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贱种灰孙子王猛 [打印本页]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5-21 10:19
对王猛,没有看史书的时候,印象还是不错的。文坛传习录《世说新语》里面有王猛见桓温“扪虱而谈”的典故。魏晋名士的豁达,不拘小节,千载之下,读来由觉潇洒自在。然而,后来看了《资治通鉴》之后,我对王猛的看法近乎九十度的大转变。不是一百八十度,因为当年没有把他想成良相的楷模,虽然后来把他当作历史上的王八蛋狗奴才之一。
石虎这个禽兽,想必读史书的人都知道。受石勒豢养之恩,托孤之重,石勒的儿子石弘识相到才继位就主动让位,但是他还是把石弘给宰了(都说是刘裕杀让位皇帝,其实北朝从刘聪开始就这么干了,不过杀自己直接上司的状元还真是石虎),是为不忠不孝不友不悌不仁不义。要说他在自己家族里这么干是权力斗争,倒也罢了,对后赵的治下他何尝不是如此?后宫里强来的汉家女子无数,有名有姓的就三万,为了“苦役晋人”他更是大搞种族歧视,横征暴敛,“五丁取三,四丁取二”,杀人无算。这么一个乌龟王八,死后遭报应。燕主慕容俊梦见这个老乌龟咬他的膀子,就悬赏挖他的坟,得邺城的女子李菟举报在东明观下挖到石虎的僵尸,慕容俊用脚大跺:“死胡,敢怖生天子!”每没读此处,我都觉得痛快,恨不得大喝一碗酒也去跺上几脚,吐上几口唾沫。但是看到后面一句,我就破口大骂:“王猛个王八蛋!灰孙子!贱种!”司马光这样记载的:“及秦灭燕,王猛为之诛李菟,收而葬之”。王猛与石虎,公非君臣,情非父子,亲非同族,如此维护,只能是臭味相投。王猛好歹也算个汉人,但是却为一个作恶多端的死胡报仇收尸,他不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灰孙子,是什么!哪天一定要考证考证,乌龟儿子王八蛋是不是从王猛这得来的。
从此,我就带着一种鄙视地眼光看这个贱人。慕容垂穷困来投,王猛设计陷害多次。须知慕容垂在淝水之战之后,也还是顾及苻坚的收留之恩(苻坚当年也不地道,偷人家老婆,奸人家侄儿侄女),把军队交给苻坚。足见王猛当年是多么小人,对慕容垂是欲加之罪。最搞笑地是打潞川的时候,王猛因为猛将邓羌手下的徐成侦察回来晚了,要杀人立威。邓羌求情,王猛执意要斩,邓羌愤然回营,要先讨王猛这个国贼。王猛当场就软了,奴才相露出来了:“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郡将尚尔,而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什么叫色厉内荏?什么叫前倨后恭?什么叫贱骨头?王猛啊。
王猛这个贱人,根本称不上良相,不过是个乱世小混混而已。什么叫良相?成一代典章为万世法的是一级良相,王猛做到了么?没有。不然前秦怎么那么快灭亡?当年灭亡燕国,不过是因为慕容评是个笨蛋加混蛋,贪财妒忌,若是慕容恪尚在,被俘的应该是王猛。就是按照慕容恪的建议死后用慕容垂,王猛也无半点机会。你们不见,有个桓温就吓得王猛到死也不敢打东晋的主意?二级良相怎么说也应该是魏征一样的诤臣。王猛做到了么?苻坚拉着慕容垂的老婆到处招摇的时候出来劝阻的是宦官赵整。王猛进谏的时候还不如太监,但是进谗言的时候不比太监差,在慕容垂前就曾经害死前秦开国功臣樊世。王猛的后代王镇恶倒是继承了王猛贪婪的家风,连姚秦皇帝御辇上的宝石都朝下撬。
我讨厌王猛,就是从石虎开始的。王猛骨子里就是一种贱。不知道他和苻坚说慕容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候,想没有想他自己是什么族。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5-5-21 10:43
楼主所说,不敢苟同。
石虎是不是禽兽且不说,王猛替他收尸就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灰孙子”?收个尸就这样,那石虎的大臣、老婆、子女、他的百姓是不是都该这么骂一通?
前秦灭亡,一来那时王猛已死,二来正是苻坚不听他的才灭亡吧?
谁能保证慕容恪、慕容垂一定能干过王猛,就算王猛真不行,也不能算罪吧?
不知楼主从哪得知“王猛到死也不敢打东晋的主意”的?
至于和太监比进谏,不能因为太监说了他没说就得出他不如太监吧?
另外,这干他子孙什么事?
如果王猛真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贱种、灰孙子,那楼主也不过是泼妇骂街而已,恐怕强不到哪去。
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5-21 11:01
原帖由fengxv于2005-05-21, 10:43:13发表
楼主所说,不敢苟同。
石虎是不是禽兽且不说,王猛替他收尸就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灰孙子”?收个尸就这样,那石虎的大臣、老婆、子女、他的百姓是不是都该这么骂一通?
凭什么杀人家李菟?
王猛有何法典传传下来了?不过羌奴走狗而已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5-5-21 11:06
事实说明中国汉奸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5-5-21 11:11
没法典传下来了就是羌奴走狗?
杀李菟说的很清楚——为之,也就是为了石虎。这个不难理解,把前燕的敌人当朋友,从前秦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吧?
感觉楼主骂的挺痛快,不过这样,可能要有许多人挨楼主的骂吧?呵呵~
作者:
杨少凡 时间: 2005-5-21 11:31
王猛这个人是个良相,与秦王苻坚这对组合甚称古代君臣的典范,他们能一统北方,可不是简单人物,若非王猛早逝,东晋能否生存都是个问题。
至于汉奸问题,当时民族国家尚未形成,人民的归属感是极弱的,在王猛治下,前秦出现了自五胡乱华以来少有的安定局面,这是历史事实。
慕容垂问题,此人文武双全,乃当世英才,若能为我所用确实大善,可是此人绝非甘居人下之士,不能用当杀之,那是千古不变的政治至理,不能用人情来解释的。至于他有没有反心,战前力劝苻坚攻打东晋,战争爆发时又与二侄商议成大事之计,开战后又迟迟不上主战场,坐看氐族军团溃灭。这一切也都是事实。
无法典流传就无能,那天下有能的实在太少了。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5-5-21 13:59
……如此一来,打击面可就大了。
比方说,左宗棠怎么算呢?他更加沾有太平军、捻军的鲜血,踩过农民起义的尸体啊,可不妨碍他获得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之誉。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5-21 15:18
原帖由fengxv于2005-05-21, 11:11:21发表
没法典传下来了就是羌奴走狗?
杀李菟说的很清楚——为之,也就是为了石虎。这个不难理解,把前燕的敌人当朋友,从前秦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吧?
他的羌奴走狗定位还有点窄,应该是走狗
石虎是什么样的老乌龟,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为了石虎的,不是他的灰孙子,王八蛋是什么?
嘿嘿,王猛有的不过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就他,不要说遇到刘裕,就是谢玄一样扁死他!他哪场战役不是死缠烂打?丢人!
作者:
xiexiea 时间: 2005-5-21 15:42
原帖由
轮回于2005-05-21, 11:01:31发表
原帖由fengxv于2005-05-21, 10:43:13发表
楼主所说,不敢苟同。
石虎是不是禽兽且不说,王猛替他收尸就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灰孙子”?收个尸就这样,那石虎的大臣、老婆、子女、他的百姓是不是都该这么骂一通?
凭什么杀人家李菟?
王猛有何法典传传下来了?不过羌奴走狗而已
轮回兄我的理解是:
把时代背景还原到那个时代,王蒙做的是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威严与地位,维护男权至上,违逆者都要受到惩罚。
石虎虽然臭名昭著,但毕竟是前朝的贵族,尊严岂容小民践踏,更何况是女子,这么做正是要匡正礼法。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他们的习惯来说:统治阶级不是服务于皇帝的某个机构、财富集团而是贵族,原来是部落的贵族,现在是国家的。
尤其对于那个年代,士族对立庶族,西晋随因此而亡国,但士族的正统思想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5-5-21 15:43
我的意思没说清楚?
重要的是“把前燕的敌人当朋友”,至于这个“前燕的敌人、前秦的朋友”是石虎,还是什么石猪石狗,根本无关紧要,他只不过是从前秦的利益出发,身为前秦的大臣,这个无可厚非吧?
“有的不过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也不至于挨这样的骂吧?这样的人实在多了去了~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5-5-22 04:29
原帖由
轮回于2005-05-21, 15:18:48发表
原帖由fengxv于2005-05-21, 11:11:21发表
没法典传下来了就是羌奴走狗?
杀李菟说的很清楚——为之,也就是为了石虎。这个不难理解,把前燕的敌人当朋友,从前秦的角度出发,无可厚非吧?
他的羌奴走狗定位还有点窄,应该是走狗
石虎是什么样的老乌龟,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为了石虎的,不是他的灰孙子,王八蛋是什么?
嘿嘿,王猛有的不过是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就他,不要说遇到刘裕,就是谢玄一样扁死他!他哪场战役不是死缠烂打?丢人!
王猛至少给小民们带来了温饱。谢玄等人怎能和他相提并论。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5-5-22 06:44
中国的民族国家观念在汉朝就已经建立了。
作者:
慕容心 时间: 2005-5-22 08:26
原帖由蒹葭苍苍于2005-05-22, 6:44:49发表
中国的民族国家观念在汉朝就已经建立了。
东晋某些将领连贱种灰孙子都不如
作者:
Sphynxyu 时间: 2005-5-22 09:25
这个帖子明显就是冲:韬比夷吾,武略胜诸葛的一代名相――王猛 去的,寒一个.
作者:
偷心猎人 时间: 2005-5-22 20:05
楼主太偏激,至少王猛对安定华北地区,保这一方平安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5-5-23 07:00
要是楼主骂到范文程,还不知要骂到什么样呢
洪承畴楼主应该是不屑于骂了
作者:
赵师俊 时间: 2005-5-23 14:52
瑕不掩瑜
作者:
单调一索 时间: 2005-5-23 16:48
原帖由轮回于2005-05-21, 10:19:47发表
不知道他和苻坚说慕容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候,想没有想他自己是什么族。
别的有无才能或者能力如何姑且不说,单单就这一句。王猛的为人就很成问题。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5-5-23 18:11
论古人不应以今人的观念地位来评判,也不宜以小节坏大功
说得好听点,楼主有成见
说的不好听,楼主史观有问题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5-5-23 18:32
3-14、主题或回帖中,语言中表现出无理由地对非公认败类的历史人物缺乏最起码的尊重的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5-23 18:44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5-05-23, 18:32:59发表
3-14、主题或回帖中,语言中表现出无理由地对非公认败类的历史人物缺乏最起码的尊重的
楼主至少还是有理由的,虽然很偏激。
我无法利用权力纠正楼主,但是强烈建议楼主更改一下过激的措辞。观点看法可以保留,但是不必用类似“贱种”“灰孙子”这类过于直白、激烈的词语。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5-5-23 19:44
呵呵,搂主对诸葛亮的评价都是一塌糊涂
诸葛亮依法治国,还是有历史功绩的
作者:
清风影 时间: 2005-5-23 20:24
晕倒,按楼主的理论。孔明之流滴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者:
六韬五略 时间: 2005-5-23 21:45
感觉楼主就是为了引起人注意,到处以拍砖。
人无完人,都能找到缺点,都能被后世的口水给淹死。
一个小小的错误是能被无限放大滴
作者:
黄玮青 时间: 2005-5-25 15:31
张口骂人,楼主的人品好不到哪去!
先鄙视一下!然后看贴
作者:
清虚上人 时间: 2005-5-25 20:48
不敢苟同~~~~~~~
楼主太偏激~~~~~~
作者:
狼一 时间: 2005-5-26 13:10
原帖由关内候于2005-05-21, 11:06:05发表
事实说明中国汉奸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两晋时候我认为
和春秋战国一样
士人的国家意识不强,人才流动频繁
关键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
江东甘兴霸 时间: 2005-5-26 16:07
男儿血性,骂之何碍?楼主只是激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贱种灰孙子在我看来已经是比较文明的骂法了,无妨无妨!
作者:
完颜康 时间: 2005-5-28 13:52
只有胡人才能让寒门庶族翻身,王猛所作所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无可非议,相反,汪精卫、周佛海之流的反复小人就非常无耻
作者:
gamecock 时间: 2005-5-29 10:24
原帖由轮回于2005-05-21, 10:19:47发表
对王猛,没有看史书的时候,印象还是不错的。文坛传习录《世说新语》里面有王猛见桓温“扪虱而谈”的典故。魏晋名士的豁达,不拘小节,千载之下,读来由觉潇洒自在。然而,后来看了《资治通鉴》之后,我对王猛的看法近乎九十度的大转变。不是一百八十度,因为当年没有把他想成良相的楷模,虽然后来把他当作历史上的王八蛋狗奴才之一。
石虎这个禽兽,想必读史书的人都知道。受石勒豢养之恩,托孤之重,石勒的儿子石弘识相到才继位就主动让位,但是他还是把石弘给宰了(都说是刘裕杀让位皇帝,其实北朝从刘聪开始就这么干了,不过杀自己直接上司的状元还真是石虎),是为不忠不孝不友不悌不仁不义。要说他在自己家族里这么干是权力斗争,倒也罢了,对后赵的治下他何尝不是如此?后宫里强来的汉家女子无数,有名有姓的就三万,为了“苦役晋人”他更是大搞种族歧视,横征暴敛,“五丁取三,四丁取二”,杀人无算。这么一个乌龟王八,死后遭报应。燕主慕容俊梦见这个老乌龟咬他的膀子,就悬赏挖他的坟,得邺城的女子李菟举报在东明观下挖到石虎的僵尸,慕容俊用脚大跺:“死胡,敢怖生天子!”每没读此处,我都觉得痛快,恨不得大喝一碗酒也去跺上几脚,吐上几口唾沫。但是看到后面一句,我就破口大骂:“王猛个王八蛋!灰孙子!贱种!”司马光这样记载的:“及秦灭燕,王猛为之诛李菟,收而葬之”。王猛与石虎,公非君臣,情非父子,亲非同族,如此维护,只能是臭味相投。王猛好歹也算个汉人,但是却为一个作恶多端的死胡报仇收尸,他不是十足的狗奴才,王八蛋,灰孙子,是什么!哪天一定要考证考证,乌龟儿子王八蛋是不是从王猛这得来的。
从此,我就带着一种鄙视地眼光看这个贱人。慕容垂穷困来投,王猛设计陷害多次。须知慕容垂在淝水之战之后,也还是顾及苻坚的收留之恩(苻坚当年也不地道,偷人家老婆,奸人家侄儿侄女),把军队交给苻坚。足见王猛当年是多么小人,对慕容垂是欲加之罪。最搞笑地是打潞川的时候,王猛因为猛将邓羌手下的徐成侦察回来晚了,要杀人立威。邓羌求情,王猛执意要斩,邓羌愤然回营,要先讨王猛这个国贼。王猛当场就软了,奴才相露出来了:“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郡将尚尔,而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什么叫色厉内荏?什么叫前倨后恭?什么叫贱骨头?王猛啊。
王猛这个贱人,根本称不上良相,不过是个乱世小混混而已。什么叫良相?成一代典章为万世法的是一级良相,王猛做到了么?没有。不然前秦怎么那么快灭亡?当年灭亡燕国,不过是因为慕容评是个笨蛋加混蛋,贪财妒忌,若是慕容恪尚在,被俘的应该是王猛。就是按照慕容恪的建议死后用慕容垂,王猛也无半点机会。你们不见,有个桓温就吓得王猛到死也不敢打东晋的主意?二级良相怎么说也应该是魏征一样的诤臣。王猛做到了么?苻坚拉着慕容垂的老婆到处招摇的时候出来劝阻的是宦官赵整。王猛进谏的时候还不如太监,但是进谗言的时候不比太监差,在慕容垂前就曾经害死前秦开国功臣樊世。王猛的后代王镇恶倒是继承了王猛贪婪的家风,连姚秦皇帝御辇上的宝石都朝下撬。
我讨厌王猛,就是从石虎开始的。王猛骨子里就是一种贱。不知道他和苻坚说慕容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时候,想没有想他自己是什么族。
这种文章看完后只觉得是浪费了时间
作者:
寥廓江天 时间: 2005-5-29 11:35
燕主慕容俊梦见这个老乌龟咬他的膀子,就悬赏挖他的坟,得邺城的女子李菟举报在东明观下挖到石虎的僵尸,慕容俊用脚大跺:“死胡,敢怖生天子!”
慕容俊似乎觉得自己不是胡虏
作者:
songye999 时间: 2005-5-29 11:53
泼。没时间理。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5-29 19:52
原帖由寥廓江天于2005-05-29, 11:35:33发表
慕容俊似乎觉得自己不是胡虏
慕容先前一直受晋的册封,自然是看不起石氏之类的羯人。
胡,胡虏,个人认为在中国古代一直是变化的。后世里突厥就看不起“杂种胡”,著名的是颉利可汗看不起自己的一个“冒类胡”亲戚。匈奴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不会认为自己是胡人。个人认为,胡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我骂两句王猛,就发现一帮人在这里骂我,倒是觉得可笑。其中有两个还是就事论事的,大多数反对者唯一的论据就是“王猛伟大”的循环论证,可笑啊,可笑!足见王猛FANS的水平实在不堪一驳论。
张建昭还是讲究原则的嘛。呵呵,骂人,只要骂得有实际证据就够了,“董龙更是何鸡狗”,不就是一句李太白的诗么?却正是:诸葛王猛盗大名,子路行行非颜渊。管仲商鞅成法度,鬻拳魏征犯龙颜。褒贬根由本正史,骂声因心发直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呵呵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5-29 22:32
原帖由huanghuang于2005-05-29, 21:28:27发表
楼主 你是我在轩辕发现的第一个sb
不得人身攻击。即使你不同意楼主的观点
作者:
完颜康 时间: 2005-5-30 09:07
假想,如果王猛开始投靠了桓温,结局会是怎样,帮助桓家造反夺得天下?
作者:
Soden 时间: 2005-5-30 09:28
王猛还是不错的,他打下前燕的时候,占领洛阳时,百姓都说慕容恪又回来了
他死后关中百姓还是很拥戴他的
前秦的很多方略都是他定下的,总之他对前秦的建立功不可没
只是天不假以人,不然让他在多活几年,说不定真的可以统一全国
作者:
silverfox 时间: 2005-5-30 09:45
历史怎能站在今人的角度去分析
楼主是应该纠正下史观啦
看了楼主的文章,最想咬的就是石虎啦,王猛嘛,翻他案好像不容易,个人挺敬佩他
作者:
slq321 时间: 2005-5-30 14:10
这文章实在是奇怪,我也说两句凑热闹:
1:石虎不算是好人,不过人已经死了,把人家尸骨弄出来出气,算什么英雄呢?李莬这个人报告位置是因为家仇还是国恨还是图两个赏钱,这些原因和目的都不是君子所为,杀之何妨。当年慈禧太后干了很多坏事,但是不是她的陵就应该被炸呢?炸她陵的人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大声喝彩呢?
燕主做梦被石虎咬了一下就发动大力去找石虎的尸骨,然后楼主为之高兴得欢呼跳跃,是不是有点太........
2:樊世是开国功臣不假,不过也是胡人呀,楼主这么有民族观念,干吗还计较王猛弄死这个樊世呢?
3:慕容恪和弟弟垂在的时候,前燕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国家,别说是王猛,就是楼主生早一千多年,我看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再者说,恪被称为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垂也是百战之身,后来王猛带兵灭燕后,当地的长者说:“不意今日复见太原王矣。”这个太原王就是慕容恪。能和慕容恪齐名的人物有象楼主说的那么坏吗?
4:桓温在的时候,慕容恪病死时,前秦、东晋均欲乘机图之。但前秦因王公作乱,无暇外顾。而东晋则于太和四年四月,由桓温亲率步骑5万自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参见晋攻前燕之战)。晋军进展顺利,七月,桓温到达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东晋大军连战连胜,使慕容暐统治集团十分恐惧。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商议,欲逃故都和龙(今辽宁朝阳)。吴王慕容垂请求率兵抗晋,认为如果不胜,再走也不晚。慕容暐以慕容垂代替慕容臧为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慕容德等5万步骑抵御桓温,慕容暐又派散骑侍郎乐嵩往前秦求救,并答应以割,让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以西的土地给秦为条件。
符坚召集群臣商议,大家都说:“昔桓温伐我,至灞上,燕不我救。今温伐燕,我何救焉!且燕不称籓于我,我何为救之!”王猛不同意这种看法,私下对苻坚说:“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崤、渑,则陛下大事去矣。今不如与燕合兵以退温;温退,燕亦病矣,然后我承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符坚遂采纳王猛的意见,八月,派将军苟池和洛州刺史邓羌率领步骑2万救援前燕。援军从秦洛州(今河南)出发,出洛阳进屯颍川(今河南许昌东),又派散骑侍郎姜抚去燕国报信。同时升王猛为尚书令。
5:桓温死后,晋朝以谢安为首,桓温的弟弟冲和谢安处得很好,文武团结一致,这个时候是东晋难得的黄金时期,别说是王猛,就是楼主你自己在那个时候也会做出明智的决定,不去招惹东晋。
6:慕容垂投降后,王猛带兵伐燕,燕军兵力虽占绝对优势,但士气低落。 在决战的前一日,秦将徐成侦察敌营归来误期,王猛要以军法从事,邓羌替徐求情说:“今贼众我寡,诘朝将战;成,大将也,宜且宥之。”王猛说:“若不杀成,军法不立。”邓羌坚持说:“成,羌之郡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以赎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王猛还是不许。邓羌怒,回营整军要攻王猛,王猛问其故,邓羌说:“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杀,欲先除之!”王猛见邓羌义而有勇,便对他说:“将军止,吾今赦之。”于是赦免徐成,并拉着邓羌的手说:“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郡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
第二天,双方决战,王猛见燕军人多,便对邓羌说:“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成败之机,在斯一举。将军其勉之!”谁知邓羌却说:“若以司隶见与者,公无以为忧。”王猛为难地说:“此非吾之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晋书·苻坚载记》)。邓羌不悦,悻悻而回。一会儿,两军交兵,王猛召唤邓羌,邓羌故意不来,在营中睡觉。在这关系到全局命运的决战的关键时刻,王猛不再迟疑,亲自找到邓羌,答应他的要求。于是邓羌在帐中大饮,与张蚝、徐成等跃马横枪,直扑燕军,四进四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杀伤燕军数百人。双方交战半日,前燕军大败,被歼5万余人。前秦军乘胜追击,又歼10万余人,前燕军全军溃散,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原屯沙亭之慕容桓,率军撤至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
北魏史学家、《十六国春秋》的作者崔鸿在评伦王猛此举时说:“邓羌请郡将以挠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无上也;临战豫求司隶,邀君也。有此三者,罪孰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猛之谓矣。”
当然,以楼主的气量和勇敢精神,是不会理会邓羌的,一定会杀了这两个王八蛋,以身做则,战无不胜,兄弟佩服之至。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5-30 17:22
伍子胥鞭尸三日也没人说伍子胥死了活该……
作者:
三杯倒 时间: 2005-5-30 18:13
楼主真性情中人,消消气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5-5-30 21:07
楼主的史观总是与众不同,呵呵
别的不说,诸葛治理四川还是很有功绩的
不然四川人民也不会那么怀念他
不知道这个“盗”字从何说起
与曹操相比,诸葛没有屠城的纪录,
而楼主一再抬高曹操,不知道怎么自圆其说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5-31 07:38
原帖由arrowblue于2005-05-30, 21:07:45发表
楼主的史观总是与众不同,呵呵
别的不说,诸葛治理四川还是很有功绩的
不然四川人民也不会那么怀念他
不知道这个“盗”字从何说起
与曹操相比,诸葛没有屠城的纪录,
而楼主一再抬高曹操,不知道怎么自圆其说
四川人民所以怀念诸葛,你看看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就知道了,世俗的人们不会记得燧人氏,倒会记得火神。就如管仲知道的人少,而诸葛知道的人多一样。
至于“又见太原王”什么的 ,我觉得灯下漫笔也能够解释。而且,现在到美国的轮子工不一样被一些愚民怀念么?杀人沉银的张献忠不也有人祭祀,而且成了农民起义领袖了么?不过是当时慕容评太坏,坏到在围城里都要卖水赚钱,冤枉排挤慕容垂就不说了,可足浑老太后杀慕容垂段夫人更是让人恶心,谁干掉前燕老百姓都高兴。与其说前秦的百姓喜欢王猛,不如说是讨厌苻生,与其说慕容受欢迎,不如说石虎冉闵实在太祸害老百姓了。
曹操在三国时期率先大规模屯田是第一功,一统北方结束长江以北军阀混战的局面是第二功,建安风骨开诗文之先是第三功,提出为才是举政策重用寒门部曲是第四功,北却匈奴西驱羌族终魏国之世少数民族难成边患是第五功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5-5-31 10:14
原帖由轮回于2005-05-31, 7:38:34发表
曹操在三国时期率先大规模屯田是第一功,一统北方结束长江以北军阀混战的局面是第二功,建安风骨开诗文之先是第三功,提出为才是举政策重用寒门部曲是第四功,北却匈奴西驱羌族终魏国之世少数民族难成边患是第五功
1,3,5的确是曹操的历史功绩
至于军阀混战,曹操自己也有一份,所以这个功劳有些勉强
建安文学嘛,也算一份吧,不过不如前几项明显,那个时候吃饱饭都很难了,老百姓才难得理什么文学
另外曹操收编黄巾军,让他们有饭吃也是一大历史功绩,而不是像其他军阀一样屠杀
但是曹操屠徐州(虽然是在半疯狂的情况下)绝对是一大污点,怎么也抹不去的
还有比较有争议的就是杀降兵
这些缺点都被刘备所利用
如果不然,曹操还是有统一天下的希望
至于对诸葛的评价,我觉得三国志的评价要比鲁迅的《灯下随笔》客观,虽然我没看过鲁迅的文章,有机会倒是要拜读一下。说实话,我对鲁迅的为人并不怎么恭维
作者:
小马爱犬屋 时间: 2005-5-31 10:55
结束军阀混战的必然是军阀之一,否则会是谁?
三国志是蜀汉的后人写的,自然会倾向诸葛一点。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