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悼诸葛武侯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国故人
时间:
2003-8-29 19:43
幽幽间,不禁走进了千年前的历史走进了你的世界。于是伴你抚琴山林里,伴你谈笑鸿儒间:听你低吟《梁父吟》,见你高歌知音曲。不知从哪一刻起,你的才智过人,你的忧国忧民开始成为了我的理想,我的梦。你那不可能为世事掩住的光芒将你交给了你的半世知己。一篇三分天下、统一中原的《隆中对》使得你的出山成为你本身的幸福,因为你永远也不会像你身前身后的忠良一样总遭猜忌,茅庐三顾的明智也就在这里。
每一次相逢我都会用心去读你,读你七星台的飘逸,读你笑叱群儒的潇洒,读你只身江东的大勇,读你七擒孟获的大智;读你锦囊的深不可测,读你亲身士卒的温柔可亲。你的才智盖世无双,你的忠勇可昭日月。我终于为你痛哭周瑜的大度,骂死王朗的口才,甘担托孤之重的忠心所痴迷。虽然有人说你也有街亭一败,可是我知道那又岂是你之过错;有人说你事事关心的太细,但我知道为了那沉沉的托孤重任你也只有自己劳累了自己……在凡人眼里你的光环叫他们想要挑剔,在我的眼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你,虽然你是万相之楷,虽然你是智慧化身,但是在我的世界里那个你就是一个用毕生经历换得个无愧天下的人!
挑剔,挑剔!他们不能放过你的一丝一毫的不能够,因为你太完美,那是挑剔的中国人不喜欢的完美。他们不知道那六出岐山的苦闷,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的跋涉,南征北战的劳累,排兵布阵的艰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你这位病体沉沉的蜀家丞相,他们不能想到面对少主年幼国内空虚,南有孟获,北有曹魏大军,又有谁能羽扇轻挥花园内自退五路顽敌。先生啊,也只有你才会不懈的进取中原,报答三顾之恩,托孤情重:为了那无端的三顾之缘,为了那诚中带诈的白帝托孤。你将你的一生心血交给了刘氏天下,你将你的鸿鹄之志交与了你的半世知己。青山绿水为你的忠心而动情,你可知那巍巍祁山哪一次不是与你叹息而别,那潺潺渭水哪一次不是含泪送你,为的是你的抱负不展,为的是你那步履日渐蹒跚......
渐渐的,阵阵干咳代替了你往日的潇洒,你倒下了,倒在了血染的沙场上,倒在了五丈原的襟怀里,你对你的抱负不展而无可奈何,禳星也留不住你,因为上天知道你太累,他告诉我,你是应该休息!
于是伴着残阳,伴着落菊,伴着你那“上天何薄于亮”的叹息,送你。送你,我怎舍得你,我问苍天,为何把你交与了那冷冷的秋风,我问大地为何把你匆匆揽入怀中,苍天垂泪,大地无语,只有那羽扇,那瑶琴伴风呜咽。
你走了,带走了你的千古之志,带走了你的满腹经纶,带走了你的清音雅乐,带走了你那不宁的忠心,留下的只有千秋万代无尽的遗憾。这一切我如何愿意相信,我知道三军岂能没有你,我知道隆中的古木,还在等待那树下读书的少年,我知道乡间的猿鹤还在抚琴处等你……这怎能不叫我要四处寻着你,赤壁岸,蜀道旁,连那南夷之地我也曾寻觅,可是你又在哪里?
泪眼中我终于又见到了你,那军营之中分明有你的伏案身影,那庆功宴上不是你在和子龙把酒相戏,我拼命的追逐着你,可是你怎么又宛如云般消失在天际。你到底在哪里?是了,是了,你早已进入了我痴痴的心里。
千载的孔明啊,我多想真正读懂你,哪怕就化做你身边的一阵风,一缕烟,有一时一刻伴着你。可是没有,还是没有,你只有活在我的少年的梦里。只能叫我跨越千载叫那不变的明月捎去我的叹息,只能叫我自己演绎一场为你编造的童话,祭你。那时的你才真正是我的知音知己!
拟梅语
昔日幸得入隆中
闻君扶韵伴君耕
不期花下别君后
千载不见已成翁
年年花为盼君开
岁岁香幽君不在
盼君早展凌云志
头白身倦当归来
作者:
旖旎从风
时间:
2003-8-29 19:54
朋友来了,赶紧跟帖回一个.
刚才这会儿心情很差,没法慢慢看了.
不过最后这首诗偶细细看过,觉得还是很喜欢的.
特别是最后一句:头白身倦当归来!
唉,归来是无期了,不过很让人感动啊...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3-8-29 22:24
起初的诸葛亮,或扁舟江湖之中,或访僧道山岭之上,或寻友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貌似闲云野鹤,世中神仙,却又自比管、乐。实乃“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长空雪乱飘,改尽旧江山”。
慧眼识人的刘备一针见血:既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因此,刘备成了诸葛亮的千古知己。
诸葛亮走出茅庐之时,还想功成之日即当归隐,哪知滚滚红尘中荣华富贵太过迷人,到死也不曾返乡。
“三个臭匹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别名。只可惜,诸葛亮所谓的智慧,并非为人造福,而是为了如何置人于死地。
客气时,面对诚实的鲁肃,孔明又哄又吓:若不准我文书,我翻了面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心烦时,将俘虏衣服脱了,经墨涂面,步行出阵,以此折辱司马懿;送女人衣物给司马懿,以企激怒对方出战——这样的智慧,满街的小痞子都能想出来。豪情时,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城,盘蛇谷中烧得孟获三万藤甲军互相拥抱,伸拳舒腿,死于谷中,臭不可闻。最终连他自己都不安起来:“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他所担心的,并不是多少人亡家破,只是他自身的寿限。
诸葛亮有堪称古今一绝的辱人本领:轻摇三寸舌,骂得王朗撞死马下;一纸书信,气死病中周谕,曹真。对老者,对病残,全无怜惜之心,活脱脱一个索命鬼。
正如周瑜所评价的,诸葛亮是奸猾之徒。
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用在诸葛亮身上,最恰当不过。
自我标榜“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诸葛亮,在战争的急流漩涡中,能横立潮头不可一世,缘自他心肠之硬、手段之恶。为了他那点可怜的所谓忠心抱负,穷兵黩武,伏尸百万,血流成河,一次次将无辜的军民,抛进战火的地狱。他狡猾的屠人点子,从纯粹的军事学角度研究,还可理解;可身受其害、被他当作工具草芥的平民百姓,却自觉自愿地尊他敬他、是何情结?
我们今天所赞美崇敬的英雄,应是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关天培、吉鸿昌……而不是为了个人或某小集团利益,置人民于战争水火的野心家。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智慧,应是教人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幸福生存,愉快发展。可翻开历史,连篇累牍所歌颂的,是一场场灾难深重的战争,一个个亳无人性杀人不眨眼的大屠夫。持久统一,津津有味。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心态,缘于什么?
体小胆弱之人,屡遭欺侮,正面的反抗冲突,不但无法取胜,还会加剧不幸。这个时候,便期盼半路杀来个程咬金,除暴安良,救他离险。程咬金盼不来,便把希望寄托在以弱胜强的计谋上。也许,正因为明争有害无益,才导致黑处的暗算至今未断。手无缚鸡之力、胜敌百万之众的诸葛亮,无疑是其最大的成功者。他胜算的明谋极少,一个个陷井暗算的阴谋,匪夷所思,空前绝后。从这个意义上说,尊崇诸葛亮,是不是一种弱者的病态情结?
唯其缺乏,才崇尚。
山川因诸葛亮的出世,多了一片片冒烟的焦土;人间因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多洒下一掬掬悲酸泪水。除了用成堆的血肉给刘备几人造下安乐窝,对平民对社会,别说用今天的民主思想,就是从当时的人民大众角度来拷问,诸葛亮又有多大价值,多大意义?
对上司刘备,仁慈若老母,忠诚若猎犬,纯真若羔羊,即使对刘备的几个磕头兄弟,也是催眉折腰;但对诸如魏延之类无靠山的手下,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他眼里的敌方,手段之阴黑,心肠之冷硬,令人发指。诸葛亮实在是刘备膝下一只既可捕获猎物看家护院,又会讨主子欢心的狗奴才。
人们常常嘲笑历史上那些因儿女情长,耽搁了前程事业的项羽们是妇人之仁;赞美那些铁手腕的刘邦、诸葛亮们。一个有血有肉、有亲有爱健全的人,连一点起码的妇人之仁都不曾有,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哪他还算什么东西?他所谓的前程事业,不是为弱妇幼子,是为谁?依此理论,“泰坦尼克号”临危乘船脱险的,应该先是首长,其次是皇亲国戚,再次是骨干……最后的最后,才是弱妇幼子?
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蛇一样冷血的英雄,不要也罢。
“出师一表真名世,谁人堪称伯仲间?”名人一句话,把一未恐天下不乱的战争贩子诸葛亮,打扮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老臣,美滋滋地捧上了天,成为灿烂的明星,至到现在还红得发紫。
古今颂扬的《出师表》,无非是一纸开动战争机器的宣言、争地杀人的申请,搞破无数家庭、将诸多健壮之士送于伤残死亡的黑手。字里行间,寻不到一丝一亳恤民怜弱的平民思想。诸多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还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稚子幼儿,对此精品细揣、感激涕零。
呜呼,无法可想!
将这样一篇血腥的封建低级文章,郑重其事的放进中学语文课本,想让我们的孩子从《出师表》里面,从诸葛亮身上,学些什么?
年少未挂封侯印,腰下常悬带血刀?
只要主子高兴,管他娘的百姓?
========================================================转贴一篇,并非全无道理。另外各位不要打我,不是我写的!
作者:
旖旎从风
时间:
2003-8-29 23:22
把事说极端了就不是道理了.
没人说诸葛亮是完人,但无可否认的是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代表.
他是智慧 忠诚 仁义的一个象征,这却是任何再尖利的文章也无法推翻的了.
作者:
三国故人
时间:
2003-8-30 19:12
是在说先生的矫情么?
他是矫情么?
我想不是的
他的退却是在迟疑,在考虑,是和他一生的性格有关的,怎么说是矫情呢
别的以后再驳
作者:
司徒堯
时间:
2003-9-13 11:35
你要是站在汉朝的立场上就不会这么讲了。 “人生天地之间, 当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这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诸哥为了挽救大汉江山,鞠躬进瘁,死而后以。 所以我国历朝历代的君王将相,直到今天的百姓都对他推崇备至,以他为榜样而他的才华甚至连他的敌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不能不说明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德才兼备的伟人。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3-12-12 13:13
还是老话,孔明是三国时代的伟人
作者:
三国观潮
时间:
2003-12-12 22:21
拟梅语
昔日幸得入隆中
闻君扶韵伴君耕
不期花下别君后
千载不见已成翁
年年花为盼君开
岁岁香幽君不在
盼君早展凌云志
头白身倦当归来
不合格律,宜作进修。
作者:
flyliulanqiang
时间:
2009-4-19 19:31
猪哥怎么也是三国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人了,为刘备鞠躬精粹,死而后矣。光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无法比拟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