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夜阑风笛传秋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9 10:55

喻风声为笛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9 13:23

哈哈,偶老公对的好那个  

楼主GG看拉

夜阑风笛传秋韵
晨曦云袄掩春光

作者: 慕容血    时间: 2004-12-9 13:26

哈,大司马找到知音了!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9 13:38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9, 13:26:08发表
哈,大司马找到知音了!

听上去怎么那么闪啊。
作者: 慕容血    时间: 2004-12-9 13:50



QUOTE:
原帖由勤儿于2004-12-09, 13:38:12发表
听上去怎么那么闪啊。

闪什么意思呀?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9 13:51

闪就是偶觉得心里边发毛。
作者: 慕容血    时间: 2004-12-9 14:01

血所说的知音不是你呀,而是对对那位,所以不用“闪”吧!
血的意思是真的对得很好!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9 14:05



QUOTE:
原帖由慕容血于2004-12-09, 14:01:20发表
血所说的知音不是你呀,而是对对那位,所以不用“闪”吧!
血的意思是真的对得很好!

这样说法,他也许高兴,偶更发毛了。继续发毛ing。。。。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9 18:59



QUOTE:
原帖由勤儿于2004-12-09, 13:23:00发表
哈哈,偶老公对的好那个  

楼主GG看拉

夜阑风笛传秋韵
晨曦云袄掩春光

呵呵,总体上偶非常喜欢这联.佩服中......

不过"曦"对"阑",似乎有点不大工
作者: 袖里乾坤    时间: 2004-12-10 11:16

夜阑风笛传秋韵
晨晓山歌喊故情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12-10 12:29



QUOTE:
原帖由勤儿于2004-12-09, 13:23:00发表
哈哈,偶老公对的好那个  

楼主GG看拉

夜阑风笛传秋韵
晨曦云袄掩春光

平仄不对,春是平声,秋也是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0 13:37



QUOTE:
原帖由建威中郎将于2004-12-10, 12:29:25发表

QUOTE:
原帖由勤儿于2004-12-09, 13:23:00发表
哈哈,偶老公对的好那个  

楼主GG看拉

夜阑风笛传秋韵
晨曦云袄掩春光

平仄不对,春是平声,秋也是

我在郁闷怎么我当时没有注意到。。。。。。  

是不是最近对对联对得人都昏啦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00:16

哇,要工对吗?司马严格的很哦!逼迫老公认真的结果如下,司马GG验收ing!

夜阑风笛传秋韵
穹宇雁字赋旧诗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3 00:31

呵呵,勤儿姐姐客气了

偶上联的平仄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一\二\三音步分别是平\仄\平(按古音"笛"入声属仄)
下联应该是"仄\平\仄"

可是姐姐的是"仄\仄\仄"  

谢谢支持~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00:35

:)偶是不知道什么压韵的,司马GG客气的说  偶老公的解释是135不论,246分明。就是说对联单数字平仄可以不对上偶数要对工,这个规矩有?呵呵,为什么啊?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00:39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13, 0:31:52发表
呵呵,勤儿姐姐客气了

偶上联的平仄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一\二\三音步分别是平\仄\平(按古音"笛"入声属仄)
下联应该是"仄\平\仄"

可是姐姐的是"仄\仄\仄"  

谢谢支持~  

老公是算你笛字平的,否则他开始是这个
岚霭月牙嚼旧诗他说古文句出律的实在多,现在对联他只是收上尾的平仄。
麻烦别叫我再解释  你们看的惯就看看不惯拉倒啊!
作者: 顾飞飞    时间: 2004-12-13 10:04

勤儿,你老公居然说“古文句出律的实在多”,此话不知从何说起?

这可是原则性问题,最好请他自己来发表一篇宏论
作者: 顾飞飞    时间: 2004-12-13 10:32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2-09, 10:55:16发表
喻风声为笛  

凑一个:

夜阑风笛传秋韵
天净星灯伴客愁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4-12-13 10:38

“阑”字在此处的意思是尽,这个“阑”字前几个句子都没有对出来。

飞飞的不错~~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11:22

楼上姐姐,你们说的我都不懂,老公不会在这里争论的,不过他说比方李白诗当中出律的就不少。
他贴给我的原话:
比方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句的平仄格式本来应为“平平//平”  但“恐”用了/声
第三字要再用/声字 那么除韵脚“人”字是平声外 就剩下“惊”为平 孤平
为避孤平 所第三字必须补偿一个平声 则“天”必平
这样 这句格式就“/平平/平”了
虽然不能说他孤平拗救犯法 但是终究有不合格的

还有 回花小姐 “阑”字在此处的意思怎么可能是尽 应该是“深”
而比方晨曦的曦 有阳光的意思 合上晨也有浅 初的意味
呵呵 说晨曦 不该中午吧
至于飞飞的对子 不能说不好 直白点而已



公子不方便多转自己的看法 也懒得争论
以上算是在下愚见
要是楼上小姐觉得有点道理 那么别表扬
要是觉得在下胡说八道 则当没看见不用搭理在下
在下是不会再麻烦心爱的老婆发和人解释的文字了

在下一介耍弄聪明的花花游子 是不合各位文雅小姐法眼的
呵呵

作者: 顾飞飞    时间: 2004-12-13 13:04

飞飞只所以言及此事,并非是喜欢争论,只是声律的基本概念必须澄清,以免误导了初学的朋友。

楼上举的例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恐惊天上人”属于典型的拗救,在近体诗中是允许的,称之“不合格”恐怕欠妥。

再说李白是处于古诗和近体诗衍变交替的年代,同一时期号称唐代七律第一的崔颢的《黄鹤楼》中也能发现与律诗要求相左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是“出律”,因为当时声律的法则还未发展完备。对于声律,如果非要深究,最好还是选择自杜甫以后的律诗作品吧。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13:28

姐姐爱好钻研,偶们大家佩服ing:)
作者: 勤儿    时间: 2004-12-13 13:33

转:

小姐所说很对
但是文字运用纷繁复杂
即使李白的合格也是要分开看的
至少小姐也同意近体合格

个人见解不同 反正只要文出赏心即可

当然并非严格格律不好
只是在下以为古人都有随机应变的先例
当代人更是为了娱情
更没有太偏执的必要

不过对于小姐的认真 在下佩服就是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3 16:09



QUOTE:
原帖由顾飞飞于2004-12-13, 13:04:57发表
飞飞只所以言及此事,并非是喜欢争论,只是声律的基本概念必须澄清,以免误导了初学的朋友。

楼上举的例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恐惊天上人”属于典型的拗救,在近体诗中是允许的,称之“不合格”恐怕欠妥。

再说李白是处于古诗和近体诗衍变交替的年代,同一时期号称唐代七律第一的崔颢的《黄鹤楼》中也能发现与律诗要求相左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他是“出律”,因为当时声律的法则还未发展完备。对于声律,如果非要深究,最好还是选择自杜甫以后的律诗作品吧。

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是近体诗的格律典范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