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计有没有可能成功? [打印本页]
作者:
babylion 时间: 2005-8-20 19:56
很多人都在谈隆中对,那么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计有没有可能成功?到时候吴能够集中益州,荆州和扬州的力量,机会会不会比蜀汉大一些?
作者:
曹子健 时间: 2005-8-20 20:25
刘备当时是在益州里开战的,在加上荆州的支援军。
周瑜是带兵入川,刘备有个不稳定的话,补给路线就断了。
作者:
chang8787 时间: 2005-8-20 20:36
补给线太长了~~~~要想跨越敌国(刘备权且算个敌国吧)攻城掠地太难了。作为刘备,根本不可能让周瑜夺下益州(他想要啊,被别人夺去了,到时候去哪住去?),到时候断个后路,周瑜还能做什么呢?加上益州的地形,不是短时间能攻破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夺下益州几乎就不可能,而实际上,周瑜也绝不会做这种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成功机率的事。
作者:
wu255 时间: 2005-8-20 21:25
如果周瑜要实行天下二分就必会先灭刘备。
作者:
飞欢在天 时间: 2005-8-20 21:29
刘备是被“请”进西川的,周瑜没这个福气。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8-20 23:00
一个必要条件是:主战的周瑜、吕蒙寿命要长
否则按照孙权的偏安性格,悬。
作者:
鸾舞碧霄 时间: 2005-8-22 18:36
东吴的兵力能够胜任两线作战吗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8-22 19:06
要是没有刘备, 周瑜或许能花个三年五年的攻破西川... 有个刘备在那里, 一山难容二虎啊!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05-8-22 20:55
而且作战时间不能拖长,不然曹操会捣乱,后果很严重。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8-22 21:43
周瑜欲入川,必先除刘备夺江陵,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张松法正等人不过是想将西川卖个好价钱,没了刘备,孙权自然会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这时周瑜就能像刘备那样被“请”入川了,以后的事只要照剧本演就OK了。
至于曹操,刘备入川时不见他来捣乱,凭什么楼上的认为周瑜入川,他就会来捣乱?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8-22 21:47
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遥闻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内怀恐惧。别驾从事蜀郡张松说璋曰:“曹公兵强无敌於天下,若因张鲁之资以取蜀土,谁能御之者乎?”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
——《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
这才是刘备入川的真正原因,孙权想入川,刘璋也得让进才行啊!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8-22 21:52
刘备入川是打着抵御张鲁的旗号,孙权也可以。
刘璋一点主见也没有,还不是凭着张松法正等人怎么说怎么是?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5-8-22 21:52
不太可行
东吴水军离开江南几乎就没有取得过什么胜利
并且进攻巴蜀
还需谨防曹操偷袭
对于守业型的孙权而言
他是不太会冒险的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05-8-22 22:01
原帖由菠菜于2005-08-22, 21:43:11发表
周瑜欲入川,必先除刘备夺江陵,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张松法正等人不过是想将西川卖个好价钱,没了刘备,孙权自然会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这时周瑜就能像刘备那样被“请”入川了,以后的事只要照剧本演就OK了。
至于曹操,刘备入川时不见他来捣乱,凭什么楼上的认为周瑜入川,他就会来捣乱?
刘备开始就在益州作战,在加上荆州的支援。
周瑜这样去攻,作战时间能不拖长吗?
刘备起码和刘璋一样姓刘,孙权和刘璋有什么关系。
作者:
阿鲁卡德 时间: 2005-8-23 02:45
查看一下历史上的记录,四川政治不腐败而被武力强攻下来的例子好像并不多见(冷兵器时代地形是很重要的),四川集团更多的是亡于自己之手(因为地理条件太优越而容易腐化).
刘备也是双管齐下,在内有接应的情况下仍然花了不少心思力气才占领四川的(折损了庞统),刘璋虽然暗弱,但并不算腐败,从这个角度上看,周瑜想打下四川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曹操刘备在旁虎视耽耽.这个计划,嗯,不能说不好,只是太过一相情愿了点,单凭吴国的能力不可能打下四川,统一天下更加不可能(历史上由南而北统一天下的好像只有朱元璋.)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8-23 21:14
原帖由
卫斯理于2005-08-22, 22:01:13发表
原帖由菠菜于2005-08-22, 21:43:11发表
周瑜欲入川,必先除刘备夺江陵,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张松法正等人不过是想将西川卖个好价钱,没了刘备,孙权自然会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这时周瑜就能像刘备那样被“请”入川了,以后的事只要照剧本演就OK了。
至于曹操,刘备入川时不见他来捣乱,凭什么楼上的认为周瑜入川,他就会来捣乱?
刘备开始就在益州作战,在加上荆州的支援。
周瑜这样去攻,作战时间能不拖长吗?
刘备起码和刘璋一样姓刘,孙权和刘璋有什么关系。
在相等甚至有比刘备更好的条件下,老弟凭什么认为周瑜花的时间会比刘备长?
呵,刘璋只是需要有人来帮他打退张鲁,管姓刘姓孙。别忘了,他一开始找的可是曹操!
作者:
菠菜 时间: 2005-8-23 21:24
原帖由阿鲁卡德于2005-08-23, 2:45:29发表
查看一下历史上的记录,四川政治不腐败而被武力强攻下来的例子好像并不多见(冷兵器时代地形是很重要的),四川集团更多的是亡于自己之手(因为地理条件太优越而容易腐化).
刘备也是双管齐下,在内有接应的情况下仍然花了不少心思力气才占领四川的(折损了庞统),刘璋虽然暗弱,但并不算腐败,从这个角度上看,周瑜想打下四川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曹操刘备在旁虎视耽耽.这个计划,嗯,不能说不好,只是太过一相情愿了点,单凭吴国的能力不可能打下四川,统一天下更加不可能(历史上由南而北统一天下的好像只有朱元璋.)
正因为刘璋“暗弱”,所以法正等人才想换一个主子,而如果没有刘备,他们自然会与对西川早有图谋的孙权一拍即合,甘心当他的内应。刘备能“双管齐下”,周瑜也可以“两手一起抓,两手都很硬”。所以找四川的战略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至于“统一天下”……还是算了吧……
至于“曹操刘备在旁虎视耽耽”,周瑜要实现计划,首先就要先排除刘备,这是前提。至于曹操,刘备攻蜀不见他有任何举动,凭什么周瑜攻蜀,曹操就会“虎视耽耽”?和东吴有仇啊……
作者:
eastlivemilk 时间: 2005-8-23 22:55
原帖由
菠菜于2005-08-23, 21:24:21发表
原帖由阿鲁卡德于2005-08-23, 2:45:29发表
查看一下历史上的记录,四川政治不腐败而被武力强攻下来的例子好像并不多见(冷兵器时代地形是很重要的),四川集团更多的是亡于自己之手(因为地理条件太优越而容易腐化).
刘备也是双管齐下,在内有接应的情况下仍然花了不少心思力气才占领四川的(折损了庞统),刘璋虽然暗弱,但并不算腐败,从这个角度上看,周瑜想打下四川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曹操刘备在旁虎视耽耽.这个计划,嗯,不能说不好,只是太过一相情愿了点,单凭吴国的能力不可能打下四川,统一天下更加不可能(历史上由南而北统一天下的好像只有朱元璋.)
正因为刘璋“暗弱”,所以法正等人才想换一个主子,而如果没有刘备,他们自然会与对西川早有图谋的孙权一拍即合,甘心当他的内应。刘备能“双管齐下”,周瑜也可以“两手一起抓,两手都很硬”。所以找四川的战略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至于“统一天下”……还是算了吧……
至于“曹操刘备在旁虎视耽耽”,周瑜要实现计划,首先就要先排除刘备,这是前提。至于曹操,刘备攻蜀不见他有任何举动,凭什么周瑜攻蜀,曹操就会“虎视耽耽”?和东吴有仇啊……
老兄说的也有点道理 但是前提你也说了有个大耳在中间 你能保证周郎一定能杀了大耳么?如果周郎和大耳真打的话 估计曹操也不会光看戏 而不来偷袭吴后方地
作者:
姜维夫人 时间: 2005-8-23 23:18
历史没有如果。从当时的历史形势来看,首先,刘备是不会答应周瑜去取西川的。而后来虽然刘备能够得到张松的帮助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如果曹操能够对张松好一点,那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但是在这个偶然之中却包含着必然。张松去曹操哪儿时,曹操正在忙于备战(赤壁之战),对于一个已经臣服的政权是不会花费太多心机的。这样一来,张松自然就不满意,会产生另投他主的想法。而当他经过刘备处,得到刘备别有用心的大献殷勤之后自然就会投靠刘备。刘备入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而且,赤壁之战后,刘备攻下荆南四郡,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孙权即使能打倒刘备那也一定会元气大伤,哪里还有能力去打西川?恐怕还没打西川就已经被曹操灭掉了。而且,古人对于从荆州上益州有“顺流五日,逆流百日”之说。人们把逆水而上益州视为畏途。刘备能攻下益州,是因为他已经在益州境内。按当时周瑜的做法只能是直接仰攻西川。即使刘备不去阻止他,甚至派兵帮助他,那也是很难打得下来的。
作者:
爱上三国的女人 时间: 2005-8-24 19:03
虽然支持周周,不过心里怕丝丝,觉得他和孙权之间的微妙,和性格上的分歧还是会坏事的
作者:
伊达政忠 时间: 2005-8-24 19:56
其实东吴不可能出太多兵力去打魏。大家不难看出在三国中,东吴是对外扩张最少的一国!原因就是少数民族~~山越。东吴一直忙于控固政治与抵御山越来犯,所以造成东吴不能出太多兵力扩张领土,除非能得到荆州之地才能有所保障!可惜,荆洲的庸主刘表早挂,咳得东吴不能容易的拿到荆洲!有了个赤壁的机会,却被刘备害了,弄到最后只能和魏来来回回的争夺合肥!
作者:
卫斯理 时间: 2005-8-24 22:12
原帖由姚亚于2005-08-23, 9:49:11发表
以战养战钡!周渝是个文武全才,可以说是个天才,被演义贬低的那么掺!他在江陵率水军逆流而上,谁能阻挡?到时候再来个软硬皆施,刘樟能不投降吗?在说了,你就那么小看周渝?难道他靠自己就不能下益州,吴国当时国内大将如云,在东线足以牵制刘备,曹操当时在乌林掺败,刚退回北方,就靠一个陈登,虽有吞并江东之志!但也无能为力了把!到时候周渝攻下益州,刘备也就是瓮中之鳖。到时候陈寿就是写的二国志了!
说得刘璋好想弱智一样,只要死守,周瑜肯定不能长久作战
作者:
大雄GG 时间: 2005-8-25 20:06
刘备两路夹击刘璋,还收买了无数益州奸才把益州拿下,周瑜则是腹背受敌,取益州难度比刘备大N倍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8-28 00:16
其实东吴对益州早有行动。益州将领袭肃带兵投奔,吕蒙就曾盛赞他,而且保留他的部队。
作者:
babylion 时间: 2005-8-28 02:57
我一直觉得东吴要成功的关键是在赤壁之后马上发兵干掉刘备势力.
作者:
檀道济 时间: 2005-8-28 10:15
小弟认为周瑜的计策不会成功,关键在于孙权的态度,孙权的胆识与远见比乃兄差远了,当时孙策死时,就把孙权看透了:“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因此,孙权就是一守户之犬。周瑜在孙权手下混饭吃,怎能不看老板脸色。孙权手下的文武大臣中,有远见卓识的仅周瑜、鲁肃两人。幸亏周瑜早死,要不然会与鲁肃一样不得志得死在任所上。
作者:
lss0103 时间: 2006-9-26 11:32
要是二分成功的话,那么刘大哥没机会做皇帝了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9-26 21:32
有备在,须防制肘,无备,则成两面为战之势,可行,但太险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9-26 21:37
此计绝对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周瑜还有命活下来的话,他的策略就有可能实现.
作者:
alance1981 时间: 2006-9-27 13:57
其实就算东吴有能力取得荆,益,扬之地,要想北向对抗曹魏集团还是困难很大,毕竟三国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重心都在北方,历史上能够以南制北好象也就一个半人,一个朱重八加半个刘寄奴。
作者:
lingxue218 时间: 2006-9-27 21:47
刘璋让刘备入穿其实和姓刘任何关系都没有!!!!!!
只不过他认为刘备势力微小,即使叛变也威胁不了他。连一弱(刘备)而攻一强(张鲁)。
作者:
夜雨落枫 时间: 2006-9-27 22:11
东吴水军到了陆上几乎没有胜迹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9-27 22:31
石亭之战就是一次大胜嘛.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