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浅评《青红》 [打印本页]

作者: 怀渊    时间: 2005-6-22 20:32




简介: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十九岁的女孩青红开始了她的第一次感情历程。青红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家庭,在六十年代中期,随内迁的工厂,由沿海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迁移到了内地边远的贵州,当时这被叫做支援三线建设。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无数个如青红家一样的家庭就像无数浮萍一样被扔在这块远离故土的地方。而当初因具有战略意义而迁移的工厂也在新的改革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荣光。本以为将终老此地,人们开始惶惶不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家庭都开始在想办法能够回到上海老家,那里是他们的根,也能够给下一代更好的前途。这些家庭正面临着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青红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青红并不理解父母的愿望。她和她的伙伴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就是她人生中记忆的一切。在青红心中,这里才是她的家园,有童年的乐趣,有真诚的友谊,还有在青春萌动的心中难以割舍的初恋--小根,一个来自当地农民家庭,刚刚进工厂做临时工的小伙子。

女儿心中美好的恋情,在父亲看来却是一个最大的障碍。青红父亲开始严密的监视女儿的一举一动。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摧毁这段感情。为了阻断女儿的恋情,青红父亲像押解犯人一样,每天跟着女儿上下学,编造病假条以尽力压缩女儿与外界接触的空间。

青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折磨,心中充满对父亲粗暴干涉的反感。在好友小珍的帮助下,青红以各种方式和借口与父亲周旋、对抗。直至使用绝食这样的极端手段。

在青红近乎搏命式地抗争下,父亲暂时退缩了。青红重新获得一丝自由空间。与此同时父亲也加快了步伐,决意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把全家迁回上海。

青红被父母绝望的行为所震动,开始犹豫在感情与家庭之间。

在青红父亲与同事策划抛弃户口、工作,不顾一切离开贵州的时候,青红与小根在后山相会了。小根不解于青红突然冷淡的态度,而青红也无法讲出家庭正在发生的私密,在爱恨交织情绪亢奋的状态下,小根不顾一切的占有了青红……
作者: 怀渊    时间: 2005-6-22 22:05



初看青红时让我想起了贾樟柯的《小五》和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记录了那个年代,那些特殊的边缘化的人物。不过《小五》讲述的是农村青年的困惑,《阳》是文革中城市青年迷茫,而〈青红〉更象是一首青春的哀歌,在缓缓抒写着生命的残酷,一种无奈,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妥协,或者近似与麻木!


影片一开始,伴随着学校里广播体操的音乐声,把观众带到了那个激情退却后的年代,甚至我的父母听到这熟悉的音乐,立刻就产生了共鸣,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我觉得他们在电影里找寻着他们的影子,虽然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从我父母的表情上判断,影片成功的体现了对历史背景营造,比如:露天老电影、花格喇叭裤、手工蜂窝煤、陈旧收音机以及广播中传来有关当时政治、思想等方面的信息,这些足以引起象我父母这一辈人的共鸣!


这种还原历史的真实感受还要来原于影片的原生音乐,比如:邓丽君歌曲、地下迪斯科舞会等等,除了在结尾用到了配乐外,其余的均采用同期录音的方法,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在有一点,影片采用了大量了长镜头、短镜头结合运用的方式,乍看起来,显得节奏比较缓慢,有些拖沓,但却让生活的真实不加修饰地呈现在银幕上,这种长短镜头结合运用的方式还出现在〈孔雀〉里,但是〈青红〉没有象《孔雀》那样,通篇都用长镜头描写琐碎生活来表现普通人在特定时期的理想幻灭,《青红》更多的是表现移民家庭中两代人的心理矛盾冲突,和对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探讨。


有人说整部影片调子沉重了,看不到一丝亮色。但是我觉得正是这种沉重才更加深了影片的纪实性,更能突出影片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现实过于残酷,影片的最后一幕:青红和家人坐在回上海的汽车上,车窗外传来了一声脆响,处决了曾经强奸过青红的小根,而青红听到了枪声,却无动于衷,面无表情。我很惊异,发现一切都那么真实一切又都那么残酷,没有悬念,没有希望的结局,留下的,只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无法想象青红在那一刻心理是怎样想的,或许她把她的热情,她的青春和她生命的灵魂都留在了那个小乡村里,带走的,只是无奈吧。其实青红是在想抗争,在她的内心里,她仍旧在做着痛苦的挣扎。比如父亲监视青红回家的这一段,青红大声的说她“憋不住了”。父亲以为她要方便,其实女孩的意思是象父亲这样天天监督她,所以她憋不住了,这一句话,用了生理上的憋和心理上的憋之间意思的一个转换,这种效果很是惊人。


其实青红和父亲和那些人是一样,只是一些囚徒,是心灵上的囚徒,一个时代的囚徒,他们在疯狂的挣扎,最令他们疯狂的,是因为这个错误是他们自己犯下的,这种徒劳的挣扎换来的只是更大的残酷,太多的人死于青春,太多的人沉沦青春,这个容不得他们选择,女孩子还没有成熟就变成了女人,男孩子还没有成人就永远的停留在了那一刻,青红只不过是一个缩影。而这部影片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就是讲述父亲以爱的名义,来破坏女儿的感情,甚至用爱的名义来摧毁这段感情,在这种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命运不能够自己做主,就向家庭梦想和个人梦想的冲突,一个现实,一个美丽,很是深刻,发人深省。而影片最大的魅力就用青红用美丽的生命写下了残酷的篇章。

导演: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很擅长拍摄这类题材的片子,这也是王小帅过往的风格,简单而直白,在我感觉“第六代”是走纪实路线的,大量运用长镜头、摄影和实景拍摄等电影语言,写实记录的方法多与舞台的,用日常琐事代替戏剧表演,然而,现代的价值观念追求的是快速的节奏、刺激的画面和精彩的故事,这与“第六代”的纪实风格格格不入,使得他们的面临生存的尴尬境地。其实我个人认为写实当然没有错误,电影是艺术的,其实加上一点戏剧的表演,加上一点舞台感觉,就会更好走入大众.我们也希望“第六代”在坚持他们原有路线的基础上能有所转变与创新,希望能有“第六代”导演走出来拍武侠片、动画片、青春喜剧片和都市爱情片,让观众进影院看国产的《第五元素》、《007》、《落水狗》及《超人特工队》等等,而不是让我们老是生活在〈小五〉〈青红〉这些使人压抑痛苦的世界里!
                                                  



                                                                   怀渊
                                                                2005-6-22

作者: tai    时间: 2005-6-22 23:12

青红比较残忍,阳光灿烂的日子比较荒诞些.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5-6-23 00:27

青红还没有看,不过生活本来就是很残忍的,只能等看过再来评价了。
作者: 怀渊    时间: 2005-6-23 03:29



QUOTE:
原帖由老虎于2005-06-23, 0:27:40发表
青红还没有看,不过生活本来就是很残忍的,只能等看过再来评价了。

那就推荐给虎哥,其实看青红的人群是咱们父母那一带的.写的是他们的青春!
作者: tai    时间: 2005-6-23 11:07

青红看似残忍,实际却很美丽,很真实,
真实的有点过,不过我的父母认为是一部不错的片子,
还原了那个时代.
作者: 我自横刀向天笑    时间: 2005-6-23 12:19

如果真要说电影的背景的话,就涉及文革了,楼主的评论点到而止,精彩。
作者: 怀渊    时间: 2005-6-23 15:26

谢谢夸奖,其实青红的历史背景已经是文革后期了,是五十年代知青和他们子女的事情,《小五》也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的事情,只有《阳光灿烂的日子》是讲述文革时代城市题材的片子
作者: 淑娟    时间: 2005-6-26 16:25

上午刚刚看完《青红》,
压抑得不行,
也上来说两句。

我认为小根认罪伏法,但并没有被判死刑,当青红一家人乘坐的汽车运行到拥挤的马路中时,在小根之前有四个分别因杀人、流氓、纵火等罪名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当广播宣读小根时,汽车恰好一阵鸣笛,将宣判结果掩饰掉,给人一种错觉。

当汽车运行在山路中,清脆的枪声传来,却仅仅三声,这三声应该不是枪毙死刑犯的枪声,在我个人的臆断中,这更应该是对“三线工人”回归上海的或者是批判或者是祝愿的枪声。

不过总体感觉《青红》的整体过于灰暗,甚至这种灰暗的感觉要强于《孔雀》,张静初饰演的姐姐最终和云南丈夫结婚生女,总算有个完整(不是完美)的青年时代结局;而高圆圆饰演的姐姐的结局却给我一种无法名状的酸楚与悲哀。

哀莫大于心死,回到上海又能怎样呢?

高圆圆我一直很喜欢,从清嘴含片广告开始。她饰演的周芷若在演技上比较稚嫩,照抄周海媚的痕迹比较明显;在《你在微笑我却哭了》中的沈笑,演技上成熟了不少,终于有些明星的风范;这部《青红》,最使我感到震撼的是在结尾那几分钟的面部特写,眼睛竟不眨一下,连同嘴角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人心碎。

无论是上海人在贵州和西双版纳,还是北京人在内蒙古,抑或是东北人在北大荒,历史造就了那个时代,无法选择,我们总还要活着。
作者: 怀渊    时间: 2005-6-26 18:45

来了高手,还是姑娘,献花         

我认为小根认罪伏法,但并没有被判死刑,当青红一家人乘坐的汽车运行到拥挤的马路中时,在小根之前有四个分别因杀人、流氓、纵火等罪名宣判死刑立即执行的罪犯,当广播宣读小根时,汽车恰好一阵鸣笛,将宣判结果掩饰掉,给人一种错觉。

这种处理是一种唯美巧妙的手段,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模糊的感念,也是戏剧化的效果,从电影审核的角度讲,又很好的回避了争议,避开了一些敏感的话题,可谓一箭双雕.

当汽车运行在山路中,清脆的枪声传来,却仅仅三声,这三声应该不是枪毙死刑犯的枪声,在我个人的臆断中,这更应该是对“三线工人”回归上海的或者是批判或者是祝愿的枪声。

淑娟MM看的好深,佩服佩服,这三声枪响各人的看法不同,有的人认为太过于残酷,是对个人命运的悲鸣,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欢送回乡的知青,是给新的生活鸣笛.就看你如何去理解它.
也是导演运用的巧妙手法!

没想到郡主真是身藏不露呀,希望常来影音坐坐.
作者: 我自横刀向天笑    时间: 2005-6-26 19:04

十年动乱的影响实际上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连西藏阿里地区喇嘛寺的寺墙上都有红红的标语,至今还保留着,大家有时间机会去看看,理解一下我们的父辈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中,媒体中得来的信息毕竟是经过中宣部审核的,真正的感悟还是要靠自己的腿、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去看、去听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