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永远的维特 [打印本页]
作者:
榕城浪客 时间: 2005-1-4 16:01
尽管很早就听说这部作品了,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自感受一下。昨天,有幸拿到了这本薄薄的只有一百三十多页的书,并一口气读完。结果呢?差点导致我昨晚的失眠!
越接近结尾,我的心就越痛。看着维特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自己也不得不用纸巾擦拭眼角,并努力做到不打搅舍友的休息(已经凌晨一点)。PS: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共鸣吧。终于看完了,内心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般压抑。歌德的这部作品,是一部可以让那些和维特有着一样情结的读者产生自杀念头的可怕作品。
维特爱绿蒂,爱她的一切,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维特对绿蒂的那种感情,是天底下最可贵最纯洁的爱情!从最初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的短暂幸福时光,再到后面阿尔贝特的出现,接着维特试着逃避,但以失败告终,再次回到绿蒂身边,但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了。维特痛苦,却不忍伤害绿蒂,甚至连阿尔贝特都不忍。正如维特自己所写:“在这颗撕碎的心里,有个念头狂暴地四处乱窜,经常乱窜——杀死你的丈夫!——杀死你!——杀死我!——就杀死我吧!”维特已经陷入了迷惘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幻想中慢慢毁灭自己!天底下最珍贵的爱情,却是最容易消逝的。维特与绿蒂男才女貌,情投意合,多么完美的一对呵!然而,由于阿尔贝特的存在,这个悲剧似乎从刚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维特,渴望着可望不可及的爱情,从一个优秀的青年,到后来的精神错乱,直至死亡。维特,有才华,还是个画师,他看不惯世俗的贵贱理念,他同情下层人民,同情弱者。殊不知,在爱情面前,他也是弱者。他关心老人,关爱小孩,在我眼里,除了性格,他是完美的!
绿蒂,一个出色的女孩,从外表看来,她是完美的,至少在维特眼里是。但实际上呢?她却也是世俗礼教的牺牲品,尽管作品没有提到她爱维特,但她与维特的无话不谈,似乎已经预见到这一点。但当她面对一纸婚约时,她屈服了。她屈服于她的未婚夫,屈服于她的丈夫,屈服于世俗礼教!甚至有一点事情不告诉她丈夫,她都觉得难堪。维特爱上她,是自己毁灭的开始!
最后,便是那个“完美”的阿尔贝特。书上极力渲染他的完美形象,但实际上呢?作者的本意呢?正如《茶花女》中阿尔芒的父亲一样,尽管作品表面上说他是好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拆散爱情的刽子手!阿尔贝特凭借一纸婚约介入维特与绿蒂的爱情之中。他自私,连婚礼什么时候举行都没告诉维特。他古板、世俗,看不惯新思维。维特为了绿蒂可以连性命都不顾,而在他眼里,那些呆板的文件似乎比绿蒂还重要。他一直在暗示,或可以说策划绿蒂远离维特。维特的悲剧,谁又能说没有他的责任呢?亏维特还对他推心置腹,临死前还不忘给他道歉!
真爱无敌!维特无过!维特爱绿蒂,爱她触摸过的蝴蝶结,乃至手枪,爱他的弟弟妹妹,乃至丈夫!维特心地善良,他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横刀夺爱,他只会在那抱怨!他不忍伤害别人,就只能伤害自己。维特的多愁善感,深沉细腻情感和敏锐观察力,也是他自身散发出的魅力。他明知道与绿蒂最终会没有结果,但还是被死死地钉在那,直至万丈深渊!正所谓“真的爱,需要真的勇气!”这对现代那些有性无爱的人来说,无疑是个莫大的讽刺。
关于结局,作者歌德选择了让人痛心的手段——死亡!没有事物比死亡更加震撼人心了。歌德没有让维特再次去旅行逃避,而是彻底毁灭了这个人物,让读者深叹了口气。而对于绿蒂以及阿尔贝特,则含蓄地写道:“阿尔贝特没能去(参加葬礼),他正在为绿蒂的生命担忧。”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作品中的维特是死了,但相信在千千万万的读者心里,维特是永远活着的,正如我的题目:永远的维特!
最后,抄一段个人感觉最能反映维特痛苦的语段:“清晨,我从压抑的梦中似醒非醒时,我向她伸出双臂,摸了一个空;夜间,一场无辜的好梦迷惑了我,我好像和她并肩坐在草地上,我握住她的手,用成千个亲吻把她遮盖,我于是在自己的床上寻找她,我哪里能找得着。唉,当我在半昏睡中摸索着找她,找着找着睁眼醒来时——从我那压抑的心里迸涌出泪的洪流,得不到安慰的我朝着昏黑的未来失声痛苦。”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有情人!!!
后记:昨晚看书,上午大睡,中午写评论,下午打印出来与广大网友分享。还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推荐去看一下,很不错DI。。。嘎嘎
作者:
榕城浪客 时间: 2005-1-4 16:07
汗。。。
原来这里已经有了一篇《少年维特之现代意义》。。。
惭愧惭愧。。。
拜读拜读。。。
作者:
周瑜 时间: 2005-1-4 17:56
单方面的付出容易受到伤害,付出的越多伤害也就越大。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厚厚的盔甲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让自己受到伤害。殊不知这样做虽然保护了自己,也隔离了自己。若不对人推心置腹,又怎能得到真爱。
作者:
慕容血 时间: 2005-1-4 18:06
既然选择了单方面的付出,就应该想到后果,预着让人伤了。
若能够抽身的话,何需选择?若不能抽身,何计伤害呢?
作者:
冰火蝴蝶 时间: 2005-1-5 08:38
说实话,单纯谈论感情的描写深刻程度,维特之情还没有打动我
作者:
kesin 时间: 2005-1-5 16:11
死亡也许很美,那么多人选择它来作为一段感情的祭奠。可我宁愿选择痛苦的活着,除非能象程灵素那样,以我的生命去换另一个人的生命。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5-1-5 17:26
毛曾经在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后对世界名著失望了
作者:
榕城浪客 时间: 2005-1-5 18:21
原帖由关毛于2005-01-05, 17:26:58发表
毛曾经在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后对世界名著失望了
恩?。。。
怎么说啊?
反正偶看完后是压抑死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