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助经济学大侠 税收和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 [打印本页]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04-12-12 10:55
税收一般分为三大类税: 间接税 (流转税),直接税(所得税),其他税种(如关税和财产税)
流转税一般包括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他们是按照营业额或销售额来征税的
所得税一般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他们是按照税前利润的大小来征税的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
目前在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上,比如说房地产市场.这个比较有代表性,一年前杭州和北京均增加了对房地产的税收力度
比如杭州几个月前出台了一项政策:加收个人20%的销售房产所得税(目前暂停执行).以及增大对房产税的监管力度.
而北京呢选择加收契税:高档住宅房为3%,普通住房为1.5%等
我想问的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房地产的均衡价格的影响会是怎么样的.
仅以税收来考虑均衡价格,其他因素不变,那价格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6:39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这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问题一: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会是怎么样的
在这里,价格不再是单纯的价格,而是“含税价格”。含税价格事实上是在调整均衡价格。是政府对“供需”平衡的干预。而税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均衡价格的调整而影响供需。结果是,税率上升,均衡价格上升,而均衡产量下降
然后有了问题二及税收政策对市场控制是否有效的问题。
问题二:按条件回答是价格上升。价格=(原价格+税差)
如果现阶段处于卖方市场,价格上升。
如果处于买方市场,供方利润减少。
这就又有一个具体市场价格弹性和利润状态的问题。要得出具体的结果,需要对市场进行价格弹性分析和供需状态的调查。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04-12-12 18:40
含税价格=原价+税价
那是增值税的算法啊,增值税是价外税.税额是不包含在原价的.
所得税是价内税.是按照利润算的.是包含在原价里的啊
题目中提到的是增加了所得税和房产税,契税啊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8:43
这是记账的归纳问题。
实际经营中在产品定价时就考虑把所有的税当成本了。
比如,你要开税票。嘿嘿,这个价格我们就得另谈。简单点说,加3-4个百分点如何?
也就是,在定价时,商家一般都会把所有的税当成商品成本。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8:46
另:房产税,契税。你可以看成了对产品可以满足的需求度的减少。
又可以看成,对消费者的购买成本的赠加。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8:46
也就是,税的名字各各不同。但归根结底就是对成本造成影响。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8:53
归纳:
由于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只看账面,有的更注重数字产生的实际效果。
至于,这个数字要如何写不违法。就是为什么同样都是做账的。有的收入高,有的收入低的原因了。
不多说了,工作后自然会明白这个道理。
作者:
鹰派分子 时间: 2004-12-12 18:57
原帖由棉衣于2004-12-12, 18:43:36发表
这是记账的归纳问题。
实际经营中在产品定价时就考虑把所有的税当成本了。
比如,你要开税票。嘿嘿,这个价格我们就得另谈。简单点说,加3-4个百分点如何?
也就是,在定价时,商家一般都会把所有的税当成商品成本。
我也觉得均衡价格是升高了
先假定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线性的.
当增加了所得税后,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税后利润.例如 以前卖30万,成本20万
现在因为有了20%的税,所以要卖37.5万
原来Qs=a*p1-b 增税后 QS=a*p2-b
Qs=a*1/(1-税率)*p1-b
斜率增加了
新的均衡点比原来的均衡点要高.
但是这根本不符合推出税率的根本目的啊,之所以增加税率,是为了让房价减缓的.可是这样反而让房价上升.让本来就上涨的房价,又达到了更高的价格上.
p1:原价格
p2: 增加税后价格
p1*1/(1-税率)=p2
作者:
棉衣 时间: 2004-12-12 19:09
这个手段是用来改变卖买方力量格局的。
不是短期效果。
如:现在是卖方市场。则有,加卖方的税,我计入成本。则,出现,买方需求下降。而由于,原房产高利驱动下的热建的投资方案,将造成供大于求。结果价格下降。
这是理想状态。但是,如果超强的卖方市场,就可能要加买方的使用税。也就是加大控制力度。但如果价格弹性很小。结果是,税政失效。
哪么,政府就用多征来的税或其他资金建安居房来平抑房价。
反正办法总是有。对不完全的,并且有点腐败的市场经济简单的经济手段作用不大。还不如政令来得有效。但结果是市场更不完全。
作者:
孤山夜话 时间: 2004-12-14 10:36
楼上几位学长:
是否可以用“挤出效应”的逆效用“挤入效应”来解释?增加税收,导致实际产出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收入下降幅度,,那么将产生超额供给,即有产品剩余,物价将会下降,人们用于消费和预防的货币相对减少,而用于投资的货币相对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其结果将使利率上升,形成新一种均衡。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14 10:56
“挤出效应”说明的是一种现象。偏属于经济学中的“经验”一类。不是定理,一般不用来做证明题。
“挤出效应”一般用于投资领域。
在投资领域,你得加上“风险预测实时成价格”的“期货效应”。
而“期货”的作用正是把预期风险(这里是供需交互作用的延时)转换成现实价值。
如不妥,还请各同学指正。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4-12-14 11:26
通用案例往往叙述的是一种“经验”。能用来归纳一类现象,但并不是基本定理。一般用于实际的决策指导,不用于问题的论证。因其本身就需进一步论证。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