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刘表与荆州(ZZ) [打印本页]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5-4-7 20:07

Nefertari
刘表与荆州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145173.html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社区 l19l〗
要谈荆州,就不能不说刘表。很多人对刘表的评价不高,但翻看史书,不难发现,刘表是颇有才干的一个人。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馀,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睿为荆州刺史。东汉时荆州的州治在武陵郡的汉寿县(今湖南常德汉寿县),当时荆州最强的势力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举兵后,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与后将军袁术合兵。此时荆州的战略重心是南阳,而其它六郡成一盘散沙之势。由于刺史被杀了,朝廷让刘表出任荆州刺史,从此荆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妨先看看他在荆州的政绩:
一、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从此割据一州。
二、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后来又断袁术的粮道,以致袁术入陈留,为曹操所败,逃到九江去了。
三、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
四、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
五、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五经章句,谓之后定。
刘表在荆州执政十八年,原本“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的局面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并且“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刘表之所以不能成霸业,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他的出身使他处在两难的境地。他有才干有野心,曹操袁绍可以拥兵自重,他汉室宗亲,堂堂的镇南将军、荆州牧为什么不可以,若是献帝不在了,他甚至是有希望担起复兴汉室的责任的,可是天子尚在,他自然是成不了光武第二了。
二、他手下没有一流的人才,或者说他手下没有支持他成霸业的人才。曹操与袁绍相峙于官渡时,手下劝他举州以附曹公的不少,独不见有力劝攻曹者,手下的军队似乎更擅长于水战,武将也一般,只有文聘后来被曹操重用。刘表在用人上的确是不如曹操的,他主要依告的是士族阶层——这也是他能够在荆州保持安定团结局面的保障,黄忠、甘宁都没能被他重用。
三、他后来年纪大了,进取心不如以前。其实曹操到了晚年也同样如此,得陇而不复望蜀,后来连汉中也放弃了。人老了,总还是想过几天舒心日子的,无可厚非。

但刘表也绝对不是没有进取心的人,这里试图分析一下刘表的战略构想:
三国志中说: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汉晋春秋曰: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可见刘表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曹操用兵强于袁绍,而袁绍实力强过曹操,官渡之战的确是存在很大的变数的。若是和袁绍联手干掉曹操,袁氏故吏遍布天下,手下的谋臣武将都要强过刘表,将来袁、刘对峙,刘表必处下风,故不可取;若是助曹操,献帝在曹手中,袁绍在北,自己在南,无利可图,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亦不可取。不才以为刘表坐观两强相争,欲收渔翁之利,并非不智。
退一步说,说算曹操和袁绍没有打成两败俱伤,而是有一方溃败(当然,事实上是袁绍溃败了),致辞使刘表不能坐收渔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刘琮降曹,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试想若是刘表降曹,等他死后,刘琮还能有这福份吗?也许刘表也知道自己老了,要死了,不如把这功劳留给后人,如此看来,刘表实大智者也。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145173.html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社区 QcbU〗
官渡之战后,曹操坐大,刘备来投。刘表也看出来,刘备是个危险分子,自己的两个儿子决不是刘备的对手,所以没给他太多机会。汉晋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刘表为什么不袭许?个人认为当然还是对刘备不放心,若是袭许必定要出重兵,而带兵之人非刘备莫属,刘备狼子野心,若击破曹操只怕是又要反戈一击,自己没好果子吃,所以干脆找个借口不打,等曹操回来以后又说些客气话安抚一下刘备,刘备虽气得吐血,但也只能说没什么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哈哈,刘表之奸不下刘备啊。

刘表,废嫡立庶之事常为人所诟。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刘表家这摊事也实在是不好说,不过个人认为刘表还是倾向于立刘琮的。刘琮和刘琦谁更优秀一点暂且不说,光看刘琦和刘备诸葛亮之流打得火热,就很难把荆州交给他,若是立了刘琦,刘琮这边怕是不服,而刘备这小子也许就要搞点什么动作,因为诸葛亮定下了取荆州的战略构想,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再看刘琮,刘琮虽有族人支持,但可惜不是长子,刘备和刘琦又都领兵在外,若是立了刘琦,也会被刘备所利用。刘表到死都没有确定由谁接班,看来这事的确是很麻烦,刘表把这事留到身后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了吧。不过从结果来看并不算坏,一个是青州刺史,一个是荆州刺史,只是可惜刘琦死得太早,关于刘琦的死,等下会详细探讨。

总而言之,刘表在荆州是有成绩的,刘表治下的荆州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保持了自己的风格,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湖南湖北的人民及至于全中国的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刘荆州。
特以此文献给我们可爱的可敬的刘表刘景升刘荆州大人。
〖文章来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145173.html   版权所有 春秋战国社区 nUfD〗
**********************************************************************
荆州与孙、刘战略冲突

诸葛亮和鲁肃都向各自的老板提出了取荆州的战略构想,可惜在英明伟大的刘表同志的英明决策之下,这两人家伙的如意算盘都没能得逞,刘备和孙权只能长时期地处在对荆州的“意淫”之中,直到刘表身死,曹操战败。
荆州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是实无疑问的,所以诸葛亮和鲁肃都希望能够独占荆州,不过具体实施起来却决非话的那样简单了。刘备自不用说,寄人篱下,只能乘虚而入,可惜刘表没给他这个机会。那么看看孙权,老刘家对于老孙家来说可谓是冤家路窄,苦大仇深,可是东吴拿荆州几乎是没什么办法。荆南的长沙和东吴虽离得不远,但中间隔着罗宵山脉这道天然的边境线,要攻荆州只有从江夏方向进军。可怜孙吴,直到刘表死了,也没能拿下江夏,可见战略构想要成为现实是多么的不易。按鲁肃最初的意思: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可是结果却是直到北方不再多务的时候荆州也没姓孙,相反倒是击败了曹操才转手得到了荆州。那么是不是就要说鲁肃的战略不对或是鲁肃根本就缺乏战略上的考虑呢,怕还不能这样说吧,只能说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形势的变化,这一战略无法实施,而要做些调整罢了。那么鲁肃又是如何调整这一战略的呢?刘表死后,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这一新战略与前次有所不同了,当然首先还是要明确荆州“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的价值,然后提出两种可能的方案,一是与结盟好,二是宜别图之。但是这一方案马上就因为刘琮的投降而告无效,估计鲁肃也气得够呛,两个荆州的方案都没能实施,要是放在今天,说不定已经被炒了。鲁肃还是不死心,力劝孙权联刘抗曹,总算是峰回路转,荆州终于还是到手了。不过这回鲁肃就学乖了,再也不敢高估东吴的实力,于是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为天下三分打下了基调。
刘备虽然得到荆州的大部分地盘,但却并不能说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第一步,因为荆州并不刘备打下来的,而只是“借”来的,并且江夏不在刘备手中。江夏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鲁肃的第一个荆州方案就受阻于此。孙权又分长沙为汉昌郡,以程普领江夏太守,鲁肃为汉昌太守,屯陆口。这样一来,诸葛亮的荆州战略实际上也告失败。到后来,双方不得不以湘水为界分荆州,形成暂时的战略平衡。
实无疑问,在荆州这个问题上,吴蜀两国是有战略冲突的,但个人认为这一冲突是不应致使孙刘反目的,因为刘备在南郡的部队对曹操的牵制绝对大过对东吴的威胁,对这一点东吴是清楚的,否则不会借荆州给刘备。也就是说后来分荆州之后所形成的战略平衡其实是双方可以接受的,因为孙权明确提出只要求得到南三郡,如果刘备同意的话,相信即便是刘备取得汉中后在襄樊方向有所突破,东吴也不会轻易打破这一平衡。可是问题就在于,荆州的战略平衡是以孙刘同盟关系的破裂换来的,双方在土地问题上的战略冲突本来是应该让位于孙刘联盟的战略协作,在这一点上,刘备犯下了很大的错误,争南三郡无功而返尚且不说,关键是他违背了“外结好孙权”这一基本的外交战略。这一次双方在荆州的冲突虽然最终还是以和谈结束,但却导致了荆州战略冲突升级,因为对方已经不象过去那样可靠了。不过我还是很怀疑后来吕蒙袭取南郡的必要性,就算关羽击破襄樊就如何呢?
东吴之所以要袭南郡与鲁肃死而吕蒙代之有很大关系,因为吕蒙的荆州战略与鲁肃大相径庭。三国志中说: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今)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由此可见吕蒙一开始就是反对鲁肃的战略的。吕蒙又认为“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可见吕蒙根本没有联刘的意图。说到底,鲁肃和吕蒙的不同之处就是到底是联刘抗曹还是独挡曹操(甚至还加上刘备),个人认为鲁肃是冷静的。
事实上诸葛亮和鲁肃战略核*心不是荆州,而是合纵,可惜他们的战略构想都没有被很好地执行,甚至还要被后人指责说他们的计划没做好,实在不能不叫人为之叹息。

********************************************************
刘琦之死

(这段删掉)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4-7 20:17

前两段还有可看之处。不过呢,老是凭着YY来假定刘备有阴谋,然后以刘备阴谋论为证据再来论证刘表没给刘备夺荆州的机会。

这个说法很不好,没逻辑,不严肃,而且是踩刘备派早以被驳的体无完肤的火星谬论了。

刘备当时不过流浪寄寓而已,刘表要杀要逐都很容易。不杀不逐,无非还是要利用或者称为借重刘备。

刘备事实上拉拢了不少荆州地主的支持,包括刘琦。以及后来成为刘备手下骨干的众多荆州人才。这个该怎么看?一分为二吧,兼有刘备建设自己力量的意思,也属于他作为刘表客卿、部属的身份帮刘表搞政治工作的本分。毕竟在刘表生前身后,刘备又没颠覆他。刘备拉拢的力量,即可以算是给刘表打工该做的本分,也可视为他自己的野心。政治这东西,本来就该是这样混合多种因素的。画红脸白脸,好人坏人,才是可笑。

第三段刘琦之死是不折不扣的大垃圾,全无历史客观态度。代为编辑掉。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5-4-7 20:22

呵呵,廖化兄的态度确实很严谨

我只是看着很有意思,转过来了

不过我觉得刘琦的死的时间确实很蹊跷啊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4-7 20:39

想讨论刘琦之死也不是不可以。把所有能找到的跟刘琦有关史料放上来公平的看看就行了。臆测就不好。把刘备先设定成大奸人,然后拿这个去推导出这样的奸人肯定想谋杀刘琦,则不能容忍。什么酒色而死,山阳公等,就是完全的瞎扯了。好比周瑜,死的时间也不能算正常吧?那他可能是被谋害的。有嫌疑谋害他的人可多了,孙权、鲁肃、程普、黄盖、小乔都有可能,诸葛亮当然也可能。不过呢,三史版要能容忍这种讨论可就奇怪了。所以把他作为局部删掉。还请予以理解。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