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打印本页]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4-12-23 23:40 标题: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乃往过去无量劫时。有一人游於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於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燃烧此树。”
不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在哪里了,总之是很年轻很年轻,年轻到不知震动。岁月流去,渐渐感觉到这个故事中无穷无尽的意义。
很喜欢佛教,总觉得佛教是光明的,在苦难中充满希望,天界中的打打杀杀不过是人世的精装本,可总有那么一个叫“极乐净土”的地方,安慰着活人。我无意贬低其他宗教,可基督教以数说原罪的面孔出现,令人觉得自己压力沉重。而佛陀和他的菩萨们,永远是微笑宽容的,有名的弥勒佛更是个好脾气的胖子。他们牺牲自己并不要天下人感恩戴德,也许这便是令我觉得亲近的缘故罢。
佛讲缘法,木头着火了,是因缘际会,人们相爱或分离,亦是因缘,这样想开去,天下所有的事无非缘起缘落,就少了很多死牛角尖钻,
常常读一些高僧的遗偈,十分优美的文字。
梦幻空花,六十七年,白鸟烟灭,秋水天连。——宏智
本无生灭,焉有去来,冰河发焰,铁树华开。——行端
真性圆明,本无生灭,木马夜鸣,西山日出。——一宁
最最美丽的,还是弘一法师的那一首: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又想起地藏王的故事,他曾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当他走过地狱燃烧的烈火,每一朵火焰都化成一朵最美丽的红莲花,来承托他的双足。放弃光明的净土,只为一个誓言么,有的时候,已经分不清了。慈悲心,光明心,所有的宏愿大志,不过是一个个许下的誓言,在无尽的地狱火中,地藏王微笑前行。
在生日的夜晚,写下这一点点文字,我思,故我在。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21:05 编辑 ]
作者:
气流 时间: 2004-12-24 03:21
糊糊啊,这里的人喜欢吵架,不看这些的。还是拿回咱们那里去吧?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4-12-24 08:59
我也很喜欢佛教虽然我是无神论但总会在那里找到寄托.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4-12-24 17:16
在<寻秦记>中黄易把这个故事拿来做了泡MM的利器,
其实真真正正能读懂这个故事,没有相当的人生阅历是根本无法领会的.
并不是一个信教的人,但是对这种深深的体现人类智慧的东西非常着迷,见心见性,道理之深奥让我对先贤们无限向往.
作者:
先知之城 时间: 2004-12-24 17:18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真智者也~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24 17:28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真菩萨也!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24 17:43
另摘一首共赏: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24 17:47
赵朴初之遗言似也有味: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24 17:53
明月照身,清风拂心。熙攘尘世,自证缘因。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4-12-24 19:34
原帖由幽浪于2004-12-24, 17:43:41发表
另摘一首共赏: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幽浪兄也喜欢看传灯录么~~握个手先~~
唐贞元中,盐官会下有僧,因采挂杖迷路至庵所,问:“和尚在此多少时?”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举似盐官。官曰:“我在江西曾见一僧,自后下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大梅以偈答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这是一则很平实的机锋了~~我平时看禅门公案看得较少~~是因为感觉到自己比较驽钝~~如果无法参透的话~~反而易入左道~~
记得中学时看过一个故事~~好像是说百丈禅师在说法后~有位老人不肯离去~~禅师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他在过去生中曾被人问道~~修行的人是不是还会落入因果~~他答为不落因果~~就因为说错了这一句~~五百世堕野狐身~~于是百丈禅师告诉他说~~不昧因果~~他亦因这句话~~解脱了狐狸之身~~
这个故事给我印象深刻~~从此不敢乱充解人~~怕说错了话误人害已~~公案一类~~自己觉得很难参透~~也不敢妄参妄念~~不过选其淡雅者~~陶冶性情而已~~今日忽而看到幽浪兄引此一诗~~不觉十分欣喜~~期兄有以教我~~
作者:
先知之城 时间: 2004-12-24 19:39
偶记得最深刻的一个公案,忘了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了……仿佛也是传灯录里面的
一个僧人自负学识很高,和人辩驳每能取胜。他的师傅对他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在你父母出生之前,你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僧人大窘,回答不出来,翻遍佛经还是没有答案,便跪求师傅说:“求您告诉我答案吧。”师傅回答:“我现在说了,将来你肯定要骂我。”
这个僧人很失望,就将经书全部焚毁,做了一个行脚的游僧。几年后,他来到一座废弃的寺院,准备清理寺院留下的瓦砾。他拿起一片瓦,向身后一扔,碰到了竹子,发出清脆的响声。于是他当即开悟。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25 08:40
原帖由幽浪于2004-12-24, 17:53:18发表
明月照身,清风拂心。熙攘尘世,自证缘因。
前一段摘后,自觉苦禅,怕误众人。这一段临时写出,图绝处逢生。梦醒回观,则有违世皆菩提。我也不证他人,只求自证。清风无可拂,明月无可照,不昧因缘如何?五百世野狐身又当如何?
尘心未泯,缘因不明,寂亦苦。缘因尝尽,波澜不兴,风月无妨江自流。
自嘲:即未证,尤未明,偏学世人说性明:)
作者:
本因坊秀策 时间: 2004-12-25 09:35
底下几位越说越深奥了,看不懂,学习ING
糨糊的帖子是一定要顶的
如果糨糊活在古代,10有89会是灭绝第二吧?错错 ,是郭襄第二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25 11:06
看不懂?那我不装深沉啦。
就用这几楼的说话来评。
楼主:
开篇一段:世事如坑,欲火如焚。人在局中,却不自知。
中 则:世事终空,不如平淡,悟性见佛,自然豁达。
尾 则:看不开啊看不开,宏愿身入地狱。然则何处是地狱。
二 楼:其语可用苏东坡与佛印的一段公案评之。自为深山世外人,心向繁华红尘地。心动,却不敢行动。无楼主之高义。
三 楼:路上一行者也
四 楼:叩门问礼。有故弄玄虚之嫌。
五 楼:叩门问礼。
六 楼:无事寻气
七 楼:心在世外,身往世外,行往世外,不受一碍。
八 楼:真性在,尘世无碍。
九 楼:补枯禅害意。
十 楼:因起。
十 一 楼:愿因灭。
十 二 楼:示其缘木求鱼,并胡说八道一通。
十 三 楼:叩门问礼。
十 四 楼:惘人妄言。
后 者:皆天下凡人。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12-25 11:51
我感觉:佛教太深奥,似乎只极渡少数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个美好的愿望,但由于个人的欲望、对地狱与佛等的理解大相径庭,同一种方法观点如何得以渡众生?
不过,闲时读一读这些佛教的名言名句,听一听梵音大悲咒,的确对修养、平复心情是有好处的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4-12-25 12:49
原帖由幽浪于2004-12-25, 11:06:30发表
看不懂?那我不装深沉啦。
就用这几楼的说话来评。
楼主:
开篇一段:世事如坑,欲火如焚。人在局中,却不自知。
中 则:世事终空,不如平淡,悟性见佛,自然豁达。
尾 则:看不开啊看不开,宏愿身入地狱。然则何处是地狱。
二 楼:其语可用苏东坡与佛印的一段公案评之。自为深山世外人,心向繁华红尘地。心动,却不敢行动。无楼主之高义。
三 楼:路上一行者也
四 楼:叩门问礼。有故弄玄虚之嫌。
五 楼:叩门问礼。
六 楼:无事寻气
七 楼:心在世外,身往世外,行往世外,不受一碍。
八 楼:真性在,尘世无碍。
九 楼:补枯禅害意。
十 楼:因起。
十 一 楼:愿因灭。
十 二 楼:示其缘木求鱼,并胡说八道一通。
十 三 楼:叩门问礼。
十 四 楼:惘人妄言。
后 者:皆天下凡人。
恍然大悟也.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