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楚汉人才流向论 [打印本页]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3-18 17:34     标题: 楚汉人才流向论

楚汉人才流向论
                                   ————兼谈刘,项用人之优劣


[摘  要]: 本文通过楚汉人才流向的个案分析,纠正了长期以来因为项羽的用人失误而导致人才背楚亡汉的错误观念。并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揭示历代学者对楚汉人才流向原因分析研究之片面性,矛盾性。笔者通过对当时天下大势对人才的影响以及刘邦项羽集团之前的总体探索,得出真正造成楚汉期间人才流向的根本问题所在,并对刘,项用人手段优劣之研究,比较,来分析领袖个人才干对人才流向的影响。
[关键词]: 背楚亡汉 人才流向 项羽 刘邦 用人手段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与手下大臣讨究探讨汉胜楚败的原因,曾有段精彩的论述:“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1)此后人才问题上的得失遂成公认之楚汉成败的关键。 甚至有人以为:三国时期因为人才的分散而导致三国并立,楚汉时期因为人才的集中而导致楚灭汉兴!
     是什么原因导致楚汉时期人才都流向刘邦那边呢?对于此问题,历代研究者皆一致公认为项羽不识人才,刚愎自用,用人唯亲;而刘邦善于用人,能够纳谏,用人唯能,一致于人才都纷纷背楚归汉。早在汉朝太史公司马迁也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2),亦是不善于用人的意思。扬雄更是认为:“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楚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3)。 韩信,陈平,英布本来都是项羽手下,却都投到刘邦那里去了,成为楚灭汉兴之关键人物,更使楚汉人才流向的原因成为铁论。对此结论,笔者认为都过于浅显,未深入研究其前因后果,失之片面,未免牵强。我们根据历史资料,从人才流向个案的分析来重新探讨一下楚汉人才流向的症结何在。

                              一:楚汉人才流向的个案分析


    楚汉时期韩信,陈平,英布本来都是项羽的手下;张耳,张良也与项氏有莫大的关系,但是这些在楚汉战争的胜负起到很大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纷纷背楚亡汉。由于几人史料多有记载,借几个个案的研究来分析其背楚亡汉的根源所在。


    1,汉初三杰韩信之背楚亡汉

    韩信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楚汉时期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之才,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项羽的痛失江山。项羽失韩信,亦成项羽不识人才,不会用人的典范。而笔者深入研究历史发现以韩信的事例来说明项羽不会用人亦不符合当时情况,完全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传统观念作崇。
    韩信早先在秦二世二年初投靠项梁(4),但是在项梁那里以及到项梁死(秦二世二年末)近一年的时间都是普通士兵(另有一说是为食客)(5)。韩信是在项梁死后,项羽接手项梁兵权归属于项羽。项羽把韩信提拔为郎中(6),关于这一点后世受张晏集解的影响(7),以致认为韩信做的是个小官,不过看大门放哨级别的。韩信也自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这里有必要对当时的官职简要的叙述一下,韩信的官郎中与位执戟是并列的,不是一会事。郎中是官职,执戟是爵位。郎中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先秦郎中的职任大致有三项:
  “1,近侍左右,参与谋议。 2,执兵宿卫。 3,捧命出使。
   由于郎中常在君主左右,处亲要之位,不仅可以参与制定政策,影响君主所作出的各项重要政治决定,有时甚至可以形成一种重要的政治势力。另外,如秦国的公孙衍,李斯,缪毒均由此进身封侯拜相,成为当时政治上举足轻重的人物”(8)。
    另外在楚汉时期郎中亦是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刘邦的亲信樊哙,灌婴都曾经为郎中(9),后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执戟是楚国的爵位,比如还有执帛(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珪(夏侯婴赐执珪)。史记曾记载韩信“数以策干项羽”(10),韩信由一个普通的士兵到了可以参与决策的核心层当中,由此可知说项羽没有重用韩信是不合理的。后世在这里都有个奇怪的逻辑,认为非要一下子让韩信做独当一面的大将军才算重用!或则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夜暴富,一举成名的传奇让后人无限景仰,梦想有一天得明主赏识一步登天。可现实毕竟是现实,历代将军不论是名将还是一般将领都是从基层做起,纸上谈兵的教训也足以让后世引以为戒。
    韩信在投奔刘邦那里时,并未受到重视,曾为连敖(一般的客卿),后来犯法要被斩的时候,恰好主刑者是刘邦亲信夏侯婴,夏侯婴放了他,并推荐给刘邦,但是刘邦对韩信并未重视,仅仅给了管粮食的闲差(治粟都尉)。韩信得不到重用,又打算逃跑。这个时候韩信的机遇来了,汉朝宰相萧何曾经和韩信交谈,知道其才,追回韩信,并亲自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做大将军颇有传奇色彩,但是对比在项羽处的遭遇,项羽不会用人,刘邦善于用人的结论并不能成立。首先,项羽把韩信从一个小兵提拔到重臣,亲信,可见其识才眼光,而韩信逃跑只能说明韩信的心太高,而不能说项羽不懂用人。有人或以为韩信是因为项羽不用其策而逃亡,这里就有个问题,君主并非所有臣子的计策都要采纳,项羽如果真的一点都不用韩信,为何破例提拔韩信为亲信?比较项梁,刘邦,被后世一致称为知人善用的项梁,刘邦,对韩信却都是忽略不用。刘邦最后封韩信为大将军也是给萧何面子而不是发现韩信有什么才能,而且萧何推荐韩信做大将军亦有疑点:虽然大将军位高,但是却是个空职。韩信在刘邦阵营中没有任何势力,基础,可以说上有刘邦,下有将军各有自己的军队,指挥全军有刘邦,各个军团的指挥则有曹参,樊哙等将军,韩信实际上连一个人都指挥不动。刘邦开始建议给韩信封将军,虽然位置低于大将军,但是可以指挥军队,慢慢积累战功往上提升。所以萧何的建议实际给韩信的职务不过是和项羽郎中实权相当的参谋(当然名义上高了很多)!考证韩信后来事迹,发现韩信在后来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作为,直到汉二年四月刘邦彭城之败才得以收散兵抵挡楚军立下战功,终于得以指挥军队,成为一代名将。
     
                              
     2,汉初鬼才陈平之背楚亡汉

    陈平的名气要远小于汉初三杰,但亦是汉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刘邦视之心腹,常留在身边,几次出谋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和谋圣张良并列为汉初两大谋略家。陈平早先仕项羽,而后逃归于刘邦,我们下面探讨一下陈平背楚亡汉的缘故。
    早年,陈胜起义后,陈平投奔魏王咎,为太仆,或则因为陈平长相太美,少时又品行不端,所以不少人向魏王进言谗之,陈平离开了魏王咎(11),投奔他处。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带兵救赵,这时陈平随了项羽,项羽赐陈平平爵卿。后派陈平带领原来魏王咎留在楚国的士兵去讨伐背叛项羽的殷王,陈平说服殷王投降而还。项羽因此派将军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谁知刘邦这个时候打了过来,殷王又反过来投靠了刘邦。项王怒,欲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怕被杀,托使者带其金子与印还与项羽改投奔刘邦去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陈平背楚亡汉非不受重用,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派陈平请刘邦(12),这个时候陈平就已经为都尉(注解1),并且居于项羽左右,可见被项羽视为心腹。后来又被派去独当一面,亦可见很受项羽重视。都尉在楚汉时期是主管军事的重要职务(注解2),后来陈平投奔刘邦处,刘邦对陈平很重视,给陈平复以原职务,遭到诸多将领的妒忌(13)。由此可见都尉官职的重要程度。而张传玺说“陈平在楚营,只任都尉。他们投向刘邦,都得到重用”(14)亦仅仅是为了证明项羽不会用人,刘邦会用人不顾实际情况而言之。
    二,陈平背楚亡汉的原因。不少人认为项羽为小事而迁怒于陈平。实则不然,联系当时的背景,陈平定殷地正是刘邦已定三秦欲东之时,而项羽此时正要北上齐地平定田荣。项羽派陈平为将带领原来魏王咎的士卒进攻殷王,表面上是因为殷王背叛项羽,实则是为防刘邦,否则当时赵齐以及刘邦都叛乱,偏偏去平定无足轻重的殷王?详细研究当时战略以及殷都地理范围,发现项羽派陈平定殷地,则是为抵制刘邦东进建立一个致命的据点。殷地控制范围在今天山西,河南以及河北交界处,处于魏王豹,河南王,常山王以及项羽西楚东郡之交界,对于刘邦的东进道路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位置。如果成功在此打下一片楚国势力,不论是眼前阻拦刘邦东进还是长远楚汉争霸都是对刘邦势力重大的制衡。项羽派陈平去完成这个任务亦是因为陈平原本是魏王旧臣,正好统率魏王的旧势力;殷地本来属于魏国,派魏人亦可起到利用当地势力以及熟悉地形便于作战的好处。项羽的谋划显然不仅于此:由陈平统率的旧魏势力虽然有各种优势可用,但是太势力单薄,所以又派项悍带领一只军队做策应,可以防止魏人对自己不忠心。项羽此时正在齐国平定田荣,显然项悍是早安排好的。陈平定殷地显然没有领略项羽的战略意图或是耍小聪明争功劳,并未对殷地进行武力平定,仅说服殷王投降赶在项悍来之前就报其功而还。项羽在齐地对这边情况并不了解,以为陈平独立就把殷地平定,改命项悍拜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作为奖赏。好景不长,殷王本来就是随风倒,此时刘邦东进,立刻又跟随了刘邦。项羽听到殷地投靠刘邦,知道是下属虚报功劳以致于破坏了自己全盘战略大计,追究责任是必然的。陈平怕被追究过失受诛杀而背楚亡汉。
     后人在此总是把陈平投奔刘邦解释自己背楚的言辞:“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15)当成项羽用人唯亲,以致失陈平的缘故。显然这个说辞不过是陈平为掩盖自己不忠的辩词并不体现真实情况。至少项羽并没有亏待陈平,亦没有不信任。反而陈平早先随魏王咎,遭人进言谗之;后来在刘邦处,亦遭人进谗言,以致连刘邦都不禁怀疑陈平,经过魏无知以及陈平辩解才打消疑虑。陈平未功而身居高位本来就容易遭人妒忌,且作风不良,身受谗言也是属于正常。在项羽帐下,有没有遭人进谗言呢?史料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有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项羽从没有怀疑过陈平,并且大胆任用。至于背楚则是因为陈平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3,英布,张耳,张良之背楚亡汉

    英布,张耳,张良均是汉朝开国大功臣(注解3),为灭楚兴汉起到关键作用。其中英布本来是项羽属下;张耳是项羽盟友;张良曾经与项氏有亲密关系。这三人背楚归汉亦是老生常谈之项羽不懂团结人才的证据。
    英布是项羽手下第一大将,为项羽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分封天下后,封其为九江王,镇守西楚之南方重地。英布可以说是项羽手下唯一得到封王者。本来英布为项羽攻城略地,项羽亦厚予英布,两人关系本来应该相濡以沫,但是人心不足,自持功绩的英布“欲厚自讬”(随何语16),项羽北上平定田荣,请英布出兵,英布称病不往,派数千人应付了事;刘邦东进伐楚,英布坐山关虎斗,不思解救。这种明显自厚的态度连敌方都看的清清楚楚(17),刘邦趁机派使者游说英布背楚以使项羽后院起火。在随何游说下,英布终于起兵反楚,战败后逃归刘邦。
   很多人都认为项羽对英布处理不当才致使英布背楚,这个论点有欠不公。英布对项羽有不臣之心时,项羽并没有因此责之,反而因其才干欲亲用之(18)。英布在随何的分析下:觉得与汉联盟更划算,遂暗中与汉联盟密谋反楚,后事情败露,只好杀项羽使者起兵反楚。可以说英布的反楚从头到尾都是英布个人权欲膨胀的结果,而英布后来又反汉亦为明证.
   张耳当年受秦军围攻,得项羽解救,后又被项羽封为常山王,可谓名副其实的身受项羽大恩。张耳遭陈馀偷袭兵败后投奔刘邦,为刘邦定赵立下大功。张耳兵败为何不投靠楚而投靠汉呢?本来张良因为楚的强大欲投靠楚,谋士甘公从星相上分析汉必然最后胜利(19),张耳遂杀项羽使者项婴(20)作为献礼改投刘邦。
    张良为楚汉间最富盛名的战略家以及谋略家,后人多怪项羽未能拉拢张良为其所用。从史料上看,张良早在起义之初巧遇刘邦,就跟随刘邦为其谋定天下(21)。此等稳固的关系必然不是能轻易为人拉拢的,学者汪梦川也认为:“显然是因为项羽身边已有一个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却稳固得多。如果在项羽麾下,张良恐怕难有出头之日。相比之下,辅佐刘邦(做‘帝王师’)就风光得多”(22)。后来张良跟随韩王时三心二意,但是却一心为刘邦着想亦为明证(注解4)。
   
    由上面五人的事迹亦不能证明项羽不会用人,不过是客观情况导致五人归汉而已。由上面的个案分析我们得知楚汉人才流向并非前人所认为是由于领袖的用人问题而造成的,但是客观事实却是大量人才从楚归汉,究竟是什么缘故而导致人才背楚投汉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刘,项主观原因之探讨的片面性


    历代对于楚汉人才流向的原因均是从项羽,刘邦个人主观上来探讨的,比如学者赵文润在其文中总结到:“刘善于用人,能够纳谏,项用人唯亲,自恃拒谏”(23)。学者邱永明亦分析:“刘项用人的差别在于:在用人原则上,刘唯才是举,项苛礼唯亲;在用人态度上,刘自明听人,项刚愎自用;在用人政策上,刘宽容诚信,项多疑嫉才。”(24)。更有学者王铭分析项刘抱有不同的人才观,以至“1:刘邦能虚己听人,项羽则刚愎自用;...2:刘邦放手用人,项羽信谗多疑;...3:刘邦赏不移时,项羽忘功寻过”。总体分析下来学者王铭认为项羽取人以亲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邦取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25)。
   总结历代研究者关于项刘用人态度及方法可以归结于五点:一,项羽刚愎自用,自恃拒谏,刘邦虚己听人,能够纳谏;二,项羽信谗多疑,刘邦放手用人;三,项羽忘功寻过,刘邦赏不移时;四,项羽用人唯亲,刘邦用人唯贤;五,项羽取人以名以尊,刘邦取人以实以贤。
   事实上这些观点虽然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失之片面,可以说在材料的采用上没有对其作总体对比和分析仅拿对自己有利的材料说分析。对以上五点,我们有必要探讨一番。

   1,项羽的刚愎自用,自恃拒谏之辩

    历代研究者大都举出项羽鸿门宴不听范增杀刘邦的建议,以致造成大错以及杀建言都关中的儒生的事例来证明。对于这些有商讨的地方,据史记记载范增给项羽出计有三次,项羽采用两次,惟独鸿门宴杀刘邦未采纳,而项羽对杀刘邦和范增存在极大的分歧,不采用也算不上刚愎自用,自恃拒谏。杀建言都关中的儒生亦非是因为进言,而是那位儒生在项羽不采用其进言后大肆污蔑楚人才被杀的。不都关中亦是项羽的战略考虑,不能当成 刚愎自用,自恃拒谏的事例。
    学者蔡伟再此也认为“项羽并不是冥顽不化不听劝告的人。其实,只要你说的有道理,哪怕是黄口小儿的话,项羽也肯听。例如,当项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外黄,大怒,欲活埋城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这时候只有十三岁的外黄令的小儿子劝说项羽道:‘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坑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羽听从了他的话,赦免了当坑者。结果‘东至睢阳,闻之皆下项王’。相比之下,沛公也并不比项羽更能听从谋臣之言,如他在攻入咸阳进入秦宫后,对宫室里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重宝妇女贪恋不已,想要住在里面,樊哙谏沛公出宫,沛公不听,若不是张良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沛公就会授项羽以口实,就不可能有鸿门宴的有惊无险的好运了。同时,刘邦也经常听信小人之言,除了鸿门宴中提到的‘鲰生说我曰:‘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外,在《留侯世家》中还提到他听信郦食其的馊主意,准备‘复六国后世’,只是在张良说出八不可的理由后,他才如梦方醒,‘啜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可是为什么没有论者批评刘邦不善纳谏呢?是不是刘邦是胜利者,就可一俊掩百丑了呢? ”(26)。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项羽听项伯之言不杀刘邦之父;刘邦白登之围前不听娄敬忠言以致吃大亏。比较而言,项羽刘邦在纳谏方面的态度是一致的,均是对自己有利的则虚心纳谏;不利的则不听。而知错就改方面两人亦在伯仲之间。历代研究者纠于胜者王,败者寇的观念,有意忽略项羽虚心纳谏和刘邦不听忠言的一面,以致得出片面的结论。

  2,项羽的信谗多疑之辩

    项羽的信谗多疑大多归于中陈平反间计而失范增以及不信锺离眜。关于这点笔者曾作《千古阴谋——话陈平之反间计兼谈项羽之“有一增而不能用”》认为项羽失范增不是因为信谗多疑,而是项羽范增之前的权利摩擦。至于听到谣言怀疑锺离眜亦属正常,从史记上看“项羽既疑之,使使至汉”(27)也不过是做了些试探工作,锺离眜也未曾有损害。对比刘邦,可以看到刘邦不仅对新来乍到的韩信,陈平抱有怀疑,就算是自己的亲信忠心耿耿的萧何,樊哙亦是有所怀疑。
  
  3,项羽的忘功寻过之辩
  
    忘功寻过的意思就是有功不赏,有过必纠。关于有功不赏曾经在项羽帐下的韩信,陈平都有论述,韩信的汉中论谓刘邦“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092;敝,忍不能予......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28)。陈平亦言:“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29)。刘邦定天下后,曾经探讨楚败汉兴的原因,高起、王陵言:“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30)汉之策士郦生游说田广:“......(项王)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092;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31)
    项羽小气,不肯封赏有功之人而导致人才纷纷外流几成了定论,但是真相如何呢?先是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按功行赏,一口气封了18个王以及两个侯。而对自己的部下英布亦是封为一方之王,如论封赏之大,楚汉期间无过其人。而史记有几个例子亦证明项羽求才若渴,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项王谓周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31)汉定天下后,封侯最高的户数刘泽亦不过万二千户(注解5),项羽对一个敌方御史则开出上将军,三万户无疑是高价了。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32)亦可见项羽求才若渴,为得王陵不惜拿其母亲作人质。另龙且救齐时,“人或说龙且曰‘不如深壁......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33)从这段记载可见项羽亦重战功,可谓有功则赏之,无功则不赏。大约这就是陈平口中的“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同样刘邦亦重军功,早年就推行秦制的二十等爵位,以军功封赏,据《史记·高祖侯者年表》, 刘邦在六年间共封143位功臣侯,并与之剖符盟誓,“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34)。可见在主观上项羽和刘邦相同亦是行使有功则赏的政策。
    关于有过必纠,学者王铭认为:“(项羽)缺乏容人之量,往往小过大罚......”(35)并举了英布的例子。学者周骋亦认为项羽苛察:“殷王司马卬叛楚,项羽派陈平等击降之。不久,司马卬降汉,项羽就要追究上述军事行动的参与者,导致陈平归汉。相形之下,刘邦的部属中有许多人曾反对过他或投降过项羽,均未受追究。”(36)。英布的事情上面以论并不能作为项羽苛察的例子。陈平事例上面也分析过,不仅仅是单纯的未完成任务。从史记上看,项羽手下如龙且,周兰,项佗,司马欣,吕青等人或则亦有败绩,或则反对过项羽或则投降过敌方,也均未受追究。说项羽苛察,寻过亦证据不足。
    楚汉时期,项羽因为不能给人足够的封赏导致人才的外流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亦涉及到整个楚汉的大环境以及利益集团。下面将会具体分析到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不在多言。由上所论,亦可证明人才的流向非是项羽主观不肯给足够的封赏。

  4,项羽的用人唯亲之辩

    项羽的用人唯亲亦是历代研究者公认的楚汉时期人才流向的主因。陈平对刘邦说自己背楚亡汉的原因:“......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37),这段话要具体分析,陈平投靠刘邦,遭到绛侯、灌婴等咸谗,引起刘邦怀疑。自然不能解释背楚亡汉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错,所以才推给项羽这个责任,事实上陈平亦非诸项或项羽妻之昆弟,却得到项羽信任重用。郦生说田广亦是游士一面之辞,当不得真。
    当然项羽军中有大量诸项身居要职是事实,但是用人唯亲却谈不上。项羽本就靠家族起兵,又是接管叔叔项梁的大摊子,军中多诸项以及在很多方面要依靠家族势力是必然的,但是没有证据显示是项羽主观原因。对比刘邦,学者周骋认为刘邦有“任人唯亲倾向”,不过周骋先生却又认为“只不过刘邦的任人唯亲并未影响到刘汉阵营的对敌斗争。在战场上,基本上还是做到了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而是用赏以厚爵的方式来落实这种偏爱......因此,刘邦的任人唯亲,还没有如项羽般到了感情用事的地步......”(38)。周骋先生对刘邦的任人唯亲倾向认识深刻,但是显然对项羽有片面之言。刘邦的情况和项羽不同,早年刘邦靠丰沛故人集团起家,亦是用人“唯故”。张良亦言“(刘邦)所封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39),据学者夏增民统计“初置18侯中,刘邦起事的基地——丰沛砀地区的人员占了11个,而余下的几乎全部与这三角地带邻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侯年表》中载147侯,籍贯在丰沛砀三地的51人,占了1/3强。”(40)事实上51人并未统计因外戚而封侯者。周骋先生言刘邦“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不是用委以重任”也非实情,如“代王刘仲弃国亡,自归雒阳,废以为合阳侯”(41),可见用能力不足者委以重任刘邦亦有之。再如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都是把亲爱委以重任的例子,其中卢绾后来背叛,刘贾,刘交平英布叛乱时明显能力不足。学者刘敏经过深入研究,得出刘邦不仅功封,并且封亲的结论“代秦而兴的汉,虽承秦制,但有变通,不仅功封,而且亲封,从汉初“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卷一四,《诸侯王表》第二),此后历代皇帝封皇子为王,封王子为侯,体现的均是亲亲而封的原则,这不是秦制,而是承继周制。”(42)。
    由此分析,项羽刘邦都有任人唯亲的倾向,但是都非主观,而有其必要性。用项羽任人唯亲来解释楚汉时期的人才流向亦是不通。

5,项羽取人以亲以尊之辩

    学者王铭在其文中对项羽种种用人失误作了个探讨,认为项羽和刘邦抱有不同的人才观,项羽取人以亲以尊,形成亲亲尊尊的人才观;刘邦取人以实以贤,形成尚贤任能的人才观,并得出“判别人才的标准和人才观的正确与否,是刘,项用人得失的根源。”其根据就是项羽出身贵族,刘邦出身贫寒,像韩信,陈平这样不得项羽所用的都是出身贫寒。
  上面曾经分析到韩信,陈平在项羽那里并非不得重用,相反不论是出身贫寒的刘邦早期与项羽共事,就是英布等手下亦是出身贫贱,亦未见其不用或不屑。史记记载项羽“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又有“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43),可见项羽不屑贫贱,取人以亲以尊并不能成立。
    另有学者(如邱永明)认为项羽好苛礼,不能得有才却贪利无耻者归附。证据就是汉三年,项羽急攻刘邦於荥阳城,刘邦问策于陈平,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考察陈平这番说辞,更多的是把项羽恭敬爱人能得廉节好礼者视为优势而无贬抑的意思。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却是有其客观原因,非是主观。所以项羽好苛礼而导致人才外流也没有证据。

    总上所论,历代研究者把楚汉人才流向的根源视为项羽,刘邦的主观用人态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矛盾性,简单性,无助于历史真相的研究与探讨。


                                 三:楚汉人才流向根源之探微


    楚汉时期人才背楚亡汉是个普遍的现象,亦是导致楚灭汉兴的主要原因,应该受到应用的重视。而前人把其归于项,刘的用人态度亦难以解释这个普遍的现象。如果从当时的天下大势以及集团背景或可一管而窥豹。

    1,天下大势决定了人才的流向

    汉元年十二月,项羽带领各路诸侯入关,杀子婴,灭秦宗室。当时摆在项羽面前的是如何利益分配的问题。显然称帝是下下之策,当时天下地盘为旧诸侯的势力所盘踞,经过三年灭秦时间又涌现出无数新兴势力,在这个新旧势力盘根错节,项羽又缺乏足够的力量可以控制新旧诸侯时,如何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压制对自己不利的力量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项羽虽然为诸侯从长(44),具有一定的支配权,但是利益的分配中总是有失势者不满。项羽实行的是分封制度,也就是在承认各个势力所已有的权益下尽量削弱他们。比如把关中之地一分为三,齐地一分为三等。自己却尽收旧楚势力,改称西楚,并收其四周的战略要地,如东魏之地,如旧韩之地(注解6)。
    无论项羽怎么分封,总会有人不满意。没有封到的则怨恨之,如齐王田荣,彭越等人。封到但嫌少者亦恨之,如英布,陈余等。这些人势必要和刘邦联合起来反对项羽。而封到又受到厚遇者亦不会感激之,本来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地盘势力,和项羽没有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挂钩,只会随风倒,谁势大,则投靠谁,万不会对项羽鼎立支持。而项羽楚地之强大亦受诸侯所忌,联合刘邦对抗项羽也是必然之势。当时很多人亦看穿了此点,如随何游说英布:“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彊,適足以致天下之兵耳。”(45)。
    灭秦后,项羽主宰天下,分封诸侯,为天下共主。虽然利用这种权利可以增强自己,削弱对方。但是接下来势必被不满足现状大大小小的野心家所嫉恨,这些人希望得到封地,其结果必然是汇聚在代表挑战现状的刘邦集团的身边,背离代表了维持现状的项羽集团。如张良对刘邦语:“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46);韩信亦云:“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47)。学者汪梦川认为“刘邦最终得定天下,人多以为缘于其善于用人,其实未必如此......所以当时的人依附刘邦,真正的原因完全是他们自身强烈的功利心态,为谁所用的关键是他们在谁那里能够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不是因为谁的人格感召。”(48)。这种状况与主观的用人态度无关,而是由当时的现状所决定的。
    项羽在分封天下后,就处于尴尬的地步。一,是可分配的利益分封完毕,得不到封地及利益者自然希望打倒项羽重新瓜分天下,得到封地利益者亦因不能再得到更多好处而希望可以跟随刘邦获得更多好处。二,西楚的强大亦遭到各路诸侯忌讳,联合刘邦抗衡项羽是早期诸侯的共识。三,身为天下共主,代表现状的维护者。不满现状的利益追求者,野心家极力想打破这个现状重新分配利益,而刘邦则是挑战现状的最强有力者。
    总上所论,楚汉人才的流向是由天下大势所决定,而非主观的用人态度。

    2,集团背景决定了人才的流向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项羽和刘邦集团。楚汉战争中的汉集团是以刘邦为中心的丰沛故人集团,学者夏增民指出“丰沛故人集团是籍贯在刘邦早年活动频繁、颇有影响的丰、沛、砀及其附近地区(大致在今鲁西南、皖东北、苏北地区),并且与刘邦关系密切的一个人物群体。秦末,刘邦为泗水(在今江苏沛县东)亭长时,这个集团已经初具规模,在彼此的频繁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利益关联和心理投合,这构成他们事业的基础,因此,在未起事前,它就作为一个以刘邦为中心、相互之间有归同趋向的帮派出现了......丰沛故人集团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对整个刘邦军事集团起着凝聚作用,是刘邦集团势力的实力核心。在战争中,战事翻覆,胜负无常,但无论成败,丰沛故人集团始终跟随刘邦,维持着这支队伍的基本稳定......”(49)。通过丰沛故人集团不论是刘邦刚起义时,还是在景驹,项梁,怀王帐下以及到汉中为王,这个集团始终是个利益丝丝相扣,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严密组织,不但敌方难以分化收买,就是开辟远方战线,这些人始终对刘邦一人效忠并担任监视其他异己势力的重任。这个坚固的丰沛故人集团,在楚汉战争中,始终与项羽周旋到底,无论项羽利诱,还是威逼都无济于事。
    项羽的集团相比刘邦来说就复杂了,可以追溯到项梁时代。项梁项羽起兵靠的是家族势力和吴中子弟兵,经过几番战争和合并,项梁建立一个以旧楚为旗号的统一战线,其中有项氏家族势力,如项羽,项伯,项它等;有旧楚故老集团,如楚怀王,宋义(注解7)等;有农民起义势力,如吕青,吕臣的苍头军,英布,蒲将军等;有地方势力,如刘邦,吴芮,陈婴等;有其他各类势力,如旧魏势力,越人集团等等。可以说完全是个大杂烩的松散联盟集团。果然项梁身死后,旧楚集团立刻跳出来夺权,学者罗新指出:“抑制项羽,劝怀王不遣项羽入关的,是所谓‘怀王诸老将’。这些无名老将,未见有何征伐功绩,但能影响怀王,就因为他们与旧楚政权的关系。项梁死后,对这些老将来说,当务之急是控制项羽,掌握军队。宋义以楚国故人身份为卿子冠军,率领楚军,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50)。项羽在灭秦分封诸侯后,首先解决的就是这些旧楚集团。当时项羽挟灭秦之功,诸侯从长之势,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旧楚集团(注解8)。解决旧楚集团,并不能解决集团的根本问题,此时项羽建立的西楚王国内部势力盘根错节,矛盾重重,各个势力的利益都需要考虑,而项羽尚未整顿好内部,外战又爆发。先是近邻之地的齐赵和盘踞西楚内部的彭越建立反项联盟,再是刘邦等人趁火打劫。项羽终其一生一直处于四处平乱的境地。
    总上所论,刘邦丰沛故人集团的严密性比项羽的松散西楚集团更容易吸引人才。

   3,西楚集团的内部矛盾决定了人才的外流
   
    西楚集团的内部矛盾第一个体现在项氏与旧楚集团的斗争,旧楚集团的权利斗争失败无疑导致旧楚集团,亲旧楚集团的残余势力倒向刘邦这边。这里有史可考的有汉初十八大功侯之陈武在汉二年十月入汉(51),从时间上推断陈武亦是因为旧楚集团的覆灭而失势导致背楚亡汉。
    旧楚集团的覆灭并没有使西楚内部矛盾有所缓和,新的矛盾又产生了。这次是项羽的项氏集团内部的矛盾,世人都以为同为项氏应该利益息息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项羽更是重用项氏,很难想象项氏会因为内部矛盾而投靠刘邦。但是事实俱在,项伯早在鸿门宴就和刘邦约为婚姻,对刘邦百般维护(52),后来又接受张良贿赂,为刘邦请汉中地(53)。楚汉时期屡为刘邦谋(注解9),后被刘邦封为射阳侯,功表中排14位(注解10)。其实在项梁死后,项氏缺乏一个足够威望和才能足以统率项氏家族的领袖。在旧楚集团的压制下,项氏尚能团结在才能出众的项羽帐下,但是大局以定下,辈分高于项羽的项伯,在项梁时代就独当一面的项它是否服从项羽是个问题。显然这些项氏是因为内部的派系为刘邦所用,项伯在西楚作为左伊位高权重犹勾结外人,显然出自于内部争权夺利,欲挟外敌以自重,而项庄听范增之言欲杀刘邦丝毫不给项伯面子亦显示项氏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学者张正明指出“族权与王权又对立又统一,构成了楚国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主要矛盾。就王权来说,对族权是务必严加控驭的。当族权与王权协调时,它是王权的肱股,族长奉职于庙堂,族兵效死于疆场。反之,当族权与王权敌对时,它就是王权的祸患,族长可能成为政变的主谋,族兵则可能成为叛军的主力了。”(54)。由此可见项氏的内部纷争亦是人才外流的一个原因。有史可考的尚有项襄,在汉二年,曹参攻定陶时投靠了刘邦,被刘邦封为桃侯,并赐姓刘,其子刘舍还在景帝时为丞相(55)。除此外尚有“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56)。
     总上所论,西楚集团的内部矛盾亦是导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4,西楚集团的内部松散决定了人才的外流
   
    项羽驱逐怀王后建立西楚王国,西楚王国从建立起内部就纷乱不止,派系繁多,势力盘根错节。所以项羽的西楚王国冒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几乎都是靠项羽一人硬撑下来,这点鲜明的对比就是楚汉期间的胜利几乎都是项羽亲征的结果,而其他战场不是战败就是投降,这里除了项羽的个人能力外,内部的松散亦是很大的原因。
    首先,项羽在西楚建制方面,亦有其恢复旧楚制度的一面,亦有适应新制度的一面,学者卜宪群指出“楚汉之际楚制的复活与楚旧制相比也略有变化......项氏还设郎中,都尉,司马,将军,上将军,郡长等......项氏的分封制当为楚旧封君制的扩大化,可视为一种新楚制。”(57)。项羽恢复旧楚制显然有拉拢旧楚势力以及地方势力的意图,而采用新制度则是为适应新的局势来加强中央集权,典型的例子是在西楚王国采用郡县制度。从西楚的建立开始项羽就在走钢丝,在新旧势力之前徘徊。连接不断外部的战争也使得他无法完成一个由松散集团到强力集团的转变。
    我们来看项羽建立西楚王国后重要的官职安排:令伊(楚官,相当于宰相)灵常,右令伊项伯,左令伊吕青,柱国(楚官。相当于总理大臣)陈婴,柱国项佗(后期任),大司马(相当于军事总长)龙且,大司马周殷(后期任),大司马曹咎(后期任)(注解11)。看西楚重要职务的安排,亦见西楚内部的繁杂,陈平曾指出“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锺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58),西楚人才的关键问题被陈平看的一清二楚,项羽缺少骨鲠之臣,所以陈平的用金子收买分化西楚君臣之策才可以有效进行。身居西楚高位的大多是各个派系势力的代表。八个西楚重臣,只有三个大司马是项羽的心腹,令伊灵常不知其何来历,从姓氏灵或是地方势力的代表(注解12);项伯,项佗亦是项氏家族各个势力的代表(注解13);吕青,陈婴是起义军元老。从结局看除了龙且,曹咎战死,其他六位后来皆投靠了刘邦,从这可以看出西楚王国内部四分五裂,各有势力,没有多少向心力凝聚力可言。
    西楚内部上层存在派系纷争,同样下基层地方势力亦是异常庞大。楚汉战争期间,多数地方势力参与战争,如萧公角抗彭越,被彭越所杀(59);楚将军薛公于东阿被彭越所杀(60);柘公王武等人(注解14)投降刘邦,又反,被曹参;灌婴击破;留公救齐亦被击破(61);楚将公杲在鲁北被灌婴击破(62);项羽使薛公、郯公复定淮北,郯公在下邳被灌婴击破,薛公被杀(63);终公守成皋,被刘邦所破(64)等等。楚制度中公者即为县令(注解15),以上所叙述的诸公未见其功绩,却在楚汉战争中或处于战事之关键或属于重要之角色,估计是地方势力,项羽不得不在一定的时候所依靠他们,而他们或是能力不足或是随风倒,亦可证实西楚国内部基层之松散。
    西楚王国内部集团的松散,使其缺乏足够的向心力,凝聚力,不但对外作战效率低下,而且其内在成员亦无同舟共济的精神,存在胜则挟敌自重,败则各奔东西的局势。由上所论,西楚集团的内部松散亦是导致其人才外流的根源。

   5,刘邦与西楚集团的关系决定了人才的外流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刘邦的丰沛故人集团是个严密的利益性集团,故项羽想分化瓦解刘邦集团难上加难。反之,刘邦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其出身楚集团,和诸多西楚权贵有交情而对其分化瓦解收买。
    典型的如项伯,正是因为张良曾经和其有过命交情被刘邦收买。同样楚汉时期另有两个事例不容忽视,汉二年四月,刘邦兵败彭城,项羽手下大将丁公“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戹哉!”於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65)。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宁陵侯吕臣的功劳有一项:“为上解随马”(66),学者周骋怀疑其人就是苍头军领袖吕臣,因为“所谓解追兵,无非是与追击者套交情,而能如此者,肯定是大有面子之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此面子者,也只有陈胜、楚怀王的老臣吕臣能办到。”(67)。从这个两个例子看,刘邦和西楚集团内部权贵有藕断丝连之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多次在自己危机时救命,而西楚内部集团的松散亦使这些西楚权贵们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两方之间的交情,甚至刘邦战败时,不少刘邦的将士暂时寄居在项羽那里,转而又投奔回来(注解16)。而项羽势弱时,这些人凭借和刘邦的老交情或恩惠又重新转变立场,改做刘邦之臣,可谓是万全之策。
    由此可见,刘邦出身于楚集团,与西楚集团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使得刘项就算对立,其属下依然保持相当的友好关系,而人才流动亦是墙头草的生存之道。

    总上所论,天下大势,集团背景是楚汉时期人才背楚亡汉的主要根源,而把它简单的归结于主观用人,失之浅薄。

                  
                             四:刘,项用人优劣之探讨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断定楚汉时期人才背楚亡汉主要是客观局势所左右,在主观上刘,项都是求才若渴,欲收天下之英才为己所用。虽然两人都有用人才的主观意愿,但是是否在实际用人方法上策略上有所优劣呢?我们来具体探讨这个问题。
    在楚汉时期,刘,项的用人方法一致公认的是刘邦慢而少礼,但是能饶人以爵邑;项羽恭敬爱人,但是不能给人以利。后世把这种现象当成项羽小气或刚愎自用。由上面论述可知,项羽“行功爵邑,重之”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人小气或妒忌贤能,而是有客观形式所决定。如果把这个当成用人的方法略显浅薄。

    1,项羽的用人手段

    关于项羽的用人手段,由于史料的缺失以致历代研究者都没有涉足这个课题。从零散的历史资料或可以勾勒项羽的用人手段。早期,项羽叔父项梁在吴中阴以兵法收罗人才,项羽亦参与之“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68)。这里项梁阴以兵法不知道其何手段,想必有一套用人方法,项羽以后的人才运用上必然受其影响。项羽出身军事世家,又以带兵起义出身,项羽早期的用人经历都以军事带兵有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韩信语);“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随何语)。项羽早期的用人主要体现在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力量,由此项羽军也显示强大的战斗力,史记多次有项羽出现而汉军畏惧逃走的描写,亦证明项羽在当时具有偶像般巨大精神作用,一致项羽死后,鲁地不下“(刘邦)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69)。
    仅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在早期军事领域中项羽是无敌的,但是随着项羽由军事家转变为独霸一方的领袖是不够的。项羽成为政治家时在用人上不但保留了军事上与士卒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作风,而且增加了不少政治权谋的手段。这种转变是从巨鹿战后开始的,项羽利用灭王离军的威势震撼诸侯,又以章邯的威胁整顿诸侯,最后用分封来打动诸侯,把诸侯牢牢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对章邯项羽也显示恩威并用的手段,先是武力打击,再是许诺封王,“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70),可见这种手段的有效。
    后世都认为项羽刚愎自用或自持勇武不屑于用人才,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范增被项羽尊为亚父,韩信,陈平都是项羽亲自提拔,对王陵等人的拉拢可见项羽相当重视人才。至于有人以项羽亲征胜利,不亲征则失败认为项羽个人能力强而不重视人才,这种说法是没有看到西楚内部势力的纷乱而导致项羽无法尽用人才的尴尬。
    恭敬爱人,礼贤下士一直是项羽用人的核心思想,这种核心思想使得“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陈平语),使得敌方亦赞叹其“仁而爱人”(高起、王陵语)。这种核心思想是个性使然还是家庭熏陶(注解17)不得而知,或两者皆用。后世或有看到项羽这种核心思想,但是忽视项羽用人权谋的一面。以远者近之,贱者贵之,这种传统权谋之术收诸侯以为己用;以权利平衡来维持西楚王国的内部矛盾;甚至还以他人之军为我所用(注解18)。由于史料的缺失,对项羽的总体用人手段亦是很难一窥全豹。
     
     2,项羽的用人缺失
   
    无可玮言,项羽在用人上亦有很多缺陷。下面根据有限史料来探讨项羽用人的失误。
    第一缺陷是不善于用小人。陈平曾指出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多不归附项羽,估计除了得不到封爵行赏外,主要还是项羽不善用小人。鸿门宴前刘邦左司马曹无伤眼见刘邦将为覆灭,暗中通信项羽,以求封赏。虽然曹无伤是典型的小人,但是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内线。但是项羽显然不屑用这等小人,轻易就卖给了刘邦(71)。
    第二缺陷是个人能力太强,不能发挥属下的独立性。灭秦战争及楚汉战争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在项羽的帐下将领基本都是屡战屡胜;而失去项羽的统率,几乎都是屡战屡败。典型的如英布在巨鹿之战英勇无比,但是后来背叛项羽轻易就被击败。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项羽个人能力太强,而且也不注重培养手下独当一面的能力,以致手下对其有严重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项羽对其士兵的巨大精神力量使得其他人无法有效的用来独当一面,可以说项羽的军队被项羽培养成失去项羽就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虽然在军事上项羽是无敌的,但是显然达到这样的形式,显然不利于属下的培养。韩信亡楚归汉,很大程度上亦是在楚营得不到发挥的缘故。
     第三缺陷是不能全面的用一切手段拉拢人才。学者阎盛国总结刘项在劝降方面的优劣认为“(一)刘邦的劝降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项羽劝降是被动的,消极的。(二)刘邦‘降城即以侯其将’;项羽以人质威胁。(三)刘邦对待投降的将士优礼有加,破格提拔任用;项羽大肆杀戮,很少利用”(72),虽然其总结有不少片面之处,不过却指出一个很关键的地方。项羽相比刘邦,多是运用战争手段,而没有充分发挥劝降,收买,拉拢等多方面手段。

   3。刘邦的用人手段
   
    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善于用人著称,大多研究者都是从刘邦用人的态度研究,得出刘邦虚己听人,能够纳谏,放手用人,赏不移时,用人唯贤,取人以实以贤。这些主观的用人意愿实际上项羽刘邦皆在伯仲之间。这里来探讨下刘邦的用人手段。
    刘邦的出身和经历对其用人的手段有重大的影响。刘邦早年是属于黑社会流氓分子,结交官吏豪强,还曾跟从“恐怖分子”张耳游(73),后来为秦的基层干部。可以说基层官场和黑社会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刘邦在未曾起义的时候就表现出老谋深算,善于利用人的手段。“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73)。
    起义后。刘邦投靠各方势力,但是一直保持着一个小集团的独立性以及多方面收揽人才扩大集团的实力。灭秦期间刘邦对各方势力收买,欺骗,瓦解,武力攻取等各个手段并用得到大量兵力人才,到关中又约法三章,以收买秦人之心,鸿门宴前,刘邦已经汇聚10万大军。楚汉战争期间更是把这种手段运用的炉火纯青,几乎瓦解了项羽的全部势力。
    刘邦对人才的运用并非是单方面的收拢利用,而是利用加控制。楚汉时期各个势力如墙头草,根据不同的利益随风倒,而就算是自己的亲信也难保不会背叛自己。刘邦在控制这些人才方面煞费苦心。刘邦对人才的运用有如下原则:一,大量任用,只要有才能的人,均放手使用,使其有发挥的余地,如韩信,陈平,俪生,英布;二,时刻警惕,对有可能坐大威胁自己地位的人,刘邦时时刻刻都保持高度警惕,时刻加以控制。如怀疑萧何,多次收韩信兵权。三,在各大同盟势力安排自己的亲信加以制衡,如在彭越势力安插亲信俪商,派刘贾协助彭越作战,明则帮助彭越,实则控制彭越,又如韩信带兵打仗一直有自己亲信曹参部跟从,而韩信副手有自己亲信孔将军,费将军担任。四,建立以自己丰沛故人集团为中心的政权,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就确定了以丰沛故人集团为核心的政权,汉朝最重要的职务三公基本都是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所担任。
    经过刘邦的种种努力,这些人才终为其牢牢的控制,使墙头草们再难随风倒。

   4,刘邦的用人缺失
   
    历代研究者多称赞刘邦善于用人,其实刘邦的用人缺陷亦是不少。总结起来大概有两处。
    第一缺陷是慢而少礼。陈平曾指出士廉节者多不归附刘邦。从历史根源上看,刘邦向来流氓作风,早期即“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74),这种慢而少礼的态度曾经使不少人才不愿意归附,如魏王豹“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75),甚至引发刺杀案,贯高、赵午等十馀人“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76)。
    刘邦的慢而少礼在当时是公认的陋习,如萧何语“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77);如四老语刘邦“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78)。
    刘邦的慢而少礼无疑也给自己带来人才不愿意归附等多种麻烦。
    第二缺陷是多疑猜忌。关于信谗多疑,在有些方面可以使刘邦提高警惕,防止君权外泻。但是也带来不好的影响,如刘邦无端怀疑萧何,造成君臣纠纷;如刘邦因为陈豨宾客盛甚而起疑心,造成陈豨背叛;如因为刘邦的猜疑使得英布韩王信,卢绾都纷纷背叛,甚至临死之前欲杀连襟樊哙。刘邦的多疑猜忌也使得刘邦终生都处在平叛之中而不得安生,导致刘邦的手下纷纷背叛。

  5,刘,项的用人优劣之比较
  
    楚汉期间,刘邦,项羽双雄并立,使得整个楚汉期间的人才流向实际上也是刘项之间的人才竞争。所以有必要比较其用人优劣。
    两人在用人都有优势的一面和劣势的一面,刘邦优势的一面体现在比项羽更老辣,更懂的人心需求,通达人情世故,并且善于驱使驾御人才为己所用,多方面的利用一切办法拉拢利用人才。刘邦也善于给人才发挥的空间,并对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刘邦劣势的一面体现在慢而少礼,多疑猜忌,使得不少贤能之士,好礼之士,道德高尚者,清谈名流者不肯效劳,而猜疑亦使其手下离心背德。
    项羽优势的一面体现在比刘邦更具有人格魅力的感召,使得众多将领以及普通士卒皆效之死力,在战争上无往不利。项羽的个人能力也让敌我双方信服,其略施恩惠就能做到恩威并用,使其归附人才死心塌地。另项羽恭敬爱人,礼贤下士更是得贤能好礼,品格优良的廉节之士的效劳。项羽劣势的一面体现在不能发挥属下的独立性,不能全面利用拉拢人才。这样就使得很多人才流失到敌人那边,水至清则无鱼。而其个人能力太强,事事亲躬又使属下对其严重依赖,无法独当一面。
    楚汉时期,刘项的用人手段各有优劣,各有其称赞的一面,亦有其不足的一面。总体说来刘邦的老谋世故略胜项羽的血气方刚,最大的利用了人才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竭制了人才对自己不利的一面。


                                五:结论
   
    整体而论,楚汉时期人才的背楚亡汉其决定于当时的客观局势,无论其表现在项羽不肯封爵行赏还是表现在项羽不肯用效,甚至项羽用人唯亲,其根本所在不是因为项羽小气,刘邦大方。而是在于天下大势决定项羽已经无地可封,无爵可授;在于西楚内部的派系势力使得权贵势力位于高位,地方势力把持基层,使得项羽无法重用心腹,提拔贤才;在于刘邦与西楚权贵的老交情以及西楚内部权贵的内杠,使其勾结外敌,随风摇摆。
    总而言之,楚汉时期人才的背楚亡汉是个普遍的现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前人把其归于领袖的用人态度以及手段而没有从天下大势,实际背景去探求,显得太浅薄,太片面;失之简单化,脸谱化,无助于对历史真相的研究与探索;也难以解释清楚全部资料所隐含的矛盾性,复杂性;更没有理清历史资料的前因后果与人物之前隐含的复杂的关系。放眼整个历史进程来探讨这种人才流向的根源方或则可以借一管而窥全豹。而笔者做的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有识可以给一个更合理,更具体,更全面的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1)(30)(41)(73)史记《高祖本纪》
(2)(12)(31)(52)(56)(59)(60)(68)(69)(70)(71)史记《项羽本纪》
(3)扬雄《法言义疏》
(4)史记《淮阴侯列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5)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兵初起,以卒从项梁,梁死属项羽为郎中,至咸阳亡从入汉,为连敖典客,萧何言为大     将军”
(6)史记《淮阴侯列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7)史记集解张晏曰:“郎中,宿卫执戟之人也。”
(8) 安作璋《秦汉官制史稿》附录之王克奇《论秦汉郎官制度》
(9)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沛公立为汉王,拜婴为郎中,     从入汉中”
(10)(28)(33)(47)(77)史记《淮阴侯列传》
(11)史记《陈丞相世家》“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14)张传玺《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3)(15)(27)(29)(32)(37)(58)史记《陈丞相世家》
(16)(18)史记《黥布列传》随何语:“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讬”
(17)史记《留侯世家》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
(19)(73)(76)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20)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语
(21)(39)(46)(53)(78)史记《留侯世家》
(22)(48)汪梦川《论周秦时代的功利潮 》
(23)赵文润《重评刘邦项羽的成败原因及其是非功过》,《人文杂志》1982年6期
(24)邱永明《刘项用人得失和汉楚战争成败》,《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1期
(25)(35)王铭《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用人》,《苏州大学学报》 1986年3期
(26)蔡伟《千古一宴,尽显英雄本色》,《书屋》二〇〇二年第六期
(31)(74)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4)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36)周骋《解读项羽》
(38)周骋《汉高祖三题》
(40)(49)夏增民《刘邦与其功臣集团关系析论》
(42)刘敏《承袭与变异:秦汉封爵的原则和作用》,《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2年3 期 
(43)(45)史记《黥布列传》随何语
(44)史记《秦始皇本纪》
(50)罗新《从萧曹为相看所谓“汉承秦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5期
(51)(55)(66)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54)张正明《楚国社会性质管窥》,《楚史论丛》初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57)卜宪群《秦制,楚制与汉制》
(61)(62)(63)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64)汉书《高帝纪》
(65)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7)周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释读》
(72)阎盛国《论刘邦,项羽的劝降行为及其对成败的影响》,《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年10月,第18卷第5期
(75)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解,1:项羽本纪中在鸿门宴的时候陈平已经为都尉,而陈平世家中以定殷,项羽派人拜为都尉,似乎陈平没有做过        都尉。但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又言陈平“以故楚都尉”,很可能陈平当时地位稍低于都尉或还没有正式做都尉,       定殷地后,项羽正式拜为都尉,并赏赐金子。
      2: 都尉又称郡尉,一郡之最高军事总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
      3:汉朝建立的时候,张耳已死,其子张敖继承其王。
      4:据史记记载:项羽因为张良从刘邦而迁怒于韩王成,或是项羽欲吞并韩地的借口。但是张良跟韩王成未献一        计,对韩王成的安危丝毫未放在心上,可见身在“韩”营心在“汉”。
      5: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刘泽封侯户数万二千户,而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则记载万一千户,不管是万二千户        还是万一千户都属当时最高户数。
      6:据史记《高祖本纪》“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另史记《魏豹彭越列传》“汉元年,项羽        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於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可见东魏之地被项羽所占。
         据史记《留侯世家》“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另史记《项羽本纪》“乃以故吴令郑        昌为韩王,以距汉。”可见旧韩之地亦被项羽掌握。
      7:荀悦《汉纪》说宋义是旧楚的令尹。就算未必属实,宋义亦是旧楚集团核心人物,以致怀王与其合谋压制项        羽为首的新势力。
      8:旧楚集团统治的楚国亦是个松散集团,被怀王依为左右手的宋义被杀,吕青投靠项羽。其他势力也如陈婴,        吴芮,英布也站在项羽一边。可以算是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旧楚集团。
      9:考项伯在楚汉时期两次行为,一次劝说项羽不杀刘邦之父,二是尽杀英布妻子儿女,使英布和项羽在无缓和        余地。都是有为刘邦而谋的最大嫌疑。
      10:项伯的位次在功臣侯表中缺,但是按司马迁记载的功臣侯表列在第14位,可见其对刘邦的功劳之大。
      11: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灵常以荆令伊汉五年投靠刘邦,不知其何时为西楚二把手的。项伯在鸿门宴为       楚左伊,而吕青投靠刘邦亦是左伊的身份,估计项伯已升至右伊。龙且早在项梁时期亦是大司马,曹咎在守成皋      时为海春侯大司马,前期未见其踪迹,亦是后来所封。周殷亦是后期才出现大司马,故为后期所封。
      12:据《广韵——姓 氏 急 就 篇》“灵氏:齐灵公之后或云宋公子灵围龟之后”而彭城乃战国宋之都城。
      13:不少学者认为项佗,项他,项它乃一人,如果是一人,项佗从项梁时代就独当一面带兵救魏,项羽时代曾经       为魏相,魏步将,后又为西楚柱国兼任砀郡长,后投靠刘邦被封平皋侯。屡败却屡坐高位,亦可能是项氏家族中      一大势力,所以才屡屡被重用。
      14:柘公王武据史记《曹相国世家》《樊郦滕灌列传》记载,其人在刘邦彭城败后,反刘邦,被曹,灌击破。据       史记集解徐广曰:“柘属陈。”陈地又属西楚地,亦应该是项羽手下的县令,刘邦攻来投靠刘邦,刘邦战败又反       刘邦。还有程处,柱天侯,羽婴等人或则情况相同。另有魏公申徒或情况相同或如史记集解张晏所云:“秦将,       降为公,今反。”
      15:《汉书.高帝纪》注孟康曰:楚旧僭称王,其县宰为公。陈涉为楚王,沛公起应涉,故从楚制,称曰公。当      时刘邦只是一县之长,故称公。同理这些诸公都是一县之长
      16: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堂阳侯孙赤“坐守荥阳降楚免,後复来,以郎击籍”。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韩王信“及楚败荥阳,信降楚,已而得亡,复归汉”
      17:项氏之地曾经被鲁国统治几百年,项燕上代很可能就是鲁人。怀王夺项氏军权安慰项羽,给项羽鲁公虚号,       鲁地在项羽死后为项羽守礼,刘邦又以鲁公安葬项羽,亦可见鲁与项氏的关系密切。项羽受鲁风影响亦属正常。
      18:史记载,项羽曾经以陈平带领旧魏之兵进攻殷王司马印。而诸侯之内既有项羽使者,如张耳之项婴;亦有魏       之相项他。可见项羽亦是以他人之军为己所用。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4:13 编辑 ]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3-18 23:48

角度很新颖啊。偶知道yaolei兄一向是力挺项王的,呵呵
作者: 陷陈营亮    时间: 2005-3-21 17:43

再说一个纰漏,关于刘项用韩信的。用人才不是给他一个高位置就可以了,范增位置该高了吧,但是项羽屡次不用其策,他也会告老回乡。项羽把韩信提拔参与决策,但是屡次不用其言,人家是有才之人,当然不愿意留在这。就像现在的领导,提拔一个人当某部门经理,但是不给其权,也用其才,把人家干放在那里,最后人家肯定跳槽。所以项羽知道韩信的才能还不能用,主要还是自己的原因。刘邦用韩信,刘邦并不知道韩信的才能,怎么用呢?后来萧何推荐,刘邦用其为大将,听其“三秦之策”后,更是用其策,袭破章邯,平定关中。《汉书》记载“信复发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间”,说明当时韩信有自己的部队,不是全收集的散兵,而且韩信要没兵权甚至没打过仗但在一战之后就能指挥以前战功赫赫的曹参、灌婴?明显不可能,韩信这个大将是有地位和兵权的,不然《史记》不会花大篇幅来描写对韩信的拜将,并且从诸将对大将位看重的情况来说,不可能这个大将位是只是一个参谋,当时很多将领比如曹参、夏侯婴、樊哙等都早就有参谋的权利,不可能在乎一个参谋位置。所以,韩信这个大将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兵权有地位的。
作者: 陷陈营亮    时间: 2005-3-21 17:49

还有,用人不是给他一个高位置,而是用其策略和用其才华,这样才是用人的根本,项羽给韩信一个空头衔而不用其才能,怎么能叫用人呢?用现在的人力资源学来说,项羽是在浪费人才,所以韩信要走。刘邦在自己不知道人才的情况下,夏侯婴推荐救能升其官,萧何推荐就可以用其为大将。刘邦不但自己发掘人才,从敌人那里获得人才,对手下推荐的人才也看中,所以他可以聚集大量的优秀人才,领导个人的原因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磨灭的。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3-22 12:17



QUOTE:
原帖由陷陈营亮于2005-03-21, 17:43:44发表
再说一个纰漏,关于刘项用韩信的。用人才不是给他一个高位置就可以了,范增位置该高了吧,但是项羽屡次不用其策,他也会告老回乡。项羽把韩信提拔参与决策,但是屡次不用其言,人家是有才之人,当然不愿意留在这。就像现在的领导,提拔一个人当某部门经理,但是不给其权,也用其才,把人家干放在那里,最后人家肯定跳槽。所以项羽知道韩信的才能还不能用,主要还是自己的原因。刘邦用韩信,刘邦并不知道韩信的才能,怎么用呢?后来萧何推荐,刘邦用其为大将,听其“三秦之策”后,更是用其策,袭破章邯,平定关中。《汉书》记载“信复发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间”,说明当时韩信有自己的部队,不是全收集的散兵,而且韩信要没兵权甚至没打过仗但在一战之后就能指挥以前战功赫赫的曹参、灌婴?明显不可能,韩信这个大将是有地位和兵权的,不然《史记》不会花大篇幅来描写对韩信的拜将,并且从诸将对大将位看重的情况来说,不可能这个大将位是只是一个参谋,当时很多将领比如曹参、夏侯婴、樊哙等都早就有参谋的权利,不可能在乎一个参谋位置。所以,韩信这个大将不是徒有虚名,而是有兵权有地位的。

范增有记载的三次出计,项羽听了两次也叫不听?刘邦每个人的意见都听吗?
  关于韩信,史记也没说他出什么计策,你怎么知道项羽该听?
  何况项羽把韩信从小兵提拔到心腹机密,不用他,闲置。你以为项羽的高位多的没人做啊?
  对比刘邦,这么多人都推荐了,刘邦也不用,这是谁的问题。最后拜寒心为大将也是给萧何面子。大将军有什么实权?和太尉一样用则有权不用也没有权,不过是名义上的军事头头。可惜,没有刘邦是实际指挥者,将军只听刘邦的。寒心有什么权?
   早说多少次,寒心三秦之战一点关于他的功绩都没有,不是参谋怎么能解释?三秦之战一个偏将的功绩都有记载,独当一面的将领都有记载。
   为何就不记载韩信?
   要不是韩信运气好,碰上刘邦大败,哪有机会指挥军队?
   你又拿汉书做证据。你怎么不想想对汉史权威者司马迁怎么用“收”,班固误解史记你也拿来当证据?
   登坛拜将,萧何说的明明白白,是因为刘邦根本不当会事,才要这么来。也说明刘邦 根本没有把大将军当会事。登坛拜将不过做作样子。
  其他将领重视是因为别人带兵带出来的,这是提升,有自己的军队在升一级,说明比其他人得势,又不影响权利,当然重视。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3-22 12:20



QUOTE:
原帖由陷陈营亮于2005-03-21, 17:49:48发表
还有,用人不是给他一个高位置,而是用其策略和用其才华,这样才是用人的根本,项羽给韩信一个空头衔而不用其才能,怎么能叫用人呢?用现在的人力资源学来说,项羽是在浪费人才,所以韩信要走。刘邦在自己不知道人才的情况下,夏侯婴推荐救能升其官,萧何推荐就可以用其为大将。刘邦不但自己发掘人才,从敌人那里获得人才,对手下推荐的人才也看中,所以他可以聚集大量的优秀人才,领导个人的原因是非常重要而不可磨灭的。

你怎么知道项羽不用,不用给机密位置干吗?又不是职务高而没有权的空衔。
  郎中是实权派。位置并不高,他的重要是接近君主,参与机密事物。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3-22 12:22



QUOTE: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5-03-21, 18:29:43发表
呵呵,楼主是历史系的?

不是,学通信工程的。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3-25 09:47



QUOTE:
原帖由superzz_0于2005-03-22, 14:18:21发表
这样看来,您真是十分喜欢历史啊,不然不会这么用心写

兴趣而已。做什么事情总要做好吧!
  

对了,怎么砖头这么少啊?材料,分析都没有人质疑吗?
作者: zoe    时间: 2005-6-30 17:42

拜读大作后个人也有些浅见, 谨提出之。

我认为张良不算是背楚亡汉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其实一直都是刘邦的人, 甚至包括韩王成在内,名义上虽是项梁所立, 但实质上应是刘邦的附庸。

史记的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与刘邦相遇后, 就被刘邦封为厩将, 可见已是刘邦的臣子. 而后刘张二人同往见项梁, 之后事件如下:

沛公之薛,见项梁。共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张良所说的”益树党”,真实用意应不是为了项梁树党,而是为了刘邦树党,想必这是他和刘邦拜访项梁之前就商量好的。否则张良既然已是刘邦的厩将,而此时又提议立韩王,又受项梁之命为韩申徒,若此事没有事先与刘邦协议过,岂不是对刘邦既不尊重又无人臣之礼?张良行事当不至于如此。若能顺利占有故韩之地,对刘邦扩展力量自有好处。此外,项羽杀了韩王成后即改立郑昌,借此拒汉。接着刘邦又打败郑昌,改立自己的部将韩王信。可见故韩之地有其战略价值,使得刘项双方都想扶植能亲附自己的人为韩王,以便纳入控制之下。

而后的事件如下: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

这里记载”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刘邦命令韩王留守,还迳自带走张良。这样的语气/行动,俨然刘邦与韩王乃是上下从属关系(韩王如同刘邦的附庸,而不是平等的盟友)。而刘邦助韩攻城,除了想加强双方关系,更可能是想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之前韩地的经略状况不佳,占地屡次被秦军夺回)。


由此推论,刘邦让张良在栈道烧掉之后返回韩国,应不是单纯的返国述职,大概是想让张良与韩王一起从事”敌后工作”的。张良见到项羽时,先说栈道烧了,刘邦已无还心﹔又说齐王田荣反,策动项羽攻齐。以上无非是为了确保刘邦能安全发展势力。或许,刘邦所期望的是:既能消除项羽对刘邦的戒心,又能让韩王成和张良共同经营韩国,以利汉对韩地的控制/合作。
 
学者赖汉屏在"史记评赏"一书中提到:项羽对这一点可能已有所警觉,因此才坚决不放韩王成回国,最后甚至杀了他。至于韩王无功/为了张良而迁怒韩王...等理由,应该只是表面的借口. 要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以及消除韩王成对楚方利益的潜在危害,应该才是项羽杀韩王成的主因。

至于张良在彭城的期间都做些什么事?由于史书未记载,我不便肯定他究竟有没有出计救韩王,或是和项羽交涉对韩王的处置。(反过来设想:项羽显然是为了巩固韩地的控制,安排自己能信任的郑昌为韩王,尤其韩王成依附刘邦的”罪证确凿”,贬为侯也不见得安全可靠, 自当杀之以除后患。要为韩王成求得一命,大概只有”使韩王成宣誓效忠项羽”一途。然而以张良忠于刘邦的立场不可能如此,再说项羽也不傻,怎可能相信这种说辞?)


但若张良当真几个月无所事事,闲散游荡,未免不合情理。我推测此时的张良可能是被囚禁的,或至少是被严加看管的状态。如史记所说: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闲行归汉王。

可知张良是趁隙逃跑的,也可见在此之前应该是被囚或被困的状态。

至于项羽有没有试图”劝降”张良呢?我推测应该是有的。韩王成和张良与刘邦的从属关系,可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既然可杀韩王成,则张良也不应放过。但张良却似乎只被限制行动自由而已,这是为何呢?想来项羽应有收张良为己用的念头,于是便在这段期间设法拉拢他。然而,正如您大作中所说的:张良在起事之初就巧遇刘邦,而后相得甚欢。这么稳固的关系,又怎是其他人能动摇的?因此的确不该怪项羽没有积极拉拢张良,只能说项与张”相逢恨晚”。张刘早已关系深固,难以说动。

至于学者汪梦川说:“显然是因为项羽身边已有一个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却稳固得多。如果在项羽麾下,张良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首先,张良在与项氏阵营初接触(与刘邦同访项梁,谈立楚怀王及立韩王成之事)之前就已成为刘邦部属,项氏阵营(无论是项梁或项羽)并无机会先邀约张良,张良也无机会将刘项双方的人事内幕先加以比较。再者,就算张良在加入刘邦阵营前能有机会得知项氏阵营的人事内幕,则此讯息来源想必是他的好友项伯,如此张良也应可由此得知范增的为人:虽有才能却过于刚烈。这样的人能否与主君常保和谐,不无疑问。(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范增与项羽的摩擦,最后甚至一怒而去)如果张良愿去项氏阵营,则以他的才能,加上他处事言语更为圆融,还有项伯的友好关系,未必不能在项氏阵营受重用。因此,我不认为张良投效刘邦是因为”已有范增,故不欲投项”。反之,张良相当欣赏刘邦(他曾说:”沛公殆天授”),两人言谈相投,或许是吸引张良投效的原因。


无论是在刘邦身边或是在韩王身边,张良实际上都是刘邦的人,而他为刘邦谋画的是统一天下。从他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提议即可知他对世势的看法。而就张良本人的想法,他报韩的志业其实只到复仇灭秦为止,并不包括复建韩国,而灭秦后就致力于辅佐主君一统天下。在留侯世家,他总结自己一生:「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个人所见,张良始终都是刘邦之臣("辅韩" 可视为是为刘邦而为),也许项羽曾经试图拉拢张良,终究还是不能。
作者: yaolei    时间: 2005-6-30 22:18



QUOTE:
原帖由zoe于2005-06-30, 17:42:25发表
拜读大作后个人也有些浅见, 谨提出之。

我认为张良不算是背楚亡汉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其实一直都是刘邦的人, 甚至包括韩王成在内,名义上虽是项梁所立, 但实质上应是刘邦的附庸。

史记的留侯世家所载, 张良与刘邦相遇后, 就被刘邦封为厩将, 可见已是刘邦的臣子. 而后刘张二人同往见项梁, 之后事件如下:

沛公之薛,见项梁。共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颖川。

张良所说的”益树党”,真实用意应不是为了项梁树党,而是为了刘邦树党,想必这是他和刘邦拜访项梁之前就商量好的。否则张良既然已是刘邦的厩将,而此时又提议立韩王,又受项梁之命为韩申徒,若此事没有事先与刘邦协议过,岂不是对刘邦既不尊重又无人臣之礼?张良行事当不至于如此。若能顺利占有故韩之地,对刘邦扩展力量自有好处。此外,项羽杀了韩王成后即改立郑昌,借此拒汉。接着刘邦又打败郑昌,改立自己的部将韩王信。可见故韩之地有其战略价值,使得刘项双方都想扶植能亲附自己的人为韩王,以便纳入控制之下。

而后的事件如下: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下韩十余城,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

这里记载”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与良俱南......”,刘邦命令韩王留守,还迳自带走张良。这样的语气/行动,俨然刘邦与韩王乃是上下从属关系(韩王如同刘邦的附庸,而不是平等的盟友)。而刘邦助韩攻城,除了想加强双方关系,更可能是想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之前韩地的经略状况不佳,占地屡次被秦军夺回)。


由此推论,刘邦让张良在栈道烧掉之后返回韩国,应不是单纯的返国述职,大概是想让张良与韩王一起从事”敌后工作”的。张良见到项羽时,先说栈道烧了,刘邦已无还心﹔又说齐王田荣反,策动项羽攻齐。以上无非是为了确保刘邦能安全发展势力。或许,刘邦所期望的是:既能消除项羽对刘邦的戒心,又能让韩王成和张良共同经营韩国,以利汉对韩地的控制/合作。
 
学者赖汉屏在"史记评赏"一书中提到:项羽对这一点可能已有所警觉,因此才坚决不放韩王成回国,最后甚至杀了他。至于韩王无功/为了张良而迁怒韩王...等理由,应该只是表面的借口. 要确保对韩地的控制,以及消除韩王成对楚方利益的潜在危害,应该才是项羽杀韩王成的主因。

至于张良在彭城的期间都做些什么事?由于史书未记载,我不便肯定他究竟有没有出计救韩王,或是和项羽交涉对韩王的处置。(反过来设想:项羽显然是为了巩固韩地的控制,安排自己能信任的郑昌为韩王,尤其韩王成依附刘邦的”罪证确凿”,贬为侯也不见得安全可靠, 自当杀之以除后患。要为韩王成求得一命,大概只有”使韩王成宣誓效忠项羽”一途。然而以张良忠于刘邦的立场不可能如此,再说项羽也不傻,怎可能相信这种说辞?)


但若张良当真几个月无所事事,闲散游荡,未免不合情理。我推测此时的张良可能是被囚禁的,或至少是被严加看管的状态。如史记所说: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良亡,闲行归汉王。

可知张良是趁隙逃跑的,也可见在此之前应该是被囚或被困的状态。

至于项羽有没有试图”劝降”张良呢?我推测应该是有的。韩王成和张良与刘邦的从属关系,可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既然可杀韩王成,则张良也不应放过。但张良却似乎只被限制行动自由而已,这是为何呢?想来项羽应有收张良为己用的念头,于是便在这段期间设法拉拢他。然而,正如您大作中所说的:张良在起事之初就巧遇刘邦,而后相得甚欢。这么稳固的关系,又怎是其他人能动摇的?因此的确不该怪项羽没有积极拉拢张良,只能说项与张”相逢恨晚”。张刘早已关系深固,难以说动。

至于学者汪梦川说:“显然是因为项羽身边已有一个范增,才智不在他之下而地位却稳固得多。如果在项羽麾下,张良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首先,张良在与项氏阵营初接触(与刘邦同访项梁,谈立楚怀王及立韩王成之事)之前就已成为刘邦部属,项氏阵营(无论是项梁或项羽)并无机会先邀约张良,张良也无机会将刘项双方的人事内幕先加以比较。再者,就算张良在加入刘邦阵营前能有机会得知项氏阵营的人事内幕,则此讯息来源想必是他的好友项伯,如此张良也应可由此得知范增的为人:虽有才能却过于刚烈。这样的人能否与主君常保和谐,不无疑问。(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后来范增与项羽的摩擦,最后甚至一怒而去)如果张良愿去项氏阵营,则以他的才能,加上他处事言语更为圆融,还有项伯的友好关系,未必不能在项氏阵营受重用。因此,我不认为张良投效刘邦是因为”已有范增,故不欲投项”。反之,张良相当欣赏刘邦(他曾说:”沛公殆天授”),两人言谈相投,或许是吸引张良投效的原因。


无论是在刘邦身边或是在韩王身边,张良实际上都是刘邦的人,而他为刘邦谋画的是统一天下。从他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提议即可知他对世势的看法。而就张良本人的想法,他报韩的志业其实只到复仇灭秦为止,并不包括复建韩国,而灭秦后就致力于辅佐主君一统天下。在留侯世家,他总结自己一生:「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个人所见,张良始终都是刘邦之臣("辅韩" 可视为是为刘邦而为),也许项羽曾经试图拉拢张良,终究还是不能。

这位兄弟分析的好。
我也不认为张良是背楚投汉的人。只是为了反驳传统观点,把他算上了。

另外有一点,刘邦攻彭城的时候,张良在刘邦身边。关于张良是写信给项羽的,我猜想很可能是张良根本就没有去彭城,项羽为了控制韩地,杀了韩王成,派人接管韩地。
张良抵挡不住,故投奔刘邦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5-7-1 08:00

看来分封诸王才是项羽失"人才"的主要原因~~~~~~~~~~
作者: 第三帝国    时间: 2005-7-1 21:55

项羽分封诸侯未必就是失败的!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5-7-1 22:07

那是败在哪?楼主分析的有这一条呀~~~~~~~
项羽的分封有问题~~~~~
作者: zoe    时间: 2005-7-3 13:08



QUOTE:
原帖由 yaolei 于 2005-6-30 22:18 发表

这位兄弟分析的好。我也不认为张良是背楚投汉的人。只是为了反驳传统观点,把他算上了。

另外有一点,刘邦攻彭城的时候,张良在刘邦身边。关于张良是写信给项羽的,我猜想很可能是张良根本就没有去彭城,项羽为了控制韩地,杀了韩王成,派人接管韩地。 张良抵挡不住,故投奔刘邦了。

多谢回覆。其实我对您有关项羽的论点是很赞同的,只是不认为张良也是「背楚亡汉」的一员,因此提问。既然您说其实您也不认为如此,则我上次的回文就聊作补充讨论吧。诚如您所说,张良也可能在韩(如您所猜想的状况)。其实,从「返韩述职」到「逃回汉营」这段期间,张良的行动过程如何? 是否曾赴彭城会见项羽与韩王成?历来看过的解释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各种看法皆可接受,也多谢楼主赐教。

其实传统的观点我也认同 - - 虽然刘邦和张良交谊深厚,然而韩王成与刘邦并无关系,遣张良助刘邦只为了还人情而已(刘邦为他攻下韩地十余城)。因此张良乃向项羽解释刘邦烧掉栈道、已无还心,以释项羽之疑,减低对韩王的不满(项羽以韩王遣张良助刘邦一事而归罪韩王,可见项羽对韩王的不满是源自对刘邦的疑忌)。不过,即使从这个观点来看,亦不能说项羽杀韩王成是情绪化的迁怒之举。从之后改立郑昌为韩王以拒汉的行动看来,加强控制韩地的战略考量才是主要因素。

回归您本文的正题,我也认为一般大众以「刚愎自用、多疑、不会用人」……这些类似「道德批判」的用语来论断项羽,从而认定项羽就是因此而败的论点并不尽公允。例如您提到的「西楚集团的内部矛盾」,我认为此论相当精辟。世人通常认为项伯之所以对刘邦百般维护,是因为项伯和张良的友谊/和刘邦的姻亲关系;但我不太认同。仅为了「私谊」,未必能让一个人叛主。诚如您所言:「项伯在西楚作为左伊位高权重犹勾结外人,显然出自于内部争权夺利,欲挟外敌以自重,而项庄听范增之言欲杀刘邦丝毫不给项伯面子亦显示项氏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我相当赞成您的论点。可见西楚集团的内部问题确是项羽的一个人事隐忧。

[ 本帖最后由 fengxv 于 2007-6-22 12:43 编辑 ]
作者: E世飞将    时间: 2008-11-9 13:31

yaolei兄此文看起来像拥项派,
不过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项羽集团杂,刘邦集团同样也是杂。
张良、韩信,陈平也都是先在楚才到汉的呐。
张良、韩信,陈平为什么到汉不到其它国,也很能说明问题的嘛。
项羽不是没机会招人,而是不会留人。
刘邦手下不过樊哙、萧何、曹参,夏侯婴几个将军文臣,比起
项羽手下范增、英布、司马龙且、钟离昧、虞子期,季布、桓楚等,可见楚实力并不差。
作者: 公孙玉    时间: 2010-3-19 22:16

项羽的性格、品德致使他对待犯错人员和俘虏、投降人员鄙视和蔑视,导致部分人材的流失与不返。所以表面上在叛逃人员方面人才流向多为楚至汉。但其实项羽这种性格、品德也致使很多人材为了他至死不渝。

用人项羽刘邦各有所长,双方应五五开,刘邦用人面略广,不足以影响战争胜败。

双方人材的差距没有导致战争胜败的那么大,战争胜败关系政治经济军事方方面面,不能因成王败寇定论一切。

举个貌似不是很适当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败国人材就比战胜国差吗?

楚汉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这个题目太大了
作者: 公孙玉    时间: 2010-3-19 22:20

yaolei兄此文不失偏颇。不以胜败论英雄。双方性格论那段写得极好,同样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能说刘邦用人面略广而已。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0-3-19 23:07

补充说明一点:其他诸侯的水平平庸,见利忘义,也是导致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韩信之所以威胁到项羽,也威胁到刘邦,恰恰就是北方诸侯无能所致)。项羽之才干,明显胜于其他诸侯。项羽军事上的问题是不懂得控制好齐地,齐地乃楚之北大门,关系重要,项羽在打败田荣后,理应将齐地并入西楚版图,留兵将镇守,而不是大肆杀戮,弃之不顾。最后项羽被逼要中分天下,就是因为失去了齐地屏障,受到来自韩信军团的巨大压力。

[ 本帖最后由 三国赤壁周郎 于 2010-3-19 23:09 编辑 ]
作者: E世飞将    时间: 2010-3-20 01:24

说实在的,我还是认为杨文理对此文的评价正确些。

虽然他这人有点爱嘲笑人,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就要承认嘛。
笑笑就笑笑吧,生气就生气下吧。
笑笑开心,生气下就消火吧。
人生还得继续。

再说点实在的,琅琊竟然对轩辕网址等绝缘(屏蔽),这就是琅琊的不对了。

琅琊的杨文理得理不饶人,但人家确实有才。他这人盛气凌人,难免会令人不服气。
我是领略了,想必yaolei兄弟也领略到了吧。

再说一点,本人是广西人,属南方人,但就是和楼主观点有点相反。

琅琊的广翔公人品不错,做事也多。琅琊的都督,我就认识这两位啦,另外就是
姬水客,冒牌。(冒牌应算是轩辕本区的版主吧。)再其次,就没什么交流和印象了。


人生是会变的,道理也有可能会变。

不管你是拥项派也好,还是黑项派也好,
在我们有生之年,估计谁都说服不了谁。
讨论归讨论,漫骂攻击就不要再出现了。
作者: 三国赤壁周郎    时间: 2010-3-20 02:06

据史记记载范增给项羽出计有三次,项羽采用两次

楼主哪三次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