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曹丕并不笨蛋 [打印本页]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3-11-30 23:45

曹丕这个家伙我不喜欢,他缺乏政治胸怀,对待鲍勋、曹洪和张秀等人很不识大体,他很有些贾宝玉之类的败家子之类的味道,心里只有小家,无有大义。这都来源于他极端自私的性格。但是他并不笨,他爸爸曹操更聪明。

就曹丕每逢曹操出征就大哭来说,并不能够感动曹操,要知道,三四十岁的大男人在那里哭,只能说可笑。以曹操的性格要是真相信他的哭,对他的继位是很没有好处的,因为哭意味着懦弱,乱世里是不需要懦弱的男人作为继承者的。曹操看重的是他的无耻,表演的无耻,接近刘备的无耻,这才是立他为储君的原因。曹丕也肯定知道,故此哭得更加卖力。

至于刘备讨伐东吴的时候,曹丕并非没有动作,只不过当时有很聪明的陆逊,他的计谋没有得逞罢了,但是他的动作很阴险,瞒过了后人。要知道当时东吴挟夺取荆州之威,兵力是在其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光是前线部队与刘备军的比例就是六万对四万。如果曹丕当时进攻东吴,政治上是负义——毕竟当时孙权已经对他称臣;如果他夹攻东吴,无论是攻击荆州还是合肥,都会使东吴迅速收缩到合肥一线,让刘备军长驱直入占领荆州,直接威胁到宛洛,到时候东吴可能转而向大耳贼称臣,大耳贼也正好以荆州为跳板攻击宛洛,曹氏政权就危险了。而且就算刘备集团继续顺流而下,三方也会在合肥决战,曹丕如何处理与刘备的关系?况且收缩防守的东吴防御能力增强,急切间难以攻下,曹、刘的战线都很长,而占有荆州的刘随时都可能切断曹的补给线,说到底如果开始曹丕就攻击东吴是在为刘备做嫁衣而已。

曹丕聪明就聪明在坐山观虎斗,等两军有胜负了再称其敝。故此他屯兵新城、襄阳、合肥三个战略点上,准备等孙刘两败俱伤后拣现成便宜。《三国志·陆逊传》里有明确的记载:“逊与硃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讬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他遇到了狡猾的陆逊,计策才落空。假使陆逊贪功冒进,攻打白帝城,曹丕就会三点出击,轻易把东吴斩成三段,再挟灭吴之威,取残破之蜀。倘若当时赢的是刘备,曹丕的胜率更大,他还是出新城断刘备后路,然后下襄阳,取立足未稳之刘备,随后出合肥之兵灭已经大败的东吴,再卷旗而西,直取巴蜀,一统天下。确实是好计策。

不过曹丕最后还是拣了黄权这个便宜,若不是他造在新城等好了,黄权怎能就范?
作者: 三国观潮    时间: 2003-12-1 07:37

曹丕至少有点过人的聪明劲,也有制御龙虎,叱咤风云的气度,所欠不过是沙场经历而已,但是能一眼看出刘备连营之弊,能言曹丕是军事草包乎?

战略眼光,颇有几分乃父之风也。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2-1 09:37

但曹丕并没有预计到陆逊可以速胜,如果事先就预计到,应该是趁火打劫攻蜀才对。依曹丕的兵力部署来看,是准备在刘备胜利或双方僵持不下后,趁火打劫攻吴或荆州。


刘备彝林惨败,曹丕丧失了一次良机,但又不甘心,强攻东吴,结果无功而返,曹丕还就是儿子辈的水平。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3-12-1 19:21

曹丕的聪明劲更多体现在文学和政治才能上,他编纂七子遗文,是公认的建安文学集团的实际组织者;政治上,比他老子还皮厚心黑,即位伊始,马上把自家兄弟狠狠整治一番,并于黄初四年毒杀曹彰。

至于其军事能力,除了那次评论刘备之言外,尽管他很自负,但却没什么值得一提之处,该出兵时不出兵,贻误战机,不该出兵时乱出兵,构恶关系,被孙权充分耍弄,用得着时,借魏胁蜀,用不着时,则联蜀抗魏,整个一个冤大头。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3-12-1 21:56

虽然曹丕对他的兄弟和刻薄,但也是形势所决定的,曹丕在军中没有威望,所以才废帝和除兄弟,历史上凡是争夺皇帝的皇子有几个不是争的你死我活的?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3-12-1 23:10

无鲍信,则曹操当不成兖州牧,而曹丕因为私人恩怨就枉法杀鲍信的儿子鲍勋实在不象话
无曹洪,则曹操早死在徐荣的手下,而曹丕因为当年借贷不成,称帝后就挟私报复他这个吝啬的叔叔,实在混蛋
张绣,体现了曹操的政治胸怀,而曹丕去把人家逼死,还有谁来归降?
曹植就是一书生,引之左右,置于翰林,得全兄弟之义,也没有什么。任城王,勇力过人,以德服之,则添一臂膀,奈何杀之?
曹丕就是一败家子。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3-12-2 00:01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3-12-01, 23:34:32发表
张绣不是在河北力战而没的吗?难道是曹丕下的手???

《张绣传》“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是在河北死的没错,但没说是力战而死,而魏略曰:“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所以说是被曹丕逼死的。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3-12-2 00:05

说不定是曹操指使的哈~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3-12-2 13:04



QUOTE:
原帖由广成子于2003-12-01, 19:22:56发表
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比曹植高得多啊~~~~

夸张了,原创上子桓拍马不及子建,不过是评论得当,理论水准相对优秀罢了,而中国人,往往是更看重原创的。
作者: 三国观潮    时间: 2003-12-2 13:53



QUOTE:
原帖由五虎上将于2003-12-01, 23:57:42发表

QUOTE:
原帖由轮回于2003-12-01, 23:10:19发表
无鲍信,则曹操当不成兖州牧,而曹丕因为私人恩怨就枉法杀鲍信的儿子鲍勋实在不象话
无曹洪,则曹操早死在徐荣的手下,而曹丕因为当年借贷不成,称帝后就挟私报复他这个吝啬的叔叔,实在混蛋
张绣,体现了曹操的政治胸怀,而曹丕去把人家逼死,还有谁来归降?
曹植就是一书生,引之左右,置于翰林,得全兄弟之义,也没有什么。任城王,勇力过人,以德服之,则添一臂膀,奈何杀之?
曹丕就是一败家子。

最笨蛋是提拔了司马懿,引狼入室。

身弱须羽翼,有过也在操。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3-12-3 00:50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3-12-02, 13:04:42发表
夸张了,原创上子桓拍马不及子建,不过是评论得当,理论水准相对优秀罢了,而中国人,往往是更看重原创的。

一点都不夸张,曹丕的文学作品也许比不上曹植,然而建安文学集团的形成是他和曹操一手扶持的,其中曹丕更是居功至伟,从这点上看,说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曹植高得多一点都不为过。
作者: 马超将军    时间: 2003-12-3 09:27



QUOTE:
就曹丕每逢曹操出征就大哭来说,并不能够感动曹操,要知道,三四十岁的大男人在那里哭,只能说可笑。以曹操的性格要是真相信他的哭,对他的继位是很没有好处的,因为哭意味着懦弱,乱世里是不需要懦弱的男人作为继承者的。曹操看重的是他的无耻,表演的无耻,接近刘备的无耻,这才是立他为储君的原因。曹丕也肯定知道,故此哭得更加卖力。

这个说法恐没有说服力,主要还是有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教训在那里,曹操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三国志里的记载与演义的一致。如下:

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QUOTE:
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原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3-12-3 09:46

诸公忽略了一点,中国的诗歌由五言变在七言正是从曹丕开始的
作者: 最优停时    时间: 2003-12-10 16:49

这个议题好哇——交叉性强!^_^

曹操立嗣问题上比较同意将军的看法,废长立幼乃是不智,况且曹操他老人家也熟知曹丕曹植俩兄弟的政治业务水平。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3-12-10 17:40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之子。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代汉帝自立,做了七年皇帝。
  曹丕生活的主要时期是在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之后。他在相对安定的环境里,过着贵公子、王太子和帝王的生活,因此,他的文学创作反映的内容是远不及曹操丰富的。
  曹丕的诗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很多,而且写得比较好;一个是形式多种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无所不有。但成就较高的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七言诗是建安作家普遍采用的新形式,曹丕的五言诗,如《清河作》写对深厚的爱情的向往,《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写新婚离别的痛苦,《杂诗》写游子思乡之情,都是较好的作。如《杂诗》其二: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前六句用比兴手法描写客子身不由主流离他乡的境遇,后四句揭示出滞留他乡的客子惴惴不安的心情,这些地方都明显地看出汉乐府和古诗的影响。
  他的七言诗《燕歌行》两首特别值得注意,其第一首写得尤为出色: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掌。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诗人将思妇安放在秋夜的背景中来描写,把她的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细腻委婉地表现出来,语言浅显清丽,很能表现曹丕诗歌的一般风格。七言诗,在曹丕以前,只有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但第一句夹有“兮”字,曹丕的《燕歌行》要算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是有贡献的。《燕歌行》是汉乐府旧题,汉古辞已经不存,但从曹丕以后凡是写这个题目的也全是七言这一点看来,很可能这个曲调原来就是配七言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七言诗的形成和乐府的关系。不过,曹丕所用的七言还是新起的形式,逐句押韵,音节不免单调。到了刘宋时代的鲍照,它才在艺术上趋于成熟。
  曹丕也比较擅长散文。他著有《典论》一书,可惜大部分篇章都已散佚或残缺不全,较完整的只有《自叙》和《论文》两篇。《自叙》善于叙事,其中写到一些较量才艺的细事,都能真切地传达出当时的情景。《论文》则善于议论,其中无论是对当时文人的批评或对文学观点的表述,都简明中肯。此外,他的《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悼念亡友,凄楚感人,对后来短篇抒情散文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曹丕这些散文表现了建安散文通脱自然的共同倾向,但又具有自己清丽的特色。
作者: fahren    时间: 2003-12-10 20:22

每个集团都有“第二代瓶颈”的问题,当二世祖也不容易啊。这么想想,曹丕面临的压力本来就大。很多表现不如人意也是当然了。
她总算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作了很大的改革。
作者: seraphim    时间: 2003-12-11 00:49

曹丕是勇敢(无耻?)的,他敢于称帝,比曹操更心狠手辣呢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3-12-11 00:55

曹丕诗的最大特点是,善用比兴,一气通贯,层层递进
作者: 虚行舟    时间: 2003-12-11 09:28



QUOTE:
原帖由五虎上将于2003-12-01, 23:57:42发表

QUOTE:
原帖由轮回于2003-12-01, 23:10:19发表
无鲍信,则曹操当不成兖州牧,而曹丕因为私人恩怨就枉法杀鲍信的儿子鲍勋实在不象话
无曹洪,则曹操早死在徐荣的手下,而曹丕因为当年借贷不成,称帝后就挟私报复他这个吝啬的叔叔,实在混蛋
张绣,体现了曹操的政治胸怀,而曹丕去把人家逼死,还有谁来归降?
曹植就是一书生,引之左右,置于翰林,得全兄弟之义,也没有什么。任城王,勇力过人,以德服之,则添一臂膀,奈何杀之?
曹丕就是一败家子。

最笨蛋是提拔了司马懿,引狼入室。

司马懿可是曹操在的时候就比较受重用了,只不过曹操更能比曹丕驾驭住司马罢了
假如你是曹丕的话,你会在自己登基以后把有能力的官员闲置,让无能之辈横行???
那和阿斗有什么区别呢??曹操身后,魏国军事谋略上能与司马一较长短者有几人呢??
身为人臣,不体会君主的意图,君主怎么会喜欢呢?司马能投其所好,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才能,才造就了他自己的地位。曹操再伟大,毕竟在曹丕的年代,是需要有自己的班底的,是需要有听自己话的人,而不是要倚老卖老,更不是要抱着曹操年代功绩来表现自己的人。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3-12-11 16:03

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是败家子的。就算司马炎也不是


草皮文学注重系统理论,草纸注重灵感发挥。按照现在的角度来讲,理论基础更为重要
作者: fahren    时间: 2003-12-12 11:50

草皮文学?
草纸注重灵感发挥?

经典!

难怪有句话叫: 武如瘟鸡(不是有个温侯吗?瘟猴,瘟鸡),文赛草纸!
偶们这里草纸就是茅厕纸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4-2-7 20:19

曹丕的军事能力颇一般,象袁绍,多谋而少断。
比起曹操,孙权,刘备等自然差得远。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