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孙坚之武勇应胜于华雄! [打印本页]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5-1-24 22:58
论“英勇”之名,可以说孙坚成名极早,“江东猛虎”之名威震天下。而华雄之武勇和名气在他与诸侯军交战之前并未多高,比“江东猛虎”差多也。下面,我们具体看看华雄与孙坚交战前的两军状况。
华雄:军士“饱餐”,士气大胜。
孙坚:军粮大缺,军中自乱。
由此可见,孙坚军已注定要失败,饿得难受,军队都乱了,还打个P仗。于是,华雄袭击,孙坚失败。孙军已经乱了。身为主帅,孙坚即使再镇定,也必有一丝慌乱。
接着,华雄与孙坚正式交锋。孙坚连放两箭,都被华雄躲过,当然,由此可见华雄武功之高。而第三箭,孙坚的弓折了,此时,孙坚一定心中慌张。
我们分析分析孙坚为何放箭,有人说,孙坚放箭射华雄,是因为怕华雄,或是清楚自己不是华雄的对手。这种说法纯属胡扯八道!因为我们知道,文丑曾用箭射张辽、张辽曾用箭射黄盖,等等,难道是文丑怕张辽、张辽怕黄盖??有些时候射箭,是因为形势危急,箭是解决危急的一种很好的手段。因为己方不利啊!!
好了,我们看下面,因为孙坚是主帅,所以祖茂与孙坚换头盔。而华雄追击途中已经看到了孙坚的红头巾,于是关键的一处来了。华雄“不敢近前!”为什么华雄不敢近前呢?毛宗岗批《三国演义》在这个地方写的“批注”中给读者做了极好的解释——“可知孙坚英勇,敌所畏服!”——有“毛批三国全本”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有次可以看出,华雄是怕孙坚的。为什么怕?他都把孙坚军打败了他还怕?——无非是因为“江东猛虎”之威猛是盖过他华雄的!!
综上所述,孙坚军被华雄军打败,一是因为袁术捣鬼,二是因为李肃之谋,并不说明华雄指挥才能多猛,也并不说明孙坚指挥才能多差!而孙坚射华雄,是因为形势紧急,至于未中华雄,可能是因为孙坚箭术不是很高,或华雄躲箭功夫很高!虽然华雄打败了孙坚,但是华雄个人之武力是不如孙坚的。
至于有些人指责孙坚不去和华雄硬拼,而是逃跑——我看说这话的人是很无知了。自己的军队都TMD崩溃了,主帅还不撤退,和敌人拼命?这难道是大将所为?兵法妙策??匹夫之勇也!毕竟孙坚不是典韦、许褚之类的猛护卫,也不是关羽、张辽之类的大将。他是一方霸主,一路诸侯啊!!怎能在全军崩溃时自己跑去拼命呢??
注:罗本《三国》有华雄单挑击败孙坚的情节,毛本《三国》则无。以上分析按毛本!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1-24 23:06
华雄夜袭单挑孙坚,怎么着也不算有效单挑吧?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5 09:30
同意楼主的观点,华雄惧孙坚还有一个例证。前面鲍忠先到,华雄直接出马就给斩了,等孙坚来了,却派个副将胡轸出战(试应手),胡轸战死,华雄竟没有出来报仇什么的,却龟缩在关内死守,哪有一流猛将的风范?可见华雄其实很心虚,没有底气啊。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10:05
惧怕倒不见得,敬畏是有之,但这不能说明华雄武力不如孙坚。可以参照马超被许褚瞪的没脾气那章。
这两只老虎都是威名在外,就象你踢球遇上了前亚洲冠军,不得不小心谨慎。
罗本华雄曾经干净的击败了孙坚,毛本隐去这一情节,但个人感觉武力上江东猛虎还是略逊一筹。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5 10:45
马超被许褚瞪不能理解为畏惧,因为马超的想法是直接突击曹操,而有许褚在突袭的成功可能性就很小了,马超可以去博曹操,但去博一个许褚就没什么意思了,与曹操相比,马超轻曹操重,与许褚去比,马超重许褚轻。
罗本里就多了一个败字,其实也不干净,因为孙坚刚从床上起来,准备活动没做好,双方起点就不一样,其次孙坚军溃败,身为主帅,首要任务是逃命,这时去单挑没有意义,所以孙坚也是一开始就逃,等不得以回身再战气势已经短了一截,而华雄看到孙坚逃跑气更壮了,一正一反华雄胜之不武。
环境条件的差异,对武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关兴对越吉,不利时关兴打不过人家,有利时一刀解决战斗。
所以我认为毛本的改动是合理的。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12:06
引用一下老酒的文章:
“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罗本)
[点评]: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败”这个字样,因此我们只能判定:孙坚逃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力不敌华雄!
有朋友说:孙坚是在败军之际被迫与华雄交锋的,他后来逃走并非因为真的打不过华雄,而是急于逃命,无心恋战。
煮酒答曰: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为何不使用“无心恋战”这样的措辞呢?他为何一定要使用这个“败”字呢?事实上,孙坚当时所处的情景,与上面那6个战例中文丑、徐晃、张飞、许褚、魏延、赵云所处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战局对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无一使用“败”这个字眼儿,独独于孙坚此处使用了这个字眼儿呢?显然,孙坚与华雄的交锋态势与上面6战有所不同 -- 孙坚不仅战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华雄之敌,而上面6战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战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为应该对这两种情况予以不同理解。
作者:
板某 时间: 2005-1-25 12:08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25, 9:30:13发表
同意楼主的观点,华雄惧孙坚还有一个例证。前面鲍忠先到,华雄直接出马就给斩了,等孙坚来了,却派个副将胡轸出战(试应手),胡轸战死,华雄竟没有出来报仇什么的,却龟缩在关内死守,哪有一流猛将的风范?可见华雄其实很心虚,没有底气啊。
胡好像是被坚手下砍死的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12:11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极写许褚英勇,以衬马超之英勇。超疑是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前梦众虎而疑,今见一虎而退。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操谓诸将曰:“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自此军中皆称褚为虎侯。百忙中夹注一笔。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12:14
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作者:
板某 时间: 2005-1-25 15:35
所以坚和华是没有单挑过,只能凭想象了.应该坚强一点吧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5 16:17
原帖由阿拉根于2005-01-25, 12:06:40发表
引用一下老酒的文章:
“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罗本)
[点评]: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败”这个字样,因此我们只能判定:孙坚逃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力不敌华雄!
有朋友说:孙坚是在败军之际被迫与华雄交锋的,他后来逃走并非因为真的打不过华雄,而是急于逃命,无心恋战。
煮酒答曰:如果真是这样,那作者为何不使用“无心恋战”这样的措辞呢?他为何一定要使用这个“败”字呢?事实上,孙坚当时所处的情景,与上面那6个战例中文丑、徐晃、张飞、许褚、魏延、赵云所处的情景很相似,都是战局对己方非常不利,何以上面6例无一使用“败”这个字眼儿,独独于孙坚此处使用了这个字眼儿呢?显然,孙坚与华雄的交锋态势与上面6战有所不同 -- 孙坚不仅战局非常不利,而且武力也非华雄之敌,而上面6战中逃走的一方之所以逃走,完全是战局原因,而非武力原因。煮酒以为应该对这两种情况予以不同理解。
我又没说没有败,只是说这个败“不干净”,里面大有讨论的余地。就象关羽斩颜良文丑这样的战例,也是不干净,大有讨论的地方,而关羽斩管亥就很干净,基本没什么疑惑之处。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不等于正常情况下关羽能斩颜良、文丑,同样华雄败孙坚不等于正常情况下华雄能败孙坚。相反管亥什么时候来,关羽基本都能斩他。
另外,楼主说了是以毛本为依据,扯出罗本来干啥子?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16:59
毛本乃是罗本的修改本,同胎而生。既然毛本里没有二人单挑的战例,就只有寻求罗本的明确例证了。在下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窃以为,总比没有根据的臆断华雄不如孙坚好一些。
至于这仗,我想老酒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窃以为没什么不干净的地方。
作者:
传说中的神 时间: 2005-1-25 17:10
小声说一句正史上,华雄好像就是被孙坚砍了的啊!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05-1-25 17:21
原帖由传说中的神于2005-01-25, 17:10:29发表
小声说一句正史上,华雄好像就是被孙坚砍了的啊!
曹操下坯抓了吕布,能说曹操的武力高于吕布否?
作者:
传说中的神 时间: 2005-1-25 19:34
原帖由Phoenix于2005-01-25, 17:21:42发表
曹操下坯抓了吕布,能说曹操的武力高于吕布否?
问题是孙坚砍华雄,是单挑的时候砍的啊!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5 19:55
仅凭两人之间的战斗,当然不能推出孙坚强过华雄的结论,但是后来华雄被关羽给(温酒)直接斩了,所花时间还要少于管亥,可见华雄实力不过尔尔(当然可能有华雄轻敌的因素,因为没有正面描写,只能猜了)。
再联想华雄前面不敢出战,龟缩的情形,大致可认为华雄比江东猛虎孙坚差一个点。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20:53
呵呵,兄台通篇全是推断之语,怎能让我服气?
兄说:华雄被关羽给(温酒)直接斩了,所花时间还要少于管亥,可见华雄实力不过尔尔。
这个推论的前提是管亥武力不是很高,但他偏偏只出场片刻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轻松斩掉孔融部将宗宝,后被关羽数十合击杀。考虑到那时正是关二的武力巅峰期,因此管亥武力可能不亚于张合徐晃这个档次,甚至略高。
退一步说:即使说两个人武力一致,那么也完全可能对同一个档次的武将有着不同表现结果。还拿张合做例子,他对赵云败走是30合,对马超是20合(罗本马超只用了3合)。
但我们不能就此说明马超武力高于赵云。由此,对关羽的回合数不同也不能判定华雄和管亥的高低。
单挑的偶然性很大,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发挥,可不是两个人往那一站,各报一下武力数值完事了。
但是孙坚这个例子就好说一些,演义中明明白白指出了“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事实很清楚。
罗本不是怪物,而是原汁原味的演义。这里不想讨论它和毛本的孰优孰劣。只想表白一个意思:如果两本在某处武力描写上有重大差异,比如虎牢关张飞的表现,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再讨论。甚至可以尊重任何一方对某种版本的信赖。
但如果一类单挑,某一本有,另一本没有,就象在华雄对孙坚这个问题上,那就尊重有这种描写的那本比较好。毛宗纲为了照顾老孙的颜面抹去一段,尚且没有大胆的颠倒过来。在这里如果我们完全颠倒了事实,做出类似“再联想华雄前面不敢出战,龟缩的情形,大致可认为华雄比江东猛虎孙坚差一个点。 ”这种论据不明的分析,则显得很不客观和相宜。
不知马兄以为然否?
另:本来我觉得是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搞复杂了。打这么多字,有点累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5 22:08
毛宗纲不是为了照顾老孙的颜面,毛宗纲挺刘的照顾孙吴家干啥子?毛宗纲的改动主要是为了不混淆视听,以免误导观众。
楼主既然指明要谈毛本,当然就要顺着毛本才好谈啊。
“管亥武力可能不亚于张合徐晃这个档次,甚至略高。”,这个观点倒比较新颖。
作者:
阿拉根 时间: 2005-1-25 22:13
呵呵,孙坚被华雄打败?就混淆视听,误导观众了?
马岱兄这个观点更加新颖。
顺着毛本谈,关键是毛本根本就没有,怎么谈?大家比谁有想象力么?
这个在下倒是不想参加了。
作者:
藩宫 时间: 2005-1-26 19:29
我觉得孙坚虽然很厉害,不过肯定是没有华雄厉害,华雄描述不多,不过看他杀人来一刀一个根本不含糊。关羽能秒杀华雄是他的经典战役之一,关羽武力波动极大,毛起来的时候谁都不怕,这仗恐怕张飞上都不能秒杀。
你们很多见解都是猜测,说什么打了败帐,没有粮草,甚至是没有睡醒。这些都不是理由,关羽杀颜良的时候曹操大败;赵云战长版坡的时候不要说没有粮草,而且局势不好兵都跑光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打不赢就是打不赢,为什么要为孙坚翻案呢?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26 19:31
不是翻案,因为本来就没有定案,各人见解不同而已。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1-26 19:56
原帖由马岱于2005-01-25, 22:08:32发表
“管亥武力可能不亚于张合徐晃这个档次,甚至略高。”,这个观点倒比较新颖。
不算新颖,记得KOEI的三国五里给管亥武力93分(估计是因为太史慈一直拿他没法子吧?),这就高出了张辽,张合和徐晃(基础武力)。后来,肯定是在被万家狂贬的情况下,把其武力调低的。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5-1-27 18:34
三国时兴单挑,汉武时还不用这个,请问是什么时候改的。
作者:
dollbean 时间: 2005-1-27 18:59
原帖由change于2005-01-27, 18:34:36发表
三国时兴单挑,汉武时还不用这个,请问是什么时候改的。
应该是小说里兴单挑吧,主要是为了体现个人英雄主义
作者:
逆空 时间: 2005-1-27 19:06
华雄实在是悲哀 能打败孙坚的实力 竟然被秒杀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5-1-28 23:16
估计程普3合挑胡轸给了华雄一定的心理威慑。
因为华雄本来斩了鲍忠。此人作为一方诸侯的弟弟,而且鲍信挺有信心地派出他,总有点斤两、名气吧。
那么,华雄认为盟军的偏将再高,抵不住自己10合吧。
大胆放胡轸去战,估计胡轸的水平,能撑住华雄10合那档次的。
结果,程普暴走,3合解决问题!
素有勇名的孙坚,他的副将尚且如此,那么他自己呢?
关键是,华雄已经开始忌惮了,还有李肃能出主意。所以他们安排了夜袭。
孙坚在夜里休息的情况下被偷袭,情况比正常战斗的情况下被围袭,要更加不利。但是华雄还是不敢近他。
倾向于孙坚稍强一些。
作者:
张飞益德 时间: 2006-9-8 16:25
孙坚和华雄一样次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9-8 23:15
原帖由 逆空 于 2005-1-27 19:06 发表
华雄实在是悲哀 能打败孙坚的实力 竟然被秒杀
所以凶悍如华雄被秒杀是可以作出文章来的,见于在下的三国大排名之关羽一节,这里既有事实可供依据,也有建立在其他事例上的个人推敲.如果关羽秒杀华雄是利用了华雄目中无人、疏于防范的话,这似乎并不能降低关羽的英雄本色,因为只有关羽的刀做到了“屠龙”,众诸侯及其众将不是默然就是相顾失色。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作者在刻画关羽的武力形象时,总是突出其智勇双全的一面,所以说秒杀华雄即使真如在下分析的存在其他因素的话,也丝毫不能贬低关羽勇武的形象。
作者:
宵云 时间: 2006-9-11 13:46
孙坚和华雄的武力应该界于一,二流之间,最高不会超过85.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6-9-13 13:34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5-1-26 19:56 发表
不算新颖,记得KOEI的三国五里给管亥武力93分(估计是因为太史慈一直拿他没法子吧?),这就高出了张辽,张合和徐晃(基础武力)。后来,肯定是在被万家狂贬的情况下,把其武力调低的。
1)张辽95,徐晃,张合93.
2)回合数多一点并没有太多的问题.麻袋曾经也认为纪灵很差,其实,感觉纪灵也是下的笔墨的,应该和张合相若。
3)华雄比孙坚强,恐怕是游戏误导,演义即使毛本,孙本人的勇武也没充分表现过.就黄盖,程普那个档次,公孙还名将呢,孙坚江东猛虎是历史和带兵的。
中国人总喜欢嫡传高能力.没意义.孙策演义里倒是很强,文人总认为是少谋形象,但演义里这些有性格的英雄的确比棱角圆滑的赵云有意义.
4)居然有人认为赵云晒笑黄忠不好,嘿嘿.太文人化了.谁又没有低估别人的时候.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9-13 14:41
孙坚武力应该>华雄,华雄也就90,孙坚95吧
作者:
张飞益德 时间: 2006-9-13 16:03
华雄武力73,孙坚武力72
作者:
渔夫 时间: 2008-3-25 00:06
橫看豎看都是姓孙的強。
作者:
jeff1996 时间: 2008-3-25 19:02
我相信孙坚是有实力的,看看他打刘表时的手段,还有四员猛将与几个儿子
作者:
jeff1996 时间: 2008-3-25 19:02
作者:
靖天 时间: 2008-3-25 19:51
孫堅強過華雄
作者:
马腾 时间: 2008-3-25 22:45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5-1-24 23:06 发表
华雄夜袭单挑孙坚,怎么着也不算有效单挑吧?
绝对不算.孙坚饿着肚子战斗怎么能算有效单挑?
作者:
马腾 时间: 2008-3-25 22:50
原帖由 阿拉根 于 2005-1-25 12:06 发表
引用一下老酒的文章:
“背后华雄追坚。坚勒回马又战十余合。坚败,雄赶来。”(罗本)
:由於文中明确使用了“败”这个字样,因此我们只能判定:孙坚逃走的原因就是因为武力不敌华雄!
有朋友说:孙坚是在败 ...
瞎说.孙坚逃走的原因是因为饿着肚子不敌华雄,不是武力不敌华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5 23:29
原帖由 板某 于 2005-1-25 12:08 发表
胡好像是被坚手下砍死的
孙坚叫自己手下去挑蔡等,也是避战??发现你们都是双重标准咯。败了就是败了。
从头到尾任何战例没看出黄盖,程普比孙坚差。孙坚更具谋略而已。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5 23:32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5-1-25 22:08 发表
毛宗纲不是为了照顾老孙的颜面,毛宗纲挺刘的照顾孙吴家干啥子?毛宗纲的改动主要是为了不混淆视听,以免误导观众。
楼主既然指明要谈毛本,当然就要顺着毛本才好谈啊。
“管亥武力可能不亚于张合徐晃这个档次 ...
这一点没新颖的。
因为是以刘备方面为主要线索,他们遇到的人武力高也不希奇。
比如祝融,兀突骨王双,
东吴那边遇到的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5 23:36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5-1-28 23:16 发表
估计程普3合挑胡轸给了华雄一定的心理威慑。
因为华雄本来斩了鲍忠。此人作为一方诸侯的弟弟,而且鲍信挺有信心地派出他,总有点斤两、名气吧。
那么,华雄认为盟军的偏将再高,抵不住自己10合吧。
大胆放胡轸去 ...
吕布座下除了张辽以外,
高顺,臧霸的战绩都不怎么样。
吕布选人的时候会派自己约莫5-10合的人去打斗?
吕布关羽这种档次的一般人来了都不会超过20回合,即使是名将。
作者:
恐龙3 时间: 2008-3-25 23:38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8-3-25 22:50 发表
瞎说.孙坚逃走的原因是因为饿着肚子不敌华雄,不是武力不敌华雄
肚子饿,没有把握的话,干吗还要勒回马再战?直接不停的跑不就得了?像毛本,已开始交锋了几个回合就闪人,等一下华雄赶来他也不打直接射箭,而罗本可是孙坚主动回马战的,起码他自己认为那个状态下还是具备和华雄一战的能力的,100%怨肚子饿才败是没有说服力的
但是,如果说“因肚子饿而1x合被击败”则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我的理解是,孙坚被1x合击败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影响
1:兵败因素[准备不足]
2:粮草因素[孙坚有可能肚子饿]
3:武力因素[华雄武力]
由于兵败的影响孙坚自然不可能在败军中待太长时间,那么逃跑自然是首要任务。第一次交锋中,孙坚选择了逃跑就是这个原因,但之后华雄杀过来,罗本和毛本的孙坚反映不太一样也导致了两个孙坚的不同,罗本中他竟然还勒回马再打,要是肚子真饿得没体力战就直接发生下一个事件“连射3箭”不就行了?怎么还要打,不是找抽?所以这里我觉得华雄的“武力因素”使得孙坚那么快在1,2因素具在德情况下败走,是不可忽略的。我觉得3个因素任何一个都不可忽略。直接全怨孙坚肚子饿我不同意。
作者:
恐龙3 时间: 2008-3-25 23:41
楼主所说的点评本的确看过。似乎的确是隐隐约约看出华雄忌惮孙坚的勇猛,但吕布也忌惮过只剩下18人并且酒醉的张飞。直接用这点来证明孙坚比华雄强似乎不是很妥当。but要说毛本的华雄和孙坚比没有优势我是大致同意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5 23:52
原帖由 恐龙3 于 2008-3-25 23:41 发表
楼主所说的点评本的确看过。似乎的确是隐隐约约看出华雄忌惮孙坚的勇猛,但吕布也忌惮过只剩下18人并且酒醉的张飞。直接用这点来证明孙坚比华雄强似乎不是很妥当。but要说毛本的华雄和孙坚比没有优势我是大致同 ...
毛本未写脆败比较有看头一点。
罗本实际上关羽和吕布是一个档次,其他的人要差一些。(虽然两战一,乃是兄弟情深而且张飞写明了是下风才出手的,当然刘备出手完全是为了占个便宜:其实主要是为了套典故)
毛本为了搞平衡,抬高了张飞,降低了马超。造成吕布一人独大的局面。
罗本 张飞进不了前三。
首先马超有3合张合的战例。
其次罗本的曹洪已然有和徐晃并论的战绩。四五十合未能得手占据上风也属于正常范畴还没到污点程度。
罗本张飞吃下风吕布,缠斗张合的亏太大了。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8-3-25 23:56 编辑 ]
作者:
马腾 时间: 2008-3-26 22:07
原帖由 恐龙3 于 2008-3-25 23:38 发表
肚子饿,没有把握的话,干吗还要勒回马再战?直接不停的跑不就得了?像毛本,已开始交锋了几个回合就闪人,等一下华雄赶来他也不打直接射箭,而罗本可是孙坚主动回马战的,起码他自己认为那个状态下还是具备 ...
书里已经强调孙坚是因肚子饿才败北的
作者:
花枪葫芦 时间: 2008-3-28 15:08
军中缺粮也是小兵挨饿,怎么也不会轮到主帅肚子叫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28 18:19 标题: 回复 #44 phoenixdaizy 的帖子
你这明显是在搞双重标准,说毛本抬高张飞,自己又抬高曹洪提马超。马超有3合张合的战例,那么马超对于禁又如何算?于禁比张合强么。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28 18:25
孙坚不光是肚子饿不饿的问题,首先是华雄截寨,孙坚军准备不足,全军混乱,孙坚急忙从床上爬起来,准备不充分。杨昂、杨任两路兵劫寨还能杀得夏侯渊、张郃军大败呢,夏侯渊、张郃为何不去找对方单挑?
1----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渊、张郃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
2----前面又一军到;看时,却是夏侯渊;张郃二将,听得喊声,故引军杀来接应。于是杀退杨昂、杨任,救得曹操回寨。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8-3-28 18:29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28 18:31
原帖由 恐龙3 于 2008-3-25 23:41 发表
楼主所说的点评本的确看过。似乎的确是隐隐约约看出华雄忌惮孙坚的勇猛,但吕布也忌惮过只剩下18人并且酒醉的张飞。直接用这点来证明孙坚比华雄强似乎不是很妥当。but要说毛本的华雄和孙坚比没有优势我是大致同 ...
不敢相逼和闭门不出当缩头乌龟是两码事,对于武将来说,不敢出战会被别人耻笑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8 19:39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3-28 18:31 发表
不敢相逼和闭门不出当缩头乌龟是两码事,对于武将来说,不敢出战会被别人耻笑的。
孙坚是联军的先锋,兵力战优势的。当年六国伐秦,秦虽然强却也先闭关自守等待战机的。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28 19:43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5-1-25 16:17 发表
我又没说没有败,只是说这个败“不干净”,里面大有讨论的余地。就象关羽斩颜良文丑这样的战例,也是不干净,大有讨论的地方,而关羽斩管亥就很干净,基本没什么疑惑之处。
关羽斩了颜良、文丑不等于正常情况 ...
战文丑,华雄都是干净的。
文丑自己状态不好,夺路就逃,击败总是算的吧。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28 22:44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08-3-28 19:39 发表
孙坚是联军的先锋,兵力战优势的。当年六国伐秦,秦虽然强却也先闭关自守等待战机的。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卓闻言大喜,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华雄的兵力占优势。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28 22:45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08-3-28 19:43 发表
战文丑,华雄都是干净的。
文丑自己状态不好,夺路就逃,击败总是算的吧。
如何确定斩华雄是干净的?
文丑是心窃而退,非被击败,击败有不得不撤退的意思,再不走就不行了。
作者:
恐龙3 时间: 2008-3-30 10:11
原帖由 马腾 于 2008-3-26 22:07 发表
书里已经强调孙坚是因肚子饿才败北的
孙坚军中的确却粮,但没明写着孙坚本人饿肚子,更没有言因饿肚子导致被华雄杀败~~要不兄可否引用一段文字来看看~~?
我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3个方面缺一不少,可能体能问题[就是你说的饿肚子]也许也是问题之一,但兵败影响和华雄武力却也不能忽视,完全归为是孙坚没饭吃没力气是不正确的~~~
但是有一点却可以大致说明罗本华孙的差距实际可能没那么大,那就是最后华雄不敢进林子,当然,之前孙连放两箭,本身给华雄造成了忌惮[虽然打不着],而且在追击过程中又突然看到他不动了,这自然会让其产生疑问。可见华雄迅速击败孙坚,确实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2-3方面因素综合的,其中我自己认为,兵败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至于毛本,本身含糊不清,这里就难说了~~~如果是会平本,一来孙坚看到程普后不敢战平本言是忌孙坚之勇,而最后埋伏不敢前进也是忌孙坚之勇,加上删除孙华的直接交锋......两人的直接差距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08-3-30 10:18 编辑 ]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30 10:15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3-28 22:45 发表
如何确定斩华雄是干净的?
文丑是心窃而退,非被击败,击败有不得不撤退的意思,再不走就不行了。
晕~~~心怯跟力怯差别很大么???
张合被马超3合击败他能再战否??但是他的确败了。
败就是败,战退是有节奏的退却~。而且此战明显算是小兵和将领无从旁干扰的了。
作者:
恐龙3 时间: 2008-3-30 10:22
原帖由 phoenixdaizy 于 2008-3-30 10:15 发表
晕~~~心怯跟力怯差别很大么???
张合被马超3合击败他能再战否??但是他的确败了。
败就是败,战退是有节奏的退却~。而且此战明显算是小兵和将领无从旁干扰的了。
心怯当然和力怯差别很大,心怯是心里没底怕了,力怯是气力不足。
力怯很容易理解,但心怯就复杂的多。可能是其他因素左右文丑导致的。但就战局分析,不说别的,他自己其实是活该找死,明白着纯粹找抽型。但抛开这点不说,心却和力却还是有差别的。
而且心怯也可以是敌方武力所造成了,不能完全否决其战例的有效性,但如果这个地方是力怯的话,这个有效性应该更大。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30 10:23
-----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坚可擒矣。”雄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是夜月白风清。到坚寨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
华雄军为什么要饱餐?说明有必要,而孙坚军则没有饱餐。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30 10:36
要说心窃,现实倒有一个很类似的例子。
那是发生在1991年的第四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上,当时小林光一是中国最害怕的日本棋手,中国棋手是逢他必败,结果在半决赛中钱宇平击败了小林光一,一时名声大振,国人期望他一鼓作气拿下中国第一个围棋世界冠军。结果钱宇平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崩溃了,竟然不敢参加决赛,让赵治勋不战而胜。
实际上当时中国棋手对赵治勋的态度远不如小林光一。
中国现任乒乓球男子一号的王厉勤,从出道开始就认为是实力派的顶尖人物,与此同时关键时刻心理不过硬也成为他的致命伤,所以经常半道就折戟沉沙。
在体育比赛中,从来就没有“对方实力强才导致发挥失常”这一说的。
作者:
moyanxiawei123 时间: 2008-3-30 10:55
什么啊?三国至里面说是孙把华给OK了呀???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30 20:46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3-30 10:36 发表
要说心窃,现实倒有一个很类似的例子。
那是发生在1991年的第四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上,当时小林光一是中国最害怕的日本棋手,中国棋手是逢他必败,结果在半决赛中钱宇平击败了小林光一,一时名声大振, ...
你这完全是心里论吧。我觉得他除了对国内选手容易念旧以外,对国外选手完全正常咯。
你这是完全唯心里论,失败了就归罪心里~~
再好的选手也有马失前蹄状态不好的时候,完全归结心里。太主观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31 10:12
我没说失败就是心理原因啊,不过吓得不敢出战就是心理原因了。别人是打不赢而败走的,文丑是心窃而走的,这就是区别,心窃是因。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31 10:30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3-31 10:12 发表
我没说失败就是心理原因啊,不过吓得不敢出战就是心理原因了。别人是打不赢而败走的,文丑是心窃而走的,这就是区别,心窃是因。
晕~~那孙坚与战不利就不是心理原因??
总用心理原因解释失败行不通。
心怯只是一种感觉,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借口。
赵云等退后有兵少或诈败的因素,文丑只能是自己发挥不佳,没任何理由。
你这种心怯是对对方个人武力的心怯,又不是对对方兵力优势的心怯没有任何理由。
华雄不出战,孙坚兵力和气势有少许优势你自己没看到。只能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华雄副将新败,挫动锐气。他用副将试探也是因为孙坚的名气。
2)华雄自己没有把握能稳胜,毕竟孙坚名气很大,自己几乎毫无名气(华雄连败数将才显了名气,之前的名气在孙坚之下很多)
3)华雄本身性格和吕布有所相似,并不是所谓意气之勇的将领。但实力与个性关系不大。很多豪勇之人一合死了也不是少数。
马超的问题是被许诸个人气势所慑,但他是主将,又是想捉曹操必须要高出对手相当的勇武才能执行。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3-31 10:31
我所阐述的观点是孙坚不应该比华雄强。
阁下证明的观点孙坚比华雄强。就这个论点来说,就太难证明了,完全臆测。~
另外我们讨论的武力,应该是在实际战斗中发挥出来的武力吧。
如果不是因为受伤或者中箭或者兵少没发挥出来的,应该不做其他考虑。
总不能说一个人武艺超高,但是每战皆败都是心理问题吧。
[ 本帖最后由 phoenixdaizy 于 2008-3-31 12:56 编辑 ]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3-31 14:07
心理原因是说文丑的,不是说孙坚和华雄的。
孙坚军在与华雄军交战之前,并没有战斗,不知优势气势从何而来,相反倒是华雄斩了鲍忠士气上升,兵力问题就不再重复了,华雄部队的目标可是整个联军的。
1)华雄用副将试探本身说明自己的底气不足,副将被杀验证了这一说。
2)华雄的名气恰好是建立在孙坚之上。
3)华雄是为守而守,并无后续手段,可见是无奈之举。
孙坚比华雄强有一些旁证
1)华雄被速斩,说明实力有限,关羽要想速斩也不容易罢。
2)孙坚的名气是建立在自身勇烈上的,名气本身也是依据之一,很难想像一个以勇烈著称的武将还会不如他的部将实力强。
3)孙坚被截寨后与华雄作战不利是不平等的单挑,此时的孙坚实力大打折扣,不足以说明华雄比孙坚强。
作者:
wzwlion 时间: 2008-8-4 11:26
'温酒斩华雄',怎么那么多人非得说是秒杀呢?
原文: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怎么也有十几个回合吧,就是几十回合也有可能。华雄武力应该还在10合被斩的管亥之上。
三国演义中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多了去了,韩德是吧,加上他5个儿子围攻老年赵云还输得那么惨;邢道荣好像也是吧,在张飞面前数合便气力不加。我以为,孙坚也就韩德邢道荣那水平。
作者:
wzwlion 时间: 2008-8-4 12:10 标题: 回复 #64 马岱 的帖子
说说我的不同观点:
华雄用副将试探本身说明自己的底气不足,副将被杀验证了这一说。
【这不存在用副将试探一说,这是副将的本职工作。为什么呢?孙坚是华雄的第二个对手,斩鲍忠后士气上没上升我不知道,华雄的轻敌情绪因此上升是一定的了:就这水平还用得着我亲自出手?胡轸老弟,这次功劳就给你了,我懒得和这般人罗唆。副将就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助理,应付那些比较容易的日常事务。不然什么人都是华雄亲自上,不战死还得累死】
华雄被速斩,说明实力有限,关羽要想速斩也不容易罢。
【我没明白这句话是想证明谁比谁强。不过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比关羽强的又有几个;再说被关羽速斩的也不止华雄一个倒霉蛋,颜良、文丑哪个都比华雄强。我的意思是说,被关羽速斩不代表他差劲】
孙坚的名气是建立在自身勇烈上的,名气本身也是依据之一,很难想像一个以勇烈著称的武将还会不如他的部将实力强。
【三国演义中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多了去了,韩德、邢道荣,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光荣称号,可水平呢?依我看,孙坚只怕还真比不上自己的部将,比如程普,程普的实力可不弱啊!这就和刘备与关张马赵黄的关系一样,主帅武功不一定要比部将高,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才是他能够成为主帅的主要原因】
孙坚被截寨后与华雄作战不利是不平等的单挑,此时的孙坚实力大打折扣,不足以说明华雄比孙坚强。
【依毛本的话,严格说,这次单挑还没出结果就被李肃军的放火打断了,不能说谁输谁赢。我之所以认为华雄强于孙坚也不是从这个战例看出来的,但是通过这次没有结果的单挑,孙坚自己应该心中有数了的。后来华雄斩了上将潘凤后竟然再没有人主动请战,当然包括孙坚,华雄可是杀了自己的部将啊,这个 仇能不报吗。可是孙坚没有再上,只能说明孙坚自知不是华雄的对手。你对比看看刘关张的表现:如果觉得自己行应该是什么表现(冷笑)】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8-4 14:12 标题: 回复 #66 wzwlion 的帖子
关羽的武力是本书的一个BUG,不能因为华雄被斩而看低他的实力,吕布要是名气小一点华雄名气大一点老罗分分钟可能安排‘关羽温酒斩吕布’、‘虎牢关三英战华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8-4 21:06
华雄用副将试探本身说明自己的底气不足,副将被杀验证了这一说。
【这不存在用副将试探一说,这是副将的本职工作。为什么呢?孙坚是华雄的第二个对手,斩鲍忠后士气上没上升我不知道,华雄的轻敌情绪因此上升是一定的了:就这水平还用得着我亲自出手?胡轸老弟,这次功劳就给你了,我懒得和这般人罗唆。副将就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助理,应付那些比较容易的日常事务。不然什么人都是华雄亲自上,不战死还得累死】
--问题是副将战死,日常事务上升为紧急事件,主将还不出马,是怕了还是怎么啦。
华雄被速斩,说明实力有限,关羽要想速斩也不容易罢。
【我没明白这句话是想证明谁比谁强。不过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比关羽强的又有几个;再说被关羽速斩的也不止华雄一个倒霉蛋,颜良、文丑哪个都比华雄强。我的意思是说,被关羽速斩不代表他差劲】
--被关羽正常情况下速斩的当然强不到哪里去,颜良、文丑属于非正常情况被杀,如果认为华雄也是非正常情况被杀,我就无异议了。
孙坚的名气是建立在自身勇烈上的,名气本身也是依据之一,很难想像一个以勇烈著称的武将还会不如他的部将实力强。
【三国演义中以勇武著称的武将多了去了,韩德、邢道荣,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光荣称号,可水平呢?依我看,孙坚只怕还真比不上自己的部将,比如程普,程普的实力可不弱啊!这就和刘备与关张马赵黄的关系一样,主帅武功不一定要比部将高,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才是他能够成为主帅的主要原因】
--韩德、邢道荣手下可没有比自己还厉害的部下。
孙坚的勇名高于程普等人,而刘备的勇名低于关张马赵黄。
孙坚被截寨后与华雄作战不利是不平等的单挑,此时的孙坚实力大打折扣,不足以说明华雄比孙坚强。
【依毛本的话,严格说,这次单挑还没出结果就被李肃军的放火打断了,不能说谁输谁赢。我之所以认为华雄强于孙坚也不是从这个战例看出来的,但是通过这次没有结果的单挑,孙坚自己应该心中有数了的。后来华雄斩了上将潘凤后竟然再没有人主动请战,当然包括孙坚,华雄可是杀了自己的部将啊,这个 仇能不报吗。可是孙坚没有再上,只能说明孙坚自知不是华雄的对手。你对比看看刘关张的表现:如果觉得自己行应该是什么表现(冷笑)】
--孙坚不在帐前,后来才回来的。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8-8-4 21:36 编辑 ]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08-8-6 09:52
原帖由 阿拉根 于 2005-1-25 10:05 发表
惧怕倒不见得,敬畏是有之,但这不能说明华雄武力不如孙坚。可以参照马超被许褚瞪的没脾气那章。
这两只老虎都是威名在外,就象你踢球遇上了前亚洲冠军,不得不小心谨慎。
罗本华雄曾经干净的击败了孙坚,毛 ...
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啊,像这种国家级武将的较量,一战胜负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毕竟战场上无亚军,华雄是先行官,先头失利将影响全局。再说华雄战孙坚是一场大戏,不管怎样大戏都要留到最后,就像,比赛要设种子队一样。
华雄首战派胡轸出战,是战术上的失利,被孙坚在心里上,士气上占了上风,可能是华雄意识到在这个份上不仅是能否武力强于孙坚,而是在整盘棋上力挽狂澜,所以华雄作为前锋主将武力应在孙坚之上,也就是董卓李儒在排兵方面考虑用一个让十八路诸侯棘手的将军,华雄不敢出战完全是客观因素作用。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8-8-6 10:34
华雄军出战汜水关的目的就是抵御十八路诸侯联军的进攻,从这个角度上说,所有十八路诸侯都是他的预期对手,当然也包括孙坚。
此时董卓并没有其他协同作战计划,也就是说没有另一支军队会去牵制联军,联军此时目标就是华雄军。
首先来的是鲍忠,华雄认为可以一战,于是出马斩之。接着是孙坚军到来,面对名气更大的孙坚,华雄反而派部将出马,有明显试探的意思,部将被斩,出乎意料。华雄失去了继续出战的信心,于是选择坚守。
华雄最早称视十八路诸侯如草芥,最后不过指望死守关口来达到目的而已。
等到孙坚军因内部问题陷入混乱,华雄截寨得手,击败了孙坚,又信心爆膨,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径自前往十八路诸侯大营挑战了。
作者:
麒麟子 时间: 2008-8-6 12:08
同意楼上观点,从武力上来说华雄是占上风的,尤其面对孙坚。可见董卓军在派遣时,就考虑到华雄的武力就决定了,华雄当作十八路联军的心病。华雄军的性质夜变成了,既没有实力独自能击溃联军,联军同样也无力撼动华雄。恐怕董卓的本意就是让华雄做一个既灭不掉,又必须打的角色,在消耗战忠蹂躏十八路联军。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