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问个初级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05-6-11 10:49

近日看电视剧《狸猫换太子》,发现寇准任宰相时有王曾也任同平章事,后来导演任命包拯为同平章事,又有丁谓也担任这一职务。按同平章事是差遣,是北宋的正职宰相,不知这一职务有无定额?在同一时间内可有数人担任吗?作为副职的参知政事有无定额?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6-11 10:57



QUOTE:
原帖由五袋石果于2005-06-11, 10:49:05发表
近日看电视剧《狸猫换太子》,发现寇准任宰相时有王曾也任同平章事,后来导演任命包拯为同平章事,又有丁谓也担任这一职务。按同平章事是差遣,是北宋的正职宰相,不知这一职务有无定额?在同一时间内可有数人担任吗?作为副职的参知政事有无定额?

包拯没有担任同平章事,其官至枢密副使,且是仁宗后期的事了。

同平章事是可以多人担任的,但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三个。
作者: 杨威利    时间: 2005-6-11 11:17

"同平章事"实际上在宋朝性质已经改变了.更准确的说唐朝后期就已经改变了.

《宋史.职官志六》:“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

基本上是做为一种荣典,虽然带宰相衔但却不能问朝廷政事。也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

人数应该是不限定的,因为当时不少亲留,节度使都被加上这一官衔的.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6-11 12:12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1:17:26发表
"同平章事"实际上在宋朝性质已经改变了.更准确的说唐朝后期就已经改变了.

《宋史.职官志六》:“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

基本上是做为一种荣典,虽然带宰相衔但却不能问朝廷政事。也不参预朝政和签署朝政命令。

人数应该是不限定的,因为当时不少亲留,节度使都被加上这一官衔的.

杨兄所说的是“使相”,非宰相。

按照宋史职官志,亲王、枢密使、京尹、留守、节度等加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衔者为使相,班次于宰相。

宋朝的宰相一般是以同平章事加馆阁殿院的大学士衔。

一般来说,位最尊者昭文馆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再次集贤殿大学士,所以说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宰相。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