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司马炎 时间: 2005-1-21 16:08
在这期间,新的战国大名是和中央幕府权力无关的地方领主或武士们,他们是在 “杀人、劫财、强盗为武士习性”,即在对领地的生死争夺中成长起来的。在东国,骏河守护今川义忠的食客、连私人固有领地都没有的武士伊势长氏(后来的北条早云,公元1432----1519年),成为有势力的人物。今川义忠在镇压领国远江的国一揆时阵亡(1476年),今川氏一族因而发生内讧,伊势长氏当时因调停有功,领得了富士郡作为领地。他以此为起点,乘关东管领家争权夺势的机会,逐步扩张领地,1495年攻占小田原城,并迁到这里作为根据地,再把势力伸张到关东的南部,子孙相承,势力强大。 在甲、信、越地方,越后守护上杉氏的家臣长尾为景逐步凌驾主家之上,1507年杀死了主人。其子长尾景虎于1561年迫使主家让出家督,改名上杉政虎 (后名辉虎、谦信,公元1530----1578年),自称关东管领,辖有越后和关东北部之地。在甲斐地区,守护大名武田氏在武田信虎及其子武田晴信 (武田信玄,公元1521----1573年)两代之间,巩固了整个甲斐国,还领有了南信州和骏河、远江的一部分。 在东海地区,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中叶,今川氏身为骏河、远江二国守护,很有势力。三河国松平乡小领主出身的松平广忠及其子松平家康(德川家康,公元1542----1616年)稍迟于今川氏而登上政治舞台。在尾张地区,越前织田庄小领主出身、在斯波氏下面做官、当上了尾张守护代(副守护)的织田氏一族之中,出现了织田信秀,他拥有最大的势力。他的儿子是织田信长(公元1534----1582年)。在美浓,山城商人出身的斋藤道三 (1494----1556年)取代了守护士岐氏。 在近畿地方,守护家的争斗和 “下克上”也和别国相同。在这里,小领主的势力都不相上下,而土一揆和国一揆的暴动虽然平定,但作为一揆基础的国人和农民在每个村庄的力量都很强,而且商业发达,建立了住有富庶町人(商人和手工业者)的町镇,进行自治(后文叙述),哪一个小领主也制服不了这些村庄和町镇,因而没有出现象东海、关东和西国那样大的大名。只有近江的浅井氏伸张了势力。 在北陆方面,一向一揆强大,在越前的朝仓氏之外,没有产生有势力的大名。但是,加贺的一向一揆从十五世纪中叶把该国搞成 “百姓所有”,到十六世纪,在一揆内部,国人阶层和一般百姓的矛盾有所发展,1531年本愿寺派来的武士组织农民,建立了"大一揆",来对抗国人和国内寺院有力僧侣联盟的“小一揆”,大一揆终于搞垮了小一揆。这件事与其说是农民的胜利,不如说实际上可以称为大名的本愿寺的胜利,加贺国实际上已经变为他们的领地。 在中国地方的东部,播磨、备前、美作的守护赤松氏被守护代浦上氏所篡夺,浦上氏又被家臣宇喜多氏所灭。茌中国地方的西半部,到十六世纪中叶为止,大内氏既为周防、长门、丰前的守护,也进行对外贸易,夸耀为有财有势,但到大内义隆时,家臣陶隆房 (后改名晴贤)于1551年举行叛乱,大内义隆父子和从京都逃来依靠他的几名公卿都被追自杀。就是这个陶氏又为大内氏的家臣、安艺国小领主出身的毛利元就(公元1497----1571年)所灭(1555年)。毛利元就此后逐步将山阳和山阴的大部土地收归己有。 四国方面,以阿波和赞岐为据点,拥有巨大势力的幕府管领家细川氏被家臣三好氏夺取了实权,这实权又转移到他的家臣松永氏,在这样反复进行的“下克上”争夸之中,势力都削弱了;土佐的地侍性质的小领主长曾我部元亲(公元1539----1599年)陆续击灭了该国内同样的小领主七十余家,到1581年又把守护一条氏赶出国界,而征服了四国的大半部土地。 九州方面,丰后的大友氏和萨摩的岛津氏从旧有的守护大名成长为新的战国大名,与此同时,守护少贰氏的部下龙造寺氏也凌驾于主家之上而强大起来。 在当时最为后进地区的奥羽地方,奴隶主性质的小领主散居各地,其中伊达、南部、最上、芦名诸氏管辖着附近的小领主,到十六世纪中叶,伊达氏逐步压服了其他各氏。
作者:
司马炎 时间: 2005-1-21 16:13
这时候发生了空前的外患,即蒙古的两次来犯。十二世纪末叶,蒙古族的铁木真统一各部族,成立了蒙古国家,把现在的内外蒙古和满洲地方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公元1206午,铁木真改称成吉思汗,逐步压迫宋朝,将宋朝赶到中国南部。后来,蒙古族在西方从俄国和小亚细亚侵入东欧;公元1259年,在东方完全征服了高丽(朝鲜的统一国家)。第二年,忽历烈当了蒙古国王(大汗),不久迁都北京,1271年称国号为元。在这期间,由于高丽向他控诉了倭寇的威胁,为此,忽必烈策划以朝鲜为根据地征服日本。 公元1268年(文永五年),忽必烈的使者初次到达大宰府,要求建立国交。幕府一方面将此事报告了朝廷,同时拒绝这一要求,并令使者回国。此后忽必烈几次要求建立国交。公元1270年(文永七年)第五次的使者传达了皇帝的旨意,日本如不向蒙古朝贡即将出兵云云。当时十八岁的青年执权北条时宗(公元1251一1284年),坚决拒绝这一要求,压制了朝廷的妥协态度,下令西国的守护和地头准备防御。蒙古方面也强迫高丽建造兵船,征调士兵,于公元1274年(文永十一年)10月初,以船舰九百艘、士兵三万三千人占领了对马、壹岐两岛,两岛荒废。继而侵入肥前松浦郡,同月18日,深入到博多湾内。 以肥前松浦党的武士为首,九州的御家人在守护少贰经资等人指挥之下,大力奋战,但由于元军步兵的集团战法对付日本骑马武土的个人战法以及使用了日本人想象不到的枪炮,使日军处于不利,不得不暂时退却到大宰府附近。但元兵有某致命的弱点,这就是受到元朝驱使的高丽人毫无战意,而强制他们建造的船只也是不坚固的。元军虽然赶走了日军,但不在陆地宿营,夜间仍回船舰。当元军回到船舰之后,恰遇当夜有暴风雨,元舰沉没二百余只。所余元军撒退,而日本才免于难(文永之役)。 幕府防备元朝再次来侵,让在西国拥有领地的御家人一律返回领地,不论公领或庄园,连不属御家人的武士也加以动员。在这期间,元朝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到公元1279年(弘安二年)再次催促日本朝贡。北条时宗拒绝该要求,不仅在镰仓杀害了来使,同时还积极策划远征高丽。正在准备中的1281年(弘安四年),元军东路军四万人和江南军十万人,兵分两路再次来袭。日军正在阻挡先到的东路军登陆时,江南军也已开来。闰7月1日,元军举其全力进攻博多。当夜又遇暴风雨,四千余只元军船舰,仅二百余只未遭沉没,兵员损失五分之四以上,因而败退(弘安之役)。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5-1-21 16:19
日本历史,本论坛是在人间五十年版面进行讨论的.转移.
作者:
generale 时间: 2005-1-21 17:08
还以为是斑竹马甲哩。
作者:
马孟起 时间: 2005-1-21 18:00
看的晕头转向,累就一个字,不过还是支持。
作者:
马孟起 时间: 2005-1-21 18:05
楼主的帖子还玩续集,再支持一个,为什么不在一起贴出来啊。
作者:
马孟起 时间: 2005-1-21 18:09
击退蒙古!??
觉得是老天帮忙,两次翻船,中原人那么笨吗?第一次的教训竟然不吸取,两次错误,否则……哼哼
作者:
天师的情思 时间: 2005-1-21 19:42
不过,蒙古的骑射手在多山的日本能发挥出多大的战力呢?
作者:
天师的情思 时间: 2005-1-21 19:43
蒙古人利用火药的技术远不及阿拉伯人和日本人,我都能想象骑兵在火枪齐射下的惨状了.
作者:
generale 时间: 2005-1-21 19:55
你不是对战国历史感兴趣么,也应该学习一下。
作者:
爱在心中下雪 时间: 2005-1-22 16:17
这好象发过 蒙古入侵日本的全篇 翻番以前的帖子 能看到全过程
还有当时日本没有什么火药 战国时期才有了洋枪 元朝时 那是才是镰仓幕府
连 足利尊氏也没出现 还火药呢。。。。。
名将源义经的 特别之处 不过是弓骑而已
作者:
东方白龙 时间: 2005-1-24 12:51
为什么老是说蒙古人的运气不好呢,其实日本人有他们的特有民族精神,同时期的中国的南宋王朝混乱不堪,无法抵御蒙古铁骑,日本不但有天时地理,更有民族精神!
作者:
南宫如水 时间: 2005-1-24 15:26
原帖由天师的情思于2005-01-21, 19:43:40发表
蒙古人利用火药的技术远不及阿拉伯人和日本人,我都能想象骑兵在火枪齐射下的惨状了.
-_-!
当时的日本哪来的火枪……即使有,以当时蒙古的势头,日本肯定亡国。
作者:
爱在心中下雪 时间: 2005-1-24 15:43
我的观点是 如果不是台风 确实日本要亡国 因为当时蒙古动了怒 杀使者什么的 确实刺激了蒙古 而且蒙古的实力有目共睹 当时欧洲多少国家沦陷? 如果不是 蒙古本族人口不够 我相信还会继续扩张 毕竟奴役人口士兵是不会有什么战斗力的
作者:
东方白龙 时间: 2005-1-24 17:04
日本要是真给蒙古占了,说不定就不会有抗日战争咯,嘿嘿~
作者:
核桃 时间: 2005-1-24 17:05
也兴许我们还是大元朝的第3 or 4等人。。。
作者:
东方白龙 时间: 2005-1-24 17:14
不过想想蒙古是挺冤的,小日本的运气咋就这么好呢~
作者:
就是不服 时间: 2005-1-25 06:23
哎 主要是老天爷要把小日本留给我们这代人来灭 所以当时没让成老板灭掉
作者:
爱在心中下雪 时间: 2005-1-25 13:52
呵呵 或许吧
作者:
核桃 时间: 2005-1-25 14:15
原帖由就是不服于2005-01-25, 6:23:33发表
哎 主要是老天爷要把小日本留给我们这代人来灭 所以当时没让成老板灭掉
国力,经济都不如人家
希望不大哟...
作者:
爱在心中下雪 时间: 2005-1-25 15:43
现实是不可能打仗的 中国的首要敌人不是日本.....
作者:
yoshiken 时间: 2005-1-26 20:44
蒙古襲來雖然被神風所擋,但是鎌倉幕府卻因為這一事件引起御家人恩賞問題而導致衰弱走向了滅亡.這恐怕是時宗預料不到的吧.時宗在弘安之役三年後得急病而死,他兒子貞時14歲繼位這也算是原因之一吧......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5-1-27 10:09
公武之争本来就已经相当尖锐了
恩赏问题固然是导火索,然则历史的趋势终究不能逆转
此外,镰仓北条氏的根基本来就不是很稳固
作者:
天师的情思 时间: 2005-1-28 17:04
这该死的记性!13世纪末的日哪来的火枪!各位对不住了!
作者:
天师的情思 时间: 2005-1-28 17:06
不过忽必烈军拥有大量的火铳倒是事实,当时的最佳攻城利器啊,再加之回炮~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