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昭陵一处重要遗址———陵内的净房(古代的厕所)遗址被清理出来。这是清朝皇帝谒陵时的“御厕”,其完整性在全国尚属罕见。净房遗址被四周的草地围绕着,虽然已经片瓦不存,但基石仍完整可见,一条条巴掌宽的石条围成正方形的三条边,另一条边则是被腐烂的木头取代,这个正方形长宽各五六米左右,四角则镇以圆石。考古人员推断,这座净房是封闭的亭式建筑,三面为墙,而面向照壁的一面则是木制的四道门。至于四角的圆石,考古人员认为是柱础,从而断定,当时亭子的四面各有圆柱。在这座虚拟的亭式建筑中间地面上,有一条长2米、宽1米左右的大石面,石面上有一个长约1米、宽不足50厘米呈花生状的石坑,这就是厕坑了。考古人员认为,清代皇帝如厕时不会是蹲着,当时可能还有中间挖空的龙椅摆在坑上。从石坑向底下看,是一条石槽,看起来很深也很齐整。石槽底呈斜坡,考古人员用工具探得,石槽南壁有空穴,可是考古队员一直走到陵寝院外,也没有找到排水口,由此认定“化粪池”当在净房南侧的草地下面。此外,在净房的地面上还残存着两三片古石砖,其中一块砖的铺砌方式很特别,不是陵寝内常见的方正铺法,而是呈菱形铺砌。考古人员说,这很可能是为讨好皇帝而做的“花活”。现场的一位文化局官员说,目前即使在沈阳故宫发现的也只是马桶,因此现在所发现的这座净房文物价值极高。眼下,文化部门与北陵公园正准备采取措施对该遗址进行保护,并在修竣后向游人开放。作者:
Phil 时间: 2005-5-10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