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孙坚的才能 [打印本页]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5-8 17:14

孙坚同志的军事能力和武勇肯定是有滴,多大呢?

少年捉贼,斩首一个(也许是多了拿不下);

破宛城,登城先入,敢死队员,没看出统帅水准,但见一典韦许储耳;

劝张温刺董,荆柯;

讨区星,破贼万余;再讨周朝、郭石,规模不详;

战梁东,数万对数万,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

战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

可见其最大一战是数万对数万,结果是:坚与数十骑溃围而出;大败。随即,阳人斩华雄,战斗规模不详。

阳人斩华雄,战斗规模不详。想必难有万人以上。梁东大败后仓促招集散卒(数十骑溃围而出,剩下的被抛弃的人马能有什么下场呢)斩华雄的阳人之战规模应当不大。

孙坚的才能也许更在于以千余淮泗兵起家,能迅速多立功勋,纠集数万人马参加讨董吧(比刘备成长的快,从发展速度上看好象也略胜曹操一点,当然质量稍逊孟德)。并且又令得董卓想跟他攀点亲戚。后来更抢得玉玺。

期间他纵横荆豫二州,杀朝廷大员如探囊取物(呵呵),着实也很了得。

最后是死的比较难看,继续表现他没有统帅水准的特点: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典略曰;坚悉其众攻表,表闭门,夜遣将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吴录曰:坚时年三十七。英雄记曰:坚以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又云: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
作者: 浪客剑心    时间: 2005-5-8 18:08

孙坚应该也挺厉害的不然就不会被人称为江东猛虎了
作者: 女驸马    时间: 2005-5-8 19:18

廖化将军现在是历史、演义双管齐下啊~~~

孙坚这个人应该写一下,他对汉末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孙坚打仗应该没话说,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除了最后一战……但是他眼光太差,竟然选了袁术当靠山。但是,如果孙坚没有选择袁术,孙策在他死后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作为,这些事都是利中有弊、弊中有利的。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5-5-8 20:19

呵呵,所以小弟在演义区发了涩漏多多的绌作《三国演义4.3及4.8回》来表现孙坚等。
历史上袁术用“偷梁换柱”之计教孙坚难堪。换了我是孙坚,在之前对盟军非常顾全大局却得到如此待遇,也会心起小九九。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5-8 23:10

袁术的鲁阳离洛阳太近,袁术和孙坚更象是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后来也在鲁阳上演了董卓来犯,孙坚潇洒撤入城中的佳话。应该说袁术和孙坚都很强,不怎么怕董卓。考虑到汉末诸豪强的兵马多是临时各县神通招募训练而成的,在短短时间内,孙坚这方面的能力实在不容低估。但是败给徐荣那一战,规模应该比阳人战更大,也就意味着是他一生最大一战,居然。。。汗哪~当然败给徐荣并不丢脸,曹操也败给他了嘛。。。
作者: 蓝纱枫    时间: 2005-5-9 02:20



QUOTE:
原帖由女驸马于2005-05-08, 19:18:32发表
孙坚这个人应该写一下,他对汉末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孙坚打仗应该没话说,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除了最后一战……

不好意思,借女驸马(清河公主)的帖飞个砖测试一下网络是否稳定先.  



孙坚在梁东就被董卓军打得剩下几十骑逃出去,这就是个败仗.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5-9 04:22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5-08, 23:10:38发表
袁术的鲁阳离洛阳太近,袁术和孙坚更象是相互利用的合作关系。后来也在鲁阳上演了董卓来犯,孙坚潇洒撤入城中的佳话。应该说袁术和孙坚都很强,不怎么怕董卓。考虑到汉末诸豪强的兵马多是临时各县神通招募训练而成的,在短短时间内,孙坚这方面的能力实在不容低估。但是败给徐荣那一战,规模应该比阳人战更大,也就意味着是他一生最大一战,居然。。。汗哪~当然败给徐荣并不丢脸,曹操也败给他了嘛。。。

徐荣是董卓部下的超级牛人,董卓死后失踪了么?他要是学张辽,先投吕布再投曹操,混的未必比张辽差。
作者: 蓝纱枫    时间: 2005-5-9 10:24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5-09, 4:22:10发表
徐荣是董卓部下的超级牛人,董卓死后失踪了么?

没失踪。

李傕﹑郭汜联军向长安进攻时,王允派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结果徐荣战死,胡轸投降。
作者: 匿名拖拉机手    时间: 2005-5-9 15:05

孙坚在梁东的败仗,三国志写的很清楚:“移屯梁东,大为卓军所攻”
也就是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军对垒,而是还未在梁东站稳的情况下遭到了董卓的猛烈攻击,能做到成功突围,已经不错了
至于阳人之战,我们不管孙坚能聚集多少残部,但历史上记载是大破卓军,并且击毙了都督华雄,所谓大破者,我想规模应该不小吧,至少敌人应该不会少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5-9 15:36

拖拉机哥哥捣糨糊,俺可不怕: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军对垒,输了就不算丢人么?
这个不得不借用一下演义的例子(自己警告自己一句:请不要在历史去谈演义。汗-_-!!)。。。颜良将军是个好将军,想跟关羽打招呼,关羽马快,卑鄙的不打招呼就动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两军对垒,颜良输的光荣死的伟大,关羽遗臭万年。。。哏都得?
作者: 匿名拖拉机手    时间: 2005-5-9 15:46

这样说来廖化兄觉得曹操的统率力(怎么像三国游戏了)怎么样呢?他可在官渡大败了袁绍的哦。不照样在半渡渭水的时候被马超将军打了个丢盔弃甲,还幸亏猪狗牛羊救了性命。还有在赤壁也被烧的惨兮兮的,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做大军事家,为啥孙哥吃了个败仗就不行了呢(还没说他立马纠集旧部来了个绝地大反击呢)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5-5-9 15:52

廖化兄最近相当活跃嘛.
关于孙坚.本人对其评价不高,勇将是勇将,但是细看可以发觉,他是属于靠资历发家或者说成名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功绩,而且最后的败亡就可以看出其相当不全面,最多一个夏侯妙才等级的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5-5-9 15:59

孙坚和孙策一个毛病,前者不明地理居然敢追击,后者打猎落了单。这类人做猛将绰绰有余,做一方之主有致命的缺陷。
相比来讲孙权比较沉稳,不过他打合肥时冲锋在前撤退殿后,差点步了父兄的后尘。还有因为PK老虎被张昭骂的记录,这大概叫遗传吧
作者: 小黑脸    时间: 2005-5-18 02:04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09, 3:01:40发表
不管怎样,孙坚在中学历史书内几乎一笔带过(还是根本就没有出名字),我觉得对这样一个著名历史豪杰,未免太不公平

中学课本以前的没写孙坚的
就学了篇赤壁之战
作者: 夏侯征西    时间: 2005-5-18 10:02

楼主,做人要厚道,什么叫“战斗规模不祥”啊,同时期的曹操可指挥过几万人的战斗?总的来将孙坚的战绩还是值得夸耀的,被吹成武圣的关二战绩可比孙坚差远了。刘表当时的实力可是很强的,结果被孙坚象赶羊一样的打。至于性格,这是天生的,刚猛的性格也不完全是弱点,在激励士气方面能起很大作用。庞统性格稳重吧,不也在落凤坡被射死了吗,曹操不也是几次差点挂掉?孙坚要不是战死相信功业不在曹操之下,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作者: 蓝纱枫    时间: 2005-5-18 10:19



QUOTE:
原帖由夏侯征西于2005-05-18, 10:02:43发表
庞统性格稳重吧,不也在落凤坡被射死了吗,曹操不也是几次差点挂掉?孙坚要不是战死相信功业不在曹操之下,只是运气不好罢了。

夏侯啊,这里是三国历史区,怎么你会冒出什么"落凤坡"这号词汇啊.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05-5-18 11:10



QUOTE:
原帖由那尔撒斯于2005-05-10, 12:58:29发表
孙策不死,曹操说不丁发达不起来,试想袁绍打过来时...孙策一定会南上,他一南上,周瑜应该也一同去,这样元龙估计是守不了徐州了~

孙策究竟是否曾密谋攻许,相当的有争议。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然而,孙策四月遇刺,曹操那时刚刚结束斩颜良诛文丑之战,八月才在官渡和袁绍正式对抗。虽然建安四年曹操曾出屯官渡,但并未与袁绍交手。“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应该是指建安五年八月后双方的决战,时间上明显矛盾。资治通鉴也没有记载孙策曾密谋攻许。这样看来,孙策密谋攻许的说法未必靠得住。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