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文鸯武艺天下第一 [打印本页]
作者:
BillyCone 时间: 2005-1-29 12:19
演义:"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尤其那句“鼠辈何不惜命也!”真是酷毙了、帅呆了。
资治通鉴:“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 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纵观整部资治通鉴,具体记述力敌万人者只此一例。
如此气概三国无双,古今一人。
赵云在长坂坡虽然挑了五十多员曹将,但基本是单挑,而且最后还大喊HELP(赵云逃了)。文鸯打了大半夜,又与邓艾大战五十余合(平时定可秒斩邓艾),最后面对数百员魏将群殴(不是单挑),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气概),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魏将们逃了)。
长坂坡曹军只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有五十多员名将?淮南平叛司马师带了四十多万大军,各个时代皆不乏武勇、智谋之士,只不过他们是否有机会建功立业而名垂史册,三国后期能做高官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名门、权贵的后代,但基层军官还是要靠武艺的。所以,追击文鸯的数百员魏将的战斗力绝对要高于长坂坡上五十多员曹将的,更何况赵云是单挑、而文鸯是群殴,赵云狼狈而逃、文鸯从容不迫。谁高谁低还用说吗!资治通鉴与三国演义都是感叹文鸯的生不逢时,犹如汉武帝之叹李广未逢高祖之时。
至于赵云怀里揣个孩子影响了武艺发挥,可不要忘了曹军连续急行军一昼夜,追击三百里,用小猪的话“强弩之末”。
文鸯武艺高于赵云一大截,而吕布只是略高于赵云,所以文鸯的武艺高于吕布。
关兴面对马忠的三百步兵而危急万分,文鸯从容不迫杀退数百员魏将,而且是在连续奋战大半夜和力战邓艾之后,俩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5-1-29 13:11
长坂坡曹军只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有五十多员名将?
长坂坡曹公自将,中军所在,有众多将领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那些名将嘛,就是有“名”的“将”了,没什么值得恭维的。
历代有选拔大臣子弟充近侍和袭萌官爵的习惯,这些哥们大概如是。
甘宁百骑踹营还是和文鸯一战有一拼的,名声和武功嘛,甘宁可是历来有名的。所以,不排除因后期名将凋零,演义特意夸大的可能。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5-1-29 13:57
那么数百名魏将又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兵,几百基层军官大集合?作者疏忽了吧,估计是“精骑”,勉强称为“将”也不是不可以。骑兵的级别本来就高过步兵。
赵云当时又何尝不是打了一夜?
云杀的名将里面,的确可能有近半数的混饭吃的,但是其他则总算是有名有姓的实打实的武将了。小说里面给出名字的而且称为武将的,应该不是混的。即使被强手秒杀,也因为他们碰到了超一流的了。否则过去被赵云秒挑的麴义那厮菜?
文鸯的确是后三国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但是由此说他比赵云高一截,似乎不太合适。
作者:
刘备是奸人 时间: 2005-1-29 13:57
赵云在长板坡单人混战,怀里还藏着个阿斗,在百万军中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视百万曹军如草介.
在汉水杀入重围,左冲右突,也是如入无人之境,那条枪上下飞舞,刺死敌人无数,张合,徐晃心惊胆震,曹军但见"常山赵子龙"旗号无不抱头鼠窜,先救黄忠,后救张著,曹操望见,不觉惊叹,不料当年长板坡英雄还是这般威风,还不厉害吗?混战顶级高手.
单论混战,三国第一.
单论武力,单挑文丑,单挑许禇,列入5虎上将.
文鸯混战厉害,但还没达到赵云水平,我看文鸯如在混战碰到张合,徐晃,随便挑个也可能把文鸯挂了,张合单挑张飞,徐晃单挑关羽,他们两个都是非常危险的人物.
文鸯混战是一流,但还没达到赵云这个顶级水平.
混战厉害还有周泰和"陷阵营"高顺.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9 15:18
长坂坡曹军只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有五十多员名将?
长坂坡曹军可不只五千骑兵。
操教各部下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限一日一夜,赶上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从后面看,曹操的主要将领都到了。
作者:
十年一剑 时间: 2005-1-29 16:40
文鸯没和什么名将交手过所以他武力不能肯定
作者:
倒行逆施 时间: 2005-1-29 16:59
赵子龙在长板坡打的那叫单挑 ??高人指点~~
作者:
〖凤凰〗大帅 时间: 2005-1-29 17:06
就这些哪能说文鸯武功天下第一。
觉得还是赵云厉害。
作者:
读书人 时间: 2005-1-29 17:16
呵连资治通鉴都般来了
不过文鸯武艺的确高,但跟赵云还是没法比较
作者:
宝宝聪 时间: 2005-1-31 16:43
原帖由陶心于2005-01-29, 13:57:19发表
那么数百名魏将又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兵,几百基层军官大集合?作者疏忽了吧,估计是“精骑”,勉强称为“将”也不是不可以。骑兵的级别本来就高过步兵。
比较同意这个看法。个人认为文鸯确实是很猛的,但要是说比赵云强还达不到。关键看这所谓的“百名魏将”到底是什么东东。其实多看演义,了解了作者的行文习惯就不难理解“百名魏将”的含义了。我看的一直都是毛本,比如在木门道射张合一节里就有:“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合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张合只带了5K兵马做先锋,就可以有“百余个部将”,可见作者对“将”的定义还真不高,大约相当于“十夫长”、“百夫长”什么的?说是“精骑”,也不过分。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2 15:29
一百员是如何的将领你怎么知道,三国前期和后期的将领可不一样.
典韦和许禇大战一整天.你叫文鸯来,看他打得过两人中谁.
作者:
江东甘兴霸 时间: 2005-2-3 08:59
那是作者的安排,况且作者是把文鸯间接比做了长坂子龙重现,天下第一云云,又从何而来?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5-2-3 14:07
吹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5-2-4 10:35
后三国时期第一。
作者:
liuwangxizi 时间: 2005-2-4 16:46
原帖由曹操孟德于2005-02-02, 15:29:03发表
一百员是如何的将领你怎么知道,三国前期和后期的将领可不一样.
典韦和许禇大战一整天.你叫文鸯来,看他打得过两人中谁.
后三国比前三国,名将的武力差多了,和典韦、许禇、赵云等差远了。
作者:
菲利普 时间: 2005-2-4 16:59
时期不同,环境不同,不好比较~~
作者:
吕奉先 时间: 2005-2-4 18:05
还是那句话,吕布天下第一,战三英,斗六猛,天下第一无人可代
后三国的武将远不如前三国,文鸯的武力比起赵云来尚有一段限离的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4 20:31
原帖由江东甘兴霸于2005-02-03, 8:59:39发表
那是作者的安排,况且作者是把文鸯间接比做了长坂子龙重现,天下第一云云,又从何而来?
简直没有自己的意见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4 20:32
原帖由菲利普于2005-02-04, 16:59:59发表
时期不同,环境不同,不好比较~~
公言甚是.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4 20:35
那时小说,你怎么知道赵云真的在百万大军中杀进杀出. 七假三真的演义是不可多信的.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4 20:39
原帖由
liuwangxizi于2005-02-04, 16:46:49发表
原帖由曹操孟德于2005-02-02, 15:29:03发表
一百员是如何的将领你怎么知道,三国前期和后期的将领可不一样.
典韦和许禇大战一整天.你叫文鸯来,看他打得过两人中谁.
后三国比前三国,名将的武力差多了,和典韦、许禇、赵云等差远了。
你是支持我还是反对我啊?
作者:
lijun820922 时间: 2005-2-5 15:44
打小兵不算什么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5-2-5 16:15
文鸯武艺天下第一,有可能,不过要等其他名将死光先,随便找一个前期猛将,都可能把他挂了!
作者:
慕容秋 时间: 2005-2-5 22:50
认为随便找一个前期猛将.就能打得过阿鸳的
没道理
说阿鸳一定就强得过赵云 不一定
你说赵云厉害还是杨再兴厉害?
作者:
凌云茶 时间: 2005-2-6 13:37
你拿演习来说的话,庞德先生还部将500呢.
要拿现实来说,排除乱军之中敌人不能集中目标的情况下,千军万马追杀某一个人,而这个人单人在数千敌兵中杀伤100多而去,不大可能的.
作者:
至尊石 时间: 2005-2-6 16:56
将也有偏将和副将
作者:
似水寒 时间: 2005-2-7 13:02
根据时代进步
武艺也会进步
大家都进步了
看起来就大家攻击都变弱了
作者:
曹操孟德 时间: 2005-2-7 21:39
原帖由李寻欢于2005-02-05, 16:15:08发表
文鸯武艺天下第一,有可能,不过要等其他名将死光先,随便找一个前期猛将,都可能把他挂了!
不会太夸张了吧,怎么能是随便呢?他也有一定的强度啊.
作者:
龙宽九段 时间: 2005-2-7 21:45
原帖由吕奉先于2005-02-04, 18:05:38发表
还是那句话,吕布天下第一,战三英,斗六猛,天下第一无人可代
后三国的武将远不如前三国,文鸯的武力比起赵云来尚有一段限离的
剑哥又在臭美了!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5-2-8 16:25
原帖由曹操孟德于2005-02-07, 21:39:57发表
不会太夸张了吧,怎么能是随便呢?他也有一定的强度啊.
晕死,随便找的是“猛将”,你以为是找阿斗啊?起码也是徐晃这种级数才算猛将
作者:
hennessy 时间: 2005-2-18 15:31
原帖由李寻欢于2005-02-08, 16:25:52发表
晕死,随便找的是“猛将”,你以为是找阿斗啊?起码也是徐晃这种级数才算猛将
不对,你以为阿斗是那么好找的啊,倾蜀国之人,亦只一个而已啊。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18 15:53
既是演义中比,就不必牵扯到历史,故通鉴里的章节不能成为证据。
文鸯缺少与顶尖名将单挑的战绩。所谓百员魏将,当都是些路人甲之类的角色。二赵云长阪坡杀的所谓“名将五十”,也是这个水准
作者:
雷动于九天之上 时间: 2005-2-18 16:06
后三国时期,离开了以前的绝对乱世,感觉单挑的作用大大减小了。以前你挑落个名将,主帅再鞭梢一指,这仗就赢了80%,现在不行了,文鸯生不逢时啊!
作者:
251592795 时间: 2007-7-30 17:53
文鸳武力很高的不然书上也不会说可比子龙当年
作者:
青面兽杨志 时间: 2007-7-31 07:45
原帖由 251592795 于 2007-7-30 17:53 发表
文鸳武力很高的不然书上也不会说可比子龙当年
但跟赵云相比 却差多了 打百将 名字都没个 统领100人一类就可以算将了
作者:
半边莲 时间: 2007-7-31 10:16
关公战秦琼么?
他和赵、吕怎么比?
作者:
jxst539246 时间: 2007-8-1 18:33
如果我没记错,邓艾战平文鸯,邓艾战平姜维,姜维战平晚年赵云,你认为文鸯能在青年时的赵云战平吗?
作者:
凑巧的经过 时间: 2007-8-1 22:24
一看完就知道是正史和演义结合的。三国后期的武将整体实力比前期强吗?地形是否有用,再怎么算文鹫也还是有几个帮手的。难道长坂坡时曹操的将领是一个一个过来给赵云秒的?曹操到第是多少兵力有人给出确实的史料吗?这些都还是猜测楼主直接当史料用了,在下我实在不愿苟同。望楼主下次的帖能让人更加信服。还有就是赵云跑了,你知道赵云战斗了多久?夜里失散第二天还在军中搜寻这又该怎么算。。。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7-8-2 01:27
三国演义写到后面就有点神经了。。。所以文鸯的武力被过分夸张了,跟吕关许典张他们一点都没有可比性
作者:
zhonghd12 时间: 2007-8-4 11:07
前三国肯定是吕布 后三国是文鸯 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要排名 没法排
作者:
bystander1 时间: 2007-8-4 16:57
文鸯要是到三国前去 比武力连前10都排不进 有什么资格说第一
作者:
高宠之恨 时间: 2007-8-6 15:53
形而上学的错误...怎么能这么比....
作者:
万里云烟 时间: 2007-8-7 13:52
文鸳在他那个时代确实是天下第一!
别说骑兵,一人打一百个步兵也不好打呀,能在战场上左冲右突的人不多。想象一下,一百把刀,每三把劈你一下挡住,也要挡30多下……更别说还要杀回去了!
赵云在长坂是一个人偷偷摸摸的以救人为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闪,而且还有免箭符俯身!甘宁打得是一个突然,而且一百多骑兵一个冲锋突进休整中的步兵营寨,能退出来也可以理解。文鸳的正面交锋是赵、甘所不能比的。
作者:
yunn9055 时间: 2007-8-7 16:50
最喜欢赵云和文鸯!
作者:
yunn9055 时间: 2007-8-7 16:53
最喜欢赵云和文鸯!
赵云和文鸯天下并列第一!



作者:
无势 时间: 2007-8-12 14:56
文鸯和邓艾差不多.体力加分....邓艾和姜维差不多.....姜维和邓忠差不多......邓忠+师不敌诸葛尚.
姜维不如魏延......魏延不如庞德...庞德和关平差不多......
同理可证...文鸯功力最多不多等于关平.....哈哈哈哈
作者:
青面兽杨志 时间: 2007-8-12 16:12
庞德和关平差不多,有没有搞错,庞德根关羽大战那么久
关平算什么,比庞德差不少 再说,姜帅不如胃炎,为什么?
文鸯比邓艾强了不少咯 文鸯实力大于关平,
作者:
无势 时间: 2007-8-12 20:08
楼上这位..庞德战关平有明显的胜势么????战魏延倒是有过一次明显胜势.不要太小看了关平,此人在演义里可是算得上一把好手了.
姜维的武力不如魏延这个问题还用得着我来说么???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8-15 10:47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12 20:08 发表
楼上这位..庞德战关平有明显的胜势么????战魏延倒是有过一次明显胜势.不要太小看了关平,此人在演义里可是算得上一把好手了.
姜维的武力不如魏延这个问题还用得着我来说么???
姜维在书里并未明确表明和魏的高下如何。但对老赵云,至少是平手(有人是判断有优势,当然有战场因素和作者吹捧因素)。
我个人认为姜维的勇武要超过魏延。只不过长期做幕僚。没有到用武的时候。
文鸯是勇武第一,不过是后期的,跟前期无法比较。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7-8-15 10:50 编辑 ]
作者:
icancry 时间: 2007-8-15 13:40
挨个抓过来,让他们单条
作者:
无势 时间: 2007-8-15 15:27
姜维要是超过魏延了。。。诸葛亮也不会由得魏延嚣张了。
死后也不至于让马岱伏杀魏延了。在没知道诸葛亮的遗计之前,姜维明明兵多将广还不敢和魏延打。
作者:
isamu2004 时间: 2007-8-15 17:32
怎么把吕布给忘了,跟小强比我觉得文鸳还差太多了.再说天下第一我是不敢苟同,明朝那个疯子朱能也够猛吧
作者:
ccca 时间: 2007-8-17 20:52
让姜维和文鸯打打看,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嫩. 跟何况前期的猛将呢?
作者:
蝎子皇 时间: 2007-8-19 07:39
同意楼主的说法...赵云感觉上,不如文鸯...
吕布也就不好说了...
文鸯若是在前期,我想应该是典韦这些人同级的
但楼上面说的,姜维不如魏延,那可不一定了...
姜维的武力,体现在于技术...
作者:
枫月 时间: 2007-8-19 23:01
姜维此人 武技略逊于文 有统帅之才,这一点是文鸯所根本不能比的。
至于赵云,在长坂坡,赵云深怀弱子,那叫突围,根本无心恋战,怎么叫打?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7-8-19 23:35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15 15:27 发表
姜维要是超过魏延了。。。诸葛亮也不会由得魏延嚣张了。
死后也不至于让马岱伏杀魏延了。在没知道诸葛亮的遗计之前,姜维明明兵多将广还不敢和魏延打。
晕,演义体喜欢这么写。而且姜在七星灯灭欲斩魏延。
本来诸葛就留了后着愿意退就退,不愿意退再有办法,只能证明姜单挑不在魏之上,不说明什么。
魏延后期虽然猛,战例还是缺乏说服力。
蜀汉方面后期最猛的应该是诸葛尚。另外傅佥略在姜维之下。
作者:
东吴都督 时间: 2007-8-30 16:54
个人眼中有各自喜爱的武将,无谓第一
作者:
蝎子皇 时间: 2007-8-31 12:50
不派姜维杀魏延,有可能是怕姜维有闪失吧,毕竟姜维是诸葛亮的爱将。。。
况且,派马岱杀的话,我想会让魏延比较料想不及吧
作者:
蝎子皇 时间: 2007-8-31 12:51
不过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普遍都认为后期的武将武力都不如前期的武将呢?包括我……
作者:
grady0812 时间: 2007-8-31 15:14
两个都是死人还有什么好比的!!!
死者已矣,你们不明白吗!
作者:
蝎子皇 时间: 2007-8-31 15:16
说的也是,可是……没死的那些,已经不会骑马打仗了~~~哦耶,不用聊了
作者:
123472814 时间: 2007-8-31 21:14
三国后期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猛将
作者:
showgirl 时间: 2007-9-4 13:13
hu胡说八道
作者:
杆神 时间: 2007-9-12 15:08
前30有他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作者:
lighuen 时间: 2007-9-20 21:55
资治通鉴:“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 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不讨论正史只讨论小说
那时候魏将水平大幅度下降
至少个人感觉是这样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1-26 17:47
小文的确是三国唯一一个单人打败上百员大将的人!
作者:
nesta13119 时间: 2008-12-25 22:52
楼上
不是大将,是魏将,就象偏将军等之类的将领
,说文鹭的武力高于赵云,没有任何理由的,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2-26 09:43 标题: 回复 #67 nesta13119 的帖子
1、没法判断几百员魏将的真实身份;
2、以历史还是演义为准;
如果以历史文鸯汉末三国第一!
如果以演义,二十万魏军中有几百员大将不出奇;
如果真是几百员大将,那文鸯就是远远超过其他武将的三国第一,不要说三姓家奴,就连巅峰时关公、赵云都比不上!
作者:
MOD狂 时间: 2008-12-26 13:33
文鸯是勇猛,可是三国后期和三国初期的武将素质不是一个档次的,蜀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五虎死后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前锋了,这个事实你得承认,
,所以三国后期的名将都是有点夸张的,你说的那个估计不是将领,而是精锐骑兵,如果文鸯真是三国第一猛将的话,那还流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干什么
作者:
朱然 时间: 2008-12-26 13:57
«晋书·李庠传»:(李庠)弓马便捷,膂力过人,时论方之文鸯。
«陈书·蔡景历传»(蔡)景历对使人答书,笔不停缀,文不重改。曰:……武夫则猛气纷纭,雄心四据,陆拔山岳,水断虬龙,六钧之弓,左右驰射,万人之剑,短兵交接,攻垒若文鸯,焚舰如黄盖,百战百胜,貔貅为群。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二·画角东城》李贺:“寻常轻宋玉,今日嫁文鸯。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前两条或许只是历史评价,而最后一条则能说明文鸯在民间有着崇高的地位,所以罗贯中也不得不大篇幅描写文鸯勇武。
作者:
气概文鸯 时间: 2008-12-27 13:32
赵云战文丑,赵云是明显处于下风的。文丑是袁军成名大将,且又孤身一人,如果赵云处于上风,甚至是平手,都不会放走文丑的,因为公孙瓒的援兵已经赶到了。而且此战文丑疲劳,赵云以逸待劳。
作者:
气概文鸯 时间: 2008-12-27 13:35
我认为,有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就是认为三国武将后期的不如前期的。
除了个别极特殊的人物,如项羽、韩信、孙武、吴起等,不是每个时代都能出这么杰出的人物。其他的人才,如蜀之五虎,魏之五子良将等,各个时代出现的概率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是否给了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三国前期,各集团刚刚组建,用人重能力,不重关系,又由于初期军队规模小、士兵归属感差,将领的武勇作用能够得到凸显。后期,各国立国日久,用人与前期的原则正好相反。但是,武艺好的人虽然很难爬上大将的位置,混个基层军官还是没有问题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12-27 14:38
说三国后期武将不如前期武将也是有理论依据的。一是人口的减少,人口由几千万降为几百万,人才基数降低了,自然会降低顶尖人才的水平。二是战乱,前期武将的训练学习培养时期基本在和平时期,如吕布、关张赵马黄、典许、颜良文丑等,他们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在和平时期,后面的战乱不过是把他们的水平充分挖掘出来了而已。后期则缺乏这样的和平环境,多年战乱,百姓的教育背景普遍非常差,所以出人头地的多是那些世家子弟,这样人才选拔的余地就少了。
演义就是演义,不能拿历史来套,作者怎么写,我们就怎么理解,张翼不过是被赵云一回合生擒的人物,后期就成了大将。
作者:
神的木鱼 时间: 2008-12-27 18:31
来报道的,不评论,呵呵!
作者:
burrjiang 时间: 2008-12-27 23:16
气概文鸯兄、马岱兄,好久不见,久违
关于文鸯武力被低估这一点,越来越倾向于气概文鸯兄的话更有道理;但是马岱兄的“三国后其武将武力下降”也是在下最初研究武评时坚持的观点。
不过不认同气概文鸯兄的列第一的观点,毕竟文鸯和邓艾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即便考虑体力受损,但是这四个字“不分胜负”给文鸯带来的污点不少。
罗版三国交待过不分胜负的武将中
吕布“不分胜负”的最低武将是二十合许褚不分胜负、百余合张飞不分胜负,两位普遍认为是超一流
马超不分胜负的最低武将两次百余合许褚不分胜负、两次百余合张飞不分胜负,两位普遍认为是超一流
关羽不分胜负的最低武将是黄忠百合不分胜负,黄忠普遍认为弱超一流或准超一流
张飞不分胜负的最低武将是马超两次百余合
赵云..............许褚三十合,文丑五六十合,两位也普遍认为超一流或准超一流
文丑..............赵云五六十合
吕布、马超、关羽、张飞、文丑、赵云虽然各自有自己的污点,但是没有“不分胜负”于一流或一流以下的武将
只有许褚最低不分胜负于高览、徐晃;黄忠最低不分胜负于李严;庞德最低不分胜负于关平;文鸯最低不分胜负于邓艾;张辽最低不分胜负于张合
另外,文鸯的勇名远不如吕布的“英雄,天下无敌”、关羽张飞赵云“世之虎将”、甚至不如典韦古之恶来、许褚吾之樊哙等极高评语。
个人对文鸯的地位有些犹豫。认同气概文鸯兄的“其独退数百魏将的战例可考虑列第一”,却因为缺乏超一流的武力评语、又有和一流武将邓艾“不分胜负”的污点。所以暂时列在超一流末或准超一流第一。
目前倾向于:文鸯最高可列前几名,最好不要列第一。(但是在下没证据反驳文鸯武力第一的观点,虽然后期武将武力下降,姜维都能够“杀死无数牙将”,但是数次杀退数百魏将的战例,三国无可比拟)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08-12-27 23:31 编辑 ]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2-27 23:23 标题: 回复 #75 burrjiang 的帖子
这么说吧,只是文鸯运气不好,没有一些有名的大将作为陪衬,所以他有可能是三国第一,但没有证据(主要是那几百员魏将的身份无法确定),所以排位不高!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12-28 09:24
文鸯的武力不好定位,主要是缺乏同时代高水平的武将作参照。
只能大致从姜维-邓艾来推测,我首先对姜维就很看低,姜维低魏延一个档次,魏延又低于张合,姜维是后期武力非常高的武将,邓艾也很难高过他。文鸯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与邓艾五十回合战平,我觉得比张合高一档也就差不多了。
作者:
burrjiang 时间: 2008-12-29 13:03
气概文鸯兄是研究罗版三国的专家,而马岱兄和孤浪在途兄研究毛版三国武评早有盛名
(以上绝非吹捧)。
个人之见,二位对文鸯的武评的差异除了理解的差别之外,版本的差别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何出此言?
因为马岱兄的“文鸯-邓艾-姜维-魏延”的思路也是在下研究文鸯武力的一个重要思路之一。
恰恰罗版和毛版魏延的武力差异是最严重的差异之一。
在下转述此前和煮酒正熟兄讨论时的帖子,关于罗版三国(括号中的粗体字是毛版删掉和在下现在添加的):
煮酒兄:
咱先分析能够支持魏延武力可能在强一流的描述:
1、关于“万夫不当之勇”的评语,在三国演义中实在不足为称,咱也就不去理它,但是关于“勇冠三军”的评语,则不同了,演义中被称为“勇冠三军”的是:颜良、文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入准超一流(毛版三国删掉魏延勇冠三军的称呼)
2、刘备庞统西征的时候,手下依赖的武将是黄忠、魏延二人,而关平和刘封同列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与黄忠并称(当然差一点点)
3、关于“武艺独魁”的描述也是大多一流武将没有的,当然这个不是实证(“武艺独魁”完全可以指荆州武艺独魁吧,如此一来,有网友用武艺独魁来证明魏延武力可以高于黄忠,在下无实证可反驳,因为即使魏延武力提高到不低于黄忠,与罗版三国武评全无实质冲突。毛版三国删掉武艺独魁的勇名描述)
4、魏延应当目睹过黄忠大战关羽,却曾大言不惭地和黄忠比高低,但是从侧面得知魏延武力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至少自忖不低于黄忠
5、战马岱,10合后马岱败走,暗箭伤追击的魏延,有诈败之嫌,但原文的确说“败走”,前后文也无暗示诈败,burrjiang认为应当是马岱见胜不得而提前败走射箭,为什么也是“10合”?当然,张飞10合败马岱后,刘备没让张飞追赶,所以张飞没有可能挨箭。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强一流武将或准超一流武将(张飞超一流呢)
6、马岱(恭维):“魏延武艺过人,智勇足备,两川之士(当时两川之士含姜维),谁敢敌手”,魏延默认,看来魏延自信其武力在姜维之上吧?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高于姜维(毛版删掉武艺过人)
7、却说姜维在南郑城上,见魏延、马岱耀武扬威,风拥而来。维令拽起吊桥。延、岱二人大叫:“早降!”维令从人请杨仪商议曰:“魏延勇猛,又有马岱相助,虽然军少,难以退也。”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高于姜维(毛版改为“何计退之”,程度远远低于“难以退也”)
8、中三国魏延、张苞、关兴、姜维同在的情况下,从战例和孔明派将来分析,魏延都是孔明手下第一武将,表现都高于张苞关兴、姜维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高于张苞、关兴、姜维
(如果说关兴不战而退周泰是特例,那么关兴不战而退潘璋呢?至于张苞有一次如入无人之境,张苞所有8次战例7胜1次占优势,张苞关兴一流中,不过分吧)
9、至于不3合杀曹真20万大军的先锋曹遵
burrjiang没有核实前三国和中三国其他十万大军的先锋是哪些人杀的,就先不说了
关于张合和魏延,个人认为魏延高于张合:
1、孔明称“魏延勇烈,敌人皆惧”,孔明认为魏延的武力当不在曹营武将之下吧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可考虑高于张合(毛版三国删掉魏延勇烈,敌人皆惧的勇名)
2、“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与左右曰:“尝闻张益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他日必为蜀中之害矣,吾当除之;若不除之,吾心中又添一病也。”
这句话是对魏延的不利
3、魏延曾经没有出战张合,也是对魏延的不利
为什么以上两次魏延都没有出战张合,这里说法不一,但决不是因为魏延武力怕张合。殊不见次日魏延就奉命溺战张合半月?
4、孔明请司马懿选择斗将、斗兵、斗将。司马懿先选择斗阵,输;再选择斗兵,输。就是不敢斗将......
单纯以此分析:蜀中第一武将魏延武力可考虑高于魏营第一武将张合
(鉴于张飞败张合都花了110多合、当时曹营第二武将张辽五六十合战张合不分胜负都没有明显优势,故魏延对张合没有明显优势不足以拖后魏延武力评定)
关于庞德和魏延,个人认为正常交锋魏延不能被庞德轻易战退
6、魏延大战庞德,随后曹营被偷袭,曹操令众将群殴杀退魏延,也就是说正常交锋要速败魏延,须得曹营众将群殴(当然,许褚应该受伤不在)(毛版删掉“众将努力上前,杀退魏延”,改成“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将一个好好庞德等诸将群殴魏延的战例毁掉)
7、魏延偷袭曹操,庞德冲下坡奋力战退魏延,个人认为是魏延明知曹操不可得而主动放弃退走,并非正常交锋庞德能够速退魏延(由于此前删掉了诸将群殴杀退魏延的战例,使得后来的“庞德奋力战退魏延”能够理解为有效战例;由于毛版在老年关羽大战庞德“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添加了“急”字,使得庞德武力得到提高,感觉庞德有单挑败魏延的实力,其实罗版三国中,老年关羽大战庞德百余合非但没有交代不分胜负,反而交待恐庞德有失,急鸣金,庞德相差老年关羽的距离是很明显的)
关于关平和魏延:
1、刘备庞统西征的时候,手下依赖的武将是黄忠、魏延二人,而关平和刘封同列
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当在关平之上(当然不排除后来的几年关羽传授关平武力,使得关平武力大增的可能)
2、蜀汉武将中能够勇冠三军者,有魏延,没有关平。单纯以此分析,魏延武力当在关平之上(前者已述,毛版删掉魏延勇冠三军的勇名,使得魏延相比关平没有优势)
2、庞德、魏延、关平
魏延被庞德战退,而庞德30合战平关平,感觉关平武力高于魏延,其实个人认为不然:
魏延三战庞德:一战平手、二战魏延被庞德及其同事群殴杀退、三战魏延擒曹操不得遭遇庞德奋力救主而退走
结论:不能得出魏延正常交锋庞德一定会占劣势。(但是毛版三国中庞德的确有优势)
关平二战庞德:一战30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
如果是两名武将百余合后两家各歇,则完全可以理解为双方都累了,该歇了。
然而才30合就两家各歇却是奇怪的结论。
关平为何二战庞德?明显是为了消耗庞德体力。
为何双方各歇?
burrjiang认为曹军明白这是关平在耗庞德的体力,所以不愿庞德久战,完全正常;
而荆州为何中止关平的交锋?以burrjiang拙见,虽然在交锋中“不分胜负”,虽然关平肯定不服气(所以第二次又战),但关平表现当占下风,所以荆州不愿关平久战,否则以关平明显是以耗庞德体力为目的的交锋,关平何以半途而止呢
结论:从“关平二战庞德不分胜负,两家各歇”来看,有关平明显占下风的嫌疑。
所以,从庞德魏延关平不能够得出关平武力一定高于魏延
所以个人认为综合,魏延武力可高于张苞、关平、张合、关兴,(最高可以不低于黄忠、庞德)可为强一流(或准超一流武将)
当然无论burrjiang在煮酒面前如何维护魏延,也确定魏延武力至少要低于吕布、五虎,颜良文丑、典韦许褚等,所以某网友说魏延能进前十,则个人不认同了)
(毕竟张、赵、黄、魏都在的时候,孔明说只有张、赵能敌马超,没有黄、魏......)
哈哈,老酒请......
以上是罗版三国的魏延武力分析。而在毛版三国,魏延武力降低到和张合关平相若。
马岱兄的文鸯-邓艾-姜维-魏延-张合思路,在下也适用,不过有差异
罗版三国中:
文鸯明显优势与邓艾,邓艾不高于姜维,姜维明显低于魏延,魏延武力高于张合和黄忠庞德相若。故文鸯武力可以高于黄忠、庞德
毛版三国中:
文鸯明显优势与邓艾,邓艾不高于姜维,姜维明显低于魏延,魏延武力和张合相若低于黄忠庞德。故文鸯武力可以高于魏延、张合
[ 本帖最后由 burrjiang 于 2008-12-29 13:45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12-29 21:44
关于魏延高于张合的论述非常牵强,难以支撑。
魏延不出战张合倒是因为对诸葛亮不采纳他的主意不满。
司马懿选择斗阵是因为要与诸葛亮比试一番,斗将如何能体现两人的水平?所以不是不敢,如果司马懿提出斗将,实际就是示弱。
诸葛亮把张合当成心病就是因为蜀军之中无人能胜张合,当初颜良也是让曹操郁闷,如果许褚水平还高于颜良就成笑话了,对魏延和张合也是如此。
“正常交锋魏延不能被庞德轻易战退”并不能抹去魏延被庞德战退的事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区,就是只算实打实的正面单挑,对模糊战例采取排除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试想如果是魏延战退庞德,结果就要大变样了。
作者:
银枪游侠儿 时间: 2008-12-30 10:14
原帖由 BillyCone 于 2005-1-29 12:19 发表
赵云在长坂坡虽然挑了五十多员曹将,但基本是单挑,而且最后还大喊HELP(赵云逃了)。文鸯打了大半夜,又与邓艾大战五十余合(平时定可秒斩邓艾),最后面对数百员魏将群殴(不是单挑),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气概),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魏将们逃了)。
这个,当时如果云哥怀里不是主公的长子,未必就会喊着HELP“逃”了
而如果文鸯怀里有个主公的长子,我倒想看看他还如此镇定不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2-31 17:24
煮酒正熟是罗本武评的高人,但有一点,绝大部分以维护‘一吕’为目的!
其他将领说的还非常客观、新颖,一到吕布这里就非常偏袒!甚至为了维护吕小强同志的地位,将其他间接相关的的战例也开始偏袒起来,为以后小吕同志获得高分做准备!
作者:
zhizunyu828 时间: 2009-1-2 08:39
楼主最厉害,两只手打出字来说谁厉害谁就厉害~
作者:
气概文鸯 时间: 2009-1-2 16:06 标题: 斑斑,快来扣楼上的分。快点呀。
斑斑,快来扣楼上的分。快点呀。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9-1-3 16:58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12-26 09:43 发表
1、没法判断几百员魏将的真实身份;
2、以历史还是演义为准;
如果以历史文鸯汉末三国第一!
如果以演义,二十万魏军中有几百员大将不出奇;
如果真是几百员大将,那文鸯就是远远超过其他武将的三国第一, ...
跟赵云的魏将类似。
这个表现超过赵云的表现,因为有群体围剿和放暗箭。开始是处于偷袭状态类似甘宁,但是时间拖长了就成了明着干了。
对付赵云的时候目标并不唯一,有的是追杀刘备,有的是劫杀难民进行抢掠。属于乱军。后有组织以后不放暗箭。
作者:
若离 时间: 2009-1-10 20:14
确实是1颗划过的流星...太短就消失了..
作者:
葫芦丝 时间: 2009-1-12 23:42
文鸯很厉害!
且不说那些“将”是怎么样的将。
一个人杀入万军丛中是很需要勇气和武力的。
赵云也很厉害。长坂坡七进七出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是肯定要有类似的事老罗才好写文章夸张吧!
但是千万不要拿他们两个人比较。。。
因为那叫做关公战秦琼!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9-1-13 09:43
反正我很看好文鸯,三国武将冲阵能力我就看好他和赵云!
作者:
东献武王李承年 时间: 2009-1-14 17:52
吕布天下无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脍炙人口,至今不忘,不敢忘啊!
作者:
【岳银瓶】 时间: 2009-8-15 22:46
的确狠,但是说成是第一.....恐怕不太现实吧。。。
作者:
锦の星月 时间: 2009-8-16 20:00
文鸳?
赵云?
这个如果论冲阵的话~我还是支持赵云,赵云不止长坂一次冲阵。界桥一阵也证明赵云的冲阵能力确实是三国第一,但论几武力的话哼哼~~
LZ说的是冲阵的吧。
冲阵的排名文鸳确实很强但描述少也只能屈居第二!!不然冲阵还有甘宁,要轮到文鸳还是有点难的
作者:
ZHJG_77 时间: 2009-8-16 20:30
原帖由 锦の星月 于 2009-8-16 20:00 发表
文鸳?
赵云?
这个如果论冲阵的话~我还是支持赵云,赵云不止长坂一次冲阵。界桥一阵也证明赵云的冲阵能力确实是三国第一,但论几武力的话哼哼~~
LZ说的是冲阵的吧。
冲阵的排名文鸳确实很强但描述少也只能 ...
笑,界桥之战能证明赵云的冲阵能力三国第一?界桥之战,赵云不过是冲了个死了首脑的麴义的中军而已,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五千人,而且颜良文丑不在其中,这就能证明赵云冲阵第一?界桥冲阵若是第一,那么冲十万黄巾的太史慈,把吴军冲的七零八落的张苞也是冲阵第一了。
作者:
無當飛軍 时间: 2009-11-21 10:25
天下?我說陸文龍可以嗎?打敗連兒心善 張憲 嚴成方 何元慶 岳雲
作者:
sunlinda 时间: 2009-11-27 15:04 标题: ?
演义:"文鸯单人独马,冲开魏兵,望南而走。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尤其那句“鼠辈何不惜命也!”真是酷毙了、帅呆了。
资治通鉴:“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 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纵观整部资治通鉴,具体记述力敌万人者只此一例。
如此气概三国无双,古今一人。
赵云在长坂坡虽然挑了五十多员曹将,但基本是单挑,而且最后还大喊HELP(赵云逃了)。文鸯打了大半夜,又与邓艾大战五十余合(平时定可秒斩邓艾),最后面对数百员魏将群殴(不是单挑),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气概),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魏将们逃了)。
长坂坡曹军只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有五十多员名将?传奇sf一条龙服务怎么开传奇私服怎么开传奇传奇一条龙服务如何开传奇sf私服一条龙淮南平叛司马师带了四十多万大军,各个时代皆不乏武勇、智谋之士,只不过他们是否有机会建功立业而名垂史册,三国后期能做高官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名门、权贵的后代,但基层军官还是要靠武艺的。所以,追击文鸯的数百员魏将的战斗力绝对要高于长坂坡上五十多员曹将的,更何况赵云是单挑、而文鸯是群殴,赵云狼狈而逃、文鸯从容不迫。谁高谁低还用说吗!资治通鉴与三国演义都是感叹文鸯的生不逢时,犹如汉武帝之叹李广未逢高祖之时。
至于赵云怀里揣个孩子影响了武艺发挥,可不要忘了曹军连续急行军一昼夜,追击三百里,用小猪的话“强弩之末”。
文鸯武艺高于赵云一大截,而吕布只是略高于赵云,所以文鸯的武艺高于吕布。
关兴面对马忠的三百步兵而危急万分,文鸯从容不迫杀退数百员魏将,而且是在连续奋战大半夜和力战邓艾之后,俩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作者:
qhaabk 时间: 2009-11-27 15:20
原帖由 BillyCone 于 2005-1-29 12:19 发表
至於趙雲懷裡揣個孩子影響了武藝發揮,可不要忘了曹軍連續急行軍一晝夜,追擊三百里,用小豬的話「強弩之末」。
演義一晝夜行“三百里”的是虎豹騎
虎豹騎
“仁弟純,初以儀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曹休字文烈,。。。。。常從征伐,使領虎豹騎宿衛。”
“曹真字子丹。。。。。太祖壯其鷙勇,使將虎豹騎。”
屢次出現“虎豹騎”,而且可以是曹操的“宿衛”,其統帥也都是曹氏宗族的傑出人物。那麽這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呢?
“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好可怕,“百人將”做虎豹騎的小卒>_<.“天下驍銳”名副其實。看看他的戰績。
“純麾下騎斬譚首。”短短一句話,似乎沒什麼大不了,可你聯繫《三國志》的上下文就會明白這是多麼艱難的一仗。我們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攻堅能力,和他打硬仗的能力(其實虎豹騎在史書中極少的幾次露面幾乎全是硬仗)。
“及北征三郡,純部騎獲單于蹹頓”千里奔襲,攻之能克,機動力和戰鬥力可見一斑,要知道這蹹頓可是號稱“冒頓”再世。
“從征荊州,追劉備於長阪,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率。進降江陵”,可見演義中的追趕劉備那支“五千鐵騎”在正史中就是虎豹騎。他們一晝夜行“三百里”,諸葛亮說是‘強弩之末”,結果劉備被殺得幾乎全軍覆沒,要不是關羽及時趕到,恐怕歷史就改寫了。其天生的快速能力展露無遺,這是劉備沒有想到,而尤其令劉備感到震驚的是,他們在如此急行軍後還能有這麼強的戰鬥力。
現代考古發掘出曹魏“豹騎都督印”,可見這支部隊其實是虎,豹騎。
“又列鐵騎五千為十重陳,精光耀日,賊益震懼。”可見在對西涼鐵騎的戰鬥中,虎豹騎也出戰了。因為有後面這一句“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這五千鐵甲就是虎豹騎(騎兵已經是難得,這樣的精銳鐵甲可以說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能大破西涼鐵騎一方面是曹軍“輕裝步兵”頑強的拖住了敵人,為“虎騎夾擊”爭取了時間,但根本上還是他強大的戰鬥力決定的。
在以後虎豹騎就銷聲匿跡了,個人估計他們是歸入了曹公(曹操破馬超後進封公爵“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近衛。後來極可能歸入曹魏精銳五營: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當然,最大可能是驍騎營。(許楮的虎士後來就是歸入武衛營)
這支部隊是先成立,後選帥:“太祖難其帥。純以選為督,撫循甚得人心。”在曹純死後,虎豹騎沒有了統帥,太祖曰:“純之比,何可複得!吾獨不中督邪?”遂不選。可見曹操對這支“天下驍銳”窺視已久。
虎豹騎——三國真正的王牌之師。
作者:
liweiwei 时间: 2009-11-28 10:14
楼主太粉文鸳了,粉就粉吧,为什么贬低别人呢,文鸳连邓艾都打不过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09-12-10 05:51
原帖由 BillyCone 于 2005-1-29 12:19 发表
长坂坡曹军只有五千骑兵,怎么可能有五十多员名将?
长坂坡那一仗是罗贯中的一个大bug。曹操到襄阳时听说刘备已经跑了三百多里,要求部分精锐骑兵一天一夜追上,很合理。然后大军进发,可这个“大军”什么时候能到?赵云七进七出顶多也就杀一天吧,人不吃不喝连续作战恐怕这也是极限了。就算骑兵一天追上了,赵云杀了一天,也是要“大军”两天赶完三百多里路,还不要说从一开始的感觉似乎是赵云在“大军”里面杀来杀去,也就是说随后就到了,这三百多里顶多一天半就到了。真要如此赵云杀个七进七出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估计曹兵全都累得打盹睡大觉呢。
罗贯中bug多了。刘备到荆州投靠刘表,说曹仁在樊城,然后徐庶用计策夺取了樊城。樊城就在襄阳边上,比新野还靠南。真要如此等于刘表刘备中间还夹着一个曹仁,还不把刘表吓死。《三国演义》本来就是小说,大家就别太认真了。小说哪里受得了这种“严刑拷打”。
作者:
冰冰郡主 时间: 2010-1-2 20:58
他们两个有可比性吗
作者:
马腾 时间: 2010-1-2 22:03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11-26 17:47 发表
小文的确是三国唯一一个单人打败上百员大将的人!
那些将实际上只是精锐骑兵而已
作者:
马腾 时间: 2010-1-2 22:05
原帖由 当阳侯杜元凯 于 2009-12-10 05:51 发表
长坂坡那一仗是罗贯中的一个大bug。曹操到襄阳时听说刘备已经跑了三百多里,要求部分精锐骑兵一天一夜追上,很合理。然后大军进发,可这个“大军”什么时候能到?赵云七进七出顶多也就杀一天吧,人不吃不喝 ...
演义原文写的很清楚的东西有什么好问的?如果连演义原文都要否定的话还有什么可说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10-1-2 22:17
原帖由 马腾 于 2010-1-2 22:03 发表
那些将实际上只是精锐骑兵而已
如果其他版本还有存疑,黄本三国就明确注明追赶文鸯的是数十员名将带领的部队!
作者:
dagaidui 时间: 2010-1-2 22:32
论据不充分,结果不成立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10-1-5 02:26
原帖由 马腾 于 2010-1-2 22:05 发表
演义原文写的很清楚的东西有什么好问的?如果连演义原文都要否定的话还有什么可说
我不是要否定原文的什么,而是说原文的这个东西不合情理,当小说看看就算了。要认真靠这个来探讨什么问题,没什么意义。
作者:
liweiwei 时间: 2010-1-9 17:27 标题: 回复 #1 BillyCone 的帖子
我武艺还天下第一呢
作者:
不灭日寇誓不还 时间: 2010-1-9 17:41
论演义的 冲阵的没人能及李元霸吧....180万人被他打得剩下62万。
作者:
shyue 时间: 2010-1-13 07:52
只能说一句
时代不同了
作者:
9520 时间: 2010-1-13 08:42
文鸯-----现在时期的:麦迪:-------算是很牛B了.........
赵云-----10几年前的,JORDAN,当时强手林立,
O"NEIL/奥拉珠旺/巴克力
尤因/配顿
KEMP
GRANT HILL
A.HARDWAY
A.莫宁
德雷克斯勒
K.马龙
大尉/罗兵逊
.....
....
...
作者:
常山江长寅 时间: 2010-1-26 08:19 标题: 回复 #95 liweiwei 的帖子
对不起 我认为你有错 他不是打不过 而是力气用完了 无力再战
作者:
zhjienc 时间: 2010-1-26 10:33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10-1-2 22:17 发表
如果其他版本还有存疑,黄本三国就明确注明追赶文鸯的是数十员名将带领的部队!
个人认为,没有提到名字的将领不能和提到名字的等量齐观,处理为士兵似乎更合理。
作者:
无敌马孟起 时间: 2010-1-28 10:59
文鸯很猛的!个人认为不在子龙之下!!!
(大家不要先入为主,太钟爱子龙了说)
作者:
无敌马孟起 时间: 2010-1-28 11:02
补充,我认为马超(武力)就强于赵云!!不是有句么“上表吕布,下表马超”,怎么不说“下表赵云”呢???
作者:
马腾 时间: 2010-1-28 12:12
原帖由
无敌马孟起 于 2010-1-28 11:02 发表
补充,我认为马超(武力)就强于赵云!!不是有句么“上表吕布,下表马超”,怎么不说“下表赵云”呢???
演义里有这句话吗?在哪一回?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10-1-28 12:46
原帖由 zhjienc 于 2010-1-26 10:33 发表
个人认为,没有提到名字的将领不能和提到名字的等量齐观,处理为士兵似乎更合理。
这样就不合理了,你这么说赵云在长坂坡杀死的只是五十几个士兵?!
何况在黄本三国里,这名将里面包括邓艾!邓艾一直和其他将领士兵一起围攻、追击文鸯,不象其他版本里面和他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作者:
zhjienc 时间: 2010-1-28 13:40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10-1-28 12:46 发表
这样就不合理了,你这么说赵云在长坂坡杀死的只是五十几个士兵?!
何况在黄本三国里,这名将里面包括邓艾!邓艾一直和其他将领士兵一起围攻、追击文鸯,不象其他版本里面和他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个人认为赵在长坂坡主要看的是冲阵而不是斗将。即使论斗将他也先杀了淳于导,夏侯恩。又在揣阿斗情况下杀晏明、战张合不下并脱身、力战马延等四将并脱身、再杀二钟。那五十几个是兵还是无名(尽管写‘曹营名将’)将官对评价赵影响不大。
或者我们把这种无名将当作介于有名将和兵之间来看,不过个人认为并无太大意义。
再请教e兄对太史、赵、文三人的各自冲阵如何评价高低?
作者:
无敌马孟起 时间: 2010-1-28 14:00
原帖由
马腾 于 2010-1-28 12:12 发表
演义里有这句话吗?在哪一回?
还真是……怎么说你好呢……演义里怎么可能有?难道要赵云说“上表吕布,下表马超”么?当然是后人的评价了!具体谁记不大清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