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想为高中时的一道文学常识题讨回说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5-7-13 01:33
记得高中时有一道文学常识题的其中一个选项命题为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二话没说,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项。
但老师的答案说这是对的。
我当即反驳:应该改为“东汉末年”,因为曹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汉朝,而且更一度为汉朝的丞相,到他死的时候汉献帝还在,虽然各大军阀势力(以曹、孙、刘为主)割据华夏各地,但汉朝仍然是代表中华大地的唯一合法政府。三国时代的真正开端应该是曹丕废献帝自立为魏帝开始(220年)。
我想指出一点:“三国时期”与“三国时代”的概念是不同的。如果题目说“三国时期”还说得过去,可能因为《三国志》、《三国演义》的缘固,相信大部分人都赞同“三国时期”始于184年黄巾暴动,我也略为赞同。但说到“三国时代”,“代”字包含有朝代变更及代表政府变更的意思,不依赖于部分群雄的各种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政权。打个比方,起码大陆的人不会说现在是“中华民国XX年”吧。
即使抛开代表政府的影子,若以“三国鼎立”局面定义“三国时代”的开端,至少要等到刘备拿下汉中,有足够的地盘与曹操、孙权平起平坐的局面确立了(218)才算得上吧。况且曹操大所作为的时光都花在汉朝的年号中,并且到死没有称帝。曹操的作为只是为三国时代的到来贡献了决定性的力量,但他始终没有真正生活于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代”当中。
希望看到大家对我的看法提些意见。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5-7-13 01:45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
细究起来,就扯到历史分期了,更麻烦,一般谈及还是要照顾习惯。
楼主的看法不失为权宜之计。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7-13 02:00
楼主正解!
曹操怎么也是东汉末年的
应以献帝被废作为汉结束的标志
作者:
幽の哈哈 时间: 2005-7-13 07:46
曹操的确是东汉末年 也没生活在三国时代
这个我问过老师
老师说也是这样 但他说按习惯人们还是把曹操划分在三国时代
再说曹操要是想称帝早称拉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7-13 08:20
自董卓作乱,协帝被废立献帝,汉朝已经名存实亡,这时已经进入了封建割据的时代,只不过不只三个诸侯而已,跟后来的三国没有本质的区别,划入三国时代亦可。
就象春秋战国时期跟周朝的关系一样。
作者:
东方未明 时间: 2005-7-13 08:27
但是我觉得历史就是历史,东汉是到献帝退位才结束的
说到“时期”与“时代”来区分,楼主还真会想的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5-7-13 13:52
我想指出一点:“三国时期”与“三国时代”的概念是不同的。如果题目说“三国时期”还说得过去,可能因为《三国志》、《三国演义》的缘固,相信大部分人都赞同“三国时期”始于184年黄巾暴动,我也略为赞同。但说到“三国时代”,“代”字包含有朝代变更及代表政府变更的意思,不依赖于部分群雄的各种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政权。
这句话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既然你谈的是学术问题,我就想问在历史学术中,有没有时期和时代的两个概念。没有的话,你的论点就站不住了。
我记得在教科书上讲的,是以黄巾起义开始的,三国时期,曹操治魏,孙权治吴,诸葛亮治蜀,把曹操归为三国时代的人了。你可以找一下教科书。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7-13 13:58
原帖由伟君子于2005-07-13, 13:52:11发表
这句话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既然你谈的是学术问题,我就想问在历史学术中,有没有时期和时代的两个概念。没有的话,你的论点就站不住了。
我记得在教科书上讲的,是以黄巾起义开始的,三国时期,曹操治魏,孙权治吴,诸葛亮治蜀,把曹操归为三国时代的人了。你可以找一下教科书。
好好看看各个版本的大辞典吧
三国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
何足道哉 时间: 2005-7-14 11:05
我要支持楼主,
因为如果当然我还在读书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定会去问老师的,
万一老师要是答不上来捏.......
嘻嘻~
书上好像也只是说"中华民国时期"而没有说是"中华民国时代"吧
那么,三国时期跟三国时代就有本质上的区别了,正如楼主所讲的...
况且,习惯不能当做是历史吧.习惯只是习惯而以,但历史就不能是习惯!!!
作者:
东方未明 时间: 2005-7-14 11:10
原帖由天下有雪于2005-07-13, 21:33:15发表
楼主有理。三国时代是从曹操之后才开始的。既然是考试题,就应该严谨!
你好象误解楼主的意思了吧
是他老师认为曹操是三国时代的人物,楼主不认同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5-7-14 18:18
楼主所说似乎有理,不过史书上的划分并不按某人在那个时代活得时间长为准,和曹操活跃在同一时代的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公孙瓒等在《后汉书》中都有传,曹操没有,而是在《三国志》中被划为曹魏的第一代《武帝纪》。同样的,刘备一生也只有两三年时间不是生活在献帝时代,但也没有列入《后汉书》,史家的划分足已说明问题。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7-14 18:24
原帖由秋孤寒于2005-07-14, 18:18:59发表
楼主所说似乎有理,不过史书上的划分并不按某人在那个时代活得时间长为准,和曹操活跃在同一时代的袁绍、袁术、刘表、吕布、公孙瓒等在《后汉书》中都有传,曹操没有,而是在《三国志》中被划为曹魏的第一代《武帝纪》。同样的,刘备一生也只有两三年时间不是生活在献帝时代,但也没有列入《后汉书》,史家的划分足已说明问题。
不过既然是考题就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秋兄所言中袁绍,吕布等<三国志>中亦有传
以此说来划分未免牵强罢
作者:
洗甲狼河 时间: 2005-7-14 20:05
曹操是魏武帝,当然要进魏书,但这是他死后的事,他生前还是汉丞相。
作者:
thounder 时间: 2005-7-15 08:54
有道理:曹操的生前最高爵位是汉朝丞相,魏王,治所邺城;死后才被曹丕尊为魏武帝;他自己也说过“宁为周文王”之类的话,至死未篡汉,算是汉臣。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5-7-15 09:08
首先,这是一道“文学常识题”;
第二,用时期和时代区别,我认为意义有限;
第三,若依此类推,周文王不是周朝人而是商朝人,杨行密不是五代人而是唐朝人,晕了,要变的多了~~~
我认为历史分期是为了方便研究历史才出现的,若舍本逐末则未免得不偿失。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7-15 12:54
原帖由mivy于2005-07-15, 9:44:06发表
孟德为魏武帝
说是三国人也未尝不可
而且三国鼎立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统一北方,赤壁惨败的结果啊
这个逻辑
所谓历史断代
就没有未尝不可这个词
作者:
煮酒尚熟 时间: 2005-7-19 16:21
楼主的话不无道理,在生活中其实不必把它分得很清,但作为考试题目,出的不严密
作者:
洗甲狼河 时间: 2005-7-19 19:44
楼上正解。在下也是此意。
我觉得既然是考试题,就应该严谨。
像这题,答者有合理的理由解释自己的答案,那么教师就应该判答者正确,而不应拘泥所谓标准答案。
出题有漏洞,怎么能让答题的人买单呢?
作者:
随风 时间: 2005-7-19 20:33
从黄巾起义严重的破坏了汉朝的统治,汉朝已“名存实亡” 所以,如果没记错的话,自黄巾起义后,各地军阀群起,皇帝已经成傀儡了,看过一本书好象是从黄巾起义后就划分为三国时期,并不是从三国建立才能成为三国的。所以,曹操应该这样说,汉末三国初年之人,哈哈 就象罗贯中一样,明末清初~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5-7-20 12:56
注意,是文学考试。。。不是历史考试。。。,这个自然就听文学的咯,呵呵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05-7-20 23:23
三国时代本来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没必要为这个争论什么。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9-30 10:54
曹操在文学上的成就被归为建安时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东汉末年.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6-9-30 11:22
不过现在这样有争议的问题已经不出题了
作者:
孤城将军 时间: 2006-10-3 13:43
现在学生要都有LZ的思想
我当鬼都没的说了
作者:
jerry1016 时间: 2006-10-3 14:14
出题人怎么想你就怎么答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6-10-3 14:17
楼主想法是好的,但这个有点舍本逐末了。
没有必要完全严格以照时间划分作为唯一标尺。史学研究也是为了研究。
毕竟没有曹操,可能三国就不是三国了,他对三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不把曹操算进三国,研究三国不是要碰到很多困难了吗
作者:
mcffade 时间: 2006-10-3 17:32
中国教育有多少%没有出错过。。。。倒是希望那些专家改一下。。。。
作者:
cmdcjj 时间: 2006-10-3 19:12
其实很多老师历史可能比我们还烂````上次上课时`````老师讲到1840年八国联军入侵````当时我就很想站起来反驳他..这完全没有争议性``八国入侵是1900年吧````1840应该是鸦片战争``不过由于考虑老师的面子````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0-3 20:58
文学题不是文字题
时代就是必须三个国家,时期就可以是三个国家雏形?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6-10-4 10:55
这种事这样叫真儿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李渊还是隋臣呢。你说他是唐人,还是隋人呢?我觉得无所谓个事。大家怎么喜欢叫,就怎么叫。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