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伤慧赋
[打印本页]
作者:
塌鼻子先生
时间:
2005-6-26 23:00
伤慧赋
西极漫漫,东榆琮琮。
绛河行肃寥之卫,青裙拜木父之宫。
璇游久觅,琅唱时崇。
霜玄夜结,雾紫朝空。
倦巧性于天外,送灵寓于人中。
欲守聪以定閟兮,又不能裹虚迹以为功。
忖显踪之庐粹兮,思历历而云蒙。
欲在山而为峰兮,荡慧性于大荒。
惟坚质之古今兮,崩苍倚而相望。
或春日与秋晨兮,横江海千里之茫茫。
徒苔老而冰奇兮,不见改魏质而轻妆。
欲在水而为湖兮,混众波而慧忘。
风风雨雨之清凄兮,萧夕阳于满湘。
上高岳而外隐霞兮,斜碧草木于他塘。
汤寒涛之落落兮,更千载何为此航航!
欲在草而为花兮,饮慧结而成房。
逢葍茱之自媚兮,艳影炽而翻香。
香与夜其相逢兮,密荫芬哉何凉凉!
秋日深而顾秃兮,岂有色之可长。
欲在器而为琴兮,慧流徵之新张。
必得遇而得声兮,声既寂而无方。
故遭物侣之相来兮,遂宫角而何伤。
幸伯牙之深造兮,难弦手之相忘。
欲在气而为云兮,作慧像于空横。
忽纷纭之奔插兮,狂志奋而两迎。
有四方之屯车兮,乱东至之新旌。
洵云景之多似兮,又默智而无声。
欲在月而为光兮,慧冬夕之寒生。
鸟居巢而自睡兮,鹤照翼而佯惊。
选窅寥之深心兮,入光内而无情。
嗟旷朗之幽幽兮,谁能忍众影之不平?
欲在冽而为冰兮,值惨节而慧萌。
雪晨集于映中兮,何群热之相争!
静开闭而生坚兮,滴素骨以重轻。
风飕飕以往来兮,又何必浪波之能生?
偶太阳之来下兮,性虚显而未贞。
惟群思之不同兮,想绪多而如篇。
各征慧于一途兮,未澄智之可全。
托高韵于入世兮,散颖契之丛烟。
幼姿淬以锋新兮,弱仪详以精研。
何精神之能似兮,何灵心之向年!
彼黄雀五岁而逾林兮,彼雏鹄受哺而蜚乎山颠。
彼代马见车而游汗兮,彼宛匹千里汗而非鞭。
彼尺水投石而泠泠兮,彼深谷得蛩然音而百丈相传。
伊童子之拔爽兮,不般输以方圆。
霜黄林而木齐兮,固明春之不齐花缘。
百河混而归溟兮,又孰知江汉与狭川。
故禀不测而量不合兮,春至河分兮高卑云悬。
且其挥解经中,披谈史编;
义能独挺,伦不微偏。
撷来美思,如开南岳之霞;
拊去雄辞,乱洒北门之霰。
搥制古人,特行李老之拳;
杰散玄风,不作王公之面。
玉雕多像,纯华者随意而成;
珠显圆波,多采者因时必见。
无铜匣里,自有吴干之铓;
捐铁沟中,不炼杨雄之砚。
灼古藻之不及,雨挂双虹;
扑今说之难知,雷招一电。
笑公超之未博,徒尔市门;
鄙茂先之累胸,仅知宫殿。
所以宿老咨嗟,敬昆山之剖珵;
名儒赏服,重古坛之宝瑗。
莒戏初成,旋翻荻叶之书;
沙歌且画,早厌佩兰之娈。
虽复胡康进封,自陈出剧之能;
管辂儿奇,已究易生之变。
或试兽于痕舟兮,或早研于昔传。
谁当未菜之时,已作一方之选。
两抽侧剑,独称芙色之镆;
一槖劲弓,单尚蒲名之箭。
固乃黄衣笺问,仙号入网之蜂;
白耀辉烦,化作出巣之燕。
覩英士以嗣葩,非陈罗之易荐者也。
乃续以颂,因心送琼。颂曰:
若山茸茸,沬水渍渍。积气未奔,秀功长醉。灵运不收,郁为童瑞。
峰之峙崕,其色不费。水之甚神,其用不秘。花之悟芬,能动以治。
琴之德流,能觉而寐。云之巧繁,因心则次。月之静归,明不求织。
冰之喜澈,精不求植。具是群慧,生我新异。若能内注,不见外会。
是为真慧,得童三昧。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6-27 08:02
先生此文,于古风早已拜读,今人能有此等功底者,少之又少
其中“七欲”莫非借鉴陶渊明《闲情赋》“十愿”么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5-6-28 00:44
古音重振,此赋类楚辞。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6-7-7 18:15
“十愿”一段非陶渊明首创,自张衡《定情赋》起,下至建安七子之仿作,类似一段已成为此类赋题中应有之义。其程式是先夸说美色,抒写倾慕,最后引归于正,典型的“曲终奏雅”“劝百风一”。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6-11-11 21:39
枚之《七发》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6-11-14 12:36
七体例用问答,与此不同。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