想影响过深,评价有失公允。比如就蒋舒的评论,风兄对其人品简直嗤之以鼻,认为其不过是卖主求荣的小人,而对比战死杀场的傅佥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可是说实话,蒋舒的所为比之斩杀旧主的魏延,受主厚恩已久,但国难当头却投降张飞,并甘心为其前部尽下旧主数十城晚节不保的严颜(没有他,刘章未必灭亡那么快),恐怕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可是风兄对魏延的评价至少是不褒不贬。严颜虽然未作评论,但如果写了,恐怕也只会将其说成老当益壮的老英雄吧。究其原因不过是蒋舒反刘,魏,严2人助刘而已。如果有人说魏,严2人是识世物的俊杰,他们的旧主庸碌无能,跟随他们是明珠暗投,反得也是必然。那就更可笑了,按照这种逻辑,蒋舒所在的当时的蜀国,国君是乐不思蜀庸碌无能的阿斗,朝内宦官当道,忠言逆耳,连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姜维都难以自保,而这个姜维在军事上或许有些才能,政治上却也缺乏大局观,不顾自身国力实情,九伐中原,搞得天府之国的蜀地国力式微,民不聊生。这样一个政权还有希望嘛?灭亡不过是早晚的事,还有保它的必要嘛?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刘姓政权就要尽愚忠?我看蒋舒所为虽不提倡,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换个角度甚至可以说他是识事务的俊杰。再比如高顺,风兄哀叹,其最后竟然为了个吕布而死,其实作为军人这根本就无可厚非,演义中说操问之曰:“汝有何言”顺不答。操怒命斩之。按风兄之意,当时的状况下,高顺应该如何?在曹操充满蔑视的问着:“你还有什么要说的?”的时候难道要跪下乞降,痛悔自己跟错了主公?希望能以后跟随明主征战天下??我想要是这么干了,才是对军人二字最大的侮辱。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风兄对这些人物所为的评价是建立在其对立面是否为正义或者相对正义一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那么所为便是顺应天理,如果否就是卖主求荣。而事实上,无论刘备也好,曹操也好,吕布也好,在阶级层面上不过都是一丘之貉,那就是为了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卖力的镇压人民(黄巾起义)并趁乱割据一方,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互相征战不休的一群军阀而已,最多相差的是才能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就比如演义里大力吹捧的刘备也是一样,就凭他那么阴险的抢夺对他以诚相待的刘章,就足以看出他的为人。而忠义武圣关羽最多也就干了和高顺同样的事而已,因此“王道”“正统”思想正是三国演义由于历史局限性在文学性,思想性上最大的败笔,风兄行文如以演义为主,那我说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正如开头所说风兄是以史为据多角度的展示三国人物。因此在评论上就不能受演义左右太过于主观而实行双重标准。这些都是我一家之言,主要是很喜欢风兄的这篇帖子,便出来争鸣一下,最后再次对风兄的这个帖子表示敬意,希望风兄有更好的后文

历史上并未记载魏延杀韩玄,既然你说要谈历史,为什么还说这个呢?
作者: 晴耕雨读    时间: 2006-1-11 13:40

哗~难得一次看完10页以上的帖子,楼主好文章!
期待那"每战必先登"的乐进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6-1-11 13:43

To: 孙武子

这可能是我们众多三国爱好者的通病,由于兴趣使然,演义、史籍、杂谈都有涉及,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三国体系。。。虽然各有缺憾,却又有独特的闪光点,窃以为这正是很大一部分乐趣所在。。。

菜刀兄虽然没有严格引用,但他的观点还是很中肯的。其实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能让所有人信服,愿意拿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同的一面,已是很有意义的了。。。
作者: 孙武子    时间: 2006-1-11 15:34

讨董的诸侯们在《三国志》里的裴松之注解里可以找到一些记载。
作者: linyifan    时间: 2006-1-12 19:19

终于看完了   一次看完15页足以表现对楼主顶的程度了
作者: godalexander    时间: 2006-1-12 22:39

大家都很在行嘛!!!
小弟甘拜下风。。。
作者: apolloson    时间: 2006-1-13 15:08

能不能把董承拿出来写一下呢?还有马休马铁等几个马家的子弟。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6-1-13 20:08



QUOTE:
原帖由apolloson于2006-01-13, 15:08:31发表
能不能把董承拿出来写一下呢?还有马休马铁等几个马家的子弟。

对不起啊,这个帖子已经写完,如果不是突然有什么感触,估计是不会续了。相信如果只是为了凑数,大家看了也不会开心的。。。
作者: 我爱赵云    时间: 2006-5-5 11:37     标题: 光荣不厚道

看了楼主的贴,感到光荣的确很不厚道,你说人家孔融,陆绩等人,小时聪慧过人不说,长大了好歹也是一方郡守,深受百姓爱戴,怎么说也算是很有出息的了,只是不善于带兵打仗嘛,所以智力和政治这两项怎么说也要75以上才对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6-5-5 11:57

呵呵,关于陆绩孔融,前面已经谈及过了,其实75的数字也是一个分水岭,很多深受爱戴的郡守都还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游戏数值毕竟苛刻,每个人都很强,那就拉不开差距了。。。

现在长沙长郡中学还有韩玄墓,据说他当初也是深受百姓爱戴,死后墓碑上也是“汉忠臣韩玄墓”,可是比对光荣对他的设定,估计你就可以平衡了。。。
作者: 孙武子    时间: 2006-5-5 12:19



QUOTE:
原帖由 小宏子 于 2005-10-9 16:01 发表
好啊~
任兄可以寫一下賈充 張華 馬隆等人
尢其是賈充跟賈后 一定很精彩

马隆不算小人物了吧,他可是个名将,还会用磁石。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5-7 17:44

很全面了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7-3-16 09:03

这么有趣的帖子今天才看到,罪过。

QUOTE:
原帖由 任尔风 于 2005-9-16 14:34 发表
补:我看到有文章说,吴质死后被谥为丑侯,其后人不服,后又改为威侯,相差甚远,不知是何道理?

吴质被谥为丑侯,是因为吴质品格低劣,素来喜欢攀附权贵,欺压良民,抱上曹丕的大腿以后,家人更加骄纵不法,横行乡里,所以时人不齿。谥法里面丑字就是怙威肆行的意思,配他最好,威字纯属扯淡。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7-3-16 09:13



QUOTE:
原帖由 任尔风 于 2005-9-24 14:08 发表
来看看他们的能力表:
华歆: 统25 武38 智86 政82
王朗: 统43 武37 智70 政83
遗憾的是三国志游戏里并没有出现管宁,在这里只好讨论华歆和王朗了。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这二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一个逼汉帝退位 ...

1、华歆的智力过高。华歆非筹谋之才,70多足够了。
2、王朗按照历史的话,差不多,按照演义的话,武力又低了。书中王朗曾经战了太史慈数合,竟然不死不伤,保守估计70以上。
作者: 押神换石郎    时间: 2007-3-26 16:41

历史形象、小说形象、民间形象,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三国群英谱
一口气看完,楼主太有才了
其实刘巴、刘徇这样的人也值得介绍一下
一个是天生不鸟刘备的民政家,一个是顶住刘备一年围攻的二世祖
光荣历代设置的数值都有些寒碜了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3-27 02:01



QUOTE:
原帖由 司徒破军 于 2005-9-20 22:40 发表

呵呵~兄台此言差矣~
张任蜀中名将,是当时刘章手下的川将首领~也是力拒刘备入川的代表
这一点从他防守的地点也可略见一斑.当时严颜,可以说是西川武将的二号人物,镇守入川要冲巴郡,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张任 ...

我觉得,虽然从文章后期可以看出他能力不错,但是他当时的地位并不高.

守城基本上是刘璋的儿子主事,他起到的是副将辅佐的作用,虽然能力不错,也主过一些事情.

演义中,他的地位在武将中应在严颜之下,理论上以亲疏论,应该在吴懿之下.

但他可以称为蜀中将首,不亚于魏延的能力.

光荣一向的毛病是表现力有点问题.

我觉得除了超一流名将之外,张合,徐晃等和关羽还是要保持落差,但是可以和高顺,张任之流更接近一点.
这样既可以体现超级名将的稀有,又可以形成一定的梯度,除超级名将以外,有将可以用并且形成体系.
作者: 风流仪    时间: 2007-3-28 01:32

一口气实在是看不完...分两口气看完了。...顶楼主...
作者: 孔雀王    时间: 2007-12-14 11:09

没了吗,似乎吴人写得不多啊,后期东吴完全成了配角,小人物的可发掘潜力应该更高才是:
全琮一家,步骘一家,留赞一家,还有后面的吾彦,陶潢,陶浚....
作者: 龙の飞の云    时间: 2008-2-12 23:09

钟繇建议四围:
统率:79(统关中渠帅)
武力:62(70岁还可以生钟会,说明身子很壮健)
智力:83(以智牵制关中诸军,大破郭援、高干)
政治:95

统率赞成.身体健壮跟武力没关系.武力到60可以算勇猛过人了.智力78差不多.
作者: yy980623    时间: 2008-6-7 15:13

全部看完楼主两篇精华贴,不错。恨只恨某位MM说话不算数,就那么TJ了。
作者: woaideyd    时间: 2008-10-8 20:24

- -#  看完了 精彩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